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END,2013年11月9日

包饺子 2
星期
WEEKEND 艺术生活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艺术 责编吴岚编辑乔雪阳美编唐倩01 大 周 末 说 成都商报记者王越 “我放下武器,你饶我不死……”初听这句,没觉得稀奇,想了一会,我就乐了。
然后我就把少马爷这段《大保镖》听了好多遍,越听越开心。
如果去听《八扇屏》,那就是壮怀激烈。
显然是要二赵版的,最后那几段贯口,噼里啪啦,说少年,说门神爷,说当年独立当阳桥的莽撞人,听得要把心都提到嗓子眼里。
听完之后再点点头,“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俗话确有其事。
李伯祥那声音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醋点灯》听下来,都顾不得这是个什么故事。
什么?你说这是东方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好,等我再听一遍。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东方男子,没钱给孩 子包饺子。
店家不肯赊给他面粉,他就在人家店门前又哭又闹,还要上吊。
好不容易赊到了面粉,拿回家,发现是玉米面,没法包饺子。
怎么办?花几毛钱去买些碎麻,掺在面粉里,饺子就不会裂开了。
这种饺子不能煮只能蒸,蒸出来一看,一屉刺猬,只好去借剃头推子给饺子剃干净。
先去孝敬老母亲,老母亲说你怎么搁韭菜,我不吃韭菜…… 以上这些,说的都是相声。
我接触到相声的经历很曲折。
从小对春晚上的相声毫不在意,分不清什么是相声,什么是小品,反正都是乐一乐就过去了。
长大以后偶然知道了相声瓦舍,顿时觉得这个相声真是耳目一新,像是话剧。
然后听了些相声瓦 舍和表演工作坊说的传统相声,就兜了个圈回来,听德云社。
一开始,我觉得郭德纲没趣,喜欢听岳云鹏,觉得他傻傻的挺可爱,《当行论》里非常萌,《怯大鼓》里河南话说得非常地道。
不过,他一直说自己只是个小学生,起先我以为是包袱,后来听了那些老派相声大师的相声,这才恍然大悟,这真不是谦虚啊,这是他基本功太差。
记得有段他和师傅郭德纲说的相声,岳云鹏一个包袱没抖响,郭德纲立马让他重新说。
不过也没啥,相声说得不好,还可以去做脱口秀。
什么基本功?我也就知道个“说学逗唱”,再具体了,也说不上来。
听着舒坦,听着可乐,越听越觉得相声这个东西实在是深不可测, 听着听着又为你打开了另一扇门。
有一段《卖马》,讲秦琼卖马的事,我觉得 不错,去翻了翻《隋唐演义》,发现那段小说写得真是好:秦叔宝去潞州办事,可是刺史不给批文没法回去办差,只能等着。
人又病着,盘缠又花光了,只能卖马。
小说里写秦叔宝那金锏啊,“放在草铺上,地湿发了铜青。
叔宝自觉没有看相,只得拿一把穰草,将铜青擦去,耀目争光。
”真真是英雄落魄。
相声瓦舍的《相声说垮鬼子们》又说到了《三家店》这出戏。
还是秦叔宝,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就唱了起来,“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身来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 走过的地方越多,越觉得这个世界无限 大。
我想着,听完了相声,就去研究下京剧。
在相声界,我也只是个小学生,不懂的太 多了。
但我觉得,在未来,相声会焕发出很大的生机。
因为现在很多人喜欢运动,喜欢跑步。
但是跑步的过程中又很无聊,听歌容易腻,听英语又太严肃,不如听相声。
相声非常多啊,各种段子,各种版子,就是刘宝瑞的单口,马三立的好些30分钟的段子,用mp3格式存在我电脑里好几个G呢,不怕几天就听完了。
跑着听着,乐上一乐,跑步也不觉得累了。
想减肥的,听一段刘宝瑞的“刘罗锅大战乾隆和和珅”,保证你听得不想停,跑着跑着非要把这段给听完了。
若问你得跑多久?这段相声时长2小时39分25秒。
吴晓毅·黄山行吟图 吴晓毅·梦乡 黄胄曾评价秦的画作时说,他的花鸟画重情而不落俗套,所追求的既不是文人士大夫的笔墨情趣,也不是故作老到、卖弄学问的玄奥之作,而是诚实地将其对传统文化的涵养,对自然、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所结合发出来的情趣直泻笔端。
画面上无拘无束的轻松,真真地映照出他沉湎于草木、溪流、山涧和花鸟虫鱼的情态。
秦天柱将自己的斋号取名为“半醒”,也与这个评价非常契合。
许多人看到这个斋号多会理解为“半梦半醉”,而秦天柱自己取的这个名字,重点却不在醒或不醒上,而在于那个“半”字。
“这就和中国传统中庸哲学一样,是一种美酒微醺、半边梦境的状态,也是一种自谦。
成都话里有一个词叫‘醒活’,我读书不求甚解,怎么敢说自己什么都清清楚楚呢。
”秦天柱说。
如同写意画一样,感觉最重要,味道有了就对了,有时又何必说得太清楚?太晕乎或太清醒都无趣,半醒是一种优雅闲适的智慧。
对照秦天柱的花鸟画,确如其言,该工的时候工,该写的时候写,水墨淋漓与粗细入微相得益彰,很难用工笔、写意、没骨或大写意、小写意一类单项概念去机械套比。
作人的牦牛,秦天柱的小鸟,黄胄的驯驴骏马,都是以生动活泼的形象令人瞩目。
” ———美术评论家蔡若虹 ■锦水烟墨———秦天柱师生作品展 展览时间:11月9日———11月19日咨询电话:028-86787718展览地址:岁月艺术馆(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三色路38号博瑞·创意成都B座2F)主办单位: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联、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美协、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四川政协书画院、岁月艺术联合主办 在此次一同展出的10位徒弟当中,吴 晓毅师从最久,由花鸟而转山水,注重构 成,大气豪放;宋小川画龄最长,作品细腻 温婉,画如其人;肖运泽主攻画马,作品色 墨相参,酣畅淋漓;萧二待人真诚,学画心 无旁逸,笔精墨妙;罗原为人诚恳,所作花 鸟造型精准,色彩典雅;李显波性格耿介, 花鸟笔健墨润,灵气十足;汤宾技法独到, 锐意创新,
画作别开生面;何景春为人敦 厚,山水注重写生,借古开今;曾忠奎由商 转文,热爱生活,雕虫入微;陈晓红性情温 和,工笔花鸟清新淡雅,柔美有致。
作为秦门里的大师兄,1983年,在成都 的一次展览上,
吴晓毅第一次看到秦天柱 的画,顿时被其清新简约的画面所打动。
但 那时画院没有办班,他也无从结识秦天柱。
时隔四年,通过一位友人介绍,才最终如愿 师从秦天柱。
吴晓毅从花鸟出道,后十年转 为山水的研习,遵循了老师的教学要义:不 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

其他几位跟随秦天柱30多年的师 兄相比,李显波从师的时间最短,不过他 也是唯一一个读了四届四川省诗书画院秦 天柱工作室研修班和高研班的人。
2003年, 也是机缘巧合,李显波经推荐进入四川省 成 诗书画院秦天柱工作室学习,一学就是
都 年。
曾经被认为很像老师的李显波,如今画 商 中的大写意却与秦天柱以线为骨的画面 报 截然不同。
记者“此次展出的60幅作品,风格虽然各 有不同,但总的精神又归于统
一,那就是注 向晨重水墨的运用,强调线条的笔意。
这次展览 晨 是一个尝试,也是一个开始。
”秦天柱说。
秦天柱·憩 李显波·翠影萧萧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这是国画大师李可染关于中国画继承和创新关系的一句名言,意指对于传统绘画的学习和积淀要倾注大气力,同时,更要勇于表现和创新,不能拘泥陈规。
作为老师的秦天柱,不仅实现了这句话的精髓,更在难度较大的后者,采取了“旁观者清”的方法。
传统绘画里的师徒,与美院教学有很大区别。
有的名家爱收徒,桃李天下。
而不收徒的老师也不少,一种是一辈子独自沉迷个人创作,无法抽出时间再去教导他人;另一种便是自己能画得很好,却不善于教学生。
“还有一种,就是我,本来是介于上面两者之间,不是很善于带学生,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收徒。
但因为工作原因,四川省博物院在1993年开设了研修班,成为了我工作上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我们也把这个看做是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
”秦天柱自己也没想到,如今学生竟然已经快百人了。
其中一部分学生,在绘画上表现出灵性、人也合得来的,渐渐也就形成了“跟师学艺”、终身学画的拜师模式。
从临摹开始,秦天柱的教学方法也是分阶段性的,让学生从基础入手,在技法上帮助他们,“用最大的功力将传统绘画的承袭打进去”,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哪怕和老师画得很像都好。
而到了后期,才会鼓励学生去写生,去感受生活,让他们离开老师。
“就拿这次的10个人来说,他们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同时跟一个老师学习,但相互之间的差别拉得很开,这也是我得意的地方。
”秦天柱说,这便是最困难也最关键的,在他们绘画时,做一个旁观者,尽可能地发现他们的个性,给予肯定,在他们偶尔闪现的灵感和个性当中,抓住不放,发现、提取,加以表扬。
秦/老/师/授/业/语 秦天柱·古柏

标签: #视频 #视频 #网络 #视频 #视频教程 #杭州 #视频 #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