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博客BLOG,主编:张思玮

却用 2
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2博客BLOG 2018年3月2日星期五Tel:(010)62580821 定向流量背后的歧途 姻于淼 前些日子,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投票废除了网络公平条令,这条新闻看似平淡,但引发了很多讨论,关注点集中在定向流量的差异化定价上。
其实,国内很多电信运营商早就开始提供定向流量的网络服务,例如腾讯大王卡可以对访问腾讯旗下网站的流量免费。
这看上去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却为什么引发了讨论? 如果把互联网看作如高速公路、航线、铁路一样的基础设施,就会发现互联网信息供应商(ISP)的收费逻辑:都是运输业,传统交通输运的是物质,互联网传递的是信息,都是按流量收费。
但互联网的特殊性在于,目前很多人的社会生活关系被“挂”在几个寡头网站上了,几乎可以占掉所有流量的一多半,这就 是所谓的入口争夺。
这是一个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这个竞争的基础在于所有的流量在ISP是等价的,即使某个网站占据了总流量的一大半,别的网站也可以通过创新翻盘,因为用户访问两个网站付出流量费都是一样的,这个事实就是公平网络的体现,那么如果流量区别定价呢? 区别定价是博弈论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如果放到网络环境里就会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机会不公平。
举个例子,原来包月1G流量是40美元,现在ISP通过监控你的流量使用,发现80%的流量都在看视频,那么针对你发一个定向offer:1G视频流量只要30美元,但其他流量200M收10美元,这样看上去似乎流量还多了,或者说便宜了(如果只用视频 流量)。
事实上,这个服务限制了你的可能性。
你接受这个定价,那么在浏览视频时你会更不在乎,而浏览别的网页时会在意是否超出,这属于额外的心理负担。
也许你会说,如果这个分配是基于过往数据提供的,那么我不会有心理负担,因为按计算我不会超流量啊。
没错,过往数据,这里隐含的另一个限制就是你的行为要保持稳定,但也意味着你不会轻易改变上网习惯。
不过,几乎所有新网站都是为了改变你上网某方面习惯提出的,接受offer相当于拒绝了这个可能性。
ISP是为了盈利存在的,他们的定价模型会保证收益率,给你的优惠一定可以被你的偶然消费行为所弥补,最终的结果就是,你的开支不见得减少,但未来的自由度却被固化到ISP的收益率里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ISP跟互联网寡头在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网络服务的价格歧视一旦开启,消费者除了花更多的钱来维持自由度,可以说没有任何其他选择,而小创业公司也基本很难拿到流量,因为他们的网站流量天然比寡头贵,成本高,很难开展竞争。
如果开此先河,基本相当于默认当前的寡头会长期稳定存在,变相压抑竞争。
近些年,阶层固化的话题一直被争论。
其中一个关键论点就在于目前底层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越来越少,其实上层向下层流动的通道也越来越少,从机会公平上看,处 于资源劣势的人想实现跨越仅仅依赖能力已经不太现实。
很多弱势群体遇到的问题根源在于制度上就没有留机会,而这个机会需要发言人来代表争取而不是等待施舍,多数弱势群体不知道争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沉寂在统计数字中。
去年有个关于快手的帖子,感慨了一下很多人发声渠道的特殊与被“主流”忽略,如果ISP此时搞一个便宜的定向流量套餐,可以想象还是可以赚到钱的,但事实上割裂了互联网的人群共识。
如果流量可以自由流动,那么达成共识也许会容易;但存在价格割裂,那么共识可以说很难了。
在知识共享上设置价格壁垒其实也是如此,优质内容天然会被吸引到付费服务商那边,剩下的无法付费的人又如何接触这些内容?“消费升级”不过是一个商业模式,无论是否存在都不影响那些真正追求升级的人,但会切实影响那些模棱两可的人群,这个人群基数非常大。
只要你构建一堵墙,就会有人站队,但站队所形成的隔阂一旦形成基本就很难逆转,很多人的宿命论就根源于此。
互联网本来就是为了打破隔阂而存在的,如果其成为制造隔阂的工具,那么这个信息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不过是历史大循环的一个小波浪。
互联网最终走向何处,或许我们的脚就是最好的选票。
(/u/yufree) 观点 考研读博热映射学生选择单
徐耀 象牙塔内从来不缺故事。
过去是才子佳人,现在是功名利禄,各种报道不绝于耳。
有人说读博士是致命赌博,考研读博却越来越热了,颇有飞蛾扑火之势,这恰恰是平淡如水、乏善可陈的学术圈每年最热闹的事情。
为什么呢?我喜欢离群索居,进行一些冷思考。
我曾经和一些年轻的研究生讨论过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读研却不读博、为什么要读博这三个话题,虽然答案在年轻人们的掩饰下显得不怎么真实,但我还是感觉到了考研读博热背后的冷。
我国每年如此多的考研人数,真的是天下奇观,难道中国人这么爱学习?爱探索?爱学术?不,考研读博热与学术无关,恰恰相反,考研热映衬的是学术冷,一些学术机构里存在少数以学术做幌子的导师。
为什么要做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科研,难道除了科研没有别的发展道路和生活模式吗? 有些人读研考博的目的是,延续自己业已习惯了二十年的学生生活模式,不愿意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这也能解释博士毕业一定要去高校工作的现象。
在校园里,接触的是简单的生活和相对单纯的人际关系,从小到大都没有老师告诉孩子们社会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即使有所了解,也是从媒体的报道,自己从未亲身感受,对外界的恐惧导致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生活模式。
这一点与国外相差很大,甚至与我们过去的时代也相差很大,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为什么年轻人反而变得缺乏勇气了?是什么让学子们的选择变得 单一化?我曾经想过,中国的教育究竟培养了人 什么能力?知识学不完,道理时时刻刻讲,那么我们长大后面临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有能力判断和选择吗?学生缺乏判断力是我国教育最不成功的地方。
从小到大,小学老师说考上重点初中就万事大吉,初中老师说考上重点高中就万事大吉,高中老师说考上重点大学就万事大吉,大学老师说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硕士导师说考上博士就万事大吉,这个语重心长的劝学之道,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误导,把孩子们引导到一个非常狭窄的道路上,而孩子们却以为道路的那端是一片乐土。
有个家庭困难的孩子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好了道路,就是一定要读研,而不在乎 家庭已经为她支付不起,也不想读研之后干什么。
这种盲目的读研考博热是集体缺乏判断力的结果,而培养判断力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作为导师,我并不希望看到读研考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u/ICF2009) 当古生物学遇到考古学 徐冉成 想必很多人都不会对《盗墓笔记》这部小说陌生吧。
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这些寻宝探险题材文学作品的铁杆粉丝。
但文学毕竟是文学,它所呈现给大家的考古和真实的考古实际上差得不止十万八千里。
再谈谈另一个被媒体广为误传的概念,即“恐龙考古”。
很多人,一听到哪儿又发现了什么古老的化石,尤其是恐龙化石,紧接着的一句话就是:“哇!真羡慕这些考古学家。
” 考古学家听了会嘀咕,“这跟我们有毛关系?”古生物学家听了也会抱怨,“明明是我们古生物学家的功劳,又被误认为是考古的了!”这些误解跟这两个学科的封闭性和小众化有直接的关系,也和它俩之间的相似性有着根本性的因果联系。
这里我想对这两门学科作一点思考,也想探究一下两者是否能擦出点儿“爱情”的火花。
首先,相似性,即是考古学和古生物学都是以研究从地底下挖掘出来的、过去遗留下来的实物材料为鲜明标志的学科。
实际上,不论考古还是古生物,乃至整个地质学,都是研究地球过去历史的学问,可以统称为广义的历史科学。
甚至有学者说过,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基础上,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形式和研究方法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即先挖,再观察,根据形态特征分门别类地将它们安排到一个既有分类体系中的合适位置上,然后作一些推理和判断。
当然,稍微了解点考古学史,就能理解两者为什么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了。
中国考古学是西方的舶来品,而西方的考古学有三个源头或传统,一个是欧洲的古典学或艺术史传统,一个是北欧的古生物学或史前史传 统,还有一个就是欧洲大陆的旧石器古人类传统。
旧石器古人类和经常伴出的动物化石让考古和古生物学的时间区间有了部分重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将两者混为一谈了。
整个考古学所依托的两大理论支柱:地层学和类型学,就是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中借用过来的。
考古地层学源自地质地层学,主要根据是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
不管是考古地层学还是古 生物地层学,两者都是田野工作(挖掘)所依托的基本原理。
考古类型学则源自林奈的生物分类系统学、莱伊尔的均变论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考古学认为根据器物的形态可以将各类出土器物进行分类,而且器物的演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变化也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高级再到式微的过程。
所以,考古类型学基本可以和古生物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相对应。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人类室与其他脊椎动物室囊括在一个机构里,就是最好的、最生动的例子。
这也是我能从考古专业转到古生物研究中的关键因素,两者确实有太多相似性和相关性了。
目前来看,考古学依旧继承了它最初的那些习性,把“拿来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仅从古生物学中借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就有孢粉分析、植硅体分析、埋藏学分析、动物个体数量分析,动物群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
甚至,点断平衡理论也能很好地说明考古学文化发展的规律。
当然考古学也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据我所知,考古地层学虽然没有突破史密斯的地层学原理,但其以更加精细的空间信息记录在考古学分析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田野考古的发掘方法也是其最鲜明的特征之
一。
西方采用大面积揭露法,中国采用探方法发掘,两者各有优劣。
另一方面,这些源自古生物又经考古发扬光大拓展出来的新方法,是否可以反过来用于古生物学研究中呢?我个人希望可以,如果考古学那种更加精细的发掘和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古生物学的研究中,那真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
但是否真的可行,还需要进 一步的思考和实践的检验。
首先,考古地层堆积的年代晚,其中 基本没有石化等化学和物理过程。
新石器时代及以后,除了遗物,遗迹单位也是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而之前的旧石器时代,尤其是早中期,很少有遗迹现象发现,是早期本就没有形成明显可见的遗迹现象还是漫长的时间长河将其冲蚀殆尽?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时间更为久远的古生物化石堆积,原生堆积本就罕见,更遑论遗迹现象了。
即便有原生堆积,有遗迹现象(本文所讲的遗迹现象包括单独的遗迹化石,但更倾向于那些能指示动物行为模式和社会属性的遗迹组合),是否可以读懂它的意思,遗迹现象是否有意义,也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令人高兴的是,前些日子听同学讲恐龙蛋的研究时,才知道一窝或几窝恐龙蛋组合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古生物遗迹现象,不但可以用来研究恐龙蛋本身,还可以根据其空间结构推断其产卵行为和社会属性等。
后来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国内外其实还是有一定量的古生物遗迹现象的。
比如河北赤城下白垩统土城子组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伊朗中新世哺乳动物足迹化石、韩国哈曼组鸟类足迹化石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古生物遗迹现象。
所以,古生物学向考古学或是其他更多学科学习是完全可行的。
只要运用合理,就一定能碰撞出神奇的火花。
其实,不管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哪个学科提出来的,只要好用,能解决问题,我们就可以拿来用之。
当然,一味地只拿不创造是不行的,也要积极发展自身的理论。
(/u/xurancheng) 键下生花 前不久,忽然很想重温《半生缘》,也许是因为作为电影背景的那个冬天,和今天一样阴冷而苍凉。
故事的开始,曼桢、世钧和叔惠三个好友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冬日里拍照,曼桢说:下雪了。
我不禁抬头看看窗外,今天上海的窗外也飘着若有若无的雪花儿,几乎用心才能感受到,而我竟是看见了那与80年前一样飘飘洒洒的雪。
第一次看《半生缘》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后来一直不敢重新去触碰。
对张爱玲的迷恋,集中在24岁那年。
那年我带着一整袋的书离开校园,那袋书里就有《张爱玲全集》。
在疯狂地看了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之后,忽然就无力承受那些华丽的阴郁了。
但《半生缘》不同,张爱玲在写这部作品时,也许心情是带着欢愉的,才会出现作品最后描写解放初的晴朗。
今天回想这部24岁时看的
杯 敬 奢 姻侈 曾 泳春
杯 敬 颓 废 小说完全是凭借记忆,印象中小说 的最后曼桢和世钧是在解放初晴朗的天空下重逢 的,我有些怀疑自己的记忆。
在电影的最后,曼桢和 世钧重逢于相识的十年后,也就是上世纪
40年代。
曼桢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命运注定了所有的人在相逢之后必须转身各自 面对自己的人生,所以相逢才显得那么奢侈。
这一幕 幕奢侈的相逢,构成了世间一个个故事,就如曼桢最 后对自己说:每个人的一生,总有一两件事可以拿来 讲,如果我和世钧结了婚,生几个孩子,那就不是故 事了。
如此说来,相逢之后的别离,竟如磨砺珍珠的沙 粒,在爱的牵引下尝遍人世间所有情绪的味道,在漩 涡里用尽青春去挣扎,最后回转到原点,曼桢和世钧 在最初相逢的楼梯拐角重逢,依然是那个场景,但已 物是人非,于是才骤然领悟到什么是人生。
而曾经的 相逢相爱,是用砂砾和刀尖打磨出来的奢侈。
拥有过 的就是奢侈。
即便如此,我依然心痛那些离别的日子。
在曼桢 终于逃离被囚禁的日子后,她期待着重新找到世钧 并被他接纳,却听到了世钧结婚的消息。
尽管电影中吴倩莲因为主演曼桢而获得当年的 金马奖,但她其实并没有表达出小说里描写的此时 曼桢的表情,那样的表情描写太让人心痛,于是我牢 牢地记在脑海里。
记忆里张爱玲是这样写的:曼桢突 然觉得嘴唇和牙齿黏在一起,张不开也合不上,哭不 出也笑不出。
所以,我还是愿意看到所有的有情人都有如《诺 桑觉寺》这样的结尾:教堂的钟声敲响了,人人都喜 笑颜开,亨利与凯瑟琳分别在
26岁和18岁开始了 他们的美满生活。
至于结尾的结尾,就随它去吧,这已经够奢侈 了,不是吗? 在我看到你的一瞬间,就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我 要我们在一起,这是世间最奢侈的事。
两个月前去德国斯图加特开会,不期然地住进 了一个青年旅舍。

booking上订酒店时,看到这家 旅馆是公共浴室,我已感觉不妙,但当时booking上 已别无选择,只好就这么着了。
在一个风雪之夜来到陌生的城市,住进这家如 宿舍一样有着双层床的陌生旅馆后,我在公共浴室 里胡乱洗了个澡,倒头在一张床的下铺睡着了。
但这 一夜并没那么安宁,我不知道这种古老的旅馆的房 间门是需要在里面用钥匙锁上的,由此发生了后来 的一幕。
半夜,我的房间门忽然开了,一个戴着牛仔帽的 人带着一身风雪差点跨进了我的房间,在看到睡在 床上的我时“sorry”着退了出去———我没锁上门,而 他显然开错了门。
这样的相逢略显尴尬,但那一身风 雪却留在了我的房间里,令我在错愕之后哑然失笑。
第二天早晨起床到位于地下室的早餐室里吃早 餐,在楼梯口我猛然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所有的辛苦 都在一瞬间化解了。
那是一种以往从未领略过的咖 啡香,从地下室飘到楼梯口。
那种香味如此朴素,从一个服务生一早灌满的 两大壶咖啡里飘出来。
那种香味又是如此颓废,在飘 雪的异乡清晨,一个位于地下室的早餐室里,各色人 等默默地喝着咖啡,让这种香气弥漫开来。
其实,关于这种颓废的咖啡香,完全是我个人的 感悟。
比如说,我觉得美国西雅图是颓废的、德国海 德堡是颓废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是海子在这个世界的颓 废和对另一个世界的憧憬。
一切美好的颓废和痛苦的真理,她都想拥有。
那 是《泪王子》中欧阳千君在丝绸和阴丹士林、共产主 义思想和布尔乔亚之间挣扎的颓废。
一杯敬奢侈,一杯敬颓废。
我不会写诗,也不懂文学,我在精神富有的上世 纪
80年代时光中一闪而过。
但我还是沾上了上世纪 80年代的那些情怀:挥霍、颓废、诗情、意气风发。
那 是个什么都可以拿来浪费的年代,包括芳华。
(/u/YC2011) (本版主持:温新红)

标签: #买了 #微信群聊 #一扫 #还会 #为什么微信不能加群 #门店 #微信摇一 #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