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拥抱”电子商务,主编:黄明明

钢材 3
副主编:张思玮编辑:李惠钰校对:王心怡E-mail押hyli@ 制造 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Tel:(010)625807047 钢铁业“拥抱”电子商务 姻本报记者原诗萌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上,该协会会长徐乐江在回顾2013年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时指出,2013年1~11月,国内钢材价格低位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价格水平降幅超过5%,而铁矿石进口均价同比下降0.79%,行业盈利仍处于较低水平。
面对不景气的现状,钢铁业也在积极求变。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1月11日出席“第七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时指出,钢铁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B2B电商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
一。
目前,主管部门跟踪的钢铁电商超过30家。
对于钢铁业当前的困境,电子商务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近日走访了钢铁业内人士及钢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负责人。
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钢铁业拥抱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
电子商务能够缩短钢铁交易流程,降低流通成本,同时,还能重构供应链,促使钢铁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发展方兴未艾 2013年是河北钢铁交易中心试运行的第一年,这一年,该交易中心的钢铁交易量超过300万吨,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虽然与线下的钢铁交易相比规模还很小,但作为刚起步的钢铁网上交易平台,这个量还是不错的。
”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总经理冯彦民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在冯彦民看来,钢铁业拥抱电子商务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整个钢铁业已由过去的供不应求状态转向供过于求的状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对原来的模式进行调整,重构上下游供应链,提升自身竞争力。
另一方面,2000年以来,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领导对于信息化的作用也有了直接的感受。
“信息技术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为钢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冯彦民说。
在兰格钢铁现货交易中心总经理宋春雷看来,当前钢铁业不景气的现状,正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机会。
“在过去,钢材流通中资金占用的成本大都由钢贸商承担,近年来,这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钢材利润持续下滑,很多钢贸商选择了退出。
”宋春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2014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钢贸商退出行业的高峰期,预计退出比例会达到30%~40%。
而这些钢贸商原来掌握的需求和资源,也将被电子商务平台所接收。
在上述形势下,兰格钢铁现货交易中心也提高了自己的发展目标,由2013年的200万吨提升至500万吨。
钢铁业电子商务虽然前景看好,但要做到和钢贸商、终端用户深度融合,还有若干年的路要走,在制度、渠道、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图片来源:新华网 重构供应链 不过,和淘宝、京东商城等快消品的电子商务相比,钢铁业的电子商务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
“如果套用淘宝网的方式在钢铁领域做电子商务的话,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冯彦民言之凿凿。
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钢铁业有很鲜明的行业特征,比如生产计划的刚性、目标客户群体的确定性和稳定性、销售的区域性以及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定制性等等,这些和传统快消品都有很大不同。
因此,钢铁业电子商务在模式设计上要紧紧扣住行业的特点、需求和发展趋势。
在冯彦民看来,钢铁业电子商务应该满足社会公信力、产品资源的支撑、大企业的示范引领、金融支持和物流配套服务等多个要素。
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正是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建立的。
冯彦民告诉记者,河北钢铁交易中心包含三个层次的功能。
首先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集交易、金融、物流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依托河北钢铁集团和河北省的资源,形成上下游渠道、产品资源,以及银行、物流、信息资源的聚集。
最后,通过这一资源聚集的平台,支持会员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供应链的资 源配置。
无独有偶,宋春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 者采访时也频频提及资源聚集这一概念。
据他介绍,兰格钢铁现货交易中心可以和钢贸商、仓库、运输公司的数据对接,而银行则可以基于这些数据,提供融资服务。
“因此,我们是一个综合服务的平台,把交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进行聚合,为参与者提供服务。
”宋春雷说。
助力钢铁业转型 对于钢铁业电子商务的前景,冯彦民十分有信心。
他告诉记者,电子商务可以使钢铁交易过程更加规范、阳光和高效,从而缩短交易流程,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比如,钢铁企业当前有新需求,即面向终端用户的现货直销。
钢铁业电子商务平台针对这样的需求,专门开发了钢铁企业网上现货直销的电子商务功能,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了钢铁企业这方面的业务,提高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物流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够重构供应链,推动钢铁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钢铁企业在构建向下游客户服务的供应链的时候,需要金融资源、物流资源等等,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供这样的支持,使得钢铁企业可以优化和重构供应链,很好地提升了对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
”冯彦民说。
从数据上看,钢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也颇为可期。
据董宝青介绍,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进入重要的临界点,而在这10万亿总量中,B2B业务约8万元,远超B2C业务。
“从长远看,由于钢铁业的利润不断被压缩,为了降低流通费用,电子商务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意达钢材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薛和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薛和平也指出,电子商务只是钢铁业销售途径之
一,钢铁流通不可能完全由电商替代。
他进一步解释说,钢铁业的销售体系较为复杂。
比如在销售价格上,钢铁企业直销是一个价格,达到一定批量又是一个价格。
此外,付款方式、付款额度,甚至和对方合作关系的亲密程度,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因此,钢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前景看好,但电子商务要想做到和钢贸商、终端用户深度融合,还有若干年的路要走,在制度、渠道、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薛和平说。
2D 新材料 超分子有机框架材料问世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 克利国家实验室YiLiu等 研究人员开发出2D超分 子有机框架材料(SOFs), 可以像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OFs)一样吸附温室气 体。
超分子有机框架材料 是具有可溶性的单层2D 蜂窝状结构,可以在溶液 中自组装,更重要的是在 传感和分离技术、能源科 学、仿生等领域获得突破。
SOFs刚性三角支柱采 用的是芳香联吡啶分子, 三个支柱通过大环化合物 相连,每个支柱包含抗腐 蚀的功能单元,在溶液中 自组装,形成一个单层2D 超分子有机框架。
SOFs也 有类似MOFs的蜂窝周期 性多孔结构。
然而,以往在溶液中 2D超分子体系聚合物的 自组装一直是个挑战,因 为聚合物容易在溶液中沉 淀出来,使它们难以处理 和表征。
研究人员还将进 一步研究3DSOFs的可溶 性。
(冯瑞华编译) SOFs自组装过程和结构示意图 观察 近日,美国巴特尔研究所发布《全球研发投资预测》(以下简称《投资预测》),其中“产业突破———化学与先进材料”部分,分析了化学与先进材料的研发趋势,以及推动研发投资的主要因素等。
根据《投资预测》,美国在化学与先进材料领域的研发支出预计将在2014年增长3.6%,达到120亿美元。
全球的整体研发预计将以略高于前者的4.7%的速率增长,达到450亿美元。
化学与先进材料2014研发预测 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囊括了那些服务于几乎所有其他市场的大型跨国企业、关键单一市场材料与应用开发企业,以及一系列小型的化学与材料利基企业。
研究在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中扮演了很独特的角色,这个产业受产品成本驱动的程度可能比其他产业都要更高一些。
在企业中,研发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被作为成本的一部分进行管理,不过研发活动会产生知识产权,以提供更新、更高价值,因此也具有更高边际利润的材料和产品。
对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的研发增长预测,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回暖,以及受该产业支撑的关键市场的复苏。
美国在化学与先进材料领域的研发支出预计将在2014年增长3.6%,达到120亿美元。
全球的整体研发预计将以略高于前者的4.7%的速率增长,达到450亿美元。
趋势与预测 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包括了传统的化学/聚合物企业,这些企业将会推动原料及材料的整体发展,以及大大小小的材料利基企业,这些企业专注于特殊材料性质研究,以及开发应用这些性质。
该产业的研发活动还包括改善工艺效率,以及降低大规模生产设备的成本。
材料供应与研究的日益全球化,持续推动着新材料性能和工艺方法学的快速发展,拉低成本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化学和物理性质。
这一趋势正推动化学和生物材料与新医药、产业和生态应用之间的融合。
对于美国的先进材料公司而言,产业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超过1/3(35%)的行业受访者期望在来年提高与外国合作的水平,但接近一半(45%)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在关键材料领域失去其领导地位的风险一般或非常高。
通过页岩气开采,美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促使原材料成本下降,从而令美国产业受益。
页岩气资源稳定了关键原材料的成本,因此美国化学与材料企业感到更加自信,并且正在寻求将新的、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先进材料和配方引入市场。
对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研发活动的预测,不仅反映了美国和全球经济的改善,也反映出在支撑其他需求导向的产业中,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扮演的角色。
推动研发投资的因素 与大多数产业一样,用于投资研发活动的资源与行业可承担的底线紧密相连。
由于化学与先进材料产品市场在经济衰退之后已经产生了反弹,产业研发方面的投资同样也有所增加。
这些投资直接关系到开发新的、市场导向的化学品与材料,它们将具有更高的边际价值。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研发的驱动因素截然不同。
大型跨国企业如杜邦、道尔、巴斯夫和拜耳,它们在整个产业和市场中,无论是在关键材料还是产品应用上都处于行业的领导地位。
这些企业的研发驱动力主要来自内部,强调开发新材料以满足未来应用的需求。
另外一些致力于关键材料产品的企业,如固特异公司的橡胶/轮胎研究,其材料的应用决定了研发活动和市场情况。
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还有大量小型的、特殊材料企业,这些企业的研发活动由其专有材料的周边,以及关键客户的需求所驱动。
原材料对低成本的需求正在减弱,但没有完全消失,目前研发活动越来越重视“绿色”材 料与应用,正聚焦于生物质原料及生物塑料的制备研究,“绿色”背景能够附加产品价值,以支持潜在的、成本更高的生物基材料。
纵观大部分化学和先进材料产业,“成本”是一个总的驱动因素,因为材料替代和全球竞争需要企业尽可能将产品成本压缩到最低水平。
研发成本同样也包含在企业预算当中,46%的企业受访者认为,增加的研发成本正在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而预算压力正在使得研发目标难以达成。
纳米材料是焦点 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中新技术的发展多数(76%)是由机构内部的研发活动产生,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产生的研发相对较少。
纳米材料是化学与先进材料研发的焦点,这类材料预计将在未来3年变得更加重要,80%的受访者将纳米材料视为技术发展的关键领域(较上一次调查的67%有大幅增长)。
类似的,另一研发焦点,生物材料的重要度也持续增长,56%的受访者相信生物材料研发将是一个重点发展领域,两年前这一比例为38%。
在化学与先进材料产业中,复合材料的发展是独特市场定位的一个典型。
在化学与先进材料领域的受访者中,复合材料被视为重要度排名第三的未来重点技术发展领域,认同度为47%。
而在空天和国防领域,有50%的受访者将复合材料视作关键发展领域。
杜邦虽然在支出体量上小于拜耳和巴斯夫,但在过去两年中研发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5%。
除杜邦以外,其他四家研发支出最高的美国企业在过去两年研发支出都有所增长。
在所有大型化工企业中,拜耳的研发强度是最高的,占销售额的8%左右。
(姜山编译) 前沿新型传感器令机器人更智能 近日,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研 制出一种能让机器人更加智能的控制装 置———可以识别人体肌肉运动信号的手臂 传感器。
利用该设备,机器人可以预判人类 动作,并随之进行自我修正,进而使自动化 生产线更加高效和安全。
在生产车间里,巨大、高速运转的机器 人并不少见。
出于安全考虑,人们很少和这 些机器人一同工作。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人 和机器人必须共事———例如,在汽车生产线 上,工人在安装车门时,需要指挥机器人搬 运车门。
控制机器人的操纵杆虽然听起来管 用,但其实际上并不容易使用。
“操纵机器人的过程有时演变成了一场 人与机器之间的拔河比赛。
”该学院博士生、 项目参与者之一BillyGallagher说,“二者相 互角力,而问题出在机器人不能很好地理解 人类的动作。
” 例如,当人类操作者向前或者向后移动 操纵杆时,机器人收到指令后会做出相应动 作。
但是,当操作者停止运动,将操纵杆停到 了某个位置时,机器人有时会对此感到迷惑。
“它不知道这种突然暂停的动作是让它继续 运动还是立即停止。
”该项目另一位成员、美 国伍德乐夫机械工程学院教授JunUeda说。
因此,机器人的回应很随机,犹犹豫豫 地做出动作。
而操作者则试图通过操纵杆稳 定机器人,至此一个相互角力的恶性循环就 此形成。
“你肯定不希望机器人晃晃悠悠地拿着 一扇沉重的车门。
”JunUeda说。
而上述团队研发的系统利用安装在操 作者前臂的传感器,将肌肉运动信号传送给 计算机,进而使机器人能够预判操作者的动 作并智能地与其互动,最终使生产线能够更 加容易和安全地运行。
据了解,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 总额为120万美元资金的资助下,该团队将 会继续改进这个系统,以使其未来可用于汽 车、航天以及军事等先进制造和设计业的生 产线中。
“未来的机器人必须能够更好地理 解人类。
”JunUeda说。
(金兑编译) 柔性电子元件可卷起头发 近日,来自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 员成功制造出目前世界上最薄、最柔韧的电 子元件———其甚至可以卷起一根头发而不 损伤其内部的电子器件,进而为研制多种柔 性功能电子设备奠定了基础。
相关研究日前 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据了解,为了实现在未来的某一天将电 子器件缝入衣物中,使衣物“智能化”或植入 皮肤以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的梦想,该校 GerhardTr·ster电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直 在研究柔性电子设备。
该实验室博士后NikoMünzenrieder在导 师GerhardTr·ster的指导下,利用高分子聚 合物———聚对二甲苯形成的薄膜,成功制造 出柔性电子设备的基底。
这种薄膜的最厚处 仅为0.001毫米,是头发直径的1/50。
此后, 研究人员将由氧化铟镓锌传统半导体材料 和金等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管和传感器安 装在薄膜之上,即制成了上述柔性电子元 件。
经测试,该元件理论弯曲半径为50微 米,可以轻松圈起一根头发。
研究人员表示, 虽然理论上晶体管的柔韧性不如基质材料, 但借助于最新的陶瓷材料,其也可以经受很 大程度的弯曲。
更令人惊奇的是,记者在实验室见到, NikoMünzenrieder将一片无花果树叶浸入 到了含有上述薄膜的水中。
不久后,这些薄 膜就被吸附在了树叶之上。
“这表明我们研 制的新型薄膜可以吸附多种表面并且适应 性良好。
”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在商业 化之前,还需要处理一些问题,例如,如果将 上述电子元件附加在隐形眼镜上,就需要对 其防水性能进行改进。
此外,因传感器与晶 体管都需要能量才能运作,所以研究人员还 需要设计相应的电源。
(金兑编译)

标签: #能看 #网站 #城市 #有哪些 #招聘网站 #可以找到 #老师 #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