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敬意
柔弱与坚强
“作为
一 个大学者、名人,胡适总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不能不说是小时候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本领。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亲善的胡适背后,一直都站着那个柔弱而坚强的母亲 张丰 胡适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的时候,认为有3点至关重要:第
一,来自母亲伟大的爱;第
二,坚持读书的习惯;第
三,始终有一点怀疑的精神。
其中,第一点至关重要。
胡适是一个新潮的人物,但是他和鲁迅不同,接受了旧式婚姻。
鲁迅对朱安是嫌弃和愧疚,而胡适则是接受和培养。
母亲帮订的亲事,他是不忍心反对的,甚至发自内心地不会反对。
胡适和鲁迅父亲都是早死,鲁迅作为家中的长子,不得不为了弟弟们牺牲。
胡适则不同,他的父亲胡传以前娶过两任太太都病故了,胡适的母亲是第三任。
因此,胡适有3个哥哥,大哥是父亲第一任妻子所生,二哥三哥则是第二任所生。
胡适的母亲,比他两个哥哥还年轻,这让她的日子很难熬。
尤其是守寡之后,母亲不得不长期面对3个年龄比自己还大的“儿媳”。
按照传统观念,儿媳当然应该孝顺婆婆,但是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儿媳们又怎能孝敬年龄比自己还小的女性呢。
父亲去世时,胡适才4岁,他很早就注意到母亲的艰难。
这种艰难并不在于生计,而在于人际关系。
父亲去世时,留下几千块银元,虽然不算大富,存起来吃利息够一家人生活。
困难在于,一个年纪轻轻的婆婆,该如何驾驭这个大家庭呢?两个媳妇吵架,可以十几天互不搭理,那么,家务该如何分配?这样具体的难题,几乎经常发生,考验着胡适的母亲。
这个柔弱的女人,也有自己的办法。
她会在某个早上,失声痛哭,声音越哭越大。
一边哭,一边追忆并责怪亡夫。
这个时候,胡适就安静地坐在旁边。
他注意到,嫂子中那个不占理的人,会打开自己的房间,然后去厨房忙活。
过一会儿,这个犯错的倒霉蛋会端着热茶,来到母亲的卧室,递上茶来。
母亲欠身起来,接过这碗茶。
一个和解就这样达成了,这一哭,至少可以换来十天半月的和睦。
这里有一种迷人的秩序。
在母亲哭泣之前,发生争吵的两个儿媳,心里也会清楚谁更占理一些,但是碍于情面,没有人愿意示弱。
等到母亲哭起来,同时召唤逝去的丈夫,构建出一种权威在场感。
这时,不占理的一方,就会认识到这种错误,而且会认识该领受什么样的惩罚。
这一切,都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真是神奇的力量。
母亲管教胡适也采用类似的办法。
头一天犯了错误,并不会马上惩罚,而是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发作。
天还没亮,就把胡适从床上唤醒,但是却并不让他穿衣起床,而是让他反省,前一天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有时候,也会拿已经去世的父亲说事,这会让惩罚的力度加倍。
有一次胡适拿已经去世的父亲开玩笑,被母亲罚跪。
胡适哭得稀里哗啦,一把鼻涕一把泪,还感染了眼睛。
母亲听说口水能够消炎,就用舌头去舔儿子的眼睑。
这种爱有时候非常有力。
失去父亲的胡适,比别的孩子更早懂事,他过早地失去了玩耍的乐趣。
进私塾后,别的小朋友都经常逃课,他从来不逃。
因为小名里有一个“穈”字,他被称为“穈先生”,这个外号,颇能说明他小时候的状态。
私塾老师对胡适格外重视,亲自给他讲书,而对那些逃课的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听之任之。
一个孩子逃课了,派另一个去追,第二个追出去就不再回来了,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但是,老师格外关照,却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胡适,而是胡适的母亲比别人多交了学费:别人家孩子都是每年2元,而胡适的母亲则交4-10元。
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办法。
胡适母亲多交几倍的钱,“购买”了更高级的服务:老师会很认真地给胡适“讲书”,不但教他认字读书,还给他认真讲解,对他也严加管理。
这样,虽然是同样的学时,胡适却比别人多读了很多书。
更重要的是,这种“讲书”,为他打下了很深厚的国学基础,很多年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写《中国哲学史》的博士论文,那些小时候读过的书,都还在发挥作用呢。
这就是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妇女的人生智慧。
胡适说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就是母亲的爱,这可不仅是“含辛茹苦”,母亲的爱,以及母亲爱的方式,都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一生。
作为一个大学者、名人,胡适总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不能不说是小时候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本领。
那个时代的名人,都很流行说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亲善的胡适背后,一直都站着那个柔弱而坚强的母亲。
话题 最怕孤独的一代人 “时时刻 刻把手机抓在手里,生怕错过一个信息和电话;刚发朋友圈,就焦急地等待朋友的留言和点赞……似乎只有存在于互联网世界,才能刷出生活的存在感,才没有被整个世界遗忘 雪艳 一只青蛙火了。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不时有人晒出“求,青蛙不出门怎么办?”“我家娃(蛙)交女朋友了”“看书看了一个下午,蛙你这样让麻麻压力很大”……请不要担心,你的朋友们不是回炉深造,读了个生物学学位,而是入坑了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手游。
从不玩游戏的我,也好奇地下载了一个,才发现真是一款治愈系的游戏。
小清新的画风,简单的剧情设定,不需要过多复杂的操作,在这里,你只需要点击收取能量,再用能量买一些吃喝塞满小青蛙的行囊,接着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当一款佛系玩家。
小青蛙可能在屋里默默读书写日记一上午,也可能悄悄背上书包出门旅行,你无法实时知晓它的行踪,却能收到它从旅行地寄回的明信片,每一张都对应一处日本旅行胜地。
难怪有人评价,“自从养了只青蛙,我总算读懂了我老妈。
”你在等待小青蛙归来的时候,和妈妈站在门口等你的心情何其相似。
与其说,人们是在养青蛙,不如说是在互联网上给自己找了一份牵挂。
而比青蛙更早火起来的,是一款名为《恋与制作人》的网游,这款充满玛丽苏情结的恋爱经营手游,精准定位少女心十足的客户市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玩家和网游里的人物最大限度地建立现实中的链接,现在这款游戏的活跃度已经超过红极一时的《王者荣耀》。
小青蛙也好,霸道总裁爱上你的网游也好,能够占领人们内心和市场的秘诀,都在于抓住了现代 人害怕孤独、恐惧独处的心态。
通勤路上,你总能发现公交地铁里几乎人人都 拿着手机,即使在能把汤面挤成方便面的北京地铁4号线上,仍有人顽强地握机不放松,似乎唯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如果将这一刻的画面定格下来,将人们手中的手机PS掉,就会发现画面极其荒诞。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变成人们的电子脐带,一旦斩断和互联网的链接,很多成年人就缩小成无所适从的婴儿,抬起头都是一脸茫然。
周末带年幼的孩子去公园玩耍,他总能在我们眼中的司空见惯里,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井盖、树叶、毛毛虫,这个像狮子,那个像大象。
孩子小小的眼睛里,时常闪烁着好奇而兴奋的光。
我发现,小孩子是不怕孤单的,他们怕的是落单,只要目之所及能够看到家人的陪伴,小孩子就能悠然自得地自己找乐。
简单的乐高玩具,他能不厌其烦地搭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在成年人眼中,每次搭出来的作品都大同小异,孩子却始终能在这种陪伴中找到快乐。
反之,越长大越孤单的成年人,从心底是无比恐惧孤单的———时时刻刻把手机抓在手里,生怕错过一个信息和电话;刚发朋友圈,就焦急地等待朋友的留言和点赞;即便是休息日,也从心底悄悄盼望着信息提示音的响起,似乎只有存在于互联网世界,才能刷出生活的存在感,才没有被整个世界遗忘。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
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
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 心极其空虚。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周国平先生的这段话,在互联网时代,更该被看成是一段警世恒言。
很多所谓的网瘾深重、沉迷网游、一掷千金给网络主播打赏等等现象级难题,深层次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害怕孤独,恐惧面对自己身上。
真实世界的残酷,或者说唯有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搏到出人头地机会的现实,与虚拟世界里组团打怪升级就能“败帝王,斗苍天。
夺得皇位以成仙,豪情万丈天地间,续写另类帝王篇”的简单粗暴相比,哪个更轻松,答案显而易见。
说起来,怕孤独这回事自古就有。
君不见,唐代诗仙李白独自喝个小酒,还不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孤独感伤时也记下,“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单纯定义XX后为最怕孤独的一代人,也缺乏足够的样本数据做支撑。
只不过互联网表达的广阔空间、花花世界无限的诱惑力,放大了虚拟空间的存在感,也进一步减弱了人们直面自我的独处能力。
每个时代都有抵御孤独寂寞的武器,它或许是歌唱、或许是读书、或许是远方,每个人也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武器,别被无尽的虚拟世界吞噬得丢失了方向。
观影 娱乐圈的文化回暖 ““老戏骨” 重新得到追捧,是娱乐文化的一种回暖现象,这种现象表明,无论是娱乐业也好,还是观众群也好,都开始主动地进行纠偏,开始寻根溯源,重新寻找表演的魅力、文艺的味道和文化的内涵 韩浩月 “戏骨”说法源自香港,形容一些演员表演层次高,演什么像什么,具有超强的角色还原能力,以及令观众无法阻挡的感染力。
当然,如果用“连骨头都会演戏”这样的直白说法来理解“戏骨”,也没问题。
在“戏骨”前面加个“老”字,顾名思义,是指年龄偏大或资历深厚的演员。
他们多年历练演戏成精,故“老戏骨”也有“老戏精”的说法。
如今,一帮“老戏骨”通过剧场、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渠道,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掌声。
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主力是中生代演员和年轻演员,通过比赛,节目诞生了几位引人瞩目的表演者,比如周一围、蓝盈莹、翟天临、凌潇肃等,之所以这几位演员得到了“演技爆棚”的评价,是因为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了“老戏骨”精神的一种继承。
留意综艺节目的观众会发现,去年的现象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几位“老戏骨”,正通过综艺节目四面出击,其中冯雷去了《演员的诞生》,李建义、高亚麟去了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李建义在《声临其境》录制中,体现出了非常强的娱乐精神,“老戏骨”在综艺节目中玩起来,谁也挡不住。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是场“老戏骨”之间的飙戏大赛,除了李建义、高亚麟外,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志坚、张凯丽、李光复等,奉上了一道表演大餐,播出的时候,人们除了对剧情津津乐道,各位戏骨创造的角色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几年,追捧“老戏骨”的风潮已经逐步形成。
在《军师联盟》中,于和伟饰演的曹操引人折腰,乃至曹操戏份结束后,有观众觉得电视剧味道不足了。
该剧中张志忠、王劲松等实力老演员的加盟,也使得剧作看上去底盘扎实,经得起揣摩。
李雪健曾在《嘿,老头》中,饰演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剧中有一场李雪健独自在家倒酒、喝酒的戏,一段长达数分钟的抖手倒酒镜头,被观众认为是“神一般的存在”,“经典演绎,可以写进表演教科 书”。
因为《嘿,老头》没能获得当年的一个电视剧最佳男主角奖,还有不少网友为李雪健鸣不平,认为仅仅倒酒那一段表演,就足以证明李雪健有获奖实力。
倪大红、李保田、雷恪生、陈道明、斯琴高娃、归亚蕾、彭玉、刘晓庆……假若列出“老戏骨”的名字,那将是一份长长的名单,每每他们出现在影视作品或者话剧舞台上,总是不会令人失望,因为这群“老戏骨”的存在,中国的文化事业乃至娱乐业,才不至于荒腔走板。
但近年受IP热影响,一些制作与播出机构为了所谓的“流量”,实现快速资金回笼,启用了大批的“小鲜肉“”小鲜花”,这直接导致表演这个行业在整体水平上的大退步,每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票房最高的电影当中,十有七八被“小鲜肉“”小鲜花”主演的作品占领。
表演的本质被曲解,演员被功利化使用,作品的内涵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脸替、抠像演出、非实景拍摄的流行,观众看到了大量背景虚化得厉害、演员表演莫名其妙、剧情毫无连贯性的作品。
有人不断地偷换概念,转移受众注意力,把劣质IP剧(片)的流行和无演技“小鲜肉(花)”的当道,说成是观众娱乐需求的变化导致,是多媒体时代人们要求作品简单化、速食化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背景,自然关注演技的人就会减少,追逐浅薄娱乐的人就会增加,娱乐产品中的文化元素受到挤压,作品越来越无品位可言。
而在经受过多劣质影视剧的狂轰滥炸之后,数量庞大的观众开始发现,自己的娱乐审美已经被带进了沟里,选择重新支持“老戏骨”,成为观众对影视制作堕落化的反击方式。
演员作为影视作品的“脸面”,其演技如何,成为观众评价作品质量的第一选择,有了好的表演,再加上缜密好看的剧情,再有引人深思的价值观,如此三个重要的元素一个都不能少,才能构成一部值得反复欣赏的影视佳作。
不但追捧“老戏骨”,毫不吝啬地把赞誉之词奉献 给他们,观众还尝试在一些中生代演员身上,去寻找“戏大过天”的素质。
“艺术至上,戏大于天”,这是北京人艺老院长曹禺和副院长于是之提出的表演精神,多年以来,北京人艺的演员,包括从北京人艺走到娱乐圈一线的演员,都会把这种表演精神融进自己的艺术追求当中,这种精神,也成为他们在娱乐行业最强的竞争力。
《演员的诞生》这个节目最早得到关注,正是因为它体现出对“戏大过天”这种精神的尊重,章子怡因为在节目中与演员搭戏有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不少掌声,在她身上,人们也看到了她对“戏大过天”的精神继承。
当然,在通过这档节目让观众发现更多演技精湛的演员身上,也有同样的闪光点。
“老戏骨”拥有表演的秘密,中生代学习表演的精髓,“小鲜肉(花)”遵守表演的底线……只有这样,老中青三代演员,才能回到表演传承的正常轨道上来。
在娱乐行业,晚辈后生想方设法从前辈那里偷师学艺本应是主流,但现在不是这样,而是前辈以身作则,试图重塑娱乐圈风气。
当然,“老戏骨”的粉丝没有“小鲜肉(花)”多,后者完全可以不接受前者的影响,但聪明的年轻演员会意识到,想要延续自己的表演生涯,就必须要从“老戏骨”那里得到力量与支持,否则,自己的娱乐事业只能划归到快速消费领域,是“快消品”,而与表演艺术领域无关。
“老戏骨”重新得到追捧,是娱乐文化的一种回暖现象,这种现象表明,无论是娱乐业也好,还是观众群也好,都开始主动地进行纠偏,开始寻根溯源,重新寻找表演的魅力、文艺的味道和文化的内涵。
这种回暖现象,有助于终结影视作品创作的溃败,也有可能带来良好的连锁反应,比如编剧得到更多的重视,导演希望用好作品捍卫自己的名声,出品与制作机构希望“票房(收视率)口碑双赢”……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盼望,希望能够尽快地变为现实。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期待“老戏骨”们能发挥示范效应,继续当年轻艺人们的榜样。
诗话 马斗全 曾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著名学者吴宓先生,又为著名诗人。
上世纪前半叶与 吴 他同时的优秀诗人很多,如于右任、鲁迅、叶恭绰、沈尹默、柳亚子、陈寅恪、郭沫若、张伯驹、夏承焘、俞平伯、唐圭璋、钱钟书、龙榆生、聂绀弩、缪钺等知名诗人,就可以开列出一大串。
在当年那众多的诗人中, 宓当 吴宓先生最推崇的是哪一位呢?吴宓先生最推崇的诗人是后来已不 为人知的常燕生先生。
常燕生,名乃悳,燕生为其字,1898 年生,山西榆次人。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著述甚多,曾任教于山西大学、燕京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
不幸英年早逝, 年最推 49岁时逝世于成都。
榆次常家为山西望族,族中不乏学者 诗人,常燕生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受骈文及诗法于族祖绂章先生,又从族祖子仪先生读《三都《》两京》等赋。
青年时至北京求学,在京中又从族祖子襄先生学诗。
读诗以外,又认真学习前代名家诗论诗话。
崇的诗 遍读古代大家之诗后,独于杜甫、苏轼有偏爱,“诗之入于吾肺腑者,盖莫若杜也,而苏次之。
” 人 吴宓于常燕生诗,评价甚高。
1935年 南京《国风》半月刊第六卷第
九、十合期有吴宓关于常燕生 诗的评价: 按常燕生君,实今世中国旧诗作者之翘楚。
以吾所知, 自吴芳吉君殁后,其诗材料精湛,技术工熟,而特具爱国之 热诚,足能发扬民族志气者,惟有(一)常乃悳君,(二)王越 君,其次则(三)王荫南君而已。
可见,吴宓认为,吴芳吉(四川人,有《白屋遗诗》传世) 之后,诗精湛工熟而具爱国热诚民族正气者,首推常燕生, 而以常燕生为当世诗词界之翘楚。
此外还有广东王越(字 士略)先生和辽宁王荫南(字亦堂)先生。
吴宓于日记和《空 轩诗话》中,于常燕生诗多有论评。
常燕生诗以七言律与歌行最见功力。
“九一八”事变第 二年,34岁的常燕生所作歌颂抗日将领翁照垣的《翁将军 歌》,深沉慷慨,极有气势,吴宓读后认为“气格高古,旨意 正大,深厚而沉雄,通体精炼,无懈可击”。
并说:“统观‘九
一 八’后两年中南北各地叙记国难之佳篇,应以常君此歌为 首选。
”又给常诗《山西少年歌》《、论新诗》等歌行以很高评 价:“读此类诗,几于每字每句,如逢故人,如温好梦,如记 前游,如观旧幽,有左右逢源之乐。
其句包融铸造之功实可 称,而气势雄浑,风格遒上,尤常君诗之特质也。
”对常氏 《故都赋》,亦甚为推崇。
吴宓先生当年曾因世人知诗人常燕生者不多而叹惜。
其后约一个世纪中,不但知诗人常燕生者更少,而且连诗 坛也快要将他彻底遗忘了。
观前些年出版的各种现当代诗 词选,包括收罗甚广的《当代诗词八百家》,均未收常燕生 诗,良可一叹。
常燕生辞世20来年后,始有台湾某出版机构出版了 《常燕生先生遗集》,收有常燕生诗词,惜大陆图书馆收藏 较少。
常燕生为山西人,据云,山西只有省图书馆收藏了
一 套,后经山西大学李裕民教授等力争,山西大学图书馆这 才购进一套。
其他省市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一般读者很难 见到。
本人曾借读,一读而甚爱之,便复印装订为一册。
再 读时,将编辑误处,一一校改,心想如果能为常燕生先生出 版诗集就好了。
天随人愿,前几年诗词文化公益机构“中华诗词(BVI) 研究院”有斥资出版二十世纪诗词名家诗集的宏大计划, 笔者提议的常燕生诗集获准。
于是即为搜集整理,从常燕 生后人处求得少许篇章,编为《常燕生诗词集》(附其妻诗 词作品),于黄山书社出版。
大陆读者终于可以读到一代名 家常燕生诗词了。
常燕生先生地下有知,定会非常感谢中 华诗词(BVI)研究院的。
短札 语言的“放假” 李荣 维特根斯坦的不少话,实在是说得很有意思,他在《哲学研究》三十八节里面有这么几句话: “只有在语言放假的时候,哲学问题才会产生。
在此,我们的确可以把命名想象为思维的某种奇妙活动,好比一个东西的洗礼。
” 这好像是在说,我们在实际使用语言的时候,不可能与语言“拉开距离”,不能把语言作为对象来思考。
只有语言“放假”了,它暂时退出了它的实际使用的天地,它才能成为思考的对象,站在思考的面前,成为哲学的问题。
比如,说到语言,首先即是命名问题,维氏比之为“一个东西的洗礼”。
其中的情况千种万样:可以是一个名称,亦可以用一个手势或者身体的指向,称之为“这个”,仿佛那东西的名称即是“这个”,而由手势指向加上“这个”的这一种指称,其在实际情形中所对应者,却又是千种万样,可谓“有多少情形便有多少的实际指称”。
再比如,一个命名与其对应者之间,又有多样的关系。
一个命名的对应者如果已经破碎、分解或者说不存在了,那么可以说这个命名无意义了。
但是,这个命名却还是可以使用,从这个上面来说,又是有意义。
也就是这个名称的拥有者可以不存在了,但这个名称的意义和意思却依然存在。
如有人说,把那个碗拿来。
而那个碗已经碎了。
你便对那个说话的人摇摇头。
那么,“那个碗”这一名称的拥有者已是不存在,但是“那个碗”的称谓却依然可以在我们的语言中“活着”,也就是在使用。
这里面,什么死了,什么还活着,什么有意义,什么已无意义,辨析至极细极微处,实在是把语言的“假期”完全地利用起来了也。
捉错园 秦殿杰 (541)“仪马可待出华章”,错写“仪”字不像样; 成文迅速很敏捷,正写是“倚马可待”。
* *倚着战马起草文章,迅速完稿。
典出《世说新语·文学》,此系成语不可错成“仪马可待”。
“倚、仪”发音相似,含义不同。
(待续)
一 个大学者、名人,胡适总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不能不说是小时候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本领。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亲善的胡适背后,一直都站着那个柔弱而坚强的母亲 张丰 胡适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的时候,认为有3点至关重要:第
一,来自母亲伟大的爱;第
二,坚持读书的习惯;第
三,始终有一点怀疑的精神。
其中,第一点至关重要。
胡适是一个新潮的人物,但是他和鲁迅不同,接受了旧式婚姻。
鲁迅对朱安是嫌弃和愧疚,而胡适则是接受和培养。
母亲帮订的亲事,他是不忍心反对的,甚至发自内心地不会反对。
胡适和鲁迅父亲都是早死,鲁迅作为家中的长子,不得不为了弟弟们牺牲。
胡适则不同,他的父亲胡传以前娶过两任太太都病故了,胡适的母亲是第三任。
因此,胡适有3个哥哥,大哥是父亲第一任妻子所生,二哥三哥则是第二任所生。
胡适的母亲,比他两个哥哥还年轻,这让她的日子很难熬。
尤其是守寡之后,母亲不得不长期面对3个年龄比自己还大的“儿媳”。
按照传统观念,儿媳当然应该孝顺婆婆,但是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儿媳们又怎能孝敬年龄比自己还小的女性呢。
父亲去世时,胡适才4岁,他很早就注意到母亲的艰难。
这种艰难并不在于生计,而在于人际关系。
父亲去世时,留下几千块银元,虽然不算大富,存起来吃利息够一家人生活。
困难在于,一个年纪轻轻的婆婆,该如何驾驭这个大家庭呢?两个媳妇吵架,可以十几天互不搭理,那么,家务该如何分配?这样具体的难题,几乎经常发生,考验着胡适的母亲。
这个柔弱的女人,也有自己的办法。
她会在某个早上,失声痛哭,声音越哭越大。
一边哭,一边追忆并责怪亡夫。
这个时候,胡适就安静地坐在旁边。
他注意到,嫂子中那个不占理的人,会打开自己的房间,然后去厨房忙活。
过一会儿,这个犯错的倒霉蛋会端着热茶,来到母亲的卧室,递上茶来。
母亲欠身起来,接过这碗茶。
一个和解就这样达成了,这一哭,至少可以换来十天半月的和睦。
这里有一种迷人的秩序。
在母亲哭泣之前,发生争吵的两个儿媳,心里也会清楚谁更占理一些,但是碍于情面,没有人愿意示弱。
等到母亲哭起来,同时召唤逝去的丈夫,构建出一种权威在场感。
这时,不占理的一方,就会认识到这种错误,而且会认识该领受什么样的惩罚。
这一切,都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真是神奇的力量。
母亲管教胡适也采用类似的办法。
头一天犯了错误,并不会马上惩罚,而是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发作。
天还没亮,就把胡适从床上唤醒,但是却并不让他穿衣起床,而是让他反省,前一天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有时候,也会拿已经去世的父亲说事,这会让惩罚的力度加倍。
有一次胡适拿已经去世的父亲开玩笑,被母亲罚跪。
胡适哭得稀里哗啦,一把鼻涕一把泪,还感染了眼睛。
母亲听说口水能够消炎,就用舌头去舔儿子的眼睑。
这种爱有时候非常有力。
失去父亲的胡适,比别的孩子更早懂事,他过早地失去了玩耍的乐趣。
进私塾后,别的小朋友都经常逃课,他从来不逃。
因为小名里有一个“穈”字,他被称为“穈先生”,这个外号,颇能说明他小时候的状态。
私塾老师对胡适格外重视,亲自给他讲书,而对那些逃课的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听之任之。
一个孩子逃课了,派另一个去追,第二个追出去就不再回来了,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但是,老师格外关照,却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胡适,而是胡适的母亲比别人多交了学费:别人家孩子都是每年2元,而胡适的母亲则交4-10元。
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办法。
胡适母亲多交几倍的钱,“购买”了更高级的服务:老师会很认真地给胡适“讲书”,不但教他认字读书,还给他认真讲解,对他也严加管理。
这样,虽然是同样的学时,胡适却比别人多读了很多书。
更重要的是,这种“讲书”,为他打下了很深厚的国学基础,很多年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写《中国哲学史》的博士论文,那些小时候读过的书,都还在发挥作用呢。
这就是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妇女的人生智慧。
胡适说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就是母亲的爱,这可不仅是“含辛茹苦”,母亲的爱,以及母亲爱的方式,都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一生。
作为一个大学者、名人,胡适总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不能不说是小时候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本领。
那个时代的名人,都很流行说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亲善的胡适背后,一直都站着那个柔弱而坚强的母亲。
话题 最怕孤独的一代人 “时时刻 刻把手机抓在手里,生怕错过一个信息和电话;刚发朋友圈,就焦急地等待朋友的留言和点赞……似乎只有存在于互联网世界,才能刷出生活的存在感,才没有被整个世界遗忘 雪艳 一只青蛙火了。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不时有人晒出“求,青蛙不出门怎么办?”“我家娃(蛙)交女朋友了”“看书看了一个下午,蛙你这样让麻麻压力很大”……请不要担心,你的朋友们不是回炉深造,读了个生物学学位,而是入坑了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手游。
从不玩游戏的我,也好奇地下载了一个,才发现真是一款治愈系的游戏。
小清新的画风,简单的剧情设定,不需要过多复杂的操作,在这里,你只需要点击收取能量,再用能量买一些吃喝塞满小青蛙的行囊,接着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当一款佛系玩家。
小青蛙可能在屋里默默读书写日记一上午,也可能悄悄背上书包出门旅行,你无法实时知晓它的行踪,却能收到它从旅行地寄回的明信片,每一张都对应一处日本旅行胜地。
难怪有人评价,“自从养了只青蛙,我总算读懂了我老妈。
”你在等待小青蛙归来的时候,和妈妈站在门口等你的心情何其相似。
与其说,人们是在养青蛙,不如说是在互联网上给自己找了一份牵挂。
而比青蛙更早火起来的,是一款名为《恋与制作人》的网游,这款充满玛丽苏情结的恋爱经营手游,精准定位少女心十足的客户市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玩家和网游里的人物最大限度地建立现实中的链接,现在这款游戏的活跃度已经超过红极一时的《王者荣耀》。
小青蛙也好,霸道总裁爱上你的网游也好,能够占领人们内心和市场的秘诀,都在于抓住了现代 人害怕孤独、恐惧独处的心态。
通勤路上,你总能发现公交地铁里几乎人人都 拿着手机,即使在能把汤面挤成方便面的北京地铁4号线上,仍有人顽强地握机不放松,似乎唯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如果将这一刻的画面定格下来,将人们手中的手机PS掉,就会发现画面极其荒诞。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变成人们的电子脐带,一旦斩断和互联网的链接,很多成年人就缩小成无所适从的婴儿,抬起头都是一脸茫然。
周末带年幼的孩子去公园玩耍,他总能在我们眼中的司空见惯里,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井盖、树叶、毛毛虫,这个像狮子,那个像大象。
孩子小小的眼睛里,时常闪烁着好奇而兴奋的光。
我发现,小孩子是不怕孤单的,他们怕的是落单,只要目之所及能够看到家人的陪伴,小孩子就能悠然自得地自己找乐。
简单的乐高玩具,他能不厌其烦地搭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在成年人眼中,每次搭出来的作品都大同小异,孩子却始终能在这种陪伴中找到快乐。
反之,越长大越孤单的成年人,从心底是无比恐惧孤单的———时时刻刻把手机抓在手里,生怕错过一个信息和电话;刚发朋友圈,就焦急地等待朋友的留言和点赞;即便是休息日,也从心底悄悄盼望着信息提示音的响起,似乎只有存在于互联网世界,才能刷出生活的存在感,才没有被整个世界遗忘。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
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
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 心极其空虚。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周国平先生的这段话,在互联网时代,更该被看成是一段警世恒言。
很多所谓的网瘾深重、沉迷网游、一掷千金给网络主播打赏等等现象级难题,深层次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害怕孤独,恐惧面对自己身上。
真实世界的残酷,或者说唯有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搏到出人头地机会的现实,与虚拟世界里组团打怪升级就能“败帝王,斗苍天。
夺得皇位以成仙,豪情万丈天地间,续写另类帝王篇”的简单粗暴相比,哪个更轻松,答案显而易见。
说起来,怕孤独这回事自古就有。
君不见,唐代诗仙李白独自喝个小酒,还不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孤独感伤时也记下,“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单纯定义XX后为最怕孤独的一代人,也缺乏足够的样本数据做支撑。
只不过互联网表达的广阔空间、花花世界无限的诱惑力,放大了虚拟空间的存在感,也进一步减弱了人们直面自我的独处能力。
每个时代都有抵御孤独寂寞的武器,它或许是歌唱、或许是读书、或许是远方,每个人也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武器,别被无尽的虚拟世界吞噬得丢失了方向。
观影 娱乐圈的文化回暖 ““老戏骨” 重新得到追捧,是娱乐文化的一种回暖现象,这种现象表明,无论是娱乐业也好,还是观众群也好,都开始主动地进行纠偏,开始寻根溯源,重新寻找表演的魅力、文艺的味道和文化的内涵 韩浩月 “戏骨”说法源自香港,形容一些演员表演层次高,演什么像什么,具有超强的角色还原能力,以及令观众无法阻挡的感染力。
当然,如果用“连骨头都会演戏”这样的直白说法来理解“戏骨”,也没问题。
在“戏骨”前面加个“老”字,顾名思义,是指年龄偏大或资历深厚的演员。
他们多年历练演戏成精,故“老戏骨”也有“老戏精”的说法。
如今,一帮“老戏骨”通过剧场、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渠道,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掌声。
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主力是中生代演员和年轻演员,通过比赛,节目诞生了几位引人瞩目的表演者,比如周一围、蓝盈莹、翟天临、凌潇肃等,之所以这几位演员得到了“演技爆棚”的评价,是因为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了“老戏骨”精神的一种继承。
留意综艺节目的观众会发现,去年的现象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几位“老戏骨”,正通过综艺节目四面出击,其中冯雷去了《演员的诞生》,李建义、高亚麟去了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李建义在《声临其境》录制中,体现出了非常强的娱乐精神,“老戏骨”在综艺节目中玩起来,谁也挡不住。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是场“老戏骨”之间的飙戏大赛,除了李建义、高亚麟外,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志坚、张凯丽、李光复等,奉上了一道表演大餐,播出的时候,人们除了对剧情津津乐道,各位戏骨创造的角色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几年,追捧“老戏骨”的风潮已经逐步形成。
在《军师联盟》中,于和伟饰演的曹操引人折腰,乃至曹操戏份结束后,有观众觉得电视剧味道不足了。
该剧中张志忠、王劲松等实力老演员的加盟,也使得剧作看上去底盘扎实,经得起揣摩。
李雪健曾在《嘿,老头》中,饰演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剧中有一场李雪健独自在家倒酒、喝酒的戏,一段长达数分钟的抖手倒酒镜头,被观众认为是“神一般的存在”,“经典演绎,可以写进表演教科 书”。
因为《嘿,老头》没能获得当年的一个电视剧最佳男主角奖,还有不少网友为李雪健鸣不平,认为仅仅倒酒那一段表演,就足以证明李雪健有获奖实力。
倪大红、李保田、雷恪生、陈道明、斯琴高娃、归亚蕾、彭玉、刘晓庆……假若列出“老戏骨”的名字,那将是一份长长的名单,每每他们出现在影视作品或者话剧舞台上,总是不会令人失望,因为这群“老戏骨”的存在,中国的文化事业乃至娱乐业,才不至于荒腔走板。
但近年受IP热影响,一些制作与播出机构为了所谓的“流量”,实现快速资金回笼,启用了大批的“小鲜肉“”小鲜花”,这直接导致表演这个行业在整体水平上的大退步,每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票房最高的电影当中,十有七八被“小鲜肉“”小鲜花”主演的作品占领。
表演的本质被曲解,演员被功利化使用,作品的内涵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脸替、抠像演出、非实景拍摄的流行,观众看到了大量背景虚化得厉害、演员表演莫名其妙、剧情毫无连贯性的作品。
有人不断地偷换概念,转移受众注意力,把劣质IP剧(片)的流行和无演技“小鲜肉(花)”的当道,说成是观众娱乐需求的变化导致,是多媒体时代人们要求作品简单化、速食化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背景,自然关注演技的人就会减少,追逐浅薄娱乐的人就会增加,娱乐产品中的文化元素受到挤压,作品越来越无品位可言。
而在经受过多劣质影视剧的狂轰滥炸之后,数量庞大的观众开始发现,自己的娱乐审美已经被带进了沟里,选择重新支持“老戏骨”,成为观众对影视制作堕落化的反击方式。
演员作为影视作品的“脸面”,其演技如何,成为观众评价作品质量的第一选择,有了好的表演,再加上缜密好看的剧情,再有引人深思的价值观,如此三个重要的元素一个都不能少,才能构成一部值得反复欣赏的影视佳作。
不但追捧“老戏骨”,毫不吝啬地把赞誉之词奉献 给他们,观众还尝试在一些中生代演员身上,去寻找“戏大过天”的素质。
“艺术至上,戏大于天”,这是北京人艺老院长曹禺和副院长于是之提出的表演精神,多年以来,北京人艺的演员,包括从北京人艺走到娱乐圈一线的演员,都会把这种表演精神融进自己的艺术追求当中,这种精神,也成为他们在娱乐行业最强的竞争力。
《演员的诞生》这个节目最早得到关注,正是因为它体现出对“戏大过天”这种精神的尊重,章子怡因为在节目中与演员搭戏有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不少掌声,在她身上,人们也看到了她对“戏大过天”的精神继承。
当然,在通过这档节目让观众发现更多演技精湛的演员身上,也有同样的闪光点。
“老戏骨”拥有表演的秘密,中生代学习表演的精髓,“小鲜肉(花)”遵守表演的底线……只有这样,老中青三代演员,才能回到表演传承的正常轨道上来。
在娱乐行业,晚辈后生想方设法从前辈那里偷师学艺本应是主流,但现在不是这样,而是前辈以身作则,试图重塑娱乐圈风气。
当然,“老戏骨”的粉丝没有“小鲜肉(花)”多,后者完全可以不接受前者的影响,但聪明的年轻演员会意识到,想要延续自己的表演生涯,就必须要从“老戏骨”那里得到力量与支持,否则,自己的娱乐事业只能划归到快速消费领域,是“快消品”,而与表演艺术领域无关。
“老戏骨”重新得到追捧,是娱乐文化的一种回暖现象,这种现象表明,无论是娱乐业也好,还是观众群也好,都开始主动地进行纠偏,开始寻根溯源,重新寻找表演的魅力、文艺的味道和文化的内涵。
这种回暖现象,有助于终结影视作品创作的溃败,也有可能带来良好的连锁反应,比如编剧得到更多的重视,导演希望用好作品捍卫自己的名声,出品与制作机构希望“票房(收视率)口碑双赢”……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盼望,希望能够尽快地变为现实。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期待“老戏骨”们能发挥示范效应,继续当年轻艺人们的榜样。
诗话 马斗全 曾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著名学者吴宓先生,又为著名诗人。
上世纪前半叶与 吴 他同时的优秀诗人很多,如于右任、鲁迅、叶恭绰、沈尹默、柳亚子、陈寅恪、郭沫若、张伯驹、夏承焘、俞平伯、唐圭璋、钱钟书、龙榆生、聂绀弩、缪钺等知名诗人,就可以开列出一大串。
在当年那众多的诗人中, 宓当 吴宓先生最推崇的是哪一位呢?吴宓先生最推崇的诗人是后来已不 为人知的常燕生先生。
常燕生,名乃悳,燕生为其字,1898 年生,山西榆次人。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著述甚多,曾任教于山西大学、燕京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
不幸英年早逝, 年最推 49岁时逝世于成都。
榆次常家为山西望族,族中不乏学者 诗人,常燕生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受骈文及诗法于族祖绂章先生,又从族祖子仪先生读《三都《》两京》等赋。
青年时至北京求学,在京中又从族祖子襄先生学诗。
读诗以外,又认真学习前代名家诗论诗话。
崇的诗 遍读古代大家之诗后,独于杜甫、苏轼有偏爱,“诗之入于吾肺腑者,盖莫若杜也,而苏次之。
” 人 吴宓于常燕生诗,评价甚高。
1935年 南京《国风》半月刊第六卷第
九、十合期有吴宓关于常燕生 诗的评价: 按常燕生君,实今世中国旧诗作者之翘楚。
以吾所知, 自吴芳吉君殁后,其诗材料精湛,技术工熟,而特具爱国之 热诚,足能发扬民族志气者,惟有(一)常乃悳君,(二)王越 君,其次则(三)王荫南君而已。
可见,吴宓认为,吴芳吉(四川人,有《白屋遗诗》传世) 之后,诗精湛工熟而具爱国热诚民族正气者,首推常燕生, 而以常燕生为当世诗词界之翘楚。
此外还有广东王越(字 士略)先生和辽宁王荫南(字亦堂)先生。
吴宓于日记和《空 轩诗话》中,于常燕生诗多有论评。
常燕生诗以七言律与歌行最见功力。
“九一八”事变第 二年,34岁的常燕生所作歌颂抗日将领翁照垣的《翁将军 歌》,深沉慷慨,极有气势,吴宓读后认为“气格高古,旨意 正大,深厚而沉雄,通体精炼,无懈可击”。
并说:“统观‘九
一 八’后两年中南北各地叙记国难之佳篇,应以常君此歌为 首选。
”又给常诗《山西少年歌》《、论新诗》等歌行以很高评 价:“读此类诗,几于每字每句,如逢故人,如温好梦,如记 前游,如观旧幽,有左右逢源之乐。
其句包融铸造之功实可 称,而气势雄浑,风格遒上,尤常君诗之特质也。
”对常氏 《故都赋》,亦甚为推崇。
吴宓先生当年曾因世人知诗人常燕生者不多而叹惜。
其后约一个世纪中,不但知诗人常燕生者更少,而且连诗 坛也快要将他彻底遗忘了。
观前些年出版的各种现当代诗 词选,包括收罗甚广的《当代诗词八百家》,均未收常燕生 诗,良可一叹。
常燕生辞世20来年后,始有台湾某出版机构出版了 《常燕生先生遗集》,收有常燕生诗词,惜大陆图书馆收藏 较少。
常燕生为山西人,据云,山西只有省图书馆收藏了
一 套,后经山西大学李裕民教授等力争,山西大学图书馆这 才购进一套。
其他省市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一般读者很难 见到。
本人曾借读,一读而甚爱之,便复印装订为一册。
再 读时,将编辑误处,一一校改,心想如果能为常燕生先生出 版诗集就好了。
天随人愿,前几年诗词文化公益机构“中华诗词(BVI) 研究院”有斥资出版二十世纪诗词名家诗集的宏大计划, 笔者提议的常燕生诗集获准。
于是即为搜集整理,从常燕 生后人处求得少许篇章,编为《常燕生诗词集》(附其妻诗 词作品),于黄山书社出版。
大陆读者终于可以读到一代名 家常燕生诗词了。
常燕生先生地下有知,定会非常感谢中 华诗词(BVI)研究院的。
短札 语言的“放假” 李荣 维特根斯坦的不少话,实在是说得很有意思,他在《哲学研究》三十八节里面有这么几句话: “只有在语言放假的时候,哲学问题才会产生。
在此,我们的确可以把命名想象为思维的某种奇妙活动,好比一个东西的洗礼。
” 这好像是在说,我们在实际使用语言的时候,不可能与语言“拉开距离”,不能把语言作为对象来思考。
只有语言“放假”了,它暂时退出了它的实际使用的天地,它才能成为思考的对象,站在思考的面前,成为哲学的问题。
比如,说到语言,首先即是命名问题,维氏比之为“一个东西的洗礼”。
其中的情况千种万样:可以是一个名称,亦可以用一个手势或者身体的指向,称之为“这个”,仿佛那东西的名称即是“这个”,而由手势指向加上“这个”的这一种指称,其在实际情形中所对应者,却又是千种万样,可谓“有多少情形便有多少的实际指称”。
再比如,一个命名与其对应者之间,又有多样的关系。
一个命名的对应者如果已经破碎、分解或者说不存在了,那么可以说这个命名无意义了。
但是,这个命名却还是可以使用,从这个上面来说,又是有意义。
也就是这个名称的拥有者可以不存在了,但这个名称的意义和意思却依然存在。
如有人说,把那个碗拿来。
而那个碗已经碎了。
你便对那个说话的人摇摇头。
那么,“那个碗”这一名称的拥有者已是不存在,但是“那个碗”的称谓却依然可以在我们的语言中“活着”,也就是在使用。
这里面,什么死了,什么还活着,什么有意义,什么已无意义,辨析至极细极微处,实在是把语言的“假期”完全地利用起来了也。
捉错园 秦殿杰 (541)“仪马可待出华章”,错写“仪”字不像样; 成文迅速很敏捷,正写是“倚马可待”。
* *倚着战马起草文章,迅速完稿。
典出《世说新语·文学》,此系成语不可错成“仪马可待”。
“倚、仪”发音相似,含义不同。
(待续)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