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打游戏流量卡怎么办

打游戏 2
2021年8月6日星期五责编:张亮万建刚美编:许明审读:邱立波 金评教育 现代金报 Education A02 今日金评 防未成年人游戏沉迷不妨多些解题思路 网络游戏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8月3日,一篇网络游戏的报道被刷屏。
报道指出,网络游戏的过度投入对我国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面影响。
2020年,我国超一半儿童青少年近视,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引发性格异化的现象呈增长趋势。
报道还将网游比作新型毒品,质疑“精神鸦片、电子毒品”竟长成了数千亿产业。
(8月3日澎湃新闻)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尤其游戏沉迷,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针对四川省泸州市某中学的调查表明,两三天玩一次网络游戏的学生占比为26.23%,几乎每天玩网络游戏的占比为11.66%;每天玩游戏时长为1-2小时的占比53.91%,每天玩游戏时长超过5小时的占比达2.28%。
任由青少年每天把大量时间用在玩游戏,绝对不是负责任的态度。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共识是,对于未成年人玩游戏要适当管制。
道理可以讲,讨论可以进行,就怕在一些概念问题上浪费时间,乃至争执不休、牵扯精力。
未成年人游戏上瘾,到底是因为逃避现实而选择游戏,还是因为选择游戏而逃避现实,谁是因谁是果,再有两年估计都讨论不出结果。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从已经达成的共识出发,推动问题进入可治理状态。
青少年沉迷游戏成因很复杂,但再复杂也有一根链条。
就跟疫情防控一样,最重要的就是 沿着链条展开部署,逐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根链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游戏运营方,要切实承担起责任。
不管什么市场,都有自己的底线和高压线,有些钱可以赚,有些钱要适度赚,有些钱根本就不能赚。
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尤其是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更要有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要算好大账和小账、长远账和眼前账的关系。
“防沉迷”不是哪一个环节的事情。
据称,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71%。
这么大的市场份额,不可能都是未成年人贡献的,成年人恐怕占了大头。
很难设想,在一个家庭中,成年人也在毫无节制地整天玩网络游戏,要求未成年人有克制力和免疫力,有点勉为其难。
而且,既然认可游戏上瘾和逃避现实有关,那就应该加大引导力度,帮助未成年人更多接触现实,回到线下,做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整天与网络为伍,在游戏中浪费时光。
对游戏沉迷不妨多些解题思路。
具体地讲,就是社会、家庭、学校、游戏运营方、主管部门等都要有问题意识,致力于发现问题,然后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已经形成共识的,明确具体要求的,必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千万不能变通,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把戏。
诚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防御系统,再严密的防御系统,也一定会有漏洞。
但还是要去努力建设防御系统,推动防御系统发挥作用,而不能空喊口号,在一些概念问题上“秀智商”。
毛建国 热点追评 “大学区招生”实为教育均衡样本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组织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作为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旨在解决民生领域的“痛点”“堵点”,在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意见,包括推行大学区招生、规范学校运行经费、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完善二手房参考价和建立租赁房参考价等。
(8月4日《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学区房”热度不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名校效应”。
基于此,深圳将推行大学区招生,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既打破了传统学区学位的概念,防范特定区域炒作“学区房”的现象,又体现了学区资源均衡发展的导向。
众所周知,教育部门禁止“跨区择校”,目的是为了避免中小学生无序跨片流动,确保免试就近入学。
然而,对于这项维护教育公平的善政,一些家长并不领情——如果户口及住房不在名校学区内,孩子就失去了上名校的机会。
于是,一些家长便采取“拼房择校”等非常手段,疯狂砸钱争抢”学区房”,“拼”进名校学区内,为孩子在名校“占坑”。
特别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受 利益驱使,在房地产广告中进行虚假宣传,热炒”学区房”,加剧了“拼房择校”乱象。
可见,治理“学区房”,不仅是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应该从维护义务教育根本理念的角度出发。
因为义务教育阶段,依照现有的《义务教育法》,是一个普惠的、非选择性、非淘汰性的教育阶段,也是政府必须提供的一个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深圳采取“大学区制”,房子和学位的对应关系会被打破,这对于“学区房”的炒作,可以说是釜底抽薪。
同时,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教学水平的均衡化会大大推进,这对于追逐名校的资本而言,也是釜底抽薪。
特别是,通过“大学区制”及教师交流制度,能够降低“学区房”的热度,引导购房者理性购房,通过理解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来选房和安排子女入学。
可见,推进“大学区招生”,实为教育均衡样本。
如果评价一个地方的教育政绩,不是看当地有多少名校,名校的升学率如何,而是看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大小,以及使薄弱学校的数量,与教育政绩成反比,想必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就会真心实意地去抓教育均衡。
汪昌莲 漫画严勇杰 百姓话语 顶岗实习须多些与工厂“同频” 在福建,有超过200处“校中厂”“厂中校”成为职校生的实习点。
不少企业为了吸引学生走进工厂,还为实习生“定制”比普通在职职工更优厚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在智能化程度更高、工作强度更低的生产线上“打磨”。
与工厂“同频”,顶岗实习有了新面貌。
(8月4日《工人日报》) 不必讳言,对实习生来讲,离就业地越近,越能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及就业前景。
毕竟,身处其境才能够让实习生真正感知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实操技能,职校生在实习期间不仅会“遇见”工厂,也有机会“遇见”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对自己的成长大有裨益。
也正因此,顶岗实习与工厂“同频”具有重要意义。
帮助职校生“亲近”企业、车间,让工学交替、岗位养成的实习成为主流,所带来的必然是多赢局面。
除去对实习生成长有利外,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比如,在校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导师项目中进行项目化的实习,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新材料、智慧用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如此,企业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人才,并为留住人才打下基础。
顶岗实习与工厂“同频”,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深度合作。
比如,不少企业为了吸引学生走进工厂,会为实习生“定制”比普通在职职工更优厚的工作条件,这就是积极向好的一面。
同样,对学校来讲,应该杜绝“放羊式”实习,职业院校在组织学生实习上,应该多花心思,比如,进一步加大对实习计划实施情况的全过程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权益保障,从而让学生在实习中收获知识、提升技能。
总而言之,顶岗实习就须多些与工厂“同频”。
当然,从实习生角度来讲,应该珍惜实习的机会。
诚如有的“老师傅”表示,职校生好比一个零部件,只有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打磨”,才能变成一个合格的成品,但这个“打磨”的过程必然艰辛。
事实上,就是这么个道理,实习生多些与与工厂“同频”,才能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杨玉龙 投稿邮箱 jinbaopinlun2012@

标签: #我该 #阿里 #找不到 #限额 #限额 #微信过期怎么办 #不回 #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