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

表格 3

.................................................................................................................................

3 1.1学校概况......................................................................................................................................3
1.2学生情况......................................................................................................................................3
1.3教师队伍......................................................................................................................................4
1.4设施设备......................................................................................................................................4
2.学生发展

.................................................................................................................................

5 2.1学生素质......................................................................................................................................5
2.1.1思想政治状况...................................................................................................................5
2.1.2文化课合格率...................................................................................................................6
2.1.3专业技能合格率...............................................................................................................6
2.1.4体质测试合格率...............................................................................................................6
2.1.5毕业率..............................................................................................................................7 2.2
在校体验......................................................................................................................................7
2.3资助情况......................................................................................................................................7
2.4就业质量......................................................................................................................................8
2.5职业发展......................................................................................................................................9
3.质量保障措施

.......................................................................................................................

10 3.1专业动态调整............................................................................................................................10
3.2教育教学改革............................................................................................................................13 3.2.1
公共基础课.....................................................................................................................13
3.2.2专业设置.........................................................................................................................13
3.2.3师资队伍.........................................................................................................................13
3.2.4课程建设.........................................................................................................................14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5
3.2.6信息化教学.....................................................................................................................15
3.2.7实训基地.........................................................................................................................16
3.2.8教学资源建设.................................................................................................................17
3.2.9教材选用.........................................................................................................................17
3.2.10国际合作.......................................................................................................................18
3.3教师培养培训............................................................................................................................18
3.4规范管理情况............................................................................................................................20
3.4.1教学管理.........................................................................................................................20
3.4.2学生管理.........................................................................................................................22
3.4.3财务管理.........................................................................................................................24
3.4.4后勤管理.........................................................................................................................25
3.4.5安全管理.........................................................................................................................26
3.4.6科研管理.........................................................................................................................29
3.4.7管理队伍建设.................................................................................................................31
3.4.8管理信息化水平.............................................................................................................31
3.5德育工作情况............................................................................................................................32
3.6

党建情况....................................................................................................................................32
1 4.校企合作............................................................................................................................

34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34
4.2学生实习情况............................................................................................................................35
4.3集团化办学情况........................................................................................................................35
5.社会贡献

..............................................................................................................................

36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36
5.2社会服务....................................................................................................................................37
5.3对口支援....................................................................................................................................38
6.政府履责

..............................................................................................................................

39 6.1经费...........................................................................................................................................39
6.1.1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39
6.1.2生均拨款.........................................................................................................................39
6.1.3项目投入.........................................................................................................................39 6.2
政策措施....................................................................................................................................39
7.特色创新

..............................................................................................................................

40 7.1案例一:推行课堂革命,打造优质课堂................................................................................407.2案例二:着力推进校园招聘,稳步提升就业质量...................................................................41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

43 8.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43
8.2

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43
9.其它......................................................................................................................................

44
2 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河源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43年,现为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国家 重点中职学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办学思想,实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打造“暖心德育”品牌,建设“最美学校”,构建“温暖校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过硬专业技能、良好人文素养、优秀思维品质”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学校于2012年9月迁入市区东江教育城办学。
校园占地面积2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309平方米。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投资数千万元建设护理实训中心、康复实训中心、基础实训中心、助产实训中心、药品流通中心等实训中心。
202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高职专业学院合作继续招收高职专业学生,招生工作圆满成功,共录取了2021级高职专业新生456人。
学校实训实习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工位数充足,能满足在校学生日常实训实习需求,坚持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并重,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2学生情况 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2020年秋季招生总数2082人,在校生5451人,其中:一年级2042人,二年级1482人,三年级1927人。
2020届毕业生1930人。

3 项目招生数(人) 表1学生情况对比表 2019-2020学年2020-2021学年 1521 2082 在校生数(人) 5484 5451 毕业生数(人)巩固率(%) 196899.08 193098.50 培训规模(人次) 416 501 1.3教师队伍 截止2021年8月底,学校共有教职工248人。

一、二年级在校生3492人(注:三年级离校顶岗实习),全校专任教师208人,生师比为14.2:
1。
“双师型”教师110人,占专任教师的52.88%,兼课教师4人,占比1.89%,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6.06%、硕士以上学历占比7.69%(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6人),高级职称占比29.3%。
项目 表2全校生师比、教师队伍相关占比情况 2019-2020学年 2020-2021学年 生师比 16.7:
1 14.2:
1 “双师型”教师比例(%) 54.19 52.88 兼课教师比例(%) 2.4 1.89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 95.07 86.06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8.37 7.69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31.03 29.3 1.4
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六中心”,分别为:外科实训中心、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助产实训中心、康复技能实训中心、护理礼仪实训中心、临床护理实训中心。
综合实训楼坐落于弘济广场左侧,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还有“两馆五中心一车间”,分别为:人体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正常人体示教中心(含VR数字解剖体验室)、医学基
4 础实训中心(含检验实训中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药品流通中心、中药实训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和药品模拟生产车间。
拥有网络多媒体实训教室数99间(含8间阶梯教室)、理论教室89间(含4间阶梯教室)。
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产值4306.61万元,生均设备值11057元/人,生均实训工位数1.10个。
教学用计算机830台,图书馆建筑面积3356平方,包括借阅中心1个、藏书室1个、书刊阅览室1个、自习室1个、电子阅览室3个,24小时智慧书屋1个,书吧2个。
纸质图书11.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32册,拥有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期刊10万册。
表3全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与实训实习工位数情况比较表 年度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实训实习生均纸质图书 值(元/生) 工位数(个)(册/生) 2019年 9200 1.11 32 2020年 11057 1.10 31.78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思想政治状况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严抓新生入学教育,汇编新生入学教育手册,结合新生军训开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守纪”等三个专题讲座;同时组织专题学习入学教育手册内容,特别是“学生八规定”“学生八要求”“内务管理六要求”“学生管理六必查”等学校规章制度,强化学生纪律规矩意识。

5 组织学习解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落实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微报道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反邪教促和谐迎大庆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德育和课堂教学全过程,每个场室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扎实开展“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三爱教育。
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使学生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文明素养明显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非常好。
2.1.2文化课合格率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共有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学科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学生学科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综合而成,经总评,2020-2021学年,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8.9%。
2.1.3专业技能合格率2020-2021学年护理、助产、中医护理、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技术等专业参加了育婴员、护理课程证书等职业资格鉴定,一共854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2021届护理、助产、中医护理专业取得了护士资格证书共有1070人。
专业技能合格率97.4%。
学生参加广东省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大赛护理技能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人。
学生参加市级技能竞赛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23人。
2.1.4体质测试合格率参加体质测评的学生5451人,体质健康达标数5187人,体质合格率为95.17%,优秀率0.64%。

6 2.1.5毕业率2021年应届毕业学生1930人,实际毕业1930人,毕业率达100%。
2.2在校体验 理论学习满意度98%、专业学习满意度99%、实习实训满意度98.5%、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9%、生活满意度99%、校园安全满意度100%、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100%。
表42020-2021学年度学生满意度一览表 项目 理论专业实习社团活学生校园毕业生对 学习学习实训动 生活安全学校 满意度(%)989998.599 99100100 2.3资助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学生的宗旨,深入贯彻《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通知》(粤教助函〔2015〕37号)、《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中职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情况检查的通知》(粤教助办函〔2016〕43号)精神,以及全市中职学校资助工作规范化培训会议精神, 认真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对我校中职学生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学校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和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调整河源市卫生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学校资助办公室。
我校十分重视做好有关资助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一是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让每一个教职工明确相关政策的内容,发动全体教职员工特别做好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工作。
二是召开全体学生会议和各班学生会议,做好宣传工作,使国家助学金、学生免学费的
7 相关政策为全体学生所了解。
三是适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我校把资助政策宣传和进行感恩教育以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我校高度重视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工作,切实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和《河源市卫生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方案》以及有关管理办法,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设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学生资助管理人员。
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流程;坚持实事求是,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对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助学金,确保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全面落实。
从未出现骗取、套取和挤占、滞留、挪用资助金的情况。
同时,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准确核定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学生人数,建立了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发放台账,将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花名册及异动情况等相关材料分类整理建档。
资助类别 国助 免学费2.4就业质量 表5学生获资助情况一览表 获资助情况2019-2020学年2019-2020学年 资助学生 601 610 数(人) 资助总额 120.2 122 (万元) 获免费学 5267 5278 生数(人) 通过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学校、用人单位、毕
业生三方信息实时互通,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
202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25.11%(不含升学率),升学率73.11%,
8 对口就业率97.51%,就业学生月平均薪酬为2954元。
积极开拓高职升学通道,为学生升学提供多渠道服务。
一是与广 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合作,在我校设立高职专业学院;二是分别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试点班;三是设立课程证书考点,组织学生参加“3+课程证书”及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表6学生就业信息一览表 项目名称 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中医护理专业药剂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康复技术专业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月薪酬(元)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比例 (%) 2.5职业发展 2019届毕业生 直接就业率(%) 24.9721.9365.6330.1046.6753.2357.4192.3198.742911.7 68.55 2020届毕业生 直接就业率(%) 98.9797.8398.0895.6677.2396.1982.1410090.462900 39.64 2021届毕业生 直接就业率(%) 98.9997.9310097.1997.8092.8697.9210097.512954 73.11 我校专门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为学生职业发展保驾护航,具有高级职称及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该课程任课老师。
学生在岗实习和上岗就业后,并不等于他们在校学习活动的终结。
我校倡导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的机会,为此,学校专门开创设了师生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在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包括岗前培训、岗上指导、函授学习、技能证书考核等诸多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就业砝码及提
9 供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促进学生成为用人单位亲耐的中等卫生人才及以后的卫生领域骨干、专家等。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河源市卫生学校以《河源市卫生学校专业动态调整制度》为依据, 将专业调整为新增中药、医学影像技术、婴幼儿托育三个新专业,删掉助产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调整为中医康复专业。
将目标设为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点面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和设置专业,合理布局专业群,充分体现学校发展特色和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定位;建立竞争机制。
对于招生状况不好、就业困难或对口就业率低、发展较差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对于生源较好、就业形势良好或在全省具有特色和示范作用的专业,予以重点支持、扩大招生计划;形成专业特色。
通过加强建设,进一步强化各专业的特色,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专业品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我国是中药材、中成药的生产大国。
广东省已把中药现代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支柱产业之
一,这些战略决策的完成需要大量能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目标的中药类应用人才;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优势凸 10 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中医药国际化稳步推进,随之对中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结合中药行业需求的实际情况,在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我校认为新开设中药专业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婴幼儿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幼有所育”,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回应人民群众对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关切,推动构建完善的托育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育养育问题,国家卫健委近年来出台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等一系列标准规范文件;发改委、教育部等各个部门也积极行动,为托育服务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十四五”时期将迎来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持续释放,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服务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托育行业发达的国家如法国等均有开设在社区内的托育服务。
托育机构开办在社区内将极大地给家长接送带来便利,除此之外也为周末或假期的亲子活动提供了场所,更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婴幼儿托育专业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结合地区婴幼儿托育行业需求的实际情况,在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我校认为新开设婴幼 11 儿托育专业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当代医学影像技术事业发展,具有良 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胜任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实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并具备一定的影像器械营销与医院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原则上遵循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的情况,以学校发展、面向市场为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内部各项改革、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
医学影像技术是进行医学检查的一项常用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层面非常广泛。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各级院校也根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教材内容、课程设计等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在当前的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过程中,医学诊断过程和介入治疗的过程是分开的,但随着各项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两者必然在一定时期后建立相互联系,呈现出完整的现代影像学科系统。
医学影像技术作为我国一项新型技术,其各项优势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在医学检查上受到普遍认可。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一定呈现更多优秀成果,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的努力和付出,医学影像技术有着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2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公共基础课学校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依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各专业共开设必修公共基础课共12门。

一、推进思政课堂改革,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研力度和课程监管力度,坚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和教学效果;其中周希老师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第四届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同上一堂党史课”中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

二、贯通中高职衔接课程,服务学生升学需求,加深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考纲的钻研,将考纲融入教学内容,同时将公共基础课内容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力求公共基础课更好地让为专业课服务。
3.2.2专业设置学校现开设婴幼儿托育、医学影像技术、中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技术、中医护理、护理等九个专业,其中护理和药剂专业是省重点建设专业,两个专业均被广东省教育厅定为“双精准”示范建设专业;为开展好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升学课程及中高职衔接专业转段考核课程的考纲与教学内容互融,本年度对所有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均将这三门课程设为考试科目,以利于学生今后升学。
3.2.3师资队伍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评选“师德标兵”,提升师德水平。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开展线上培训活动,根据学校教学要求按照学部 13 开展每周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落实专业教师到医院、药企进修制度,提高技能水平。
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案例设计竞赛、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教研能力。
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本年度,全体教师参加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全员培训及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培训;79个在校班主任参加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
今年以来,我校黄永存等10人分别荣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称号;苏永华等32位同志分别荣获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3.2.4课程建设坚持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在教学组织和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注重能力实训体系,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强化技能训练及考核,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能力教学。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涵盖了实验、模拟实训、护理操作训练、各种比赛以及社会实践、临床见习、实习等。
2020-2021年度第二学期实训中心完成59个班的实训课,共计4058学时,215个项目的实训教学;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完成77个班的实训课,共计4028学时,255个项目的实训教学;年度共合计8086学时。
组织老师修改内科、外科、妇产科等课程的课程标准,适应学生技能考核和升学的双向需要,录制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操作微视频10个。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注意吸纳家长、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
14 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推行“学岗互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根据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教学的实施要求,在专业教学中坚持教学内容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和考证内容,教学过程对接岗位工作过程,遵循“学习一岗位一再学习一岗位”的基本程序,创建“学堂亦是医院,病房也是课堂”的教学环境,实现“岗为学引,学为岗用”的教学目标,从教学课程出发,在“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三模块,“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加以检测,认真落实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同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在护理学部逐步推行“教学、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同时,在由医院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实操课进行有机组合,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学”。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6信息化教学推进管理智能化和教学信息化改革,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扎实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利用现代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平台, 15 实行数字化校园监控全覆盖、学校微信与网站信息同步共享,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等方面配备有智能网络阅卷系统、论文期刊检索数据库系统,建设校园APP终端、学生公寓信息发布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训室3D-VR教学系统、智慧消防系统等,打造构建实现校园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本年度落实推进2021年电脑采购、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二期)、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档案资料信息化等项目,对标提高标准化考场、数字化校园、培训楼等各功能场室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
3.2.7实训基地校内现有实训教学楼8栋,分为护理实训楼和综合实训楼,建筑面积共2.2万平方米。
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产值4306.61万元,生均设备值11057元/人,生均实训工位数1.10个。
其中,护理实训楼坐落于弘济广场右侧,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已规划建成“六中心”,分别为:外科实训中心、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助产实训中心、康复技能实训中心、护理礼仪实训中心、临床护理实训中心。
综合实训楼坐落于弘济广场左侧,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已规划建成“两馆五中心一车间”,分别为:人体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正常人体示教中心(含VR数字解剖体验室)、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含检验实训中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药品流通中心、中药实训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和药品模拟生产车间。
拥有教学用计算机室4间,含计算机共268台。
我校现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共有94家,均达到临床实习教学标准,按区域分布为广佛、深圳、惠州、东莞、河梅(含江西)、中山及药企七个片区;2021年度共完成了2019级护理、助产、中医护 16 理、药剂、医学检验、农村医学、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技术共8个专业共1493人在校外实习。
加强实训教学管理。
安排专人定期安检排查实验场所,落实实训人员坐班制。
3.2.8教学资源建设学校一直以来重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依托学校校园网,建立了完备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平台和试题库,并实现校园网内联通。
通过开放电子阅览室和学生机房,达到资源共享、服务教学的目的。
学校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研制和引进,除网络课程和声像资料外,要求全体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
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有电子图书100,000册、医学知识库系统一套、医学考试系统2套,医学教学素材库2套、解剖VR教学系统2套、数字化解剖教学资源60个工位、虚拟护理技能实训系统20个工位、人卫西医专著、参考书、教科书4000部,指南库-诊疗指南300部,病例库-临床病例153部,药物库-临床用药物信息355部,视频库9444段,图表库-医学专业高清图表936558幅,讲座库3个,中医405部,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3.2.9教材选用为更好开展教学,学校在教材选用上加强管理,规范征订。
选用教材均由各专业学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规划教材使用的管理规定》提出草案、教务科组织审核,分管校长签字上报校党委研究讨论后方可征订。
同时,严格执行教材教辅材料准入制度,坚决不征订国家规范教材以外的教材和各种教辅资料。
没有境外课程教材替代国家规划的中职教学课程教材。
2020-2021学年我校所用教材72%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其他出版社出版的书目是根据专业需 17 要选用的国家规范教材。
3.2.10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正处在探索阶段。
3.3教师培养培训 3.3.1组织开展好全校性教职工培训工作承办2020年河源市教育局开展中职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组 织全校205名专任教师参加河源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活动。
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按时完成网络研修活动,成效显著;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学习通知及学校安排,组织了我校全体专业教师参加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专题培训; 在培训活动中,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利用课余时间丰富专业知识等,医研室做到通知下发、过程监督管理、积极督促,教师培训完成率较高。
3.3.2遴选、管理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组织我校52名教师参加9月29至30日线上中等职业学校10门 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培训;选派了8名骨干教师参加广东省2020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国培),分别为骆相伟参加卓越中职校长高级研修班、李家福参加中高职衔接专业学院建设高级研修班,代明真等6名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选派了张金坤、骆相伟、庄丽琴、苏永华、李茂良、巫雪兰、袁海峰等7位学校行政管理干部参与教育管理类培训班;选派了周春燕、黄利飞、刘嘉敏、夏浩敏、黄怡婷、魏莉等6位专业教师参与教师专业技术类培训班;选派了张金坤、庄丽琴、李洋州、苏永华等4位老师参与德育、教育类专题会议; 18 在参训人员的遴选上,医研室严格按照参训参培遴选流程,严格遴选参训教师名单,选派一批优秀的教师代表进行培训学习。
教师培训后受益匪浅,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教育管理能力。
3.3.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积极组织报送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设 计7个和1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典型案例。
根据市教育局通知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第二
四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并报送李洋州、欧阳慧玲、夏浩敏、曹灵敏、张惠群、黄利飞等6位老师为代表的参赛作品。
医研室根据已发通知,积极发布活动内容,号召教师参与各类教师专业活动。
3.3.4开展学部公开课和全校性示范课工作2021年3月至4月,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医研室积极组织开展 了我校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活动。
其中示范课共计开展2次,分别是周希、肖细祝等2位教师;公开课共计开展7次,分别是李花珍、谭凤玲、胡明亮、钟苗英、戴贵花、黄利飞、曾金莲等7位教师。
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为我校教师的教学交流提供了平台,并促进了教师课堂水平的提高。
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医研室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活动;教师积极报名参与,营造了学校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
其中示范课共计开展3次,分别是谭湘德、庄丽琴、夏浩敏等3位教师;公开课共计开展41次,分别是谢彬彬、骆碧珍、邓小敏、白才堂、赖敏、周德钊等41位教师。
在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下,教师通过认真备课、 19 授课,提升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的课后学习交流,成为教师发展自我的一大平台。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
开展线上教学督查和信息化巡课,严格教案检查、评比。
加强专业建设。
加强“双精准”示范专业(护理、药剂)和省级重点专业(护理、助产、药剂)建设。
3.4.1.1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学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依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要求抓好学校各项教务教学工作的落实。
分别落实和制定了《河源市卫生学校晚自习管理工作规范》、《河源市卫生学校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河源市卫生学校实习生管理办法》、《河源市卫生学校听课制度》、《河源市卫生学校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实施方案》、《河源市卫生学校学期星级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师超课时课酬绩效考核方案》、《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绩效考评方案》等多个教学管理文件,为规范教学管理保驾护航。
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推门进”听课活动,促进新教师成长。
定期召开兼职教师会议,从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培训,并组成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听课小组,对兼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不定期检查。
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学生作业批改记录进行检查,教务科组织专门人员每天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巡查,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有序。
3.4.1.2抓绩效考核促质量提升一是强化学期星级教师绩效考核。
切实抓好巡查、公开课、备课 20 活动、学部及教研活动等的考勤,并向办公室上报考勤结果;以学部为单位对教师的教学纪律、课堂规范、实验实训、教学常规、学生测评、指导学生竞赛、教师参赛、教学论文等方面进行全面教学业绩量化考核,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二是强化护考辅导绩效考核。
切实抓好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抓实教研活动、分析知识重难点、集中出卷、每周一次测试、试卷分析,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加课、并引导学生高效复习、增加自主学习时间、晚修辅导,邀请人民卫生出版社讲师团名师到校传授复习策略,营造了紧张而浓厚的复习氛围,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2021年我校参加护考1292人,通过人次1070人,通过率达82.8%。
三是持续抓好三风建设,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抓好日常教学规范。
①规范调代课、请假流程、扎实开展日常教学巡查、实验实训教学专项巡查、确保教学规范有序;②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召开学习委员会议、抓集中备课、检查教学进度和教案等活动,及时反馈整改;③严抓考纪考风,落实质量评价公平。
抓紧抓实教研活动。
加大公开课参与度、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考风考纪、集中评卷、对学生违反学校纪律的处罚、对体育和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监管力度等措施,整个学校风清气正。
3.4.1.3实践教学严规范,促实效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确定了各专业各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实训教学课时数,确定了实训项目及考核要求、操作标准等。
制定和规范了实验室开放和管理办法,所有专业实验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免费开放。
制定和规范了校内学生技能竞赛实施办法和获得名次奖励办法,全面促进和规范了实践教学,提高了实训质量。
3.4.1.4推行课堂革命,打造优质课堂 21 学校推行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云班课、希沃白板
5、大万像转臂高清术野摄像、希沃班级优化大师、腾迅文档多人协作、问卷星等),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线下线上交互融合式学习,推进“学、教、做”一体教学,让课堂教学符合学生“求知-感知-掌握-巩固-运用-评价-升华”的认知规律,达到知行合
一、教学相长、德技并修的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成功解决了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学、教、做”脱节的问题,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践行了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式课堂教学,值得推广。
图:教学流程图 3.4.2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校风、校纪的重要表现,也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为使学生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紧把握“规范、改革、创新”的总基调,扎实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坚持推行暖心德育,打造暖心校园。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严抓新生入学教育,结合新生军训举办了“学会做人”、“学会守纪”、“学会学习”等专题讲座;同时组织新生统一学习《入学教育手册》,并组织了入学教育考试,特别学习了学校《学生“八规定”》、 22 《学生“八要求”》、《内务管理“六要求”》、《学生宿舍“六必查”》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坚持以制度管人,以环境育人,教育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
严格执行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学籍管理规定》、《住宿生管理规定》、《校门管理规定》、《周日缺勤学生追查制度》、《双休日节假日管理规定》、《早操管理规定》、《学生课堂考勤制度》、《学生请假制度》、《晚修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完善学生工作管理台帐,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行业服务水平,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团委抓好团委会、学生会、自律会等“三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文明课室、文明宿舍、文明保洁区等三项评比工作。
抓好学生社团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特别是加强对艺术社团、礼仪团队教育与辅导,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彰显卫生职业学校专业特点。
组织新生进行健康体格检查工作,并建立新生健康档案,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奠定了身体基础。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摸底排查“特异学生”,建立“班级暖心结对帮扶”名单台账,有计划地开展班级暖心结对帮扶活动,关心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习雷锋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5·12护士节、端午节、6·26禁毒日、“七一”、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国庆、11·9消防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网络安全教育、防盗窃防诈骗教育、三爱心教育、义务献血教育、诚信教育、反邪教促和谐迎大庆教育和预防毒品安全教育。
组织2019级全体学生学习并签订《实习期间安全承诺书》。
制定了《课室精细化管理安排表》和《宿舍精细化管理 23 安排表》。
按上级要求做好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相关工作,学校的暖心德育已初步融入到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中去,大大发挥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作用。
制定了《“星级班级”评选办法》,开展了“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星级班集体”活动。
3.4.3财务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规范收费和财务管理,依法依规实行阳光采购。
3.4.3.1从实际出发,建章立制,有据可循。
《河源市卫生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补充规定》、《河源市卫生学校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河源市卫生学校公务接待和业务接待暂行规定》、《河源市卫生学校公务卡强制结算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规范科室有偿加班及有关绩效项目自制原始凭证管理规定》《河源市卫生学校用水消费确认表》、《河源市卫生学校IT代维消费确认表》、《河源市卫生学校科室文印消费确认表》、《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工食堂用餐消费确认表》等制度和表格先后得到制定和完善,保证了学校财务管理有据可循,并有可操作性。
3.4.3.2严格执上级财政部门及学校预算及结算,厉行勤俭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4.3.2.1有效执行了《河源市卫生学校经费开支基本流程》,规定1千元以内的物资采购,必须由采购科室填写事前审批表,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副校长批准,再执行采购;1千元以上1万元以内的物资采购,采购前还须经校长批准,报账后由学校资产管理办公室造册登记(易耗品除外)。
1万元以上的物资采购,事前必须经班子集体讨论通过。
3万以上的物资采购,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及教育 24 局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并由分管校长牵头组织验收。
3.4.3.2.2完善内部呈报表,根据《物品采购申请表》、《经费 支出事前审批表》、《费用报销审批表》、《加班事前申请表》等,推行表格化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3.4.3.2.3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实施细则(试行)》,按规定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
3.4.3.3组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
3.4.3.3.1调整和成立学校内部控制规范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3.4.3.3.2聘请法律、财务顾问等专业人员,对学校有关项目建设和开支进行审核、监督和指导。
3.4.3.3.3有效进行了年度专项审计、年度内审计。
年度专项审计后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应的专项审计报告,学校财经审查小组定期向教师代表大会汇报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并在校务公开栏中定期公开年度收支预算、年终收支结算等,方便全体教师监督。
3.4.3.4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外派参加各种财务培训,不断的充实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
3.4.4后勤管理3.4.4.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资产办在全面启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查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固定资产登记簿”,做好了固定资产登记、保管、入库、报损、核销等管理工作。
3.4.4.2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确保收支公开阳光。
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收费行为,无搭车收费、超标收费等违规收费现象发生;依据上级财经有关规定及《学校经费开支流程》,安排专人跟踪请款报账工作,大大提高财政支出的行政效率;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25 开源节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实行阳光采购,全面推进依法依规采购工作。
3.4.4.3提高后勤服务和保障。
3.4.4.3.1后勤社会化企业有效执行学校精细化及网格化管理,物业服务及绿化养护能做到定人、定地点、定时间,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记录,工作有成效,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地”。
3.4.4.3.2严控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故全年为零。
一是每学期都定期召开校园食品安全及社会化人员专题培训,熟知学校《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及国家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让从业人员时刻绷紧食品安全之弦。
二是按<<河源市卫生学校学生饭堂陪餐管理办法>>要求,组织落实好学校饭堂陪餐工作,监管“阳光厨房”执行情况,及时梳理陪餐记录中意见和建议,切实监督食品安全。
3.4.4.3.3全面做好设备设施修缮、校产配置、水电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学校教学楼
A.B栋主大堂及饭堂工作间改造、综合实训楼内庭及楼道改造、世界医学名人文化园、科普园及山体治理、行政楼主大堂建设、中草药园、运动场看台及配套工程等已建成使用,为和美暖心校园增光添色。
3.4.5安全管理我校坚持以安全立校,以文明树风,将安全文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学校将一如既往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全方位做好各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更新规范安全工作管理工作制度,定期开展校内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与整改,提升工作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校内安全设施设备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技防能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 26 全意识,组织全员签订《平安建设(综合治理)责任书》,加强反渗透、反邪教教育等国家安全教育,以及法治、禁毒、疾病防控、心理健康消防、交通、网络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教育,全面提高师生安全及防范意识。
积极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应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加强与家长、社会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家警校共建,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3.4.5.1领导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成立了以张金坤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每月有检查、有措施,与全校教职工签订了责任书,并将综治安全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评选评优,切实加强了责任意识,确保学校平安工作的严格落实。
3.4.5.2平安校园人财物落实到位,保障措施有力学校组建了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在人事保卫科设立了安全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负责计划起草、日常检查、督促落实工作,提出具体合理化建议。
学校聘请了17名专职保安人员、17名生活指导老师,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每天安排值班人员(校门卫、流动巡逻队和学生宿舍生活指导老师)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
3.4.5.3校园安保制度完善,工作落实到位我校制定了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如《机动车管理办法》、《社会化人员管理办法》、《安全保卫规章制度》、《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等。
近年来,学校人保科、后勤科、教务科根据科室职能分工,在原有的各项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相继整理编印了新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有力促进了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27 3.4.5.4积极完善排查制度,及时整改落实大力开展“四项排查”工作,学校每季度均按要求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假期前后,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对学校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认真排查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安全隐患,各类教学、消防、用电设施设备等是否安全,结合排查要求,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并根据实际情况由相关科室进行逐项整改。
3.4.5.5加强校园安全培训,强化社会化人员管理出台《河源市卫生学校社会化人员管理办法》、定期召开社会化人员工作会议,强化校园安全意识及对特殊群体、外来人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印制《河源市卫生学校安全信息手册》,做到照片上墙,进校备案,做到管理无死角。
强化校园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应急处理、防灾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的培训,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学校与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合作,对我校保安、超市、饭堂、物业等社会化人员开展应急避险、安全技能、消防技能等专项培训。
3.4.5.6平安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落实到位放假前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联系家长,对学生进行暑期安全教育;利用微信公众号及班级群进行安全教育(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消防安全、乘车交通安全、防溺水、网络防诈骗等);利用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及其他活动积极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利用周二班会课时间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文明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等平安建设的相关主题班会活动。
3.4.5.7认真抓好普法工作,努力创建法治校园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运用普法微信公众订阅平台开展 28 法治宣传、“12.4全国法治宣传日”主题系列法治教育活动。
通过党委会、教职工例会、学部会议和各教研组会议等形式,组织学习了《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民法典》《传染病防治法》《宪法》修订案、《国家安全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组织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学习和知识竞赛活动,利用周会、主题班会、学校校园广播、墙报、板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3.4.5.8优化警校共建机制,共建共享平安校园日常工作中积极与市教育局、市卫健局、江东新区公安局、江东新区综合执法局、城东派出所、江东新区交巡警队及江东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很好的完成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综合治理维稳工作。
在特殊时段主动邀请市教育局、市公安交警及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等行政管理及执法部门定期联合开展了大学城校园周边交通治安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校园周边非法营运等乱象给予有效打击,提高了威慑力。
3.4.6科研管理 3.4.6.1开展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本年度开展了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等工作。
本 年度共报送省市课题9项,立项6项。
立项课题中,市级课题立项4项,省级课题2项。
3.4.6.1.12020年9-10月份疫情期间组织了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STEM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的申报,报送2项,并且全部立项,名单如下:STEM教育理念在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实践研究,主持人:肖惠敏;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健康评估》课程教学研究,主持人:庄丽琴。
3.4.6.1.22020年10月份医研室组织河源市中小学教学研究 29 课题的申报,我科室收到课题申请书11项,报送教育局4项,立项4项,名单如下: 就业与升学“双导向”视域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主持人:李洋州; 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对校园常见传染病预警分析研究,主持人:刘子姣; 中职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主持人:苏永华; 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健康评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主持人:黄文娟。
3.4.6.1.32020年10月20日,在河源市教育局教育研究院的具体指导下,在学校行政楼309会议室及培训楼A栋多功能报告厅召开我校省级、市级立项课题的开题报告会。
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了我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彰显了医研引领的办学特色。
3.4.6.2认真完成教师论文发表、报销、统计、奖励等工作2020学年度我校教师共发表论文49篇。
上学期论文总数为30 篇,其中国家级13篇,省级17篇。
下学期论文数为19篇,其中国家级14篇,省级3篇,市级2篇。
平时积极做好教师发表论文版面费的报销,每学期结束前积极做好教师发表论文、获奖论文的统计和奖励工作,切实为教师服务,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的积极性。
3.4.6.3做好科研团队的管理工作各课题组均积极开展课题工作,按照实施计划按步骤进行实施, 本年度共有5项省级课题结题,具体如下: 30 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职药剂专业“双导向”课程结题中体系研究河源市卫生学校学生节假日留宿管理研究中职护生问题行为矫正研究--以河源市卫生学校为例提高职业卫生学校康复专业学生实训操作成效研究—以河源市卫生学校为例智能手机助力中职《内科护理》课外延伸改革的研究 谭湘德 沙海勇戴贵花周德钊 张惠群 已结题 已结题已结题已结题 已结题 3.4.7管理队伍建设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 科研规划项目 学会2019.09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09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09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 科研规划项目 学会2019.09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 科研规划项目 学会2019.09 推进办文办会规范化、表格化、精细化管理,狠抓会议、上下班考勤和教学督查。
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设立党委和同级纪委,选举并产生校党委、纪委班子,完善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科研团队人员配置,完善中层干部配备,加强校部二级管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3.4.8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是深化运行数字化校园、标准化考点、视频监控、实习管理服务平台、就业服务系统平台等项目,积极推进校园管理信息化建设;二是落实校园IT代维定点采购项目,着重提高IT代维服务效率,本年度共开展各类综合IT设备维护保养两万多人次,并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二期)、档案资料信息化等项目,切实提高校园信息化 31 管理水平。
3.5德育工作情况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培训,举办班主 任专业能力大赛和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
拓展课外实践活动。
举办“三暖”和“最美天使”评选、清明“网 上祭英烈”、“五四”援鄂抗疫校友先进事迹报道、“同心抗疫,你我共参与”主题书画线上征集展览、校园短视频创作大赛、“致敬最美逆行者”书信征文和第二届“读书月”等活动,开展“创文”志愿活动。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25心理健康日”、“制止餐饮浪费,崇尚勤俭节约”等主题教育和军训暨入学教育。
加强暖心德育品牌建设。
通过助学、奖学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暖学生之心。
为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深入发展,积极吸纳品学兼优的学生,充实团的青年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入团积极分子学习团的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积极传递青春正能量,校团委组织了内容丰富的团课培训。
培训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开班第一课》、学习《团章》、学习《共青团发展史》、观看《团的光辉历史》视频、“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入团积极分子结业考试。
3.6党建情况3.6.1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
今年以来,校党委召 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12次,党委会13次、中层干部会32次、教职工会6次、党务专项会议6次。
着力抓队伍建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 32 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教育,引领学校发展。
3.6.2强化政治学习。
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
认真学习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证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开展报告研讨、志愿服务、党史知识线上竞答、党性教育等活动。
共计开展集中学习15次,形势政策教育1次,先进典型教育1次,警示教育1次。
3.6.3创建模范机关。
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转变作风。
共报送38期创建模范机关创建简报。
3.6.4完善制度管理。
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三会一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生活、党员记事等制度,形成科学管理机制。
3.6.5加强作风建设。
开展谈心谈话、廉政教育进校园、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坚持集体领导,阳光办事;班子成员自觉执行财务制度,如实申报个人重大事项,不跑官要官,不参与黄赌毒活动,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规范文印、办公用物、IT代维、饭堂用餐事前申请管理。
开展干部日常集体谈话93人次、个人谈话11人次,与全体教职工签订含廉洁要求的综合责任书。
学校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校园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3.6.6丰富党建活动载体。
开展“六个一”、“党员示范岗”、“线上党课”和“红色讲堂”、抗疫捐款和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落实校园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高师生思想意识。
3.6.7开展党建示范校创建活动。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做好 33 党建示范校评选工作,学校党委于今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
3.6.8圆满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派出帮扶村党建指导员2人,选派驻龙川县龙母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1人,派出精准扶贫挂钩村(板仓村)扶贫干部1人。
驻村工作结束后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选派驻龙川县赤光镇帮扶工作队队员2人。
确保有关工作经费,并为板仓村贫困户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70多万元。
挂钩的村镇全部如期脱贫。
今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河源市、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王华丽、王浩东等2位同志分获“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为进一步落实河源市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发展生态 健康医疗产业战略部署,我校邀请河源市内多家民营医疗单位,召开校院合作研讨会。
双方共商如何培育及留住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为我市“两个河源建设”和“融深”“融湾”培养更多医疗卫生人才。
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与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深圳老年基金会、河源市友好医院、河源市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等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培训企业员工,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岗位。
构建了“校企联合、优势 34 互补、资源共享、共进双赢”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4.2学生实习情况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安排学生实施 各项实习安排及管理工作。
教务科实习管理中心根据我校2019级实习生人数情况,会同各片区实现管理负责人严格把关,精心挑选出94家实习单位,其中医院79家,药企15家。
完全满足我校2019级1493名学生的实习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学生自联实习单位及学校安排实习单位的两种相结合方式有序安排,确保每一位同学均能参加临床实习;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一周,对学生进行以法制观念、安全知识、防范技能、校纪校规、实习单位规章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
校领导带队深入实习医院巡查,了解我校实习生实习情况,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不断深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合作,实现校院携手发展、共同发展、互惠发展。
于2021年8月15~27日组织各片区实习管理人员对我校分布在省内各地区及江西定南1493名实习生共94家实习基地跟踪巡查。
为保障实习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务科分别在寒、暑假组织了7个小组前往90多家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巡查,实习巡查小组通过组织“三个一”的活动,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同时不断完善实习应急方案,为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保驾护航。
4.3集团化办学情况学校牵头组建了由市卫计局等3个行政部门,市医学会等4个行 业协会,市人民医院等112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河源理工学校等3所职业学校,市一中等12所普通中学共同构成的“河源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为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搭建了良好的平 35 台。
如,药剂专业设立了“九明专班”,护理专业设立了“深河专班---老年护理培养方向”等,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为企业、医院量身打造急需的岗位技术人才。
成立“四校联盟”,实现校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进双赢的目的。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是严格按部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学校各专业的实 施性教学计划,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及“医德为先、技能见长、科研引领”办学特色的要求,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系统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突显技能培养特色,实训课比例均需达到50%以上。
同时,各学部严格执行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确保实训开出率达到100%。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学校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办赛理念指导下,定期举办专业技能节活动,积极开展校级教师、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2020年,学生参加广东省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大赛护理技能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人。
学生参加市级技能竞赛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23人。
三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实现全员全脱产,辅导时间达到8周。
2020年参考学生1294人,合格872人,合格率67.4%。
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各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试工作,努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
学校共组织1000余人次参加育婴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考前培训,其中703人获得育婴员(中级)证书。
五是 36 积极组织中职教育护理专业课程证书考试,为学生升学提供服务。
2020年,学校组织了1810人参加广东省中职教育护理专业课程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参考学生均获得了相应的课程技能等级证书。
六是积极推进1+X制度试点工作,分别组织了1+老年照护、1+母婴护理等两项试点工作。
目前,我校首批的老年照护和第二批的母婴护理分别完成了178人和80人试点考核任务,均超额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5.2社会服务一是大力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为我市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学 历提升提供服务。
目前,学校与南方医、广州医等两所高校联合举办成人高等教育。
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康复医学等六个专业,形成了专科、专升本科、高起本科等三个层次办学的格局,在校生规模达2660人,为我市乃至全省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历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场所及设施建设,打造集餐饮、住宿、会议功能于一体的培训中心。
2020年,学校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培训楼多媒体课室、学员公寓配套设备设施等项目建设。
目前,学员公寓配有标双、单人豪华、四人房共62间(总床位142张),按星级酒店管理;学员餐厅可以满足200余人同时就餐;培训楼(教学区)设有多功能报告厅1间、阶梯教室1间、计算机室4间、培训室16间,所有场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和希沃在线教学平台。
三是努力提升职业培训的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积极推行职业培训的社会化改革,制定了培训楼、学员公寓的社会化改革方案及职业培训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招标实现了学员公寓的星级酒店的标准化管理与服务。
四是积极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工作。
本年度受疫情影响,社会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受限,仅在下半年承接了一期市团委组织的团干培训班及一期社会艺考培训班。
37 5.3对口支援2020年,学校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脱贫攻坚 工作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学校帮扶村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做到工作落实精准有力,成效显著。
学校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该工作列为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之
一,结合学校及帮扶村实际,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同时,学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分析研究扶贫工作,统筹推动扶贫工作实施。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以及分管扶贫工作校领导始终坚持经常性到挂钩扶贫点开展督导检查,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同时,积极开展帮扶村党建工作,召开专题辅导党课,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
学校对口支援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20年,学校帮助黄村镇板仓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计共投入57.2万元,主要包括村内路灯设施设备完善、党建宣传、宣传长廊建设及板仓小学校园危墙改造等项目。
二是产业发展扶持。
学校通过扶贫工作队、帮扶干部入户摸排走访,结合当地群众愿望和实地条件,明确以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为该村脱贫主要产业,定期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帮扶村开展扶贫活动,向贫困户发放山楂树苗、鸡苗、饲料等生产物资,解决贫困户生产物资和生产资金问题,并邀请专家为贫困户培训种养技术,做好跟踪服务,2020年共计投入19.17万元,助力贫困户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产业;三是开展暖心慰问活动。
不定期组织前往帮扶村开展节日慰问、困难贫困户及困难党员慰问,共计投入41970元;四是选派学校优秀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派出帮扶村党建指导员1人,选派驻龙川县龙母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1 38 人,派出精准扶贫挂钩村(板仓村)扶贫干部1人,协调各项帮扶项目落地落实。
五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要求,2020年学校、镇、村三方通过纳入低保、就业帮扶和资产帮扶等途径,已帮助板仓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6.政府履责 6.1经费 6.1.1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6.1.1.1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结构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8737万元,主要来源依次为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1446万元;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3940万元;学费收入2275万元;其他收入总额1076万元。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6903元。
6.1.1.2办学经费支出学校办学经费总支出为8559万元,主要包括日常教学经费支出1108万元,设备采购1266万元,师资队伍建设费30万元,教学改革及研究费10万元,其他支出6145万元。
6.1.2生均拨款202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6903元,比2020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6107元,2019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4850元均有提高。
6.1.3项目投入本年度,学校继续抓好项目建设。
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建设实验设备和实训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的“最美校园”。
6.2政策措施 39 2015年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市人大六届五次会议提出启动创建“河源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并于2016年列入市委全会报告。
2019年4月,市委丁红都书记在专题调研教育工作会议中表示大力支持该项工作。
今年以来,我校继续大力推动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筹设有关工作,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主动做好学院筹设前期工作。
2020年5月,林涛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提出,要加快启动“河源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随后,市政府庞启彪副市长、二级调研员王少锋,市教育局陈农心局长等领导,先后多次开展专题调研指导推进该项工作。
9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成立河源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筹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筹设工作领导小组。
目前有关工作正在继续推进之中。
学校以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为指南,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质量”为目标,现学校管理机构建全,管理制度完善。
《河源市卫生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内容覆盖党务、行政、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学校全面工作;制定并核准实施了《河源市卫生学校章程》。
学校以《规范化管理制度》和《章程》为指南,努力使学校各项工作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使学校办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7.特色创新 7.1案例一:推行课堂革命,打造优质课堂以我校护理专业必修课程《健康评估》为例,课前:教师在教学 平台(云班课)发布原创微视频和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有助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方案。
课中: 40 ①掌握新知,岗学结合,学教做一体。
根据岗位设置情景案例和工作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利用微视频、动图、思维导图讲解新知理论,采用希沃白板
5、大万像转臂高清术野摄像(或希沃授课助手)演示操作技能,学生反复练习技能,学做一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②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可评可测通过云班课、班级优化大师、希沃课堂游戏、腾迅文档多人协作等对理论及技能进行测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自评、互评、他评三维评价,数据清晰可见,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融合人文思政,德技并修通过环境、语言、行为态度育人,师生问好互行“拱手礼”;利用模拟病房及角色扮演实施工作任务,让学生体会做病人及被检查评估时的感觉并分享感悟,培养同理心和人文关怀;对话疫情,传扬医务人员劳动、服务、奉献的精神,德技并修;要求学生整理实训、打扫卫生,以劳育人。
图:学教做一体 图:过程性评价 图:分享医患感悟 课后:采用问卷星检测知识,巩固理论;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练习操作,强化技能;预习下次课内容,完成课前任务。
7.2案例二:着力推进校园招聘,稳步提升就业质量 41 学校以培养人民满意卫生技能人才为己任,立足于党政的部署要求,着眼于市场所趋、产业所需,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人才培育体系,致力解决学生“上学难”“就业难”两大关键问题。
2021年我校坚持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就业方针,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通过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专场招聘会及建立互联网就业平台等举措,提供广阔就业平台,意向率高达93%以上,促进了2021届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主要做法:一是学校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2021年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开展。
二是2021年4月16日,学校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成功举办了202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吸引了省内外129余家医院、药企参加,为我校2928名毕业生提供了3603个招聘岗位。
据统计,这次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761人,就业意向率94.3%。
三是为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邀请深圳都市医药、惠州百姓缘等公司到我们学校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业讲座,积极提倡鼓励毕业生投入到就业创业的大军中去。
四是不断优化互联网就业平台功能设置,坚持招聘信息更新,截至日前,我校全部毕业生均在平台注册,并有超过100家用人单位到校备案,在平台发布招聘需求,为我校1965名毕业生提供了超过3000个招聘岗位,为毕业生更加便捷地找到心仪职位提供了快速通道。
五是今年3月25联合深河医院,举办2021届大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共计录取50人。
六是全面落实 42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进行精准帮扶,“一人一策”。
工作成效:一是我校2021年供需见面会有我校的2021届大、中专毕业生2928人参加,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761人,就业意向率94.3%。
二是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护理人员专场招聘会,我校2021届大专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120人参加招聘考试。
经该院笔试及面试审核,录用50人,目前该50名学生正在参加深河医院入职前培训。
三是通过精准帮扶,我校2021届高职专业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63%,位居省内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榜首。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诊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对诊改有了一定的认识,取 得一些实践经验,对持续推进诊改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诊改实践中,还存在对诊改意义认识不足、误解诊改理念以及智慧园建设滞后等问题。
8.2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到。
今后,我校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主要有: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修订完善教学标准、教师发展评价标准、学生成长评价标准、社会服务评价标准等,同时建立标准落实的监测督导机制,以标准为牵引推动人才培养 43 质量的提升。
二是深化认识,纠正偏差,提高参与诊改积极性。
应积极组 织全体教师学习诊改理念,提高教师对诊改的认识。
用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工作的落实,实行诊改考核,关注结果与过程中的行为要素,通过过程考核工作的落实、执行及效果,并不断的改进。
三是继续打造“两链”,找准诊改的任务。
打造成熟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打造“目标链”,树立可以实现的建设发展目标,打造“标准链”,制定切合实际的标准。
四是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数据共享,逐步实现诊改全过程信息管理。
加强数据采集管理。
充分运用信息平台及其数据,将其运用于诊改等多项工作中。

9.其它 我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将继续做到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形成科学认识、建立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技术的价值,推进诊改信息支撑平台的建设工作。
运用信息化手段。
建设校本数据中心,打破内部“信息壁垒”,实现校内各类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和共建共享,实现状态数据平台填报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上报。
强化质量保证组织机构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关注质量生成的过程分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保证质量管理和评价的科学性。
教学诊改工作的实施永远在路上,要深化教学诊改这一基础工程建设,以诊改工作的推进和复核为抓手,深入推进我校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
44

标签: #视频 #视频 #网站 #网络 #网络推广 #机上 #网络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