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版,中学生小记者习作版投稿邮箱:

不出去 5
sunweek@ A16 2021年4月13日星期二责编/邵辰芳美编/黄平 小记者 阳光少年 黑白问道 莲花中学初二
(1)班陈彦铭指导老师:何倩玲 弹窗里是一部新上映的动漫,改编的围棋电视剧,精彩的剧情浓缩与预告使我一下起了兴趣。
一幕棋局赏析,熟悉的拿棋手势,看到后总会忍不住去搬出早已蒙上灰的棋盘。
思绪被拉回2018年夏天,棋院里一个20多人的班,上半节课解题时滔滔不绝,讨论热火朝天,课间走廊楼梯间追逐打闹。
而下半节课的对弈,仅余满教室悦耳的落子声,与老师踱步观看的“笃笃”声,整个教室仿佛构造出一片小江湖,小风窗外斜斜射进一束阳光,忽而漏入些暖风。
虽是炎炎夏日,19路的棋盘却总能镇住两人的心神,再不浮躁冲动。
网上对弈虽满足了在家找人对弈的需求,却没有实体棋盘的厚重、沉稳。
电子模拟出的落子声和提子声虽清脆,却比拟不了石质棋子与木质棋盘。
差异最大的是没有紧张端庄的比赛感,喧嚣之中无意计算与思虑。
每年一度的定段赛是各方小江湖间的汇聚,不仅有高出百倍的棋声,更有计时的嗒嗒声。
神色凝重,沉心思考,是开局定式间演化出的变式,是中盘围空,对杀间的谨慎、寻求机会,是结尾收官间的颗目必争。
我至今清楚记得是哪几手妙棋使我在几乎必输之境反败为胜,是多少争先手的收官使我以一目半目之优势胜出。
这一切如同金庸小说中武功之强弱,技艺之高低,心思之粗细,江湖中的竞争,在这黑白对弈中一览无余。
成长足迹 夜 大同中学初二(16)班许传祥指导老师:陈婉佳 晚上,我两手插在口袋里,肩上背着沉重的黑色书包,在回家的路上快步走着。
川流不息的车辆,刺眼的灯光,贪婪地淹没了宁静妩媚的月色,周围陌生路人嬉笑聊天的嘈杂,残忍地驱逐瑟瑟风声。
天,似乎与远处的山与高楼融成了一体,极目远眺,只见一片乌漆的黑夜,只有一个明亮的缺口挂在上空。
已不是能看见星星的年代了,黑夜里再也没有那些明亮的“眼睛”了。
它们是被黑暗吞噬,还是掉进了诗人的心里? 路旁的树丛中躲着一朵朵红花,这里没有飞舞的蝴蝶与蜜蜂,它们在黑夜里似乎并不起眼。
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月的序曲是开始于夕阳西下的音乐,开始于它对难以形容的黑暗所作的庄严赞歌。
走到家门口恍然一惊,好似从睡梦中醒来,疑惑地看着映在窗上的自己。
只记得一句:“我们的欲望把彩虹的颜色借给那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 我只好轻轻合上这本《飞鸟集》,偶然瞥见封面上泰戈尔沉思的面庞。
温馨情感岁月如梳 槟榔中学初一
(3)班林宸宇一把木梳,静静地横在母亲的梳 妆台上。
木梳通体漆黑,看样子是用过许多年头了,它梳过外婆的头发,也梳过妈妈的头发。
从我记事开始,便常见妈妈站在镜子前,梳着她的波浪发。
优雅的胳膊轻快地一起一落,长长的头发垂落肩头,那时的妈妈好年轻。
我常会看到那把木梳,躺在紫檀木的梳妆台上,上面偶尔会绕着几根黑亮的秀发,纤细、修长。
听妈妈说,这木梳是外婆当年的嫁妆。
过了多年,木梳除了旧了些,大体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但握梳的手渐渐变得苍老无力,能从木梳间通过的头发也越来越少。
但很快,木梳就找到了新的主人。
新主人的头发光滑细腻,新主人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盯 在木梳上,外婆就和蔼地说,你喜欢,以后就送给你做嫁妆。
就这 样,这木梳又成了妈妈的嫁妆。
现在,手握着木梳的人变成了我。
我总会拿着木梳,让梳齿滑过妈妈的长发,滑过妈妈的心间,梳理妈妈心中的千千结。
那轻盈的动作化作涓涓流水,漫过妈妈的心际,带走了妈妈的烦闷,带走了妈妈的忧伤。
然而,流光总是把人抛,为妈妈梳理头发的我也发现,妈妈的头发渐渐变了颜色,越来越稀疏。
我凝视面前这把木梳,已渐偏斜的日光给木梳镀上了一层黄色的晖。
梳齿的影子和日光照在白色的稿纸上,像一幅单调的素描画。
它曾经将乌发梳成白发,又将白发梳成乌发,木梳未改变形貌,但主人却已换了一个又一个。
我轻轻地握住木梳,抽动鼻翼,似乎又闻到了木梳上那股由内透出来的清香。
那是沉淀在岁月尽头,悠长而美好的馨香。
我思我想奔跑 厦门十一中初二(12)班黄婧娴指导老师:许奇升 奔跑,可以表达一种运动状态,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漫长又短暂的过程。
我希望不管是在跑道上,还是在人生中,都可以保持向前跑的状态,不论速度快与慢,认准目标付出行动。
那天可以说是烈日炎炎,火热的太阳散发光芒,让大地变成一幅金色的画。
我头脑昏沉沉地站在红白相间的跑道上,看着绿茵茵的草地,直到一阵凉爽的风轻拂过脸颊,才发觉体育老师的手已经举了起来。
那时的我没什么经验,带着慌张、好奇的情绪做好了准备。
刺耳的哨声响起,同学们一个个都像箭一样射了出去,我也毫不示弱,想要一马当先却发现 自己落下了很多。
拼命加速,阳光也变得温柔起来,不管是逆光还是向光都能感受到它温暖的气息。
刚开始我还游刃有余地跑在前几个,当我开始放松心态时,忽然感觉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一跤,内心不禁紧张起来。
豆大的汗珠像一个个小水滴从额头流下来,脸上立马变湿润。
脚步像灌满了铅似的越来越笨重,喉咙像干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
我感觉身子变得又重又难以控制,强忍着不适与疼痛,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坚持下来。
我靠着信念向前缓缓奔跑,那一刻也懂得了奔跑的意义。
真正让我拼尽全力一搏的不是比赛的胜败,而是内心渴望想抵达终点的意志力。
结果也许没那么重要,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奔跑的过程。
山水游记观瀑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二(17)班林海雪原指导老师:郑美丽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到贵州,参观闻名遐迩的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
我们顺着青色的石阶往前走,不久便听到了潺潺流水声。
与其说是瀑布声,其实更像是河水冲刷礁石的声音。
越走越近,声音越来越大,如雷鸣,又似黄河奔涌。
终于,我看到了瀑布的第一景。
远处的瀑布浩浩荡荡,一条大江从山顶铺落,滑下梯形山坡,形成一级一级的小瀑布。
瀑布左右两旁青山,上下边绿水,让人心旷神怡,此时若搭一石桌,喝茶吟诗,别有一番雅致。
从远处观赏虽也可见瀑布气势雄浑,但还不能感受到它有多大,于是我继续沿着台阶往下走。
走了良久,终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群瞬间拥挤了起来,眼前的瀑布显得更宽、更高了。
水花飞溅,即使湿了头发,也丝毫不减观赏的雅兴。
再看瀑布,水流在岩石上分成多条支流,大 部分往下直冲,但也有不愿走寻常路的“,旁逸斜出”。
爸爸特意带了竹笛过来,准备在此吹一首《敢问路在何方》拍视频。
可空气太潮湿了,而且水花不断飞溅,笛膜湿漉控制不了笛声,只得作罢。
我们继续往下走,直至走到最后一层。
在这儿只要手长一点,便可摸到下面的绿水。
水花比前面都大,如雨滴般溅射。
景色给人的感受也和前面不同,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座山崖上,野马群直冲向你,却在你面前化作一潭绿水,令人既震撼又回味无穷。
据说,这儿便是《西游记》水帘洞外景的拍摄地。
我听闻立即在手机上看了看照片,再对比眼前的景色。
我猜想,以前拍片时的水量可能比较小,没有眼前这样的磅礴气势。
如果说,壶口瀑布是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美,黄果树瀑布就是激流勇进,对万丈悬崖浑然不惧,照着自己的方向,永不转弯,永不回头,直挺挺地面对一切绝路险崖,一跌,二跌,三跌……才形成眼前这不凡的景致! 生活素描 暖心老婆婆 华侨中学初一(11)班黄星宇指导老师:黄东辉 风呼呼吹过头顶,拂过脸颊,吹得我有些发颤。
我站在空旷的大街边,等着妈妈。
倍感无聊,我玩弄起夹在胳肢窝的饮料瓶。
把瓶子用力向上抛起,瓶子在空中旋转,然后迅速落下,接在手里,如此反复。
几次后,再度抛向空中,一个走神,“哐”的一声,瓶子落在地上。
弯下腰,伸出右手去捡,刚握住瓶子,眼睛瞟见一双小脚——脚上是一双老年人才穿的棉布鞋,就在我面前,挺近的。
“这是谁呀,为什么靠我那么近?”我嘀咕着,随即直起腰,看见了那双小脚的主人。
那是一位大概年已七旬的老婆婆,白亮的银发,斑白的两鬓,额上有一道道被岁月刻下的痕迹。
她身穿一件红色的大棉袄,腿上穿着一件灰色的棉绒裤。
老婆婆和蔼笑道:“小朋友,你的鞋带散了,快系起来,不然跑步的时候一个不留神,踩在上面,摔在地上那得多疼啊!”说完还不忘指了指我的鞋带。
我低下头,“呀,还真是。
”两条鞋带散在鞋帮的两边,有一条还被狼狈地踩在脚下。
我蹲下身子,抬起脚抽起那条被踩在脚下的鞋带,与另一条交叉,使劲一扯,再各绕一圈儿,再次交叉,最后用力一扯,一个标准的蝴蝶结——在老婆婆的关注下,我系好了鞋带。
老婆婆说:“真是个好孩子,以后要多多注意鞋带啊,免得让鞋带绊到摔倒了。
”说罢,迈着不够稳却足够坚定的脚步离开了。
望着老婆婆渐渐消失的身影,我看到了一种幸福的色彩——暖心的舒服。
我在心里说“:老婆婆谢谢您!” 征集令 本版长期征集中学生文字、绘画、摄影作品。
投稿请发送至sunweek@,邮件主题标注“学校+年级+姓名+作品标题”,文字作品请以word文件发送,画 作以JPG格式发送。
内文请留下建行或工行账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教育圈”。

标签: #很慢 #话费 #网络 #慢了 #中国 #腾讯 #视频 #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