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老资讯,每日养老资讯2017

有哪些 5
年12月12

日·星期
欢迎订阅 目录 养老视点......................................................................................................................4 天津: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改发现金................................................................................

4上海:正在老龄化,当你老到忘了世界用什么来爱你................................................4

吉林:产业基金助力养老产业市场化............................................................................

8山东:枣庄市四措并举,扎实为全市老年人维权撑起“保护伞”............................9安徽:滁州市搭建“五大平台”优化为老服务水平....................................................9

甘肃: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10浙江:淳安县老龄委举办兜球培训暨兜球器材赠送仪式..........................................10浙江:“公建民营”托起养老新模式..........................................................................11新疆:“医养结合”开启乌市养老服务新模式..........................................................12贵州:老龄办业务目标考核组到铜仁市考核2017年度工作....................................13福建:宁德市养老服务体系2020年全面建成............................................................13

黑龙江出台老年人照顾服务清单..................................................................................

14

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是大势所趋......................................................................................

14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趋势浅析..........................................................................................

15应对老龄化“高原”,储蓄养老须提速......................................................................16专家:中国老龄化不是高峰,是高原,是灰犀牛......................................................17周文配:成立互助小组,开创德化山区养老新模式..................................................18响应十九大号召联合助力国家养老事业发展..............................................................192017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发布会于12月16日举行.............................................20中国太保:已做好准备承接税延养老险落地..............................................................21全国老龄办:各方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合力尚未形成..............................................22 热点新闻....................................................................................................................22 愿你“一切都好”——90
后养老视点.........................................................................22 老龄数据....................................................................................................................24 天津家庭平均人口
2.1人,老龄化问题比北京突出...................................................

24 养老研究....................................................................................................................24 养老服务业突围之路......................................................................................................

24 养老类型....................................................................................................................27 京津冀协同养老,北京老人在津冀养老院的生活如何?..........................................

27广东:广州新兴“一碗汤距离”养老,就近养老如何落地......................................29“京博养老模式”:农村如何实现“老有所养”......................................................

31 养老产业....................................................................................................................32 联盟已经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合作形式..............................................................

32健康养老与公益同行,中国广场舞发展峰会在盐田举行..........................................

33 智慧养老....................................................................................................................35 安徽:安庆推进“智慧养老”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35智慧养老先行一步,LifeWatch完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35 健康管理....................................................................................................................36 每天活动半小时,可降低死亡风险..............................................................................

36 养老地产....................................................................................................................36 房企进军养老产业,欲破解养老盈利困局..................................................................

36几十万元只买到入住资源,养老地产会员制销售存隐忧..........................................37百万元买50年“会员”北京西山老年公寓涉嫌违规经营........................................39

首批老人入住共有产权养老社区..................................................................................

41 养老金融....................................................................................................................41 董克用:中国养老金融
50人论坛2017年度工作回顾与展望..................................41

记者调查:超四成老人规划养老钱..............................................................................

43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主要力量,社保该何去何从,有没有必要交社保?..................44 社会保障....................................................................................................................45 13
个地区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足1年.............................................................................45胡晓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要尽早达到万亿量级..............................................47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即将出台,市场迎定海神针..........................................

49 老年说法....................................................................................................................50 去年涉老民间借贷案井喷增长法院提醒:老年人看好大额财产..............................

5073岁大爷去世留一屋保健品,临终前拒绝就医:等保健品店开门.........................

51 政府购买服务...........................................................................................................

53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护理员地面实操培训及鉴定考试项目竞争性磋商.........53福建:石狮市居家养老服务采购招标公告..................................................................55山东:潍坊市峡山区定点养老服务机构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57云南: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项目变更公告....................58

安徽:巢湖市社区基本公共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二次)项 目公告..............................................................................................................................

60福建:2018年向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购买街道养老救助协理员岗位招标公告.........63

安徽:大圩镇金葡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委托运营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次)项目公告..................................................................................................................

64 关于我们....................................................................................................................67
联系我们....................................................................................................................68 2017
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视点 天津: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改发现金 今年年初,按照轻、中、重三个照料等级,本市将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200元、400元、600元。
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从本月起,本市为困难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由原先以服务券的形式支付调整为现金方式发放。
为困难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是为了让困难老人能享受得起专业的养老服务。
过去以服务券的形式支付,老人凭券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日间服务照料中心购买服务,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同时兼顾老年人多种需求,提供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等服务。
但目前随着“人户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让部分老人拿到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却无法享受到服务,为此,本市将原先以服务券的形式支付调整为现金方式发放。
据介绍,具有本市户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特困救助和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中60周岁以上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8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市级劳动模范、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根据照料程度,划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等级给予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
具有本市户籍的60岁以上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在乡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80岁以上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农村失能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享受到的补贴标准和城市困难老人一样。
今后,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采取社会化方式按月发放。
各区将通过银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机构,或依托社会保障卡、惠农资金“一卡通”等方式将补贴资金转存到补贴对象账户中,由补贴对象自行领取。
将补贴资金存放入指定代理金融机构的,代理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补贴对象收取账户管理费用。
(来源:天津日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29 上海:正在老龄化,当你老到忘了世界用什么来爱你 依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统计,上海全市户籍人口
1449.9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57.79万人,占总人口的31.6%。
养老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所有养老的类型中,失智老人的看护,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与纠结。
随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上海老年人口继续上升,失智老人的养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从几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故事入手,寻求答案。
远去的父亲 话音刚落,来不及后悔。
父亲低头不语,神色绝望终于可以使用免费乘车卡了,刚满70岁的老薛一大早出门,去居委会领卡。
可是,他空着手回了家;第二天再次前往,仍然空手而归。
“我怎么寻不着居委会了?明明去过很多次的……”骑自行车只需5分钟,老薛却徘徊了1个小时。
最终,还是妻子把乘车卡领回了家。
此后的第四个月,老薛失去了独自出门的能力。
2012年春,他被确诊患了“阿尔茨海默病”——民间俗称“老年痴呆”。

4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此,全家陷入了密集而又压抑的情绪环境中。
这是上海女作家薛舒写的非虚构小说《远去的人》的故事情节。
而书中的主人公老薛,是以她的父亲为原型。
几年中,薛舒亲眼目睹,曾经“面对不平据理力争”“充满干劲”的父亲,从一个健全的人,变成不认识任何亲人、不记得任何往事的“痴呆者”。
遗忘,不仅是对老薛自己,也让整个家庭陷入痛苦与纠结的无限循环中。
患病的初期,父亲只是变得心胸狭隘、乱发脾气,而此时家人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直到医生告诉他们,这就是病症的前兆。
即便有了一切心理准备,他们也没料到老薛可以“无理取闹”到这个地步。
许多个深夜,母亲打来电话,只要说一句“老薛又发病了”,薛舒就不得不中止写作,赶往几十公里以外的父母家。
病发后,幻想症、怀疑症、吝啬症、强迫症、焦虑症,让父亲集中上演了一场“性格缺陷的病态化大爆发”。
父亲“妄想”了很多故事。
他的故事里,母亲道德败坏。
隔壁种花老头、饭店大厨、装潢公司老板等,这些毫不相关的人都被父亲当成情敌。
他认定母亲“欺骗了他一辈子”,不让她睡觉,逼她交代。
有一次,薛舒实在忍不住,对父亲怒斥:“你把我妈说成是那样的女人,假如你不是我的父亲,我会和你拼命,拼命揍你!因为你侮辱了我妈妈……”母亲嚎啕大哭的声音从卧室传来。
而父亲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
薛舒听到哭声,又忍不住抱怨:“假如你认为你说的那些事都是真的,那么我觉得你的脑子的确有问题。
”话音刚落,来不及后悔。
父亲低头不语,神色绝望。
每一次的“深夜飞车”,都是一段远得仿佛看不到头、又快得刹不住脚的路程。
渐渐,薛舒刻意在途中听一些经典名著、悬疑小说、古典音乐来稳定情绪。
儿子说,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智商,于是她就播放莫扎特的碟,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智力面对接下来的一切。
然而没有。
她能做的就是开车到父母家门口,先在驾驶座上待一会儿,抓住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不想进门,不想面对患病的父亲,她的情绪也濒临崩溃。
她知道,一切都是父亲患病后的幻觉;也知道患病的头脑将不断制造新的幻觉,任何旁人的话语,或哄或骂,其实都无济于事,唯有看病吃药。
但她依然做不到对父亲的言行无动于衷。
没有家人能做到。
吃药1个月后,父亲终于安静,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编造的故事。
渐渐,他的智力就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早餐吃完,打半小时盹,醒来就问“该吃晚饭了吧”。
忘了亲人,也忘了家,父亲总觉得自己被关在狱中,害怕惶恐,时时想要逃离。
稍好一些,他又觉得自己在“上班”,把进门的儿子当作可疑的陌生人提防,还哀求道:“让我回家。
” 千奇百怪的言行 照顾失智老人,是一个艰难的社会话题。
更多的痛楚与折磨,还在内心不管愿不愿意,上海是一座渐渐走向老龄化的城市。
在这片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50多万人口,正跟随城市的成长,渐渐老去。
那些失智老人,在懵懵懂懂的间隙、神智清醒的片刻,眼睁睁感受自己如何一点点逝去。
照顾失智老人,是一个艰难的社会话题。
通常能想到的艰难,是家人必须分出时间看护,一家人原本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
但事实上,撇开忙到分身乏术的照顾,撇开颠覆原本生活作息的难处,更多的痛楚与折磨,还在内心。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约5年-10年,薛舒形容为“咫尺的距离”。
很近,很快,第三年,父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生活难以自理,家人对24小时的看护实在难以为继。
采访薛舒时,她用平静的口吻说,父亲最终还是住进了医院,由护工料理,母亲每天都去医院,“把他当婴儿一样照顾,很有耐心”。
一个时时需要照顾的老人,薛舒的体会是“家人真的有心无力,完全靠家庭不太可能”。
那么社会机构、养老院,是不是最优解?长沙路149弄,是一条上海老式弄堂。
夕阳透过衣架,打在一座石库门的门头上,上面写着16号。
这里就是黄浦区老年公寓,一家已经办了近20年的养老院。
住在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高达80多岁,以失智老人居多。
他们当中,有些只是健忘;有些表现得非常霸道;有的喜欢自言自语;有的会深夜默默“游荡”;还有老人具有强烈的“被害妄想症”,四处告状……而工作人员都有一套应对办法。
新来的80多岁的老太太,出门后不知道怎么回家、不知道房间方位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吃饭。
老人的女儿其实很孝顺,但实在没能力24小时贴身守在母亲身边。
女儿说,有一次自己出门买菜,结果老太太一个人在家开水龙头、开煤气,把她吓坏了。
最终,家人商量只好把她送来养老院,而女儿每天都来看望母亲。
院长桑云昆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适应一个新环境,需要方法和耐心。
女儿善解人意地回答:“我一切听你们的。
”此后,老人每次出门散步,女儿都陪在身边。
护工带着她俩从房间右拐,走到电梯口,按固定按钮下楼,几步路经过大厅,经过食堂,去往院子。
来来回回,每次刻意只
5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走一条路线。
渐渐,老人认下这条路线,学会了自己出门,自己按电梯,自己去食堂吃饭,自己再回到房间。
所有的行为重复固定模式,1个月后,老人的自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这里也有一位老人,语言表达能力好,交流顺畅,平时几乎察觉不到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然而她有一个行为特别顽固——每次厕所的纸使用后,都会重新再捡起来,慢慢叠好,整齐地放在自己床头。
同房的室友意见极大。
最初,护工必须时时看着她,及时把脏纸扔了。
但如此下去不是办法。
养老院渐渐摸清她的背景,工作人员常常对她说,“你是一个老厂长,又是一个老党员,你跟大家在一起要有模范作用,带着大家把个人卫生做好哦。
”老人面露笑容,点点头。
工作人员又说:“这种纸上有颜色了,就不要再用。
干净的纸在左边,用完扔垃圾桶里。
你要给大家示范哦。
”几个月后,老人的习惯竟然改正了。
养老院更像是一幅缩略图:一位脑萎缩的病人,经常自言自语。
一说2小时,有时一人演3个角色;有老人个性特别霸道,总爱指着别人的东西嚷嚷:“这一块所有东西都是我的,你们不能碰一下!”也有老人5分钟专注于做一件事。
坐了整整5分钟的电梯,然后安安静静晾5分钟的衣服;有人在院长办公室门口自言自语、在晴天里打一把伞念诗、深更半夜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对失智老人的照顾,不仅仅在身体上。
而行为的纠正,需要专业知识。
错乱百出的看护 此时此刻,家人不能争辩,也不值得争辩。
能做的,除了保护,还是保护“老年科”,这是不大见到的词。
李霞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的主任医师,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很有经验。
最近一次门诊,一个女儿带着母亲前来。
女儿40多岁,忍不住对医生诉苦。
患病的母亲总说家里的阿姨偷衣架。
一查摄像头,阿姨根本没拿。
然而对着录像视频,母亲依然不认,还发脾气说:“你就不相信我!就是这个阿姨拿走了!”说到此处,女儿气急败坏:“还好我看录像,不仅找到衣架的位置,还看到我妈送了一个手镯给阿姨,手镯比衣架贵太多了!”母亲在一旁插嘴:“那个手镯不值钱,不值钱。
”母女俩在医生面前又开始新一轮争吵。
李霞对女儿说:“知道你妈妈患病,就把家里贵重物品藏好。
你妈妈既然坚持说衣架是阿姨拿走的,就让她说吧,那么小的事情一定要她同意你的观点,现在还有意思吗?”李霞解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到了这个阶段,就像鲁莽的少年,需要别人不断认可自己的能力、认可自己是谁。
此时此刻,家人不能争辩,也不值得争辩。
能做的,除了保护,还是保护。
从专业角度说,女儿争辩时气势汹汹,语速迅疾。
而老人的脑袋已经转不过来,仿佛当头一棒,第一反应就是委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没错呀。
有一位老人,病情已重,伴有血糖问题,基本靠丈夫照料。
但老人拒绝打血糖针,每次都把门死死抵住,不让人近身。
丈夫实在无力照顾,李霞便把老人收治住院。
果然,老人不肯吃饭,花样式吵闹。
但专业医护人员清楚,她吵闹的真实原因是血糖忽高忽低,烦躁难受,又不知如何表达。
处理原则,稳定血糖是第一位,不然会致命。
护工给老人打针,她用力咬了护工一口。
可老人的丈夫不懂,只会一个劲地说:你怎么还不吃饭,你怎么不肯见我。
有一天,这位丈夫惊慌失措地跑到医院:“不得了不得了。
还好我赶过来,昨天晚上她没有穿秋裤就躺在床上。
”这有什么问题?丈夫认真地答,会感冒。
在他的概念中,妻子不能感冒才是第一位。
血糖忽高忽低,丈夫却说,没关系,就让她高嘛。
“照顾没有章法,不知道重点。
”李霞叹气。
早晨开会,李霞常会考考年轻医生,新入院的老人照料重点是什么?最近就有一个例子,老人白天瞌睡,晚上7点就睡,凌晨2点醒来,到处走动、敲门,家人担心他摔倒,只好起床照顾。
长此以往,没人能睡上好觉。
每一位失智老人表现千差万别,每一位老人照料重点各不相同。
对某位老人来说,血糖是重点,对另外一位来说,睡眠才是问题。
他们每一次吵闹、每一次奇怪的言行,背后都有原因,但家属往往摸不清头脑。
分阶段的折衷之计 专业医院收治病人并非为了长期护理,而是为了医治薛舒父亲住的地段医院床位不多,只有二三十个。
真正治病的人选择去大医院住,所以那里变相成为老年人的收治所。
老人们有时一住几年,直到去世,后面排队的人方能进来。
更新率低,更加剧了床位的紧俏。
病房已经不分男女,只要有个床能躺下,再没有什么更高要求。
那么,住不上的老人怎么办? 子女都有工作,老伴也体力不支,病人全靠家人照顾并不现实,可机构养老目前也资源有限。

6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霞说,暂时可行的办法是分阶段安排。
认知记忆障碍的第一阶段几乎没什么大问题,发展到轻中度时,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干预得早,有30%的概率,可能推迟或延缓病情加重。
只要老人独立能力尚可,能尽量维持在这个阶段,此时仍可以在家养老。
然而病情发展到中后期,老人的自理能力减弱,就不得不需要一些专业的社会照顾。
尤其到了重度阶段,老人可能吵闹不休,无理取闹,很少熟睡,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居家照看更为棘手,此时不妨由医疗机构短暂接手。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专业医护人员仍能纠正老人后期的部分行为,让他们的言行渐渐好转。
但李霞解释,专业医院收治病人并非为了长期护理,而是为了医治。
“后续的行为治疗很重要。
一旦老人的行为变好,即便家庭已无力看护,去养老院时,对方也更愿意接收。
”李霞说。
反倒是发展到最后阶段,老人渐渐失能,变得安静乖巧,养老院接收起来更容易一些。
比如,薛舒的母亲每天坐半小时公交,去医院看老薛。
母亲握握老薛的手,给他捏捏腿,讲讲最近发生的事。
而老薛,基本口不能言。
偶尔,母亲会兴奋地给薛舒打电话说:“你爸今天不错,说了两个字:好吃!”于是母女俩便能高兴一整天。
急缺的专业人才 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中,金融、管理、计算机专业的不计其数,但有多少是与老年人照顾看护等相关的专业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长期从事老龄化社会的研究。
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智和失能老人数量不断上升,完全交给家庭照顾,既不可能,对老人本身也不好,“还是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可是真正的短板是缺乏人才。
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中,金融、管理、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不计其数,但有多少是与老年人照顾看护等相关?我们又培养了多少适合老龄化社会的业务技能?李霞说,自己也是医科大学毕业,由于读研时专攻精神卫生领域,于是机缘巧合,到了老年科这样的岗位上,慢慢积累经验。
而全国的医疗体系中,从事精神卫生的医生本不多,其中老年科的医生则更少。
再来看看国际经验。
先一步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有些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
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但需要专业的医生、护士,还有定期评估的心理医生、社工、康复师,甚至一对一上门的“个案管理员”,专门针对个人病情,提供不同阶段的不同建议。
整个治疗体系庞大,需要的专业人员也数量可观。
而就我国目前的人口基数而言,这样多对一的服务还尚早。
可是如何更加专业化地服务老年人,确实迫在眉睫。
任远强调,无论是居家、半居家还是机构养老,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们的内里是我们能否提供专业化的、有效率和质量的养老服务。
近几年,不断有养老机构表示,愿意专门收治失智老人,多次邀请李霞为机构人员做专业化的培训。
“如今,养老相关的机构和产业正在萌芽,情况渐渐好起来。
上海是最有希望率先建立老年人专业服务体系的。
”李霞说。
而唯独让所有人着急的,还是缺少人才。
养老院观察日记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记者曾连续几天去某家养老院呆上半日,记下这些零碎而又说不出滋味的故事。
或许能为我们对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关注,添加一份感性认知。
2017年8月11日早上9点,刚到养老院,就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
一位老人家属和工作人员吵了起来。
老人今年九十多岁,有轻微的阿尔茨海默病,前一段时间喜欢上隔壁房间的一位老太太,俩人常常串门。
老人的室友较为保守,觉得在宿舍穿着睡衣,来了一位女性非常拘谨,希望两人到外面“约会”。
老人不高兴了,嘴里嘟嘟囔囔,还威胁说:“我打你一拳,一拳给1万块,我给你两万块,我要打你两拳。
”今天正好老人的女儿来了,工作人员让她签一份保证书,确保以后老人再用武力威胁,养老院可以打110。
当写好的保证书放到女儿面前要求签字时,她半靠在椅子上,慢腾腾从包里拿出水杯,喝了一口,又放回桌子,说“我不签”。
“争执”持续了45分钟,最后她还是无奈签上了名字,但临走前恶狠狠地说了一句:“这个老头死了就没那么多事。
”工作人员说,他们也能体谅女儿一时的气话。
老人两任妻子先后去世,留下几个子女,家庭关系复杂。
他心情好的时候,会用日语、德语、英语跟别人打招呼,心情不顺就大发脾气,摔啤酒瓶、威胁护工要自杀。
家属来养老院签的保证书已经
7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有厚厚一叠,今天只不过又加了一张。
但或许,还是一个无解的循环。
2017年8月12日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一个人住单间,喜欢自己装饰房间,在房间里放一辆自行车;有一位阿婆已年近90岁,还给自己画了美美的眉毛,喜欢别人夸自己漂亮;有几位阿婆的房间放着娃娃。
可是也有很多想不到的,比如那位爱美的阿婆有抑郁症;喜欢骑自行车锻炼的老人腿脚并不灵活。
2017年8月18日今天查房,又撞上吵架。
一位老人的家属不满意养老院里的规矩,比如水果不能放在老人想放的地方,床上不能放吃的。
家属一边骂得唾沫四溅,一边拿着毛巾擦汗:“水果放在门口挨着谁了?占谁的空间了?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就是图个舒服,让你们好好照顾她,不是要你们军事化管理。
”管理员是个90后小姑娘,被骂得一愣一愣,插不上话,面色发烫。
旁边的老人们听到吵闹声,都来围观。
家属用力一挥手,使劲捶着自己的胸口,“我今年都60岁了!也是个老太太了!你们养老院因为这些小事一天到晚来找我们麻烦,你们就不能体谅老人?”在院方看来,夏天一大筐水果堆在门口,不仅影响其他老人进出,还会引来蟑螂蚂蚁。
家属每次买很多水果,老人吃不完,一些水果就坏了。
家属扯着嗓子喊:“坏掉又没关系,坏掉的苹果我妈当然不会吃!”可是当管理员拿着一个明显发霉的苹果问老人,“这个苹果你会吃吗?”老人一点都不犹豫,“把发霉的地方割掉就可以吃了”。
养老院的负责人说,就让这个家属骂吧,她来这里骂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习惯就好。
骂完,管理员走了,围观的人群散了,老人们又慢悠悠,踱回各自的宿舍。
(来源:华龙网)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18 吉林:产业基金助力养老产业市场化 2014年成立的吉林省养老服务产业基金,目前总规模达到18亿元,完成了宜家清洁“幸福里”社区养老等5个投资项目,累计投资金额4.7亿元,预计年底前将完成7个项目5.7亿元投资,已经成为助推我省养老产业市场化的积极力量。
这是记者日前从省商务厅举办的全省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得到的消息。
截至2016年底,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520万,占总人口的19.0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伴随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扩大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显得更为迫切。
2014年,我省成为全国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省商务厅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推动设立了吉林省养老服务产业基金,重点扶持了一批标准化和连锁型养老机构,逐步摸索出“医养结合”“连锁型居家社区养老”和“旅居式养老”等养老服务产业模式。
本次经验交流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探索建立以社会化、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吉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会上,吉林省养老服务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幸福里”社区养老等5家企业作了经验交流,与会者实地参观了长春博远祥祉圆养老养生产业园和“幸福里”社区养老门店。
(来源:吉林日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28
8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山东:枣庄市四措并举,扎实为全市老年人维权撑起“保护伞” 近年来,枣庄市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保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不断创新为老服务工作理念,创建老年维权新模式,充分发挥维权平台、维权示范站、舆论宣传和基层老年协会的作用,扎实为全市老年人维权撑起“保护伞”。
一是老年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实现经常化”。
该市结合精准扶贫进村入户、采取大街小巷悬挂张贴标语、法律援助赶大集、“12.4”国家宪法宣传日等多种有效宣传形式,广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涉老法规知识,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众对老年法律法规的认知率,提高老年维权意识;在全市扎实开展了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活动,利用身边发生的案例、现身说法、利用视频现场讲解等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向广大老年群众普及防骗知识,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接待老年群众咨询达2000余人次;同时借助市内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报道贯彻落实老年法律法规情况和先进典型经验。
二是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考核机制“实现规范化”。
会同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法律援助中心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法律援助及为老服务工作;继续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纳入全市综治暨平安建设专项工作考核范围,健全完善“操作简便、运转协调、保障有力、效果明显”的考核机制,确保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全面落实;积极开展争创“省、市级老年人公益维权服务示范站”创建活动。
三是老年法律援助队伍“实现专业化”。
协调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涉法部门,逐步把能力突出、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老年法律援助队伍,充分发挥老年人法律咨询热线的作用,畅通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渠道,对涉老案件及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三优先”服务,注重非诉调解,确保维权效果,努力为全市广大老年人维权撑起“保护伞”。
四是老年人信访工作“实现制度化”。
健全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老年维权网络,发挥村级老年协会的调解等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落实涉老法规政策的督导,开展老年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积极探索老年维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新途径。
(来源:枣庄市峄城区老龄办)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54 安徽:滁州市搭建“五大平台”优化为老服务水平 近年来,滁州市搭建五大平台优化为老服务水平,有力推进老年优待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营造
了帮助老人、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搭建走访慰问送温暖平台。
节日期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组织祝福百岁老人活动,为每一位百岁老人送牌匾和500元的慰问金,关心老年人生活,倾听老年人心声,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
组织志愿者走进福利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开展为老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二是搭建《老年法》的宣传教育平台。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老年法》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敬老爱老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及时总结推广宣传贯彻《老年法》的好经验、好做法,使《老年法》宣传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
三是搭建开展老年维权优待平台。
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重点,切实把各项惠老优待政策落到实处。
认真组织开展老年法律援助和涉老政策、法律咨询活动,切实做好涉老诈骗防范宣传工作,鼓励老年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和引导老年人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是搭建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平台。
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广场、公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场所和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等老年组织在老年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根据老年人的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五是搭建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平台。
充分利用“老年节”和“敬老月”的契机,采取切实有效
9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措施,落实老年人优先、优待、优惠政策,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广泛举办老年健康教育讲座等,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
(来源:滁州市民政局)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55 甘肃: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12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要求,到2020年,我省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放开,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持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意见》在放宽准入条件上做了相关规定,首先降低准入门槛。
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按“先照后证”简化程序执行,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设立许可。
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在同一许可登记地区设立的服务网点,符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条件的,可实行“一证多址”,经民政部门核准并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上签注后,纳入养老机构统一管理并享受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非本地投资者举办养老服务项目与当地投资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当地不得以任何名目对此加以限制。
其次,放宽外资准入。
在鼓励境外投资者在甘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
再次,精简行政审批环节。
加快推行养老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建立“一门受理、一并办理”的网上并联审批平台,审批进度及时向社会公开,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申请设立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经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在不断优化市场环境上,《意见》还做了规定,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机制,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经营者自主确定;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标准由经营者合理确定,有关部门对其财务收支状况、收费项目和调价频次进行必要监管,同时加强对价格水平的监测分析。
对于政府运营的养老机构,以扣除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后的实际服务成本为依据,按照非营利原则,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以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采用招投标、委托运营等竞争性方式确定运营方,具体服务收费标准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
另外,改革养老机构建设运营体制,研究制定促进政府投资设立的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相关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
改革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方式,鼓励实行服务外包。
需要政府兜底保障的特困供养对象及其他困难老年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改制后的公办养老机构或社会办养老机构供养。
另外,《意见》还对优先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尽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不断丰富老年产品用品供给等方面做了规定。
(来源:甘肃日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30 浙江:淳安县老龄委举办兜球培训暨兜球器材赠送仪式 根据杭州市关于进一步推广普及老年人兜球健身项目的通知精神。
2017
年12月11日上午,淳安县老龄委在老年活动中心三楼教室举办了兜球培训和赠送兜球器材仪式。
参加培训和赠送仪式的是,受老龄委赠送兜球器材的:千岛湖镇的茂畈村、威坪镇的虹桥社区、姜家镇的双溪村、大墅镇的老年活动中心、临岐镇的吴峰村、石林镇的双西村、左口乡的桥西村等七 10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个基层学员。
培训和赠送仪式由余连迪同志主持,胡天香秘书长进行动员,授课老师胡锦生首先给大家讲解了 兜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接着进行示范讲解,最后安排了一个小时让参训人员进行实战练习。
学员们现学现练,较好的掌握了兜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课后,进行了兜球器材赠送仪式。
学员们对所送的兜球运动器材纷纷表示感谢,表示回去后要好好组织培训,争取早日教会当地的老人们,组织大家参加兜球活动。
(来源:淳安县老龄委)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56 浙江:“公建民营”托起养老新模式 我区首家试水“公建民营”的养老院,小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由上海海阳
养老服务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自今年10月28日试运营以来,已入住老人30多位,老人们在院内有种“家”的感觉。
从总体来说,我区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得是比较到位的。
全区基本建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老年人口服务需求增长相适应的社会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首先是政府部门唱主角,在政策制定、平台搭建、机构培育、服务监管等多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更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让全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其次是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支持养老事业,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把养老当做社会事业来做,作为回报社会的一份责任。
截至目前,为全区400多个村(社区)的1500多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提供服务上万次,累计完成服务券兑换300余万元,同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合并全区20个“低小散”的乡镇敬老院,新增投资2亿元,在区内7个中心乡镇新建大型养老机构,并引入民营专业养老服务团队。
据了解,小越养老服务中心的“公建民营”模式,开创了我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先河”。
目前,我国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
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提供照顾老人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和压力以及照顾老人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问题突出,以至于假如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他们很难继续提供这种照顾。
因此,试水创办“公建民营”的养老服务模式也是构筑社会化养老体系,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也值得注意的是,“公建民营”模式的应用,把经营权交给了民营单位,对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千万不能忽视,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并要加大监督力度,使其民营单位在合法、有序的框架下运营,才符合政策初衷。
而对于民营养老机构来讲,应该摒弃“盈利至上”的商业理念,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
如民办养老机构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标准上有所作为,政府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以提高民资的参与热情。
“老有所养”是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面对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普遍性需求增加,“公私”携手,共建养老大格局才是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办法。
在这方面,不妨大家结合工作实践不断进行探索完善提高,这不但是对现有养老机制的有益补充,也是政府、民资和老年人多方共赢的善举。
因此,针对一个新生事物,必须在抓好、抓实、抓到位上狠下功夫,不得有半点马虎,更不能出现半点纰漏,使这一“民心工程”真正深得民心,得到社会、家庭、老人的认可,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让“公建民营”真正托举起一片养老事业的“夕阳红”。
(来源:上虞日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11 11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新疆:“医养结合”开启乌市养老服务新模式 11月30日,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毕萍芝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东方红、太阳升……”11月30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七道湾院区医养结合中心,康复医学科主任王业建正引导一些失能老人坐在轮椅上通过唱歌、做动作等方式进行语言、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正在乌市悄然兴起,相较于传统养老模式,它更人性化。
环境舒适服务贴心 11月30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托老所的一间病房里,记者见到了今年80岁的毕萍芝老人。
老人神采奕奕地打理着自己种的花。
独立卫生间、电视机等设施一应俱全,房间格局很像酒店里的标准双人间。
毕萍芝老人已经脑出血三次,走路都得靠助力器,生活很不方便,老伴比她大7岁。
“孩子们的工作都非常忙,我和老伴索性就住在这个房间里。
这里和家一样,上楼有电梯,夏天我和老伴吃过晚饭后,还可以去楼下的花园里散步。
”毕萍芝说,走了几家养老公寓,最后选择了这里。
“最主要的是楼下就能取药看病,图个方便;有医生在身边照顾,更图个放心!”毕萍芝说,前几天她患了感冒,下一层楼就可以找医生看病,打针吃药几天后就好了。
在这里,老人们的生活起居是医务人员和护工一起管理的,针对老人们的常见病,这里还安排专业医生给他们做理疗。
在走廊尽头的一间活动室里,老人们每天可以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天。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置养老床位,是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4年就开始探索的服务方式。
该中心主任任东力介绍,这里原是一家企业医院,占地面积大,床位也较多,转为社区医院后,周围服务的人群也逐渐转为老年人居多。
社区“摸底”调查显示,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到了社区人口的21%。
“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促使我们必须在‘医养结合’上想更多的办法。
”他说。
为此,2014年9月,该中心腾出两层楼,利用70张床位开设了“托老所”这样一个科室,由全科医生为老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护工提供生活护理。
在这里,不仅提供日间托老服务,老人也可以像住养老院一样住进来,有病可以转住院,楼下门诊可以看病。
医疗配套踏实安心 12月2日上午9时,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乌市中开老年公寓,自治区中医医院开发区医院负责人何英走进每个房间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老人们熟络地跟何英打着招呼,告诉她今天自己的身体情况。
何英说,根据排班,每天都有值班医生来为入住这家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一日两次的查房。
老人服用的药都是由医院统一配送至床头。
原来,这是乌市中开老年公寓在选址最初就考虑到的医疗配套服务。
2015年,他们租赁了自治区中医医院开发区医院的四层、五层楼开办了拥有10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
在和院方达成共识后,每日医生9时就要到岗,先为老年公寓的老人进行查房,每晚21时值班医生还会进行晚查房。
“有些半失能失智老人不会说,万一出现什么病情变化,我们也好第一时间施救。
”何英告诉记者,一旦需要转院治疗,自治区中医医院会第一时间为这里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76岁的马玉芳老人算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在住院期间她反复出现胸闷、胸痛、气喘等症状。
医生查房时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上报到自治区中医医院,经专家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以往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必须接受开胸体外循环直视下人工瓣膜置换术,疗效确切,但是手术创伤大,很多患者因高龄、心功能差、合并其他并发症等多种高危因素无法耐受开胸手术。
今年11月,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脏专家来疆时,医院首先想到了马玉芳老人,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人的子女。
当月,在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建安教授的指导下,自治区中医医院心脏中心介入团队为马玉芳老人成功实施了国产瓣膜上市后西北地区首次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这是一 12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种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术,老人术后已基本恢复健康。
“我出院后还要回老年公寓去,我的健康有人管,儿女们也都放心。
”马玉芳说。
乌市中开老年公寓主任李晓惠说,这种养老模式能让老人们有自己的专职医生,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进行健康指导、药品监测等,可谓一举多得。
(来源:新疆晨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10 贵州:老龄办业务目标考核组到铜仁市考核2017年度工作 12月6-8日,贵州省老龄办业务目标考核组一行4人在省老龄办事业发展处负责人赵辉的带领下对铜仁市2017年度老龄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
考核组对照考核评分标准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座谈问询和实地查看走访方式全面了解2017年铜仁市老龄工作完成情况。
考核组一行先后深入玉屏县紫气山社区老年协会、玉屏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碧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凉湾村互助幸福院等项目进行了实地察看,对项目建设情况、项目后续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后续管理、效益发挥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肯定。
工作汇报会上,铜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老龄办副主任费树发围绕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社区建设、基层老年组织工作、老年维权等11大项28分项考核目标内容全面总结了2017年我市老龄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明年铜仁老龄工作的打算。
赵辉对铜仁市2017年老龄工作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铜仁的老龄工作有几大亮点:一是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养老服务投入较多;二是思考多,创新较多;三是工作仔细,注重实效。
(来源:铜仁市老龄办宣教科)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53 福建:宁德市养老服务体系2020年全面建成 今后,宁德市老年人各方面养老条件将越来越好。
近日,市政府印发《“十三五”宁德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宁德市处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
预计到2020年,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60.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6.2%。
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使社会保障面临更大的压力;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凸显社会供给的不足;不断增加的空巢老人和不能自理的老人给家庭和社会养老带来更为沉重的负担;亟待发展的老龄事业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更加明显。
这些都将是“十三五”时期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对此,规划中明确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升。
同时,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老年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5%以上。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专病门诊和老年病临床科室的医院比例达到35%,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床位达到6.5张。
老年社会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 13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全市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的城乡社区和60%以上的建制村,实现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城乡社区全覆盖。
此外,老年人教育、文化、体育加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老年教育参与率达20%以上,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65%以上。
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得到改善,渠道和载体更加丰富,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2%以上。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孝亲敬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老年人能够更多地享有安全、便捷、舒适、绿色的生活环境。
(来源:宁德网)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528/aid/43641 黑龙江出台老年人照顾服务清单 对照顾因病住院老人的职工实行弹性工时、低保低收入家庭减免殡葬服务费用、养老服务信息向
养老服务机构开放……近日,黑龙江省出台《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开列了生活帮助服务、旅居养老服务、公共文体服务等六大类照顾服务项目清单。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照顾服务水平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全省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匹配。
《意见》要求,全省要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制度。
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师采取“三社联动”方式,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康、助浴、助购、助行等生活服务以及康复保健、心理疏导、短托照料等专项服务。
提倡用人单位对照顾因病住院老人的职工实行弹性工时制度,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便利条件。
《意见》强调,深化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要扩大,重点扶持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服务项目。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当中,实现应保尽保。
对于60周岁以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去世,给予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共4项殡葬救助服务。
《意见》明确,各地公立医疗机构应制定老年人就医优先服务项目清单。
通过完善挂号、诊疗系统管理,开展专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导医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残疾老年人挂号(退换号)、就诊、转诊、综合诊疗提供优先服务。
(来源:健康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651 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是大势所趋 日前,坪山区颐康院运营机构蓝天社荣膺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先进集体。
五年前,坪山区
在全市率先推行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实现“公办民营、委托管理”新模式,如今终于结下了硕果。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6%左右。
作为一个全国人口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城市,深圳不但需要在养老问题上未雨绸缪,而且完全可以也应该在这一领域作出积极探索。
去年7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 14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供给,其中尤以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备受瞩目。
事实上,除了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继续由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外,其他 养老服务项目面对市场,实行社会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应是大势所趋。
政府要做的是提供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市场适度有序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质量。
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如何保证其“不走形”,是人们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坪山的具体做法是,划分政府和机构职责分工,提出“管理委员会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营机制。
除了组织号召政府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参与外,还强化监管评估,每年对运营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奖惩和服务挂钩,使之始终得以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接下来,在积极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促进社区养老转型升级方面,坪山以及深圳还可以作出更多有益的尝试。
当然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养老机构和医院、学校一样,本就具有公益属性,无论如何改革,它的公益色彩不能被涂抹掉。
(来源:东方新闻)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07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趋势浅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
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唯一过亿的国家。
按照联
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8821万人,占总人口的7%,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
具有“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抚养比高”、老年人口规模大、老化速度快、老人整体健康程度差、地区差异明显、养老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特点,一方面凸显当前我国老龄事业面临着诸多压力与挑战,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与老龄化相伴的“银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有待挖掘。
顶层设计夯实行业制度基础 进入新时代,应对老龄化的国家顶层设计政策框架体系已初显雏形。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有四处提到了老龄问题,并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2015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顺利实施,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奠定了法律基础。
各级政府积极出台并落实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社会参与等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和完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等。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和文件,分阶段部署了今后老龄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外商投资进入养老健康领域”,到2020年建立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中央及地方政府旨在培育老龄产业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政策也陆续出台。
由此可见,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应对老龄化工作总方针的指引下,以老年法为保障,以中长期规划为核心,以养老、医疗、长期照护政策为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框架体系正在逐步成型。
随着顶层制度设计框架体系渐趋完善,各部委对老龄产业的多头管理、老龄政策间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也必将得到妥善解决,从而为老龄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市场需求释放产业发展机遇 人口老龄化并非就是社会老化。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开发老龄人口红利,用老龄化本身的力量来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风险和挑战,将是未来银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15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首先,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老龄人口众多,对生活、娱乐和医疗健康等行业的消费需求极大。
尤其是在未来5-10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婴儿潮”的高净值人群逐渐步入老年,老龄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富裕人群老化将是我国老龄产业的最大红利;其次,老龄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产业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所有类别,不同行业背景的社会资本进入老龄产业都能找到适合其投资与发展的空间;最后,老龄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其他产业能产生较大的带动效应,对GDP的拉动作用也会十分明显,是政府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就业的重要法宝。
我国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消费总量已经突破3万亿元。
据测算,2015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至106万亿元,年均增长3万亿元左右,到2050年老龄产业的市场总量将占GDP的30%以上。
因此,除了老龄政策及制度的引导和鼓励之外,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以及资本需求缺口也吸引和刺激着多元社会资本不断进入老龄产业,开启银发经济的新时代。
产业集聚企业跨界战略布局 当前,老龄产业已成为各行业争相进入的热门领域,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等都纷纷结合自身优势、整体战略以及资源能力进入老龄产业,呈现出星火燎原的跨界发展态势。
中国老龄产业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老龄服务业,包括日常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康复护理、旅游休闲运动、临终关怀服务等;二是老龄房地产业,包括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社区共建型地产、老年商业服务与观光旅游养生等相结合的休闲型地产、与医疗机构或教育机构等设施相结合的养老地产等;三是老龄金融业,包括证券类、保险类、财产信托类金融产品等;四是老龄用品,包括日用品、营养保健品、文化用品、康复辅具、医药医疗用品等;五是老龄教育业,包括养老人才的学校学历教育和市场专业培训等。
这五大类产业投资既有专一的定向投资,又有多个产业的交叉结合,但老龄产业通过产融互动、并购整合,从规模驱动到价值驱动,实现产业集聚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老龄问题事关所有人,在每个中国人的美好生活需求中,安享晚年是不可缺失的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解决好老龄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陕西民政)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12 应对老龄化“高原”,储蓄养老须提速 将来我们如何养老?这几乎是当下朋友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
日前举办的中国养老金融论坛
上,有多位专家学者呼吁,我国应尽快推广居民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大潮。
按专家的说法,我国人口的深度老龄化正加速爬坡,老龄化对我国来说,不是只有一个高峰,而将是长期存在的“高原”。
因此,完善养老金保障亟待提速。
通常而言,理想的养老金保障体系有三个支柱,第一为社会保险,即公共养老金;第二为企事业年金;第三则为个人储蓄商业养老金。
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主要依赖第一支柱。
第二支柱的企事业单位年金起步不久,发展并不顺利。
第三支柱的个人储蓄型商业保险,则更是不成气候。
三大支柱仅有其一在支撑,其风险是随着物价上涨和养老金替代率的降低,将影响未来人们的养老保障水平。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人们的退休金占工作时薪资收入之比。
如果在职工薪为6000元,退休金为3000元,则替代率为50%。
我国目前养老金替代率并无官方权威的统一数据,某些官方与民间专家的说法颇有差距,但养老金替代率多年来呈下降趋势则并无多大争议。
这意味着,随着人口的深度老龄化,以及养老金替代率的降低,未来人们退休后的生活品质下降,或是大概率事件。
有人甚至将其称为中国社会将面临的另一只“灰犀牛”。
16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随着近年薪酬收入不断提升,我国发展储蓄型商业养老保险正逢其时。
但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遵循个人自愿原则,因此,若无政策鼓励措施,很难大面积推广。
近年,国家和地方虽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个人储蓄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但这些政策往往略显笼统,缺乏实操上的配套措施,因而实际作用亦有限。
从国外经验看,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政策支持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利率优惠,养老保险存款利率较一般银行利率高,二是存款时可免个人所得税,只有退休提取时才扣税。
有的国家还规定个人养老储蓄金雇主亦需按比例出资。
而类似做法,若无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法规支持,是很难甚至无法办到的。
老龄化社会,如何保障养老可谓核心的民生大事。
而要保障人们退休后享受体面的晚年生活,金融支持则至为关键。
目前一方面全社会都为如何养老而焦虑,另一方面又因缺乏优惠养老储蓄制度,不规范的“养老理财”“养老投资”等又屡屡令人们上当受骗,甚而血本无归。
因此,无论是为化解社会焦虑,还是从提高养老金储备考虑,加快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都显得刻不容缓。
(来源:羊城晚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08 专家:中国老龄化不是高峰,是高原,是灰犀牛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年会12月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
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呼吁,中国应该尽快出台推广居民个人储蓄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以应对未来将持续数十年的老龄化大潮。
眼下,个人储蓄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不起来,社会长期依赖公共养老金,未来养老金替代率降低,老年人口生活品质恐大大下降,这将是中国面临的一只“灰犀牛”。
专家担忧,未来养老金替代率降低,老年人口生活品质恐大大下降,这将是中国面临的一只“灰犀牛”,需要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
中国养老保障面临“灰犀牛” 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姚余栋表示,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未来可以达到的替代率大约在30%-40%,第二支柱企业和事业单位年金可以再提供10%的替代率。
“如果没有第三支柱,替代率50%以下是不够的,不能为未来的老龄人口提供稳定舒适的老年生活。
”姚余栋说。
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例,这一数值可以反映养老待遇和退休之后的生活水平。
根据政策设计,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三支柱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公共养老金,企业和职业年金则是职业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养老金。
“三支柱”模式是世界各国养老金改革的共同趋势。
姚余栋表示,OECD国家养老保险替代率可达到70-80%。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一定需要第三支柱,让商业养老保险再提供30%左右替代率。
推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在养老领域的专家看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承受的压力过大,第二支柱的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成为必要选择”,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说。
姚余栋说,从长期来看,若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不起来,未来中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金替代率停留在50%左右,退休后生活水平下降,将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只“灰犀牛”。
“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黑天鹅事件”则是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
董克用认为,第三支柱养老金无需企业参与,加上政府实施税收优惠鼓励,可以较好满足国民迫切养老需求,具备广阔的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
同时,发展良好的第三支柱能够显著改善国民自我养老保障能力,大大减轻政府公共养老负担。
17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灰犀牛”为什么会来?
养老保障的“灰犀牛”为什么会来?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学术顾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前副理事长王忠民说,中国未来的老龄化,已经来不及降速,未来不管采取何种生育政策和措施,人口老龄化就是现实。
王忠民说,今天大家讨论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型的养老保险,认为这是应对这头“灰犀牛”的关键和焦点。
但是,我们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的设计就是属于个人的,但是个人账户从刚开始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按照初衷那样,实现“你的个人账户你做主”,我们的个人账户实际上还是按照基础养老金统筹账户的逻辑来管理使用。
王忠民说,今天大部分的社会保障养老资金,还是以非公司化和事业单位的体制、行政决策的方式来投资。
目前结余4万多亿的养老保险累计结余,也因此就这样白白错失了过去十多年中国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被白白割裂在资本市场外,以另一条轨道来走。
“中国老龄化不是高峰,是高原” 董克用援引一项研究表示,从2050年-2100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长期维持在30%左右。
“老龄化对中国人口不是一个高峰,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高原’”,董克用建议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基本国策,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采取综合应对措施。
“深度老龄化正在爬坡,老龄化开始加速,到达老龄化高原期还有一段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时间,中国还有相对充足的国有资产可以为养老金提供财力支持。
”董克用说,应该抓住改革机遇。
改革的主线包括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
前者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退休年龄和降低缴费率;增量改革包括完善养老金支柱体系,拓展第二三支柱养老金的补充功能,提高养老金储备。
在董克用看来,养老金体系改革涉及社保、财税、金融监管等多方主体,协调有一定困难。
“建议国务院层面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养老金体系改革顶层设计,督促各方落实改革政策”。
(来源:南都自媒体平台)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19 周文配:成立互助小组,开创德化山区养老新模式 说起德化南埕镇许厝村的周文配,知道的人无不跷起大拇指——“好人”。
1999
年,周文配组织成立了德化第一个“老年义务互助小组”,创新德化山区养老新模式,以留守老人关心帮助老人为目的,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活动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互助小组成立18年来,许厝村平均每年有30多位病患老人得到及时照顾;有40多位老人农忙季节得到帮助,不误生产;此外还有很多老人遭遇购买生产资料缺乏资金等难题得到解决。
成立互助小组,帮助留守老人 1989年,周文配从县供销社退休后,返回老家许厝村。
闲不住的他,当时就开始帮村里做一些事。
1996年,许厝村老年人协会、老年大学、老体协先后成立,热心的周文配被推选为会长和常务副校长,并连任至今。
许厝村地处偏僻,距离南埕镇有10多公里,山路蜿蜒盘旋,村民要进出一趟都不容易。
村民要谋生,孩子要就学,就得外出。
渐渐地,留在村里的乡亲越来越少了,留守老人多、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缺医少药是许厝村当时的真实写照。
很多留守老人有病在身,缺乏劳动力、生活难以自理、贫苦……周文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怎么才能够帮助这些困难老人?”他说,为了这事,他想了两个晚上,最终想出“老人互助”的办法。
1999年6月,他以村老年大学为平台,以学员为骨干,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将村里身体健康、乐于助人的老人动员起来,最终成立全县第一个“老 18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人义务互助小组”,他自任组长。
多种形式帮扶,惠及乡邻百姓 “我们给每一位留守老人发放了电话卡,他们一有事情就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
”周文配介绍,互助小组成立后,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活动,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病困老人,都就近安排两位互助组成员进行帮扶。
帮扶对象一有问题,互助组成员就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忙。
而在平时,互助组成员隔三差五就会到帮扶对象家,嘘寒问暖,帮忙整理家务,处理农活。
此外,每天互助组都有6名成员在村里巡逻,定期到需要帮助的老人家走访,帮他们买生活用品、耕种、收割、打扫卫生……“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还要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安度晚年。
”他说。
许多老人也因为互助组的及时救助、帮忙,脱离险境。
家住凤坑角落的87岁老人梁桃,儿女均已过世,两个孙子都在外打工。
2010年6月的一天,互助小组的老人来到梁桃家走访,发现他既没在屋内,也没在地里,于是就到处寻找。
最终,大家发现梁桃摔倒在屋后的山坡,已不省人事。
大家找来村里懂医术的老人帮忙急救,同时打电话通知老人的孙子。
等老人的孙子赶回来时,大家已经帮老人处理好了摔伤的腿,连带房子也收拾干净了。
今年81岁的周成焕清楚地记得,2015年7月的一天晚上10点,他的肚子突然疼得要命。
当时家里没有其他人,情急之下他拿起手机拨打周文配的电话。
周文配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住在附近的互助组成员周利欣先前往帮忙,随后又通知周成焕远在县城的儿子。
一个多小时后,120急救人员接到周成焕儿子的求助电话,赶到许厝将周成焕接到医院手术。
义务坚持18年,全县推广经验 “能够帮助到其他老人,我的心情很好。
”今年已经82岁的周文配,并不以为苦。
身为组长的他,经常到村里的各个角落走访、看望病困老人,对村里每一位老人的情况都很熟悉。
他不会骑车,每次都要步行前往,从许厝到凤坑角落有6.5公里,到新雷峰角落2.8公里,来回一趟他都要走两三个小时。
即便如此,他每个月仍坚持走三四趟。
如今,互助组的32名成员仍保存着这样的习惯,他们与村里83名留守老人保持着联系。
这种“老人义务互助”的养老模式,也为德化其他山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当地县、镇、村大力支持这种模式,德化县还组织周文配到全县的18个乡镇进行宣讲推广、介绍经验。
“老人义务互助”也被德化老年大学推广开来,成为德化老校“十大员”中的“义务助老员”。
目前,全县有义务助老员近300人。
爱老崇德的文明之举周文配立足德化实际,创新山区养老模式,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进行了生动的演绎。
近二十载的身体力行,奔走宣传,让“老人互助”模式在深山扎根,惠及乡邻百姓。
通过示范引领,互学互鉴,如今,这朵兼具养老互助与爱老崇德的文明之花正在瓷都大地悄然绽放,它用芳香描绘出“夕阳和美”的身边故事。
(来源:泉州晚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3598 响应十九大号召联合助力国家养老事业发展 ——暨“中管院”国际老年产业研发中心与深圳保利物业管理集团、东亚投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确立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战略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十二
五、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养老事业发展的任务要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老年产业研发中心确定了“以满足老年人服务要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工作目标, 19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大力发展全国老年产业基地”的工作中心。
多年来围绕这一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开展了老龄工作政策和监督管理的学习研究,宣传了党在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法规,建立了养老机构平台。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老年产业研发中心,隶属于中管院的领导和监管。
主要从事对全国养老产业的管理、服务和研发工作。
面对老龄化的问题,中心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
为了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中心着手建立庞大的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国际化、智能化和高端服务的老年产业项目基地,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广泛开展老年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推动老年产业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12月9日下午,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老年产业研发中心,与深圳保利物业管理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此次签约,双方都抱着高度发展、合作、共赢的心态,完成此次跨界合作,为今后共同致力老年产业的健康发展拉开合作序幕。
此次签约活动邀请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老年产业研发中心樊玉锁主任、深圳保利物业管理集团董事长李娟女士、总裁冯常勇先生、东亚投资董事长郭晓燕女士、副总裁彭卿卿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名誉教授、新加坡亚洲管理学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会海外专家委员会主席、国际顶级战略专家周卫国教授,以及中国CPCA常务理事辛国胜先生、等近100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本次活动。
共同见证此次签约仪式。
深圳保利物业管理集团审时度势,敢于打破认知边界,联合中管院,致力于中国高端养老项目的研究开发,在开启中国高端养老市场新局面的同时,也将为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破认知边界,也是深圳保利物业管理集团正在尝试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为顺应未来市场发展、社会投资需求,除了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大健康医疗等领域的众多优势项目,深圳保利物业管理集团下一步将在中国管理科学院国际老年产业研发中心的支持下,正式进入养老产业。
此次与会的还有另一家有实力的签约企业,深圳前海东亚投资有限公司。
东亚投资以超前的投资眼光,聚焦于城市资产并购、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实体企业供应链融资、医疗股权投资等高成长性的优势项目。
尤其医疗大健康,未来将是企业股权投资的重要方向。
东亚投资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搭建优质企业、投资者之间的桥梁,以专业化水准、团队化协作与优质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实现财富增值,共创美好生活。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老年产业研发中心与深圳前海东亚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公众老龄意识的强化,政府的大力推动,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相关政策出台,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和老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来源:第一纪录)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32 2017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发布会于12月16日举行 老龄化时代“汹汹来袭”,我们准备好了吗?到底拿什么保障我们的退休后的幸福生活?针对该问题,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由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开展了“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调查研究工作,将于2017年12月16日在北京举办《养老储备,让生活更美好!—2017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报告》新闻发布会。
进入21世纪,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中国也不例外,并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未来的养老形势更为严峻,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
首先,因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独生子女政策和典型未富先老等原因,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严重程度日益加剧;其次,中国城镇化进程高速推进,并且更多的表现为以物为主的城市发展规划,将来城镇职工养老需求巨大,这对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挑战;第
三,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主要来自基本养老 20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保险,一支独大,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还在初步阶段,参与人数少,难以担负起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使命,要实现“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有待改进和完善;第
四,家庭小型化、子女数量的急剧减少和劳动力流动加剧使传统上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但人们还未认识到自我养老的重要性,新的养老文化和观念有待培育。
对此,《养老储备,让生活更美好!—2017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报告》通过指数度量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反映中国城镇职工养老储备情况,围绕以下几点展开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城镇职工为养老所做的物质储备情况是否足够,结构是否合理;第
二,城镇职工家庭负担程度或各种风险的防范程度如何;第
三,城镇职工对未来人口和社会经济形势认识程度如何,对养老责任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分担是否具备一定理性认知。
(来源:人民网)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33 中国太保:已做好准备承接税延养老险落地 继税优健康险正式落地后,税优型商业保险或许又将迎来新成员。
近日,在在中国太保媒体见面会上,中国太保寿险副总经理郁华表示,目前,公司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可以随时承接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落地。
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而税延养老险第一次出现,是在10年前,2007年税延养老保险项目列入上海市政府当年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理论研讨正式启动。
在郁华看来,发展以税延养老保险为代表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将有效缓解基本养老支付压力、补充企业年金参保人群覆盖率的不足,提高人民群众养老金保障水平。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对于个人和社会来是双赢举措。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购买税延养老保险会大大减轻税负,建立和完善个人养老保障计划。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税延养老保险资金为长期投资资产,可以投入民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拉动内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作为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面临较大的可持续压力,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发展缓慢、覆盖率较低,这意味着在日益庞大的养老需求下,第三支柱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担当。
税延养老保险政策出台,将从国家税收政策牵引方面推动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国际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的共同路径。
从我国第三支柱定位来看,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将兼具保障和投资两种功能,以保障为主、投资为辅。
就在10月底,国太保率先在官网开通税优健康险产品个人网络直购通道,凡是具备该产品投保资格的个人客户,都可直接在官网上进行利益试算、投保直购。
而在今年前9个月,中国太保承保的税优健康险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作为第一批获得个人税优健康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中国太保推出了A1、B1两款兼具税收减免和保障功能的个人税优健康保险,投保人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予以税前扣除的福利,与基本医保、补充医疗形成有效补充。
郁华表示,中国太保将聚焦健康养老两大主攻方向,以“成为卓越的民生综合保障服务提供商”为愿景,全面加快健康养老业务布局,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大力发展贯穿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长期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探索形成符合健康养老业务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努力为客户提供养老保障整体解决方案。
郁华还称,公司将从技术、人才、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提升税延养老保险产品优势。
技术方面:一是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技术促服务、降成本、优化客户感受,实现税延养老保险产品买得到、服务好;二是从需求研究、数据积累和模型 21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预测等方面提高精算技术能力,并将传统的精算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一步结合。
人才方面:将人才战略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特别是在精算、投资、风险控制、养老服务等领域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合理适配人才,建立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服务方面: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供给并行,为购买者提供包括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在内一揽子养老保障计划。
资源投入向健康养老产业链延展,形成以综合养老保障服务供给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商业养老保险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观察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34 全国老龄办:各方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合力尚未形成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朱耀垠6日在北京指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作力量不足,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合力尚未形成。
当日,中国老龄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和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共同主办的2017金砖国家老龄会议在北京举行。
朱耀垠在作主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
朱耀垠说,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按照普惠和特惠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困难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和精准帮扶力度,解决好他们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这部分老年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他表示,在全面评估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精准对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推动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向家庭延伸,促进养老服务供给的便利化、智能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35 热点新闻 愿你“一切都好”——90后养老视点 对于我这样一个90后来说,养老说还很遥远,但为老却就在身边。
记得前一段时间看的一部电影《一切都好》,影片是翻拍的意大利电影《天伦之旅》,里面讲述的是一位退休在家的老人,一次的家庭聚会,在天南地北工作的孩子们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回家。
因此这位退休的老人开始辗转各地,只为去探望他那些“不回家的”孩子们,在这次看孩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令人笑中带泪的温馨小故事。
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很大,我突然发现作为“北漂”的一员,我的父母也将会在未来,成为这万千空巢老人中的一员。
虽然我认为年轻人,就该趁着年少的时候多去外面看看。
与此同时,在当今交通以及通讯这么便利的情况下,我也不是那么的赞同古语的那句“父母在,不远游”,但是我仍然不得不承认,作为空巢老人之一的我的父母,他们将来的养老问题是我需要去考虑的一大问题。
虽然他们常常说“我们未来退休以后,不用你来担心。
我们的退休金足以承担我们自己的开销, 22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你过好你自己的就行了。
”但是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孝道文化,不断地被灌输着“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的炎黄子孙,怎么可能不为他们未来的养老而担忧焦虑呢? 有数据显示出,从2000年到2010年,在这十年间,中国城镇的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而农村的比例由37.9%上升到45.6%。
与此同时,截至到2030年,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状态,中国空巢老人的数目将增加到两亿多,这个数目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10个老人里面,会有9个老人是空巢老人。
那么像我父母一样的空巢老人,他们该如何去养老,如何去安度他们的晚年,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养亲是我们作为子女对于父母的最基本义务。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部分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外地学习、工作以及结婚,导致了空巢家庭被逐渐地增加,并且中国家庭赡养的功能被逐渐地弱化,最终使得居家养老走进了死角。
在这些情况的推动下,在未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于像我父母这样一类的“空巢老人”来说,是相对比较合适的一种选择,同时它也应该是相对来说最为适合中国式养老的主要趋势。
它是以社区为平台,既延续了老人以往的社会网络,使老人的心理更健康,又整合了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
为了更好地帮助空巢老人度过他们的老年生活,社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给社区内的老人组建“以老助老”的互助小组,让一些乐于助人的老人,发挥自己的长处服务于社区养老服务。
同时,社区也可以让互助小组的成员相互提供家政、娱乐、体育、医疗等各种帮助。

二.积极去完善并且建立社区内的老年福利服务网络。
建立空巢老人以及社区内行动不便老人的养老照料体系,为他们提供上门养老服务。
当然,在当前“空巢老人”的现象逐渐变得突出,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的大背景下,国家也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
在《“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规定了要“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同时也对“居家养老服务工程”这一工作任务提出了相关要求。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5年内,社区养老的配套设施会不断完善以及增加,养老工程将逐步的互联网化。
与此同时,政府也将鼓励并且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工程可以被专业的运营团队所管理。
居住区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将会被逐渐的加强,例如:要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以方便老年人的生活。
除了社区以及国家,为了让我们的父母可以更好的养老,作为已经“离巢”的子女,我们需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次数。
可以每天与老人视频,以减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感以及老人的孤独感。
与此同时,要积极地了解空巢老人可能会产生的不良情绪,经常性的与老人进行情感与思想上的沟通。
当然,作为“空巢老人”,自己也要在子女“离巢”后,逐渐的将家庭的重心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换到老两口的夫妻关系。
“空巢老人”应该积极的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此来充实他们的养老生活。
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例如吹奏乐、画画。
通过这些新的兴趣爱好,来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以此来减少对于子女的依恋以及对子女的感情投入。
而作为未“离巢”并且与父母住同一城市的子女,在买新房的时候,最好不要与父母房子的距离太远,这样既可以保证子女与父母经常性见面,为老人提供“精神赡养”,又可以更为方便子女对于老人的照顾。
最后,愿我们所爱的父母“一切都好”。
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下,能够安心的享受他们的养老生活,能够在儿女不在身边的时候依旧能被提供到舒适以及及时的养老服务。
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要常回家看看,减少父母对于我们的思念,愿我们的父母“一切都好”。
(来源:昱言养老)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3647 23 老龄数据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天津家庭平均人口2.1人,老龄化问题比北京突出 日前,由北京大学和天津大学联合开展的“2017京津居民家庭结构和生命历程调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昨天,调查研讨会在天大召开,全景展示了京津居民家庭结构和生命历程数据。
2017年天津地区居民家庭结构和生命历程调查,由天津大学傅利平教授和吴晶教授带领天津各大高校的140多名大学生在津开展入户调查工作。
该调查共抽取了53个村居,分布在天津市15个行政区内,目前已完成44个村居2700余人的调研工作。
北京地区的调查样本为4003人,由北京大学牵头完成。
调研结束后一年,数据将对学术界免费开放。
调查问卷涉及居民的迁移和住房、抚养历史、童年历史、婚姻历史、教育历史、健康历史、家庭关系、怀孕历史、户口和城乡历史等多方面。
针对“人口结构”的调查显示,天津家庭人口数平均每个家庭为2.1人,北京为1.9人。
“由此可见,京津家庭规模整体呈小型化,与天津相比,北京外来的单身年轻人更多,由此拉低了数值。
”傅利平教授分析说,“天津本地人占72.5%。
”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地区的“总抚养比”显著高于北京,该差距主要是由于天津老年抚养比更大导致的。
“总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力年龄人口数的比例。
由此可见,天津人口老龄化问题较北京更为突出。
数据中关于婚姻状况的数据显示,天津地区的初婚平均年龄是24.4岁。
天津地区孩子平均数量为一个家庭1.3个孩子。
吴晶教授在“时代变迁视角下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分析”报告中,透露了天津市民的健康情况,天津未成年人(16岁以下)患传染病、哮喘和其他呼吸道问题、严重腹泻的人口比例高于北京,成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为关节炎、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人口比例高于北京。
在孕产方面,剖宫产比例逐年增高,且天津明显高于北京,近50%的产妇选择剖宫产。
(来源:新浪乐居)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615/aid/43617 养老研究 养老服务业突围之路 据民政部的预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今年将突破2亿人。
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将面临巨大缺口,同时养老服务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了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养老服务设施增加明显。
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床位达到416.5万张,两年时间内增加近100万张。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1、民间力量如何成“主角”? 我国四成的民办养老机构仍然是亏损的。
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虽然情况一直向好,但整体的 24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吸引力还是不大,跟一些回钱快、利润率高的行业无法相比。
8月26日,北京长青养老院院长张洁得知好消息,他的养老院获得了北京市民政局31.62万元的补贴。
这是北京市民政局对全市189家非公办养老院补贴的5764.63万元中的一份。
按照北京市最新的补贴标准,社会办福利机构为生活自理老年人开展的福利服务,资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开展的福利服务,资助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
这家位于北京南二环玉蜓桥附近的养老院,开业两年时间。
但直到去年冬天接收了第110名老人时,养老院当月的开支和收入才基本持平。
张洁说:“从收第一位老人开始亏,一直亏到去年底。
”养老院开张前的装修和首期租金花了大概300万元。
从开张不久接收第一位老人入住,目前已经住进来了140多个老人。
“刚刚过去的7月,大概盈利3万元。
但这只是毛利润,没有细算。
”长青养老院每个月水电费和房租要20万元,给45个职工发工资要超过20万元,但140多个老人人均费用是3000元,算下来收入也正好是40万元出头。
北京市民政局的这个补贴,还不够一个月的花销,但有这个补贴总比没有好。
“我的情况算还不错的。
”张洁说,“前不久天坛南门那家养老院就关了门,房子租给了别人开酒店。
”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虽然情况一直向好,但整体的吸引力还是不大。
一项粗略的统计显示,我国四成的民办养老机构仍然是亏损的。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但有关专家指出,现在总体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民办养老院都还处于非常明显的弱势。
要想真正地让社会力量成为“主角”,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破解。
“公办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的投资是民办的数倍,而且公办机构还享受税收、床位补贴、水电费等各项政策优惠。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说。
而民办机构享受土地、税收、用电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实起来非常难。
如果床位填不满,成本就不可能降下来,如果在服务上压缩成本,整个质量也会下来,就更没有竞争力。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保障与产业研究室主任陶立群认为,政府资助办的养老机构,应该把重心放在失能的、身边无子女的老年人的照料上,起到“兜底”的作用。
既然期望社会力量成主角,就应该把市场交给企业。
业内人士表示,民办养老机构在起步阶段是非常困难的。
养老机构经营利润低、投资回收期长,需要长期的低成本融资支持,发达国家通常可以为养老机构投资者提供长期低利率的贷款。
所幸的是,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加快了推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步伐。
在7月1日正式施行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中,开始允许外资开办养老机构。
民政部近期也表示,我国将会在投融资、土地利用、税费减免、资金的补贴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鼓励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服务业。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通过简化和规范程序,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
“养老院在中国是朝阳行业,我觉得有市场。
”张洁的话里,透露出民间资本的一份坚持。

2、谁在决定居家养老的成败? 近两亿的老年人,有一半是空巢老人,三千多万是失能半失能老人。
如果没有社区或者上门服务,那就只能依靠养老院,但养老院发展却令人担忧。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被认为是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为什么说居家为基础呢?因为九成以上的老年人和大多数子女不愿意到养老院去。
而且,千人30个床位的目标,即使全住满了,也只能解决3%的老年人养老问题。
“90%多的老人还要在家里住,在家里养老。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认为,在设计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时候,应该把90%多的这部分老人放在中心位置。
国外的经验显示,在大多数国家,95%以上的老人也都是在家里养老,即使在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美国等发达国家,居家养老也是主体。
“但是,居家养老,在养老设施和服务人员都会遇到问题。
”陶立群说,“在家里子女都上班了,就剩下老人自己,老人很寂寞,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老人的年龄越来越大,在家里万一出现问题以后怎么办?所以现在就提出几方面结合,社区向家庭提供服务。
”今年87岁高龄的北京老人田淑明,从20多岁工作到退休,从来没有离开过羊坊店路的那个小区。
田淑明说:“在这里生活近60年了,舍不得离开熟悉的环境,所以选择在社区开设的托老所养老。
”在她心里,再好的养老院也比不上自家院里踏实。
在入住社区托老所之前,田淑明选择住在家里养老,但子女相继成家立业出去生活,老伴去世,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身边不能没人照顾。
一开始子女为她请了保姆,但自从社区开设 25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了托老所后,田淑明便辞退保姆凭借社区托老所养老。
在托老所,就餐、照顾、活动、医疗都有人管。
“这样省去儿女们24小时照顾我,我也不用离开小区到养老院,社区养老对我和子女来说都非常方便。
”田淑明说。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有田淑明这么幸运。
调查显示,我国社区当中养老服务设施和场所严重匮乏。
全国城市社区中建设有老年活动设施和场所的仅在半数,而且有养老设施和场所的社区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中西部欠发达、不发达地区有的数量就更少,甚至是空白。
近两亿的老年人,有一半是空巢老人,三千多万是失能半失能老人。
如果没有社区或者上门服务,那就只能送到养老院去。
而这对于现在大量存在的“421”家庭来说,成本太高,支付不起。
已从事近30年老龄工作的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田秀良说,居家养老是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但居家养老必须依靠社区服务来支持,“社区养老服务完善与否决定着居家养老制度实施的成败”。
阎青春建议,政府要大力发展社区照顾,在社区当中建立一批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机构,给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实惠、快捷的服务。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要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支持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服务。
拓展老年服务项目,开发老年产品用品。
民政部规划,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此为依托,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普遍展开,在农村加快发展。
到201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100%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全国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广泛覆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3、农村养老怎能被遗忘? 农村整体的老龄化程度要比城市高出三个百分点,目前农村老年人面临的最重要的三大风险就是收入减少、疾病、失能问题。
50岁刚出头的河南农民周书同,其实正是当干之年,但他已经连续好几年不能外出打工了。
“并不是因为懒不想出去,而是家里老父亲需要照顾,出不去。
”周书同看着别人每年都挣好几万元回来,想着自己小儿子要结婚的近20万元开支,感到压力重重。
随着年龄渐长,周书同父亲现在基本处在半失能状态。
“起床睡觉、大小便都得人在跟前。
”这些都需要周书同亲自照顾。
“在农村不像城市,没有养老院能送进去。
”周书同说,“我也不可能请专人来照顾,我出去打工也不一定能挣出来他的工资。
”近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形成了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严峻格局。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农村整体的老龄化程度要比城市高出三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的生育率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
可以说,是城镇化和老龄化两个要素相互作用,导致了农村严峻的老龄化。
收入减少、疾病、失能问题是目前农村老年人面临的三大风险。
一方面是有没有钱;另一方面是有没有人来护理照料有需要的老人。
在农村,养老问题比城市更突出,如农村老年人仍相对贫困,许多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和老年社会服务都是空白。
一些自发的养老机构,没有专业的设备,结果不断的出现问题。
比城市空巢老人更严重的是,农村老人的子女很多都是远隔千里之外,一年两年才能回来一次。
一些老人有了病,很少主动去医院看病。
最后,一旦失能,老人就如同风扫落叶。
有关专家表示,当前老龄服务资源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在投入、基础设施、供给等方面,农村落后于城镇。
加快推进老龄服务的均等化进程,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认为,“推动发展”和“促进公平”是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
国家应制定特殊政策,重点解决农村老年群体中的失地农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养老保障难题。
党俊武说,城镇化不能只是考虑中青年农民,也应该把农村老人考虑进去。
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政府主导的低收入失能老人照护津贴这三大制度。
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现在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必须有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国务院在考虑以乡镇五保供养机构“托底”,将其发展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同时要求,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要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一个多月前开始施行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把床位的下限降到了10个,农村的一些自发的小型养老机构也获得了认可。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将会显著 26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提升,每千名老人养老机构床位数将达到35至40,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到所有的城市社区、百分之九十的乡镇,以及百分之六十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将超过千万个,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上万亿元。
但是,发动农村养老的自发社会性力量,路还很长。
美国:社区自治老年服务美国在养老服务方面采取的是典型的社区自治模式,即政府不直接干预,而由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的社区发展模式。
政府提倡自助养老,提供各种项目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其自身价值,包括祖父母的养育项目、老人帮助老人的项目、为高龄老人提供的雇佣项目、招募老年志愿者项目等。
志愿者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具体包括帮助老年人购物、用餐、定期探望老人及打电话陪老人聊天等。
此外,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非营利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培育非营利组织,让这些组织承担大量具体的社会事务。
日本:多样化的服务设施根据老人福利法的规定,日本老人福利设施有以下几种:托老所;老人短期入所设施;养护老人之家;轻费老人之家;老人保健设施;疗养型病床群。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老人福利设施的作用,以上福利设施采用第三者评价的方式来对其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价,以期能够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由社区中各类人士为退休老人提供照顾,以利于老年人在社区与家庭环境中提高生活质量。
其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家居内的照顾;另一种是社区内的照顾,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
它既包括由政府、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非营利和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包括由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服务。
(来源:光明网)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469/aid/43649 养老类型 京津冀协同养老,北京老人在津冀养老院的生活如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本市与天津、河北两地的养老协同发展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京老人在河北、天津养老院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位于河北三河燕达国际健康城内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探访。
98%入住老人为北京籍老人 河北三河燕达国际健康城等3家养老机构是去年6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后的首批试点单位。
按照该协议,试点机构内收住京津冀三地户籍老年人,除可享受养老机构所在地民政部门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外,还可叠加享受另外两地针对户籍老年人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
据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企划部经理毕立伟介绍,目前该中心内东侧一期工程的床位已经全部住满,包括家居式养护区和宾馆式养护区共计2300个床位,前者以自理老人为主,后者则以半自理、非自理老人为主。
其中,1600余位北京老人选择在这里安享晚年,占了入住老人总数的98%。
西侧的二期工程目前还在建设中,可提供8000个床位,预计明年年底陆续开放。
津冀就医纳入医保可异地实时结算 27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北京老人到河北、天津养老,看病是老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毕立伟表示,医养结合是该养护中心最大的特色,也是吸引北京老人来此养老的最大因素。
在医疗资源配备上,每两栋家居式养护楼之间和宾馆式养护楼每一层均设有医疗护理站,并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可对老人的常见病进行诊治,同时为老人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制定医疗保健方案。
医护人员每年为老人进行一次全方位免费体检,并对体检报告详细解读。
在医疗护理站内,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老人若突发疾病时,可随时对接燕达医院。
“老人的每个房间都设置了紧急呼叫按钮,医院又紧挨着养护楼,最快的一次,从收到呼救警报,到送院抢救,只花了5分钟。
” 据介绍,与养护区仅一河之隔的燕达医院是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
从2014年开始,该医院先后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以及首儿所开展合作。
目前医院周一到周日均有来自北京的权威医疗专家出诊。
2016年全年,光是朝阳医院专家就为河北居民提供诊疗服务超5万人次。
此外,“天坛燕达脑科中心”建成后,原有的38张病床扩容至162张病床。
今年1月5日,京冀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签订,燕达医院可以为北京参保人员直接开通结算,本市参保患者办理异地安置手续后,门诊住院可持卡直接结算。
“老人在这里可以刷卡就医,实时结算,就跟在北京的医院看病一模一样。
”毕立伟说。
院内消费可刷“北京通—养老助残卡” 毕立伟介绍,目前养护中心内共有四个食堂,其中还包括一个西餐厅。
“因为有的老人会有家属、朋友来探望,他们希望能够在比较好的用餐环境里招待客人,所以我们也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
在菜品选择上,食堂配备了营养师,根据老人的营养需求,每天搭配不一样的菜品。
针对老年人饮食特点和习惯,菜色尽量低油少盐、荤素相宜,以软、糯为主,以方便老人食用。
每餐菜品约有二三十种,主食约有十余种,老人们可自主选餐,直接刷卡结算,或选择包餐、订餐等就餐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只要养护中心内有刷卡机的地方,“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在这里均可使用。
河北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二期工程8000床位明年年底陆续开放 从天安门出发,沿着长安街、京通快速路、通燕高速一路往东大约38公里,跨过潮白河,拐进思菩兰路往南不到一公里处,便是燕郊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
可以说,这里是河北距离北京最近的一处养老院。
高高耸立的燕达医院格外醒目,一排排新建的养护楼房鳞次栉比。
1600余位北京老人选择在这里安享晚年,占了入住老人总数的98%。
走进该养护中心的大门,几位老人正在小广场上晒太阳,还有的老人拄着拐杖在步道上散步。
院内随处可见的油松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绿色,与浅灰色的西式养护楼搭配得天衣无缝。
中心内绿化率达到了50%。
一条长700米、宽60米人工修建的水系带状公园贯穿东西,跨过这条河,便是燕达医院。
中午11点,养护中心内的食堂准时开放。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位于2号楼楼底的食堂二层看到,食堂内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老年餐区,另一个为员工餐区。
老年餐区内,红烧带鱼、地三鲜、西芹炒虾仁、木耳炒藕片、鸡翅、木须肉等20余个菜品在餐台上整齐码放,面条、小米粥、馒头、米饭、芋头、玉米、红薯等粗粮主食花样繁多,还有多种饭后甜点、水果供老人选择。
老人们拿着卡挨个排队买饭,现场秩序井然。
有的老人选择直接打了饭在食堂就座用餐,也有的老人专门准备了饭盒打包回家吃。
餐厅的一层和二层均设有用餐区。
这里老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北青报记者看到,该养护中心专门为老人建设了一个文化娱乐养护中心多功能大街,设有老年大学、温泉游泳馆、桑拿房、健身房、球馆、棋牌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馆、超市。
多功能大街内还设有美发厅,老人每个月可以在此免费理一次发。
在多功能大街门口,一张老年大学2017年课程表上,各类文娱活动从周一排到周日,健身课、太极拳、舞蹈队、卡拉OK、交谊舞会、手工课、诗词朗诵班、摄影兴趣组、合唱队、电影放映、书法沙龙等20余种课程和活动占满了每天的上下午,老年人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活动团体。
28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走进多功能大街的书画室,一根根毛笔整齐地挂在教室前台的笔架上,淡淡的墨香在空气中氤氲着,墙上是老人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台球厅里,几位银发老人正在高兴地练球。
25米长的泳道内,水温恒定在32摄氏度左右,老人可以在温水中畅游。
京津冀养老试点机构已扩展到9家 截至目前,随着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试点的推进,入住河北、天津养老院的京籍老年人已经超过了2000人。
上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增设张家口市春雷老年公寓、张家口市九鼎老年公寓、沧州泊头市福星园老年公寓、沧州市青县康泰养老护理中心、沧州市华北油田任丘矿区养老康复中心、廊坊三河市五福托老院等6家养老机构作为新的试点机构。
至此,京津冀协同养老试点机构已达到9家。
试点机构除享受机构所在地民政部门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床位运营补贴外,还叠加享受另外两地针对户籍老年人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京津冀养老合作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这也意味着,北京老年人的养老去向将有更多选择。
讲述:他们把这里住成了“家的样子” 两年半以前,因保姆突然辞工,胡蓉和老伴吴兴中便从顺义的一个养老社区搬进了这个位于燕郊
的养护中心。
之所以选择这里,胡蓉和吴兴中最看中的便是这里的医养结合以及服务。
尽管出了北京来到了河北,但对二老来说,距离并不是问题,他们把这里看成是自己的新家。
因多年国外居住的经历,胡蓉特别喜欢美式家居,二老便专门选择了一套美式装修风格的三室一厅,面积有130余平米。
胡蓉的家与想象中的养老院完全不一样,二老把这里住成了家应该有的样子。
胡蓉和丈夫一直认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可以过得光彩照人。
“我们就是要活在当下,不要总是依赖孩子,也不要把自己定位成被同情的弱者。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 二老的兴趣爱好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延续。
胡蓉参加合唱队的历史已经有30余年,在养护中心,她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周都会去参加合唱队的排练。
吴兴中今年已经87岁高龄,但他仍然坚持每天下午5点到楼底下的游泳池锻炼一小时。
“别看我年纪大了,但我特别喜欢游泳,当时我就是看中这游泳池才来的这儿,每天下午都要去游,雷打不动。
” (来源:北京青年报)中国养老网/Home/Article/index/id/520/aid/43599 广东:广州新兴“一碗汤距离”养老,就近养老如何落地 不用离开生活的小区,就可以住进舒适的养老中心,和老友们喝茶、下棋,到了饭点,长者饭堂
的饭菜实惠又可口,还有专业护理人员提供日常健康体检服务……在广州,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社区嵌入式”养老正悄悄试探养老市场的水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广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4.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达17.8%。
而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9064”的建设目标(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也意味着,将有超过148万老人的养老选择仍然不离“家门内”和“家门口”。
社区嵌入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为老配套嵌入一个成熟的社区,为周边社区长者和家属提供养老服务、辅助支持。
这种“嵌入”如何运作?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多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一碗汤的距离” 29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看着时钟接近上午11点30分,黄英(化名)熄了灶台的火,把精心炖了一上午的玉米排骨汤小心盛入保温瓶。
临出门之前,她走进母亲杨剑玲的房间,拿了几件保暖的冬衣,“怕她晚上睡觉不够暖。
” 从越秀区大沙头到中山七路的养老院,坐公交只需要30分钟。
黄英把还冒着热气的汤盛出来,之后去养老院的食堂为母亲打来了饭菜。
趁着杨剑玲和老伙伴们一起吃饭闲聊的空当,她把房间床铺衣物等收拾妥当,然后帮母亲按摩一下腿脚,聊会儿天,待母亲准备休息后,她再离开。
今年8月28日起,92岁的杨剑玲住进位于中山七路的孝慈轩养老服务中心以来,这样的场景已成为黄英生活的一部分,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女儿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住进养老院,有人照顾,他们也轻松一点。
”杨剑玲腿脚因早前受过伤不太利索,养老院里随处可见的扶手让她倍觉安全。
“这里的各种设施为老人想得比较细致,离女儿家也近。
”无独有偶,杨剑玲的室友,94岁唐雪珊选择住进这家养老院的理由,也是“离得近”。
唐雪珊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她住在距离养老院只有700米的龙津大厦。
因为保姆辞职临时找不到人,子女经过考察后把她送进了养老院,“一开始只是短托,后来签了三年长托。
”“我们这里90%左右的老人的家都在周边五公里范围内。
”孝慈轩常务副院长黄秋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该中心目前住了119位老人,“我们没做任何广告,8个月便全部住满,还有40多人在轮候床位。
”“我们常说,养老最好是一碗汤的距离,在家门口养老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养老需求。
”黄秋根说。
家门口的社交圈子 家住文冲的邓婆婆去年住进了“家门口的养老院”。
她高兴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发生太大的变化。
每天早上8点,同住一个小区的好朋友梁婆婆就带着一两个水果或一个小红薯准时出现在养老院。
两个老伙伴和以前一样,一起消磨一上午的时间。
对邓婆婆而言,养老院并没有将她和熟悉的生活圈子隔绝。
邓婆婆入住的万科城市花园智汇坊,也是一家“社区嵌入式长者照料中心”,提供全托养老护理、日间照料、医护管理以及居家养老等服务。
该中心负责人任雪英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和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机构相比,建在社区内的长者照料中心离家更近,很多老人家属每天都要探视两次,上班之前来一次,下班之后来一次,“这种不脱离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养老模式,很受附近老人欢迎。
”“我天天都来长者饭堂吃饭,和街坊聊聊天。
”今年89岁的梁婆婆,子女在外地工作,独自住在榨粉街的老房子里。
每天中午,她都准时拄着拐杖出现在北京街长者饭堂,“可以叫他们送餐,但是我更喜欢走过来,大家一起吃饭比闷在家里强多了。
” 另一种可能 从“堂吃”走向“外卖” 让黄秋根倍感为难的是,老城区场地所限,“家门口的养老院”远远不能满足每天上门咨询床位
的需求。
“只盯着养老机构的话,床位再怎么挖潜也就这样多了。
”黄秋根坦言,为了了解老人更具体的养老需求,他们走进社区,却看到了“建床位”的另一种无限可能,“把养老床位直接建到老人家里,换一种思路,资源就不仅仅只是养老院这百来张床位了。
” 黄秋根告诉记者,将养老床位直接投放到老人家中,这对老人长期蜗居、术后康复等照料起到托底作用,“就像在饭店,你可以堂吃,也可以叫外卖。
养老院里饱和了,但只要你想,我们可以把专业的养老服务复制到家里,给你送外卖。
”91岁的程德锦是“养老外卖”的受益者。
和许多老人一样,他宁愿住在老旧小区的家里,也不愿去住养老院。
父亲的养老问题成为女儿的心头大石。
得知父亲家对面的孝慈轩可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她和父亲商量,决定请护工上门服务。
“护工住在家里,每天去食堂为父亲打饭,每周带他去医院做一次腿部康复。
”程德锦的女儿说,她每周回家看望父亲,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护工的工作耐心又细心。
这样的“外卖”模式也进入了官方视野。
海珠区江海街通过购买民办养老院服务,将养老院运营模式和长者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效结合,为辖内长者提供定点或上门式洗浴服务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专业服务。
追问:就近养老如何落地 30 2017年12月12日《每日养老资讯》 老城区寸土寸金,“嵌入”有那么容易吗?“我们这儿前身是金宝养老院,属于那种功能比较单一的老式养老院。
”黄秋根觉得很幸运,在老城区能恰好碰到“有牌照的旧物业”,美好家园养老集团接手以后,稍加改造便能继续对外服务。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养老设施“嵌入”。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近年来媒体公开报道发现,因“嵌入式养老”项目而引发的业主反对不在少数。
2016年8月,深圳连续发生3起小区居民抵制养老院入驻事件;2016年11月,广州某小区建养老院项目,因业主反对被迫停工……一方面

标签: #有哪些 #网络游戏 #不花钱 #网易 #流量 #有哪些 #互联网 #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