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永远是王道,网络在线教育平台有哪些

有哪些 3
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主编:黄蔚编辑:黄蔚实习生:黄建华设计:聂磊校对:冯华电话:010-82296516邮箱:531084486@ 服务·信息化 11 笙在线观潮 在线教育“风投云涌”,线上线下如何有机融合——— 内容永远是王道 在线教育能够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但无法完全取代面对面的教育。
业内普遍认为,有高品质内容的在线教育公司将会在2014年胜出。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归提寨小学老师韩冲在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
曹建雄摄 ■本报记者李凌实习生黄建华 最近一年,各大机构纷纷进军在线教育领域,或战略投资,或自建平台,争抢市场蛋糕。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840亿元,且业内普遍认为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往后将有更大发展。
看到了市场前景的风险投资、互联网公司与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加紧在线教育领域的布局。
2013年至今共有64起投资案例 风险投资在在线教育领域表现十分活跃。
根据中国经济网的统计,从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在线教育领域共披露了64起投融资案例,绝大部分来自风险投资机构。
一起作业网、沪江网、51Talk无忧英语等公司都获得了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
除了这些成型的公司外,风险投资机构还投资了很多新的创业公司。
网易前总编李勇创立的猿题库、龚海燕创立的梯子网、百度早期工程师创立的快乐学等公司,都获得了风投的天使投资。
互联网巨头当然也想分得一杯羹。
去年,百度教育、淘宝同学相继上线,腾讯也推出QQ群升级教育模式。
此外,雷军于今年2月宣布“未来两年投入10亿”打造“100教育”,网易也于2013年7月投资91外教网。
面对在线教育火热的发展形势,传统教育培训机构也纷纷整合资源,推出自己的线上平台。
新东方、学大、好未来都于近期宣布加紧布局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无法取代面对面教育 在线教育能取代面对面教育吗?有关专家表示,在线教育能够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但无法完全取代面对面教育。
大体上讲,教育有三个本质,分别是人的品格教育、智慧教育和社交能力教育。
在线教育之所以无法取代面对面的教育,原因就在于在线教育无法完成对人的品格、智慧和社交能力的教育。
为使在线教育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三个本质,新东方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什么类型的学习适合线上,什么样的适合线下,相互结合。
为此新东方早就在着手一系列的整合工作,将课程梳理、合并并建立一个平台,未来将打造一个移动客户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动式学习平台,以弥补线上教育不能保证学习质量的缺陷,有效地把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并把多年积累的课程体系打通。
其实早在2000年,新东方就投资5000万元,创建了新东方在线这一专业的在线教育网站。
新东方在线的网络课程服务横跨留学考试、学历考试、职业教育、英语充电、多种语言、中学教育等6大类,共计2000多门课程,为各类用户提供全面的在线教育服务。
截至2013年6月,新东方在线网站个人注册用户已逾1000万,移动学习用户超过250万。
在数字图书馆多媒体学习库领域,新东方在线与全国数百家高校和数十家公共图书馆合作,为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新东方原创学习视听课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机构进入在线教育领域,新东方已将在线教育发展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计划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支持在线教育的子公司发展,积极推进新东方线上线下的整体布局。
例如正在开发的新东方网上互动学习平台,就涵盖了所有主要产品线,该在线学习平台将显著提升学习体验。
原来课堂上老师讲两个小时,现在课堂讲一个小时,练习、测试通过PC(个人电脑)来进行,听力、口语、词汇等通过手机来进行。
这样的多屏互动可以压缩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同时提升学习效率。
高品质内容将成发展核心 2013年有近千家公司进入在线教育领域,但有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公司并不多。
2014年,在线教育需要找准自己的发展核心。
极致批改创始人韦晓亮认为,在线教育是个交叉领域,真正能把在线教育做好的团队,既要懂互联网产品设计,又要懂技术开发,更要懂教育的本质(个性化、结果化、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培养、思考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第三点,如果没有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和精准把握,只是把线下搬到线上,不算在线教育。
目前的在线教育大多是这样的模式:内容供应商把线下学习模式中的教材内容和视频放到网上,在线学习者延续几乎无差异的单向填鸭式教学。
更有甚者,一些教育网站,要么实际上仅仅是社会培训机构的宣传媒介,要么就是找来一些“名师”拼凑些课程或课件,而所谓的教学互动, 无非是将成人化的社交媒体工具改装后应用到教学中。
一位在北京市朝阳区某所重点小学从教多年的一线教师在网上撰文写道:凡此种种,无一例外粗暴地把教学活动简单化、商品化和功利化,对教学没有真正的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也少有裨益。
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线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呢?换句话说,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在线教育而不是线下教育呢?华创资本分析师余振波认为,教育培训行业的核心价值交换环节,是教育培训产品和服务的交付。
用户购买教育培训的产品和服务,是要满足一定的教育培训方面的需求的:考试提分(K12辅导)、就业/执业证书获得(各种考证培训)、就业技能获得(职业技能培训,例如,IT/口语)、心理辅导/慰藉(成功学培训)等等。
谁能够持续优质、高效地满足这些需求,谁就能在教育培训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不管是不是在线的教育公司。
而在线教育的优点在于,一是提高消费者获得这些需求的效率,二是更加准确、深入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要做到第二点,就必须有更加高品质的教育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技术能带来很多教育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例如背单词类的APP,后者拥有记忆曲线的自动应用、多样化助记、游戏化降低枯燥感等等功能,这可不是笨重的红宝书能比的。
开课吧董事长方业昌认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三个因素:内容、带宽和设备,对在线教育来说,肯定是内容,而不是另外两个。
极致批改网创始人韦晓亮也认为有高品质的内容的在线教育公司将会在2014年胜出。
而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则说得更加直白和果断:只要你的内容好,你就永远不会死。
笙基层实践·关注优质资源班班通 学习就要“发帖子”老师不再“满堂灌” 成都市棕北小学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探索 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大胆提问和小心求证的空间给予学生,学生们探究的边界和深度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本报记者李益众 这个星期,成都市武侯区棕北小学五年级
(2)班学生小王正在科学课上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
课堂上,小王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自己跑步时的速度超过了地球自转的速度,会怎么样?” 很显然,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
瞬间,它引发了很多学生的兴趣。
其中一个同学这样回答:“有可能会失去地心引力,人体往上飘;可能会变年轻,会时光倒流(但必须要超越光速)……”。
棕北小学校长林家锐说,这个孩子的思考和回答远远超出了小学五年级的课程标准,已经涉及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且不说他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现象事实上已经告诉我们: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大胆提问和小心求证的空间给予学生,学生们探究的边界和深度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问题与回答并不是呈现在现实课堂的口头对 话中,而是在一个名为“知识论坛”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上。
或许,它们更应该被称呼为“发帖”与“回帖”。
棕北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雍安丽说,一堂课上,这样的发帖与回帖大约占到一半的时间。
剩余的时间,有大约10分钟用于同学间面对面的讨论,另有大约10分钟用于老师讲授、答疑。
学习就是“发帖子”,老师不再“满堂灌”,这是棕北小学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的形象化表述。
林家锐说,“知识建构”理念引入棕北小学课堂后,学习内容不再是由教师一刀切式的提供,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到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学习。
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拓展了课堂学习的时空,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与他人开展讨论学习。
在这种基于“知识论坛”的合作学习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学习中,教师问,学生答,只有单向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交流;在“知识论 坛”中,学生问,学生答,教师仅仅是参与和支持,呈现出多向复杂的交流方式。
雍安丽说,与传统的班级讨论相比,现在学生间的交互频率大大增加,质量也提高了。
许多学生一节课的帖子阅读量高达几十篇,发帖数平均为2—3篇。
也就是说,一节课总的信息交互次数可达上千次。
同时,因为学生的观点能够以在线帖子的形式在“公共空间”中保留下来,对于某一个话题的讨论就可以超越一堂课时间的限制。
在一周、两周甚至一两个月之后,学生依然可以返回去阅读当时课堂上的“帖子”。
显然,在这类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一变革得从2010年秋季说起。
成都市棕北小学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陈静萍博士的指导下开展了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学生如何使用“知识论坛”进行建构性的知识学习和评价,形成同分享共成长的知识论坛社区。
在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中,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再放到“知识论坛”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质疑、澄清和讨论,让一个知识、观点得到不断的发展。
最初,仅仅是科学教师李双君带领着来自
四、五年级对科学学习很感兴趣的20多名学生组建“小小科学家”社团,尝试借“知识论坛”开展知识建构教学的实践。
师生一起对“知识论坛”的主要功能进行熟悉,学会怎样注册登录知识论坛、怎样发帖提出问题、怎样回帖进行讨论、怎样引用别人帖子的内容等。
2011年9月,棕北小学选择四年级
(1)班、
(2)班作为知识建构实验班级。
从本学期开始,“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已逐渐推广辐射到语文、数学等多门学科。
李双君说,针对问题讨论,教师不会直接提供正确答案,不对学生的想法做直接的对错评价,而是鼓励学生去对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评价者”;学生不再是消极的“被评价者”,反而是学生不断对个人和集体的学习行为作出评价,并利用评价的结果不断改进学习行为。
笙前沿视界 以智慧校园支撑大学治理 ———“教育治理”视野下高校信息化的角色、共识和活力 ■任友群 今年1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教育治理”的理念,并把今后一阶段我国教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领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转变思路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转型。
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这一字之变意味着我国教育体系整体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
笔者认为其中的核心就是“角色”、“共识”和“活力”这三个关键词。
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如何让各主体的“角色”和权责得到充分保障?如何在制度上实现不同主体在治理体系中的不缺位、不越位?如何使各主体能够在充分了解彼此、理解整体的基础上产生“共识”,从而避免“本位偏执”?如何能够即时、准确地对“治理绩效”进行评价,从而使体系中迸发的“活力”更加有的放矢?此外,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是高校的根本职能,如何将治理的活力最终注入根本职能的实现和提升中来?如何向社会有效诉说高校的“治理成果”以回应大众的关切?这些问题事关治理理念的落地、治理目标的达成。
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为大学治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适应学校从“粗放扩张”走向“集约提升”的要求。
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在技术上实现管理体系的“去行政化”,以顺应高校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趋势。
准确、清晰的“权限赋予”是信息化得以展开的前提,也是信息化推进高校“去行政化”的优势。
虽然“管理者、教师、员工、学生、校友、社会都对高校的建设、大学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这样的观念早已为人所知,但一旦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彼此权责的不明晰就会大大制约一些群体“角色”作用的发挥。
信息化可以在系统中对不同的主体进行明确的“权限赋予”和“责任界定”;通过流程中“关键节点”的设置,确保各主体的“角色”作用得以释放。
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加强治理的“精细化”,以适应高校从“粗放扩张”走向“集约提升”的要求。
“流程再造”是信息化的基本理念,信息化“再造”不仅可以使业务可检验、可追溯,更可以倒逼管理者优化、简化、精化相关业务流程,使得高校管理模式从“粗放”走向“集约”。
此外信息化可以实现相关数据在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伴随式收集”,从而简化数据信息采集流程,提升原始数据向有效信息转化的速度,促进“治理绩效”的评价准确度,缩短决策体系的响应周期,使得高校的运作更加精细。
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优质共享,以响应社会对高校进一步服务国家、服务民众的渴求。
便捷的输入、输出是信息化的特点,新的时代对大学课堂、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会日趋开放、教师将从“教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信息化的介入可以使更多的外部教学资源即时、大量地进入教学过程,也可以实现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的随时监测,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信息化又可以大大提升“名校”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的辐射性,从而为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供一条现实的途径。
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运行的“透明化”,以回应大众对高校更加发挥社会导向作用的诉求。
管理、教学、科研,教师、学生、管理者,软硬件各种资源,在信息化平台上,高校中的诸种元素得以实现数字化呈现、数据实时流转、信息可以根据权限充分公开,这样的呈现形式可以使大学中人更加明了大学的整体状况,可以使社会大众更加明了大学的实际情况,更可以实现大学评价的多元化、经常化、社会化。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对大学治理达成、高校水平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目前高校管理模式中信息化的作用尚未充分释放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就要求各高校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调整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 要继续转观念,要站在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整体水平的高度定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将学校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与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衔接合
一,使信息化观念深入高校每一个管理者心中,促进信息化与决策管理的深度融合。
要重点改体制,将高校信息化主管部门从“单一条线部门”改变为“综合基础部门”,探索首席信息官(CIO)的运行模式,各院系、部门、单位都应设有专门的信息技术岗位和人员,使信息化体制嵌入高校的每一个单位元素,促进信息化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
要全面变模式,信息化建设不应单纯顺应学校教学、管理业务的传统流程,而应让相关业务流程的设计和开展与信息化要求形成高度互动。
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将使信息化机制渗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每一条脉络,促进信息化与教学科研服务的深度融合。
信息化是实现大学治理、达成高校治理目标的必由之路,否则这些理念将只是空中楼阁。
事实上,推进大学治理水平的提升就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而回应大学治理的要求则是新一轮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机遇。
这样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当下中国的教育。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标签: #杭州 #编辑 #剪辑 #下载网站 #图纸 #免费音乐 #都有哪些 #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