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广州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罩 4
预防控制工作指引 (第四版) 广州市教育局2020年4月22日 更新说明 在3月11日《广州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引(第三版)》的基础上:
一、新增《穗康校园健康卡操作指引》。

二、参照《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指引(第八版)》,修订完善《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修改更新室内空气消毒、电梯轿厢内消毒、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以及疑似病例所在班级相关消毒)《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通风换气指引》(增加自然通风要求)、《新冠肺炎居家医学观察管理工作指引》(增加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适用范围和观察时限)、《合理使用口罩指引》(增加可不佩戴口罩场合内容)和《师生员工发热就医指引》。

三、删去原《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后防控指引》《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后防控指引》,将其内容合并进原《学校复课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并进行修订完善,更名《师生返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

四、删去原《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前防控指引》,将其内容并入原《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并进行修订完善,更名《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返校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

五、删去原《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前防控指引》,将其内容并入原《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并进行修订完善,更名《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返 校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

六、删去原《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由省教育厅印发的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工作机制》第三版替换。

七、根据省教育厅印发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工作机制》 第三版,修订完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

八、增加《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工作流程图(由天河区教育局提供)。
特此说明。
目录
一、返校工作指引
1.师生返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12.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返校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113.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返校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214.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前防控指引...........................................-325.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后防控指引...........................................-346.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
36-
二、公共场所、设备设施防控指引
7.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448.校车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539.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通风换气指引.......................................................-5510.学校集体宿舍(公寓)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5811.学校卫生间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6012.学校图书馆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6113.学校实验场所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6314.学校超市/小卖部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6415.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食堂管理指引.....................................................-6716.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工作指引.............................................-7117.厢式电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7418.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指引..............................................................................-
7519.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常用防护物资储备清单.....................................-77-
三、集中医学观察工作指引20.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地区返穗师生健康服务管理工作指引.....................-78- 21.学校设置新冠肺炎隔离场所工作指引.....................................................-8222.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手册.............................................-8823.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指引.....................................-9224.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环境和用品用具卫生指引.........................-93四、居家防控指引25.新冠肺炎居家医学观察管理工作指引.....................................................-9526.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指引.........................................................-9927.家庭预防新冠肺炎指引...........................................................................-10128.已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社区(小区)居民健康防护指引.......................-103五、个人防护指引29.师生员工健康防护指引...........................................................................-10630.师生员工发热就医指引...........................................................................-10731.师生返穗指引............................................................................................-
11032.师生返校途中新冠肺炎防护知识要点...................................................-11333.合理使用口罩指引....................................................................................-
11434.口罩、纸巾使用后的废弃处理指引.......................................................-11935.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指引...........................................................................-1213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部卫生指引...........................................................-12737.学生居家学习护眼用眼指引...................................................................-13038.穗康校园健康卡操作指引.......................................................................-134六、制度建设39.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
13840.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工作机制...................................................-151- 师生返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
一、学校一日防控指引(一)入校期间
1.根据学校测温设备情况、学生人数、校门宽度等,开放多个测温通道,合理安排教职员工和不同年级、班级学生按照固定线路错峰、错时入校,并进行体温检测,询问身体健康状况。

2.若发现有教职员工或学生发热(测额温≥36.8℃,采用水银温度计复测腋温,若腋温≥37.3℃则为发热,下同)干咳、乏力、腹泻等,初步判断不属于新冠肺炎可疑病例的,由家长送到校的,嘱其带往医院就诊,后续做好病因追踪;自行到校的,或者初步判断为可疑病例的,则先引导至临时隔离室,电话通知其家属,学校工作人员做好病例转运、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工作(详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

3.教职员工和学生进入学校后分批、错峰进行手部消毒,按照指定线路进入教室或办公区域。
(二)课堂期间
1.教师上课期间避免与学生近距离接触。

2.学生课桌与讲台间保持一定距离,课桌间保持间距最大化,有条件的可以单人单桌。

3.在教室设立作业交送点,实行“无接触”交作业。

4.高三、初三年级在其他批次学生返校前实施分班教学,单人单桌,拉大学生课堂间隔。

5.暂停混班教学课。
合理规划体育与健康课内容,减少大范围体 -1- 育活动。
音乐课以音乐欣赏为主。
体育、音乐等器材每批学生使用前后均需进行消毒。

6.做好实验室值班值守、巡检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
使用过的实验物品、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按规定分类放置在专用垃圾袋进行处理。

7.提前合理安排功能教室(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实操室等)的使用,做到不同班级不连续使用同一教室,公共教室每天消毒一次。
(三)课间活动期间
1.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课间分批到户外活动,杜绝课间追逐打闹。

2.对学生上下楼梯进行分流引导,指定各班上下楼梯路线,少乘或不乘电梯。

3.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安排学生分批、错峰开展课间操、体育大课间、课后锻炼,须适当拉大人员间距。

4.引导学生有序到卫生间如厕,如厕前后洗手,如厕后及时冲厕所。
(四)用餐期间
1.加强就餐管理,安排志愿者协助就餐管理(排队、洗手、取餐、用餐等),倡导分散就餐。
采用食堂供餐的,鼓励食堂提供营养配餐,采取分餐制、分批错峰就餐,延长供餐时间,控制同时就餐人数;缩短排队等候时间,排队距离间隔1米以上;督促就餐人员按餐桌上的分隔就餐标识错位就坐,尽量单独就坐,不直接面对面,餐桌间隔1米以上,可在餐桌上 -2- 采用透明亚克力板或其他材料进行近距分割,或由教职员工、学生自带餐具,打餐后回办公室、教室或宿舍分散用餐,保持距离最大化。
采用配餐供餐的,要监督检查配餐公司生产过程、送餐车辆及工具的清洁消毒情况。
由配餐工作人员直接配送到各班门口并负责回收餐具,严格落实餐具消毒管理。

2.疫情防控期间,有条件的走读生尽量由家长接送回家就餐,不在外就餐,严禁外卖进入校园。

3.对进入饭堂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督促人员进餐前后洗手,进食时按要求就坐,避免围餐、交流。

4.开展营养餐的学校,必须由专人发放营养餐,进食前后督促学生进行手部消毒。

5.严格落实食堂的消毒管理。
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
餐桌椅使用前、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自带餐具的,洗净后自带回家消毒。
(五)午休期间
1.不得安排学生混班午休,座位、床铺间隔至少1米,保持室内通风。

2.午休管理人员必须为本校教职员工。
督促学生午休期间不得交流。
学生不得在校外托管机构午休。

3.根据实际,取消午休。
(六)放学、晚自习期间
1.适当延迟放学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分批、错峰放学。

2.中小学校向确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校内课后基本看护,由本校教职工进行管理,不得混班托管。
中小学生不得在校外托管。
-3-
3.下午放学后,根据学校实际,错峰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4.住宿生晚餐后按照既定路线错峰进入教室自习,晚自习前安排专人做好测温、晚检工作。
(七)就寝期间
1.住宿生晚自习后分批错峰、按照指定路线到宿舍洗漱,注意错峰、分批进行,洗漱后就寝休息。

2.督促学生就寝时不交谈,避免近距离接触。

二、日常性预防措施(一)做好个人防护
1.全程佩戴口罩,运动、午休、就寝可不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前、脱摘口罩后应做好手部消毒;要准备存放口罩的袋子,脱摘口罩后按要求折叠好后放入袋中;废弃口罩应放入指定垃圾桶内,每天至少一次安排专人按照指引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住口鼻;减少接触门把手、扶梯、电梯按钮、公用教室课桌椅等公共区域;勤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用手触摸眼睛、鼻腔、口腔等部位前必须先洗手。

3.人员之间须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串班。

4.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必须共用时,如收集作业、批改作业、传递物品等,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消毒。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校车时,尽量分散就座,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可佩带一次性手套,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公共区域。

6.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报告。
-4- (二)严格校门管理
1.坚决做到“五个一律”: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提前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师生进入校园一律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对发热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确保校门处人员不拥堵、不聚集、不逗留。
对因公进入校园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验“穗康码”,查询身份信息、健康状况、出入原因等,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

2.严格学生外出管理,学生外出必须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销假时如实登记外出行程轨迹。

3.学校公共设施、体育场馆一律暂停对社会开放。

4.寄往学校的快递,一律在校外统一放置,由安保人员消毒后再通知领取。

5.在校门口划定家长接送等候区,划设出入线路,设置排队间隔(1米)标识,校门至少配备1部体温检测仪和足够数量额温枪。

6.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学生不入校制度,引导家长佩戴口罩在校外指定区域等候。
(三)做好健康监测
1.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每日通过穗康教职工健康卡、学生健康卡完成身体健康状况上报。
部分未成年学生无法直接申领“学生健康卡”的,指引其通过共同生活的监护人代为申请,填报相关健康信息。

2.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与报告、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每天早上和下午分别组织体温检测,住宿生要增加晚检。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食堂、图书馆等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

3.密切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身体状况。
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 -5- 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时,按照《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做好病例转运、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工作。
(四)强化健康教育
1.组织开展好返校“疫情防控第一课”。

2.认真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切实把防控健康教育纳入本学期课堂教学计划,上好健康教育课。

3.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墙报、校内广播、LED屏等进行新冠肺炎知识和防控技能的宣传教育。

4.发放新冠肺炎防控学生、家长、学校手册,确保人手一册。
(五)保障物资持续供应每天核查学校库存,实时做好物资使用、预算采购计划,保障持续供应口罩(每天每人2个口罩的标准,储备2周用量)、洗手液、消毒药品、一次性手套、防护隔离服等防控物资。
(六)加强通风消毒做好各重点区域和场所(办公室、教室、宿舍、会议室、体育场馆、活动中心、图书馆、食堂、卫生间、实验室、超市/小卖部、楼道和隔离室等)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
公共场所须时刻保持门窗打开通风,每日对各公共场所地面、物体表面(扶手、门把手、课桌椅、体育器材等)和相关设施设备等进行一次预防性消毒。
(七)避免聚集活动
1.停止举办与正常教育教学无关的聚集活动,集体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避免举办全校性的室内集会等。
暂停混班学习生活。

2.倡导以视频会议形式组织会议,严格控制会议时间和规模。
-6- (八)做好重点场所防控
1.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的管理
(1)每日做好室内及临时隔离室、医学观察场所通风换气及消毒,做好卫生清洁。

(2)做好校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以及被观察人员、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等。

(3)根据学校实际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开展诊疗和健康监测时,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相关医疗废物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2.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
(1)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时通过“广东省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上报学校食堂基础信息、食堂从业人员信息以及自查、督查情况等。

(2)按照《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食堂管理指引》《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工作指引》做好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

(3)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每天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做好体温测量,并通过穗康“教职工健康卡”上报,所有人员必须戴手套、口罩、防护鞋等上岗。

(4)严格监管食材源头。
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严禁采购、加工、食用野生动物及来源不明禽畜。

(5)严格做到生、熟食物相分离,防止食物交叉污染。
烹饪食品时,做到烧熟煮透,确保食品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
暂停生冷、冷荤、凉菜、凉面、裱花糕点的制作和销售。

(6)食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和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 -7- 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3.宿舍管理
(1)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入宿舍区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 疫情防控期间谢绝访客。
住宿生返校后,寄宿期间(含周末)不得随意外出。

(2)实行宿舍专人管理和检查。
教育学生勤换洗衣物、勤晒衣被,做好废弃物等垃圾清理和阳台清洁,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检查宿舍卫生状况。

(3)宿舍浴室要分时段、分批次开放。

(4)在宿舍数量充裕情况下,安排学生分散居住,降低人员居住密度,不得混班居住。

4.图书馆管理
(1)在门口对进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2)限制每日进馆人数,调整预约程序,预约有座方可入馆,馆内单独就坐,不直接面对面。
合理疏导馆内人员,不组织聚集活动。

(3)疫情存续期间,纸版图书采取只还不借的处理原则,归还书刊通过紫外线灯等方式进行消毒后再归架。

三、个人一日防控指引(一)学生防护指引
1.走读生晨起后在家自测体温,洗手后正确佩戴口罩返校。
通过穗康“学生健康卡”上报个人健康状况,若有发热、干咳、乏力或腹泻等异常症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得带病返校。

2.住宿生晨起后自我评估身体健康状况,身体欠佳者及时到校医院/卫生室就诊。
洗漱时不混用洗漱用品。
分批错峰、按照固定线路到 -8- 食堂就餐,用餐结束后洗手,按照既定路线到教室进行晨读。

3.走读生按照学校错峰错时上/下学安排,在规定时段到校,入校 前接受体温检测,若体温异常,及时由家长送到医院就诊。
进入学校分批、错峰进行手部消毒,按照指定线路进教室。

4.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触摸公共区域,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勤洗手、多喝水、少交谈,分批、错峰到户外活动。

5.按照指定线路到饭堂,餐前、餐后要洗手。
有序排队取餐;如采用分餐制,应使用公用具分餐。
按餐桌上的分隔就餐标识,尽量单独就坐,不直接面对面,尽量缩短用餐时间,避免围餐、交流谈话。
就餐前保持佩戴口罩,就餐后立刻佩戴口罩。

6.不得在校外托管机构午休。
午休的座位、床铺间隔至少1米,午休期间不交流。

7.走读生保持“家校两点一线”,不得在校外托管。
回家摘掉口罩后马上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钥匙、书包、外套等物品可用消毒湿巾等擦拭,衣物可晾挂在通风处。

8.住宿生回宿舍后,第一时间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钥匙、书包、外套等物品可用消毒湿巾等擦拭,衣物可晾挂在通风处。
洗漱、打水、如厕、上下楼梯等有序排队,不聚集、不扎堆、不串门、不攀谈。
就寝时保持间隔最大化,床位间用床帐隔离成相对独立空间,避免近距离接触,日常应将床帐卷起,以保证宿舍通风顺畅。
(二)教职员工防护指引
1.晨起后通过穗康“教职工健康卡”上报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身体无不适症状可佩戴口罩返校。
若有发热、干咳、乏力或腹泻等异常症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医,不得带病上班。
-9-
2.进入校门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
入校马上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

3.办公电脑专用,不使用他人电脑及公用电脑。
勤洗手、多饮水,不触摸公共区域。
图书管理员、生活老师、食堂从业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和临时职工等人员工作时按要求做好防护,必须与师生保持安全距离,工作结束后马上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

4.教师授课必须佩戴口罩,与学生保持1米以上距离;上课前后须对教学用具等设备进行擦拭消毒。

5.批阅学生作业,分发学生作业、教具、资料及有关用品前后均需洗手,课间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

6.按照指定线路到饭堂,餐前、餐后要洗手。
有序排队取餐。
如采用分餐制,应使用公用具分餐。
按餐桌上的分隔就餐标识,尽量单独就坐,不直接面对面,尽量缩短用餐时间,避免围餐、交流谈话。
就餐前保持佩戴口罩,就餐后立刻佩戴口罩。

7.洗手后佩戴口罩离开学校。
回家摘掉口罩后马上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手机、钥匙、书包、外套等物品可用消毒湿巾等擦拭,衣物可晾挂在通风处。
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10-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返校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
一、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以下统称为“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3岁以下托幼机构等参照执行。

二、目标要求始终将教职员工、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类施策。
一把手负总责,组建一套班子,制定一套方案。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校园实行封闭管理,校内实行网格化管理。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

三、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属地管理。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属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责任分工和要求,协调一致,密切配合。
(二)防控为主,以人为本。
坚持预防为主,最大限度降低人员暴露和感染的风险。
依靠专家,共同参与,科学应对。
重视对弱势群体人员的帮扶工作。
(三)联防联控,依法处置。
要加强与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等部门以及属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沟通联系,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有序、有力、有效处置疫情。
-11- (四)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建立完善疫情信息反馈机制。
规范强化信息反馈的时限、程序、职责、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快捷高效。

四、组织保障和制度体系(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防控工作责任人,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必须指定防控工作的责任人。

2.成立学校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机构,学校综合协调部门牵头,总务、教务、后勤、卫生室(保健室)、学生管理、宣传、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经费到位。
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信息。

3.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二)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三案九制)制定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返校工作方案,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日检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完善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和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五、工作措施(一)实行校园封闭管理 -12-
1.坚决做到“五个一律”: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提前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师生进入校园一律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2.加强值班值守。
疫情期间,安排校领导24小时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报送疫情相关信息,校领导及工作负责人必须保持电话畅通,随时待命。

3.对因公入校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检测,查验“穗康码”,坚持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

4.学校不得组织任何聚集活动。
校内所有场所、设施暂停向社会开放。

5.做好内地民族班等留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和管理服务工作,引导留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晨午检,做好宿舍、教室等场室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等工作。
(二)精准落实人员排查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校园疫情防控方案。
精准掌握境内外疫情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布情况;精准掌握境内外疫情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精准掌握境内外疫情重点地区的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组织全体人员通过穗康“学生健康卡、教职工健康卡”进行返校前动向和身体健康状况上报,实行“日报、零报”,部分未成年学生无法直接申领穗康学生健康卡的,通过共同生活的监护人代为申请,填报相关健康信息。
(三)开展防控演练 -13- 在教育、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定点医院指导、参与下,对可能产生人群密集的各项活动,如出入校、就餐、课堂教学、课间活动等,至少演练1次,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处置过程至少演练1次,结合本校实际,对照省、市新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沟通顺畅,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
(四)组织教育培训
1.全覆盖完成教职员工(含教师、职工、临聘人员、物管人员、食堂从业人员、保洁员、保安员、校车司机等)“传染病法律法规、新冠肺炎基本知识、防控核心知识、防控策略、应急处置流程、日常防控操作规范、消毒操作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一律不得返校返岗。

2.通过新媒体、多媒体、网络课程、慕课、海报等形式,对教职员工和家长、学生进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教育教职员工和学生少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聚集活动,避免到通风不畅、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方法和“咳嗽礼仪”;食物要洗净煮熟,饭前便后要洗手,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坚决杜绝接触或食用野生动物;疫情解除前避免前往疫情重点地区;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3.做好“返校疫情防控第一课”准备。

4.返校前,发放新冠肺炎防控学生、家长、学校手册。
(五)改善校园环境
1.科学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重点开展灭鼠、清除越冬蚊卵 -14- 专项行动。
对各重点区域和场所以及空调系统、校车等重点设备按指引进行预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

2.对人员可能密集且自然通风不足的场所进行改造,安装机械通风装置,确保各重点区域和场所(办公室、教室、宿舍、会议室、体育场馆、活动中心、图书馆、食堂、卫生间、实验室、超市/小卖部、楼道和隔离室等)通风条件良好。
确保盥洗设施正常使用、数量满足需求,确保下水道通畅、地漏和洁具等密封性良好。
(六)做好物资和场所准备
1.做好口罩(每天每人2个口罩标准,储备2周用量)、洗手液、测温设备、一次性手套、防护隔离服、消毒剂和器具等防控物资储备。
每个学校至少配置1台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和足够数量的额温枪。
告知家长可通过穗康“学生健康卡”预约购买口罩。

2.各重点区域和场所以及校车等配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或配备足够的含乙醇免洗洗手液或肥皂、擦手纸巾等。
在校门口加装洗手水龙头,或配备含乙醇免洗洗手液,或配备简易喷洒消毒器具。

3.做好卫生室(保健室)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足医疗设备设施,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规范设置2个临时隔离室。
(七)配备足够的校医等医护人员
1.按要求配足配齐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未配备的要做好配置计划,同时指定经过培训的专职教师兼任校医。

2.按要求完善和规范中小学校卫生健康副校长配备。

3.每所学校(校区)至少要有1名对学校公共卫生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熟悉的专业人员驻校担任健康指导员。

4.卫生健康副校长和派驻的专业人员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 -15- 工作,确保学校防控措施到位。
(八)加强食堂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饮用水和学生集体用餐等相关管理制度。

2.制定分批错峰或者分餐计划。
在食堂地面设置排队间隔(1米) 标识,在餐桌上设置分隔就餐标识,采用透明亚克力板或其他材料进行近距分割。

3.严格从业人员管理,返校前所有人员必须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并经过培训。

4.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食堂清洁卫生,全面盘点货物,清除过期食品,清洗消毒餐具用具,做好供水设施清洁消毒,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等须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5.采用配餐供餐的,要监督检查配餐公司生产过程、送餐车辆及工具的清洁消毒情况。

6.通过“广东省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上报学校食堂基础信息、食堂从业人员信息以及开学检查、自查情况等。
(九)做好返校准备
1.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教学、就餐、住宿等人员聚集性活动的行为规范、过程规范,暂停混班学习生活,不得聚集、扎堆、串班、串门。
做好返校后学生每日分批错峰错时上/下学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分年级、班级合理安排每批学生上/下学时间间隔及出入路线。

2.返校时间确定后,及时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或钉钉等多种渠道提前发布“返校须知”,说明返校时间、方式、途中防护措施、报到要求及流程、到校后需服从学校防疫工作安排、执行学校防疫措施、配合学校做好防疫工作等内容。
-16-
3.返校时间确定后,及时通知参与属地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教职员工,要在返校前14天向相关组织申请离岗,并自觉居家休息观察满14天后,健康者方可返校。

三、返校途中及报到当日工作措施(一)严格把握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条件学校安排专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返校条件进行核对,绝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校返岗。
对暂缓返校的人员,学校要及时与其本人或学生家长联系,做好沟通工作,并保持联系。

1.曾确定为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经规范诊疗、隔离、医学观察期全部流程后,提供返校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和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的;以及返校前14天内,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后,提供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的,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2.属防控工作中评估确定为重点人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被评估确定为重点人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需居家隔离14天,并核酸检测阴性后,经学校批准方可返校。

3.全体教职员工应在返校前7日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且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方可返校。

4.第一批返校的高
三、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应在返校前7日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且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方可返校。

5.由湖北(含武汉)返穗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穗前应提前报告学校和社区,根据有关要求凭电子健康码进行分类管理。
持红码、黄码 -17- 或无码者应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后,提供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6.由湖北(含武汉)持绿码返穗教职员工和学生,返穗前应提前报告学校和社区,根据有关要求凭电子健康码进行分类管理。

(1)属14天前返穗的,按现行社区管理规定执行。

(2)属14天内返穗的,应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14天,其中持绿码未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者,应在当天进行核酸检测;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者,返穗7天后需再检测一次核酸,结果阴性的,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7.返校前出现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的教职员工,需经医院诊断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并在身体康复后,由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出具返校证明,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二)做好返校途中个人防护
1.外地教职员工和学生请参照《教职员工和学生返穗指引》安全返穗。
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属地社区管理或相关调查。
返程途中如有发热(额温≥36.8℃,体温≥37.3℃)、干咳、乏力或腹泻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近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将就诊相关信息报告给学校,杜绝教职员工和学生带病、带隐患返校返岗。

2.在穗教职员工和学生请参照《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途中新冠肺炎防护知识要点》安全返校。

3.乘坐私家车或有亲友陪同返校的学生,车辆和亲友送至校门口即可,不得进入校园。
(三)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进校信息核对与体温检测
1.按照分批分期返校工作方案,安排不同年级、班级错峰、错时按照指定路线入校。
-18-
2.做好返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身体状况信息的核查,并进行体温检测,检查口罩佩戴情况。

3.学生进入宿舍前,须再次进行体温检测,核对学生身体健康信息,无异常后登记进入。

4.体温异常的参照《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进行处置。
(四)做好暂未报到学生的管理
1.对因出行管控、体温检测异常、隔离观察以及患病入院诊治等情况而暂未报到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做好调查了解工作,掌握真实信息。

2.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不能按时到校的学生,组织教师进行电话线上家访、教师和学生的线上作业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指导、心理教师对学生开展线上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及心理疏导工作。
附件: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流程 -19- 附件 学生家长班主任校医学校 -20-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流程 返校前2周
1.居家活动,健康生活
2.不提前返校
3.理性认识疫情,做好科学防护
4.配合学校管理登记
5.配合在线教学安排
6.疫情重点地区学生提前报备到校时间
1.健康监测,每日上报
2.居家活动,通风消毒
3.外出防护,保持卫生行为
4.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1.做好科学防护
2.做好健康教育
3.准备在线教学
4.督促做好学生14天健康记录
5.线上远程办公
1.疫情监测并每日上报
2.隔离可疑人员,联系定点医院
3.培训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4.指导卫生消毒
5.加强个人防护
1.公布返校日期
2.普及防控知识
3.完善应急预案及防控制度
4.物资保障,全面消毒
5.确保校车通行安全
6.疫情监测,信息上报 返校当天
1.错峰入校
2.入校、图书馆、教学楼、食堂前测体温
3.佩戴口罩、勤洗手
4.自驾车及陪同人员不得进校
5.报到后不离开校园
1.健康监测,上报信息
2.安全出行,远离人群
3.外出防护,注意卫生
1.做好健康教育
2.汇总健康信息
1.监测返校人员体征
2.疫情信息上报
3.隔离可疑人员,联系定点医院
4.指导卫生消毒
5.加强个人防护
1.安排师生错峰上学并持续至疫情解除
2.监测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信息
3.出入校园管控
4.监测后勤保障人员健康状况
5.环境、设备、桌椅消毒
6.安排错峰用餐并持续至疫情解除 返校后
1.配合学校健康监测
2.佩戴口罩,保持卫生行为
3.做好日常个人用品消毒
4.保持场所卫生整洁,注意通风
1.健康监测,每日上报
2.于校门口指定处错峰接送
3.外出防护,保持卫生行为
4.信息共享,保持家校沟通
1.加强健康教育
2.询问观察学生情况,逐日报告
3.督促学生健康检查和手部消毒
4.采用网络登记上报
5.协助追踪学生病情和转归
1.师生健康监测,逐日上报疫情信息
2.隔离可疑人员,联系定点医院
3.健康宣教
4.指导卫生消毒
5.加强个人防护
1.禁止不必要的集体活动
2.疫情监测,每日上报
3.通风消毒,放置免洗手消毒液
4.加强进出校园管理
5.医疗与物资保障
6.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
一、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培训机构以及有住宿生、教师公寓的校外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二、目标要求始终将教职员工、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类施策。
一把手负总责,组建一套班子,制定一套方案。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校园实行封闭管理,校内实行分类管理。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

三、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属地管理。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属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责任分工和要求,协调一致,密切配合。
(二)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坚持预防为主,最大限度降低人员暴露和感染的风险。
依靠专家,共同参与,科学应对。
重视对弱势群体人员的帮扶工作。
(三)联防联控,依法处置。
加强与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等部门以及属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沟通联系,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有序、有力、有效处置疫情。
-21- (四)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建立完善疫情信息反馈机制。
规范强化信息反馈的时限、程序、职责、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快捷高效。

四、组织保障和制度体系(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院(系、部)、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防控工作的责任人。
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必须指定防控工作的责任人。

2.成立学校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机构,学校综合协调部门牵头,宣传、学工、教务、后勤、校医院(或校医室、门诊部)、财务、纪检监察、团委、保卫、院(系、部)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经费到位。
建立学校、院(系、部)、班级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

3.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二)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制定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返校工作方案,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日检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完善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和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五、工作措施 -22- (一)实行校园封闭管理
1.坚决做到“五个一律”: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提前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师生进入校园一律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2.对因公入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验“穗康码”,坚持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

3.加强值班值守。
疫情期间,安排校领导24小时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报送疫情相关信息,校领导及工作负责人必须保持电话畅通,随时待命。

4.学校不得组织任何聚集活动。
校内所有场所、设施暂停向社会开放。

5.做好学生见习、实习管理。
做好留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和管理服务工作,引导留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晨午检,做好宿舍、教室等场室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等工作。
(二)精准落实人员排查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校园疫情防控方案。
精准掌握境内外疫情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布情况;精准掌握境内外疫情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精准掌握境内外疫情重点地区的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组织全体人员通过穗康“学生健康卡、教职工健康卡”进行返校前动向和身体健康状况上报,实行“日报、零报”。
(三)开展防控演练 -23- 在教育、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定点医院指导、参与下,对可能产生人群密集的各项活动,如出入校、就餐、课堂教学、课间活动等,至少演练1次,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处置过程至少演练1次,结合本校实际,对照省、市新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沟通顺畅,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
(四)组织教育培训
1.全覆盖完成教职员工(含教师、职工、临聘人员、物管人员、食堂从业人员、保洁员、保安员、校车司机等)“传染病法律法规、新冠肺炎基本知识、防控核心知识、防控策略、应急处置流程、日常防控操作规范、消毒操作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一律不得返校返岗。

2.通过新媒体、多媒体、网络课程、慕课、海报等形式,对教职员工和家长、学生进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教育教职员工和学生少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聚集活动,避免到通风不畅、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方法和“咳嗽礼仪”;食物要洗净煮熟,饭前便后要洗手,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坚决杜绝接触或食用野生动物;疫情解除前避免前往疫情重点地区;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3.做好“返校疫情防控第一课”准备。

4.返校前,发放新冠肺炎防控学生、家长、学校手册。
(五)改善校园环境
1.科学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重点开展灭鼠、清除越冬蚊卵 -24- 专项行动。
对各重点区域和场所以及空调系统、校车等重点设备按指引进行预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

2.对人员可能密集且自然通风不足的场所进行改造,安装机械通风装置,确保各重点区域和场所(办公室、教室、宿舍、会议室、体育场馆、活动中心、图书馆、食堂、卫生间、实验室、超市/小卖部、楼道和隔离室等)通风条件良好。
确保盥洗设施正常使用、数量满足需求,确保下水道通畅、地漏和洁具等密封性良好。
(六)做好物资和场所准备
1.做好口罩(每天每人2个口罩标准储备至少2周用量)、洗手液、测温设备、一次性手套、防护隔离服、消毒剂和器具等防控物资储备。
每个学校至少配置1台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和足够数量的额温枪。
告知学生可通过穗康“学生健康卡”预约购买口罩。

2.各重点区域和场所以及校车等配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或配备足够的含乙醇免洗洗手液,或肥皂、擦手纸巾等。
在校门口加装洗手水龙头,或配备含乙醇免洗消毒剂,或配备简易喷洒消毒器具。

3.做好校医院(室/所)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足配齐校医,配足医疗设备设施,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在属地疾控中心指导下,参照本指引中的《学校设置新冠肺炎隔离场所工作指引》,划定独立教学和住宿场所,设置校内医学观察场所和临时隔离室。
(七)配备足够的校医等医护人员
1.按要求配足配齐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抽调对学校公共卫生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熟悉的专业人员进驻学校,确保每所学校(校区)至少要有1名专业人员驻校担任健康指导员,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确保学校防控措施到位。
-25- (八)加强食堂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饮用水和学生集体用餐等相关管理制度。

2.制定分批错峰或者分餐计划。
在食堂地面设置排队间隔(1米)标识,在餐桌上设置分隔就餐标识,采用透明亚克力板或其他材料进行近距分割。

3.严格从业人员管理,返校前所有人员必须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并经过培训。

4.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食堂清洁卫生,全面盘点货物,清除过期食品,清洗消毒餐具用具,做好供水设施清洁消毒,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等须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5.采用配餐供餐的,要监督检查配餐公司生产过程、送餐车辆及工具的清洁消毒情况。

6.通过“广东省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上报学校食堂基础信息、食堂从业人员信息以及开学检查、自查情况等。
(九)做好返校准备
1.根据省、市统一要求,结合疫情防控情况,制定开学方案和师生分期分批返校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境内外疫情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有序返校。

2.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教学、就餐、住宿等人员聚集活动的行为规范、过程规范,暂停混班学习生活,不得聚集、扎堆、串班、串门。
做好返校后学生每日分批错峰错时上/下学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分年级、班级合理安排每批学生上/下学时间间隔及出入路线。

3.返校时间确定后,及时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或钉钉等多种渠道提前发布“返校须知”,说明返校时间、方式、途中防护措施、 -26- 报到要求及流程、到校后需服从学校防疫工作安排、执行学校防疫措施、配合学校做好防疫工作等内容。

4.返校时间确定后,及时通知参与属地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教职员工,要在返校前14天向相关组织申请离岗,并自觉居家休息观察满14天后,健康者方可返校。

三、返校途中及报到当日工作措施(一)严格把握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条件学校安排专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返校条件进行核对,绝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校返岗。
对暂缓返校的人员,学校要及时与其本人或学生家长联系,做好沟通工作,并保持联系。

1.曾确定为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经规范诊疗、隔离、医学观察期全部流程后,提供返校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和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的;以及返校前14天内,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后,提供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的,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2.属防控工作中评估确定为重点人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被评估确定为重点人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需居家隔离14天,并核酸检测阴性后,经学校批准方可返校。

3.全体教职员工应在返校前7日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且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方可返校。

4.由湖北(含武汉)返穗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穗前应提前报告学校和社区,根据有关要求凭电子健康码进行分类管理。
持红码、黄码或无码者应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后,提供解 -27- 除医学观察证明,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5.由湖北(含武汉)持绿码返穗教职员工和学生,返穗前应提前报 告学校和社区,根据有关要求凭电子健康码进行分类管理。

(1)属14天前返穗的,按现行社区管理规定执行。

(2)属14天内返穗的,应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14天,其中持绿码未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者,应在当天进行核酸检测;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者,返穗7天后需再检测一次核酸,结果阴性的,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6.返校前出现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的教职员工,需经医院诊断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并在身体康复后,由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出具返校证明,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二)做好返校途中个人防护
1.外地教职员工和学生请参照《教职员工和学生返穗指引》安全返穗。
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属地社区管理或相关调查。
返程途中如有发热(额温≥36.8℃,体温≥37.3℃)、干咳、乏力或腹泻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近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将就诊相关信息报告给学校,杜绝教职员工和学生带病、带隐患返校返岗。

2.在穗教职员工和学生请参照《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途中新冠肺炎防护知识要点》安全返校。

3.乘坐私家车或有亲友陪同返校的学生,车辆和亲友送至校门口即可,不得进入校园。
(三)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进校信息核对与体温检测
1.按照分批分期返校工作方案,安排不同年级、班级错峰、错时按照指定路线入校。

2.做好返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身体状况信息的核查,并进行体温检 -28- 测,检查口罩佩戴情况。

3.学生进入宿舍前,须再次进行体温检测,核对学生身体健康信息, 无异常后登记进入。

4.体温异常的参照《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 可疑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进行处置。
(四)做好暂未报到学生的管理
1.对因出行管控、体温检测异常、隔离观察以及患病入院诊治等情 况而暂未报到的学生,学校在第一时间做好调查了解工作,掌握真实信息。

2.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不能按时到校的学生,组织教师进行电话线上家访、教师和学生的线上作业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指导、心理教师对学生开展线上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及心理疏导工作。
附件: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流程 -29- 附件 学生家长班主任(辅导员)校医 学校 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流程 返校前2周
1.居家活动,健康生活
2.不提前返校
3.理性认识疫情,做好科学防护
4.配合学校管理登记
5.配合在线教学安排
6.疫情重点地区学生提前报备到校时间
1.居家活动,通风消毒
2.外出防护,保持卫生行为
3.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1.做好科学防护
2.督促学生做好14天健康记录
3.准备在线教学
4.线上远程办公
1.疫情监测并每日上报
2.隔离可疑人员,联系定点医院
3.培训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4.加强个人防护
1.公布返校日期
2.普及防控知识
3.完善应急预案及防控制度
4.物资保障,全面消毒
5.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6.疫情监测,信息上报 返校当天
1.错峰入校
2.入校、图书馆、教学楼、食堂前量体温
3.佩戴口罩、勤洗手
4.自驾车及陪同人员不得进校
5.报到后不离开校园
1.外出防护,注意卫生
2.安全出行,远离人群
1.做好健康教育
2.汇总健康信息
1.监测返校人员体征
2.疫情信息上报
3.隔离可以人员,联系定点医院
4.科普防控知识
5.加强个人防护
1.安排师生错峰上学并持续至疫情解除
2.监测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信息
3.出入校园管控
4.监测后勤保障人员健康状况
5.环境、设备、桌椅消毒
6.安排错峰用餐并持续至疫情解除 返校后
1.配合学校健康监测
2.佩戴口罩,保持卫生行为
3.做好日常个人用品消毒
4.保持宿舍卫生整洁,注意通风
1.外出防护,保持卫生行为
2.信息共享,保持家校沟通
1.加强健康教育
2.记录学生情况,逐日报告
3.协助追踪学生病情和转归
1.师生健康监测,逐日上报疫情信息
2.隔离可疑人员,联系定点医院
3.健康宣教
4.加强个人防护
1.禁止不必要的集体活动
2.疫情监测,每日上报
3.通风消毒,放置免洗手消毒液
4.加强进出校园管理
5.医疗与物资保障
6.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30- -31- 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前防控指引
一、压实责任,成立机构健康监测、卫生保洁消毒等专责小组,明确职责并做好培训演练。

二、建立健全机构与医疗等卫生健康机构、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机构与家长及机构内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三、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完善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教育、卫生健康、疾控部门指导下,至少各开展1次疫情防控演练、应急演练,确保各岗位人员熟悉掌握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

四、建立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通风和消毒制度。

五、建立员工招聘和学员招收健康监测制度。
建立员工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掌握假期中本机构人员(含新招聘员工)的行踪和健康状况,了解患病人员发病情况;清查所招学员(包括新旧学员)的健康状况及疫情重点地区的旅行史。
做好员工和学员返校把关工作,禁止任何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的人员返校。

六、划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场所,设置机构内临时隔离室,用以发热人员转送前的临时隔离。
场所设置和隔离要求、转送方法参照本指引中的《学校设置新冠肺炎隔离场所工作指引》《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由所在地疾控中心负责指导。

七、立即启动进入机构体温检测制度和人员手部消毒,严控人员进出机构管理。
-32-
八、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足够洗手液。

九、全面做好机构的环境卫生与保洁消毒。
(一)对机构全覆盖做好清洁卫生,整治卫生死角,进行鼠害监测和灭鼠。
加大每天巡查清扫消毒力度和频率,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二)加强对机构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消毒。

十、每天做好各类教学和生活以及各类工作场所(如教室、办公室、公共活动区等)的通风换气。
(一)保持自然通风,每天至少开窗2次,确保排气扇运转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无法采用自然通风的,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二)做好机械通风相关维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一、加强机构员工健康监护。
若有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戴口罩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上课。

二、做好机构员工防病知识培训工作,组织机构全体员工学习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

三、做好机构防护物资储备。

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完善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集体食堂、厨房、餐具等卫生消毒工作。
-33- 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复课后防控指引
一、总体要求(一)制定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建立领导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二)安排专人具体落实机构防控的各项措施,设立专人负责本次疫情期间的信息汇总、报告和处置等工作。
(三)机构暴发新冠肺炎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机构新冠肺炎暴发疫情的处置等工作。
(四)保障机构防控必须的场所和物资。

二、日常防控措施(一)机构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以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建立联系,明确机构联络人及联系方式,并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导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二)在机构门口开展体温检测,在机构门口加装洗手水龙头,或配备含醇免洗消毒剂,或配备简易的喷洒消毒器具,落实人员手部消毒工作,对有发热和咳嗽等症状者禁入机构。
(三)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加强机构封闭式管理,减少人员聚集和往来,因地制宜采取宿舍、楼栋封锁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并对往来人员车辆造册登记。
(四)洗手间和食堂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五)全面落实机构内的环境卫生与保洁消毒措施,由专职人员负责消毒,对课室和办公室做到一日一消,并做好消毒登记。
消毒任务较重的机构可聘请专业的PCO公司进行消毒处置。
-34- (六)加强对机构内学员和教师的健康监控,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如有发热、咳嗽、乏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让其戴上口罩,通知学员家长,引导其到医疗机构就诊,如有聚集性症状发生,机构联系人立即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联系。
(七)加强机构内各场所的通风换气。
(八)机构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九)有住宿制的培训机构,加强自然通风,保证宿舍的空气质量。
(十)机构设置临时隔离室,要求相对独立、通风良好、并提供水银温度计、外科口罩、洗手液、免洗洗手液(含酒精成分)等医疗用品和办公用品。
(十一)做好机构员工防病知识培训工作,组织机构全体员工学习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
(十二)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三、疫情发生后的防控措施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教职工和学生时,须按照本指引中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进行处置。
-35-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 为有效处置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根据《广州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广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指引(试行)》等规范要求,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普通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处置工作指引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发热(额温≥36.8℃,腋温≥37.3℃),并有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症状时,须采取以下措施:(一)出现可疑症状的教职员工要立即换戴医用外科口罩,离开工作场所到学校临时隔离室。
再次检测腋温,经询问,一旦发现14天内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途经史或有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应立即拨打120通知相关医院派车接诊;如无上述情况,患者自行到医院就诊排查。
患者离开后立即对临时隔离室进行消毒,与患者接触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防护措施,按要求戴医用外科口罩。
出现可疑症状的学生应立即换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引导其到学校临时隔离室。
再次检测腋温,经询问,一旦发现14天内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途经史或有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应立即拨打120通知相关医院派车接诊,并与监护人联系沟通。
如无上述情况,则在隔离室观察,电话通知监护人领返回家,尽早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
部分路途较远的,监护人不能在短时间内到校的,可与其电话沟通,由学校安排专人协助送医。
患者离开后立即对临时隔离室进行消毒,与患者接触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防护措施, -36- 按要求戴医用外科口罩。
可疑新冠肺炎病人前往就医时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可疑病例尚未确诊前,与其接触过的师生不要随意走动,尽量保持在原位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三)将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情况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肌肉酸痛、腹泻、结膜充血等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
校医、班主任、校领导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手套。
(四)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切实落实日报和零报制度,掌握病例每日增减情况。
(五)有专人负责与离校或离园教职工、学生进行家访联系,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
(六)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处理工作,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卫生室(保健室)、教室、宿舍等场所的消毒和通风工作。
(七)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教师等力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通过电话、网络(微信、QQ、电子邮箱)等线 -37- 上渠道,向有需要的学生、教职工开展心理支持工作。
(八)根据疫情发展程度、卫生健康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专 业建议,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采取部分班(年)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停课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确定,一般情况下:
1.以班级为单位,经医疗机构初步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学生1人,可实施临时停课。
病例诊断明确后,学校可根据卫生健康部门建议,采取继续停课或复课措施。

2.以班级为单位,经医疗机构确诊为新冠肺炎1例,该班级应实施停课。
停课期限为最后一次与确诊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3.以学校为单位,经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复核,确诊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该校区所有班级应实施停课。
停课期限为最后一次与确诊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处置工作指引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发热(额温≥36.8℃,腋温≥37.3℃),并有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症状时,须采取以下措施:(一)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成年人)应立即换戴医用外科口罩到校医院临时隔离室。
再次检测腋温,经询问,一旦发现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应立即拨打120通知相关医院派车接诊。
如无上述情况,患者自行到医院就诊排查。
学生(未成年人)要及时与监护人沟通联系,监护人不能在短时间内到校的,可与其电话沟通,由学校安排专人协助送医。
患者离开后立即对临时隔离室进行消毒,与患者接触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防护措施,按要求戴医用外科口罩。
可疑新冠肺炎病人前往就医时尽 -38- 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可疑病例尚未确诊前,与其接触过的师生不要随意走动, 尽量保持在原位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三)将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情况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 政部门,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肌肉酸痛、腹泻、结膜充血等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
校医、班主任、校领导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手套。
(四)启动以班级为单位的晨午检制度,根据疾控机构的要求实行日报和零报制度,掌握病例每日增减情况。
(五)指定专人负责离校教职工、学生的家访联系,了解每日健康状况。
(六)学校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教室、宿舍及公共场所,如电脑室、视听室、食堂、图书馆等的消毒与通风。
(七)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教师等力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通过电话、网络(微信、QQ、电子邮箱)等线上渠道,向有需要的学生、教职工开展心理支持工作。
-39- (八)根据疫情发展程度、卫生健康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专业建议,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采取部分班(年)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停课范围及期限可参考普通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工作指引。

三、校外培训机构处置工作指引机构内学员、培训教师及工作人员出现发热(额温≥36.8℃,腋温≥37.3℃),并有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症状时,须采取以下措施:(一)出现可疑症状患者应立即换戴医用外科口罩,带离培训场所。
再次检测腋温,经询问,一旦发现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时,应立即拨打120通知相关医院派车接诊。
如无上述情况,对于出现可疑症状的学员,要立刻电话通知监护人领返回家,尽早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出现可疑症状的培训教师或工作人员自行到医院就诊排查。
患者离开后立即对培训场所进行消毒,与患者接触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防护措施,按要求戴医用外科口罩。
可疑新冠肺炎病人前往就医时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可疑病例尚未确诊前,与其接触过的人员不要随意走动,尽量保持在原位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三)将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情况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 -40- 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肌肉酸痛、腹泻、结膜充血等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
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手套。
(四)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切实落实日报和零报告制度,掌握病例每日增减情况。
(五)有专人负责与缺勤的员工、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其健康状况。
(六)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处理等工作,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加强教室、寝室等消毒与通风。
(七)根据疫情发展程度、卫生健康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专业建议,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采取部分班级或全机构停课等措施,停课范围及期限可参考普通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工作指引。

四、机关、事业单位处置工作指引员工出现发热(额温≥36.8℃,腋温≥37.3℃),并有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症状时,须采取以下措施:(一)可疑患者应立即换戴医用外科口罩,离开工作场所。
再次检测腋温,经询问,一旦发现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时,应立即拨打120通知相关医院派车接诊。
如无上述情况,自行到医院就诊排查。
患者离开后立即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与患者接触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防护措施,按要求戴医用外科口罩。
可疑新冠肺炎病人前往就医时尽量避免乘坐公交 -41- 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可疑病例尚未确诊前,与其接触过的人员不要随意走动, 尽量保持在原位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三)将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情况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上级管 理部门,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肌肉酸痛、腹泻、结膜充血等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
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手套。
(四)根据有关部门建议,实行轮休制度、休假等减少人员密集的措施。
(五)开启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停止或减少使用中央空调,必须开空调时,要同时开排气扇,做好公共场所通风和消毒。
(六)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七)启动晨检制度和健康申报制度,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
附件:学校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患者应急处置流程 -42- 附件 学校出现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患者应急处置流程 发现可疑病例:腋温≥37.3℃,或有咳嗽、乏力等。
立即留观:
1.换医用外科口罩;
2.报告疫情信息报告员;
3.引导至临时隔离室。
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径史,或有疑似、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
无相关病史。
学校启动应急预案 立即报告属地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断和隔离治疗。
患者自行到医院就诊排查(患者为学生,则通知家长带领至医院就诊)。
诊断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患 诊断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治愈后凭复课证明返校 -43- 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托幼机构、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各类大专高等院校、校外教育辅导机构等。

一、个人卫生(一)教职员工、学生及幼儿要做好健康监护。
(二)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户外空旷区域且无近距离接触,可不用佩戴口罩;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4小时或口罩潮湿需更换;若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应勤换;使用可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
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鼓励学生、幼儿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四)加强手卫生。
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部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七步洗手法洗手。
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按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二、环境清洁卫生(一)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 -44- 和课间休息期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
可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可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室内体育馆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
校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14天内疫情重点地区停留史的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病例或者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三、日常预防性消毒(一)对校园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1.室内空气消毒日常以加强通风换气为主。
必要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或化学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消毒方法参考如下: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每天一次。
在放学后无人条件下开启。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适合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3)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剂量),按2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在无人条件下进行。

2.物表消毒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 -45- 30min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体育器材、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1次。

3.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于净,保持卫生。
厨房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

4.集体食堂餐具消毒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min消毒,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5.卫生间的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将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图书馆、实验室和隔离室等公共场所做到一日一消;公共课室确保一批学生消毒一次,由专职人员负责消毒,并做好消毒登记。
消毒任务较重的学校可聘请专业的PCO公司进行消毒处置。

6.电梯消毒
(1)厢式电梯 -46- a.电梯按键的消毒使用75%酒精擦拭;b.对电梯轿厢内的消毒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进行喷雾,作用时间60min,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min;c.每天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电梯按钮、扶手、地面、空调滤网进行消毒。

(2)扶梯a.两侧扶手清洁消毒:使用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扶梯两侧扶手,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擦净,每日消毒不少于4次,并做好消毒标识。
b.扶梯阶梯表面清洁消毒:每天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作用至少30min后,再用清水擦净,每日至少2次。

四、随时消毒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立即上报属地疾控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剂消毒。
” -47-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
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
建议擦拭2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消毒作用2小时后桌椅用清水洗净。
(四)消毒人员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附表)并及时报送疾控机构。

五、终末消毒发观疑似病例送至医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组织终末消毒。

六、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一)有效氯浓度500mg/L的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
2.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500mg/片):1片溶于1升水。
如需配制其它浓度的消毒液可参考以上配制方法增减水的比例即可。
(二)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48- (四)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儿童请勿触碰。

2.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3.用于厕所清洁的洁厕剂不宜与含氯消毒剂混用。

4.使用消毒剂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该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七、合理使用消毒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七不宜”,防止过度消毒,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
(二)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三)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
(四)不宜对校内水塘、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
(五)不得在有人条件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六)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七)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
附件:
1.消毒剂配置流程
2.日常预防性消毒登记表
3.随时(应急)消毒工作记录 -49- 附件
1 消毒剂配置流程 评估要实施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检查消毒剂外包装是否完整,溶液外观是否异样,是否在有效期内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浓度、配置方式、注意事项等根据消毒剂有效氯含量,计算消毒剂用量和水用量 准备好消毒工具,如拖把、抹布、量筒、水桶、搅拌棒等物品戴塑胶手套、口罩(如需要可戴护目镜)加入适量水加入适量消毒剂,搅拌至完全混匀 -50- 附件2日期 日常预防性消毒登记表 消毒地点消毒配置消毒时长 操作人 -51- 附件
3 随时(应急)消毒工作记录 学校名称:通知人:接报单位:消毒位置: 消毒起止对象 时间 时分至时分 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 时分至时分 呕吐物、稀便 时分至时分 备注: 衣服、纺织品 班级:通知时间:接报人: 事由:接报时间: 消毒配制比例 消毒方法 □1包消毒粉+4.8升水□1片含氯泡腾片+1升水□1包消毒粉+2.4升水□2片含氯泡腾片+1升水□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 □10包消毒粉+2.4升水□20片含氯泡腾片+1升水 □1包(或2包)消毒粉+2.4升水□2片(或4包)含氯泡腾片+1升水 □1包消毒粉+4.8升水□1片含氯泡腾片+1升水 □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消毒60min □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消毒60min □覆盖包裹 □毛巾完全覆盖污染物,10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至湿润透,消毒30min□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 □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消毒人员: 交表日期: 收表人: -52- 校车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
一、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非空调校车的窗户应尽量打开,保持室(车)内良好的通风状态。
密闭的有空调的校车等候室及校车可调节新风装置,加大新风量和换气量,或开启换气扇及空调新风装置,以增加空气流通。

二、清理清洁,保持卫生整洁保持校车等候室及校车车厢内卫生整洁,及时打扫卫生和清理垃圾。

三、增加频次,专人督导检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需增加等候室、车厢内清洁消毒频次,指派专人进行清洁消毒工作的督导检查,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四、规范作业,重点部位擦拭浸泡消毒校车等候室和校车,乘客和工作人员的手接触频次最多的部位属于重点关注部位,例如,门把手、座椅扶手、方向盘、车厢内扶杆、吊环拉手等,按消毒作业方法规范操作。

五、消毒作业方法(一)日常消毒:由保洁人员进行,以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拖地,擦抹门把手、座椅扶手等重点部位,每天1次。
装有空调的校车,每日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min,或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min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1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
(二)随时消毒:校车在运行途中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 -53- 病例时,跟班工作人员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实施随时消毒。

1.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消毒双手。

2.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病人的生活用品(包括餐 具、洗漱用品等),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病人的随身物品等,用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
及时进行封存或区域封闭,他人不得接触,然后对病人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具体方法由疾控中心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登记封存的物品和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及时上报移交的资料。
(三)终末消毒:该交通工具到达终点后,疾控部门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要求,在交通工具维护维修点或站台对病人曾就座的厢体实施终末消毒。
-54- 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通风换气指引
一、首选自然通风,每天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无法采用自然通风的,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换气。
不能通风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入,必要时可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

二、机械通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满足运行和管理要求,并应定时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换气、清洗和消毒。
(一)运行要求
1.空调是局部空调(分体空调、窗式空调、移动空调等),没有新风和回风系统的,但教室有窗户的可以开空调:开空调时适当打开门窗,开启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3次,保持自然通风不少于3小时。

2.当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3.当空调通风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应当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
(2)保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3)对于大且深房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
(4)各房间加强通风;
(5)新风系统宜全天运行。

4.当空调通风系统为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类似于家庭分体式空调)时,应当开门或开窗,加强空气流通。
(二)管理要求
1.新风采气口及其周围环境必须清沽,确保新风不被污染。
-55-
2.对于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不论空调系统使用运行与否,均应当保证室内全面通风换气;每天上课前和下课后30—60min,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保持运行,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3.人员密集的场所应当通过开门或开窗的方式增加通风量,同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健康监测。

4.建议关闭空调通风系统的加湿功能。

5.加强对风机盘管的凝结水盘、冷却水的清洁消毒。

6.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以及空调机组凝结水排水管等的U型管应定时检查,缺水时及时补水,避免不同楼层间空气掺混。

7.当场所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1)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型、供风范围等情况不清楚。

8.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当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2)在疫情流行期间,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过滤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3)空调通风系统的常规清洗消毒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2012)的要求。
可使用2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浸泡或擦拭,作用10—30min,对需要消毒的金属部件建议优先选择季铵盐类消毒剂。
-56-
(4)已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中应严格遵循产品使用说明操作,保障运行效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9.做好排查,保证所有排风均直接排到室外。
-57- 学校集体宿舍(公寓)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
一、未确定开学时间之前,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通知到每一位已经离校的学生(教师),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未经学校批准,不得提前返校进入集体宿舍(公寓)。
经批准返校的师生,如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接触过疫情重点地区人员,要按有关规定先隔离14天,医学观察期结束无恙后方可入住宿舍(公寓)。

二、对于疫情期间仍住在集体宿舍(公寓)的学生(教师),要加强管理,在集体宿舍(公寓)门口设置安全检查岗,落实24小时值班制,对进出集体宿舍(公寓)的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外来人员(访客)不得进入集体宿舍(公寓)。

三、坚持“逢进必检”的原则,对进入集体宿舍(公寓)居住的人员要做到一个不漏进行体温检测,询问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等身体不适,对于出现异常症状的人员,按照本指引中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处置。

四、实施严格的区域分隔和作息管理,加强巡查检查,避免学生(教师)串门聚集。

五、留校师生做好个人防护及宿舍(公寓)清洁卫生工作,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每天整理好个人内务卫生,定期清理房间内垃圾等杂物,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宿舍内部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30min以上,保持空气流通。
鼓励师生床位悬挂围帘、蚊帐等简易防护工具。

六、加强每日对宿舍(公寓)共用卫生间、饮水机、洗衣机、楼 -58- 梯扶手、门窗、电梯等使用频率较高区域进行全方位卫生消毒工作,通过发放消毒用品,指导师生做好房间内部消毒。

七、设立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点,按要求分类投放废弃口罩、外卖餐盒等,及时对垃圾投放点和收集站进行消杀。

八、按照住宿规模储备一定数量的口罩、体温计、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控物资。
向学生(教师)提供个人消毒及防护宣传品,督促学生(教师)每日进行自我卫生消毒。
宿舍应建立健康观察与报病制度,并可设立宿舍长(或者楼层长)负责本宿舍(或楼层)师生健康观察与报病工作。

九、对宿管人员每天进行晨检,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佩戴口罩上岗。
有条件的学校应安排宿管人员全部集中入住专属集体宿舍,实行统一封闭管理,禁止外人进入,严格员工住宿、体温检测和出入登记制度,定期对宿舍区进行消毒,保持干净卫生、通风。
-59- 学校卫生间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
一、卫生间的清洁消毒(一)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采用排气扇通风。
每天早晚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
(二)便后及时冲水,马桶冲厕时要盖上马桶盖。
(三)每日至少清洁厕所一次。
使用含氯消毒液按照稀释配比(如1:99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洁厕所,尤其是马桶、便器、洗脸台、水龙头和门把手等。
(四)每星期至少清洁1次卫生间地面排水口(地漏)。
首先把约0.5升清水倒进排水口,然后把一茶匙1:99稀释家用漂白水倒进排水口,5min后再倒清水入内。
确保排水口及喉管没有渗漏或阻塞。
(五)检查下水道的密闭性,如发现下水道有反水、漏水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加强马桶或便器的密封性。

二、公共卫生间的使用
1.可使用消毒纸巾擦拭马桶坐垫,减少马桶圈上的微生物。

2.不要踩在坐便器上,以免发生崩裂,被陶瓷碎片划伤。

3.不要随意触摸公共卫生间里的其他表面,如马桶冲水按钮、门把手、水龙头和纸巾机等,便后认真洗手。

4.如厕过程中可隔着纸巾按冲水和关开厕门,避免直接触碰。

5.学校公共卫生间加强卫生保洁工作,定时冲刷便器,每天使用含氯消毒液对厕所地面、冲水按钮清洗消毒,公共卫生间需提供洗手液、擦手纸或烘干机供如厕人员使用。
-60- 学校图书馆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
一、图书馆场馆管理(一)在疫情流行期间,学校图书馆一律停止对外开放。
(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学校开学后,图书馆场馆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经学校同意后对师生开放。
(三)正式开放前对图书馆进行预防性清洁消毒。
(四)保持图书馆空气流通。
保证馆内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五)保持图书馆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六)图书馆内应提供相应设施和条件,供读者和工作人员保持清洁使用,避免各类病菌接触式传染和交叉感染。
(七)图书馆内电梯、楼梯、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览器、触摸屏等公共接触区域,每天重点消毒。
(八)对馆藏书籍进行杀菌除尘清洁处理,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九)定期对图书馆馆区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二、图书馆人员管理(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病意识。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应进行登记并测量体温。
(三)严格控制入馆人数,对入馆人员进行登记。
限制每日进馆人数,调整预约程序,预约有座方可入馆,馆内单独就坐,不直接面对面,间隔1米以上,合理疏导馆内人数,不组织聚集活动。
-61- (四)入馆人员自行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不佩戴口罩不得入馆。
(五)对入馆读者进行体温测量,正常方可入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六)图书馆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一次性口罩,供有需要的人员使用。

三、高度重视,保障服务(一)要切实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阵地意识,做到严防死守。
(二)图书馆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强化责任,细化分工,严格做好疫情防控。
(三)各项防疫措施均应按照各级主管部门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并适时调整。
(四)疫情防控期间,有条件的图书馆应保障信息系统和相关服务平台正常运行,畅通师生远程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途径,开展网上咨询等服务。
(五)闭馆期间,已外借图书一律停止归还,借期顺延,逾期免责。
(六)有条件的学校应创新工作方法,多途径满足读者需求。
-62- 学校实验场所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
一、正式开学前,所有学校原则上暂停教学实验活动。
不使用的实验场所实施封闭管理。

二、正式开学后,所有学校必须对所有实验场所进行综合检查,排除疫情和安全隐患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正式开学后,必须科学调配实验场所使用时间,控制人员密度,配备相应防护设施设备,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消毒。

四、进入实验场所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体状况登记,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五、疫情防控期间,所有使用的实验场所和参加实验的人员情况,必须当日报告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

六、从疫情重点地区返校,以及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和疑似、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师生,或已有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严禁进入实验场所。

七、正式开学前,高校因特殊原因确需进行的科研实验,必须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并报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八、高校涉及新冠肺炎研究与攻关的实验室和实验人员,必须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并报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九、强化实验动物安全管理。
涉及实验动物、微生物培养、细胞培养等类别的实验室,必须严格落实专人喂养、专人看护、专人管理制度。

十、进一步加强实验场所危险物、爆炸品和气体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五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双人领发、双人双锁、双人记账)管理制度,加强巡查检查,完善和熟悉应急处置预案,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
-63- 学校超市/小卖部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
一、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校内(特别是大专院校)正常运营的超市的卫生改善与健康防护。
校内小卖部视情况参照执行。

二、超市运营管理(一)提高防范意识。
可通过视频流动播放或张贴宣传材料等,加强从业人员和顾客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防范认知。
(二)加强健康管理。
员工在岗期间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汇报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合理安排从业人员的轮流休息。
(三)人员体温监测。
应当在超市门口设置专人对每位上岗员工和顾客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四)引导顾客佩戴口罩。
提醒顾客在进入超市之前应当佩戴口罩,回家后注意洗手,不戴口罩拒绝进入超市购物。
(五)设置应急区域。
可在超市内设立应急区域,当出现疑似症状人员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本指引中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进行处置。

三、环境卫生要求(一)加强通风。
超市应当保持空气流通、清晰,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指标限值要求》(GB37488—2019)。
超市的集中空调应当保证供风安全,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气处理机、 -64- 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若超市的空调无消毒装置,需关闭回风系统。
(二)垃圾处理。
每天产生的垃圾应当在专门垃圾处理区域内分类管理、定点暂放、及时清理。
存放垃圾时,应当在垃圾桶内套垃圾袋,并加盖密闭,防止招引飞虫和污染其他食品和器具,垃圾暂存地周围应当保持清洁,每天至少进行1次消毒。
(三)重点区域的卫生要求,确保超市地面无污水,生鲜加工区应当保持地面、墙面整洁,下水道口应当每天清洁、除垢、消毒,确保公共卫生间及时清洁,做到无积污、无蝇蛆、无异味。

四、加强清洁消毒(一)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对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公共桌椅、公共垃圾桶、购物篮、购物车、临时物品存储柜等,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建议每天至少在营业前消毒1次,可根据客流量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二)垃圾桶消毒。
可定期对垃圾桶等垃圾盛放容器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三)卫生洁具消毒。
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
(四)消毒工作服。
定期更换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常规清洗。
(五)方便顾客洗手。
确保超市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五、个人健康防护 -65- (一)佩戴口罩。
从业人员应当佩戴防护口罩上岗,与顾客交流时不得摘下口罩,顾客在超市内要一直佩戴口罩。
(二)保持安全距离。
从业人员与顾客服务交流时宜保持一定距离和避免直接接触。
(三)注意手卫生,工作人员在上岗期间应当经常洗手,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当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在工作中避免用手或手套碰自己的眼睛。
(四)重点人群防护。
收银员、售货员、理货员、保洁员、保安等与顾客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在上岗时佩戴手套,有条件的超市工作人员可配护目镜。
(五)接货员和采购人员传递文件或物品的前后都要洗手,传递时都要佩戴口罩。
(六)收银员优先推荐无线扫码支付方式,减少与顾客接触。
-66- 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食堂管理指引
一、人员安全管理(一)岗前管理
1.到过疫情重点地区、接触过疫情重点地区高危人员的食堂人员,要按有关规定至所住(在)社区做好信息登记,接受社区管理,早晚测量体温,14天隔离观察无恙后方可上岗。

2.食堂人员要抓好个人卫生,严格按规范洗手消毒,尤其是在制备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食堂人员应尽量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养殖禽畜动物。

4.有条件的学校应安排食堂人员全部集中入住专属集体宿舍,实行统一封闭管理,禁止外人进入,严格员工住宿、体温检测和出入登记制度,定期对宿舍区进行消毒,保持干净卫生、通风。
(二)上岗管理
1.每天对食堂人员进行晨检和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
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人员,须按照本指引中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处置工作指引》进行处置。

2.所有在岗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上岗,且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疫情期间不得佩戴PE材质敞开式透明口罩。
接触肉禽类生鲜食材、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还应戴一次性手套上岗操作,避免手部与食物直接接触。
-67- (三)服务管理往隔离区送餐的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需佩戴口罩、消毒手套并使用一次性餐盒或相对固定餐盒送餐,送餐至隔离区楼门口指定位置即可,不得进入楼内、室内,不准使用公用餐具送餐。
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独立存放。

二、食材进货查验(一)严格做好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工作,确保来源正规,尤其加强对肉及肉制品“二证一报告”的查验。
(二)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
(三)不得采购、饲养活禽畜动物和在食堂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
(四)要求供应商做好自身场地设备、送货人员和车辆的消毒防护等工作,建议不直接接触收货,由送货人按要求将货物送达指定位置,一定时间后收货人再去验收,电话沟通验收情况。
(五)采购肉禽类生鲜食材应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手直接接触,查验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后要洗手。

三、食堂加工操作(一)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和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粤市监〔2019〕90号)要求,做到“八个确保,四个规范”,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食堂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设施设备正常运转,食品原料安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规范原料控制、加工制作、清洗消毒、 -68- 留样管理。
(二)肉蛋等菜品加工必须烧熟煮透,烹饪中心温度务必达到70℃ 以上。
(三)疫情期间暂停制售生食类、冷食类(不含水果)食品和裱 花蛋糕(三明治),以及制作以生鸡蛋为原料且不经加热处理的沙拉食品。
(四)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餐用具的清洗消毒参照本指引中的《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

四、场所清洁消毒(一)每天对加工售卖区域、就餐区域、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和洗手间等进行消毒,洗手间应配备洗手水龙头及洗手液、消毒液等。
(二)保持加工区域和就餐区域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并对空气过滤装置进行清洁消毒。
疫情解除前停止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重新开启使用前应规范清洗和消毒。
(三)每次送餐后对外送餐食的工作服、工用具和车辆进行清洁消毒。
(四)如近期出现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的食堂,应及时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五、配餐就餐管理(一)在显著位置张贴疫情防控知识海报,如佩戴口罩、勤洗手、排队保持距离等。
(二)配备相应的测温器具,对就餐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人员,由专人 -69- 送餐,不得进入食堂就餐。
(三)在食堂入口设置洗手池,并配备洗手液等。
(四)售卖人员一律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口罩和手套, 更换经消毒过的工作服,销售中少用语言交流,与对方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五)在疫情防控解除前,停止大规模聚餐活动,错峰就餐,鼓励食堂提供营养套餐,由学生自带餐具,打餐后回宿舍用餐。
-70- 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工作指引
一、加强领导,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各学校要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学校领导干部要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把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广州市学校食品安全实施细则》《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及属地市场监管、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求,层层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责任。
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配备相应的防控物资,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做到无应急预案不复工复产复课。
学校食堂由第三方食品生产经营者经营的,学校应督促其落实食品生产经营直接责任。

二、结合疫情防控,抓实抓细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食品安全工作(一)规范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管理。
严格落实卫生防疫部门有关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疫情重点地区来穗或疫情期间停留过疫情重点地区的从业人员的返岗摸排工作,严格落实上岗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严禁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从业人员上岗,严禁让未经筛查合格的从业人员上岗。
严格对从业人员晨检和随机检查,并做好记录。
有关从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食堂工作,工作过程必须佩带口罩,并按规定时间更换口罩。
-71- (二)严格做好食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工作,健全台账、做好记录,确保来源正规,检验检疫票证齐全,食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风险可控。
严禁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严禁采购、销售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检疫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畜禽肉。
督促食品供应商做好自身场地设备的消毒防护等工作。
(三)严格按照《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和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粤市监〔2019〕90号)要求,做到“八个确保、四个规范”,加工过程中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或者半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使用的刀具、砧板、盛放容器等应生熟分开,肉蛋等菜品加工必须烧熟煮透,不得售卖冷荤熟食、生食凉菜、裱花蛋糕等。
(四)加强食堂消毒工作。
食堂启用前应加强清洁卫生消毒,强化饮用水监管;做好食堂厨房及供水、排气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定时开窗通风或开启排气设备,清洗切配及烹饪加工区域、售菜间、就餐间每日消毒,一餐一消毒。
(五)加强就餐人员管理。
进入饭堂就餐时,应对就餐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发热或疑似感染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不得进入食堂就餐。
(六)倡导分散就餐,尽量减少就餐人员聚集,坚决防止围餐、聚餐,鼓励食堂提供营养配餐,采取分餐制、轮流或分批就餐,或由学生自带餐具、打餐后回宿舍分散用餐。
严禁师生员工外出聚餐。
严格落实餐具的消毒管理。
(七)就餐人员应在餐前洗手,食堂餐厅设置足够的洗手水龙头, -72- 配备足够洗手液或肥皂、擦手纸、干手设施等。
推行七步洗手法。
(八)优先保障食堂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物资供应。

三、现场督查,加强指导落实各单位要不定期地就学校食堂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食 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检查全覆盖,重点检查原料采购与储存、进货查验记录、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同时学校应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要及时通过“广东省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上报自查、整改工作情况。
-73- 厢式电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指引
一、厢式电梯应加强通风,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保持环境表面清洁卫生。

二、进入电梯应该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电梯表面,减少用手揉眼、抠鼻等行为。
必要时使用免洗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三、乘梯时尽量不与人在轿厢内交流,当轿厢人员较多时,尽量乘坐下一趟电梯,减少多人乘梯,降低感染概率。
前往低楼层尽可能走楼梯或扶梯,少乘坐电梯。

四、在电梯内如果手部有触摸按键、护栏等物体,离开电梯后尽快洗手。

五、每天对电梯轿厢、轿门、层门等部位进行消毒,尤其是要用手接触的按键。
消毒频次依据电梯使用频次与乘坐人员的数量确定,遇有污染或明显污渍时随时消毒。

六、如运送疑似病人、确诊病人或被污染的物品(如生活用品、衣服),使用结束后需要立即对电梯进行消毒处理。

七、消毒后及时开启换气设备,便于异味的散发。

八、定期由电梯维保单位对轿厢换气设备进行维护、消毒、清洁。

九、厢式电梯内可配备免洗手消毒液、纸巾等。

十、医用、生活垃圾清运后需立即对电梯进行消毒处理。

一、做好电梯日常消毒记录,物管负责人对消毒情况进行检查。

二、做好宣传引导。
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要以张贴等方式向电梯乘坐者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74-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指引
一、及时补缺消防管理人员,并进行消防职责交底。
各学校要对消防安全组织和消防管理人员在位情况进行一次梳理,因疫情等导致人员流失、空缺的,要及时补缺。
要明确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对各级、各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职责进行一次提醒,强化其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正常运行。

二、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测试。
各学校要及时对所有消防设施器材、电气线路、燃气管线、油烟管道进行一次检查、测试,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落实整改,确保完整好用、安全可靠。
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并采取安全替代措施强化风险管控。

三、强化内部消防安全管理。
各学校值班人员要在岗在位,做好防火检查、巡查,确保无违规用火用电、无停用消防设施、无脱岗漏岗行为。
下班后要及时关闭电源、燃气管道开关等。
值班人员要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要加强对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隔离室、应急疏散物资储存点、学生宿舍、饭堂、实验室、危化品仓库、图书馆等重点部位和持续运转的用电等设备的检查、巡查。

四、开展消防通道检查整治。
各单位要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等开展一次系统检查,确保畅通。
严禁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内停放或为电动车充电,确保在发生火灾时不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车顺利通行。

五、重点加强酒精等使用管理。
各学校要对消毒用酒精实行单独存放、专人管理,严格落实火源管控措施。
使用酒精消毒时应远离明火和高温热源,严禁对插座、开关、电器等带电设备喷洒液体消毒剂。
-75- 消毒后,要及时开窗通风,严禁与明火接触。

六、及时开展师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各学校要及时组织消防安 全培训,教职员工要做到“一懂三会”(即: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
换岗、新入职教职员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要在公告栏、过道等显著位置张贴消防宣传画,利用电子屏、微信群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提示。

七、及时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
各学校要结合疫情防控需要,调整制定配套的灭火和疏散逃生预案,及时组织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
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人员及装备不齐的要及时补充,做到有备无患。
-76- 学校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常用防护物资储备清单 物品类型体温检测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 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防护用品 空气消毒用品 表面消毒用品呕吐物、排泄物 消毒用品手消毒 用品 名称体温计(水银温度计/额温枪/红外体温探测器等)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 长袖橡胶手套鞋套 医用防护服N95医用防护口罩(如:3M9132/1860) 护目镜隔离衣水鞋/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帽子医疗垃圾袋和医疗垃圾桶紫外线灯(移动、悬挂式)或空气消毒机气溶胶喷雾器(高配)6%过氧化氢消毒液,或15%过氧乙酸消毒液,或二氧化氯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等)75%乙醇消毒液常量喷雾器 固体过氧乙酸呕吐应急处置包 碘伏洗手液免洗洗手液(含酒精成分) -77- 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地区返穗师生健康服务管理工作指引
一、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人员,特别是疫情重点地区返穗的教职员工(含教师、职工、临聘人员、物管人员、食堂从业人员、保洁员、保安员、校车司机,以及住在校园内的人员等)和学生(以下称“重点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
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有密切接触(一同开会、聚餐等已知的可能产生密切接触的情况)的教职员工、学生参照执行。

二、做好人员情况摸查学校要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全体教职工群防群治,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疫情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分布情况,以及在校内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并分别造册登记《疫情地区返校人员统计总表》和《学生校内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分布表》。

三、做好返校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延迟开学的规定,制定分期分批返校工作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校结合人员摸查情况,可设置独立医学观察场所,精准安排疫情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省份、分期、分批有序返校,登记好《返校计划安排表》报送主管部门,保证返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

四、设置医学观察场所有外地生源从疫情重点地区返穗的住宿学校必须按照本指引中《学校设置新冠肺炎隔离场所工作指引》要求设置独立的医学观察场 -78- 所,配备相关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完善医疗、生活条件。
场所应独立于人群密集场所,不得使用空调系统,须单人单间,内设卫生间,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所有学校幼儿园均需设置2个独立临时隔离室,用于临时隔离观察出现异常症状的教职工和学生。

五、密切联系未返穗人员对目前在疫情重点地区、还未返穗的教职工和学生,加强联系和人文关怀,请其推迟返穗返校时间,务必不要早于返校时间提前返穗。
返穗教职员工和学生,抵穗当天应及时通过“穗康”微信小程序申报或向所在单位及居(村)委报告。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穗的要保留好相关凭证,自驾车抵穗的要保留好返穗社区证明。

六、实施分类健康管理(一)无外地生源住宿学校防控措施。
对属于重点人员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抵穗后安排居家隔离或社区集中隔离观察。
医学观察时间为离开疫情重点地区抵穗之日起或与来自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满14天。
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异常症状(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以下同),解除医学观察。
(二)有外地生源住宿学校防控措施。
对属于重点人员的教职员工,抵穗后安排居家隔离或社区集中隔离观察。
对属于重点人员且已返校的在校学生,集中安排在校内严格隔离,隔离按照1人1室安排,进行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本人未出现异常症状方可解除医学观察。
(三)健康告知。
返校学生实施校内集中医学观察前,由学校所在辖区疾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健康告知书》和《实施医 -79- 学观察告知书》。
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教职员工和学生,统一由街(镇)、居(村)委进行健康管理并提供关爱服务,学校要专人跟进健康监测。

七、医学观察要求(一)居家医学观察要求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每天早晚各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册;若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向学校疫情联络员报告,并戴上医用口罩;学校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出现明显症状送院治疗后,家居环境应及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尽量开窗门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
被观察的人员与家里其他人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至少间隔1米以上距离),最好处于下风向。
日常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4个小时或口罩潮湿后更换。
注意咳嗽礼仪和手部清洁;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或采用肘护;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
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
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并及时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
生活用品实行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
(二)校内集中医学观察要求校内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应由学校指定专职医护人员,实施每天早晚各测1次体温,并记录在册;若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应立即戴上医用口罩;学校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出现明显症状送院治疗后,医学观察场所的环境应及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80- 房间内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其它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隔离区。
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
被隔离人员原则上不得探视,若必须探视,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三)健康监测在属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建立监测信息日报告制度,每天将实施医学观察重点人员相关情况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疾控机构。
每天做好重点人员医学观察记录,填报《学校重点人员每日医学观察统计汇总表》《学校重点人员医学观察人员信息记录表》《学校重点人员医学观察记录表》《学校医学观察异常人员信息记录表》。
要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期间每天填写《返校人员14天健康状况报告表》。
医学观察对象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2小时内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观察期满且观察期间无出现异常症状,发放《解除医学观察告知》。
采取居家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需要凭《解除医学观察告知》方可返校。
禁止任何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
-81- 学校设置新冠肺炎隔离场所工作指引
一、隔离场所设置隔离场所包括临时隔离室、医学观察场所。
要设立醒目的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场所。
(一)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应设置2个临时隔离室,分别用于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职工和学生的临时安置,避免交叉感染。
临时隔离室基本要求:
1.应远离教学和生活区,相对独立,采光和通风良好,有独立卫生间和流水洗手设施;设置醒目的“临时隔离室”标识;面积应大于15m2。
设置在卫生室/保健室内的临时隔离室需具备独立转运通道。
受条件限制,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临时隔离室可选在楼房首层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楼房靠边靠外的房间,带有(靠近)厕所及盥洗室,采光和通风良好,进出过程中路程最短及接触人员最少等,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堆放。
另外,临时隔离室也可通过搭建帐篷的方式建立,应相对独立,远离教学和生活区,须保持帐篷内光线充足及空气流通,帐篷出入口应避开人群必经之路,并在帐篷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帐篷内放置必要的物品,进出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

2.临时隔离室原则上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设备和物品:①防护用品: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外科口罩、N95医用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②体温计;③洗消物品:洗手液、手消毒液、干手纸巾、紫外线灯(移动、悬挂式)或空气消毒机、含 -82- 氯消毒剂、75%乙醇消毒液、过氧乙酸;④其他物品:观察床、处置台、药品柜(非医疗机构不推荐)、血压计、一次性压舌板、登记本、一次性注射器(非医疗机构不推荐)、一次性输液器(非医疗机构不推荐)、污物桶、医疗废物袋(密封性较好的塑料袋)、利器盒(非医疗机构不推荐)等。
(二)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寄宿制学校
1.应设置2个临时隔离室,分别用于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冠肺炎症状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职工和学生的临时安置(参照中小学、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临时隔离室设置要求)。

2.应设置相对独立的医学观察场所,用以接纳疫情重点地区返穗人员或其他需要医学观察人员的医学观察(学校暂不设置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
医学观察场所建设要求:
(1)学校应根据本校医疗条件,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在当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医学观察场所。
尽可能满足学校集中医学观察需要,可征用学校酒店、招待所作为医学观察场所。

(2)医学观察场所应设置在校区当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应独立于人群密集场所,位置尽量远离学生教学和生活区,当与校区内其他建筑合并设置时应设独立出入口。

(3)医学观察场所要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包括工作人员的活动区域及观察室区域,这两个区域不应毗连,宜设置过渡区域。

(4)医学观察场所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必要时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5)医学观察场所应有保证集中隔离人员正常生活的基本设施, -83- 保证隔离人员的饮食、饮水卫生,饮食采取集中配送;应单人单间;有独立卫浴。

(6)医学观察场所应配备足量的体温计、消毒液、应急药品、器械、各类防护用品等物资。

二、隔离场所管理(一)校医负责对接受医学观察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及随访(集中医学观察的早晚监测1次体温)。
(二)配备适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职责明确。
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三)对疫情重点地区返穗人员,抵穗后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其他需要医学观察人员的观察时限,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四)严格对临时隔离室/医学观察场所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五)医学观察场所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应由专用车转运至辖区指定定点医疗机构。
(六)被隔离者随时保持手卫生。
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须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七)被隔离者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注意营养,勤运动。
(八)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统一由专人送餐,送到隔离区域后由卫生保健人员逐间分发。
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
-84-
三、消毒隔离措施(一)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二)房间内设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
(三)临时隔离室/医学观察场所房间内产生的废弃物,不分类、不分拣,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打包好后外层喷洒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再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其它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集中医学观察场所。
(四)应单间隔离,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
(五)原则上不得探视,

标签: #甲鱼 #网站 #眉毛 #钢化 #视频教程 #视频压缩 #学电脑 #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