4宜江,买笛子去哪个网站

笛子 0
4宜江2022年3月28日 星期
春天田野里的音乐会 □秦至 责编:刘小婧 校对:李洋源 ◇版式:雷敏 清晨,沉睡了一宿的田野正上演着一场音乐会。
燕子盘旋而至,衔来几声鸟鸣,如魔仙洒下的金粉,将所有的生命唤醒。
最先听到这声声呼唤的是池塘里的青蛙,它们轻盈地跳到荷叶上,喝了几滴露水,便在荷花伞的荫凉里,鼓着腮帮唱起来。
歌声并不悦耳,却招来一群小蝌蚪的欢呼,因为那是它们寻觅多时的妈妈啊!没有什么比妈妈的歌声更美妙,难道不是么? 几只黑背白肚的喜鹊在路边电线杆上歇息,清了清嗓子,准备高歌一曲,好让蹩脚的青蛙先生们体会一下“余音绕梁”的真正内涵。
它们啁啾浅唱,叽喳不停,欢快地为大地传递着祝福的音符。
草丛的蛐蛐听见了这美妙的乐曲,也不甘示弱,加入到这场音乐会 中来。
它们捋捋触须,咳了几下,一串串音符便倾泻而出,一顿一搓,忽高忽低,让人惊叹这小小的身体竟然有这么大的爆发力。
此时,一只野鸡扑扇着翅膀飞过,滑翔了足足有数百米,最后降落在远处的玉米地里。
再也看不到它那矫捷的身姿,唯听见咕咕咕咕的叫声传进耳里,好像在说:“也让我给这音乐会助一臂之力吧!” 远处的村庄也被这热闹的田野吵醒了,不时传来鸡鸣狗吠声,似乎要叫醒沉睡中的人们,起来去田间欣赏这纯粹的自然之声。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虫儿鸟儿低吟浅唱,打着欢快地节奏,为这支乐曲增添了和音,顿时让它灵动活泼起来。
一阵风拂过,玉米苗们手牵着手,摇头晃脑地跳起舞,叶子在相互摩擦间发出沙沙的声响,如沙锤发 出的温柔之音,为这首歌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远处高大挺拔的杨树,鼓动着叶子精灵们拍手鼓掌,为一个个音乐家们呐喊,整个现场热闹非凡。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人,才有幸欣赏到这场完美的音乐会,而那些等到日晒三竿才起床的人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这份美妙。
因为当太阳升起,田间地头上常常会出现人们的身影,道路也会被疾驰而过的汽车霸占。
面对这纷繁复杂,暗藏危机的世界,那些胆小的音乐家们怎能轻易再展歌喉呢? 所以,要想听到这般撩动心弦的音乐会,就得趁早。
那时的田间,晨光熹微,远处雾霭缭绕,一排排碧浪翻腾涌动,此起彼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就会如期上演。
清明,想念父亲 □李爱琼 春分已过,清明即将到来,这样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不禁思念起已经离开我们快十年的父亲。
可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大家非必要不返乡、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尽量不回家扫墓,我们当然要带头遵守,减轻政府防疫负担。
既然不能回去看望您老人家,俺就用文字思念的方式祭祀您老人家吧。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那个年代却还能读到初小,所以,在父亲那辈,他应该算是一个有点文化的农民。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兴趣爱好广泛,能歌善武,喜好手工活,偶尔能作几句打油诗,做完农活闲下来时,总是书不离手。
很小的时候,听他讲些聊斋故事,经常吓得我紧紧地靠在他怀里,然后他却哄然大笑着告诉我: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神的,只不过是人们的精神信仰而已。
我们那时候哪懂得什么精神信仰,只觉得好神秘好害怕。
父亲讲得最多的是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故事,父亲骨子里有一种英雄情结,他最喜欢水浒里面爱打抱不平的真汉子鲁智深,他喜欢鲁智深的见义勇为,慷慨大方,扶危救困,可能更喜欢他的铁骨铮铮硬汉形象,所以,父亲一辈子善待他人,坚强乐观。
听母亲说过一件小事,有次父亲租了一台拖拉机装麦子进城去卖,路上遇见几个想搭便车的邻居,父亲把拖拉机旁边最好坐的位置让给了其中一位老人,自己却坐在了车尾最危险的地方。
那时的乡道破烂不堪,拖拉机在路上一直颠簸起伏,在一道路坎上,拖拉机把父亲甩了下来,好在车速快不起来,父亲摔下来万幸没有骨折,却也扭到了胳膊,疼了半个月。
回来后,母亲数落他“蠢”,车子是自己租的,却把好位置让给别人。
父亲却说:“好在摔的是我,要是摔的是别人,我们心里怎么过意得去?”父亲就是这样一位老好人。
说起父亲的坚强乐观,我又泪奔。
父亲是7年前患了肝癌不治离开我们的,我还清楚的记得,从父亲检查结果出来到他离开人世,只有45天的时间。
送他进医院那天也正好是当年的清明节期间,在去医院检查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痛的他突然有一天跟我说:“妹子,等过几天清明节过了,你带爸爸去衡阳医院看下,我胃有点不舒服。
”他言语说得轻松,但我观察到他似乎很痛苦。
父亲是个从不愿意麻烦我们的人,这下主动找我带他就医,我感觉病情应该不轻,我丝毫不敢怠慢,逼着父亲当天收拾行李就去了衡阳中心医院,进院不到3个小时,结果基本确定是肝癌晚期,那一刻的我天旋地转失去主张。
医生埋怨我们说:病人肿瘤这么大了,已经肝腹水了,应该会痛彻心骨的,你们家属居然没有发觉吗?我一头雾水,我从没见过父亲喊哪里痛啊。
我立马给母亲去了一个电话询问情况,母亲说只听过他在上厕 所时候喊过两次痛,他自己说是胃不舒服,母亲也没在意。
挂下电话,我泪如泉涌,恨父亲太能隐忍,恨父亲总是怕浪费我们钱,恨父亲总是怕影响我们工作而耽搁治疗。
收拾起眼泪,我要求医生先隐瞒病情,不让父亲知道,好利于他治病。
但当时,医生告知我们,治疗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建议我们回去好生陪着父亲走过人生最后路程,任何治疗都是枉然,而且还会增加病人痛苦。
父亲可能感觉到了自己的病情,他笑着跟我说:妹子啊,你要如实告诉爸爸,人总有这一次的。
我也笑着回答:没事,爸爸,就是慢性胃炎,有点严重,我们住院好好治疗。
我脸上笑着,内心却在翻江倒海地痛:父亲啊,虽说人生都有这一遭,可你还不到70古来稀,哪一个做子女的不盼着父母“米寿”“茶寿”啊?哪个孩儿不希望“子欲养而亲还在”啊? 我们遵照医嘱没有过度治疗,也一直瞒着父亲说是慢性胃炎,连病历单都是我伪造的。
父亲出院时,只买了点吗啡等止痛药回了家。
可能是抽了腹水的原因,回家之后的父亲轻松了10天左右,但终究是癌,怎么可能不痛,可在家的日子,我硬是没听见父亲哼一句痛。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我请假不去上班,终日守着父亲不肯离去,生怕我一走,父亲就突然走了。
父亲见我每天不去上班,就强装笑颜赶我走:你看我就是一个胃炎,守着我不去上班干吗?快去上班,不然爸爸要骂人了,国家培养你是让你耍的啊。
一是怕父亲怀疑,二是也确实要去单位了,我只能依了父亲,乖乖去上班。
后来,母亲告诉我们,你们一走,你父亲就不停在喊痛。
父亲弥留之际最后三天,他已经开始服用吗啡止痛,人也有点昏沉,按照风俗,我们把他送回了老家。
父亲常年跟我们住在县城,老家的土砖屋多年失修,很多年都没有住过人了,叔叔将它打扫干净,临时铺了张床。
所以,当我们把他抬进老家的那一刻,他似乎感觉陌生,问我:这里哪?我回他:是老家,医生说老家空气好,利于你养病。
我话未落音,就看见父亲两行清泪像蚯蚓一样爬行下来,一辈子,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父亲流泪。
那一刻,父亲的眼泪由他的脸上爬进我的心里,汇成了一股洪流,汹涌波涛地撞击着我。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好些年了,我却一直迷恋父亲的宠爱,不肯释怀。
每年清明节,我都是要下午才能到父亲坟头祭祀,一去,我就坐在坟头,在心里与父亲对话,告知他我过得怎么样,钱纸烧了又烧,陪着父亲,久久不愿离去。
清明回家是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约定,父亲,今年没回,想必一向有大局观念的您一定可以谅解,明年我们再来看望您老人家。
柳笛声声 □冯敏生 芬芳四月,清香飘溢,满目青翠。
独自漫步于异乡的河畔,悠然地欣赏眼前醉人的田园风光,惬意地吮吸着风中洋槐花的淡淡清香。
忽然,从河面上飘来悦耳的柳笛声,使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侧耳聆听,这久违的声声柳笛,是多么地亲切而又熟悉啊,不禁唤起我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那时,我还是一位轻狂的少年郎,在柳絮飘雪的日子里,横一支柳笛,吹奏着我年少的梦想。
在故乡村前的河岸边,挺立着一片宁静的柳树林,是我和小伙伴们独立的小世界,也是我们游玩的乐园和嬉戏的天堂。
每每放学后,宁静的柳树林里顿时热闹起来。
柳林绿树成荫,野花遍地,绚丽的阳光斜射在林间绿毯似的青草上,随风散发着芳香。
鸟雀在枝头鸣唱,牛儿羊儿在树荫下悠闲地吃草。
我们小孩子在柳林里,纵情地荡秋千,捉迷藏,戴着自编的柳条帽,吹着柳笛,表演“八路军捉鬼子”等娱乐节目,有趣极了。
当然,拧柳做笛,是我们小孩子的最拿手的一项手工活动。
把青嫩的柳树枝,折成七八寸来长的一小段,用手用力顺方向捏了捏柳树皮,再反方向捏了捏,直至柳树皮松动,忙用小刀将一端轻划,开口,将圆筒状的柳树皮拉下来了,露出白色的木质。
再将圆筒状的柳树皮,用剪刀将两端剪齐,并精心开出像笛子一样的几个小圆孔,这样一只柳笛就做成了。
做柳笛的枝条粗细不同,柳笛的声音也就不同,细柳条做成的柳笛声音高亢嘹亮,粗柳条做成的柳笛低缓沉闷。
也有时做成“小喇叭”呜呜,也有时做成牛角号哞哞。
于是在柳树林里,弘农涧河河畔,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柳笛声声,此起彼伏,响彻了整个春天,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光。
记得年龄稍大些的生子哥,他是我们的“孩子王”,心灵手巧,他做的的柳笛,细长青翠,很精致,音质好,放进嘴里一吹,发出脆生生富有节奏的声音,尤其是他用柳笛吹奏的《南泥湾》《东方红》《小放牛》等许多优美歌曲,或者故乡的小调儿,那优美的旋律,在柳树林飘荡,那真是劳动创造美呀!生子哥吹一口好柳笛,简直把我和小伙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惊喜地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柳笛声处是故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久居他乡的我,常吟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漂泊的思绪,乘着笛声飞翔,思念故乡、回归故乡的愿望就越发地迫切,声声笛声让人心碎,声声笛音催人归。
在悠扬的柳笛声中,我仿佛望见,故乡那山岗上的夕阳,清澈明亮的小河,亭亭玉立的柳树林,牛背上牧童的柳笛,还有拄杖的老母亲,背靠着炊烟袅袅老房子的矮墙,在暮色中盼儿归来,这难忘的一幕幕,在我的视野里已定格成故乡一幅刻骨铭心的风景。
在魂牵梦萦的柳笛声中,我似乎依稀看见,在故乡村口的小路上,年轻的母亲荷锄而归,身后还跟着一个光脚丫子、毛头小子的我,一边行走,一边“呜嘟嘟”地吹着柳笛,虽然笛声是不成调子,却让人春心荡漾,陶醉了故乡明媚的春光,更为故乡的春天增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往事依依,眼前依旧柳笛声声。
人至中年的我,多想再做一只柳笛,让悠扬的笛声,吹一曲故乡的乡间小曲,以表达我这位游子,对故乡、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标签: #旅游网站 #视频 #视频 #正品 #买药 #比较好 #正规 #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