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落地,为什么bilibili看不了视频

看不 3
02中教时论·观察 主编:张树伟编辑:杨三喜刘钰设计:王萌萌校对:张静电话:010-82296619邮箱: 2021年9月17日星期
▶▶教育时论 从儿童视角推进“双减”扎实落地 苏寅珊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多项重磅举措,引发强烈反响。
关于如何落实好“双减”政策,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皆有论述,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受政策影响最大的群体——孩子的声音。
孩子相对于成人虽然弱小,但是他们也是自己生活中的“专家”。
英国童年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他们有权对影响到自身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被严肃对待。
这一点也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得到支持。
因此,成人应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将他们的想法纳入到与其生活相关的决策中,这也许能够更好地为儿童谋求福祉。
那么,孩子怎么看待“双减”?“双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笔者进行了调研,采访了一些低年级孩子,他们所在的学校在“双减”发布之前已经推行了与之方向一致的举措,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双减”令孩子们高兴的是,家庭书面作业及校外学科类课外辅导班取消后,他们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同伴游戏、看电视、睡觉等,生活和学习更加轻松了。
但仍有个别孩子会有担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双减”明确提出教师不能给
一、二年级孩子布置课余书 面作业,而学校又要求教师保证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会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成果,包括是否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因此一些教师不得已加快授课速度,把完成作业的时间留在课堂上,而部分孩子无法跟上节奏,从而产生焦虑感。
其次,部分学校课后服务还处于建设中,服务内容偏重课业辅导、较为单
一,短时期内,使得孩子在校时间可能被学习填满,更加重了他们“学业第一”的观念以及学习压力。
基础扎实的孩子则担忧校外提优等课程关闭后,他们无法继续保持优势。
另外,课余时间骤增,有些孩子缺乏安排这些自由时间的意识与经验,让多出的时间浪费在磨蹭拖延及电子产品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双减”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孩子。
对于“双减”,他们肯定政策减轻孩子与家庭负担的初衷,但也担心无法通过家庭书面作业掌握孩子的学业情况,而当他们自己给孩子安排额外作业时,孩子又会产生较“双减”推出之前更强烈的抗拒。
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可能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孩子对成人认可的心理需求也是忧虑产生的原因之
一。
学龄初期孩子正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他们开始发展对学习任务的强烈兴趣,并且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这种认同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勤奋感;如果得不到赞扬,他们则会对自身能力感到失望,陷入自卑的危险当中。
有的低年级孩子主要从他们良 好的学业表现中获得成人的肯定,“双减”缩减学生的功课学习时间后,不少孩子担心由此导致的学习退步以及成人的批评。
“双减”的出发点在于为孩子减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切实体会到了“双减”的益处,却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尽管这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却会发生在一些孩子身上,教育者也要积极关注孩子在过渡期的心理状态。
这些问题折射出学校可能面临的挑战,也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好地推进“双减”工作提供了启发。
一是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吸引力。
“双减”规定不能给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因此课堂上必然要覆盖一些书面练习,这就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应当精准把控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理解掌握、应用巩固等阶段。
在书面练习环节,教师应尽量利用时间辅导个别孩子。
此外,部分孩子对校外学科类补习机构的认同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学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与形式的转变,改变一成不变的“静悄悄”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进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和家长从校外补习机构“回归”学校教育。
二是保证作业和课后服务的个别化。
“双减”明确指出,学校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因此,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精准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结合 学生的课堂表现及问题,集备课组甚至学校教研组的力量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校本作业资源,因材施教,让基础薄弱的孩子“吃好”,学有余力的孩子“吃饱”。
还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学科辅导与答疑。
此外,课后服务应创新活动类型以满足孩子发展兴趣类特长的需要,增加劳动、益智、体育、综合实践等兴趣活动,让孩子可以依照喜好进行选择,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三是发挥教育评价的正面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可以说是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导向和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如果评价趋势是以学业为重,而忽视其他方面如操行评定、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精神的考查,便会引发孩子和成人对学业的过分关注以及对非认知能力的忽略。
因此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刻不容缓。
具体而言,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不能限于纸质考查,可以开发谈话交流、汇报展示、成长档案袋等不同评价方式;评价对象应多元化,不能限于智育,而应将“德智体美劳”纳入评价范畴,并且不过于倾向某一方面,以免给孩子和成人造成错误导向。
孩子的看法和感受事关“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
学校教育应当发挥主阵地作用,同时协同社会、家庭多重力量,真正为孩子构筑起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孩子能够放心地玩、自信地学、不焦虑地成长。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焦点时评 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留住优秀教师 任春荣 近年来,国家为了稳定乡村教育发展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出台了很多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教师待遇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例如,安徽省阜南县2020年城镇人均收入31674元,2021年该县偏远地区教师补助已能达到每个月1800元,乡村教师职称评审也有明晰的倾斜政策。
但是,我们仍应看到有些地方的乡村教师队伍还存在不稳定等现象,若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恐怕不利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农村社会发生大变迁、农村青壮年纷纷向城市流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要正视乡村教师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在城市任教的确有更多红利,如生活信息丰富、见多识广、机会多等,而农村教师学非所教、教多个学科的概率更高。
此外,在学生综合素养、家长支持力度、个人生活条件、农村治安环境等方面,乡村学校大多比不上城市学校。
可以说,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更多来自社会的多个方面,我们应遵循系统观 念,从加强部门合作和学段协调发展角度去讨论解决方案,塑造农村地区尊师重教的文化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社会治理改善教育环境。
虽然教师仍旧是乡村的高学历人群,但各种社会原因导致教师地位已经有所降低。
教师工资各地差异较大,有些地方教师的收入比外出务工学生家长低很多,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7年全国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初中生对学校周边治安非常满意的群体比例比城市低了14个百分点,为33.5%;没有经历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28.9%,比城市低了16.8个百分点。
因此,留住乡村教师也要关心其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另一方面,教育系统要主动参与农村社会文化建设。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人文的振兴。
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是乡村学校的任务,也是增进教师和乡村社会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主动获得尊重和成就感的关键渠道。
乡村的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将学校与社区连接起来,让村民走进学校参与教育活动,或者让学生走出去接受村民的教育引导。
例如,劳动教学可以请家长承担;与村委会协商参与乡村治理等活动,如文明家庭、卫生家庭的评比等。
由此,增进学校和所在社区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村民对学校的所有感,其结果必然会帮助教师融入社区并获得社区的接纳。
我们还要认识到乡村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当乡村教育仅剩义务教育时,其发展会因教育环境的稀释愈加困难。
改变乡村文化和教育环境要重视乡村成人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地方政府要加强农村的社区教育,从最简单的、需求最大的生活教育做起,可以从如何使用手机、如何做饭、如何保健、如何照顾幼儿等入手,开展老龄教育活动,丰富乡村娱乐形式。
而有一定文化或者爱心的老年人,可以在社区学习中心帮助教师 看管学生完成作业。
社区教育的开展也需要教育系统与卫生、民政等其他系统通力合作,共同构建学习型农村社会。
此外,还应提高教育评价水平,以改进乡村教育内部生态。
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评价改革亟待尽快落地、科学实施。
一是坚决反对用原始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做法,尽快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增值评价办法;县级教研室的考试评价理念和技能需要革新,发挥好基层教育智库的作用。
二是示范学校的评比要多样化、特色化,要认识到示范学校的名誉不仅是学生的标签,也是教师的标签。
评比要让农村学校也能通过评价活动反映出自身价值,获得家长的认可。
三是绩效评价理念要从干预转向支持,行政部门减少纷繁复杂的考核检查,带头尊重和信任教师,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好服务。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校外培训行业管理有了“硬标准” 赵阳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这是通过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行为,提升治理校外培训行业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双减”改革任务的落实的必要举措。
《管理方法》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这一特殊职业群体,从身份类别、准入资格、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同时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承担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有效填补了现有教育治理体系在校外培训领域存在的空白,为校外培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管理办法》首先对教学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身份进行了明确区分,将“持证上岗”和“非在职教师”列为行业基本准入条件,同时对机构的教学人员比 例和教学活动中生师比的最低要求做了明确规定,以此加强师资质量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在此基础上,为规范机构和从业人员培训行为,《管理办法》构建了“校外培训信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黑白名单”、全国统一监管平台和政府工作公开平台构成,是《管理办法》治理校外培训的核心工具,它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行业入口、从业过程背书和行业清退机制三个方面。
《管理办法》剥夺被纳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人员的行业准入资格。
此项举措是对2018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黑白名单”制度成果的充分运用,实现了“校外培训信用系统”对从业人员的入口管理。
《管理办法》要求教学、教研人员的基本信息、教师资格、从教经历、任教课程等信息必须上传到全国统
监管平台备案。
这一举措无疑将有效实现教学人员从业过程的背书管理,有效治理校外机构夸大虚假宣传师资的问题。
这在规范行业秩序、净化行业风气的同时,对于参与校外培训的学生、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三方都存在着重要意义。
监管平台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享有更多知情权,有利于他们根据个人需求对教育服务作出更为理性和准确的选择;教学人员的能力和资历有了权威和明确的背书,可有效减少他们的投机心理,激发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热情和动力,为安心从教、安心治学提供了保障;校外培训机构摆脱了过度包装教师的不良竞争压力,省去了大量宣传成本,招聘教学人员时,也有了更为客观和翔实的参考,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对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提高上,促进机构自身健康发展。
《管理办法》列举了十一种从业人员违规违法行为,明确规定对于存在上 述行为的从业人员,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在全国统一监管平台同步更新人员信息,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应主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推进对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高频率多形式抽查工作的常态化,依法向社会公开检查结果,并作为机构信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以上举措构成了“校外培训信用系统”的全行业清退机制,大大降低甚至断绝不合格从业人员在行业内再上岗的可能性,为整个行业的用人安全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管理办法》体现了政府以严格校外培训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和规范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培训行为为抓手,以构建并运用“校外培训信用系统”为核心举措,保障“双减”改革任务落实的深入思考和坚定决心。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博士后) ▶▶微言 以优质公共服务破解实习难 邓海建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49名在校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2%的受访学生有过实习经历。
受访学生认为找实习过程比较困难的环节是,辨别实习机会的真伪(59.4%)和从庞杂资料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57.1%)。
76.0%的受访学生期待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创造更多实习机会。
从调查结果来看,实习机会甄别和实习信息筛选是摆在应届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寻找实习机会,需要实习生练就“火眼金睛”,不然很容易折戟在市场的花式套路里。
事实上,让学生自己去社会上寻觅实习机会,成本不低、风险不小。
比如,有些实习平台纯粹就是“过时信息的搬运工”,滞后而杂乱;还有些实习平台摇身成为“实习信息变现集市”,肆意推送所谓高报酬的虚假实习信息;更有些平台打着“实习辅导服务”的幌子,收费培训……乱象纷呈,亟待整治。
在个性化实习成为能力彰显的现实语境下,为了找份好工作,应届生自然要在实习履历上下苦功夫。
实习难,难在供需失衡、难在粗放散乱。
一方面,毕业生数量逐年攀高,实习岗位数量却相对固定。
2021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而疫情之下的市场主体总量未见有明显增加。
另一方面,实习供给服务在市场化的同时出现粗放发展问题。
就业焦虑之下,难免有人“长袖善舞”——于是有人编织出有偿实习“暗网”,声称付费数万元后,便可“全部免面试,包过”;还有人构建假导师、假项 目、假机构等彻头彻尾的“假实习”……结果导致投机者盆满钵满,实习生“伤痕累累”。
实习是链接学校与工作的中间桥梁。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从认识实习意义、规范实习安排、加强实习组织和强化实习保障等方面提出16条举措,加强了对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合法权益的维护。
此前疫情之下的众多高校相继通过“空中双选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帮助学生开启云端实习的新模式。
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而言,居家完成“云实习”降低了健康风险,也迎来了新的体验和挑战。
虚拟仿真项目建设代替现场实习等改革举措,为特殊时期实习难提供了方便之道,也给实习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实习难,岗位供给虽然是根本,但从眼下的情况来说,信息不对称之下的结构性失衡,亦是乱象纷呈的主因。
学生只身在信息海洋中“打捞”实习资讯,难度系数并不小;仅靠校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确实也挺费力。
从这个层面来看,当有职能部门站在全国层面协调实习信息的分发与管理,将其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当作民心工程去构建并实施、推进并完善;搭建全国层面的权威平台,以信息化赋能实习指导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化解应届生的实习尴尬,更裨益于长远的就业大局。
当然,整肃实习中介市场、用心做好公共服务,教育、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协调联动,合力打造清朗的实习空间。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云学习”风靡教授成知识网红不稀奇 杨文越 如果你经常上网冲浪,应该对“B站大学生”这个名称不陌生,这 是在B站上寻找课程教学视频来自学、备考的群体的自称。
有人为备战期末,寻找高数线代课程;也有人为了英语考级,寻找四六级视频;还有人想系统学习修图,便会寻找PS教学课程……虽然需求各异,但大家都是为学习而来,相聚在此。
数据显示,目前有1.13亿用户在B站学习,接近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三倍,充分反映了当下“云学习”的风靡。
几年前,MOOC(慕课)平台出现时就引起了人们对网络课程的广泛关注。
早期的开放式网络课程主要依靠高校组织老师系统地策划、录制课程。
随着平台课数量及覆盖科目不断增多,视频课程成为了有自学需求的人的重要学习资源。
彼时的视频课程创作主体仍为高校,或者说是高校优势学科的学院,其推出的“国家精品课程”等课程安排更贴近高校教学,有较高的质量保障,但在教学模式、课程开设上仍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各类需求。
不同于MOOC(慕课)平台,当下其他视频平台以及平台用户都更偏好个人创作者的知识内容输出,这些视频课程和互联网环境结合得更加紧密,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更加自由、频繁。
打开一个视频,弹幕立刻飘过五颜六色的“老师好”,老师在内容间穿插个小幽默,弹幕也会默契地回应,课堂氛围随和欢乐。
当老师不小心犯了小错误,也会有人及时指出,弹幕评论里还有热心同学解惑,老师也有可能出现在评论区,和同学们交流探讨一下。
这样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中较难见到,而依托互联网平台搭建的课堂则打破了师生交流的障碍,老师得到了更多及时的反馈,也更加有利于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
除此之外,老师虽与自己的“云学生” 素未谋面,却能从学生身上获得真切的职业价值实现感。
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宋浩已拥有百万粉丝,多个课程系列视频播放量超千万,评论区和弹幕中总能看到学生们感谢的话。
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在影响着很多学生,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
当然,也有很多教授另辟蹊径,不讲具体的课程,而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借题发挥”,为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网友们科普。
在B站上,这类属于泛知识的内容也可以在知识区找到,视频短则三五分钟,长则达二三十分钟,形式多样、主题内容丰富。
不管是科学科普、人文社科,还是设计实践、技能培训,我们都可以快速精准找到相关课程。
比如一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师,自制了一百多个视频课程,包括了PS、Excel、PPT等热门软件教程。
这些大学教师或者教授,既有学历资质,又充满个人特色,或幽默风趣可爱,或一本正经干货十足,没有理由不受欢迎和信任。
不难发现,曾经为娱乐休闲而生的视频平台,如今涌入了众多深受网友喜爱的教授级UP主。
究其原因,是供求关系在发挥作用。
年轻一代对知识学习充满渴求,对课程、科普视频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而高校教授又正好是这类资源的最佳供给方,他们加入网络课堂,打破了知识的围墙,使专业知识传播走出了传统大学的围墙。
学习者与教师们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激励,更使得知识输出型视频迸发出无限生机活力。
正如评论里有学生感叹,原来上网也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冲浪。
视频平台和教授UP主们共同创造了这片海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其对推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新常态的巨大价值。
(作者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

标签: #要做 #视频 #网络推广 #接了 #无线网络 #是在 #网络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