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怎样剪切视频

视频 4
2021年6月15日星期
电话:010-8229688882296879教育视窗11 “三融三联”抓党建育人育才谱新篇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纪略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机遇,职业教育学校如何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加强党的建设目标任务有机结合,怎样将办学治校的具体实际与加强党的建设基本精神有机结合,是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党委班子深入思考的课题。
经过认真学习和多方调研座谈,学校党委决定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双馨车城工匠,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为办学目标,以“三融三联”为抓手,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管理水平,谱写了办学治校和育人育才的崭新篇章…… 迎接挑战精心谋划“三融三联”方案 “三融三联”方案的“三融”是指党建与思政德育相融合、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三联”是指党委成员联系教学部室和党支部、党员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和团支部、党员教师联系2—3名学生。
办学实践中,十堰职校以党建引领,着眼全方位育人育才的战略举措,扎实推进“三融三联”方案。
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方面,学校党委始终着眼于“全面育人”,认真执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内“创先争优”、党员管理监督、党员培养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等基本制度,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活动。
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实现党支部在机关处室、教学部室、离退休人员群体、新校区建设等方面的全覆盖、全加强,不断健全“党建带团建”机制,建立党建促工(会)建机制。
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教育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绩效考评、优化激励措施等环节,推进党员队伍、中层干部队伍、教师队伍这三支基本队伍的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从报名入学、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实习实训、顶岗实践、就业选择、职业适应等全过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控制度,依法治校、依章执行,为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育人质量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廉政保障与制度保障。
三联多元党建与思政德育相融合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党建带团建,齐抓共管,指导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党建带团建,落实“三联系”育人机制。
从意识形态上带,抓理想信念教育;从作风建设上带,抓团员青年思想建设;从评先评优上促,抓团支部组织建设;从工作方法上教,抓校园文化建设。
鼓励学生创办各类学生社团,为社团活动搭建活动平台。
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最美中职生”评选、“唱响青春梦想,迈入青春门槛”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党员指导团支部开展好团的各项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注重从同学、老师、校友等身边的人物中选树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引导学生在先进文化熏陶中提高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
通过党建带团建,学校教职工凝聚力大大增强,干部、党员、团员有干劲儿,全体师生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青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关爱留守儿童、创 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等,因工作成绩突出,学校青年志愿者受到市领导的亲切慰问。
——多元化实施德育。
在社区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与社区辖属十堰市中医院建立友好合作单位,指导学校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
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联系,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等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
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授渔计划”等助学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依托国防教育特色校建设机制,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引进推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从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开始,抓学生养成教育;从站姿、走姿、坐姿入手抓学生日常管理和行为习惯养成;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抓国旗文化推广。
近3年来,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的高度认可和良好评价。
按照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标准成立的学校国旗班,不仅担负每周一及重大活动升旗仪式,还受邀参加十堰迎新春万人长跑、茅箭区职工运动会开幕式等活动。
前往东风教育五中、五十中学、市三中、柳林小学、重庆路小学、社会福利院等单位进行升旗仪式示范。
校国旗班被上级部门评为优秀学生社团,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一张闪亮的名片。
提质赋能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在校党委主导下,学校组织专家开展推门听课,向课堂要质量、向课 堂要效益;开展“以考风促学风、以考风促教风”教改活动,全面真实掌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开展“四优一笔一话一赛”教学大比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创新教学教法。
为达到立德铸魂的教学目标,学校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课堂上融入新媒体技术,增加新思想教育,创新手机管理新模式,鼓励同学们用手机搜寻时事新闻、时事任务和时事事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参加技能大赛。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时,向学生渗透爱国和爱校的思想,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我价值。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素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钻研专业知识,练就不凡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十一年获得全市中职技能大赛冠军。
——社团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文体类、国防教育类、专业提升类三个类别组织了30余个独具特色的社团,采用各教学部主导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由教务处和团委安排专业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后勤保障、创意设计等多项服务,既保证了学校优势课程和优质生源的整合,又给予了学生兴趣引导自主发展的机会。
新媒体社团以十几名能熟练使用软件进行视频剪辑的学生为骨干,吸收部分有兴趣、渴望提高视频剪辑水平的兴趣爱好者,依托骨干成员,采用学生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切磋,学校提供场地和专业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校园小记者们充分利 用学校开展活动,老队员教新队员如何使用设备,如何编辑视频,如何通过网络发布等,指导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和后期作品把关。
无人机专业的学生可以放飞无人机去录制球类学生的风采制作成短视频,也可以利用无人机帮助国旗班的同学矫正队形。
校园小记者可以把任何人作为采访对象,从校长到老师到同学,也可以去记录学校的各种有意思的事情,如志愿者打扫校园卫生、实训课的同学勤奋练习等。
演讲与口才的教师直接把课堂搬到校广播室去,现场纠正小播音员的发音、语速、语调等问题,学习的成果即时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电台传遍全校,通过学校的晚会、演出等场所磨炼播音员、主持人们的临场经验。
对手机摄影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记录校园中花花草草的争奇斗艳,记录夕阳西下火烧残云的艳丽身影,在满月的夜晚拍下一轮明月,在球场拍下同学们的飒爽英姿。
求真向善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 十堰职校党委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管理工作的首位,以党建引领,落实三联系,形成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
——明确学校是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书记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确定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点。
深入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教学管理规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落实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开展岗前培训、任职培训、专题研修、青年教师职业 生涯发展规划等培训。
——强化教师团队意识,增强教 师集体荣誉感,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引导教师学习榜样,潜心教书育人。
——开展年度评议、督导和师德状况调研,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明确“红线”,严格惩戒。
——积极开展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党办通过青年教师提升工程,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到各行政科室挂职锻炼,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100名党员教师深入贯彻“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育”精神,一边参与防控值守,一边进行线上教学,共完成80余门线上课程,并开展生命教育、心理疏导专题讲座等专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近年来,各项教学成果不断涌现,省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上屡屡摘金夺银,市级论文评比获得全市冠军,参与课题研究和获得专利30多项。
“三融三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被授予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学校称号,先后被十堰市评为党建合格单位、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9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寇伟同志被十堰市评为“十堰市首届名校长”。
2020年,学校的招生人数突破2000人,生源质量有较大提高,以学校为主的湖北汉江技师学院已经开工建设。
聚力新阶段,奋进新征程。
相信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在校党委领导下,将不断创造办学治校和育人育才的新业绩,为推动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寇伟)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创教育惠民新局面 依托多样化活动提升教育惠民服务水平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开元街道中心学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教育惠民工作 2021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开元街道中心学校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畅通惠民服务渠道、完善惠民服务机制、加大教育惠民宣传力度,全面提升教育惠民服务水平,群众教育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建立健全“一核三驱小组式”教育惠民服务体系 潍坊市寒亭区开元街道中心学校成立以学校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员中层为成员的教育惠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惠民服务工作的整体推进。
教育惠民服务领导小组下设作风监督工作小组、家庭教育工作小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小组,形成“一核三驱小组式”教育惠民服务体 系。
作风监督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对学校惠民服务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接受有关教育问题的公开监督、咨询,受理有关教学活动、教师行为等方面的投诉举报。
将单位固定电话和主要领导电话设为监督电话,同时开通网上监督渠道,专人负责,确保信息及时收集和回复;家庭教育工作小组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解答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家长与孩子沟通教育的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小组以体现政府部门对学生的关爱为己任,根据规定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费用减免和奖励、资助政策,通过加强与班主任、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家庭 经济情况,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按政策给予资助帮扶,确保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让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温暖。
同时,配套完善各项教育惠民服务机制,研究细化具体服务措施,形成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以“清单化”服务管理提升教育惠民服务质量 全体教职工围绕教育惠民工作开展主题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反思、改进等环节,进一步优化惠民服务常规清单项目,将惠民服务工作与延时服务、学籍办理、党员转接、人事服务、后勤保障、教师家访、家校合育、心理健康等业务进行有机结合,为广大师生、家 长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主动拓宽服务清单内容,强化特殊群体关爱,通过家访、调查问卷、教师自主提报等形式征集师生、家长需求和期盼,筛选、确定服务项目,增加教育惠民服务清单内容,建立了包括午餐工程、研学旅行、爱心人士资助救助等内容的清单项目,不断满足师生、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将教育惠民服务清单落实和项目拓展纳入绩效考核奖励中,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每个项目落实、落地、落细,切实提升教育惠民服务效果。
以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惠民服务意识 着力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通 过开展惠民服务大讨论、大走访和“我为教育惠民建言”等活动,了解家 长的需求和关心的问题以及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并列入学校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时刻为家长和学生服务的意识,关心关爱每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行动,组织全体教师签订“禁止有偿家教承诺书”“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承诺书”等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
通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集体学习、考试、演讲以及学生、家长评议教师活动等,不断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考核体系,与惠民服务、教育教学、安全服务等工作相结合,切实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通过实施“午餐工程”解决家长因工作等原因无法照顾孩子午饭的困难,免去了午间来回奔波,将教育惠民服务的阳光照进家长心坎中,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保证午餐质量,对师生就餐进行了规划布局,规范了学生用餐管理制度,落实校长陪餐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同时学校还把教育教学渗透在午餐工程中,从餐前、餐中、餐后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还将教育惠民服务与课后延时服务有机结合,以“学校用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升级“6+N”服务模式。
“6”即学校6个年级同时开展,“N”即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家访、家长会、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家长的需求,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解决了家长的难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教育惠民服务落到实处。
(谭永军张雪宁李忠青张岩岩) 浇灌校园文明之花打造卓越教育品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迎着“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春风,全国各地的文明之花姹紫嫣红竞相开放。
以文明之举,创文明之貌,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内江六中”)的文明之花开得格外鲜艳。
这所走过82个年头的历史名校,是四川省首批“省属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以深厚的办校积淀和历史底蕴为支撑,新时代的内江六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涵养文明新风,坚持“以创建聚人心·以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校园文化、管理文化、师生品格养成,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工作。
学校于2017年成功创建四川省文明校园,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走进“全国文明校园”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以校园文化为引领把“追求卓越”刻在细节里 内江六中坚持“思想治校·文化育人”的办学思想,努力营造“崇实·求精”的文化氛围,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
一是实施校园风貌改造。
学校通过创建绿植景观、亭台水榭、钟楼门塔、文化走廊、风采橱窗等自然人文环境,实现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文化”,通过配备全自动高清录播教室、汽车模拟驾驶室、3D打印室、信息技术建模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训室等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为师生打造更具“智能化”的校园空间。
二是打造文化视觉符号。
围绕“精品上南”“文圣兴隆”“榜样高新” 的校区特色发展定位,学校着力打造教室学习文化、办公室工作文化、廊道励志文化和卓越品牌文化,建立了校园文化广场,让文化处处浸润人心。
三是开展丰富的文明活动。
学校设置了文明礼仪岗,开展“甜城好少年”“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做最美六中人”班级常规竞赛和班级文化、寝室文化评比活动以及“班风示范班”“班风优秀班”评比活动,营造了创优争先的文明氛围。
以高效管理为抓手营造乐教乐学教育生态 学校实行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相结合的高效管理模式,积极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生态。
一是加强思想管理。
领导班子带 头读好四类书:读政治思想丛书,把握好办学方向;读教育理论丛书,站在教育理念前沿;读教育心理丛书,掌握师生身心发展特点;读教育管理丛书,形成科学管理思维,增强服务师生和学校发展的能力。
二是贯彻制度管理。
学校搭建了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公示制度,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主动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切实做到以制度规范人、用机制激励人。
三是丰富人本管理。
内江六中积极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做好在节假日中对家庭经济困难教职工的慰问工作,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职业幸福感。
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谈心谈话接待日,畅通教师建言渠道,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四是抓实课程管理。
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开设了书法、象棋、音乐鉴赏、诗词大会、劳动技能培训、国学探究等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素质拓展课“走班”教学,努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视角、思维和知识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内核培养师生爱国担当品格 “师者且将心血汗水育良才,学子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这是悬挂在内江六中教学楼的巨幅标语,也是内江六中立德树人的彰显。
少年强则国强。
学校落实“全面发展·国家栋梁”的培养目标,注重涵养学子爱国、担当、奉献的意识,组织学生传唱《世纪的约定》歌曲, 参加内江市教育系统“献礼祖国—— 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唱传诵 活动,开展“致敬英雄·缅怀先烈” “青年大学习”“为青春点赞”“廿廿不 忘,六中学子心系疫情”等活动,让 家国情怀在少年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教师兴则学校兴。
学校站在人才 兴国的战略高度,系统推进“青蓝工 程”“名师工程”和“铸魂工程”等师 培项目,建设了一支有崇高温暖的情 怀、有广博精深的学识、有科学艺术 的方法、有和谐健康的身心、有追求 卓越精神的教师队伍。
广大教职工积 极践行“行成于思·行胜于言”的工 作精神,以培养“堪当民族大任”的 新时代人才为己任,敢于担当,勇于 创新,乐于奉献,不断开辟教育发展 的新天地。
教育事业日新月异,文明之路永 无止境。
对内江六中来说,在创建 “全国文明校园”的过程中,“卓越
中”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立德树人落 地生根,奋斗目标深入人心;培养机 制日臻完善,绿色德育全面推行;校 园环境完美蜕变,办学质量逐年攀 升。
内江六中人将继续发扬追求卓越 的精神,在文明之路上继续前行,永 葆发展生机。
(于金秋)

标签: #网上 #内存卡 #自己的 #片段 #打印机 #视频 #手机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