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快讯,业内资讯遥感快讯REMOTE

免费论文 3
SENSINGNEWSLETTER2019第2期(总第241期)目次 《环境遥感知识问答》环保科普图书出版‥……………‥……………‥……………‥…………
(1)遥感测绘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年会在武汉召开‥……………‥……………‥……………‥……………………‥……………‥…………………(1)2019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在佛山举行………‥……………‥……………‥……………‥
(3)高分五号“解密”全球霾分布…………‥……………‥………………‥………………‥…………
(4) 会议预告 The40thAsianConferenceonRemoteSensing(ACRS2019)……‥…‥…‥…‥…‥…‥…
(5)第十届国际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ICIG2019)…………‥……………‥…‥…‥…‥…‥…‥…‥
(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
(7)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高端论坛…………‥……………‥…‥…‥…‥…‥…‥…‥…‥…‥…(11) 会员招募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会员招募…………………………………………………………(13)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会员招募………………………………(15)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会员招募…………………………………………(17) 征稿启事 《遥感快讯》征稿启事……………………………………………………………………………(18) 主办: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遥感委员会
0 《环境遥感知识问答》环保科普图书出版 近日,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主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4家单位联合编写的《环境遥感知识问答》图书正式出版发行,该图书作为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编撰的《环保科普丛书》的重要组成之
一,以打造精品环保科普系列图书。
该书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童庆禧院士作为此书科学顾问,顾行发研究员等6名专家学者主编,李正强研究员等5名副主编,50余位一线科研技术人员参加编写,多位科研人员提供素材。
此书从遥感基础知识、水环境遥感、大气环境遥感、土壤环境遥感、生态环境遥感、城市环境遥感、环境灾害遥感、其他遥感应用八个方面100个条目以通俗易懂的言语,配以大量故事化、生活化的插图准确生动地解答了大众关心的环境遥感科学知识,为增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提供助力。
********************************************************************************************* 遥感测绘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 暨第一届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年会在武汉召开 面对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资源共享, 提升中国遥感科技期刊的综合实力,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 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承办的“遥感测绘科技期刊发展研讨 会暨第一届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年会”于 2019
年4月24-25日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议得到国内遥感相关领域科技期刊编辑部的 积极响应,邀请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刘 经南院士、中国遥感委员会秘书长朱博勤研究员、湖北省科 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邱观建教授、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 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 会副理事长毛善锋教授、科学出版社刘培一副总经理、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郑晗副院长到会指导并 以致辞。
参加本次年会的中英文遥感测绘及交叉领域期刊共
16 种,代表包括《遥感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遥感技术 与应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等国内测绘、遥感及 相关领域的中、英文科技期刊负责人、编辑以及部分新媒体、 出版机构负责人。
研讨会上,《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主编刘经南院 士代表武汉大学对“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的 中国遥感委员会秘书长朱博勤研究员
1 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并指出人工智能对测绘遥感学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武汉大学万幼川教授作了“遥感科
学与技术发展”的专题报告,帮助期刊编辑深入了解遥感科技发展动态与趋势;《农业工程学报》的魏秀菊常务副主编,诚挚地分享了她们的办刊理念与实践经验,鼓励大家不忘办刊初心;《JournalofGeovisualizationandSpatialAnalysis》执行编辑周亮副教授与同行交流并探讨了一本新刊从创刊到经营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青年编辑王晓醉与大家共同探讨了遥感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实现的新途径;《遥感技术与应用》青年编辑马瀚青博士为与会成员介绍了“中国遥感前沿”期刊集群网站的设计方案和工作设想。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刘兴副主任作OSID开发科学计划专题报告,此外还邀请北大方正公司、南京善锋软件公司介绍数字出版新技术平台。
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邱观建教授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毛善锋编审 本次大会也是第一届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年会,在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 (简称:中国遥感科技期刊专委会)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专委会管理办法,并确立了组织构架,宣布了 中国遥感科技期刊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及委员名单,《遥感学报》编辑部主任闫珺研究员为主任, 副主任分别为《遥感技术与应用》常务副主编高峰研究员、《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执行副主编鄢子 平编审、《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袁文业副编审,秘书长是《International
JournalofDigital Earth》编辑部主任王长林研究员。
中国遥感委员会朱博勤秘书长为专委会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代表合影 随后,会议进一步研究了下半年及明年相关工作部署,其中包括:参加
2019、2020年亚洲遥感大会和2020年中国遥感大会的遥感科技期刊的组织宣传工作计划;讨论确定“中国遥感前沿”网络平台的建设方
2 案。
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将凝聚团结国内遥感及相关领域的核心科技期刊、新媒体、出版机 构等,通过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宣传活动,提升我国期刊编辑质量和出版能力,共享学科优势信息与
遥感人才资源,增强遥感专业媒体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遥感测绘科技成果交流。
中国遥感委员会科技期刊宣传专委会工作会议 ********************************************************************************************* 2019
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在佛山举行 3月29-31日,2019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在佛山举行。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融合•创新——大数据时代的地理科研机遇与编辑出版品牌建设”。
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广州地理研究所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承办,广东省地理学会协办,广东晟腾地信科技有限公司资助。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中山大学许学强教授等数十位专家和领导特邀出席,全国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以及近40种学术期刊近500名嘉宾出席了年会开幕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高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地理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应用性,在年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普通高校教材)”评选结果权威发布。
会议特别邀请陈发虎院士、宋长青教授、周国逸研究员、张虹鸥研究员、刘筱敏研究馆员、何书金研究员以及全国优秀地理教材作者代表邬伦教授、王建教授、周尚意教授、杜德斌教授分别围绕“西风
3 区气候变化模态及可能机制”、“地理学的时代抉择”、“亚热带区域关键带碳氮水地球化学循环”、“粤港澳大湾区转型与创新发展”、“国内外地理学期刊发展分析”、“中国地理资源期刊集群发展路径”、“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地理学发展趋势和改革创新的思考”、“现象学与人文主义地理学”、“世界百年变局中的中美地缘大博弈”等主题做了大会报告。
为促进广大作者、读者深入了解学术论文审稿、录稿以及出版程序,展示期刊办刊宗旨和学科发展前沿,3月31日,年会进行了分会场学术报告交流。
26个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主持14个专题分会场,共120多名与会者进行了口头发言,内容涉及地理学理论、方法及应用等方面。
31日下午,举行了年会闭幕式。
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书金研究员代表主办方对本次年会进行总结。
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张虹鸥研究员代表承办单位致辞。
闭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旗帜交接仪式,2020年年会承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钟业喜教授接旗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邀请大家2020年南昌再相聚。
********************************************************************************************* 高分五号“解密”全球霾分布 近日,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联合载荷研制单位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等机构,基于高分五号卫星上搭载的
多角度偏振相机(DPC),获得了首幅全球3.3公里空间尺度的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f)分布图。
这是国际上空间分辨率最高的AODf遥感观测数据集,可反映大气主要污染成分(PM2.5等)空间信息、为“解密”全球霾分布提供关键基础产品。
全球陆地上空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f)分布图,红色表示细粒子气溶胶高含量分布区域浅灰区域表示云覆盖或无有效数据
4 高分五号卫星于2018年5月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搭载有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等6台先进载荷,是我国高分卫星系列中的环境监测旗舰。
DPC是我国首个具有多谱段、多角度、多偏振的星载宽视场成像仪,可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光谱段,有9至12个成像角度,可探测3个偏振分量,其观测幅宽可达1850公里。
DPC具有探测气溶胶、云、水汽、氧气等大气成分信息的专用探测通道,以及兼顾陆地和海洋环境的探测能力。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正强介绍,高分五号卫星获得的AODf数据是目前全球空间分辨率最高的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卫星遥感产品,比法国POLDER卫星等同类卫星数据产品分辨率提高约6倍,能够更清晰显示出污染分布的局地细节特征,并可以在轨持续监测全球大气细粒子气溶胶含量变化,支持区域污染精细管控、重点城市污染传输通道监测、污染物溯源等需求。
李正强表示,DPC可为大气污染状况的全球覆盖、快速监测提供空间观测数据,所获取的气溶胶参数可用于监测大气细颗粒污染物分布、来源、成分及传输信息等,且获得的分析结果与地面实际监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吻合度。
从全球范围看,DPC获得的AODf高值区与全球环境空气污染重点区域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低值则主要分布于大气较清洁的地区。
全球范围内215个地基站点的AODf同步验证数据显示,DPC卫星遥感结果与地基观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同时,北京地区PM2.5地面测站数据联合分析显示,卫星遥感的AODf与PM2.5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显示了DPC应用于PM2.5定量估算的良好潜力。
此次卫星定量数据产品的研发和分析获取,得到了国防科工局、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协助。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建立了全球适用的细粒子气溶胶遥感模型,研发完成了适配国产高分卫星的先进气溶胶产品生产系统。
不过,李正强也指出,卫星AODf是整个大气层细粒子的光学等效总量,而与环境和人体健康相关的PM2.5,则是特指近地面层的细粒子的质量浓度,“用卫星观测AODf精确估算近地面PM2.5,仍须开展大量的研究和创新工作”。
********************************************************************************************* The
40thAsianConferenceonRemoteSensing(ACRS2019) The40thAsianConferenceonRemoteSensing2019(ACRS2019)willbeheldon14~18October,2019atDaejeonConventionCenter(DCC)inKorea.TheAnnualconferenceisthelargesteventofitskindinAsia.Thethemeis“Progressofremotesensingtechnologyforsmartfuture”.ACRShasbeenthemostprestigiousandprofessionaleventoftheremotemunityinAsiaforoverfourdecades. ACRS2019Topics RemoteSensingApplicationsPhotogrammetryandMappingGIS&GNSSNewSensorsandplatformsAlgorithms&DataProcessing
5 SpecialIssues ImportantDates June30,2019DeadlineforSubmissionofAbstract July15,2019NotificationofAbstracteptance September2,2019DeadlineforFullPaperSubmission September2,2019Pre-registrationDueDate ContactUs Add:#R1227,12F,136,Cheongsa-ro,Seo-gu,Daejeon,35220,KoreaTel:+82-70-7776-0771Fax:+82-42-489-7071E-mail:secretariat@Web:********************************************************************************************* 第十届国际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ICIG2019) 国际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ICIG)是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的最高级别的系列国际会议,创建于
2000年,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九届。
第十届国际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ICIG2019)将于2019年8月23-2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图像图形前沿研究”,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承办,得到了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的支持。
大会安排3个特邀报告、4个热点前沿论坛、1个顶会顶刊论坛、1个博士生论坛、2个技术竞赛以及多场创新成果展。
大会将为图像图形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同仁提供展示创新成果、探讨未来发展的平台。
现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公开征集学术论文(英文),会议论文集将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并被EI和CPCI检索。
优秀的论文将推荐到国内外高质量期刊的特刊。
会议征文将于5月10日截止,投稿系统网址(/ICIG2019),诚邀国内外图像图形领域的科技人员积极投稿和参会!
一、会议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图像图形前沿研究
二、征文范围 ColorandMultispectralProcessingMulti-ViewandStereoscopicProcessingBiologicalandMedicalImageProcessingCompression,Transmission,Retrieval
6 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ComputerGraphicsandVisualizationComputationalImagingVirtualRealityGameandAnimat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SurveillanceandRemoteSensingSecurity三、重要日期投稿截止日期:2019年5月10日录用通知日期:2019年6月20日终稿提交日期:2019年6月30日开始注册日期:2019年6月20日
四、特邀报告MarcAlexa Electronics&InformationTechnicalUniversityofBerlinTitle:TheShapeofDeformationsShmuelPeleg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TheHebrewUniversityofJerusalemTitle:ImprovedSceneUnderstandingbyCombiningSightandSoundJieZhouDepartmentofAutomationTsinghuaUniversityTitle:Lowqualityfingerprintrecognition五、会议网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
一、年会主题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的主题是:环保科技创新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年会组织机构指导单位: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7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办单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西安交通大学,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西安市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国电环境保护研 究院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环信恒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年会召开的时间、地点时间:2019年8月23日-25日,22日全天报到,会期3天。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四、活动安排(一)论文征集及研讨的主要议题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设置了58个学术议题(分设58个分会场),1个高端论坛、1个专场、4个专题论坛、1个培训班、5个高级研修班、1个国际研讨会。

1.学术议题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生态环境经济与政策;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与绿色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与技术;生态环境执法技术;生态文明与环境战略;生态保护监管与综合评估;流域水污染防治技术;湖库水源水体修复与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污水处理与回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体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创新技术;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火电脱硫废水治理技术;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理论;北方高寒地区村镇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实践;疏浚底泥资源回用技术、工艺及装备;一带一路珠江源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大气环境管理与治理技术;
8 大气污染物的分离、控制与治理;扬尘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分会场;VOCs污染治理技术;非电领域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环境监测与预警;油气回收与在线监控;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大数据在环保中的创新应用;新一代环保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生态环境信息化;互联网+垃圾分类;固体废物管理与治理技术;固体有机废物资源化;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废旧塑料绿色循环与高值利用;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机固废生物处理技术回顾与展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工业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土污染协同控制技术;水-土(底泥)污染迁移转化与原位修复创新技术;生态功能区农田/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非矿绿色利用与环境单元功能修复;北方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植被组成、结构特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修复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新时代军事环境保护的机遇与挑战;环境因素的人群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环境基准与标准;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农村面源污染与治理;
9 高能高活性污染控制创新技术;焦化与煤化工行业污染治理及环境风险防控;环境功能材料及应用创新技术。

2.第三届环保科技创新发展高端论坛 聚焦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沿热点和难点,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政府管理者等进行研讨,形成专家建议供生态环境部和中央高层参阅,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3.青年科学家专场 为更好地托举优秀青年科学家,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年会期间将安排半天的大会单元,举办青年科学家专场,主要围绕我国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创新及应用进行交流和研讨。

4.专题论坛 服务地方论坛—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环保科技创新研究生论坛;CEO圆桌论坛;环境科技信息传播论坛。

5.培训班 基层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培训。

6.研修班 煤矿与油田废渣废水资源化利用高级研修班;城市污泥改良土壤创新技术高级研修班;典型工业污染防治及资源化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高级研修班;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与生态修复高级研修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环境影响及治理技术高级研修班。

7.国际研讨会 “一带一路”环保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国际研讨会。

8.墙报交流(Poster) 筛选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墙报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
(二)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科技成果展
1.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交流会依托学会专家智力优势和科技奖、科技成果鉴定等技术、成果库资源,为地方产业升级、行业发展等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根据地方政府环境技术和成果需求,组织地方政府和技术、成果持有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进行对话和对接交流。

2.环保科技成果展展示创新环保技术、成果和项目,宣传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和新项目等,推广优秀环保技术和成功经验。
10 (三)专题活动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2.第三届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交流年会;3.2019全国环境科学学会工作交流会。

五、会议形式 会议将安排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研讨会、高端论坛、青年科学家专场、专题论坛、国际研讨会、研修班、墙报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对接会、环保科技成果展以及颁奖等活动。

六、论文征集与出版
1.请按照本次年会征文及研讨的内容提交论文,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全文不超过5000字,所投稿件应符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征稿要求,如与相关要求不符,主办单位有权删改。
年会论文集将正式出版发行。

2.论文提交的电子信箱为:xueshunianhui@,征文截止日期为2019年5月30日。

3.所有应征论文审定结果可在投稿电子信箱中查阅。

七、报名方式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交流平台()进行网上注册;
2.关注学会微信公众号--学术交流与环保技术推介平台进行在线注册;
3.关注学会微信小程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议管理系统进行在线注册;
4.填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提交及参会报名表”发至邮箱:xueshunianhui@。

八、会议注册费 时间 优惠注册(8月10日之前)标准注册费(8月10日之后或现场) 非学会会员 2200元 2600元 学会会员 1900元 2300元 在校学生(非学会会员)1500元 1900元 注:会议现场不能刷卡,只能使用现金或微信、支付宝在线支付,会议注册费发票内容为:会议服务费。

九、会议网址 ********************************************************************************************* 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高端论坛 由浙江省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微波目标特性
测量与遥感高端论坛”于2019年6月10日,在浙江德清召开。

一、会议背景 “陆地目标微波特性测量与仿真成像科学实验平台”是亚洲唯
一、性能先进、高度集成的大型微波遥感 11 基础实验科学装置,依托该实验平台的科学技术优势而组建的“微波目标特性测量实验室(LAMP)”于
2015年1月正式落地浙江省,并于2017年12月获批“浙江省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重点实验室”。
为更好地推动实验室建设及测量平台在遥感领域的应用,发布测量平台最新最全面的测量产品,学术会员会成员及特邀嘉宾将做关于遥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题报告,共同推动遥感的科技进步和成果推广应用。
诚邀界内同仁参加此次论坛。

二、论坛议题 遥感关键技术探讨微波遥感应用技术热点与创新发展我国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及前景遥感大数据及其应用
三、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郭华东,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庆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顾行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庆君,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方洪宾,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增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於伟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刘仁义,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BrianBrisco,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FalkAmelung,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LinLi,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会议交通会议地点: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交通信息:可坐高铁至德清高铁站,然后乘坐出租车到中科卫星德清研究院,大约30分钟可到。

五、联系方式谢酬E-mail:Tel:xiechou@张婷婷E-mail:Tel:zhangtt@王国军E-mail:Tel:wanggj@ 12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会员招募
一、会员的权利凡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会员除得到每期电子版《遥感快讯》外,还享有下列权利:
1、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本分会工作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3、优先参加本分会举办的学术活动和取得有关学术资料;
4、积极参加本学会的有关活动;
5、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二、会员应履行的义务
1、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2、维护本分会合法权益;
3、向本学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三、入会手续
1、请填写《入会申请表》;
2、交纳一寸照片两张,黑白、彩色均可。
请将上述资料邮件、传真或邮寄到我学会。
我会接到上述材料后,随时将会员情况存入数据库。
如有问题请与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办公室联系:联系人:吴洁于璐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邮编:100190电话:010-58887055、010-58887051传真:010-58887032E-mail:aers@网址:, 13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编号 日期 通讯地址①单位 邮编电话及传真 ②住址 目前邮件寄到:①()②() E-mail 最后学历及主要工作经历: 国内外院校名称 最后学国内 历 国外 主要工 作经历 科系 起止年月毕业或肄业 主要科学技术成果及著作(发表年月及刊名、出版的年月及出版社名):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党派:.....................…………...文化程度:.....................................会何种外语及熟练程度:....................................………….......从事专业:..................................技术职称:........................获得时间:..................………….....工作单位:.......................................................部门:.............…..........职务:.....…………...........兼职单位:........................................................部门:..........................职务:................……….... 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参加国内外哪些学术团体及担任的职务: 曾参加并希望今后参加本学会哪方面专业的活动: 介绍人: (签名盖章) (签名盖章) 单位盖章:
意见年月日 理事会审查意见:年月日 1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会员招募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相关规定,本会会员均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
本会会员分为三类:针对中国公民设有个人会员,包括普通会员和高级会员;针对机构和单位设有团体会员。
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普通会员 从事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或正在攻读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及相关领域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承认本会管理办法,自愿参加本会活动,履行入会手续,即可申请成为本会普通会员。

二、高级会员 凡取得教授、研究员职称(或相当技术职称)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的主要负责人;取得上述职称五年以上,在学术上有较大影响者;担任本会主要领导或从事本会专职工作10年以上,对本会发展有重要贡献者,经本会委员会批准,即可聘为本会高级会员。

三、团体会员 与环境信息与遥感各专业有关,具有一定数量的科技队伍,遵守本会管理办法,愿意参加本会有关活动,支持本会工作的科研、教学、生产和公益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关学术性群众团体,可申请加入本会成为团体会员。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个人会员、高级会员
1.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本会工作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3.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学术活动和取得有关学术资料;
4.积极参加本会的有关活动;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团体会员
1.优先参加本会主办的有关学术和其他活动,并可直接取得本会的有关资料;
2.可要求本会优先给予技术咨询和帮助;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四、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1.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2.维护本会合法权益;如有问题请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办公室联系:联系人:吴洁于璐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邮编:100190电话:010-58887055、010-58887051传真:010-58887032E-mail:seir@ 1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员入会申请表 最后学历及主要工作经历: 编号 日期 通讯地址①单位 邮编电话及传真 ②住址 目前邮件寄到:①()②() E-mail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党派:.....................…………...文化程度:.....................................会何种外语及熟练程度:....................................………….......从事专业:..................................技术职称:........................获得时间:..................………….....工作单位:.......................................................部门:.............…..........职务:.....…………...........兼职单位:........................................................部门:..........................职务:................……….... 国内外最院校名称后学历国内 国外主要工作 科系 起止年月毕业或肄业 经历 主要科学技术成果及著作(发表年月及刊名、出版的年月及出版社名): 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参加国内外哪些学术团体及担任的职务: 曾参加并希望今后参加本学会哪方面专业的活动: 介绍人: (签名盖章) 单位盖章:
意 理事会审查意见: 见年月日 年月日 (签名盖章) 16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会员招募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成立于1990年,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正式团体会员。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是2017年7月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批准成立的分支学术机构,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定位于推动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促进该学科技术的发展和在资源环境、交通、测绘、减灾等国民经济领域的推广应用。
现面向广大遥感图像科技工作者招募会员。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会员入会申请表格 编号:姓名 性别 专业 填表日期:年月日 职称身份证号 学历 党派职务 请帖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工作单位 邮编 手机 Email 通信地址 人才计划项目社会兼职 □百人计划□其他国内 国外 □千人计划 □万人计划 办公电话□杰青□优青 □长江学者 职务职务 所属专委会 主要经历 (从大学本科到工作阶段) 主要科技成果 起止年月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 学习或工作单位 身份或职务 代表论著 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建议 填后请将该表提交至:rsig@学会联系人:吴洁、于璐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邮编:100190电话:010-58887055,010-58887051,传真:010-58887032 17 《遥感快讯》征稿启事 《遥感快讯》是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联合中国遥感委员会编辑的遥感信息资料。

快讯旨在介绍国内外遥感科技动态、研究成果、学术活动以及其他最新科技信息。
快讯栏目有:业内新闻、成果与推广、技术与应用、科技进展、学术活动、专家论坛、学科前沿、市场信息、国际动态、简讯、书讯等。
为进一步提升文章质量,丰富栏目内容,为会员搭建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现面向学会各理事、会员及成员单位诚征稿件。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稿件文字要求简练,每篇文章字数一般不超过700字为宜,消息报道性文章以500字为宜,专家论坛、学科前沿方面的文章字数可在2000字左右。
较重要的信息,应注明其来源出处。
本刊对采用的稿件一般都要进行编辑加工,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上注明。

二、稿件文责自负,请自留底稿,不予退稿。
来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E-mail地址、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三、来稿一经采用,作者今后将收到每期《遥感快讯》电子版作为资料。
望广大遥感科技工作者大力支持,踊跃投稿。
来稿请寄: 《遥感快讯》编辑部联系人:吴洁于璐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邮编:100190电话:010-58887055、010-58887051传真:010-58887032电子信箱:aers@ 18

标签: #有哪些 #文献 #有哪些 #网络工程师 #用语 #视频剪辑 #网站推广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