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引才聚才75万,薛之谦微博粉丝有多少

有多少 3
2022年5月7日星期六责编徐从清美编宁付兴审读刘元平 城事·关注A03 人才强青,三年引才聚才75万 岛城放宽了7个方面的落户条件,取消了7个方面的落户限制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 5月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
《意见》共10条40款,主要围绕扩大基数、高端引领、凸显特色、赋能发展四个方面,制定了包括:人才基数倍增计划、顶尖人才聚集计划、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未来之星储备计划、青年人才招引计划、技能人才培育计划、海洋人才发展计划、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产才融合促进计划和人才服务支撑计划10项子计划。
>>>扩大基数 落户放宽条件、取消限制 扩大基数,优化人口结构,实施人才基数倍增计划。
按照“放宽条件、取消限制、新增渠道”的思路,对现行落户政策进行了调整。
主要是:放宽了7个方面的落户条件、取消了7个方面的落户限制。
放宽7个方面的落户条件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无障碍落户放宽至其他地市级人才工程人选;副高职称、高级技师落户年龄由50岁放宽至55岁;硕士由45岁放宽至50岁;本科由40岁放宽至45岁;专科由35岁放宽至40岁;学历落户由全日制学历放宽至国家认可学历即可“;先落户后就业”的由专科以上毕业生放宽至专科以上在校生。
取消7个方面的落户限制主要包括:博士取消落户年龄限制;正高职称取消落户年龄限制;中级职称、技师取消有接收单位限制;高级工取消缴纳社保满1年限制;中级工取消缴纳社保满2年限制;居住落户取消购房面积限制;父母投靠落户取消年龄限制。
同时,新增了社区集体户,承接无固定住所、无近亲属家庭户、无单位集体户等人员落户。
总的目标是:只要有学历、有职称、有技能、有能力、有贡献,均可“想来就来”。
力争实现三年引才聚才75万的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本市技能人才总量达13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将达到35万人以上。
>>>高端引领 梯次实施5项人才计划 顶尖人才集聚计划。
支持对象是:本市A类人才,包括“两院”院士、诺贝尔奖以及图灵奖获得者等世界级科学家。
主要特点是:在激励引育、服务保障、柔性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并与国家、省的奖励补贴叠加享受。
比如:对自主培养或全职引进的“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级水平科学家等顶尖人才,发放500万元人才补助;在青院士可享受每月省政府津贴2万元和市政府津贴1万元;鼓励用人单位柔性引进顶尖人才,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个人劳动报酬的30%给予补贴,上不封顶。
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
支持对象是:本市
B、C、D类人才,包括入选国家、省、市三级人才工程的人选。
主要特 点:一是在国家、省给予相应补助基础上,市级再叠加补助;二是既补到个人,还奖励用人单位,以激活用人主体引才育才内生动力;三是对驻青单位一视同仁。
比如,全职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省、市三级叠加补助达400万元,对用人单位,每培养1人奖励30万元,培养得越多、奖励得越多。
“未来之星”储备计划。
支持对象主要是:有望入选院士、国家级人才工程和省泰山系列工程的后备人才,以及能够带领企业成长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核心技术人才。
主要特点是:奖励用人主体,鼓励用人单位跟踪培育潜力人才,人才资助由“锦上添花”转向“雪中送炭”。
比如,有望当选院士的后备人选,在两年管理期内给予用人单位100万元培养经费。
有望当选国家级人才工程的后备人选,在两年管理期内给予用人单位40万元培养经费等。
青年人才招引计划。
支持对象是:本硕博学历人才和博士后科研人才。
主要特点是: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享受住房、安家等普惠性政策,这些政策受到年轻人的普遍欢迎。
比如,在青落户并购买唯一商品住房的博士、硕士,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
在青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可连续三年享受每月1200元、800元、500元的住房补贴。
在这项政策中,对“性价比”高、用人单位欢迎的博士后科研人才,在站的生活补贴由每月5000元提高到7000元;出站来青留青工作的,给予25万元安家资助,到企业工作的,提升至最高40万元等。
技能人才培育计划。
主要目标是: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的技能人才队伍。
主要特点是:在人才培训、载体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比如,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给予200万元奖励;在平台搭建方面,成功创建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的,按投入比例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
同时,支持用人单位通过培训提升工人技能,按照每人最高120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培训补贴。
>>>凸显特色 瞄准海洋、海外、产业人才 凸显特色,青岛人才最大特色是海洋人才、海外人才、产业人才,实施这3项人才计划。
海洋人才发展计划。
海洋是青岛发展最大的底气,海洋人才是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主力军”。
因此,给予海洋人才一系列优惠政策。
比如,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才,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个人劳动报酬的30%给予补贴。
海洋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1200元标准给予住房补贴,分别高于其他领域博士、硕士25%和50%。
今年开始,还要开展海洋领域突出贡献人才评选活动,获评人 才最高可享受30万元奖励,对有重大贡献或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实施“一事一议”。
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参与。
为此,《意见》出台具开放性、竞争力的政策支持。
比如:青岛是海外人才用汇便利化试点城市,可为海外人才提供薪酬购付汇、购房首付款结汇支付、投资理财、资产变现等外汇便利化服务。
给予外籍及港澳台高校毕业生“同城待遇”,可不受户籍限制,同等享受国内高校毕业生的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
同时,鼓励头部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孵化器等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更好利用海外人才智力,对成效突出的,视投入情况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补。
产才融合促进计划。
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必然需要现代产业人才的强力支撑。
《意见》紧扣24条产业链,聚焦“补链”“强链”“延链”,强化对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
比如:对头部企业按需定制人才政策,将政策的制定权、话语权交给企业,从源头上解决人才政策与项目落地、企业发展“脱节”问题。
对促进产业配套完善、补齐产业链“断点”的项目领办人,实施“补链”奖励,按项目落地实缴注册资本最高给予400万元奖励。
推动人才评价由“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向“有成果、有市场、有贡献、有效益”转变。
谁是头部企业、谁在“补链”、谁是企业急需人才,由产业链“链长”“链上”企业说了算。
>>>赋能发展 着力打造金融赋能链条 根据在人才中的广泛调研,《意见》在服务上突出了两个重点。
金融赋能,解决人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着力打造涵盖“人才金”“人才贷”“人才板”“人才债”“人才险”相互融合的金融赋能链条。
比如,去年设立了首期5000万元的“人才金”,以“拨改投”方式进行市场化股权投资,今年将达1亿元,并逐年增加,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半年时间初见成效,目前已投资赋能人才项目4000万元,拉动社会资本投资1.5亿元。
“人才贷”市财政对贷款进行风险补偿,标准由50%提高到80%,人才企业最高贷款额由1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让银行更有信心赋能人才发展,为人才企业输入更多的金融血液。
服务赋能,解决“税学医房”等人才关心的关键问题。
建立优质基础教育学位及事业编制2个“蓄水池”。
市级指定2所优质普高和1所优质初中,各区市再指定至少2所各学段优质学校,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
市委编办拿出300个事业单位机动编制,保障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
在医疗服务上,高层次人才享受绿色通道、健康查体等服务,每位住青院士按每年4000元标准聘请保健医生。

标签: #多少钱 #视频 #要多 #多少钱 #色谱 #有多少 #多少钱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