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首个市级企业服务中心揭牌,2021年8月5日

最新版本 4
星期四责任编辑刘田第715期热线电话:(0531)66601249Email:jnxw@
9 涉企服务集成化标准化专业化惠企政策精准高效兑现 省会城市首个市级企业服务中心揭牌 □记者申红王健报道本报济南讯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8月2日上午,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这是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市级企业服务中心,将统筹协调落实全市企业服务事务“一口办理”,实现涉企服务集成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惠企政策的精准高效兑现,增强服务企业能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撑。
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将秉承“亲企惠企助企,全心全力全程”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体制机制的优势,统筹、整合、协调全市涉企服务职能等资源要素,形成“服务企业12345”总体工作思路,为企业提供“一口办理”、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打造济南服务企业特色品牌。
打造1个综合服务平台。
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作为政府连接企业的“总入口”“总出口”,集成电话、短信、微信、网络平台、实 体窗口等服务渠道,一口办理企业服务相关的各类业务。
线上整合“济企通”等各职能部门涉企服务功能,实现涉企服务“一站通达”,打造政务服务“淘宝版”总客服,让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线下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企业服务专区,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线下服务,实现“一门式受理”,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快速通道,开启服务企业的“任意门”。
发挥2个角色作用。
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作为政府各部门服务企业的“总代理”,一口受理企业诉求,按照“直办转办、分类办理、全程督办”模式,强化“职责内的直接办、马上办,职责外的分类办、转交办,全过程的催着办、督着办”,前后台密切配合,实现部门协同联动;作为企业诉求的“代言人”,将企业反映的和部门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统一进行梳理、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通过两个角色的作用发挥,当好服务企业的“总枢纽”。
集成3个涉企资源库。
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整合行政审批、综合监管、金融税务、社会信用等数据信息,建立全市“市场主体库”;会同政策发布部门集中梳理涉企政策,逐一确定惠企政策清单、申报资格条件和标准化流程,建立全市“惠企政策库”;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统一汇聚全市各类涉企服务职能、政策资源、公共空间和人员力量,建立产业资金、创投基金、项目用地、产业空间等“政府资源库”。
通过三个涉企资源库的集成,形成服务企业的“最强大脑”。
建立4项工作机制。
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协同联动机制、政企会商机制、政策标准化供给机制,明确每个环节办理时限,切实做到服务有温度、响应有速度、办理有力度;强化“整体政府”,加强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建立联席会议、信息联动等工作制度,实现跨部门的服务集成与流程再造;采取专项组织或“一事一议”方式,以惠企政策制定、实施、兑现为实施载体,完善部门会 商、政企会商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服务企业的敏锐性、精准性和回应性;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机制,打造服务企业的“共同体”。
组建“5能”专员队伍。
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努力打造能讲清企业需求、能匹配政策清单、能提供代办服务、能协调解决问题、能提出政策建议的“5能”复合型服务专员,强化培训、严格考核奖惩,为专员赋责、赋权、赋能,向企业提供登记设立、政策申报、融资咨询、项目推进等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当好服务企业的“先锋队”。
“近年来,济南市推出了一系列利企惠企的创新举措,我们明显感受到,全市政务服务水平越来越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杰认为,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的成立,畅通了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联系渠道,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利、高效的服务,也更加坚定了企业投资济南、扎根济南、贡献济南的信心和决心。
济南停止审批 部分校外培训机构 □记者赵国陆通讯员陈敏报道 本报济南讯8月3日起,济南停止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停止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审批。
8月3日,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发布通知,停止部分类型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业务。
通知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迅速推动“双减”工作落实的通知》要求,自2021年8月3日起,济南市停止以下三种类型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业务:一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二是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三是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
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已经递交申请材料尚未批复和许可证已经颁发正在办理登记等审批业务的也不再审批。
□记者段婷婷报道8月2日,商务部网站公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等16个行政区(功能区)入选。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将创新文化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发挥基地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摸索一批适应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带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图为从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出口的文化产品。
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升级 □本报记者孙业文 历时半年多的升级改造,济南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全面升级,经过改造升级后的政务服务大厅,正以“更规范、更高效、更优质”的姿态投入运行,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政务服务的“集成办”“智慧办”“精简办”,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高品质城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升级后的大厅划分为民生服务、办税服务、审批服务和政府采购等四大功能区,设立开办企业专区、绿色通道、创客空间等区域,通过对整体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整合28个部门的772个事项,实现政务服务“集成办”。
其中,一楼设民生类窗口32个,主要办理医保、社保、不动产登记等业务。
二楼设前台办税窗口13个,主要办理企业类涉税业务。
三楼设行政审批窗口25个,主要办理商事登记、社会事务、食药卫健、项目投资等业务。
四楼设政府采购交易平台,主要进行政府采购、招投标业务。
随着受理业务面的扩大、便民服务设施的增设、服务窗口的整合及归类,全新的大厅服务面积从1700平方米扩大至5000余平方米,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大厅设置了“我带您办”“口述办照”“问号小屋”专区,并增加了3部垂直电梯,让办事群众少跑腿。
线下全新升级的同时,线上政务服务同样越来越有“温度”。
其中,“市中好办事”智 慧微服务平台新版本上线便是有力体现,办事群众通过关注“市中好办事”微信公众号,进入后即可发现栏目已变更为掌上政务、至简办事、咨询帮办三大栏目。
“掌上政务”包含职能介绍、工作动态、政务公开、许可结果公示、国务院客户端等信息,其中“工作动态”中的“至简办事”栏目比之前服务内容更为充实,新增群众满意度“云测评”、大数据分析、室内导航、创业参考、业务培训等功能。
政务服务大厅改造升级是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市中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率先推动“双50”主题式“一链办理”服务事项上网运行, 持续深化“政银合作”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银行开户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今年,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改革赋能,以“创新办”优化流程再造,持续深化“一链办理”工作创新,设置办理专区,推动54项新增主题事项实现“一链办”,建立跨部门联合审批机制,推进审批事项联合办理、联合踏勘、联合验收,提高“一链办理”效率。
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通过“一链办理”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力量,最大程度减少企业和群众填报信息和材料所需的办理环节和办理时间,优化流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济南产业人才 培养和赋能平台启动 □记者胡沥中段婷婷报道本报济南讯7月30日上午,济南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启动,领军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和平台机构携手,通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大力培养专精特新人才,探索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强力赋能工业强市和强省会建设的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导致传统的培养方式很难适应企业的现实需求。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济南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该平台由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发起,山东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旨在打造集“人才培养+招才引智+技术研发+精准匹配+数字平台+成果转化+工业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新型机构,利用线上数字化平台和线下实训基地,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实现产业人才的精准培养、精准开发、精准匹配。
“企业缺什么样的人才,平台就开展相应的订单式培养。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表示,平台将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上狠下功夫,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在培养专精特新人才上狠下功夫,围绕济南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四大主导支柱产业需求,推动产业人才供给与企业发展需求实现精准匹配;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订单班”“学徒制”等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据介绍,该平台运行后,预计每年将为济南市先进制造业和数字产业精准培养1万名以上产业人才,为超过100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服务,将加快打造全国第一家国家级产业人才创新基地,5年内形成百万级产业人才培养赋能数字化平台。
天桥区将建 超百亿TOD综合体项目 □记者孙业文报道本报济南讯8月2日,记者从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街道获悉,四建TOD项目8月初已完成土地征迁工作,即将开工建设,这将是天桥区济泺路TOD综合体项目第一个开工建设项目。
济泺路TOD综合体项目是以城市更新引领城市形象蝶变、产业转型升级与重塑产业辉煌的示范项目,是天桥加快全域城市更新的缩影,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将建设2座150米的地标建筑,项目建成后可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
所谓TOD,全称为“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是指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将便利设施、就业、零售、住房聚焦于交通热点位置之上,以5-10分钟步行路程为生活半径,形成以满足工作、商业、居住、休闲、教育等需求于一体的区域中心。
济泺路TOD综合体项目是在四建—交运、中恒—晨光地块建设的引领性项目,占地面积390亩。
项目规划建设面积77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52.6万平方米,建设2座150米、4座100米左右的地标建筑,将成为天桥区规划的“三条天际线”中济泺路两翼城市发展天际线的高端商业地标。
济泺路TOD综合体项目依托周边轨道交通、BRT、常规公交、长途交运、铁路等“五网融合”的强大交通优势,发挥交通、客流对消费、经济的拉动作用,建设融高端消费、商务商贸、总部办公、一流教育、品质住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共同体”,同时引入高科技企业总部、高端业态和品牌,打造黄河流域的TOD综合体标杆项目。
“建筑体量由原来的30万平方米扩容到77万平方米,产值和税收贡献实现成倍增长,群众生活和居住环境彻底改善,实现体量再造、业态再造、功能再造。
”官扎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引入总部类企业100家,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年营业额100亿元,年利税5亿元。
山东产研院布局智慧导航,持续创新应用场景 依托“北斗”练成十八般武艺 □本报记者赵国陆 作为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20年6月组网成功后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北斗系统启用后,如何深度开发应用,发挥其更大价值?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应用领域创新布局,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延伸出一系列前沿产业,拥有了功能超强的十八般武艺,服务智慧黄河、应急救灾等。
超级导航不怕断电断网 “像这次郑州发生洪灾之后,在断电、断网的状态下,定位、导航全部失效,能否快速重建一个时空体系,恢复联系并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北斗立方研究院院长陈小忠表示,依托北斗系统,完全能够做得到。
2035年前后,我国将建成国家综合PNT(定位、导航与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andTiming)体系,打造以空天信息为基础的全景全域高精度导航定位,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空 天信息时代。
“北斗系统有短报文通信功能,只要基站 有电池,手机没有信号,照样能发送紧急短信求救。
”陈小忠表示,作为北斗时空领域的专业科研机构,他们将把北斗导航的应用在地面进一步延伸,研究核心技术,实时获取三维位置,在实时场景中实现北斗导航与室内导航融合。
他们联合研发的三维搜救定位雷达已完成样机的测试。
设备可直接穿透一般建筑物的砖混墙体等,能单人携带,探测被障碍物遮挡的人、动物等目标,集成度高、尺寸小、重量轻、性能高。
可用于地震地质灾害、隧道垮塌、泥石流、火灾等重大灾害的人员救助和受困人员定位搜救。
今年底开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将陆续发射160颗导航增强卫星,到2023年底覆盖全球,这一低轨卫星系统将把导航精度提高到厘米级。
北斗立方研究院借助这些天基互联和定位系统,研究完成北斗产业及应用需求在山东的落地。
比如,实时监测水库等大坝的位移形变,还有高楼、铁塔、海上风电塔、桥梁、危险源等,测量精度达到0.5毫米,通过细微变化提前 预判风险,发出预警信息,应对安全隐患。
在北斗立方研究院研发中心,记者看到大 型无人机、无人遥控车、双目摄像头等一系列导航增强设备。
陈小忠介绍,这里模拟了一个时空体系场景,综合利用导航卫星、遥感卫星、低空增强、地基增强、室内外融合、全景视觉定位等多源数据,借助自研大数据处理软件,提供室内外融合管理平台,打造了一体化的空地协同全域管理系统,解决了目前导航进了室内就失灵的弊端。
新技术助力智慧黄河建设 “我们的PNT时空管理平台已在一家油田应用,监测输油管道的跑冒滴漏。
之前,夜间漏油、盗油问题让企业非常头疼,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效果不理想。
使用常规的监控,在雨天也难以区分油和水。
我们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解决了这一痛点问题。
”陈小忠表示,这一技术还可以在矿山、隧道内部、危化园区、未知地带等特殊场景中提供服务。
研发人员在办公区设了一个路灯,上面加 装了各种仪器设备。
“这是我们正在推广的智慧路灯,利用路灯遍布城市的特点,作为信息采集处理的智慧终端,快速完成网络覆盖,实现智慧化管理服务,解决传统管理粗放、能耗大、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陈小忠表示,这一系统也将在济南进行试点。
基于北斗智能精准定位的现代服务技术,还准备应用于智慧黄河建设。
对黄河流域实施空、天、地一体化协同观测,全方位监控水质污染、洪水和地质灾害、沿岸生态退化、违章建筑等情况。
通过构建河床信息,有效管控岸堤风险隐患。
自动监测船可以代替人工,实时掌握坝底根石流失情况。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陈小忠表示,他们团队已经孵化一家实体企业,提交了21项专利申请,保护范围覆盖AI视觉、倾斜摄影、导航定位、云平台、场景仪等技术领域和产品。
北斗精准时空的应用正在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下一步将在物流、文旅、应急救援、农业、海洋等领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智慧化水平,导入北斗上下游产业,助力山东成为北斗产业新高地。
扶心扶志扶技 助孤困儿童圆梦 □记者胡沥中报道本报济南讯7月28日,济南市手拉手孤困儿童帮扶中心首届暑期夏令营活动落下帷幕。
来自天桥、历下、莱芜、市中等区的50多个孩子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活动。
济南市手拉手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志愿者服务团秘书长孟杉介绍,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他们摸排了380多个村庄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孤困儿童455名,其中包括孤儿和事实孤儿。
所谓事实孤儿,是指失去一方父母而另一方父母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双方父母虽然健在但是父母存在重残、重疾、精神问题等情况的困难儿童。
目前,该志愿者服务团已对接孤困儿童128名。
“给钱给物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到这些孩子,随着年龄成长,部分孩子出现沉迷游戏甚至是暴力倾向等问题。
”孟杉介绍,该志愿者服务团并非以钱、物帮扶为重点,而是以“扶心、扶志、扶技”为宗旨,通过长期心灵陪伴,引导他们找到人生志向,最终帮助孩子实现人生梦想。
“这种完全无偿的帮扶不是一两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志愿者信念不坚定提前退出,极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莱芜区志愿者服务团团长毕言国介绍,他们对志愿者要求非常高,在莱芜区1400余名志愿者中,目前筛选出二十几个人对接帮扶孤困儿童。

标签: #怎么样才能 #微博分期怎么样 #互联网 #怎么样才能 #自己的 #机上 #网站 #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