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科创INNOVATION,执行主编:陈彬

网站 3
编辑:许悦校对:王心怡E-mail押bchen@ 8科创INNOVATION 2018年3月27日星期二Tel:(010)62580712 “一带一路”高校行动 老挝“陆联国”路上的苏大力量 姻本报记者王之康 说起苏州,除了古典园林,给人印象最深的怕是要数丝绸了。
作为丝绸故乡,苏州拥有众多丝绸企业以及成熟的丝绸产业链,而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则以我国纺织丝绸行业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身份,为其提供着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
但近些年来,让众多丝绸企业头疼的是,好的蚕丝原料愈加短缺。
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被提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丝绸愈加受到世人关注。
“比如某科技公司在老挝进行农业示范推广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就曾多次与他们谈及丝绸产业发展的需求。
”苏州大学农业生物技术与生态研究院副院长徐世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不过因老挝工业基础薄弱,相较于丝绸织造先进技术,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蚕桑现代化技术。
老挝是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内陆国家,可谓“陆锁国”,是该地区经济最为落后的国家之
一。
2014年,老挝政府提出建立“陆联国”的战略规划,以图突破发展困境。
当中国丝绸企业头疼的优质蚕丝原料短缺问题遇上老挝对蚕桑技术的迫切需求,涵盖种桑、养蚕、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学科群的苏州大学挺身而出,一场助力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跨国交流与合作便应运而生了。
技术加土地的双赢理想 湄公河流经老挝1900公里,为其23.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冲积来肥沃的土壤,老挝共有100多万公顷耕地,近700万总人口中约有80%从事农业生产,可谓地广人稀。
虽然农业产值在老挝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主要地位,但由于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原因,贫困人口依然占据了多数。
如何脱贫成为摆在老挝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丝绸手工织造则成为他们发展规划中的一个主导产业。
由于老挝蚕桑技术落后,手工织造茧丝原料主要依靠进口,老挝的自然禀赋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因此,苏州大学农业生物技术与生态研究院副院长徐世清2015年带队前往老挝调研时,时任老挝扶贫办负责人本刚·苏万纳帕就对中国的“高效集约化现代养蚕关键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方面,我们苏州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路建美说,2011 徐世清指导桑苗培育。
年老挝苏州大学的成立,为产业集成技术向老挝转移架起了桥梁。
“中国丝绸在整个发展历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要想实现传承,却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
”路建美说,老挝因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不高,土地无污染,且地广人稀,实现双方合作,也可弥补国内缺少优质土地资源的不足,进而为国内丝绸服装企业提供更充足、优质的蚕丝原料。
随后,在双方的不断深入了解与共同推动下,2017年11月29日,老挝科技部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中老绿色丝绸研究中心。
今年初,由徐世清、殷为民以及苏州大学教授陆小平、司马杨虎和副教授潘中华、博士陈玉华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再次奔赴老挝,开展《老挝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与发展模式示范窗口建设》项目选址、产业规划、条件评估等工作,为苏州大学先进的蚕桑技术开始向老挝转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老挝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符合老挝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殷为民说,桑蚕丝绸产业的技术境外转移符合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蚕桑产业的工业资源可再生、现代蚕桑产业的农业生产对环境友好,对水土与气候生态能起到保护作用,是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
三步走战略的初步实施 在徐世清看来,向老挝输出蚕桑技术“并不只是换个地方栽桑养蚕”,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一个技术集成,是一种新的技术模式的建立,以及整个产业体系的规划和推进。
对此,殷为民深以为然。
“传统的蚕桑养殖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采桑、喂蚕等各个步骤都需要人力,高密度、手工的方式并不适合老挝的生产,因为那里地广人稀。
”殷为民说,我国目前已经实现高效集约型工厂化养蚕技术,但这种模式也不适合老挝,因为老挝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农场主手里,大规模工厂化蚕桑养殖和茧丝加工,可能短期内会给农场主带来很好的经济效应,但利润分配得过于集中,并不利于老挝人民脱贫,且可能会带来不可挽救的环境污染。
因此,基于多次考察和多种考虑,今年初,苏州大学与老挝科技部推荐的女双手公司签署了《老挝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与发展模式示范窗口建设》工作备忘录,并将在随后的三年时间内,集成创新中国优良的蚕桑生产技术,在老挝万象市开展约10公顷的窗口生产示范,建立可复制的生产 模式,同时开展桑树育苗、栽培、收获与利用,蚕种孵化、桑蚕饲养、茧丝处理等相关技术示范与培训,为老挝培养一批实用型现代蚕桑技术骨干。
“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老挝的土地资源,弥补劳动力缺乏的不足,使其在蚕丝原料生产方面发挥优势。
”徐世清说。
路建美表示,未来在示范窗口的基础上,苏州大学还将进一步建设规模达到一万亩以上的栽桑养蚕示范园区,逐渐实现老挝现代栽桑养蚕新技术的产业化。
在帮助老挝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解决我国丝绸企业原料不足的困境,做大做强绿色丝绸产业,彰显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影响力。
跨国性交流的现实障碍 目前,路建美也有一些忧心的问题,当前有一些现实障碍很可能会影响该项目的长远发展。
“前期做示范窗口都是我们学校自筹资金,包括专家团队的考察、专用设备的配置等,在前期技术示范阶段尚能维持。
”路建美说,此事关乎中国丝绸行业,后期产业聚集、贸易合作等阶段肯定还要下游企业介入和更多资金投入,可能就需要国家、省市层面的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了。
另一个更直接的障碍就是跨国性交流的审批问题。
“苏州大学是省属高校,所有老师进行国际学术交流都要省里批,一般要三个月时间才能办下来,有时突然来个国际会议通知就没法去了。
可以说,这是最大的瓶颈了。
”徐世清说,部属高校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但省属高校却没有放开,每年都要先报一个计划,假如超出了计划范围,就无法进行国际交流了。
“这些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际交流的畅通性。
” 徐世清表示,对外交流涉及的财务报销也是一个问题,各方面卡得太死,给老师带来很多不便。
“我们国际合作很频繁,但就是这些方面的障碍阻碍了交流。
” 对此,多次往返老挝进行考察的项目组成员深有感触。
“希望国家或省里能进行一些改革,放开省属高校国际学术交流的一定权限,为国际交流相应地提供一些便利。
同时,相关部门在专用农业机械设备、基础设施材料进出海关方面设置绿色通道,为对外技术服务提供一些便捷。
”徐世清呼吁道。
本报讯3月24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不久前,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自然》发表农业绿色发展最新成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团队成员与全国农林高校、农科院代表们围绕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目标,谋划农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推动全国科技合作。
3月7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策划并组织河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全国25家教学科研单位参与,携手2000多万农民,历经10年不懈努力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实现绿色增产增效》在《自然》发表。
这一协同创新的论文成果共有46名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崔振岭为第一作者,张福锁为通讯作者。
论文围绕着“科技小院”等模式展开论述。
自2005年起,张福锁带领团队建立了我国主要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创新与应用协作网,在生产中破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难题。
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建立了“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围绕生产限制因子,与农民一起开展既适合当地情况又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立地顶天”的科研思路;创建了以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为核心、以覆盖全国的“科教专家网络、政府推广网络、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与千万农民一起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这是张福锁团队从2010年以来,第6次在《自然》和《科学》发表相关重大成果,这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转型、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实现途径,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在论文发表当日的新闻中指出“,该项目显著减少了全国数百万个小农场的化肥使用 中国农大携手千万农民实现绿色发展 量,同时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自然》 援引英国利兹大学农业的可持续集约化 研究学者莱斯利·弗尔班克的话说“:我从未见过规模 如此惊人的项目。
” 英国牛津大学的群体生物学家查尔斯·戈弗雷 则指出,这一研究“证明减少投入实际上可以大幅 提升农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一点意义重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生态学家大卫·蒂尔曼 说,该研究“是科学知识被合理应用于农业实践的 一个宝贵例子”,
“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参考”。
印度《脚踏实地》杂志网站报道说,印度也有大 量持有小块土地的农民,中国在该项目取得的成就 对印度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温才妃) 深圳大学:把人才培养放在产业最前沿 当工程硕士培养遇上“供给侧改革” 姻姜天海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八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强调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的确,如何对人才供给侧进行结构优化,培养符合社会动态需求、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作为创新型城市的实验大学,深圳大学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探索十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精准对接社会用工需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 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016年,学校获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我们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背景中思考,把产学研基地建在产业最前端,把人才培养放在产业最前沿。
”深圳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徐晨教授表示。
2017年,由他领衔申报的“基于供给侧理念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斩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校企联动供给侧改革瞄准产业需求 近年来,选择报考工程硕士的人数越来越多。
以深圳大学为例,六年来,招生人数从2012年的154人增至2017年的906人,增长了488.31%;占全校招生人数的比例从9.58%提高到34.11%。
长期以来,我国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面临着人才培养与产业前沿、科技创新、区域发展脱节,学生能力和素质无法适应企业需求等问题。
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两张皮”,导致人才的无效供给,也形成巨大的人才缺口。
“目前高校培养学生是与社会、与技术脱节的,学生肯定是要去企业一起做项目,产学研结合,这对学生是有好处的。
”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基地研究生导师周受钦介绍。
深圳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问题尤为突出。
这座创新型城市进取心强、研发投入大,2018年深圳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12万家,市场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同时对人才素养的反应也极为敏感,倒逼着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要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
深圳大学作为一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义不容辞。
深圳大学于2005年开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2010年起,学校开始尝试培养模式的系统改革。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学校将供给侧理念引入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以提升扎实理论基础和较高实践能力为目标,汇集知名企业、产业园区、科研机构、海外名校等要素,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5年来,学校工程硕士已拥有14个授权领域,培养规模占全校研究生总数的25%,录取考生中,来源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考生比例提升至近20%,工程硕士平均就业率95%以上,平均薪酬8765元,显著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相关培养经验得到《光明日报》《中国研究生》、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的专文介绍。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设计上,学校强调与学术学位硕士培养区别开来,突出职业导向,强化社会实践、应用、适应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紧密结合,考核和评价与行业资格标准衔接。
“我们要走出误区,针对工程硕士与学术硕士区分度不高、和产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特别强调要加大部分专业领域领军教师的资源配置与投入, 比如招生指标、人才经费等。
”徐晨指出。
对每一个研究生,则强调“个性培养”。
企业 导师与校内导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要符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要能够推动甚至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他强调。
研产共进动态培养引领产业升级改造 深圳大学地处创新氛围浓厚的南山区中心。
毗邻科技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几公里内,集聚着华为、中兴、腾讯、大疆、中集、中广核等知名创新企业。
地缘优势,使得它与企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格外合拍。
目前,学校已与上述知名企业等开展工程硕士的联合培养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190余个院系级实践基地,34个校级实践基地,18个省级基地,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
深圳大学与中集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5年。
彼时,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曹广忠就已开始与中集合作开展“863”项目课题的研究。
12年间,深圳大学为中集输送了50余名工程硕士研究生,有16位已走上企业的中层领导岗位;中集也有15位技术专家成为深大的校外研究生导师。
当前,不少企业实习、联合培养、挂牌基地存在对学生“放养”的问题。
导师将学生交给了企业,特别是外地企业,很可能一学期都难见一面。
“企业的核心任务是交付、生存,并没有太多时间‘培养’学生。
特别是当企业和学校距离远的情况下,导师很可能会疏于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
”曹广忠指出,他所坚持的是“理论+课堂实践+实际应用+理论补充”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试着申请一次专利、写一篇论文,每周在组会上汇报自己的企业研发项目,“不仅要巩固他们在企业的实践所学,而且重要的是对全人的培养,培养表达、组织、管理、商务礼仪等能力”。
2014届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李大命是曹广忠的得意门生,在读研期间,他每天骑车到5公里外的中集集团实习。
由于地理位置近,白天他会到企业做项目,晚上就蹬着自行车回学 校实验室研讨、查阅文献、做实验。
“白天在企业里不懂的科研问题,我们就 会回来请教实验室的师兄弟。
在每周的组会上,我们也会与在不同地方实践、做课题的同学一起探讨自己的项目。
”短短3年内,李大命已成长为中集智能客户支持部的部门经理兼电商中心部门经理。
同时,导师对自身的要求也毫不松懈,不断追踪产业前沿,随之变革创新。
“如果只是老师知道什么就教什么,那不是供给侧理念。
导师们要根据行业需求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课程内容、增设新课,让整个教学体系始终保持最前沿的活力。
”徐晨指出。
以曹广忠所在的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了“自动控制系统实践”“MATLAB语言与仿真实践”等专业实践课,让研究生能够在进入企业基地后迅速融入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同时随同企业需求对课程一年一小调,两年一大调,迅速适应企业对人才技能结构的要求变化。
如今,深圳大学—中集集团“全国示范性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在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共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各类奖励4项;发明专利4项;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等科研攻关项目15项;多名研究生在基地学习、深造,进入中集集团工作并成为技术骨干。
“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能面向行业,还能引领行业。
比如在高端制造业融入智能制造、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甚至是对发展方向给予一些引领指导。
”徐晨表示。
学校与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在国内首家研制出“全自动化学发光检验免疫分析系统”。
该产品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在全国5000多家大中型医院得到应用,并出口到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产值10亿元。
这家公司的仪器研发中心有一半员工来自深圳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尹力现已担任仪器研发部总监,主持申请专利24项,授权专利13项。
三维协同窗口大学服务大湾区创新 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通过“学校+知名企业”协同、“院系+研究机构”协同、“学校+海外名校”协同的三维协同育人体系,为深圳这片创新沃土孵育出了一系列创新创业人才。
包括从早年的腾讯总裁马化腾、红豆董事长周海江、巨人投资董事长史玉柱,到如今中集智能技术部主任吕洁印、新产业仪器研发总监尹力等朝气蓬勃的企业中层管理人才,以及思路飞扬创始人沈沾俊、予爱生物技术创始人孙良树、马克图布联合创始人陈甲洲等双创人才。
十余年来,深圳大学积极探索将专业和招生指标配置与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密切结合;将培养方案和目标制定与行业所需的高级工程师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密切结合;将培养过程和手段与区域领军企业密切结合;为行业企业未来升级改造培养引领型人才。
学校先后建立了深圳大学南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龙岗创新研究院、深圳大学坪山新区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产学研基地,这些平台已经成为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科技孵化为一体的技术转移中心,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的摇篮。
同时,深圳大学充分挖掘优质的国际学术合作资源,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共建健康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临床工程硕士,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培养光学工程硕士,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共建“滨海土木工程材料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土木工程硕士等,追踪国际前沿领域动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天时,地利,人和,在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道路上,深圳大学以工程硕士改革作为示范点,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顶尖企业、创新平台、国际科研机构合作,逐渐将基于供给侧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到校内其他专业、周边大学,将人才培养转化为产业力量,取得了良好收效,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62580699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6258066662580707传真院园员园原62580899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登字20170236号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元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标签: #网络 #福建 #大禹 #网络 #视频 #油条 #网站 #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