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怎么样可以找回微信删除的好友

好友 4
总目录 序言:了解生活,从了解自我开始 Part01:我,一个难懂的人 我,一个难懂的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前世与今生自尊是种礼貌,自恋是种骄傲只要自我增强,不要自我膨胀权力依存性自尊:从乔布斯看权威型与自恋型领导力背后的机制自我挫败:成功的绊脚石方向,在脆弱的平衡中寻找自我同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我监控:是谁的眼睛总在盯着你看脆弱的高自尊:我的安静只是我的保护色世事已够难为,你就不要再为难自己你似孤勇的船长,赤诚又善良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从性别角色标榜到双性化发展“你感觉”不如“你认为”重要自我实现:自信地追求你的追求 Part02:加油吧,少年 测量你自己:黑暗又光明的自恋吸引力法则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从心理学看人类的劣根性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我会努力生活你在为工作而焦虑吗:重拾《焦虑的意义》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别人的社交生活更丰富长大以后:加油吧,少年生于不同舞台,履行不同表演:自我呈现的跨文化比较爱是一种决定:读《被讨厌的勇气》 Part03:爱与不幸,都是成长 遇到爱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你是我只敢在夜里想起的人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说起天空不蓝,依然可以微笑:观影《素媛》寻找因爱重生的力量:从素媛到林奕含你的另一半可能没你想的那么聪明:心理学家带你看清人性真相人人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爱:观影《心灵捕手》地狱与天堂之间:“女心理师”贺顿的精神成长之路当马蒂尔达遇到精神分析:我看《这个杀手不太冷》至少我,还能拥抱我自己 Part04: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家庭于我: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你内心强大,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观影《公主日记》我继承了爸妈的自尊如果可以再回到童年:我看《功夫熊猫2》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观影《健忘村》 “过去我”的诠释,“现在我”的救赎:读《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这一次,你要靠自己:说说《摔跤吧!爸爸》现实、理想与应该间的差距:从《追风筝的人》看自我救赎参考资料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我还能变好吗:自我心理学帮你好好做自己/王轶楠编著.--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6ISBN978-7-5594-4628-
2 Ⅰ.①我…Ⅱ.①王…Ⅲ.①心理学-通俗读物Ⅳ.①B8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36172号 我还能变好吗: 自我心理学帮你好好做自己 王轶楠编著 出品 九志天达 责任编辑 刘洲原白涵 责任印制 刘巍 出版发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网址 印刷 三河市金泰源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 880mm×1230mm1/32 印张 8.75 字数 156千字 版次 2020年6月第1版 2020年6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978–7–5594–4628–
2 定价 48.00元 江苏凤凰文艺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随时向承印厂调换 序言:了解生活,从了解自我开始 王轶楠 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却可以让你收获很多的成功和快乐;这里没有深奥的概念,艰深的语言,却可以让你了解经典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进展。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自我研究组的师生历时三年,打造完成的一部贴近中国人当下心理特点的自我心理学作品。
全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我,一个难懂的人。
古希腊的智慧告诫人们:“人啊,认识你自己。
”东方的古圣先贤更是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现代心理学和科技文明的发展无不努力让人们更接近自我的真相,现代人想要活得更清晰,更自尊,更幸福,却又常常滑入自恋,膨胀和自我妨碍的深渊,而笑过、泪过、痛过之后,方知人生唯有努力自持,方不至癫狂。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想要真正认识一个人,最好从了解他的原生家庭开始,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尊具有可遗传性,还因为家庭是个体获取其习惯化心理工作模式的地方。
想要全面认识一个人,最好再听听他如何谈论未来,因为人既是由过去,更是由未来塑造的。
爱与不幸,都是成长。
爱情是迷幻的,也容易让人迷乱,深陷其中让人容易丧失自我独立性,模糊自我与他人间的界限,第四章会告诉深陷恋爱之苦的人们如何获得一份安全型依恋的爱情。
加油吧,少年。
长大不是痛苦和焦虑的根源,抗拒和拖延才是,努力战胜对未来的恐惧,学会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平衡好工作与休息的节奏,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全书近四十位作者几乎都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95”后青少年,他们的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时代感,每一篇都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正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辈登临正少年”。
Part01:我,一个难懂的人 我,一个难懂的人 张湘琳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亚里士多德 “我是谁”是一个终极命题,一场亘古的追问和探寻。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代,从德尔菲神庙镌刻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喟叹“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从《梵高的自画像》到莫奈的《日出·印象》,从你到我,都试图清晰地定义“自我概念”。
能够清晰定义自我概念的一类人,在我们看来,大多是孤独的。
当然,这种孤独是相对意义上,朋友相对较少的状态。
在心理学上,将自我概念清晰(self-conceptclarity,SCC)定义为个体自我概念界定的清楚程度,及其内部一致性和时间稳定性程度。
尼采对于自我的了解非常清晰,他在学术界的嘲笑与质疑中坚守自我,并从未怀疑自己将会名垂千古。
有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幸福感、人生意义感以及冲突管理,一言以蔽之,即高SCC使我快乐。
另外,研究者发现,适应良好的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高于适应不良好的小学生,表明社会适应是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影响因素。
但我们知道,自我概念清晰的人并非一直快乐,也并非都合时宜。
尼采常提到孤独,他孤独而痛苦,孤独到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失去理智,却仍然没法不孤独。
有研究支持了这一矛盾想法的来源。
研究表明,只有在与朋友相处时,高SCC者体验到的快乐感才高于低SCC者体验到的快乐感;而在与陌生人相处时,高SCC者体验到的快乐感低于低SCC者体验到的快乐感。
研究者认为,高SCC的人对“我是谁”有更严格清晰的定义,也就能够更严格清晰地定义谁是朋友、谁是陌生人,最终影响他们的幸福体验。
因此孤独如尼采,才在察觉到瓦格纳不是自己的朋友时,断然与之决裂。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多重角色中,我们不断经历着自我概念的分化和整合,这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活状态的新陈代谢,带来现世生活与理想世界的冲突,带来同伴压力。
当然,尼采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他作为一个德国古典哲学的反叛者,很难在当时代找到同伴。
于我们而言,对一部分人的不满,或者一部分人对自己的不满,都可能成为当代少年甚至青年在探索自我时体验到的焦虑来源。
愿我们循着哲人的足迹,勇敢地清晰自我概念,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孤独、人际冲突、不合时宜,也许正是自我人格完善的信号。
“朋友啊,没有朋友!”垂死的聪明人这样喊道;“敌人啊,没有敌人!”我这个活着的傻瓜这样喊。
——《人性的,太人性的》 人生或许无法做到无憾,但请尽量做到无悔。
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自我心理学研究的前世与今生 沈虹伍 很久很久以前,在希腊有一座山,山里有座德尔菲神庙,庙里有个石碑上刻着“人啊,你要了解你自己”。
一个叫苏格拉底的秃顶老汉望着这句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从此,一门将令无数后来人在学习中哭爹喊娘的学科——西方哲学,悄悄诞生了。
在十万八千里外的中原,一个骑着牛的花白胡子老头在彻底归隐前,也在竹简上刻下了这么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可以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有关“自我”的问题都是涉及哲学形成的起源问题和终极问题。
“了解你自己”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脱离哲学母体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心理学家为了搞清楚人们的“自我”究竟是个啥玩意儿可谓是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帮人用了哪些手段来探究这个终极问题。

1.“梦里花落知多少”——精神分析学派的“玄学自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提到“心理学家”这个词,脑海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拿着雪茄、目光深邃、苦大仇深的男人,弗洛伊德的经典形象就是如此深入人心。
这位奥地利精神病医生提出了第一个系统描述人自我结构的理论,各位看官想必耳熟能详,本人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弗洛伊德看来,探究自我关键是要搞清楚潜意识的内容,探究手段包括:催眠、释梦、自由联想。
这些手段有多靠谱呢?从弗洛伊德的大作中我们可以略知一
二。
曾有一位女士找他释梦,梦到自己出游一不小心发生事故被火车碾过……弗洛伊德立刻以一种“真相只有一个”的姿态告诉我们这象征着性交(见《梦的解析》第六章《梦的运作》)。
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孩子,笔者瞬间摸不着头脑,弗洛伊德把生育看作生本能,与死亡有关的意象看作是死本能的体现,这个死亡场景咋就跟生育挂上钩了呢?请允许我斗胆在此用弗洛伊德的思想来分析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写成的那个年代,俄国的托尔斯泰写成了一部大作《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的最后,被婚外情人渥伦斯基抛弃的安娜绝望地选择 了卧轨自杀,也许这就是弗洛伊德灵感的来源吧(我只能帮他圆场到这了)。
总的来说,精神分析学派的思想非常博大精深。
以至于古斯塔夫·荣格在其著作《心理学与文学》里都承认:“要想解释原型(自我的底层结构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十分困难的,每次我一谈这个就会把一半以上的听众送入梦乡。
”这样的“玄学自我”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比如自我的结构是怎样的,自我是否包含一个无意识的部分(这个以后还会提到)。
不过他们给出的回答实在不能让人满意。
他们采用的个案法(限制推广)和不可证伪(更难以用实验证实),让人们在对这一套理论对心理学的价值做出最高评价时不得不多打几个问号。

2.“一二三四五六七”——自己给自己打分的时代 当弗洛伊德和其学派在欧洲叱咤风云之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却在实用主义的思潮下搞起了心理学科学化的重要工作。
在他们看来,听弗洛伊德老爷爷给你梦中说梦明显是不靠谱的,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应该建立在数理统计和严格实验基础之上。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测查人的心理特质呢?这帮美国人相信世上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了,于是自陈量表的年代就来临了。
这个方法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回答一系列与心理状态有关的问题,研究者根据这些回答来判断受试者的态度倾向。
当前最常见的自陈量表就是李克特量表,各位看官想必见过不少。
这种工具的特点是要求受测者对每一个与态度有关的陈述语句表明他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
例如,“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你在多大程度上认可这句话?请打分(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
在多点量表中最常见的是语义分析量表,运用语义分析量表展开语义分析是奥斯古德等人发展的一种态度测量技术,它根据某个词或者概念设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比如最简单的“好”对“坏”),请受测者根据对它们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
这样的方法实施简便,灵敏度高,可以团体进行,可以测查的内容广泛,适合大众化的态度测评。
可以说它让人们进入了一个可以相对科学地研究自我的年代。
不过心理学家自这个方法诞生开始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在数据分析上,多点量表是怎样的一种量表呢?很多心理学家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为了研究简便的需要)认为这是一种等距量表。
啥意思呢?就是他们认为在面对一个对你个人特质的陈述时,各个点之间,比如说“无所谓/不知道”和“有点同意”,“有点同 意”和“很同意”之间相差的“同意程度”是一样的。
这个说法严格来说是不成立的。
各点只能代表一种相对的大小关系,你只能说同意程度上“很同意”比“有点同意”高,“有点同意”比“无所谓”高,说它们之间差得一样是不严谨的。
因此很多时候这些量表又被称为“准等距(quasi-interval)量表”。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自多点量表诞生以来就开始了,直到今天这个争论还没有停息的迹象。
此外,填量表的人是否会据实回答也是一大问题。
当题目问我们有没有干过什么社会所认为的“不好”的事情时,或题目问我们是否有被社会认为“不良”的品质时,社会赞许性往往会让我们回答不实。
毕竟让人们承认自己是个“不好”的人是非常困难的。
除了社会赞许性外人们很多时候还对自己有错误的认知。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是很常见的,比如效颦的东施觉得自己美美的,或者一个天天就知道在宿舍打游戏的大学生对自己前途的“迷之自信”都告诉我们,人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有的时候,如果量表的题目太多了,评定者还会倾向于选择固定位点(如中间点),造成量表信度和效度降低。

3.“柳暗花明又一村”——内隐自我研究的兴起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了大半个世纪的自我后,逐渐靠近了自我的无意识层面。
1995年,格林沃尔德(Greenwald)等人开创性地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这一概念,自尊就包含在其中。
在人的脑袋中存在一种意识不到的,自动化加工的针对自我的加工过程。
虽然心理学家很早就承认了无意识过程的存在,但如何测量它这个问题却迟迟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与外显自尊的不同在于,内隐自尊具有无意识、自动化等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量表来测量,只有依赖于间接测量的方法。
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理学家只能通过投射测验(如乱泼墨水然后对图案进行解释的罗夏墨迹测验)、催眠来对这种无意识过程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信效度低,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大,不同研究者即使经过了相关训练,对同一个被试的反应解释也往往是不同的。
过去二十年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用各种新的内隐态度测量方法来研究人的自尊。
大量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内隐态度的发生、发展、改变过程和影响因素,还催生了新的态度理论模型,如可以对自尊成分进行解释的双重态度模型等。
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及其变式、启动范式等方法。
IAT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目标词和属性词间 自动化联系的评估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
它依据的原理是生理上的神经网络模型。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节点上,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查两者的联系。
简单来说,就是在你的脑子里以“我”“别人”这些概念为中心,一系列词汇,如“善”“恶”“美”“丑”被组织了起来。
大量的研究发现,人们广泛存在一种内隐自尊效应,具体表现为,个体倾向于将自我与积极情感和评价相联,将他人与消极情感和评价相联。
也就是说,“好”的词与“我”的语义联结更强,而“坏”的词与“他人”的联结更强。
看来人们内心深处普遍都有“王婆卖瓜”的心态呢。
内隐自尊的测量方法还有一大优点是它经常可以和脑成像、脑电技术结合起来探究人脑在加工自我时的极为精细的时间过程和脑区位置。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很多研究发现两者的相关程度很低,许多看起来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可能反倒有一个消极的自我观。
与深思熟虑的外显自尊不同,内隐自尊似乎更多地建立在一种直觉的联结上。
两种信息加工模式的不同造成了两者的分离。
总的来讲,当前对于自尊的成分为什么是这样的,它们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心理学家依旧还在探索之中。
如从当前的理论来看,现有的多重记忆系统模型虽能解释内隐和外显态度在记忆存储与提取上的机制差别,但却无法阐释二者语义表征带有的心理理论特性以及二者的认知控制过程。
它们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脑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4.探索“自我”的漫漫长路 自从人类摆脱蒙昧走向文明以来,人对自我的探究就从没停止过。
自宗教诞生以来,神学家们将人类获得“自我”看作一种“原罪”,亚当和夏娃因为吃了金苹果看得清自己了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
自哲学出现以来,有的哲学家主张通过“齐物”(把自己看得和世间别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达到“无我之境”“物我两忘”来“羽化登仙”,有的则靠逻辑思辨手段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分析(如斯宾诺沙)。
而在过去100多年里,心理学家则将自我解构为很多个方面并想方设法地进行尽量精确的测量,到了今天他们已经可以说自我这玩意与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很有关系了。
我们正比以往所有人更靠近关于自我的真理的中心,但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也超过了过去所有未知的总和。
在探究自我的科学道路上,保持一个较低的自尊,做一个谦卑一些的人也许有利于我们发现更多的东西。
自尊是种礼貌,自恋是种骄傲 喻沛诗 每日三省吾身:又吃多了吗?又自恋了吗?别人叫我“帅哥”又无耻地答应了吗?
1.自恋与自尊不同 不管是公众还是心理学界,通常认为自恋就是一种过度的自尊。
很多心理学家将自恋标记为“一种夸大的高自尊”“过于膨胀的自尊”或“防御性高自尊”。
这种说法来源于早期的精神分析,它认为两个术语——自恋和高自尊是可以互换的。
但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有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证明,自恋和自尊在四个方面是不同的:它们的表现形式、它们造成的影响、它们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起源。
自恋和自尊最明显的界线在于二者带给个体的社会化经验的差异,即二者对他人的看法。

2.要自尊,不要自恋 “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她一定很漂亮吧?”“你太自恋了。
” 首先是二者的表现形式的差异。
除开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极端形式,自恋实际上是一种亚临床的人格特质。
自恋者(通常认为是那些在自恋量表上得分高的人)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认为自己应该享有特权,同时也渴望他人的尊敬和赞美。
他们确信如果是他们来管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好。
而高自尊者会对他们自身很满意却不会觉得比他人更优越。
所以,虽然二者都对自我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自恋者对自我不满意,但仍然认为自己比他人好;高自尊者对自我很满意,却不会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
另一个方面是二者的影响不同。
自恋者和高自尊者的差异通常出现在社交方面,自恋者不会强烈地想要和他人建立深度的、亲密的联 结,他们会更努力地去超越他人,去控制他人或利用他人来获得社会地位,并且在他们得不到想要的尊敬和赞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糟透了,然后他们会把“自己很糟”这个想法变为“别人很糟”,将他们对自己的愤怒发泄给别人。
而高自尊者不会想要去超越、控制他人或利用他人来获得自身的利益,他们更想要建立深度的、亲密的联结,他们也不会经常性地爆发,也更少地出现违法行为。
第三点是二者的发展过程不同。
自恋和自尊感最早在人1~7岁左右出现,二者虽然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差别很大。
自恋在青春期达到最高峰,在成年期时就会逐渐下降,而自尊感则相反,它会在青春期达到最低点,在成年期时会逐渐上升。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二者都是反向波动的。
因此,不要自恋、自大、自负。
只有自尊才能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3.自恋的人不会失恋 最后的一个差异是二者的起源。
虽然自恋和自尊都会有中等程度的遗传特性,但是它们是成长过程中差异很大的社会化经验塑造成的。
最近的一项追踪研究表明,自恋的成因是父母过高的评价,即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应该享有特权的独特的个体。
过高评价会高估孩子的知识、智力,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过度的赞美,这样孩子会形成一个信念,就是自己是一个更优秀的个体——而这个信念就是自恋的核心。
而高自尊的成因是父母的温暖,即父母以喜爱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
父母向孩子表达他们的喜爱,和孩子分享积极情绪,培养孩子“自己很重要”这个感觉,这样孩子会形成一个信念就是,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个体——这个信念就是自尊感的核心。
总之,自恋就是认为“我是比别人都更优秀的”(和他人是垂直关系),而自尊就是认为“我是有价值的”(和他人是平行关系)。
只要自我增强,不要自我膨胀 张文钰
1.这就是自我增强 前段时间,我的同学沉迷某恋爱游戏,每天抱着手机上蹿下跳,声称自己是男主角的老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真的恋爱了一样,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一个代入感特别强的恋爱游戏。
直到我看见了好事者对女主的扒皮。
简单来说就是:吓得我赶紧转给舍友,快看啊,女主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跟你能一样吗,快别做梦了,别充钱了,那都不是你老公!那是学霸校花的老公啊,你这是在为别人作嫁衣啊! 我本以为她会幡然醒悟,然后怒删游戏,没想到她大喊道:“对啊,这不就是我吗!” 回想起历史上那些面向男性的恋爱游戏,男主角大多拥有敬业的刘海,永远不会露出脸;或者人设十分废柴,缺点一大堆,但是就是有一群妹子倒追。
当年的游戏开发商,为了增加玩家的代入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努力把主角设定得没特色或者是特别废柴,生怕别人玩着玩着就心生悲痛,产生这种感觉。
而在女主被“扒皮”之后,的确有玩家也嚷嚷着要脱粉,表示代入感全无,看满级女主角和四个男人谈恋爱,和看天书有什么区别,还不如去看底层女主逆袭俘获男总裁的故事。
当然也有很多内心坚强如我同学的玩家,坚称女主就是自己,游戏里那些都是她们的老公,她们跟别的玩家不一样。
像这种内心没数地认为自己很优秀、比别人更特别的倾向,在心理学上可以被称为“自我增强”。

2.为什么很多人有自我增强的倾向呢 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是指,人们会选择性地关注、强调或夸大自己的某些方面,从而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比平均好效应(Better-Than-Average),也就是会有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的某种能力高于平均值,大家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有异于常人的优点,于是就形成了通货膨胀。
为什么很多人都有自我增强的倾向呢,心理学家从三个角度给出了解释: ◇因为要满足心理需求。
通过把别人比下去,可以让人自我感觉良好,提升了价值感和自尊。
这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人的理论,因为保持对自己积极的态度,可以给人们提供各种生活动力。
◇因为缺乏自我认识。
这些人在面对自己的真实条件时,心里没数,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所以就十分膨胀,这个理论更适用于一些能力很差的人,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真的没有他们所想的那样优秀。
◇因为对比的群体不同。
没有人能够知道所有人的真实水平,人们对于自己的评估,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己所见过的群体之上的,如果这个群体和社会的大群体之间差异比较大,那么一个人就容易错误地评价自己。
拓宽眼界,天天和学霸学神待在一起,就很难膨胀起来了,那就会总感觉自己是个咸鱼。

3.只要自我增强,不要自我膨胀 关于自我增强,对一个人的心理适应性到底是好是坏,其实心理学上也没有定论。
认为自我增强倾向不好的心理学家表示:膨胀后的人们,可能会给自己设置高不可攀的目标,所以更容易失败,也就更不快乐;或者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就安心地躺在原地,失去了提升自我的机会;还有的人可能会各种自大、吹牛、看不起其他人,搞得大家都很讨厌他。
当然也有认为自我增强倾向有好处的心理学家表示,因为自我增强能提升人们的价值感、自尊心和积极感受,所以可以让人更积极、更幸福,抗压能力也会更好。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增强并没有破坏他的成就动机,也并没有促使他去伤害别人的话,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可能从中获益。
所以说呢,只要自我增强,不要自我膨胀!给自己加点自信,找点意义感,不要整天活在大佬们的阴影之下,相信自己也很棒,是小仙女,配得上老李老白老周老许,气也顺了内分泌也规律了,皮肤细腻有光泽,整个人都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权力依存性自尊:从乔布斯看权威型与自恋型领导力背后的机制 徐健捷王轶楠
1.从乔布斯谈起 乔布斯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关于他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而且,每当新款iPhone推出的时候,都会出现一股怀念乔布斯的热潮。
坚毅,执着,果敢,聪明过人——乔布斯拥有过人的聪明与才华。
他一生几经坎坷,跌宕起伏,依然屹立不倒,傲视群雄,他用行动诠释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
短短十年内,他就将苹果从自家车库里的小作坊,发展为雇员超过四千名、价值超过二十亿美元的大公司。
然而,却在事业巅峰时被自己创立的公司扫地出门。
后来,又在一年中失去二亿五千万美元!遭遇几近毁灭性打击的他,十二年后卷土重来,重新主宰了苹果公司,并将其带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偏执、暴躁、疑心重、独裁——在下属的眼里,乔布斯并不是一个“好老板”。
一提起乔布斯,恐怕苹果公司的一些员工多少有点胆战心惊,甚或不敢和他同乘电梯,唯恐电梯未坐完就被炒鱿鱼。
心理学家认为,乔布斯的领导风格可以归入权威型领导力之列,即以自我为中心,要求每个成员遵从他的信念,执行他的命令,从而保证组织高效率地运转。
权威型领导力高的人对于权力感和控制感拥有极端的渴望,一旦他人敢挑衅他们的权威与地位,便会引起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剧烈反应。

2.权力——人人渴望拥有 心理学将“权力”定义为:“个体影响他人的能力,它建立在个体对有价值资源的控制和实施奖惩的能力基础之上。
”它既可以被看作一个结构变量,即认为权力是基于一定社会事实或社会地位而存在的;也可以被看作社会关系的一种属性。
由于拥有权力会让个体产生一种被授权感,一种维持等级制度的渴望,以及更多的实现自我真实想法的机会。
比如,2013年发表在PsychologicalScience(《心理科学》)上的一篇研究便揭示,权力 感会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真实性,增加其幸福感。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权力不仅会通过提升个体自我真实性,还会通过改善其人际关系,最终,改善其生活满意度。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就看他拥有权力时的所作所为。
——柏拉图
3.权力依存性自尊 政治心理学先驱拉斯韦尔在《权力与人格》一书的开篇,曾经引用英国讽刺作家萨缪尔·巴特勒的箴言:“权力的芳香沁入大脑,让人轻率、傲慢和自负。
”在拉斯韦尔看来,权力与人格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建构,存在一种“暗示的互换”。
权力可以改变人格,人格也总是能够深刻地塑造于权力的施行。
权力依存性自尊便是针对权力与人格关系的一种诠释。
“依存性自尊”指的是个体的自我价值建立在社会赞许、外表、能力或某种标准和期望基础之上。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应当追求“真实自尊”,而非“依存性自尊”,这样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才会得到满足,获得持续不断的内部动机,有利于个体的自我整合和幸福感的增加。
2001年,Crocker和Wolfe首次将依存性自我价值感划分为七个具体领域:他人认可、外表、上帝之爱、家庭支持、学业成就、竞争、美德。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特别关注单一领域的依存性自尊,如关系依存性自尊和学业依存性自我价值。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依存性自尊高的个体会更多地体验到焦虑、压力等消极情绪,在面临威胁其自尊水平的事件时会采取过分防御的策略如自我设障、拖延或愤怒、敌意等,不利于个体的行为表现以及发展,同时也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王轶楠博士于2018年首次提出“权力依存性自尊”(PowerContingentSelf-esteem,PCSE)的概念,意指个体的自我评价随其自身权力感的得失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对于权力依存性自尊高的个体来说,当权力感高时,他们的自尊便会急剧升高,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相反,如果其权力感降低,其自尊水平又会剧烈下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权力依存性自尊量表》 请判断,以下描述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描述你的性格特征:1=完全不符合,2=有点符合,3=有些符合,4=比较符合,5=相当符合,6=完 全符合。
1当别人不听我的安排时,我的自我感觉会变差;2当我的想法对别人没有影响时,我的自我感觉会变差;3当别人不重视我的观点时,我的自我感觉会变差;4当我的观点被他人忽视时,我的自我感觉会变差;5当我的决定影响不了他人时,我的自我感觉会变差;6即使别人不听我的安排,我的自我价值感也不受影响;7即使别人不在乎我的想法,我的自我价值感也没变化;8即使别人忽视我的观点,我的自我价值感也不会受损;9即便别人完全不听我的,我的自我感觉也不会变坏;10即便我的观点对别人无足轻重,我的自我价值感也不会变坏。
总分=(1至5题)+35-(6至10题)分数越高,代表一个人的权力依存性自尊水平越高,其自尊水平越容易因为受到个人权力感的影响而产生上下波动。
在成熟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特有的态度:成熟的人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成熟的人只想得到他自己为之付出劳动的果实;成熟的人放弃了全知全能的自恋幻想;成熟的人取得了一种以自己的内在力量为基础的谦恭。
而这种内在力量只能由真正创造性的活动所给予。
——弗洛姆《爱的艺术》
4.最后的道别揭示人生的真相 中年后的乔布斯变了许多,号称不做慈善的他开始捐款给红十字会;他每年邀请养父母乘坐公主号邮轮穿越巴拿马运河,因为那条航线有着“爸爸年轻时的记忆”。
人们惊奇地发现乔布斯变了——几次重挫使他变得谦逊了,孩子们的出生使他变得温和了,年龄的增长和职场的博弈使他变得成熟了,自我超越使他变得更加圆融了。
他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当他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时,世人就已经看到一个别样的、更懂得生活真谛的、当然也更具领导魅力的乔布斯了。
2011年,在乔布斯弥留之际,所有的亲人都陪伴在他的身边,乔布斯久久地凝视自己的孩子,就好像目光无法从他们身上转移开一样。
他和亲人们道别,告诉他们自己因无法和他们一同慢慢变老而感 到悲恸,并告诉他们自己将去一个更好的地方。
在乔布斯临终前,他是被爱所包围的。
如果上天能再给乔布斯多一点时间,或许他能够构建出一个更好的自己吧。
自我挫败:成功的绊脚石 邓尚书
1.一种怎样的体验 试想这样一种情况,一位同学在面临着晚交作业就会扣分,而依然无动于衷地不能提高行动效率,最终导致晚交作业。
在这件事情中,晚交作业的后果是已知的,并且显然对自身有害,那么为什么个体依旧会做出这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呢?究竟是一种什么作死的心态呢? 这听起来像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朝向毁灭与破坏的死本能,但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自觉中或者甚至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个体也要做出一些有损于自己利益的行为的现象。
比如,在强烈的罪恶感的情况下通过伤害自己希望获得原谅,或者物质滥用如酗酒吸烟成瘾者在明知其有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依旧控制不住地继续,以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意或无意地设置障碍的自我阻抑行为等。

2.自我挫败行为的本质 这些都属于自我挫败行为(Self-defeatingbehavior),是指有意地对自我及自我的目标有明确或可能的负面影响的行为。
定义中强调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作用,鲍迈斯特(Baumeister)等人回顾了以往有关自我挫败行为的研究文献,提出依据意向性的不同程度而分出的三种类型的自我挫败行为: 伤害被预见且被期望,即最原始的自我挫败行为。
伤害被预见但不被期望,在两个不相容的目标中权衡选择牺牲一个目标受到伤害而获得另外一个目标的利益。
伤害不被预见且不被期望,个体并不想受到伤害但却因判断错误等而选择了适得其反的方法。

3.有意伤害自己 这种预见有伤害并且也期望着伤害的自我挫败行为包含着一种强烈的对自己的消极态度,并且在消极情绪如罪恶内疚、焦虑感或者较高的自我意识下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此时个体可能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逃避被自己厌恶的自己。
“尽管如此,我视这些折磨几近一种享受,好长一段时间,我冷漠而盲目地踽踽独行;我的心沉默、怯懦地退缩在角落;种种恐惧、可憎的感觉反倒安慰了我……但是,我深深感到悲哀,我生活在毁灭性的放纵当中。
” 这样的说法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在非临床群体中,研究发现低自尊的群体在成功之后而不是失败后,会有更低的追求任务的动机,推测可能是为了不愿意在其他测试中威胁到已有的成功反馈,或者相比于培养优点更倾向于弥补缺点。
但这些情况并不能支持原先所定义的个体有意渴求伤害,也没有发现通过故意地表现更差试图失败来继续维持对自己的较低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当未来将要受苦的期望被确定后,此时个体选择去受苦受伤害的可能性反而会更高,作为一种应对受苦期望的方式,或者坚信世界公正而认为此时受苦可以减少将来的受苦。
但这些都并不支持定义中行为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伤害自己。

4.左右权衡 除了故意伤害自己之外,更常见的情况是同时存在两个不相容的目标,个体选择牺牲一个而追求另一个目标,此时为了得到该利益的代价就是伤害自己。
在自我阻抑行为中,个体牺牲掉成功的可能性来换取一些自我认知上的利益,如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或者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一些障碍,虽然这些障碍可能正是自己设置的。
自己损害自己成功可能性的自我阻抑行为,常出现在个体本身预期到将要失败却又面临严重的他人对自己成功的期望和评价威胁时,此时个体用自我阻抑来应付。
在这种权衡式的自我挫败行为中,通常个体选择牺牲的目标是延迟的在未来的或者并不确定的,而想要追求的目标通常是当下短时期内的目标。
这种付出长期的代价来获取即时利益的自我挫败行为,比如物质滥用,这些个体在使用某些物质的过程中能即时地感受到愉悦感,能够降低自我意识,暂时忘掉一些烦恼,尽管从长期来看自身会为此付出惨烈的代价,或是身体疾病或是社会功能的损坏。
这种将来某个目标在当下被感知到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延迟而降低的现象被称作时间贴现,通过fMRI技术发现即时或延迟奖励下存在着不同的神经机制,当被试选择更长期的选项时,大脑额叶和顶叶的活动会相对更大。

5.究竟该怎么做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从事着一些不利于或者损害自身的行为时,可以考虑一下自己为何做出这些伤害自己的行为,以及通过这些代价所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是维持自己的自尊免于威胁,还是压力过大以至于造成短时内个体无法面对的厌恶感等情绪,都会促使个体只能选择当下短时的释然而忽略了长期的可能有害后果。
方向,在脆弱的平衡中寻找 安滢
1.真实的你 J女士在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时,总是大大咧咧的,一副女汉子模样,而到了喜欢的人面前,她就变得难得的安静,一副淑女模样。
K男士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独立而理智,但他一到家,却是凡事都听老婆的,变得依赖性极强。
你是否也和
J、K二人有着相似的“症状”,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呢?
2.角色理论 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eHerbertMead)是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的创始人,他倾向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现象。
符号互动理论关注社会互动的过程,认为“个人行为”并不能仅由一个人完成,而是发生于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中。
Mead进一步指出,在与不同的群体互动时,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自我,即不同的角色。
例如,在学校与老师交流时,我们的角色是学生,在家中与父母谈心时,我们的角色则是儿女。
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Linton)进一步阐明了角色的定义,他讲道:“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对于每一种、每一群、每一类地位,都能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有关如何承担义务的期望。
因此,社会组织最终是由各种不同地位和期望的网络组成的。
” 社会对于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期望。
例如,K男士是一名经理,因此他被要求做到果断而理智,而他同时又是一名丈夫,他被家庭期待为一个体贴、富有情感的男人。
正是有了不同的社会期望,我们才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与行为。

3.角色冲突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也会同时隶属多个群体。
因此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一种,而我们又是如何区分这些不同的角色呢?阿什福思(Ashforth)、克莱纳 (Kreiner)和福盖特(Fugate)指出,个体会在各个角色之间建立虚拟的界限以帮助自己专注于当下所扮演的角色,简化并支配环境。
从物理上来说,这些界限不是真实存在的,但人们能在心理上感知到它。
例如,人们会划分“家”“工作”“教会”等不同社会领域,并且大多数人都认同这种划分方式。
界限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各个角色的行为模式,但同时,它也增大了我们角色转换的难度。
当两个角色差异过大时,它们之间就会形成灵活性低且渗透性低的界限,而这种界限的存在反过来会使得两个角色之间的差异持续增大。
由于两种角色几乎没有重合部分,在转换时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会更依赖于情境特征。
例如,当我们从工作角色转换为家庭角色时,会进行一系列行为:出工作场合——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进入家门——换上家居服等,在这一过程中,走过的街景、换上的家居服都是激活我们家庭角色的信号。
适当程度的界限会使得角色转换变得容易,但如果界限太过模糊,就可能导致角色冲突。
那些选择在家办公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角色感到困惑,不知道何时该扮演何种角色。
同时,角色之间很容易互相干扰,使得他们无法专注于当前角色。
例如,一位在家办公的作家还没有写完文章就要去为孩子准备午饭。
角色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家庭与工作,导致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4.多元统
米德(Mead)认为,我们根据情境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现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是自我社会化的体现。
这并不是一种病态,你所表现出来的每个你其实都是真实的你的一部分。
米德(Mead)同时提出了一个更上位的概念——元自我(Meta-self),他指出,虽然个体在社会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但每个人仍有统一自我的倾向。
我们会在某些时刻体会到一定程度上的分裂(Dissociation),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以一个完整的自我与他人互动。
所有社会角色的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构成了这个完整的我。
当人们无法整合、形成统一的自我时,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解离型人格障碍(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就可以看作一种极端的角色分离。
解离型人格障碍(DID)就是我们所说的多重人格,根据《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标准,DID患者存在至少两种人格,且各个人格之间独立自主,在特定时间内占主体。
日本小说《第十三种人格》中曾这样描述道:“患多重人格障碍 的人,对往事的记忆,往往是由各个人格分担的。
一个人格记住的东西,只是这个人的人生的一个部分,一个断面。
当然,各个人格共同记住的东西也是有的。
” 被诊断为DID的人并不能共享、整合每个人格的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因此各个角色之间是互相分离的。
同时,DID患者分离角色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实现自我社会化,而是往往以此来压抑记忆、逃避痛苦。
在纪实传记《24个比利》中,拥有多重人格的比利这样说道:“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

5.写在最后 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其实是社会适应的一种表现,它不是虚伪,更不是病态。
不同角色表现的你,都是真实的你,它们其实是统一的记忆、情感以及价值观,它们的整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你。
愿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的每一面,拥抱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自我同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王轶楠
1.从《苔》到自我同情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
苔藓自是微小的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在综艺节目《经典永流传》中,来自贵州山区的乡村老师梁俊,带着他的一群孩子登台演唱了一首《苔》,梁俊老师用这一首歌鼓励孩子们,不能够妄自菲薄,虽然大家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但是内心不能没有梦想! 孩子们如山泉般纯净的声音一出来,就感动了评委、现场观众,乃至亿万听友,当一群孩子登上舞台,和弹着吉他的老师一起唱歌的时候,幕布上出现了梵高的《星空》…… 《星空》是梵高进入精神病院后所创作的著名作品。
后世画评多数认为其中蓝色的基调是悲伤、恐惧的情绪,粗糙的笔触则是忧愁,画面中如地狱业火般的黑色柏树为梵高躁动不安的灵魂,它毫不留情地贯穿夜空,仿佛要破坏这宁静的世界。
但若从另一角度观察,便能发现这幅画并不仅有负面情感。
梵高的精神建构了画中的一切,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灵魂如同画中被蚕食的月亮,而高挂夜空的十一颗星星是他分裂出的自我。
受混沌夜空侵扰的同时,漆黑的城镇和柏树就像那深渊和冥府之火,欲将已不甚宁静的世界拉入黑暗。
即便如此,星星和月亮依然努力地闪耀自己的光芒,映照着现实世界的梵高燃烧自己的生命能量、反抗他心里的黑暗,努力奋斗不被自身错乱的精神吞噬。
诚然,生活中,痛苦时刻存在且很难避免。
面对痛苦,有些人能很好地摆脱出来,但有些人却不能,甚至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反复 纠结于负面想法和情绪,导致痛苦加剧与扩大,进而给身心健康、工作与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同情会帮助个体克服痛苦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2.自我同情是什么 在借鉴东方佛教慈悲思想、西方人本主义以及现代情绪应对理论的基础上,内夫(Neff)提出了自我同情(passion)这个概念,意指个体对自己的痛苦和失败不予回避,而是用开放宽容的态度加以感受,并给予无偏见的理解。

3.自我同情不是什么 自我同情不是自我中心。
许多心理学理论假设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对自己的关注多于对他人的关注。
但普遍经验表明,人们通常对待自己更为严格和挑剔。
这种对自己的挑剔可能源于对自私、任性或自我中心的恐惧。
自我同情促进了对他人同情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看作普遍的人类经历,承认不幸、失败和不足是人类的一部分,并且所有人——包括自己都值得同情,不必通过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比较来强化或保护自尊,从而避免了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同情不是自我纵容。
自我同情并不表示对自己的弱点妥协或无为,而是鼓励自己在必要的地方做出改变,并纠正行为有害或无益的方面。
相反,缺乏自我同情更可能导致无为。
自我同情不是自我怜悯。
当个体感到自怜时,通常会觉得自己与他人高度隔离,变得全神贯注于自己的问题而忘了其他人正经历着类似(或更糟)的困难。
个体因为这种感受而不能自制,也夸大了个人痛苦的程度。
自我同情则相反,要求个体致力于认知之外的活动,让个人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相关的经历。
自我同情抑制了孤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增加了人际相互联系感。

4.自我同情的积极作用 促进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指关注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唤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并在面对压力和痛苦时,设法改变负面的情感状态。
在很多方面,自我同情都类似于一种有效的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
自我同情同样需要维持对情绪的注意,用宽容和理解代替对痛苦情绪一味的回避,更清楚地理解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有效的行动,把负面的情绪转换成更加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改变自己和环境。
提升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证实,自我同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自我同情和自我批评、抑郁、焦虑、沉思、思维抑制、表现—回避目标、顺从行为有负相关,与社会关系、情绪智力、自我决定、掌握成就目标、心理健康、学习控制感、自我效能、学术成就存在正相关。
研究发现,自我同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和正向预测作用。
苔·其二清袁枚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第二首《苔》更含蓄,增添了无限禅意:花草各自有不同的心绪情怀,随他是爱暖或是贪凉,就像青苔问红叶,到底什么是夕阳一样。
从“也学牡丹开”到“各有心情在”,体现了诗人境界的转化,是进步还是倒退,进取还是逃避,只有冷暖自知了。
自我监控:是谁的眼睛总在盯着你看 胡杨 当你独自走在幽深寂静的小路上,你是否会感到有人在鬼鬼祟祟地跟踪你? 当你独自坐在最后一班公交车上,你是否会感到背后有一双眼睛正监视你? 当你渴望拥有一些私人的空间时,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始终被看着,无处可去? 这全都是因为你的身上有自我监控!
1.何谓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是施耐德(Snyder)博士于1972年提出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概念在不同领域中发展出了不同的界定。
认知心理学中的自我监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元认知)和行为,即对自己认知或行为过程的认知,是对认知过程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定。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将自我监控视为一种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维护和保持自己的形象(印象管理),这就需要个体对周围环境有所感知并主动监控、调整自己的行为。
广义的自我监控包括元认知的部分和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倾向,狭义的自我监控则更侧重于个体根据外部情境的反馈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

2.高自我监控者画像
(1)对社会情境和人际适应性线索的关注和敏感程度高;
(2)使用这些线索作为材料调控其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表达性行为(expressivebehavior)和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
(3)高自我监控者善于表演,他们的公开社会角色和私人自我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4)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乐观;
(5)善于营造幽默的氛围;
(6)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我对他人的影响。

3.低自我监控者画像
(1)很少注意社会情境和自我表现方面的社会信息;
(2)自我展示行为受到内部情绪、情感、态度、脾气的制约;
(3)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下表现出统
一、真实的性情和态度;
(4)低自我监控者的行为与自我认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般用于测量自我监控程度的是自我监控性量表(SelfmonitoringScale,SMS)。
自我监控程度的高低并无好坏之分,但是高自我监控者一般拥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

4.自我监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面:现有研究表明,自我监控能力几乎与所有科目的学习成绩都存在正相关,并且自我监控能力也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认知加工速度。
社会交往方面:
(1)高自我监控者在选择社交情境时更倾向于选择外倾的、便于自我展示的情境,而低自我监控者在选择时更倾向于与自我人格特质一致的情境(如果个体人格外倾性更高,那么他就更可能选择外倾的情境);
(2)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更善于使用印象管理技巧,特别是讨好、自我推销和举例的方法;
(3)一般来说,个体对团队的信任程度影响着其在团队中的贡献程度,但是对于高自我监控者来说这种影响并不存在,不论信任程度高低,高自我监控者的贡献程度都保持了一致性;
(4)高自我监控者更擅长在遇到某种情境前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构想,同时他们能更加清楚地辨别不同的社会情境,为不同的情境设计自己反应的“剧本”,他们也更能够以他人行为为指导,进行模仿或改变自己的行为;
(5)高自我监控者在选择亲密关系(恋人、亲密友谊、婚姻)时更倾向于选择有熟练社交技能的个体,他们的亲密关系数量众多,但是亲密度较低,同时他们对亲密关系终结的态度也更为开放,低自我监控者的亲密关系数量更少,但是亲密度更高,更愿意融入对方的社会生活,他们对亲密关系的解除更为抵触。
总而言之,高自我监控者表现出了更多的社会适应性,似乎更加符合当代的社会需求,但是低自我监控者也表现出了其他方面的优势,高、低自我监控没有好坏差异,重点在于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
脆弱的高自尊:我的安静只是我的保护色 徐敏
1.什么是高自尊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大小以及价值高低的判断和感受。
根据自尊水平的高低可将其分为高自尊与低自尊。
研究普遍发现相比低自尊群体,高自尊群体更加乐观,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在困境中也更加坚韧等。
但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发现高自尊群体存在着异质性:有些高自尊者对他人的需要缺乏敏感,甚至更容易产生攻击和暴力行为,而另一些高自尊者却不这样。
高自尊的异质性促进研究者对其分类探索。
研究者们主要根据以下四种标准对高自尊进行了划分:
(1)稳定性,即根据自尊是否随着时间、情境的波动而变化,将高自尊划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其测量方法是让被试完成多次整体的自尊量表的测试来判断其稳定性。

(2)防御性,即根据个体是否隐藏了消极自我感受并且公开表现出积极的自我感受,将高自尊分为防御型高自尊和安全型高自尊。
这两种类型可以通过同时测量个体的整体自尊与社会赞许性来识别。

(3)依赖性,即个体的自尊是否依赖于达到现实或者他人的期望标准,将高自尊分为依赖型高自尊和真正的高自尊。
该种类型主要通过相倚性自尊量表和自我价值感相倚性量表测量。

(4)一致性,即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这两个结构在各自测验的得分上是否一致,分为一致型高自尊与不一致型高自尊。
外显自尊的测量主要通过自我报告法,而内隐自尊则主要通过内隐联想测验、阈下态度启动任务等进行测量。
而柯尼斯(Kernis)把上述的不稳定型高自尊、防御型高自尊、相倚型高自尊和不一致型高自尊统称为脆弱的高自尊,把与之相对应的高自尊统称为安全的高自尊。
联想到生活中,有时候人们会用“自尊心真强”去评价一个人,暗含着这个人清高、不好相处、易激惹等,应该就是指脆弱型高自尊者。

2.脆弱型高自尊的表现 言情小说中,霸道总裁往往戴上冷漠或者自恋的面具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脆弱,而傻白甜女主角总会用爱来治愈他。
某种程度上,脆弱型高自尊和霸道总裁形象极为相似,他们总是采用各种防御性策略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举几个例子:
(1)自恋——“女人,你是不是爱上我了”研究者发现脆弱型高自尊多是自恋的,自恋作为一种夸大的方式来支持和提升自尊,其本质是用表面的高价值感来掩饰隐藏于内心的低自我感受。

(2)否认——“我不是,我没有,你瞎说”脆弱型高自尊者在面对失败时往往倾向于否认自己的责任,“我没有通过测验是因为题目太难了”。
这是因为脆弱型高自尊其内隐层面与外显层面的自我评价是分离的。
因此当“考试失败”这种自我威胁信息出现时,他们内隐的消极评价就会被唤醒并产生强烈的羞愧感。
为了逃离这种体验,他们就会把责任“甩锅”给外部因素,否认自己的责任。

3.脆弱型高自尊的人更敏感 一杯喝了一半的水,有些人会欣喜于剩下的半杯水,而有的人则会叹惋空的那一半。
这就是生活中一个关于注意偏向的例子。
注意偏向是指相对于中性刺激,个体对相应消极或积极刺激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分配。
研究发现相比安全型高自尊个体,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对消极的人机评价信息有更大的注意偏向,并且这种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是注意解脱困难而非注意警觉。
也就是说,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在注意到消极的人际评价信息后,很难把注意力从其中转移,会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负性信息中。
他们非常在意同伴评价甚至会过度追求同伴认同,但在与同伴交往中却倾向于把正性信息解释成拒绝的信息,对别人的好意持有更多的怀疑。
还有研究发现,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对愤怒面孔比快乐面孔更敏感。
可能在脆弱型高自尊群体的眼中,世界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
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却也因这渴望而对负性信息更为敏感,感受到拒绝的他们更容易采取言语攻击等策略来进行自我保护,最终导致——明明是想靠近,却孤单到黎明。

4.脆弱型高自尊的未来 关于脆弱型高自尊的研究大多数都揭示了该特征的负性影响。
但换个角度思考,虽然脆弱型高自尊否认了自我内在的消极感觉,但这种行为是否也展现出了他们对积极美好品质的向往以及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呢?我认为相比于纯粹的低自尊个体,脆弱型高自尊是具有一定适应性与可发展性的,研究可考虑如何针对其特性进行干预,帮助个体获得更好的自我价值感。
另外,Kernis整合了稳定性、防御性、相倚性与一致性的特点将高自尊分为脆弱型与安全型。
这种分类虽然较为全面地将高自尊进行了划分,但同时也会存在不够细致的问题。
比如低外显-高内隐自尊个体虽然会被划入脆弱型高自尊群体,但是他们的外在表现行为显然有别于大部分脆弱型高自尊个体。
比如,防御性行为在低外显-高内隐群体上可能表现为“自我贬损”,以通过抱怨自身的缺点来传达出一种“我觉得自己十分特别”的隐性自恋。
因此,我认为有关高自尊的分类理论还需进一步完善细化。
以及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脆弱型高自尊会去否定自我内在的消极感受?这其中是否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比如男孩子从小被教育哭是不好的,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掩饰自己的悲伤。
以此类推,自卑与低自尊等被社会所厌弃的特征因此需要隐藏,但长此以往个体所感受到自己内在与外在的分裂又可能加剧自卑感的形成。
假如,个体能够无压力地表现出自己低自尊的事实,低自尊、无能的人不再被厌弃,或许就不会有脆弱型高自尊群体了。
换言之,我认为有可能脆弱型高自尊等现象的出现其实并不只是个人自我悦纳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悦纳的问题。
虽然社会不会仁慈到为个人负责,每个人还是只能背负各自的枷锁前行,但心理学或许就是那一把打开枷锁的钥匙吧。
世事已够难为,你就不要再为难自己 王麒钧
1.自我关怀:请先学会爱自己吧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有一期节目,papi酱和焦俊艳谈论爱情与婚姻的观念问题,papi酱对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进行了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然而这一排名引起了现场的父亲们和网友的热烈讨论。
父亲们普遍认为,孩子应该是第一位的,父母在第二位,自己排在后面。
网友们观点不
一,但的确有非常多的人赞同父亲们的观点,其中还有一部分比较年轻的“80”后甚至“90”后。
这种对自我的忽视反映的其实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要求下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赞颂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被传扬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志,被推崇的是“克己复礼”的归仁之道。
在这种文化下,夸赞自己是可恶的——电竞赛前赛后嚣张的狠话变成网友攻击、厌恶选手的理由;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是可耻的——丁克一族、不婚一族被打上自私、不负责任的标签接受批判;甚至连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好恶都是羞愧的——我不优先考虑其他人的想法难道不是太过自我了吗?我们努力地爱着世界,却发现,找不到人毫无保留地爱我们。
那么,在爱别人之前,请学着好好爱自己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克丽斯汀·内夫(KristinNeff)首先提出了自我关怀(passion)的概念,希望将自己从人生的监牢里解脱出来。
自我关怀不是自怜——不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与世界隔绝;自我关怀不是自我放纵——善待自己不意味着放任自己欲念的享受;自我关怀也不是自尊——我们对自己的同情、理解和善意不是出于我们拥有过人的价值,而仅仅因为每个人本身都值得被善待。
自我关怀,是正视此刻我们正承受着的苦难和折磨,理解并尊重我们人性中不完美、不优秀的部分,而后给予自己安慰和鼓励。
自我关怀包含三个核心部分: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静观当下。

2.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非常残酷,我们又怎么能指望他会关怀别人呢 善待自己意味着永远对失败、痛苦中的自己保持理解和包容。
克丽斯汀·内夫(KristinNeff)的生活并不是平坦顺利的,恰恰相反,她遭遇了大多数我们没有的痛苦。
她曾经酗酒、飙车、自残,不断地伤害自己,因为童年时父亲的遗弃,因为处理自己与恋人关系时的无力,因为那种低落、自卑和自我否定;她曾经背叛自己的婚姻,她在婚外情对象那里获得理解和赏识,弥补父亲童年时的忽视,而后陷入羞耻、内疚和无价值感的旋涡惶惶不可终日。
为脱困境,她加入冥想小组,开始减少对自我的指责与批判,对曾经的伤痛报以关怀,也接受自己导致不忠行为的不足。
她是勇敢者,敢于将自己最隐秘的“不光彩”和最深切的痛苦剖析给大家看,敢于在沉重的痛苦中走出来寻找快乐的源泉。
但是,善待自己与自我合理化似乎很难清楚地区分。
接受自己的不足,不是因为有一个可以宽恕自己的借口,而是因为这些缺陷原本存在,同肢体发肤一样,是我们的一部分。
避免把坏事合理化成为一件好事,需要对自己诚实,在此基础上的接受和理解,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善意。

3.我们的使命是拓宽关怀的光环,拥抱所有的生命与大自然之美 共通人性是认识到我们所经历的痛苦也正在其他人身上经历着的体验,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息息相关、同舟共济,这种利用同情、爱和情谊联结起来的归属感,让我们摆脱孤立无援的分离感和脆弱感,真正与自己达成和解。
桑迪·牛顿(ThandieNewton)发表过一篇著名的TED演讲,《拥抱他人,拥抱自己》。
由于父母种族的差异,她成为一个拥有棕色皮肤的异类——“一个信奉无神论的黑人孩子,在一个由修女运转的白人天主学校”,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缺失让她无法找到自尊,即便她在剑桥大学,以最理智的方式学习人类学,了解种族。
这一切在一次在刚果进行的治疗后获得痊愈。
她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同那些被残酷对待的女人们跳舞,感受她们的遭遇、痛苦和死亡,在那种沉重和隔绝中,她寻找自己与世界、与其他人的联系,在对他人的同情里寻找自我的意义。
这种关怀,超脱了自我怜悯,拥有带来幸福的力量。

4.你无法阻止波浪,但可以学会冲浪 秉持静观是对此刻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和非评判性的接纳,卡巴金教授在《多灾多难的人生》中将其解读为不评判(NonJudgemental)、耐心(Patience)、初心(Beginner’smind)、信 任(Trust)、无为(Non-Doing)、接纳(eptance)和放下(Lettinggo)。
我们往往很容易陷入过度认同的旋涡中。
我还记得初中时,我因为同学对与我和同桌关系的调侃,在体育课上大哭起来。
回忆起来,是他们的话语伤害到我了吗?其实没有,是我自己沉溺在当时无法解释、无法摆脱的烦躁、焦虑和羞愤里,而衍生出来的委屈和伤心。
每个人都是戏精,在自己的剧本里给自己加戏,夸大所有情绪。
但这种过度反应,导致的只能是失去对事件本身和它的解决方法的关注,以及给周围人带来的无形压力和负面情绪。
而静观,帮助我们从觉察到的内容的狭隘中摆脱出来,避免在感情和思维里的迷失,更加有效地处理我们所面临的困境。
自我关怀在生活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内夫(Neff)教授同杰默(Germer)博士于2009年联合创办的静观自我关怀课程,已经在全世界二十二个国家被推广讲授,被广泛地用于积极生活的构建。
自我关怀帮助职场人放松心情,与同事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帮助维护家庭的和谐,安慰新生儿母亲处理亲子关系与婚姻关系。
但同时,自我关怀在提供观念、思想上的调整之外,给予的可行性的实践建议是非常有限的。
在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课程训练时,通过相关书籍的阅读,以及像静坐、冥想、身体扫描这样的练习真的能够发挥效果实现自我关怀吗?这仍然值得更多实例的检验。
而如何避免自我关怀沦为华而不实的心灵鸡汤,将是这个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持续关注的焦点。
你似孤勇的船长,赤诚又善良 李斯雯 不将就,不妥协,不停留一腔孤勇世界尽在眼前
1.我见你提及梦想时,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段时光,与挚友或促膝而坐或卧看星空,一边感叹过往,一边畅想未来。
我们会不经意地许诺未来: “将来我要成为一个职场达人。
”“我认真、努力学习,期末应该可以取得好成绩。
”“长大后,我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2.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光 这些有关未来的自我描述以及与个体潜能和未来形象有关的自我知识即可能自我。
可能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希望自我:人们想要成为的自我形象。
◇预期自我: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实现的自我形象。
◇恐惧自我:人们害怕成为的自我形象。
一方面,可能自我是个体对于未来状态的表征,具有相对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它是基于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的表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因此,可能自我是一个宽泛的、多维度的结构。

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可能自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自我系统。
具有稳定性与变化性、主观性与客观性、语义性与情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多重特点。
这些特点相互作用,使其成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稳定性与变化性:可能自我与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具有连续性,因此具有稳定的人格特征。
但由于可能自我是指向未来的,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会受到社会角色、社会情境和个人发展等的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年轻人的可能自我更多地集中在学业成就、事业、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方面;而年长者则在健康、休闲、生活方 式等领域拥有较多的可能自我。
可能自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会被不断地完善,修正或放弃。
◇主观性与客观性:时间距离是客观的,对于任何人来说,十年都是同样长的时间,但人们对于时间距离的知觉却具有主观性,同样是十年的时间,时间建构水平高的人会产生更大的心理距离感,认为其更加遥远。
因此,可能自我是自我在未来的客观体现,也是个体对未来的主观表征。
◇语义性与情节性:人们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可能自我,对其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因此,可能自我具有语义表征。
此外,个体对可能自我的表征还会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对可能自我会有特定的心理想象或模拟。
◇个体性与社会性:个体的可能自我的形成受到个人经历、理想与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个体的可能自我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但是个体的理想、价值观等是由社会文化、性别角色、他人预期等外部因素塑造的,因此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例如:文化差异可以导致可能自我内容和结构上的差异。

4.要有所热爱,要热泪盈眶 虽然可能自我是指向未来的,充满了未知,但它却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对人们的决策、动机和心理健康等诸多领域产生影响。
有研究表明,可能自我具有重要的动机功能,可以指导并调整人们的行为。
如果青少年的可能自我是成绩优异并且害怕失败,那么他们会有更低的犯罪率以及更好的成绩。
当我们面临多种选择时,可能自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每年的毕业季,毕业生都不得不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出抉择:就业、考研还是留学,思考一下自己的可能自我会有助于他们做出决定。
同时,对积极可能自我的思考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知觉,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正面影响。
研究发现,获得积极可能自我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
当我们考试失利时,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下学期会更加努力并拿到好成绩,那么消极的现在自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由此可见,可能自我对人们的影响是多领域的,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鉴于可能自我的功能如此强大,人们已经在职业指导、教育教学、行为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可能自我。
职业顾问引导来访者从不同角度考虑可能自我可以帮助其确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拓展对未来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更多的积极可能自我,从而使学生增强面对困难与失败的勇气,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 我效能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咨询师可以通过采取认知重建、情感表达、寻求社会支持、问题解决等方法,帮助来访者明确其可能自我,从而激发其积极情绪与问题解决的动机。
可能自我就像北斗七星,总是为我们前行的脚步指明方向。
虽然会偶有乌云遮挡,虽然其光亮会时强时弱,但只要我们步履不停,不断追寻,终会于未来与其相遇。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从性别角色标榜到双性化发展 刘耔含
1.从性别划分说起 曾经听说过一个与性别角色有关的神话传说,大致是讲人类原本是男女同体的,由于神灵的惩罚才将人类划分为两个不同性别的群体。
柏拉图曾经打过一个奇妙的比喻:很早之前,人的身体像一个圆球,一半属于男性,一半属于女性,但不幸被从中间一刀斩断,于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人性另一半的缺憾。
而关于这一点,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不同性别创作者的文学创作中也记载着相似的表达。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Woolf)曾经说,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周国平在收录碎句的集子里也写道,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
而我们这代人成长恰恰是这种观念渗透的缩影——小时候一直被教导作为男生或者女生应该按照社会期望的要求行动,不能逾越性别角色的天堑;而长大之后却面临着双性化在社会交往中更具优势的现实,甚至失衡到诸如“女汉子”等词语的走红与自我标榜。
从单一刻板的性别角色到“双性化”的发展与培养趋势,我们对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了解与认同经历了哪些变化,“双性化”本身又有什么优势?这还要从性别角色划分说起。

2.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不是此岸与彼岸,而是东西南北的殊途 性别差异研究由来已久,但最初关注的却是两性在智力方面的差异,随后才扩展到两性气质差异。
所谓男性气质(masculinity)与女性气质(femininity)分别指的是普遍社会期望中认为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心理特点。
研究者曾经利用不同年龄组的大规模群体样本归纳与不同性别气质有关的人格因素。
其中男性气质往往和工具性、独立性和外向性联系在一起,譬如坚定、勇敢、更愿意扮演领袖的角色或表现出更为强大的自信;而女性气质则更多地与移情性有关,包括有同情心、愿意体察他人的情绪等。
在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中,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并非两个独立维度。
在1936年,特尔曼(Terman)和迈尔斯(Miles)提出将两性气质 作为同一维度上两极特质的观点,并编制了自我报告式量表对个体进行测量。
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一维两极的性别角色模式一直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占据主流。
早期的研究与测量都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上:首先,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处于对立状态,在个人身上这两种特征有着必然相反的关系。
其次,只有具有与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性别气质(即男性化的男性和女性化的女性)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健康发展与适应能力。
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分数趋于中间的个体(也就是所谓的“中性化”)则被认为缺乏优势。
而随着社会的变革,男女性别完全对立的观点逐渐受到抨击。
罗西(Rossi)首次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
贝姆(Bem)则以此为基础编制了性别角色调查量表(BemSexRoleInventory,BSRI),遵循平衡模型,提出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性别角色二维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正交维度,每个维度的两极分别为“男性-非男性”“女性-非女性”。
每个人都可以用心理双性加以描述,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组合体。
如果男(女)性气质占主导,个体就会被视为男(女)性化型个体;如果两种性别气质都表现较少,这个人就被界定为未分化个体。
而所谓“双性化气质”(androgyny)则是这一理论框架中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这类个体跨越了生理性别的限制,既具有女性化特质也具有男性化特质,同时表现出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与爱好,甚至兼备男女性的不同优点,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双性化气质的个体一般被定义为在完成性别角色调查量表的同时在男性气质维度与女性气质维度都取得较高分数的人。
他们常常能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既坚定独立,又足够亲和;既能在一个团体中掌控大局,又能体察每一位成员的情绪——这也就是Bem所标榜的理想性别角色。

3.双性化人格的优势:既感到幸福,又受人欢迎在贝姆(Bem)的看法中,具有典型男性气质或具有典型女性气质的性别高度分化者会更多地将性别的社会标准内化,排斥另一种性别气质的行为。
而双性化个体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可以更多地依据情境完成灵活的自我调节,因此是一个更为理想的性别角色。
后续涌现的许多研究也都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
图双性化理论构念图
(1)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一系列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相比于典型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在面对压力情景时,双性化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适应力与可塑力,保持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不仅如此,在被问及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时,双性化气质的大学生也表达出对于适应与发展方面更强的自信心。
这种优势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中均能有所体现。

(2)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是人们对生活所做出的认知性与情感性的主观评价,反映了个体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和个体满意度。
因此相比于事情本身,我们对它的信念与解释更多地决定幸福感受。
而约翰逊(Johnson)等人结合性别角色模型与幸福感的测量研究显示,双性化气质的个体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这一结论在国内的本土化研究当中也得到了证实,这可能与双性化个体面对不同情境能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加以解读有关,因此能够保持较高的满意度。

(3)创造力相比于某一性别气质个体,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创造力测试(CFT)中得分显著更高。
这可能与双性化个体不受到某一种思维框架的约束,对于新事物和新思想保有更加浓厚的开放性与好奇心有关。
欧洲中世纪著名作家德·皮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以写作为生的女作家,她拥有女性气质的敏锐与男性气质的理性,在作品中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
《淑女的美德》中她创造了一座新的城邦,以一种建国者的视角,探讨了女性精神的发展。
双性化人格模式赋予她新颖的表达与不一样的视角,她也正是因此而伟大。

(4)人际关系格林(Green)等人在研究中曾要求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在看过对于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双性气质与未分化四种虚拟角色的描述后,选择其中一位作为恋人。
无论男生或女生都默契惊人地选择了双性化气质的个体,在他们心中双性化气质代表着一种更受欢迎、更有适应能力、更可能成功的形象特点,同双性化个体相处时的社交压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双性化个体拥有更强的人情味与更加敏锐的社会触觉,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更为出色。

4.双性化人格的发展与培养:图式的作用 为什么双性化人格会拥有这些优势?我们又如何聚焦于发展阶段培养个体的双性化气质呢? 贝姆(Bem)随后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就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回答。
这一理论中图式的概念与信息加工理论基本一致,认为它是一种协助个体有选择地感知、解释和组织新信息的内部认知结构。
而具有某一性别气质的个体对于性别图式的依赖性比较强,在接受新信息时会更主动地使用与性别有关的标准进行加工。
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则并非如此。
由于他们同时拥有两种典型的性别气质与相应的标准,性别图式在信息加工中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下降。
与之相对的是,客观情境本身的角色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接收与处理信息中有更强的灵活性。
雷恩(Renn)的一项后续研究则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研究发现双性化个体对于电视节目中非两性刻板印象的特征信息记忆效果更好,这体现出他们对于信息的加工没有受到特定性别图式的制约。
对于儿童发展而言,这一理论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社会性学习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孩子们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某种性 别图式,并结合自身的生理性别不断地磨合与修正,最终使这种性别图式成为判断和评价行为的标准。
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如何既完成性别社会化又拒绝性别印象刻板化的制约则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
一系列针对双性化教育的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与家长在这一阶段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双性化的教育观念、家长与老师的性别观念,以及相应的服装、玩具甚至来自照看者的语言交往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影响。
同时,来自异性同伴的影响也有助于儿童反性别角色行为的发生,跨性别的游戏行为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需要鼓励正确的性别观念,跨性别的玩具、教材,与同伴交往,从而强化儿童的双性化人格发展。
然而事实是,当前的教育现实与理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刘莉在2012年进行的一项针对女性管理者的研究发现,位于决策层的大多数女性从业者都表现出了双性化气质。
然而在长辈的口口相传抑或烂俗的电视剧中,女性管理者却往往被塑造为一个冰冷、不近人情、不顾家庭的形象,这本身就是一种来自社会环境的强烈误导。
事实上,刻板印象、教养方式、教学系统甚至大众媒体,每一样在我们社会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东西,都会渐渐成为沉淀在分化后的灵魂中的烙印。
当我们反躬自省时已经知道性别气质并非是非男即女的线性连续体,更明白双性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尽裨益,那么发展期的正确教导、社会媒介的合理导向便是下一步最为值得关注的部分。
毕竟,我们都想成为更好的人,自然也想下一辈也如此。

5.对于我:双性化的意义在于包容 如果离开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去观察和思考人性本身,或许我们会发现双性气质本身的名字叫作包容。
当鼓吹“女汉子”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当所谓大男子主义的观点还固守在男性心中,难度更高的便是在这两方力量的牵扯中去找到中间最为稳定的平衡点。
双性化不同于中性化,并非是要求女性脱下善解人意的温柔,在需要力量的领域与男人一较高下。
它所呼吁的不是融合,不是男人和女人丢掉自己的优势,走向中间点,变成一模一样的人。
恰恰相反,它欢迎的是更多不一样。
立足优势,探索人性另一半的缺憾;既富有本性别的鲜明特征,又巧妙地糅进了另一性别的优点——从而以精神上更为丰足的方式存在。
“你感觉”不如“你认为”重要 王璇 自尊对人幸福感的影响毋庸置疑,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时,主观幸福感也会过低。
自尊的高低是不易改变的吗?有没有可能的方法教人提高自尊呢?
1.什么是自尊 简单来讲,自尊是指一个人感知到的自我价值感。
我们描述一个人的自尊高低时,倾向于将他划分为高自尊/低自尊。
一般来说,我们普遍认为自尊是连续性的,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自尊高低应该是一致的。
但有研究证明,自尊会受到言语的影响,从而使得一个人在报告自尊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目前最常用的自尊量表是罗森伯格(Rosenberg)自尊量表,该量表由十条自我描述的语句组成,填写量表时需对这十句话评分,之后通过计分和反向计分,评分越高者表明自尊水平越高。

2.语言对自我评价的影响 研究表明,语言可以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一切事物,当然,也包括如何看待自己。
例如,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被带有“feel”的信息说服,而具有认知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被带有“think”的信息说服。
另一项研究表明,对这两种动词信息做出反应的过程中,被试的心情和记忆都受到不同的影响。
因此,研究者猜测自尊测量的过程中,如果被试面对的自我描述性语句带有不同的动词,那么他们的自尊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3.言语对自尊的影响 在对罗森伯格量表进行改编后,形成了两个版本的自尊量表,一个量表中所有语句中的动词更改为“think”;另一个版本则全为“feel”,被试被随机分配到这两个版本的量表测试中。
结果表明:填写“feel”版本量表的被试报告的自尊显著低于“think”版本,且在将性别作为一个变量后,出现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女性被试受到动词提示差异的影响较大。

4.如何解释呢 词汇不对称解释,该解释认为英语中的情感性词汇偏消极,因此,当被试接受的动词提示是“feel”时,被试更容易检索出消极的词汇来进行自我报告。
但是,这个解释并不能解释这种效应的性别差异。
另一种解释是,“feel”提示会引起更深的自我加工,因此造成了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间更大的差异,导致自我描述更加消极。
研究者在实验四中记录了被试的反应时间,发现“feel”提示组的反应时间显著高于“think”提示组,由此验证了这种解释。
而实验中出现的性别差异,通过引入“情绪化程度”的变量,也得到了解释——在自尊报告的过程中,情绪化程度是影响这一过程的实质变量,因此,情绪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受到的影响也会较大。

5.变得幸福很简单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对自我进行评价时,更多地采用“我认为自己……”而不是“我感觉自己……”的句式,就会对自己产生更高的评价,也因此产生更高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增强你的主观幸福感。
你学会了吗? 自我实现:自信地追求你的追求 代艺
1.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起 “自我实现”这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我认识许多没有学过心理学,甚至对心理学完全不感兴趣的朋友,也会用到“自我实现”这个词,来表示他们的目标与追求。
我问他们是从哪里学到这个词的,他们告诉我在不少书本、讲座、培训中都会讲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听众有关寻求自我实现的意义和重要性。
“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的受欢迎程度和应用范围可见一斑,许多培训机构也乐于应用这一理论进行讲解。
那么,这一理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呢?首先,我想介绍一下马斯洛和他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所有人类都存在着普遍的需求,这些需求按照实现的顺序、等级不同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层次: ◇生理需求:指的是人们生存下去必需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睡眠等。
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首要动力,在满足这项最基本的需求后,人们才会考虑别的更高层次需求。
◇安全需求:指的是人们生存下去的安全环境、避免危险与疾病等,也是人们较为基本的需求。
◇爱与归属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与他人、集体建立联系,渴望友谊、爱情和归属关系。
这一需求上升到情感层面,不再是单纯物质上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追求,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这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求,指的是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过程,最终达到个体身心潜能都充分展现的境界。
这是需求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所有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
以上就是最经典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金字塔中所展现的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尽管在后期,马斯洛也有补充诸如“审美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等,但这五种需求仍然可以涵盖大部分的情形。
这五种需求按照层级逐渐提升,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需求占据主导地位,一般而言,只有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动力,如果一个人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有什么余力来进行自我实现呢?当高层次的占据主导地位时,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不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

2.愿你找到自己的追求,并不断前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中,家庭和学校都需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和安全这两个基本需求,保护孩子们有关爱和尊重的需求,同时培养他们自我实现的动机和行为。
在公司和企业中,通过关注员工现在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从而增加工作效率和归属感。
在消费与市场中,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营销措施,促进更好的市场经济运转。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但都说明了这一理论的广泛运用。
甚至马斯洛本人晚年,也用这一理论开设公司、担任咨询顾问等方式,积极地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产生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结果。
追溯需求层次理论出现的历史,或许能够发现其能够得到这么广泛的运用的原因。
20世纪,正是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主义瓜分心理学的天下的时候,前者被戏称为“肌肉抽搐的心理学”,他们把人 的行为看作简单的刺激产物,忽略了人内在的心理过程;后者把人都看作精神病患,一心想探求他们童年时期都发生了什么。
直到以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出现和崛起,这种二分天下的局势才被打破。
可以说,人本主义的出现彻底将心理学的关注点拉回到“人”的本身上来。
人不是刺激的产物,也并非是在小时候就被决定了的,人的行为是出于内在需求而非完全在外界影响下发生着变化,人们有主动选择自己行为的权利,这是一种源于人类本能的、“类本能性”的、内在的需求。
这种观点将行动的自主性还给了人,并意味着人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的最大化,人们将有足够的自由去决定自己的行动、需求和思想。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极大鼓舞,也是对人的认可与尊重。
这一点,放到21世纪的现在也并未过时。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信息和快餐式的文化,往往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到底在追求什么。
“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这样的理论,恰好能够促进人们的思考。
但是,它并不能给出什么建议,每个人所喜爱的、追求的东西都大相径庭,并且绝大多数人也还不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包括我在内),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但是只要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勇敢尝试,不轻易言弃,终有一天你会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即使没有找到,你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也会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向大家推荐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有关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应用的内容,读完让人获益匪浅。
下面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对于作为人类本质属性的一部分、更高层次人性的探索意味着什么——或者更简单地说,人的精彩可以超过他们作为人及其生理属性。
”愿大家在这个浮躁的、快节奏的时代中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明晰实现自我的途径,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
Part02:加油吧,少年 测量你自己:黑暗又光明的自恋 王轶楠 当超群的才智和精神变态的性格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极有可能造就一个伟人。
——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 在古希腊神话中,那耳喀索斯(Narcissus)曾是一位英俊的少年。
他因在池水中看到自己绝美的脸而爱上自己的倒影,最终憔悴而死,殒命之处长出了水仙花(Narcissus)。
这便是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的典故。

1.自恋的黑暗面 在心理学研究中,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与精神病态(Psychopathy)被并称为“暗黑三人格”(DarkTraid),拥有这些特质的人都过分自我中心,无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他们以为自己有与生俱来的特权,对他人充满傲慢与偏见。
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目标,选择无视社会道德规范。
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故意操纵他人,毫不在乎他人因此而受苦。
高自恋会让身边的人感觉危险、鲁莽、自我毁灭和无趣。
来看看《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怎么描述: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NPD)的普遍心理特征是浮夸、渴望赞美、缺乏同情心、拥有特权感、妄自尊大、嫉妒。
其他显著的表型特征包括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回避、不安全感、脆弱、敏感、羞耻倾向。
事实上,正如oby指出的,自恋者的成功会不断地强化他们先前就已存在的自大感,更使他们认为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全凭自己对正常规则的蔑视与不屑。
另外,更有研究表明自恋者倾向于在游戏和恋 爱关系中作弊,占有更多的资源,只剩少量资源给别人。
以下是他们的一些典型行为: ◇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耻辱◇利用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过度自负感◇夸大成就和才能◇沉浸在成功、权力、美丽或完美爱情的幻想之中◇渴望非合理的优待◇渴望持续地关注和赞美◇强迫性利己主义◇个人主义
2.自恋的光明面 但是,自恋并非一无是处,它甚至还有非常积极的一面,让人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从2005年起,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者贝琳达·鲍德(BelindaBoard)和卡塔琳娜·弗里森(KatarinaFritzon)就一直在进行有关成功自恋者的研究。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在高层行政管理人员中出现的概率,都比在布罗德莫精神病院(BroadmoorHospital)里精神失常的刑事罪犯要高。
鲍德和弗里森将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高层管理者们形容为“成功的精神病人”,而将精神失常的刑事罪犯们称为“失败的精神病人”。
他们的研究提示,自恋有时也会让人们受益。
例如,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雄心勃勃、自信满满、专注于自我,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周围的人和环境来获得最大收益。
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则可能擅长吸引和控制他人,因而在建立和发展商业关系上得心应手。
自恋者往往是其专业领域里的一个超级表演家。
布劳格(Blogger)的帕穆卡吉安(Pamoukaghlian)指出:“妄自尊大感驱使着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他们是如此的重要。
”心理学家oby在他的书《自恋式领导:打造领导者的成功性格》中提到,自恋者超凡的魅力体现在他们的驱动力、视野、冒险精神甚至是冷酷无情上。
因此,许多企业青睐自恋者的领导能力。
研究者巴比亚克(Babiak)、诺依曼(Neumann)和海尔(Hare)还发现,“暗黑三人格”和高层管理者的能力之间存在很多重叠的特质。
如果你以自我为中心指挥他人,会被同事认为具有领导潜能;如果你不向他人表露真实想法,会被认为自控力强和性格坚毅;如果你 习惯于进行夸大的自我评价,会被认为自信;如果你对伤害他人毫无同情,会被称为敢于推进艰难的决策和对事不对人的做事风格。
总之,自恋是一种复杂的人格特质,兼具黑暗和光明双方面属性,并且,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让人既爱又恨,光明面包涵一种自信的积极态度,让人们拥抱成功,而黑暗面则会让人自满、自负、自我、自私或冷酷无情。
自恋测量:请判断你对以下每句话的同意程度。
题目 完全比较有些有些比较完全 不同意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同意同意 1我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1 2
3 4
5 6 2终有一天,我会成为名人。

1 2
3 4
5 6 3我应该被看作一个伟大的人。

1 2
3 4
5 6 4我喜欢向别人显示我是个与众
1 2
3 4
5 6 不同的人。
5我非常享受自己的成功。

1 2
3 4
5 6 6要成为一个特别的人这种信念
1 2
3 4
5 6 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7在大多数的社交场合,我都能
1 2
3 4
5 6 成功地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8我将以我杰出的贡献成为大家
1 2
3 4
5 6 关注的焦点。
9通常情况下,我都很善于与别
1 2
3 4
5 6 人打交道。
10大部分的人都将一事无成。

1 2
3 4
5 6 11除我以外的其他人都是一文
1 2
3 4
5 6 不值的。
12大部分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都
1 2
3 4
5 6 是失败者。
13对于我的竞争对手的失败,
1 2
3 4
5 6 我会暗暗窃喜。
14我希望我的竞争对手失败。

1 2
3 4
5 6 15我很享受别人不如我的那种
1 2
3 4
5 6 感觉。
16如果别人在我面前出风头,
1 2
3 4
5 6 我会很恼火。
17被别人批评我时,我会感到
1 2
3 4
5 6 很气恼。
18如果别人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1 2
3 4
5 6 时,我会受不了。
结果解释:请先把自己选择的对应的数字加在一起。
然后,对照以下解释了解自己分数的意义。
2013年,柏克(Back)等将自恋划分为光明与阴暗两个截然不同的维度——赞赏型自恋(NarcissisticAdmiration)和对立型自恋 (NarcissisticRivalry)。
两者分别对应自我提升和自我防卫两种行为策略。
◇赞赏型自恋:使个体产生了社会效能,使之与社会环境更相适应,促进了个人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包括自大、独特和陶醉三个方面,即第1-9题的分数加在一起; ◇对立型自恋:导致社会冲突以及更多的不适应行为,使个体感受到威胁而过度保护自我,与他人冲突形成恶性循环。
具体包括贬损、至高无上和攻击三个方面,即第10-18题的分数加在一起。
结果与解释1(赞赏型与对立型自恋得分均高于36):总体而言,你的赞赏型自恋维度得分偏高,同时,对立型自恋维度得分也偏高。
该结果表明,你能注意到自身的优势,肯定自我的独特性,为了成功而努力奋斗,但有时会因过分追求成功而与他人产生对立。
有时候你可能会有一些自我夸大的想法,那些幻想可能会激励你做得更好。
你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并且常常认为自己很有魅力,也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有魅力。
但另一方面,你常常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别人都不如你,但是实现成功靠的是自身的努力,贬低他人或者嘲讽他人并不能改变自己的个人能力。
希望你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做出更多行动,让别人刮目相看。
结果与解释2(赞赏型高于36,对立型自恋低于18):总体而言,你的赞赏型自恋维度得分偏高,同时,对立型自恋维度得分偏低。
该结果表明,你能注意到自身的优势,肯定自我的独特性,为了成功而努力奋斗,也不会因过分追求成功而与他人产生对立。
你尊重每一个个体,并且能够关心他人,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情绪变化,有着不错的共情能力,意识到他人作为独立的心灵的存在。
有时候你可能会有一些自我夸大的想法,那些幻想可能会激励你做得更好。
你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并且常常认为自己很有魅力,也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有魅力。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想法,希望你能积极去做出行动,把这些想法变为现实。
你也可以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请继续保持! 结果与解释3(赞赏型与对立型自恋得分均低于18):总体而言,你的赞赏型自恋和对立型自恋得分均较低。
该结果表明,你不会因为过分追求成功而与他人产生对立,也不会因为嫉妒他人而贬低他人成功的意义。
但是,您在对自我独特价值的肯定方面稍显不足,因而建议你多关注自我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 结果与解释4(赞赏型低于18,对立型自恋高于36):总体而言,你的赞赏型自恋维度得分较低,同时,对立型自恋维度得分偏高。
该结果表明,你能注意到自身的优势,肯定自我的独特性,为了成功而努力奋斗,有时会因过分追求成功而与他人产生对立。
建议你能推己及人,既能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也能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意识到他人作为独立的心灵的存在,实现成功靠的是自身的努力,贬低他人或者嘲讽他人并不能改变自己的个人能力。
希望你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做出更多行动,让别人刮目相看! 吸引力法则 汪涵洋
1.美图修过的照片更好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人们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维护良好的“身体自我”的形象。
比如,去健身房练出肌肉和小蛮腰,为了减肥不吃晚餐,买大量的名贵护肤品和化妆品,找专业的发型设计师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型等。
为了好看的自我形象而挥金如土的人不在少数。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那些被公认为漂亮的人有什么共同点?美丽是否有迹可循?如何才能打造出更加有魅力的客观“身体自我”? 相信这是少男少女们自从进入青春期以来最为关心的话题之
一。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对他人是否“有吸引力”的一套评判机制,这套机制是通过长期进化得来的,其作用是为我们选择健康、有生育能力的伴侣,从而使自己的基因得以在最大范围内传播。
那么,我们认为有吸引力的脸,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对称的脸心理学家们将普通人脸拍成类似证件照的照片,再将其分为左脸和右脸两部分。
将左脸镜面对称得到对称脸一号,将右脸镜面对称得到对称脸二号。
之后让被试评定普通脸和对称脸的吸引力大小,结果表明,对称脸完胜普通脸。

(2)平均脸与之前类似的,心理学家们将成千上万幅人脸证件照用计算机叠加平均,得到平均脸。
再让平均脸PK普通脸,比赛结果平均脸完胜普通脸。

(3)男性喜欢极具女性特征的脸美国心理学家让男性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上操纵鼠标,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美丽女性的原型。
结果表明,最美丽女性的面孔具有极端的女性特征(比如,更大的眼睛、饱满的嘴唇、小巧的下巴)。
英国、日本的跨文化的研究也表明,最美的女性面孔是那些比女性平均脸还要女性化的脸。

(4)极具男性特征的脸却不是女性的最爱 研究表明,正如雌激素可以让女性的脸具有女性特征一样,雄性激素可以让男性的脸更具男性特征,如更粗的眉毛,更高的眉骨、面部脂肪较少而肌肉更多,更硬朗的下巴和脸部线条。
很多研究均一致表明,雄性激素越高,男性同性竞争就越多。
但女性并不喜欢极端男性化的面孔,些许的女性化特点可以暗示男性适中的雄性激素分泌,从而让女性觉得其更具有合作意识、更诚实并且会更有可能抚养孩子。
下面我们以早在1994年发表在Nature子刊LetterstoNature的一项心理学研究为例,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进行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吧! 图刺激面孔的形状与构成(引自Perrett、May&Yoshikawa,1994) 图片最左边是日本女性的平均脸,中间是选择了十几位最好看的女性的面孔进行叠加平均合成的,最右边是将平均脸和好看平均脸的差异扩大5%之后形成的图片。
通过一系列实验的平衡和控制(实验设计就省略了,简单来说就是让被试进行吸引力评定),结果发现,最右面的合成图片被认为是最好看的脸。
我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三幅图有何不同,但拿直尺比对之后还是发现了差别:最好看的面孔眼睛更大更明亮、额头更饱满、嘴巴大小适中但嘴唇丰满、下巴更小。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自拍神器美图秀秀的萌图功能受热捧,因为用美图秀秀自拍时,软件会自动扩大我们的眼睛,遮住我们的大鼻子,缩小我们的下巴,而这么做都是可以让我们的面孔看起来更好看的。
以上,我们对有吸引力的面孔的探讨就接近尾声了,至今,心理学家们发现的高颜值的秘密就是以上这些内容。
希望小伙伴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地改善自我哦!
2.嘿,要小心!你的大脑泄露了你看见美女时的想法 约翰斯顿(Johnston)和奥利弗·罗德里格斯(OliverRodriguez)在1997年使用事件相关电位的方法探究了当男性看女性的面孔时大脑的反应。
结果表明,相比于看女性平均脸,男性看更加女性化的面孔时特定脑区的诱发电位更大。
男性和女性均认为更女性化的面孔更好看,但只有男性在看更女性化的面孔时有很大的P300的反应,这意味着男性在进行有关情感价值的脑部活动。
图女性面孔漂亮评分与大脑活动间的关系(引自Johnston&Oliver-Rodriguez,1997) 另一项使用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的研究也表明,当男性在评定女性面孔的吸引力时,两个左前额皮质区域的大脑血流量增加。
有吸引力和没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激活男性的脑区不同。
随后,有心理学家对男性和女性被试使用fMRI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吸引力的面孔会激活眼窝前额皮质(OFC),这个区域与奖赏的过程有关。
这一结果与行为数据的结果是一致的。
在行为研究中,我们发现,男性会为有漂亮面孔的女性工作,而不是其他的女性面孔或男性面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大爆炸》中莱纳德会对美女邻居佩妮的混吃混喝甘之如饴,《欢乐颂》里王柏川为了樊胜美而努力工作等。
那么,同样参与奖赏过程的杏仁核是否与面孔吸引力有关呢?心理学家发现,当面孔很有吸引力和面孔没有吸引力时,右侧杏仁核的激活程度最高,当中等程度吸引力的面孔呈现时,右侧杏仁核的激活程度最低。
因为杏仁核是大脑中与情绪情感有关的处理器,所以从这个结果可以推测,好看和丑陋的面孔均会引起我们(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情感反应。
在2017年3月份刚刚发表在认知情感行为神经科学(CognitiveAffectBehavior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探索了人类在看不同腰臀比的女性的图片时,脑区是如何系统活动的。
实验使用ERP研究范式,结果发现,男性与女性对不同腰臀比的女性图片的脑电活动是不一样的。
腰臀比为0.7的女性图片,相比于腰臀比为0.6/0.8/0.9的女性图片,最大程度上激活了男性P1水平的正性脑电,但女性没有出现激活。
这说明男性与女性在加工女性图片时有不同的脑部活动。
图腰臀比示例 由以上研究可见,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对男性来说是一种奖励物,这解释了为什么出现“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出现“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对大脑的研究使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的探索深入到神经生理的层面,让我们更加确信一些在行为层面上得到证实的结论。

3.脸蛋和身材,哪个更重要男性更看重女性的身材、脸蛋,还是思想?答:脸蛋和身材决定了我是否想去了解她的思想,思想决定了我是否会一票否决掉她的脸蛋和身材。
这条关于男性择偶观的回答已经成为经典知乎神回复之
一,点赞数破万。
那么,这个回答真的靠谱吗?脸、身材和性格等其他因素对女性吸引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2016年,来自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专业的同学以中国男性为被试做了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面孔吸引力比身体吸引力更重要。
这项研究被发表在英文期刊《心理》(Psychology)上。
我在看到作者系清华大学学生时震惊了,当看到他们还是学工程专业的时候,就更诧异了,但不能让刻板印象束缚住我们追求真理的脚步,于是我就 总结了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因为作者性别无从考证,所以没准是女孩子呢,嘿嘿)。
在讲清华同学的实验之前,我们先回顾一篇更早发表的(2014年)的文章。
文章将女性总体吸引力分为面孔和身材两部分,其中身材指标的测量包括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指数、WTH(腰臀比)、BS(乳房大小)。
让男女被试对准备好的图片(分为只有面孔、只有身体以及完整人体三种)进行吸引力的评定。
图片又分为正常着装的和泳装的两种。
结果发现,在正常着装组,身体吸引力对总体吸引力的贡献只有3%,但面孔吸引力占到了79%;在泳装组,身体吸引力对总体吸引力的贡献值为29%,面孔吸引力为55%。
在身体吸引力层面上,研究者还对BMI、WTH、BS对身体吸引力的贡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BMI、WTH对身体吸引力的影响是显著的,BMI越大,身体吸引力越低;WTH值与身体吸引力在WTH大于0.7时也成负性相关的关系。
但BS在控制了BMI和WTH的情况下并不显著,以往研究也表示BS对身体吸引力的影响并没有一致性的结论,这说明乳房大小并不是身体吸引力的有效预测指标。
好了,进行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再来介绍中国本土研究。
清华同学的研究范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稍稍进行了改动,实验过程给被试提供两种情境,第一种是选择长期伴侣,第二种是选择短期伴侣。
在这两种不同情境下让被试移动覆盖在人体图片上的遮挡物,遮挡物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遮住了脸部,第二种是遮住了身体。
被试只能二选
一。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选择异性伴侣时,对脸的看重都高于身体,但女性比男性更关注身体条件。
相比于选择长期伴侣,在选择短期伴侣时,人们会对身体更关注一些,但这种关注没有达到对脸的看重程度。
长期伴侣 短期伴侣 身体 面孔 身体 面孔 男性评分者11(19%)47(81%)20(27%)53(73%) 女性评分者15(29%)37(71%)19(39%)30(61%) 图男(女)伴侣对身体和面孔重要性的评分 好了,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评定吸引力还是选择伴侣,人们对脸的看重都大于身材,虽然两个因素对总体吸引力的影响都很大。
而且在身体吸引力的评定中,腰臀比和体重指数是身体吸引力的有效预测指标。

4.腿越长越有吸引力 小时候就很好奇,为什么日本动漫里穿超短裙的女孩子腿都那么长,但看着却没有什么违和感,反而觉得这样的女孩子好可爱,好漂亮。
现实生活中也流行用“肤白貌美大长腿”来概括美女的特点,那么,我们人类真的会认为腿更长更好看吗?来自日本的心理学家们在2016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探讨腿长对人们身体吸引力的影响(这些心理学家大概也是对本国动漫里的女孩子腿都很长的现象感到好奇,所以才做了这个实验,嘿嘿)。
其实早在2006年,日本就有心理学研究者做过类似的实验,之后在2008年和2010年,也有日本和美国的另一些研究者做过腿长(注:这里的腿长其实指的是人自然站立时从足底到会阴的距离除以身高的相对比例,为了行文方便简称腿长)对吸引力的影响的实验。
但前人得出的结论却各不相同,有的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女性腿越长越好看,男性则是腿越短越有吸引力;有的研究结论是无论男女,比平均腿长长5%的人更有吸引力;有的实验则认为女性腿长越接近平均值越好看。
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因为它们采用的实验素材不同,比如,有的使用的是线条勾勒出的人体图片,有的使用的是人体的正面投影图片,有的给被试呈现的是3D人体。
考虑到要最大程度上还原现实情境,并且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所以这个最新的研究使用计算机软件合成3D人体的技术,首先将若干个成年人的平均腿长和身高数据制作出的人作为原始人体模型,在控制身高不变的情况下再依次将腿长改动到原来的90%、92%、94%、96%、98%、100%、102%、104%、106%、108%、110%制作出不同腿长的人体模型呈现给被试,之后让被试进行吸引力的评定。
给被试呈现的画面如图所示。
图腿长—身高比与吸引力间的关系由图可以看出,更接近平均腿长的人更有吸引力,但男女略微有些差异,人们更能容忍女性腿长些,男性腿短些;也可以说人们更不愿意看到女性腿比平均值短,男性腿比平均值长。
这个结论符合进化心理学上的“平均值”假说,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身体特征在人群中处于平均水平暗示着更小的基因变异性,说明人体更健康,所以也更有吸引力。
但为什么使用两维图片作为刺激物的实验得出了“腿比平均值长些更好看”的结论呢?据这篇文章的作者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媒体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媒体活跃的影视明星偶像们往往有更高的个子和更长的腿,社会学习的作用使得人们在看二维图片时对高于平均腿长的人体图像更熟悉,看着更顺眼。
但我认为,也有可能是反过来的作用,正是因为人们看二维画面时觉得腿长更好看,所以腿长的人才有 可能成为影视明星。
因为本实验使用的是3D模拟人体呈现的视觉刺激,所以本实验的结论与之前的研究并不一样。
再次提醒,本文说的腿长其实是人自然站立时从足底到会阴的距离除以身高的相对比例,为了行文方便简称腿长,而不是腿的绝对长度哦。
仔细看结果统计折线图平均值两侧的斜率就会发现,其实女孩子腿长比腿短好太多,而且由于人们看二维图片时觉得腿长些要好看,所以生活中腿长于平均值的女孩子其实更上镜,拍照也更好看,这与“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结论并不矛盾。
但腿没有那么长的女孩子也不需要自卑,只要腿长在平均水平,你的身体在生活中看起来其实更协调一些。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从心理学看人类的劣根性 李佩玲邓祎祎侯颖嘉陈羽鑫 人类的本质是美好的、善良的、明智的,还是自私的、盲目的、虚荣的? 也许,从心理学家这里你能找到一些答案。
这些答案可能并没有那么讨人喜欢,甚至令人难以接受,但那是真实存在的、人性中的不足。
我们需要了解它们,才能改变它们。

1.我们在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幸灾乐祸了 我们相信,孩子是极其富有同情心的。
他们会收养流浪的猫狗,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但是,你又信吗,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幸灾乐祸了。
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四岁的孩子,也会因他人的痛苦而幸灾乐祸,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这个人是活该的时候。
另有研究发现,六岁时,孩子们会花钱看一个反社会的木偶被暴打,而不是把钱花在贴纸上。
是否感到害怕呢,天使般的孩子,竟也会出现这种看上去偏于阴暗的想法? 这种幸灾乐祸出于厌恶与憎恨,似乎是因善而出现的情感。
可是,这是否也表现了孩子的阴暗面呢?这样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 其实,不用那么紧张。
幸灾乐祸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不用过分看作残忍、缺乏同情心的表现。
世界的美好仍是值得我们相信并追逐的。

2.我们都是道德的伪君子 你是否为他人乱扔垃圾而感到不齿,却在教室的抽屉里留下了用过的纸团?你是否觉得捡到了钱应该拾金不昧,但仍然将捡来的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你是否总是为队友抢了自己的“人头”和buff(增益)感到怒不可遏,却总是忍不住路过时帮队友“补两刀”? 你说垃圾不是我故意放在抽屉里的,是我走的时候忘记了拿;你说捡到了钱又找不着失主,充公又麻烦;你说“人头”又不是我故意抢的,只是恰巧被我补的那一刀抢了去。
但你心里明白,什么是道德 的,而什么是违背道德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道德的伪君子,我们都是道德伪善(moralhypocrisy)的。
人们都有“道德伪善”的动机,即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表现得道德,但只要有可能,就会躲避真正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时所付出的代价,选择相对不道德而利己的行事原则。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道德伪善呢?双加工理论(DualProcessTheory)认为,道德伪善是理性加工和非理性加工分离的结果。
理性加工由认知驱动,它会倾向于一个更道德的判断,符合一个基本的公平准则。
而非理性加工主要是情绪和信念驱动,它会产生一个更不道德的判断,保护一个人的自我形象。
简单来讲,当你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理性加工系统就会迅速告诉你“你做得太不道德了!你真卑鄙”,但随后非理性加工系统开始在大脑里作用,自觉地进行动机推理(也就是自我开脱),它会说“不,我只是因为……才不得不这样的”,以保持积极、良好的自我看法。
而心理学家们同样发现,人们对于同样的不道德事件,在是由自己和他人实施的两种情况下,人们对该事件的公平判断存在差异,差异在于人们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的看法要轻得多。
换句话说,对于不道德的事,人们对自己更“宽容”,对他人更“苛责”。
如我们把伴侣的不忠归因于他们的性格,而把自己所做的事归因于环境的影响。
事实上,回想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做过有关道德伪善的事不在少数,但了解了关于道德伪善的研究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这项行为进行反思。
在这个领域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是,对于那些谴责他人道德沦丧最迅速、最响亮的人,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因为他们本身可能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更糟——只是他们不自觉而已。
这是一个世代流传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不完美,但本质上是善良、理智、宽容的生物吗?或者,在内心深处,我们是否天生就是坏的、狭隘的、懒惰的、虚荣的、报复心强的和自私的?
3.人会被那些性格阴暗的人所吸引 从小学就开始看各种警匪片的你,会不会觉得里面的黑社会很帅很有男人味,十分有吸引力? “我为什么会喜欢那样的人,对他/她产生崇拜感?”事实上,这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不仅选出具有心理病态特征的人成为我们的领导人,而且有证据表明,至少在短期内,男性和女性都会被那些表现出自恋、精神 病态和马基维利主义等所谓“黑社会”特征的人产生性吸引,从而有可能进一步传播这些特征。
一项研究发现,当女人被描述为具有黑暗特质(自私、控制欲强和麻木不仁)时,她们对男人的身体吸引力就会增加——与具有相同性格相比(从他的兴趣等方面来说)。
有一种理论认为,黑暗特质成功地传达了“伴侣质量”,即自信心和冒险意愿。
甚至,还对我们人类的未来有影响……也许已经有了结果,有人在2016年的另一篇论文发现,那些对自恋男性的脸更有吸引力的女性,所以往往会有更多的孩子。

4.人都是潜在的巨魔 你是否曾在网络上目睹粗鲁的语言,严厉的批评,愤怒,仇恨,甚至威胁……或者你本身就是这些行为的施加者。
人们浏览互联网地下黑色领域——色情、犯罪和暴力领域,这些他们不会在真实世界探索的领域。
这是否证明我们都是潜在的巨魔? 其实,这些阴暗面的确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却又并非我们的全部。
我们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我们在真实世界较少表露的一面,因为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以及不可面对面交流的特质给了我们一张面具,让我们能够在不暴露真实身份,避免表情与眼神交流的情况下交流。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下展现的是完全真实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在面对面的生活中包含了他的攻击性,但是在网上表达了这种攻击性,这两种行为都反映了自我的某些方面:在特定条件下的非攻击性行为,在其他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
当一个人在网上外向的时候,当面害羞,自我表现都不真实。
他们是那个人的两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
不同的在线交流方式(如电子邮件、QQ聊天、视频)和不同的环境(如社交、职业、幻想)可能促进不同的自我表达。
每个设置都允许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份。
两者都不一定比另一个更真实。
也就是说巨魔是我们,天使也是我们。

5.我们相信因果报应——假设世界上被压迫的人必须得到他们的命运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类似的俗语不胜枚举。
我们似乎总是倾向于将不幸之人的艰难处境归咎于他们本身的道德有失,坚信他们的苦难是其必得的命运。
事实上,四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这样的观念——上天会对那些做了好事的人给予奖励。
然而,我们信仰因果报应的不幸后果却已首先在梅尔文·勒纳和卡罗琳·西蒙斯的经典研究中得到了证明。
研究证明,当我们无力改变受难者的痛苦处境时,我们将会贬低受难者以人为地创造一个我们所认为存在的公平世界。
这种贬低受难者的行为使我们对公正世界的信念得以被维护,愧疚感大大降低。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认为受难者罪有应得。
事实上,这些冷酷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安慰保护机制,使我们在不能够帮助受难者时心里好受一些。

6.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圈外群体和弱势群体低人一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很多历史小说在发动某场战争时都提到的理由。
事实上,已经有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项脑部扫描研究发现,学生在注视无家可归者和吸毒者的图片时与思考人有关部位的神经活动较弱(相比于注视高地位者的图片)。
此后的多项研究也同样显现出了这种公然的非人化形式,甚至还进一步显示出公然的非人化现象。
例如,那些反对阿拉伯移民或支持对穆斯林极端分子采取更严厉的反恐政策的人,倾向于把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从字面上描述为没有平均水平的进化。
此外,也有证据表明年轻人认为老年人低人一等,而人们对于喝醉的女人也有类似的倾向。
更可怕的是,这种倾向在孩子五岁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有研究证明,五岁的孩子已经将与自己居住城市或性别不同的人更少的当作人看。

7.我们是狭隘和教条的 我们很多时候认定了的事一定要做,即使在旁人的眼中愚蠢至极。
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恶意和不可原谅,我们人类也是令人担忧的狭隘思想动物。
反之,如果人们是理性和开明的,那么纠正某人错误信念的直接方法就是向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事实。
然而,1967年出版的一本现代经典著作表明,这种方法是徒劳无益的。
强烈相信或反对死刑的参与者完全忽略了这是否会破坏他们地位的事实,实际上是对他们最初观点的加倍。
这样的事情会发生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认为对立的事实会削弱我们的认同感。
很多人 对自己理解事物的程度过于自信,而当我们相信自己的观点优于他人时,这就阻止了我们去寻求更多的相关知识。

8.思考人生?不存在的 善于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很重要的特质。
然而人真的喜欢思考吗?也许心理学家能给你一些启发——相比于思考,人们更愿意受到电击。
这个戏剧性的结论是一篇2014年发表的研究提出的,在该研究中,67%的男性被试和25%的女性被试选择了令人不适的电击,而不愿花15分钟独自待在房间里思考。
之后的研究也发现,相对于单调而无聊的思考,人们更愿意受到电击或独自做一些其他的事来填充空白的时间。
这些结果仿佛都印证了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Pascal)曾说过的一句话:“人们所有的麻烦都来自他不能独立思考。
” 这足以引起我们反思。
当我们感到很忙却又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忙时,当我们感觉遇到了天大的困难时,不妨停下忙碌的脚步,耐着性子思考一下——尽管这会令我们感到厌恶——但也许一切都会变得明朗起来。

9.我们都是自负的 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镜子里的自己沉鱼落雁,自拍里的自己仪表堂堂;身份证上的自己其貌不扬,他拍里的自己惨不忍睹。
其实,这之中暗暗揭示了人性的一个特点——自负。
在社会学中,乌比冈湖效应和达克效应阐释了人们的这种自负倾向。
乌比冈湖效应告诉我们,我们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德行,比如我们的开车技术、智商、魅力等。
更讽刺的是,达克效应告诉我们,能力最低的人往往最倾向于高估自己。
而这种自负的现象在我们对自己进行道德评估时显得最为极端而且不理性:有研究发现,监狱里的罪犯普遍认为与大众的平均水平相比,自己会更加友善、诚实,而且更加值得信任。
自负能带来好处。
面对困难时,我们的自负会让我们更加勇敢地去迎接挑战;遭遇挫折时,我们的自负能促使我们坚持下去。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我们的自负,防止我们沉浸在自我美好的幻想中而止步在完善自己的道路上。
了解自负,从每天早上开始,面对镜子,不再追问“这是哪里来的小仙女”,而是告诫自己——“人丑应该多读书”。
10.选择优秀的领导者 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将整个团队的能力提升不少。
确实,有能力的领导者会带领团队避开很多麻烦。
遗憾的是,有研究认为,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道德与技能都略微逊色的领导者。
这是一个广泛的模式:领导者中拥有心理病态特质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
以纽约的金融界领袖为例,他们在心理病态特质方面得分较高,而情商却低于平均水平。
不久前的一篇综述总结发现,心理病态特质与领导能力确实存在联系——心理病态与较差的领导绩效相关。
也就是说,许多存在心理病态特质、领导能力并不出色的人,获得了更多支持,被选为领导者。
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吧?我同样存在疑虑:也许是领导者的压力导致了更多的心理病态特质呢? 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要持有批判的态度继续探索。
人的劣根性诚然可怕,直面它们,看清自己,能够更好地思考人生,发现美好。
比如此刻,窗外阳光正好,冬日也暖。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我会努力生活 张其文 太宰治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人。
五次自杀未遂,写完这部自传类型的小说《人间失格》后,与情人牵手,投河自杀。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
全书从第一章就毫不客气,强颜欢笑、矫饰轻薄、面无表情的“死相”,古怪,令人生厌,形容了主人公从小到大的三张照片。
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悦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
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药物、女人来麻痹自己,最终走向毁灭。
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人间失格》 这部非常丧的作品常常被我拿来重塑我的价值观。
主人公在生活中展现出的懦弱无力,迷茫紧张,只能戴着面具生活而成为一个丑角,与他人交往时,一味屈从对方的要求,为取悦他人,以刻意地卖乖出丑、耍宝搞笑来与他人同一化。
而面具下永远是鄙视的脸,冷漠的心。
这样的人生,如何活着呢?主人公选择了饮酒作乐,沉迷酒精、药物、女人。
而想要保持真实自我的我们,在这个复杂险恶的社会又该如何活着呢?“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就像余华的《活着》一样,所有的亲人都离去了,所有的苦难都受尽了,能怎么样呢,还是要活着呀。
因为我更像一个丑陋的怪物,虽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个人,但社会却一直将我当作一个怪物。
——《人间失格》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在还没受伤之前,焦虑得想要尽早保持原状地分开,并散布着与往常一般自娱娱人的烟雾。
——《人间失格》 人类社会对个体的限制是很大的,作为群居动物,我们需要合作,代价就是需要被社会同化。
所以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被环境控制和寻求自我真实永远互相制约着也共同帮助着前进。
而主人公,赤诚又缺乏勇气。
他用“丑角精神”作为对人最后的求爱,可他根本不会爱,他缺乏袒露自己内心,或是探视他人内心的那点勇气。
“他人即地狱”,在他的眼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鲁迅曾言:“皆灭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别异,泯于大群。
”为了融入这个社会,与社会中的他人保持同一性,个体的自我一定会经历“同化”过程,抹去自我中过度特异的部分而使其成为更“适应”社会的存在。
保持高的自我真实性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必须穷尽身边的资源。
“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我们固然不会像主人公一样这般理解友谊,这将会是我们追求真实自我的路上的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
——《人间失格》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真实的自我,不再别别扭扭磕磕绊绊地生存。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我会努力生活。
你在为工作而焦虑吗:重拾《焦虑的意义》 陈泽凡
1.焦虑的内涵 焦虑并不是近代才有,却是近代才走进人们的意识。
对于当下社会的我们来说,焦虑一词已司空见惯,有关焦虑的种种现象也不再被看作病态。
但我们依然很难定义它是什么,尽管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我们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焦虑状态的样子,然而,若是想试图用陈述性句子来规范它的内涵,就会陷入自证的循环之中。
焦虑一词的英文是anxiety,而追溯西方焦虑意识的起源,我们可以追至文艺复兴中米开朗基罗在画作中隐约透露出的不安。
仔细回顾文艺复兴的前因始末,人类可以很骄傲地说出这是一场人性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关注自我,开始表达个性。
人类整体不再是神明手下一个按照某种既定规律行动的细胞群——像大自然中的动物那样——而是思考真正的世界法则。
在一次次对自我的审视中,焦虑被挖掘了出来。
但在理性和实证主义盛行的文艺复兴中,任何模糊不定的东西都会被对事物规律性地期望而压制,焦虑的存在和真实性受到理性的质疑,人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焦虑,甚至不认为自己在焦虑。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提出了焦虑,在《焦虑的意义》这本书出版之后,有关焦虑的讨论才逐渐丰富了起来。
罗洛梅将焦虑定义为,因为某种视为存在根本的价值受到威胁时所引发的不安,威胁可能是针对肉体的生命或心里的存在而来,也可能是针对个人认定的其他存在价值而来。
这种不安不同于恐惧,恐惧往往有一个具体对象,但焦虑却模糊、缥缈、捉摸不定,我们甚至无法说出自己害怕的是什么。
从意识层面来看,除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感,我们与正常情况别无二致——不过生理指标却明明白白地出卖了我们,焦虑时,我们会口干舌燥,会饥饿疲惫,血压也会上升。
它像是恐惧,又像是自卑,或者还可以解释成更多,它是一种尚未分化的情感,当这种情感有了具体的寄托,才会进一步分化为恐惧、期望等各

标签: #好友 #更多 #信号 #小商店 #头像 #聊天记录 #信号 #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