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休闲”观,2012年9月28日

等级 6
星期
刘君 坊间纪事 难怪你成不了海明威 □梁凌 女儿将睡时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老人与海》。
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个模糊的印象。
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去一条大鱼,发财了吧?” 她“切”了一声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 我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大部分书的结尾都是说,谁谁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谁谁成了名人,或者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就是受了这些书的影响。
而《老人与海》的结局恰恰是:老人一无所有,他总说自己被打败了!他很累,一身伤,回去就睡着了,他不在乎别人看见他的眼泪。
我说,他不是打了一条大鱼吗?但大鱼被鲨鱼们吃了!她说,他白出了一次海,一无所获,就像某某那样,白参加了一次奥运会,摔倒了,没拿到金牌。
我一时失语。
她说,如果叫你写,你就会写成老人捕到大鱼发财了,成名了,某某又获奥运冠军了……就像大多数作者那样,哎,难怪你们都成不了海明威!…… 在十二岁的女儿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庸俗了。
她一下使我看到了深处的自己。
既然我给老人设置的结局是发财,是成名,又怎能说不庸俗?难道经过这一次海上大搏斗,能安然入梦不是最好的结局吗?难道有这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不是最大的成功吗?我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和那位老人一样,一无所获,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
我们搏击过,出过力,流过汗,甚至伤痕累累,但仍默默无闻,既没有成为比尔·盖茨,也没有成为牛顿,亦没有拿到奥运金牌,有的还摔倒在运动场上,受了重伤———这算不算成功? 倘若只看过程,不看结果,不成王败寇,那么,受伤的老人,摔倒的运动员,不虚度的年华,都应该是成功的吧?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连受伤的老人、摔倒后单脚跳的运动员都不当英雄,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是多么功利、狭隘和残忍! 在庸俗的价值标杆下,许多作者被潜移默化成了势利眼,不关注过程,只看结果,不把拼搏过的一无所有当作成功,所以都成不了海明威! 常常,我们不如孩子,一个孩子,无意间,就推翻了我们的价值评判! 手机语文 粗人谈文化□文靖 各式人等围坐包间,宛如隐于市的小江湖。
亲朋熟友便罢,若是各自分不清庐山面目,空气不免“举步维艰”,想必人人都在内心里呼唤快来一个有趣的盟主吧。
一个盟主级人物跟我说:你应该经常出来走走,和我们一起,看看热闹的生活。
此时他已酒过三巡,日常语、书面语、网络语、乡间俚语以及诗化的语言,大漏斗似的,信马由缰,倾盆而出,所到轻重缓急之处,不忘自谦:“我是粗人,粗人!”情绪饱满的各位大侠,随着一股汪洋恣肆的势头,顺水推舟,正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下群情快活不已。
有灵感被激发的人总结:文人吃粗粮,粗人谈文化。
此语一出,即被“粗人”视为知己,举杯倒满,一饮而尽。
粗人,吹绉一池春水,盘活酒桌文化。
上述粗人,当过兵,卖过酒,社会大课堂洗练了意蕴悠长无法割舍的切身感受,谈起军营与酒来,比起多半文人,能算略懂一二吧。
市井之中,卖菜的、养花的、做茶的、收古董的、捣鼓二手车的,谁是个门外汉呢?是故粗人,谁没两手细活儿,草莽武夫反倒能吐出让人戳心安神的文字。
张作霖自称大老粗,出身绿林,识字有限,然他能从购买枪炮的钱款中拨出大笔经费,“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也要大刀阔斧创办东北大学。
台湾作家李敖的父亲李鼎彝回忆说“:每当孔子诞辰日,张作霖都会穿着长袍马褂到各个学校,给老师们打躬作揖,坦言自己大老粗,教育下一代全仰仗各位老师,致谢云云。
”令人钦佩。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有一篇《关于“粗人”》,驳斥陈钟凡《中国韵文通论》中认为《诗经·伯兮》是写“粗人”的说法。
陈在给章铁民的信中辩解说:“‘粗人’二字,原意是‘粗疏的美人’”。
后又在给汪静之的信中说,这是指“排印的错误”。
鲁迅讥讽:“应改作‘粗人写’,这才文从字顺。
”陈钟凡时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面对一再的学术批评,采取一再的抵赖狡辩。
瞧瞧,文人粗起来,真不是吃粗粮那么简单。
在宋代,妇女不裹小脚被视为粗人,到了元朝,更以此分贵贱,明代直接明文规定:“丐户人家男子不许读书,女子不许缠足。
”清军入关,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赢得大清旗女的青睐,仿效不疲,屡禁不止。
按照传统意义上的解释,粗人,一指粗俗的人,二指没文化的人。
假如以当下的眼光反观前朝,似乎混淆视听,好在文化随着社会的进展缓慢而复杂地嬗变,明明文化人不一定不是粗人,粗人不一定没有文化嘛,而现在粗人不粗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又是取孔孟文化之精华,凡事中庸,明月清风。
文化是我们心灵的故乡。
一个人的出身与经历,形成了他的内心态度,一个人群的内心态度,折射了生活,成就了文化。
放诸四野,“粗人”的文化从大地上走来,非一堆推理与公式,或许更具一口生气。
而文人之为文,不过取巧承担了记录粗人的生活实况而已。
这样说来,粗人谈文化,几乎是搁在夜航船上的救生圈,是对文人的终极救赎。
心灵小品 五放□长河 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
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冬天来了,小沙弥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的水缸扣过来,又跑去问师父:“好好的水,为什么要倒掉呢?” 师父笑笑:“因为冬天冷,水结冰膨胀,会把缸撑破,所以要倒干净。
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大雪纷飞,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积在几棵盆栽的龙柏上,师父吩咐徒弟合力把盆搬倒,让树躺下来。
小和尚又不解了,急着问:“龙柏好好的,为什么弄倒?” 师父脸一整:“谁说好好的?你没见雪把柏枝都压塌了吗?再 压就断了。
那不是‘放倒’,是‘放平’,为了保护它,让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霁再扶起来。
” 天寒,加上全球金融危机,香油收入少多了,连小沙弥都紧张,跑去问师父怎么办。
“少你吃?少你穿了吗?”师父瞪一眼:“数数!柜里还挂了多少衣服?柴房里还堆了多少柴?仓房里还积了多少土豆?别想没有的,想想还有的;苦日子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
你要放心。
‘放心’不是‘不用心’,是把心安顿。
” 春天果然跟着来了,大概因为冬天的雪水特别多,春花烂漫,更胜往年,前殿的香火也渐渐恢复往日的盛况。
师父要出远门了,小沙弥追到山门:“师父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师父笑着挥挥手:“你们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我的“休闲”观□刘宝莅 对于生活紧张、奔波的现代人来说,“休闲”一词,散发着不可阻挡的诱人气息, 只是想想,就会让心底溢出快乐的雨露,让日子滋润了许多。
休闲,顾名思义,需要“有闲”。
然而“有闲”并非都能享受到休闲的美妙。
如果终日无所事事,让日子松弛成一条无限延长的直线,那么,“闲”就是乏味、无聊,生活就会是一把了无生气的乱草。
休闲须是紧张工作之余的闲暇,其工作的紧张度与休闲的舒适度成正比。
连续加班加点,一项重大任务圆满完成之后,迎来了一个翘首以待的假期,会令人心旷神怡。
此时的休闲,它是生命浪潮的回归,浪花冲力越大,落势越美,孕育和积蓄下一波巨浪涌起的力量也就越大;它是生活乐章优美的休止符,停顿而不停滞,空白而不苍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间歇。
所以,唯有泰山十八盘的攀登者才能享受到三里平坦的乐趣,休闲是馈赠奋斗者、劳动者的生活礼物。
圣经《创世纪》中,记叙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日月并世上的万物,第七天上帝休息了,所以我们今天的计时中有了“星期”这个概念。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只讲“休息”而不是“休闲”。
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多是体力劳动,需要通过“休息”恢复体力和精力,而“休闲”一词则创造于现代。
在现代人眼里,休闲自然包括休息,谁能说节假日不用听那惊心动魄的闹钟声,任凭阳光洒满小屋一直睡到自然醒,不是一种享受?但当代人们多是脑力劳动,休闲更多的是指放松心情,休养心灵。
可见,休闲即人们学习工作压力的释放,是心灵的放牧,不关乎形式,并不一定非要潮水般涌向旅游景点,频繁进出五光十色的娱乐场所。
它可以是旅行者的步履,行走于名山大川,日月天地之间,腾空杂念,打开心门,放入原野、海洋、天空,汲取大自然之精华;可以是居家寻常的日子,一家老少围炉夜话,三五好友午后品茗,知心 爱人携手漫步于花前月下,在亲情友情爱情涓涓不断的暖流中,始终保持生命情感的温度和热度;可以是一杯茶、一本书,让灵魂与古代圣贤对话,倾听宇宙万物之声,体验人世百态况味,享受“我思故我在”,翱翔思维太空的飞扬之美。
它甚至还可以是内务整理和家庭大扫除,因为当您全力以赴完成一个重大课题、重要考试、重点任务后,在放松的心境中哼着小曲,整理环境,清洗衣物,做一家人喜爱的饭菜,也是在充分地享受着休闲带来的愉悦。
享受休闲,贵在一个“悠”字,有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有一种从容自在的状态。
现代社会人们步履匆匆,时间就是金钱,分秒必争,工作时拿着秒表卡时间;休息日,所有活动按点预约,按点赴约,分秒不差;参加旅游团,按点分散、按点集合,急匆匆赶路,何谈休闲之美?悠然,要的是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兴趣来了,可以兴师动众、大动干戈、酣畅淋漓地拼命干、疯狂玩,之后大 呼过瘾痛快;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望着天空、看着落日,一整天发呆。
一切全凭心境心情,让生活按照自然、自由、自主的旋律起舞。
享受这份从容自在的悠然美,关键是懂得尊重“自我”。
现代人总是担忧脱离社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积极地靠近和融入中,往往又被人情、时间所控制,似乎只有把一切都填满了,内心才踏实,却不知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从而把“自我”任意地交付给外在来支配。
如果把生活看做一幅画面,工作劳动是“景物”,那么休闲则是“留白”,空白看似是 无,然而“空中自有灵妙,无中蕴涵妙有”。
“休闲”是一种品质,展现一个人生活格调、 情趣修养、个性特色等最真实的自我;“休闲”也是一种创造,放松而自由的氛围是催生灵感的土壤,因为创造总是与自由相伴。
留白给人以视角空间无限的遐想,决定了画面的格局,影响着景物的张力和整体的艺术基调、风格特色。
休闲之于生活也是如此。
人在旅途 秦始皇或曾想独尊儒术 □陈中华 在临朐的沂山顶,我踩着了它:非沙非石非土,半青半黄半绿,如岩如墙如痕———岁月、人祸和天灾造成的痕。
哦,这就是齐长城的木乃伊了。
不远处,是一条古驿道,当地人说,有十朝十六帝来沂山御祭过。
驿道修于何年?在秦始皇灭齐后,为巡行而制定了驿站制度?秦始皇本人走过吗?被司马迁喻为兽胸豺声的秦始皇本人御祭过沂山吗?他莅临齐鲁之时,北方抵御匈奴的长城工程正“大兴”,此前齐国长城堪称天下第
一,他莫不是来考察?来瞻仰?来膜拜? 两千多年光阴茌苒,一切已然改变———我甚至怀疑连天之蓝、月之晦都已不是本来,更包括当时秦人对秦始皇恩怨、是非的判断标准。
一切都已消失———甚至记忆。
关于秦始皇的记忆,今人所知星点骨架我相信是后帝们刻意保留的,刻意留在《史记》、《过秦论》及《汉书》、《资治通鉴》等零碎言辞间。
为何我有如此思绪?只因“幸存”的秦始皇记忆,没有一篇为秦人所撰。
我不是据先帝们赐留书文按图索骥的历史学家,我只凭直感。
直感告诉我,我若是秦始皇,已将千年分裂诸邦置于自己权杖之下,智商当属千万人挑
一。
灭齐后,三次巡游齐鲁这片从不曾接触的土地,初识别有姿韵的齐鲁风情及齐鲁人气质……来这里,绝不只为祭拜,为封禅,为寻仙,为觅长生不老药。
我若是那个秦始皇,我当懂得,真正的长生不老药是征服了整个华夏后,再留下卓荦的治国之功。
我相信,秦始皇来寻的是他统治的长生不老药,他或许已萌生灵感:这药就是儒术。
何为儒术?当下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阐释使它面目畸形,以为就是什么礼、德、和、仁等,且不论这几字被后人钻研出多少务实又道貌岸然的“定义”,但其中明确君臣主仆关系的秩序、等级、宗法等思想体系无疑是它最核心的内涵,两千多年时光证明了它的神力:是中国封建统治能降服一代代国人几乎唯一的道义魔具。
由此我推断,秦始皇应在齐鲁之域发现了自己思维灵感的新大陆。
秦始皇是奔着儒术来的,统一后他即外巡,五次外巡中四次东巡,四次东巡中三次齐鲁巡,并长时间羁留。
即使依司马迁的诽谤动机,也不得不客观记录他是个勤政而非荒淫、懒怠的帝王。
秦始皇是奔着儒术来的,这直感还源于一句话:打天下靠的是枪杆子,坐天下靠的是笔杆子。
孔子仕途心是很重的,曾游说齐、鲁、楚、赵等十多国,皆未被用,是因当时都在打天下用不上。
而秦始皇,天下初落囊中,即取消了易酿割据的 分封改设郡县;施行专制国家最基本的武器严厉管制法;将六国贵族迁至咸阳北山坡专修的“干休所”,以切割各地庶民与原主感情及人脉联系;在全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大建驰道,且要求车同轨,道同距,据说新拓大道五十步宽,以使天高皇帝并不远……如此一千古帝才,不会想不到,他坐天下还缺一形软而实韧的基石:文化,即思想。
哪种思想最易抚民、顺民?他不会想不到儒术,不会不理解儒术。
即使一时糊涂没悟出,凭他超人的纳贤从谏———统一前秦国几乎集聚了所有中国第一流且基本非秦籍军事家、政治家———气度,智囊们也会献策,让他动心。
秦始皇是奔着儒术来的,他的齐鲁行程似乎向臣民暗示。
史记说他先到了孟子家乡邹城,攀峄山并立碑题辞,随后去泰山封禅。
但司马迁笔下有一个致命漏洞:到没到由峄山垂直去泰山的必经之地———孔子家乡曲阜?推其理,秦始皇当路过并驻跸的,这不仅因为孔子是儒家领袖,还因为据司马迁自己记录,秦始皇祖先实为曲阜人,无论祭祖还是谒圣,那是他绕不过的心理坎和路坎。
若果真到了曲阜,其行为内涵有非常的意义。
也有后人文说秦始皇到了曲阜。
真?假?让人疑惑。
秦始皇是奔着儒术来的。
再刻意隐瞒,司马迁文字中仍掩饰不住秦始皇与儒生关系的零星细节:秦初定天下,公开儒生即逾二千人,其中精英为70名博士;郡县制设置讨论中,博士们侃侃发言;即使下令焚书,博士仍允许留存;术士侯生、卢生逃走后,秦始皇发怒表白说:我“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
”话中文学士多指儒生;初上峄山就与鲁地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及封禅更说明:秦始皇东巡、齐鲁巡一直由儒生伴随。
秦始皇是奔着儒术来的,这从他东巡碑文内容可看出。
他下泰山,禅梁父, 立碑撰辞:“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
”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
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
至于焚书坑儒,一直为后人骂柄。
其实没那么严重,坑的基本是与糊弄他的术士有牵连的儒生及术士,当包括各学派之士;至于焚书,显然是他尚未考虑好以何从思想上统一大秦,暂时抑民心和世人思想之乱的权宜举措。
踩着沂山谷据说古代由莒都城到临淄的唯一道上,我思想:秦始皇三赴山东,耽时很久,这片土地上三个最主要封国齐、鲁、莒的都城他是否去过?史记没给出答案,我为司马迁的遗漏而困惑。
假如司马迁违背史实说秦始皇坑儒非尊儒应能理解。
史记撰写之际,汉武帝已依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多年,尊儒已为基本国策,他自然不能写秦始皇曾想开尊儒先河,写了也会被当局删去。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有句名言:“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是说,当权者宣传的历史未必是真历史。
如秦始皇东巡刻石题辞多说六国如何暴虐,平六国是除恶,恩泽百姓,“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后人信吗?至于作为汉史官的司马迁,撰史基本要求是告知世人汉取代秦的合法性,自然要肆意抹黑秦。
可惜是,那是非信息化时代,即使民间有真史,经几百年汉焚秦书,秦始皇东巡动机已永世淹没了。
我一直在琢磨大秦王朝何以这么快暴卒?以为根本原因并非暴虐苛税什么的,而是实施郡县制,使那么多贵族永远失去了此前的特权,那么多新僚不能享受分封奢华,而分封观念已在中国实行了一两千年,是当时中国国情,你说改就改了,仇者懑者众矣。
这是另话了。
我的结论:秦皇在执政的短暂十年里,三次长时间巡行山东,主要是对齐鲁这块土地上的风情及儒术产生了强烈兴趣。
时尚辞典 “学驴叫” □楼梓杉 “大学教授专学驴叫”,这话看过,但不知道出处了。
显而易见,这话在讽刺大学教授只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创新,起到的只是传声筒的作用。
一个大学教授通常都担任着本科生的课程,还要带几个研究生,虽然每年学校对研究生的数量都有上限,但研一研二研三的研究生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了。
况且大学教授还要填表格申报项目搞调研出成果,要知道这个事关职称评比以及升迁待遇等等。
所以,一个大学教授每年都要有自己的学术成果,有自己的创新,未免苛责,太过功利。
在此,我不想再就上述阐发自己的意见。
我为什么说“学驴叫”是尊重版权的表现呢? 自从去年开始,硕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要经过软件检测,这是在治理学术腐败,弘扬学术之风的重举。
如果存在论文抄袭,软件检测结果,抄袭部分会自动变色。
不得不说,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那些习惯于搞复制粘贴的不劳而获之人。
大学教授一般都很有导师风范,而且也大都博览群书。
所以他们每说一句话,似乎这句话的出处就在眼前,这就养成了“某某说”、“某某指出”、“某某认为”这样的话语体系。
不管怎样,相比那些直接把人家的话拿来,不加引号地说出去,比说自己的原创还理直气壮的人,大学教授才真正做到了尊重版权。
微博时代到来了,刚刚在崔永元或者李开复或者俞敏洪的微博里看到一条超级精辟的段子,顿觉入木三分酣畅淋漓。
谁料一转身,忽然发现路人甲的微博里也有一条,标点符号都不差。
难道路人甲也跟《我知女人心》里的孙子刚一般,获得了“知人心”的特异功能吗?有句话说吃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看路人甲的抄袭就有如此感觉。
估计微博达人李开复也早已知晓,一次他在微博里呼吁,微博有一项功能叫转播。
众所周知,转播是对原创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毕竟,大学教授还在“学驴叫”,而某些人,已经把驴的叫声堂而皇之地当做自己的叫声了。
那么,相比之下,起码大学教授做到了尊重版权。
纸上博客 特别喜欢端午和中秋,因为是吃的节日。
特别是中秋,秋季食品更加丰富。
我妈对吃的记忆是饥饿和强迫:虽然吃不饱,但她依旧挑食,曾因不爱吃的食品而在节假日挨过无数次打。
成家立业后,她喜欢囤食物,外出吃饭会因为菜品没摆满桌子而继续点菜;还纵容我挑食。
后来她看了一个介绍法国餐饮的纪录片,那些精致、少量的美食深深打动了她。
最后她感叹:这才叫吃饭。
慢慢的,她总要准备过量食品的心理补偿行为结束了。
我才知道,吃是需要思维的,并且这个思维需要随时调整。
中国人很注重吃,这种“注重”除了体现在多样性上,相信这篇美国网民七嘴八舌总结如何辨别中国人的帖子,更能让我们看到从来没有注意过的方面:“冰箱基本上是残汤剩饭的储藏柜;每次外出十五分钟都会带着零食:芒果干,李子或烤鱿鱼; 吃的节日□辛然 病了的时候,父母要你不吃油炸食品;去吃自助餐前会把自己饿个半死,离开餐厅时最好能捎走几样小吃或者水果;即使饱了,当别人要把剩下的菜倒掉时你会一口气把它吃完;拜访别人时会带着水果,看望病人喜欢送水果罐头;超市里喜欢‘品尝’免费食品,但从不买……”真心说,要不是老外指出来,我并不觉得这些思维是“问题”,而且也没有改进的必要。
其实我们很多节约的行为是一种浪费,我所知的很多农村亲戚,他们省吃俭用,买别人不要的水果、蔬菜;甚至不吃这些,一根葱和一个饼子就是一顿饭。
他们的收入不至于这样打发自己,钱节省下来去医院治疗因营养不良导致的低血糖,和吃了腐败食品导致的肠胃不适。
他们似乎要拼命省钱送给医院才过得安心。
不知是勤俭还是贫穷,让我们注重吃。
在我们的传统故事中,大部分报恩是用食 物,田螺姑娘给恩人做饭,金鱼让渔夫渔网满满。
小时候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有没有觉得,也太小气了嘛,救你一命、放你一马,你也就请个客?没有,至少我觉得用食品报恩实在是很好的方式。
不单是我国,《格林童话》里,欧洲人生产能力也不高,于是农夫、猎人对各种神灵的许愿大多是:吃不完的面包、喝不完的酒。
后来,很多外国童话的结尾变成了主角得到数不清的珠宝、黄金和美女———可不可以依此判断,工业(特别是采矿业)发达了,那时欧洲已经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僵化,所以童话难以编下去了。
比之矿藏丰富的阿拉伯国家的童话,像《一千零一夜》,主角一开始就会要求得到珠宝黄金,乃至很多主角原本就是高帅富或者白富美,他们根据马斯洛需求塔的特点,要追求财富之外的东西。
这种童话也就很难 再写下去,因为有些像哲学了。
说起吃的报恩,屈原投江了,为了防止 他被吃掉,我们善良的祖先想出的方法不是把鱼统统捞出来吃掉,而是给它们包粽子。
但看美国感恩节吃烤火鸡的由来:十七世纪,英国一群清教徒乘船远渡重洋来到当时荒凉一片的美国时,都饿得不行了。
就在他们绝望之时,当地土著,也就是印第安人送来了以火鸡主打的食物(另一说法是上帝为他们送来一群火鸡,从天而降),清教徒们欢快地活了下来,并成为后来美国的第一批移民。
于是,感恩节就流传下来,最后美国移民们驱逐了印第安人,并在每年的那天吃火鸡。
给我讲这个来源的长辈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美国的感恩方式。
”我也要说:这就是两国吃的思维的不同之处,一个认为对方怎么在吃上事儿这么多,一个认为对方怎么连恩鸡都不放过呢?

标签: #摇一摇 #指纹 #分手为什么不删除微信 #收钱 #前男友 #为什么微信看不到对方正在输入 #朋友圈 #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