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立德树人:内涵、实质及要求,cultivate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8
第33卷第2期2014年4月 文章编号:1674-0076(2014)02-0050-03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of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Vol.33No.2Apr.2014 浅议立德树人:内涵、实质及要求 卞桂平1,
2,焦晶
2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2.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99) 摘要:“立德树人”是指作为起主导功能的教育者不断涵养内在品质,并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断培育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起积极贡献的人才的过程。
“立德树人”的主体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立德”与“树人”的关系是“德”与“得”的关系;“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是关联“立德树人”的价值指向问题。
当前,“立德树人”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不断提升教育者的道德水准以及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立德树人;内涵;实质;要求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句话求真务实、高屋建瓴,是对当前以及今后教育发展问题的高度概括与凝练。
尤其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属首次提出,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继续深化,也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为今后教育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科学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实质及其要求,无论在当前还是今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一、“立德树人”的伦理内涵与实质 从字词意义的疏解来看,“立德树人”的“立”是指“树立”,“德”则指“德业”,即道德品质。
因此,“立德”就是指“树立德业”,即要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
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就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立德”、“立功”以及“立言”三者之中,“立德”是前提与根本,只有“立德”才能“立功”与“立言”,也才能最后称得上“不朽”。
由此可见,“立德”在主体“成人”与“为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树人”的“树”是“培育”的意思,而“人”在这里是指“人才”,既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个体,更指达到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人。
在《管子·权修》中就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因此,“树人”就是指培育对 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它是一个长期与持久的过程。
总之,结合字里行间的辩证分析可知,“立德树人”就是指作为起主导功能的教育者不断涵养内在品质,并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断培育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起积极贡献的人才的过程。
对“立德树人”的进一步省思,至少要对如下三个问题进行追问:第一是,“立德树人”的主体是谁?第二是,“立德”与“树人”的关系怎样?第三是,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也只有对如上三问题作进一步澄明,才有可能真正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本质及其要求。
首先,“立德树人”的主体问题,实质是“谁与谁”的问题,也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由于受一定文化因素的影响,教育领域曾长期流行过教育“主体—客体”关系论。
这种关系认为,教育者是绝对的权威,高高在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受教育者则成了只能乖乖听话、机械接受的“四角书柜”。
这种“畸形”教育模式只是构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声筒”与“接收器”的双边关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丧失殆尽。
与此不同的另一种教育模式是,教育的“主体—主体”关系,也称之为“主体间”关系。
这种关系强调教育双方的交叉融合与共生互补,在相互尊重与理解中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力和智慧[1]。
显而易见,受教育者一旦成为教育的“客体”,就算教育者“立德”也未必能够“树人”。
因为,缺乏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人,不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立德树人”的主体关系 收稿日期:2013-11-29基金项目:南昌工程学院教改项目(2012-25)作者简介:卞桂平(1976-),男,博士生,讲师,bianguiping@126.. 第2期 卞桂平,等:浅议立德树人:内涵、实质及要求 51 应该是、而且只能是和谐生成的“主体间”关系。
其次,“立德”与“树人”的关系问题,实质是“立 德”与“树人”谁先谁后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妨先考察《管子·心术》中的一句话:“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
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
”《说文·ㄔ部》:“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实际上,这句话蕴含着一个异常深刻的道理:“德”与“得”的关系。
即,只有“德”才能“得”。
显而易见,“德”在先,“得”在后。
“德”是“得”的前提。
如果把“立德”看作“德”,那么“树人”则为“得”。
由此可知,只有“立德”才能“树人”,“立德”在先,“树人”在后。
也正如《庄子·天下》中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所阐明的也正是“德”与“得”的先后生成关系。
“内圣”为“德”,“外王”为“得”,只有“内圣”才能“外王”。
“德”与“得”的辩证关系赋予的启示是:只有教育者“立德”,才能“树人”,受教育者也才能“成人”。
反之,如果教育者“缺德”,则受教育者不仅不能成人,而且可能成为社会作恶的因子。
再次,“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实质是涉及“立德树人”的内容与价值取向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立德树人”是一个历史概念。
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随着世事变迁而不断发生改变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立德树人”的标准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与阶级性。
比如,在原始社会就以能维护氏族整体利益为“德”,这样的人也就能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而到了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则成为“德”,那些有意违背“三纲五常”的人则为人们所唾弃。
因此,“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因时而变的。
就当下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德目,则成为人们当前所要极力倡导的“德”,而具有“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品质的人,也是当代主体所要努力追求的“成人”目标。
那种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德”与“人”,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最终被抛弃。

二、“立德树人”对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 首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所谓主体地位,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看作平等对话的对象,在民主、平等、协商的气氛中完成教育过程,这是教育“立德树人”的前提。
虽 然时间钟摆已经指向21世纪,然而在现实的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还有很多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依然停留于以往传统的“主体—客体”思维。
这种思维既表现在教育工作者的机械、权威式的管理模式上、教师“说一不二”的教学态度上,也表现在教育者“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上……。
这种教育模式中的受教育者只能擅长“逆来顺受”,潜在的创造性被“人为”地扼杀。
也正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存留,影响与制约着现代受教育者内在潜能的生成,也进而衍生出诸如就业以及其他系列难以解决的社会难题[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滕文公下》)。
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营造何种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以及道德品质的培育至关重要。
面对竞争激烈的时代境遇,就要求教育者改变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以培育学生的“品德”与“能力”为指导原则,在相互尊重、提升的过程中不断培育受教育者积极进取的时代品格。
其次,要不断提升教育者的道德水准。
教育者能否“立德”是“树人”的前提。
然而,从当前所呈现的情况看,对“物质”的穷奢极欲正不断蚕食着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
这不仅表现在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为了“蝇头小利”而心浮气躁,更突出体现在深度、广度上日益严重的论文剽窃与买卖。
然而,最“令人讶异的是,我们不再听到剽窃或剽贼等语,可能因为面子已发生了消除剽窃的作用,可能因为剽窃已不再是不体面的事,因而对它的反感也消失了”[3]。
教育领域的“失德”可见一斑。
当作为主导地位的教育者“缺德”的时候,不仅不能“树人”,甚至会“害人”,走向反面。
因此,重新恢复教育者应有的“德性”,已成为摆在教育领域的重大难题。
可能的策略是:要着力恢复教育领域的“德—得”生态。
可以考虑把道德考评与相关人员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挂钩,达到以“得”促“德”的效果。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舆论评价对道德建设的引领功能。
对“师德”突出的教育工作者要进行舆论褒奖,真正确立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尊严与地位。
当然,对在教育岗位做出“缺德”行为的人,除了要进行舆论鞭笞以外,甚至可以考虑纳入法律程序,从而达到以“法”促“德”的效果。
总之,只有夯实教育领域的“道德”基础,才有可能培育出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现代人才。
再次,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前文所述,“立德树人”是历史范畴。
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的内容、衡量标准是不同的,要与一定的时代 52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 发展相适应。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毋庸置疑,这就是当前我们所需要“立”的“德”,也是当前我们“树人”的时代标准。
当然,这些“德目”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的捏造,而是源于对实践的科学分析与总结,是基于对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精准把握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
然而,在如今的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有很大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懂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缺乏科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习惯于对当前国内外形式“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做出有悖于客观事实的主观错误判断。
更有甚者,公然在课堂或者网络等公共领域,大肆宣扬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言行与做法。
这不仅违背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道德”,也更是对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亵渎,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生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当然,问题总有一定的成因,也有一定的解决方法。
当前尤其要加强教师 群体(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生活、思想状态的实证研究,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出发,夯实高校思想政治领域的主流价值基础,确保作为当前“德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培养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总之,“立德树人”不是一个机械的概念,有其自身生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真正明确其内涵、实质以及要求,才能真正让“立德树人”在教育领域得到科学合理的贯彻与执行,也才能真正达到“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
(3):75-78. [2]何玉梅.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之说”的重新审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
(3):97-98.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8-79. [4]胡锦涛.十八大报告[EB/OL]../2012-11/19/c_113722546.htm. Onsignificance,essenceandrequirementsofmoralityeducation BIANGuiping1,
2,JIAOJing2 (
1.SchoolofPhilosophy,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2.SchoolofMarxism,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99,China) Abstract:Moralityeducationisaprocessinwhichtheleadingeducatorsnurturetheirinternalqualityandsetagoodexampletocultivatethetalentsthatthesocietyneed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oraleducatorsisinter-relate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oraleducatorandtheeducatediscauseandeffectrelationship.Whatkindofmoralityisproposedandwhatkindofstudentsisnurturedareconcernedwiththecontemporaryvalues.Currently,itisnecessarytorespectthesubjectstatusoftheeducatedandimprovethemoralstandardoftheeducatorsbypracticingcoresocialistvalues.Keywords:moralityeducation;connotation;essence;requirement

标签: #什么用 #什么意思 #commission #collapse #caac #ca125是什么 #牌子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