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联结大陆产业赋能的平台”,买美瞳去哪个网站是正品

正品 2

6 责编/修菁校对/马磊排版/王晨 2021年12月4日星期
E-mail:jizhegaoyang@联系电话:(010)88146758 经济·交流 特别报道 “我们需要联结大陆产业赋能的平台” ——台商台企钟情“苏州电博会”参与热度20年不减 本报记者江迪修菁 以“数字制造智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11月18日至20日在江苏苏州举行。
本届博览会由国务院台办、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支持,江苏省台办、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及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专业化、产业风向标意义、信息交流和销售采购一体化,使得苏州电博会举办至20届,依然让台商台企倾心,在本届电博会300余家参展企业中,台资企业依然过半。
历经20年成长,电博会也已成长为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界人气最旺、参展企业最多、产业配套最全的展会之
一。
■创设让台企“更来电”的展会平台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中,制造业居多,随着近年来大陆经济转型,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台企也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电博会有利于赋能台企,提升市场竞争力。
” 谈到电博会作为专业性展会,长盛20年不衰的独特存在意义,苏州市台协会执行会长邱士楷表示。
作为大陆唯一为促进两岸电子信息产业交流而创办的苏州电博会,自2002年举办以来,台资企业参与度一直很高。
2002年10月举办的首届苏州电博会,即吸引了250余家两岸企业参展,其中台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占55%,这届博览会后,苏州也赢得“不出百里,配套齐全,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的业界口碑。
始终紧跟行业发展脉搏、展现产业国际风向标趋向、为参展商充分搭台、加之专业化的办会服务水准,使得苏州电博会在台湾参展商眼中,成为一个去了还想再去的展会。
20年耕耘,苏州电博会也成长为大陆IT业界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产业配套最全的知名展会之
一。
据电博会组委会提供的统计数字,电博会举办20年来,台湾参展商始终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
“江苏是大陆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近2.9万亿元,苏州市则是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
在电博会的带动下,苏州累计引进台资电子信息项目3000余个,投资总额超300亿美元。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 历经20年成长,电博会已成长为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界人气最旺、参展企业最多、产业配套最全的展会之
一,参展台湾企业始终占据参展商的半数以上。
苏州的支柱产业之
一,也是苏州首个产值突破万亿元的产业。
”在苏州市台办副主任李雪霞看来,电博会已成为持续为台企与大陆企业、科研院所间形成相依相生赋能产业发展的平台,同时在推动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并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扎根”到“托举” 在本届电博会开幕式上,苏州市首个服务台企台胞的政务大数据应用平台“苏台通”启动建设。
此外,为深化两岸经贸关系,助力产业融合发展,10家民企和10家台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电博会组委会为友达光电等10家“长期参展企业”和苏台工商协进会等10家“战略合作伙伴”授牌。
“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更好搭建平台、提供示范引领,持续推进台资企业‘智改数转’,以打造且柔且韧的产业链供应链,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苏州市台办副主任李雪霞对人民政协报记者介绍道。
苏州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台商台胞融入程度最高的城市 之
一。
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596家,合同利用台资858.2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43.61亿美元。
其中,台资电子信息项目一路高歌猛进。
据统计,目前,苏州累计引进台资电子信息项目3000多个,投资额超过300亿美元。
从电子基础材料、覆铜基板、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显示器到计算机整机生产,构成了一条完整的IT产业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最为集中的制造基地。
以昆山市为例,昆山光电产业园基本形成从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板、驱动芯片、背光源、液晶面板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集群。
同时,台资企业在新一代平板显示、精密机械、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加快发展,龙腾光电、纬创资通、友达光电等一批新的支柱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江苏将继续发挥电博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深化两岸更高水平的经贸合作和交流。
”时任江苏省副省长惠建林在本届电博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勾勒出广大在苏发展台商台企的愿景:大陆的涉台营商环境会更好,两岸经贸合作的步伐会持续增速。
■大陆广阔的市场需求基量让我们深耕在这里 记者在电博会展区发现,众多台商台企携最新的智能制造技术参展,期许与大陆参展商互动交流,需求新商机。
台湾东吴大学大陆校友会是首次参加电博会。
校友会会长林元达介绍,台湾东吴大学与苏州大学同根同源,所以台湾东吴大学的校友们也一直关心着苏州的发展。
今年3月,台湾东吴大学大陆校友会在苏州挂牌。
“通知发布后,大家报名非常踊跃。
‘东吴智能制造专区’有14家企业共20个展位。
”林元达透露,12月份,校友会还将组织台湾东吴大学的校友们到苏州大学进行寻根活动。
从事业上到精神上,鼓励大家积极融入大陆的发展中。
台企友达光电是全球领先的显示屏生产厂商。
不同于以往的放眼望去全是面板,今年友达的展区中大面积地展示了公司的多种智能化解决场景。
友达光电旗下友达数位总经理赵丽娜表示,通过云平台,公司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了多种智能化模块。
目前公司共有涵盖台资企业和大陆企业在内的近500家客户,并以每年100至200的数量递增,现已覆盖了大陆十余个省份。
赵丽娜说:“友达正在进行‘双轴转型’,从过去单一的‘屏’面到多面。
我们希望在未来,以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样貌出现在公众面前,可以提供医疗、养老、环保等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两岸携手,共同推动智能化和数字化,造福全社会。
” “利用环形光相关的技术去搭载AI深度学习的功能技术,有效地借助机器对这些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
”台企纬创集团的纬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整合数字生态链平台资源,此次参展带来了自动视觉检验设备、动作识别监控系统等“含金量”满满的科技产品。
“从2005年开始,纬创就在向智能化或者说是信息化的方向去做转型,像纬绩智能目前95%以上的产线完成了智改数转,我们也充分感受到智改数转对企业制造成本降低等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纬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管沙子俊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说。
未来已来。
大陆广阔的市场体量和健康而有温度的营商土壤,让电子信息板块的台商台企,主动与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他们享受并持续看好大陆高质量发展带给他们的红利。
(上接5版)而反观大陆领导干部产生机 制,陈先生说,这又是另一个中国特色:大陆所有干部都是从基层经历过多年摸爬滚打,历经过各种风雨考验干出来的。
这些干部都经历过各种来自国内国际的大风大浪,面对各种机遇风险,凭借他们多年历练走上政治舞台。
不像台湾官员靠金钱收买人心和拿钱买票走上政治舞台,大陆官员从群众中来,始终代表民意,为群众办事,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
而台湾政治人物靠花钱买选票,当了官就要把钱捞回来,心里哪里还有民众?当官的心里没有了民众,民众又如何能当家做主? 大陆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台湾选票民主,谁更有利于民众?答案不言自明。
台湾一些人动辄拿民主和大陆说事儿,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从国内外政治发展得失中深刻认识到,大陆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大陆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陈先生说,台湾民众基本没有机会参与所谓的台湾民主——选举制度下,台湾民众只有在投票时才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了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做主。
在民主制度上,大陆坚决抵制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政治思潮的侵蚀影响,走出了一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道路。
陈先生说,大陆实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完整的制度链条,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涵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
一,是全链条、 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对于台湾当局最为推崇的美式民主,近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
10月31日,美国广播公司公布最新民调结果:全球57%的受访者、美国72%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是民主的良好样板。
美国的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81%的美国民众对美国民主表示担忧。
此外,在陈先生看来,大陆的民主和台湾相比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不是富人民主。
陈先生说,台湾选举很多,加起来要花掉很多钱。
关于这一方面,台湾有学者和机构做过基本预估,台“大选”蓝绿两党保守估计各花10亿元,加起来就是20亿元;县市长选举,一个人最起码要花1亿元,两大阵营、22个县市就是50亿元以上。
“立法委员”参选者近300人,一个人就算只花2000万新台币的话,加起来近60亿元;还有县市议员选举20亿元;乡镇市长选举20亿元;乡镇市民代表还有村里长的选举20亿元。
加起来,4年一轮的选举季,得花掉190亿元。
“在高额参选经费面前,普通民众哪里还有什么民主参与权?”陈先生说。
■比起“假自由”,台湾民众更在乎日子是不是越过越好 针对苏贞昌回应本报《统一后,台湾民众的收入或可增加2万元》的报道,本报日前委托高雄、台南、屏东三县市绿营支持者最集中地区的朋友做上门民调。
在苏贞昌嘴里,台湾民众并不在乎统一后年收入可以增加2万元新台币,称“留在台湾自自由由就好!” 不过,本报委托的民调显示,即便在号称绿营支持者大本营的这三县市,被访者的回答却是:“自由能当饭吃吗?”“民进党执政,我们有变化吗?”“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统一能让日子越过越好,为什么要拒绝统一?”“如果统一能增加收入,那就统
一。
对于小老百姓来说,谁来执政都无所谓!” 愿与大陆市场更深融合,永续这块市场 ——探访驻厦台资眼镜企业小记 本报记者照宁通讯员金龙 “作为一家台资企业,我们能够在大陆持续经营30余年,始终稳定发展,说明大陆确实是值得深耕的市场。
”1989年9月到福建厦门创业的台商台胞吴进忠,是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在他看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其便捷的配套设施和稳定的惠台政策,是其他市场不能比拟的。
数据显示,自1989年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成为厦门首家台资眼镜企业,目前来厦发展的眼镜产业台资企业已达十余家。
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他们其中的代表,试图以一个行业为观察视角,梳理来厦发展的台资企业发展历程和他们眼中的厦台融合发展未来之路。
□移师大陆是看中大陆广阔的市场 由于厦门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理上的优势,使得厦门成为两岸恢复正常交流后台商最早“登陆”发展的城市之
一,也吸引了台湾一批优秀眼镜生产企业“移师”厦门,使厦门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太阳镜生产基地”。
1989年9月,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落户厦门集美杏林工业区,是最早“登陆”厦门的台资眼镜企业,主营业务覆盖太阳眼镜、偏光太阳眼镜、防蓝光眼镜等产品。
创始人吴进忠是厦门首批台商荣誉市民,见证了厦门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在推动两岸传统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
“我来厦门投资是做好永续经营的准备的。
”吴进忠现在在厦门已经生活了30余年,真切感受到台资企业在厦门享受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这些‘真金白银’对企业是最受用的。
” 台资企业诚益光学(厦门)有限公司也因为看中大陆广阔的市场而选择来厦门开厂。
“诚益光学在台湾创办于1978年,我于1990年来大陆厦门投资办厂,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陆拥有无限的眼镜消费市场,这样才能做大产业链,企业才能取得长远发展。
”台企诚益光学(厦门)有限公司总裁吴当益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正是依托大陆眼镜市场巨大的发展能量,台资眼镜企业这些年才能实现做大做强,持续健康的发展。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止来明工业、诚益光学对大陆市场信心满满,驻厦的多家台资眼镜企业主也以增资扩产方式,表达了对深耕大陆市场的信心。
以诚益光学为例,今年公司在硬件、软件建设等方面陆续加大投入,目前在厦固定资产 达到5亿人民币,厂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规模庞大的近视人口数量为眼镜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的一份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78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1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8%,预计到2022年,我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将达974.9亿元。
□主动融入大陆先进制造业 眼镜是一种兼具保护与装饰的消费品。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工艺技术的不断优化,眼镜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为加强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做优做强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厦门于2020年引进了台资高新技术企业、美瞳品牌moody的上游工厂爱睿思科技。
“中国大陆和日本主流美瞳品牌主要由台湾晶硕、精华、昕琦等工厂代工。
而大陆工厂目前整体自动化水平不高,质量参差不齐,至今还没有超过10条美瞳自动生产线的代工厂出现,导致大陆美瞳市场的供应链端几乎都在海外。
”爱睿思(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林东豪介绍,“我们选中厦门投资设立上游工厂,就是为了弥补国产美瞳供应链的空白,这将是两岸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 据悉,爱睿思科技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台湾头部隐形眼镜代工厂晶硕光学,技术上可实现业内顶尖的高度自动化生产,致力于在厦门打造全亚洲最领先的美瞳生产基地,以及眼部大健康医疗及美容一体的世界级高科技工厂。
目前,厂房正在建设,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届时第一批产能或为每月2000万片,5年后产能将达每年10亿片,产值约为30亿元。
记者在走访来明工业厂区时,见到的也是工厂有序而繁忙的场景。
“厦门经历7月、9月的两波疫情后,如今,厂里最忙碌的并不是原本的防蓝光眼镜生产线,而是经过积极申请取得医疗用品生产资格的护目镜生产线,这一转产源自企业对满足医护人员需求的决策。
”来明工业厂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厦门加快“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建设,在提升厦台经贸合作方面,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厦台优势产业对接和培育台资产业集群,台商们更加看好这片沃土的生机,感受着这里的暖意。
地方直通车 第24届京台科技论坛峰会聚焦共享大陆发展新机遇 本报讯(记者修菁)第24届京台科技论坛峰会11月25日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北京、台北两地同时举行。
本届论坛以“合作推动新发展、携手构建新格局”为主题,聚焦两岸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两岸相关部门、产业协会、知名企业代表和科技界人士深入交流、共话发展。
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刘结一表示,祖国大陆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新进展,创新指数持续提升,大循环、双循环更加畅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大陆不断完善惠及台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这些都为台胞台企来大陆更好发展,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提供了巨大新机遇、新空间。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名誉理事长萧万长表示,近年来大陆陆续提出很多因应新时代环境的新发展战略,有关两岸可以进行合作的新议题也随之不断涌现。
会上,来自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台湾工商协进会、台湾商业总会、台湾旺旺集团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嘉宾还围绕相关内容发表专题演讲。
作为本届论坛的配套活动,今年年底前还将陆续举办京台金融合作、新兴产业合作、绿色产业发展等分论坛,其中包括首次举办的两岸新格局数字经济发展分论坛。
第四届海峡两岸通关论坛在厦举办 本报讯(记者照宁)11月25日,由中国报关协会、厦门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会、台湾报关商业同业公会联合总会、台湾中华两岸通关商检协会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通关论坛在厦门举办。
“海峡两岸经贸融合发展必须要进行两岸通关创新建设。
”厦门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会会长白雪卿在论坛上表示,为加强厦门与台湾经贸合作,促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协会将携手海峡两岸企业,共同深耕两岸关务市场,不断创新两岸贸易形式。
现场,两岸外贸和物流专家、从业者就创新两岸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交流分享。
同时,两岸关务科技中心也宣告正式成立。
据了解,今年以来,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厦门和台湾的两岸经贸及投资合作仍逆势上扬,特别是海运业务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光厦台海运快件厦门就完成了351个集装箱,共54.07万件,重2545.79吨,两岸贸易始终保持稳步增长。
首届“两岸共同市场海河论坛”在津举办 本报讯(记者张原李宁馨)首届“两岸共同市场海河论坛”11月27日在天津开幕。
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打造两岸共同市场”的论坛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周宁发表视频致辞,他表示,推动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应维护“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凝聚共识,把握“十四五”规划机遇、探索新路,运用智库等资源稳步推进、注重实效。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指出,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
天津将积极支持、有效利用“两岸共同市场海河论坛”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津台经济融合,探索打造两岸共同市场的新途径。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在致辞中认为,面对两岸关系现状,两岸应秉持“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荣”理念,以高瞻远瞩的设想,探索试点建设并逐步推广。
来自两岸30多位专家学者与全国台企联荣誉会长、天津市台企协会荣誉会长等企业界代表,相聚津城、连线互通,进行了主旨演讲和互动交流,开展学术研讨,增进形成共识。
本届论坛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两岸关系南开大学研究基地、天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共同主办。
海峡两岸园林专家探讨两岸农林融合发展 日前,“情系两岸,梦启园林:海峡两岸中国 古典园林文化研习营”暨“交叉视野下的中国园林 文化研究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
来 自两岸农林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园林研究、 传播与实践,展开交流对话。
大陆与台湾在园林建筑场景营造、展陈布设 方面,有共同的文化源头。
数千年来两岸园林从 业者和学界不断合作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中 国山水园”,与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并列为世界造 园三大系统,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
研讨会对话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形成共识, 建议从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核解读,去讲好中国园林 故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传播和 创新转化。
(贾宁)

标签: #电缆 #找兼职 #建材 #比较好 #货车 #二手 #资格证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