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现金“潇洒”一抛,2020年11月14日

找不到 2
星期六责编赵越美编张君竹审读于茜 城事·社会A11 咋回事?ATM机前散落了一大片百元大钞,原是一女士酒后所为 酒劲上来,万元现金“潇洒”一抛 本报11月13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11月13日,记者从李沧警方获悉,近日,一市民在ATM机前发现一大片散落的百元大钞,经查找,原是另一市民酒劲上来,取完钱“潇洒”抛撒所致。
11月10日下午5时许,市民刘女士来到位于李沧巨峰路万达公馆一自动取款机前取款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银行自动取款机前的地面上,散落着一大片百元大钞,自助银行内却空无一人。
刘女士赶紧报了警。
李沧公安分局浮山路派出所110民警王佩高、肖建华迅速赶到现场,会同刘女士一起对散落的现金进行了捡拾清点。
经现场清点,散落现金刚好是1万元。
民警对现场进行了初步勘查,未发现其他可疑情况,遂将现金及有关线索带回派出所,采取多种手段,对失主进行查找。
11月11日上午,民警终于辗转联系上了现金的失主李女士,核实有关情况后,当场发还了现金。
经了解,李女士当天中午跟朋友喝了不少酒,下午取款时,还在醉酒状态,先取了1万元放在了包里,紧跟着又取了一万元,取款机吐钞的同时,女士的酒劲也上了头,于是将现金潇洒一抛,转身就离开了。
民警在归还现金的同时,对李女士进行了耐心说服教育,面对失而复得的1万元现金,李女士表示后悔,以后再也不贪杯。
扫码参与新闻互动 民警将现金发还给失主李女士(。
警方供图) 长租公寓又现跑路?何时能画上休止符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 近日,有很多读者反映,房屋租赁公司城城找房又疑似跑路了。
租客交了一年的长租公寓租金以后,陆续收到房东的通知,城城找房拖欠租金,要求租客搬走或者重新交钱续约。
交了年租,房东只收到押金 近日,市民朱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今年8月份,她通过58同城网站看中了城阳某小区的一套房子,和城城找房签订了租房协议。
城城找房表示,他们跟房东签订了房屋托管委托协议,一共是三年。
但是11月初,朱女士突然接到了房东的电话。
对方表示,他们只收到城城找房给的押金。
本来是说好了三个月给一次租金,但是自己一分钱没拿到,中介也联系不上。
房东找到朱女士商量,要么朱女士跟中介解除合同,要么跟房东重新签订协议,交上租金以后继续入住。
朱女士说,跟她这样情况的人有很多,他们都认为,应该由房东去找中介,而不应该把租客一赶了之。
不过,他们也不愿意跟房东发生纠纷,希望能有相关部门站出来,从中协调解决。
市民崔女士也有同样的遭遇,而且崔女士联系当时介绍房源的员工,对方表示早已经离职。
而打官方客服电话,则很久才能打通。
而且打通以后,只是给反映一下,并没有解决问题。
此外,据信网报道,城城找房在崂山区国展财富中心的办公地点也已人去楼空。
城城找房全国各地频“出事” 今年,城城找房在济南、西安等多地发生房东收不到租金,租客投诉无门的事情。
最让人质疑的,还是城城找房的经营模式。
付给房东的租金比一般市场价要高,租金一般是三个月一付;租客支付的租金相对较低,而跟租客签的合同一般是年付。
这种经营模式很容易 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
13日下午,记者也拨打了城城找 房的官方客服电话。
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负责业务的对接,租客或者房东可以登录微信公众号来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
朱女士说,也有一些租客进行了登记退租,最后都不了了之。
随后,记者致电城城找房公司青岛地区的负责人冯经理,但始终没人接听。
今年10月16日,记者采访冯经理时对方曾表示,他们不会跑路,因为疫情,很多租客退租,导致公司的资金流出现了问题。
疫情期间,他们也没有拖欠房东的房租。
再有4个月的时间,他们的经营状况就能改善。
但是,11月13日记者采访房东张先生。
张先生表示,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收到房租了。
而且,自己从来没有接到过房租中介的电话或者短信,来商谈房租的问题。
住建部门:已经约谈企业 13日上午,记者采访了青岛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的相关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陆续接到过几起投诉,也注意到了城城找房存在的经营风险,并对企业进行了约谈。
对方表示,跟房东签订了缓期交租的方式,并没有跑路。
有一些网点撤销,也属于公司的正常经营范围以内,他们也没有办法管理。
青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租客的钱都是进入了公司账户,统一交由总部的财务进行管理。
所以,在青岛经营的公司并没有相应的钱可以退,都需要经过总部的批准。
青岛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这种房屋租赁公司管理,监管确实有困难,需要多个部门合力。
对于已经跑路的中介公司,他们已经将相关线索移交给公安部门。
青岛千屿商业管理公司跑路之事,公安已经立案,正在进行进一步的侦查。
对于这样类似的企业,存在相关风险的企业,只能进行风险提示,同时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对存在相关经营风险的企业进行约谈。
公司被罚5万,老板送锦旗点赞 “多亏执法人员普法送法,让我避免更多经济损失”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媛 11月13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起由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成功查处的不正当竞争混淆行为案,经执法人员艰难取证,涉案公司的违法事实终于清晰。
当该公司收到5万元罚单时,公司法定代表人却给支队赠送了一面锦旗,上书“服务企业”,感激之情洋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10月23日,由省市场监管局督办的一份厚达383页的投诉函落到了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起涉嫌不正当竞争混淆行为的案件线索进入执法人员的视线。
执法人员第一时间驱车赶往青岛驻地某有限公司开展核查确认。
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商标注册证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第42类与举报人注册商标“中检”第42类相类似,企业名称中的“中检”字号有误导公众的嫌疑。
针对当事人有无使用“中检”等文字进行宣传推介服务形成误导,执法人员2次询问,当事人均当场一口否定。
证据突破是案件定性的关键。
执法人员决定微格诊断,在当事人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上发现推出的文章、微信二维码中利用带有“中检高科”首字母组合图形注册商标+“中检高科”文字进行业务宣传和拓展的违法事实。
奋战15天,一起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简称、字号)的不正当竞争混淆行为案就此告破,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当事人做出罚款人民币50000元的行政处罚。
11月6日,写有5万元的行政处罚缴款单回执传到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就在当天,当事人将写有“普法送法、服务企业”的锦旗赠送给支队,表达感激之情。
原来,该案查办过程中,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先生一直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调查取证。
王先生称,他一直从事专业技术研究和业务对接工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缺乏足够的学习和认识,他坚称其公司没有违法违规,没有侵害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投诉,直喊冤枉。
对此,执法人员先后3次开展现场普法送法,重点结合该公司的违法行为讲解混淆行为的法理、构成要件、举证要素、法律条款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在执法人员结束第2次调查的时候,王先生握着执法人员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多亏你们的普法送法,让我公司及时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更让我们看到了潜在的经营风险。
” 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公司企业名称的变更事宜正在办理中。
健康中国战略在崂山走出基层实践第一步 本报11月13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10月31日,由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组织的“第二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全省基层卫生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日照召开。
会上,由北宅卫生院申报的“健康中国战略”街道(镇)样板———“健康社区”建设探索科研课题荣获一等奖,基于订单定向培养下“区管街聘居用”乡村医生管理模式探讨荣获二等奖。
于此同时,该院在前期经过专家资格审查、材料初审、现场评估、综合评议等方式,被基层卫生协会评为“山东省卫生基层协会培训基地”并现场授牌。
据了解,去年3月,北宅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式通过北宅卫生院提报的《健康北宅行动方案》,方案突出政府职责、夯实健康环境、壮大健康服务、筑牢健康保障、培育健康人群、推广健康文化等任务。
随后,“健康北宅”项目正式启动,在街道的36个农村社区全面推开,这是基层落地“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探索性实践。
项目启动一年多以来,推出了“一增两减三免”惠民政策、每年设立约3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打造“美丽卫生室”、开展常态化急救培训等举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战检验中,为街道3.3万名居民筑牢了健康基石。

标签: #网络 #什么用 #信息 #电脑 #有两个 #不上 #好友 #微信为什么老是自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