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2022年1月3日

太大 1
星期
40岁的丁二伟人很瘦,他是一位残疾人,左臂空空如也,右臂肘关节以下都没了,他调侃自己“只有半只爪儿”。
2021年12月15日9点15分,家住潍坊市临朐县柳山镇的丁二伟手机上收到了一条顺丰快递提醒收货消息,他知道自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终于到了。
相比于申请证书时的忐忑、激动、兴奋,此时的丁二伟内心很平静。
他靠在沙发上,突然把脸凑上来,问了一个问题:“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又怎么样呢?”问完后又缩回去,自顾自地摇摇头,似乎不需要答案,像是在问自己。
现在的丁二伟早已有了新的目标,拍电影。
临朐残疾 一青 年 双丁
脚伟 未 挑来 想 战去 维 吉也 纳 尼大 剧 斯院 表演 丁二伟展示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丁二伟坚持苦练用脚吹小号,用7个月学会了一首曲子。
受访者供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旭旭 挑战 丁二伟形容自己时用得最多的词是“要强、好胜”,他认为别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到。
2020年,丁二伟在网络上看到脑瘫患者高广利2019年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消息,这让他眼前一亮,自己曾跟高广利一同参加过《让梦想飞》的节目。
辗转多番联系,他找到了高广利,而高广利也答应做吉尼斯挑战的推荐人。
一开始,丁二伟想挑战脚吹小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但是该项目没有立项,他便选择挑战用脚最快穿脱袜子。
丁二伟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一次挑战,因为英文规则翻译得不准确,挑战失败了“。
第一次其实更快!”丁二伟脱下鞋子,用残缺的右臂在脚上比画,“他们要求袜子要提到踝关节以上10厘米,我们忽略了这个细节,所以失败了。
”丁二伟不甘心,2021年10月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在发往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的视频中,他坐在交叉凳子上,用双脚将一双袜子穿上再脱下,用时32.93秒。
这次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出乎意料的是,2021年11月29日将挑战视频发到英国,12月1日就得到了挑战成功的消息。
证书从英国寄来,加上相框一共600多元,丁二伟选择只要证书,不要相框。
“从英国寄来要600多元,我自己买个相框才20元。
”这张证书现在就在丁二伟的卧室里,挂在床脚一张桌子的正上方。
旁边并列悬挂着一张报纸,上面有醒目的八个大字标题:无臂少年,不屈人生。
那是2018年的报道。
“你以为我吹牛啊,我吹牛是有资本的。
”丁二伟说着,弯腰用手肘将办公桌旁边的书柜蹭开,只见奖牌和证书满满地塞了一柜子。
书架分三层,最上面一层的红色证书竖着摆放,挤在一起,一共60多本;第二层摆放着四座奖杯和三块奖牌;最下面的一层,放着几个文件夹,打开一看,是丁二伟小时候的获奖证书,厚厚的一大本。
证书旁边还摆放着两个茶叶罐子,一红一绿,打开一看,还是奖牌。
残疾 奖杯和奖状的日期追溯到了20世纪90年代。
1990年,丁二伟玩耍时碰到了村里的变电器,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看到了眼前从来没见过的白色天花板。
母亲端过来一碗粥,丁二伟想伸手去接,却发现自己的手没了,他回忆“:我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
”失去双手的丁二伟在医院住了半年,等出院时,距离开学已经过去了半个学期。
看到双胞胎哥哥丁大伟每天上学、放学、写作业,丁二伟很羡慕。
第二年,母亲给他买了20只鹅,他一边在山坡上放鹅,一边 偷偷用脚拿着树枝学练字。
转眼两年过去,又到了一年 一度的开学季,开学那天,丁二伟大着胆子跑到学校负责人面前,用脚拿着树枝,展示了自己过去一年学会的20个字。
泥土地上歪 歪扭扭的几个汉字,不规范也不美观,但让老师看到了这位少年迫切想上学的愿望。
终于,丁二伟10岁那年,成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失而复得的学习机会让丁二伟十分珍惜,他争分夺秒地学习,课间时间同学们出去玩,他就坐在板凳上用功。
从 一年级到五年级,丁二伟从来没考过第二名。
适应了校园生活后,丁二伟全面发展,校奖学金、县十佳少年、全国一级雏鹰奖章,丁二伟获得了不少荣誉。
跑道 在一次参加少代会时,丁二伟从一位老师口中得知,自己可以走运动员这条路。
他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校队训练的第一天,他就碰了个大钉子。
一共九圈的赛程,倒数第二名套了他四圈,这让他很沮丧。
沮丧之后,丁二伟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
每天上午早操之前,他都要进行40分钟的加训,周六周日再加训80分钟,训练的地点就是柳山镇的山头。
“那几年,我把周围的村都跑遍了,我们村的人看见我,都说二伟你天天傻跑什么?” 丁二伟不解释,一个劲儿闷头苦练。
从学校操场到柳山镇的大街小巷,慢慢地,他成长为代表潍坊市残联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后来又成为山东省体工大队的一员。
在省体工大队,丁二伟主动要求跟四肢健全的运动员一起训练“,10公里,一共25圈,一开始我连女运动员都跟不上。
”丁二伟说,自己当时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但是他们跑10公里,我就咬牙跑8公里,10天、15天、20天、25天,第二个月我就能一起跑15公里了。
”凭着在操场上一天天挥汗如雨的付出,丁二伟的训练成绩有了很大提升。
通过体育专项,2003年,丁二伟考上了天津体院,但是因为家里没钱交学费,他的大学梦碎,后来又进入山东特教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
大学期间的丁二伟,每天不是上课就是训练,目标是冲击奥运会。
超负荷的训练给他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那时候练到尿血,上床都上不了,当时我想我的生命是不是要结束了。
”拼命练习,是丁二伟的一贯风格。
可惜天不遂人愿,丁二伟与奥运会失之交臂。
未来 毕业后,丁二伟当了一年老师,又选择进入恒爱燕赵艺术团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现在他是该艺术团的团长,主要负责组织策划大型晚会。
丁二伟专门负责山东地区,疫情之前,一年能策划七八场晚会。
策划一场晚会需要提前准备一个月左右时间,这就导致他经常出差,不能陪在家人身边。
丁二伟曾把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拿给儿子看,上四年级的儿子认出了几个英文字母,这让他很欣慰“,算是没白上学,还认识几个英文字母。
”为了儿子上学,丁二伟把家从柳山寨搬到了柳山镇上的柳山小学对面,自己因为工作性质常年不在家,离婚后,儿子由爷爷奶奶照顾“。
现在我儿子就跟奶奶亲,跟他爷爷姑姑也挺亲,就是跟我不亲。
”丁二伟低了一下头,随即又立刻抬起“:没办法,我要挣钱养家。
” 毕业后的这些年,丁二伟也没有让自己闲下来。
工作之余,出书、出歌、学车、学习小号、口写书法、参加公益……他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精力。
谈起为什么要学习小号,丁二伟说因为中国没有用脚吹小号的,他要做中国第一人“。
中国有用脚弹钢琴的,有用脚弹吉他的,用脚吹圆号的也有,但是用脚吹小号的,我还是第一个。
” 2020年,因疫情封闭在家,丁二伟从网上找了老师,除了吃和睡外,就是练习吹小号,从1月到7月,他学会了一首曲子《送别》。
凭借这首曲子,丁二伟登上了央视的舞台,他说“:KTV我都没去过,就直接上CCTV了。
”丁二伟哈哈大笑起来。
谈到未来,丁二伟说自己还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拍一部电影,另一个是去维也纳大剧院表演。
这不是两个简单的小目标,但是他信心满满。
说完,他似乎意犹未尽,话锋一转说道“:去维也纳,拍电影,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又怎样呢?这些我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人的一辈子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当然很不容易,但是人的目标不应该是固定的,人活一生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要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 人物A13 一周面孔 被拐男子手绘地图寻亲33年后与生母相认 1月1日上午,河南兰考,手绘家乡地图的男子李景伟与生母杨惠兰相认。
直播画面显示,李景伟和母亲拥抱哭泣,李景伟的弟弟和妹妹也来到现场。
时隔33年,李景伟的寻亲故事在2022年第一天迎来团圆结局。
李景伟4岁时被人从云南拐至河南开封。
他说,自己至今仍记得老家的环境地貌,从被拐那天起,他就时常拿棍子在地上画老家的样子,生怕自己忘了。
他看到郭刚堂、孙海洋先后寻子成功,更坚定了寻亲的念头。
2021年12月15日,李景伟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寻亲视频,他依据4岁时的记忆,手绘出被拐之前家附近的地图,画中绘有家乡周边的学校、公路以及小山路。
根据线索,警方前往云南昭通找到了李景伟的老家,在河南周口找到了李景伟的亲生母亲。
但遗憾的是,李景伟的父亲已经不在了。
据《大河报》 大三学生拍视频回顾2021记录渐冻症妈妈的16条叮嘱 这两天,一则名叫《2021,我的21岁》的视频打动了许多人。
拍视频的男孩叫张浏浏,是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大三学生。
他用视频回顾了自己21岁这一年。
视频记录下了这一年他对身患渐冻症妈妈的照顾与陪伴,也记录下了妈妈口述的一封信,信里有妈妈对儿子的16条叮嘱“
1.妈妈很爱你;
2.要身体第
一,适当锻炼身体排解压力烦恼,不能熬夜,垃圾食品少吃,小毛小病及时看……”视频里展现出来的母子情深让网友泪目。
据《扬子晚报》 医生捡钱包分文未动 七年后找到失主 近日,内蒙古的邵女士找到了自己7年前丢 失的钱包,里面的钱、照片、发票一样没少。
原来 2014年的一天,邵女士到邢大夫诊所看病,把钱 包落下了。
多年来,邢大夫多次寻找失主,只是 钱包里的信息太少,查找起来十分困难。
近日, 邢大夫通过媒体和派出所民警,终于找回失主。
话题“钱包丢失7年分文未动归还原主” 近日冲上微博热搜。
拾金不昧的邢大夫名叫 邢建国,是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文庙街社 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医生。
邢建国告诉记者, 失主邵女士在拿到钱包后说了一句话,让他 觉得这7年的寻找都是值得的,“她说现在社 会上还有金子一般的人心。
” 据人民网 民间艺人匠心守艺50载演绎竹子“变形记” 今年69岁的黄大青是浙江湖州安吉县章 村镇章村的一名竹编艺人,从事竹编已经50多 年。
从小,他就对竹编有着浓厚兴趣,17岁进入 村里一家竹器厂跟着老师傅学竹编,从此手中 的竹丝便不再放下。
黄大青一手精湛的竹编技 艺是靠时间打磨出来的。
在他的学艺生涯中,
3 年学徒,4年“半作”,7年后才正式出来单做“。
不 管编什么形状,只要在脑子里过一遍,就知道 怎样编出来效果最好。
”黄大青善于动脑筋,他 编织的体积最大的一件作品高3米、直径2.7米, 整整用了30根竹子。
2009年,黄大青受邀远赴非 洲卢旺达参加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一个 援外项目,一呆就是两年,耐心地将竹编技艺 传授给国外友人。
回国后,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找到了黄大 青,现代美学赋予了这项非遗传承更多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黄大青的竹艺作品,因此走向中国 各地甚至海外。
宗禾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找记者上壹点 编辑:于海霞美编:马秀霞组版:刘燕

标签: #文件共享 #屏幕保护程序 #过高 #文件夹 #文件 #文件 #文件 #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