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民间投资需要系统化的努力,怎样学会游泳视频

游泳 3
A02 湘江评论 社评 扫一扫,来报料2016.07.28星期四编辑:高亚洲版式:王露晴校读:艾宁 激活民间投资需要系统化的努力 民间投资再次成为一个被关注的名词。
来自湖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南全省共完成民间投资6502.50亿元,同比增长2.7%,但比1-5月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1.9个百分点。
上半年,湖南民间投资实际到位资金8571.22亿元,同比下降6.1%。
其中,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民间投资项目仅有2859个,同比下降了65.0%。
同样是在本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亦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民间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8%,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
这是该数据连续6个月出现下滑,与去年全年10.1%的增速相比,目前的增速尚不及当时的三分之
一。
从区域表现来看,分化势头 日趋明显。
东北地区甚至下降31.9%,降幅扩大2.6个百分点。
不仅在湖南,在全国范围内,民间投资的增速都在放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大幅度下滑,这表明民间投资的增速之困,早非一地发展所面临的难题,而是更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
对于民间投资,统计部门能迅速从同比增速、对经济的贡献率甚至是区域表现来进行分析,这本身就是一种正视的态度与立场。
如何来激活民间投资?这已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命题。
应该说,这一轮民间投资增速放缓背后的缘由是复杂的。
整体经济的下行;融资难、融资贵,投资审批手续烦琐;传统行业产 能的过剩,等等,一切莫不在其中。
尤其是最后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投资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制造业,伴随经济转型,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开始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工业品的价格也持续走低,民间投资逐渐从传统产业撤出。
与此同时,它们短期内又难以形成新的集中投资热潮。
如此之下,民间投资增速自然放缓。
恰缘于此,要重新激活民间投资需要系统化的努力。
具体来说,至少应从这几方面来发力。
一是提振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这需要职能部门努力执行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尤其是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民间投资的现实障碍;二是按照顶 层设计要求,继续放开新的投资领域。
当民间投资的风险在降低,当民间投资的社会领域在扩大,民间投资增速自然会回升。
拿什么来破解民间投资的放缓?不可或缺的,仍是务实的提振举措。
就在几天前,国家发改委牵头对民间投资增速滞后的省份重点督导整改已经完成,相关结果将于8月15日前报送国务院。
在近日湖南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亦要求,要畅通融资保项目稳投资,打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搞好银企对接,推广PPP模式。
要重新激活民间投资,重要的是赶紧行动起来。
本报评论员王聃 公众表达 社会视点 “空白罚单”也是依法执法 随手拍警察执法是督促也是保护 近日,一张安徽桐城交警开出的“空白罚单”在网络热传。
收到此张罚单的是一名外地车主,原因是违章停车。
这张罚单上并没有填写扣分与罚款,而是交警手写的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
”此张罚单获得网友的热议,很多人为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
(7月27日《北京青年报》) “空白罚单”受赞不只缘于其对外地车辆轻微违法的“网开一面”,更在于其颠覆了人们对交警执法不是罚款就是扣分的习惯性认知。
不过,人们将其誉为“人性化执法”和“最美罚单”,似乎只注重了执法行为中的“柔性”与“弹性”,忽略了其有法可依、执法有据的履职正当性。
正如有专家所言,口头警告也是一种处罚,“空白罚单”不过是将这种口头警告用文字书于罚单而已。
在人们认知常识里,违章罚单就是标注罚款金额和扣分数额的一纸书面“通知单”,而交警执法也多出于“以罚代管”的经济考量与简单省事。
有罚单无罚款的“空白罚单”,显然是对“罚款经济”思维的挑战与纠偏,凸显了执法处罚过程中的教育、警示与 引导功能,顺应了“罚款不是目的”的民众共识,更顾及到了外地车辆异地行驶所表现出的弱势。
所谓“空白罚单”其实并不空白,“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的温馨提示就是其“处罚”内容,套用法律术语表述就叫“口头警告”。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八十七条、九十三条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这张洋溢友情的安全提示,或会成为受罚者引以为戒的长鸣警钟,抑或是外地司机宣传桐城的一份免费“广告单”。
当然,“空白罚单”既然是依法处罚的“口头警告”,就当遵循法律为此设定的必要前提,即“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
而这种对于轻微违法重在教育、警示的“空白罚单”,也不能只是由外地车辆独享的人性化执法,否则,同样会有伤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张玉胜(河南公务员) 26日,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对全国百万警察进行集中培训。
尤其值得一提,公安部发布的演示视频中,警察执法时,面对群众围观拍摄,警察要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镜头”下执法。
(7月27日《新京报》)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民众可不可以拍摄警察执法,出现了诸多的争议。
有观点认为,警察执法具有特殊性,不得随意拍摄警察执法。
也有观点认为,警察应该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民众有权在不影响执法的前提下拍摄警察执法。
随着这次明确,以后民众可以挺起腰杆,正当地拍摄警察执法了。
针对随手拍警察执法,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习惯在“镜头”下执法会促进警察执法规范化。
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对警察的保护。
在现实情形中,因警察执法而发生的争议并不少。
事实已经反复表明,在不少争议中,存在对警察误解误会的情况。
理不讲不明,事不摆不清。
面对误会的发生,有关方面常常会选择公布视频。
没有说服不了的民意,只有没有说服力的证据。
同样是公布视频,警察公开和民众公开,最终 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在正常执法中,如果警 察接受随手拍,万一发生争议,这时民众的随 手拍就是最好证明,能够还当事警察一个清 白,还更多人一个明白。
事实上,不仅是警察,所有公职人员都应 该学会在镜头下工作,而且,这不是想不想的 问题,而是已经面临着这样的工作情势。
就 现实来看,因为随手拍发生的争执并不少。
社会已然蹚过了那条盲从的河流,民众已然 具有监督意识,对于执法者来说,与其堵不如 疏,在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倒不如坦然 面对。
如此,反能增进理解,提升公权形象。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 式实现,习惯在镜头下执法具有双重意义。
这些年来,执法规范化已经成为共识,推进 执法规范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民众提出程 序化要求,并且通过随手拍监督,这是社会 进
步的表现,也是执法部门努力推动的结 果。
随手拍警察执法是督促也是保护,由此 出发,更能理解不得强行干涉民众围观拍摄 执法的意义。
毛建国(江苏职员) 悲剧给我们带来的反思,需要全社会在安全教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街谈巷议 我们该如何反思溺亡悲剧的高发 满纸溺亡事,一把痛心泪。
娄底、宁乡、浏阳,水库、乡村小河、公园内湖,原本毫无交集的地方,却同时呈现在我们的版面上,它们唯一相同的关键词便是溺水身亡。
仅仅两天时间,在这三个地方,四条人命就此消逝。
而根据统计,自入夏以来,长沙已有两人溺水身亡。
(详见今日B01版)“随着暑期来临,中小学校放假,加之近期气温逐渐升高,游泳的人数不断增多,加强市民及学生水域安全工作势态严峻”,年复一年地重复这样的话,水域安全工作依然“态势严峻”。
是我们的提醒不够吗?安全标语随处可见,各类警示文件自上而下从来不缺,那么,溺亡悲剧为何还会发生呢?准确来说,意外之事,本就防不胜防,完全杜绝悲剧发生的确不大可能,真正值得反思的是,溺亡悲剧为何年复一年地高发?从那些溺亡悲剧的主体看,大多是未成年人,从他们的群体特征来看,由于他们心智还不成熟、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辨别是非能力弱,发生这类悲剧的风险,确实会高于其他群体。
但是,这恐怕依然不能与悲剧丛生建立逻辑的自洽。
不顾后果的野泳,要付出的可能是生命的代价,如此多的未成年人逞一时之凉快,竟然如此不顾后果,这显然不仅仅是生性使然,而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事实上,不独这些孩子,我们这些大人,又有多少人在生命的敬畏上可以做出表率呢?对生命敬畏的缺失,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安全教育可能存在诸多缺失。
这里的安全教育,不是学校严厉的三令五申,也不是家长不容辩驳的呵斥,而是从教育的规律出发,让未成年人真正熟知野泳的危害,从心底建立对生命敬畏的认知。
换句话说,安全教育,不仅仅是让未成年人获知野泳的危害,还应该从生命的高度,主动杜绝去冒险。
面对溺亡悲剧的高发,恰当的安全教育,还包括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学会游泳,学会如何自救与争取他救,而不是对孩子游泳诉求一刀切地抗拒。
逝者已逝,愿他们从此安息,愿此类悲剧少一点,再少一点。
悲剧给我们带来的反思,需要全社会在安全教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本报评论员高亚洲 晨报民生编辑:吴雯芳图片编辑:刘艳版式:王露晴校读:艾宁 小时候的清甜芦笋香,成就小镇致富梦35天芦笋采摘季,沅江泗湖山镇一个五口之家收入3万元 本报记者王欢益阳沅江报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的“蒹葭”,指的是初生芦苇,也就是芦笋。
盛夏,走在洞庭湖畔的高堤上,眼前一望无际的是几千亩芦笋地。
采摘季节已过去三个月,眼下是芦笋储备养分、酝酿再生的阶段。
陈建波的芦笋食品加工厂就建在芦苇荡附近。
两百多名工人在机器轰鸣声中, 将从冷库取出的新鲜芦笋掐尖、去皮,再通过其他工艺,加工成可以入袋保存的优质食材。
李连芳是泗湖山镇坪塘岭村的村民,在陈建波帮助下成立芦笋合作社,专门组织村民采摘芦笋。
作为合作社负责人,李连芳一个采摘季就能净赚20多万元,成为村里最早富起来的农民之
一。
“接下来,肯定会出现更多的‘李连芳’”。
“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清甜的香味” 沅江市泗湖山镇,一个贫困人口达2782人的贫困镇。
因地处洞庭湖腹地,20世纪90年代常年受洪水肆虐,村民的房屋等悉数被毁。
直到现在,当地村民一方面依然依赖传统的农业种植,另一方面,也在试图寻找新出路。
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是一种祖祖辈辈都司空见惯的东西——芦笋。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拥有86万亩湿地,其中45万亩是高产芦苇地。
芦笋是芦苇的嫩芽,二者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阶段。
20世纪50年代开始,沅江大力发展造纸业,这里两个大的芦苇场——南洞庭芦苇场、漉湖芦苇场生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近4万名樵民和1万名职工的收入。
樵民在造纸业兴盛期负责收芦苇,但随着产业衰落,他们纷纷失业。
2005年,沅江关停了15家造纸厂、38家麻纺厂。
作为造纸原材料的芦苇风光不再,甚至一度成为污染源,政府不得不请人放火烧毁。
但老百姓与植物的连接却并未因此中断。
毗邻芦苇荡生活的沅江人,一直以来都有食用芦笋的习惯。
造纸业繁盛时期,国有苇场的芦苇不许私人采摘,这些工厂关停后,村民们才再次吃到了自采芦笋。
“小时候没东西吃,就去偷芦笋,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清甜的香味,想起来都要掉眼泪。
”陈建波说,后来他走得再远,都没忘记儿时味蕾里那个最原始的味道。
这个味道,让他最终成就自己,也造福了一方。
陈建波,沅江泗湖山镇人,5岁的时候父亲过世,母亲带弟弟妹妹改嫁,他跟随爷爷奶奶长大。
“吃百家饭长大”,这成为陈建波后来返乡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他的公司正式职工有200多人,每年还会临时聘用3000多名村民人工剥笋,“这是个双赢的方式,我们省心,村民开心。
在今年芦笋收获季的35天里,平均每天每人采剥芦笋收入为200元,村里平均每户能有约1.8万的收入,当地农民总收入达到2100万元。
” 3月29日,沅江市泗湖山镇,陈建波(中)在芦笋基地里与村民、记者(左)一起交流。
图/受访者提供 后富问先富 李连芳问:一个成熟的乡土企业,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陈建波答:不能让农民吃亏,只有让农民先把钱赚了,产业链才能运转得起来。
李连芳问:目前你觉得,芦笋产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陈建波答:最困难的是推广和销售。
但我最看重的,依然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
先富问后富 陈建波问:合作社有什么新打算?李连芳答:发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
规模越大,才越省力、省心。
记者王欢 芦笋采摘季,家家户户通宵剥笋 小小芦笋,可以让一个五口之家,在35天里赚2到3万元——大自然馈赠的神奇,如今每年都发生在洞庭湖畔的村落里。
“三月份开始,村里比过年还热闹。
早上4点,年轻人坐着租来的公交车去摘笋,晚上12点多,男女老少还在通宵剥笋,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屋里都堆满了芦笋。
”说起芦笋采摘季的盛况,泗湖山镇牛尾托村村民傅兰英有些激动。
几年前,在陈建波的帮助下,泗湖山镇坪塘岭村的村民李连芳组织村民成立了一个芦笋合作社,专门组织村民采摘芦笋。
作为合作社负责人,李连芳一个采摘季就能净赚20多万元,成为村里最早富起来的农民之
一。
2016年,这个合作社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
采笋极有讲究。
据村民们说,采笋和采茶差不多,都是人工进行的,“得用手掐尖儿、采笋头,不能用刀割,芦笋只要接触金属,立马变黄变黑,影响质量,同时,刀割还会影响芦苇生长。
” 村民李冬梅说,芦笋采摘的时候比“双抢”还辛苦,“一个年轻劳力,从早上
4 点到晚上8点,一天摘几百斤没问题。
”这些所谓的“毛笋”,由芦笋加工合作 社在现场统一收购,之后,合作社又将“毛笋”运到村里,挨家挨户“分配”下去,第二天再来收购拣剥干净的芦笋。
靠着芦笋,农民在不离土的情况下实现了增收。
“剥笋不耗费太大的体力,又没有太高的手艺要求,男女老幼、甚至腿脚不方便的人都能参加。
一人一天,摘笋加上剥笋,一斤大约有4元钱的收入。
”村民徐国民算了一笔账,“每年的芦笋季,我们一家老小五口人,总共能赚3万元。
” 对于洞庭湖畔的村民来说,三月芦笋季才是丰收的季节,依靠摘笋、剥笋,家家户户收入过万;到采摘季过去,他们又进入陈建波的食品加工厂,每月获得约2000元左右的工资。
正如牛尾托村一位村民所言:“小小芦笋尖上,立着我们大大的脱贫致富梦。
” 本社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258号潇湘晨报大厦邮编:410004新闻、广告、发行三线合一24小时热线:96360零售价:0.50元 特色财富论 “芦笋对于沅江地位跟大熊猫差不多” 本报益阳讯依靠芦笋,泗湖山镇的贫穷面 貌在慢慢改变。
这个镇目前有贫困人口2782人, 2016年打算实现672人全面脱贫。
陈建波主动与 政府对接,希望自己的平芝公司能以“一对一”的 方式,着力解决65位特困村民的脱贫问题。
“公司设立了制度,一个员工对应一位特困 村民,如果村民在年底实现脱贫(参照国家脱贫 标准),公司奖励这名员工1000元。
”陈建波说。
参与精准扶贫只是陈建波的第一步,他说, 自己真正要做的,“是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
” 曾经吃过贫穷的苦,陈建波知道,贫穷会给 一个家庭带来什么。
1989年,陈建波因家庭贫 穷,初中毕业后只能外出打工。
之后,赚得第一桶金的他回乡创办芙蓉唐农 业科技开发公司,专门回收蔬果加工成农副产 品,但农产品加工赚不到多少钱。
2010
年,陈建波试着加工芦笋,送长沙几大 酒店,“在本地才卖2.8元一斤,长沙能卖5元。
” 第二年,他的平芝食品加工厂冒险收购了近400 吨沅江芦笋。
但因为加工成本大,加上缺乏市场 影响力,他的芦笋产品亏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 2013年7月,沅江市提出将芦苇产业转型为芦笋 食品产业。
陈建波凭借经验和技术抢得先机。
他加大投入,芦笋加工产值从2013年的 15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6000万元。
2016 年,他的平芝食品公司芦笋加工产值达到1.5亿 元,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再就业。
如今,除了芦笋加工,陈建波还鼓励村民进行 规模化种植。
他给村民无偿提供种子,每年以 500元/亩的价格交订金,再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 大量回收农民们种的豆角、辣椒、扁豆、空心菜等。
不过,在陈建波看来,要闯出一条致富新路 子,还是要依靠芦笋加工业,“沅江芦笋,是老天 爷馈赠给我们的天然条件,别的地方都没有的。
” 环洞庭湖的多个市县都有芦笋,沅江芦笋的 产出占湖南半壁江山,品质出众。
陈建波说:“湖 南
4条大江中的3条流经沅江,它们沉积的泥沙 含有微量元素,是芦笋的天然养料。
” 眼下,陈建波关心的,更多是芦笋的品种改 良、产业的可持续生态发展问题,“我们一直强 调,保护要大于生产开发。
芦笋对于沅江人民, 跟大熊猫在国民心里的地位差不多。
” 2016
年,陈建波开始了芦笋采摘三季的“试 验”。
他开辟出一块试验田,找来专家和技术人 员,“在绝对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看有没有可能将 一年一季改为一年三季。
”陈建波说,如果这个试 验取得成功,将引发当地的致富革命。
“一直以 来,我们的芦笋采摘只有
35天。
如果采摘时间 能拉长三倍,他们的收入至少多三倍,这对于靠 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太重要了。
” 记者王欢

标签: #外贸 #笔筒 #机顶盒 #网络 #短发 #照片 #网络赚钱 #商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