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互联网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互联网 5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2008年3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目录 前言.........................................................................................................2
报告术语界定............................................................................................3
内容摘要....................................................................................................4

一、农村互联网宏观情况........................................................................6 (一)经济发展情况

..........................................................................................................................

6(二)电信发展情况

..........................................................................................................................

7(三)互联网发展情况......................................................................................................................8
二、农村网民人群特征

..........................................................................11 (一)性别........................................................................................................................................

11

(二)年龄........................................................................................................................................

11(三)学历

........................................................................................................................................

12(四)收入

........................................................................................................................................

13
三、农村网民的互联网使用深度..........................................................14 (一)农村网络应用概述................................................................................................................14
(二)农村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14
(三)农村网民的娱乐情况............................................................................................................15
(四)农村网民与互联网的互动情况............................................................................................16
四、农村网吧发展状况
..........................................................................17 (一)农村网吧现状

........................................................................................................................

17(二)农村未成年人网吧上网情况................................................................................................18
五、农村手机上网发展状况
..................................................................19六、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20
1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前言 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渠道之
一,网民可以跨越地域等差距,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
不仅如此,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这种二元结构表现在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等多个方面。
城乡之间二元结构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于诞生时间不久的互联网发展之中。
从社会发展来看,农村信息匮乏是引致二元结构的一个因素。
重视和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可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化解二元结构的诸多矛盾,也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揭示我国城乡互联网发展差距,了解农村网民上网状态与行为及农村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2005年至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一直致力于农村互联网的研究,并在2007年推出了《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引起社会较大反响。
2008年又推出了此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希望能够为政府制定农村信息化发展策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参考依据。
此份报告为CNNIC第21次调查数据的深度挖掘,样本量为全国范围内的2293个,综合了家庭固定电话调查、手机调查、大学生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3月
2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报告术语界定 ◇网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
◇网吧网民 指在网吧上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在网吧上网的网民。
◇手机网民 指半年内曾经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农村网民 指目前居住在农村的网民。
◇未成年网民 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网民。
◇调查范围 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 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7年12月31日。

3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一)中国总体经济和电信发展形势良好,政府重点扶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发展,农村互联网发展潜力较大 2000年以来,中国GDP从9921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
同期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渐提高,2004年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也已经超过10%。
政府已经意识到信息鸿沟对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影响,于2004年启动村村通电话工程,效果斐然。
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经实现99.5%的行政村通电话。
(二)农村互联网规模增长较快,但与城镇差距仍旧较大目前农村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127.7%,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
2007年7300万新增网民中的4成,即有2917万都来自农村,农村互联网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但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仍旧较大。
目前74.9%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
农村非网民中,有53.3%的人不上网原因之一是不懂电脑或网络,23.1%的人不上网原因之一是没有上网设备,影响农村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
(三)农村网民主要以男性和年轻网民为主,高中学历者和初中学历者是其主要构成农村网民中男性较多,占到62.7%,比城镇网民中男性比例的55.9%高出6.8个百分点。
农村女性居民在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上的落后,造成了农村网民性别比的差异;农村网民年轻化程度较高,25岁以下的比例高达61%。
比城镇相应的42.8%高出18.2个百分点;农村网民中初中学历者占到38.4%,高中学历则是40.8%,两者合计占到了农村网民总数的近80%。
(四)农村网民的互联网应用深度比城镇浅,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目前农村网民平均上网时长是12.3小时/周,比城镇网民的17.9小时/周的使用深度要浅。
从细分互联网应用上看,代表信息获取方式的网络新闻、搜索引擎使用率分别为61.4%和56.6%,分别比城镇居民相应使用率低了15和18个百分点;娱乐是多数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多数网民仅将互联网当成聊天工具和玩乐工具,网络音乐和网络影视的在线收听观看率非常高,分别有86.4%和76%的农村网民使用这两项网络应用;此外,农村网民在网上发帖(回帖)的比例是21.5%,比城镇网民的36.8%低了15.3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在互联
4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网上的互动程度低于城镇网民。
(五)农村网吧盛行,提供上网渠道的同时凸显出较多经营违规问题,尤其是未成年人 进入网吧上网比例较高农村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已经接近半数(48.5%)。
即5262万农村网民中,网吧网民 已经达到2552万人,网吧是农村网民上网的重要途径,以收入不高的男性网民为主。
但网吧违规经营及农村中小学生网民出入网吧的情况仍比较严重。
农村未成年网民出入网吧的比例高达45.4%,这一现象要比城镇普遍的多,同期城镇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仅有26.1%。
农村这些未成年网民中,87.6%都是学生。
(六)农村手机上网渐成规模,发展潜力较大在手机上网方面,农村与城镇差异不大。
5262万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23%,同期城镇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22.6%。
农村上网设备的相对匮乏,手机上网成为农村网民上网设备的有益补充。
农村手机上网的现有用户主要以30岁以下的男性为主,用户包括学生、当地乡镇政府企业工作人员、农业种植或养殖户、农民工等各种阶层。
农村是互联网高速增长的地区,又处在WAP快速增长的时期,农村手机上网潜力巨大。

5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一、农村互联网宏观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条件是电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经济和电信发展的程度是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 的两个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2000
年以来,中国GDP已经从2000年的99215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8年间GDP总 量翻了一番。
在总体宏观经济形势大好的情况,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同步迅速提高,2000 年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一直持续增长,尤其是2004年以来,年增长率均超过10%。
尽管中国整体上经济发展迅速,但中国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较大。
2000年时,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人民币/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的2.8倍,到2007年时,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3倍。

1 城镇与农村收入增长情况
1 年份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280686077038472942210493117591378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2532366247626222936325535874140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 9.2%12.3%10.0%11.2%11.4%12.1%17.2%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 5.0%4.6%5.9%12.0%10.9%10.2%15.4% 经济水平的高低对互联网造成的直接影响是硬件设施方面。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农村居民的电脑拥有水平。
2006年底农村家庭2.73台/百户,同期城镇则已经达到了47.2台/百户。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6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二)电信发展情况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电信基础设施的支持。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迅猛,无论是在通信网络建设上,还是在居民实际电话覆盖率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基础传输网,截至2007年12月,中国光缆线路长度已经达到573.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7.4万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747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1116.3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85316.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8539.2万个
2。
xDSL接入和以手机为设备的无线接入是目前居民个人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中重要的两种方式。
这两种方式分别需要固定电话网络的铺入和手机的拥有。
中国居民拥有的固定电话和手机数量增长较快,居民覆盖率逐步提高。
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7年12月固定电话已经达到3.7亿户,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5.5亿,年增长率达到18.7%。
亿 中国手机用户数年增长率 6.0 24.6% 5.0 4.6 3.94.03.3 3.0 2.7 17.5% 17.2% 2.0 5.5 30% 25% 20% 18.7%15% 10% 1.0 5% 0.02003.12 2004.12 2005.12 2006.12 0%2007.12 注:根据信息产业部数据整理 图1中国手机号码用户数 从全国范围看,电信业对互联网发展的束缚不明显,但农村地区的电信业发展还不够深 入。
在固定电话上,农村居民的拥有率是城镇居民的约2/3,移动电话上则仅是城镇居民的 4成。

2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城镇与农村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拥有情况 城镇居民(部/百户) 农村居民(部/百户) 93.30152.88 64.0962.05 2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12月份统计月报。

7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近年来政府对国家信息化尤其重视,从中受益最大的是农村地区。
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了农村地区电信水平的迅速提高,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接入线路。
近年来政府对国家信息化尤其重视,从中受益最大的是农村地区。
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了农村地区电信水平的迅速提高,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接入线路。
2004年信息产业部组织各大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服务的划时代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
第一阶段任务是2005年以前实现“邮电十五规划”中“全国95%以上行政村通上电话”的目标,第二阶段任务是继续实施行政村通电话项目、增加农村电话普及率并将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开发应用农村适用信息资源,“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这一工程目前已取得巨大成效,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经实现99.5%的行政村通电话。
(三)互联网发展情况 中国整体互联网处于快速增长的势头。
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年 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
总体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 16%。
快速增长的农村网民构成了新增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农村网民规模年增长率超 过100%,达到127.7%,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人,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
7300万新增网民中的4成,即有2917万来自农村。
但城镇与农村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 农村仅为7.1%。
不仅如此,农村在互联网基础信息资源上的发展水平也相对不高。
根据统 计,目前全国3万4千多乡镇中,有独立政府域名的乡镇政府仅为2719个,不到全国乡镇 政府总量的十分之
一。
乡镇一级政府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期状态,政府管理信息向下传达、 乡镇实际生产、生活信息统计提交,仍使用传统的会议和纸面方式。

3 城镇与农村网民数量增长情况 城镇网民数量(万人)
农村网民数量(万人)全国网民总数(万人) 2006.122007.62007.12 11,38912,45815,738 2,3113,7425,262 13,70016,20021,000 从地域分布上看,网民多数集中在东部,尤其是农村网民,这种地域分布更明显,超过
8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6成的农村网民都在东部农村地区。
从互联网普及率上看,东中部地区也相差较远,东部地 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出10个百分点,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也存在于东中西部地 区之间,中西部农村尤其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劣势地位,理应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地区,以 期通过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表4
城镇网民比例 网民在东中西部的分布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58.5% 22.6% 农村网民比例 63.8% 20.8% 西部地区18.9%15.3% 合计100.0%100.0% 表
5 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 东中西部的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33.0% 21.0% 14.4% 4.4% 西部地区23.1%3.5% 总体网民27.3%7.1% 对推广农村互联网影响最大的是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这些可以从非网民回答的不上网原因中窥见一斑。
非网民回答的不上网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非网民自身素质问题,即不懂电脑或网络,与非网民受教育程度有关;一类是硬件限制,没有上网设备或者当地无法接入互联网,与居民的月收入水平及社会经济水平相关;还有一类是主观原因,不感兴趣等,最后一类是互联网方面的原因,互联网的质量不佳使人远离互联网。
网民不懂电脑或网络是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这一点对农村居民的限制尤为明显,有过半数53.3%的农村非网民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不上网,比城镇非网民高了近10个百分点。
除去没时间上网外,没有上网设备是农村居民不上网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居民中这一原因比城镇高了5.3个百分点。
这些不上网的原因表明,农村居民主要受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硬件设施问题的影响而不能上网。
这些方面也是政府和社会推广互联网应特意关注的方面。

9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上网费用贵家长/老师不允许上网 不感兴趣年龄太大/太小 5.1%3.2% 2.3%1.8% 农村网民不上网原因城镇网民不上网原因 14.6%17.8% 13.2%18.9% 没时间上网 25.2%28.7% 无上网设备 23.1%17.8% 不懂电脑/上网 53.3%44.0% 0%10%20%30%40%50%60% 图2城镇与农村非网民不上网情况 城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的不平衡,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新因素。
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构建信息化各类应用平台,提高农民信息化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化服务和建设,让信息化成果惠及“三农”,是各级政府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10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二、农村网民人群特征 (一)性别 从城镇与农村的情况看,农村网民中男性较多,占到62.7%,城镇网民性别比则要均衡一些。
影响居民是否上网的两大重要原因是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
在农村,这两者对女性居民的影响尤为明显,导致女性上网人数偏低。
在教育方面,长期以来农村存在重男轻女思想,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要低于男性。
从全国来看,农村女性在就业上,部分存在思想观念滞后的问题,总体文化水平比男性较低,存在就业结构单一化等现象。
农村网民性别发展不平衡会影响到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男性占较大比重,偏重于男性的互联网应用,如网络游戏等发展会相对较好,而网络购物等略偏女性网民的网络应用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国水平。
100%80%60%40%20%0% 44.1% 55.9%城镇 37.3%女男 62.7%农村 (二)年龄 图3城镇与农村网民性别结构 我国总体网民的特征是偏年轻化,25岁以下网民超过一半(50.9%)。
而农村网民则更 11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趋于年轻化,农村网民中25岁以下的比例高达61%,学生网民占据较大比重。
再者,在受收入影响较大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收入提高,受教育水平才提高幅度较大。
改革开放距今有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受教育的居民年龄在30岁以下居多。
农村网民的年轻化,决定了农村互联网的娱乐倾向性更强。
50% 40% 34.9% 城镇网民年龄结构 30% 26.1%24.4% 农村网民年龄结构 20%18.4%10% 20.4%15.9% 12.3%10.2%10.2%5.5% 8.9%5.6% 5.3%1.9% 0% 不到18岁18~24岁25~30岁31~35岁36~40岁41~50岁50岁以上 图4城镇与农村网民年龄结构 注:少量网民拒绝回答是城镇还是农村,按照此图推出的某个年龄段城镇与农村网民数量总和与此年龄段的总体网民略有差异,下同。
(三)学历 城镇与农村网民之间的学历分布差异较明显,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偏低。
城镇网民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居多,但农村网民中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者居多。
尤其是初中文化程度的网民,城镇网民中只有17.4%,农村网民则达到38.4%,农村比城镇高出21个百分点。
在农村开展信息化及互联网普及工作,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网民和非网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的情况,力图使农村网站上的信息通俗易懂化,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利用互联网获取有益信息。
12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50% 40%38.4%38.1%40.8%城镇网民学历结构 30% 农村网民学历结构 20% 17.4% 19.5% 16.5% 10%6.9%7.8% 0%初中以下 初中 高中 8.6%大专 4.2%大学本科 1.5%0.2% 硕士及以上 (四)收入 图5城镇与农村网民学历结构 农村网民中收入低于1000元的比例较高,超过半数(54.4%),这一比例比城镇相应比例高出17个百分点,这一点与农村整体偏低的经济水平相关。
50% 40% 31.1% 31.0% 城镇网民月收入结构 30% 28.0% 农村网民月收入结构 19.9%20% 10%4.4%5.4% 17.9%13.2% 14.6%9.6% 10.4%4.8% 6.6%3.3% 0%无收入 1~500元501~1000元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以上 图6城镇与农村网民收入结构 13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三、农村网民的互联网使用深度 (一)农村网络应用概述 目前农村网民平均上网时长是12.3小时/周,比城镇网民的17.9小时/周的使用深度要 浅,这与农村网民的构成有一定关系。
原因之一是,农村网民中的中小学生网民比重较大, 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上课,课余时间才能上网,上网时间要短一些;再者,农村网民中新 增网民较多,而初上网的网民上网时长要短一些。
农村主要网络应用使用率如下表。

6 搜索引擎
电子邮件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新闻电子政务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更新博客/个人空间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网络求职即时通信 按城乡差距大小排序的网络应用使用率 城镇网络应用使用率农村网络应用使用率 74.4%58.0%23.3%76.3%28.6%22.1%24.2%17.6%22.8%16.8%60.3%9.4%79.6% 56.6%40.7%8.0%61.4%14.7%9.4%14.2%8.5%16.0%13.6%58.2%8.0%81.2% 农村与城镇差距17.9%17.3%15.3%14.9%13.9%12.7%10.0%9.1%6.8%3.2%2.1%1.4%-1.6% (二)农村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 农村信息匮乏是当前可能拉大农村与城镇发展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问题,交通相对不便,互联网无疑是给农村提供信息最方便快捷的渠道。
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低价地获得先进技术和信息,可以在种植、养殖和打开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获得所需信息。
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可以在管理、农村教育、医疗和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较大。
14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搜索引擎、浏览新闻、访问政府网站等都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
目前农村有56.6%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这一普遍的互联网工具在农村的使用率还不够高,比城镇低了18个百分点。
在网络新闻和政府网站访问上同样存在这样的差别,农村网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较低。
针对农村农民的信息化需求,以致富为主要目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是信息提供方面,可以计划筹建当地农业信息网,整合适合当地农村的信息,以简便易行的方式发布。
另一方面,从信息需求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用互联网这种新技术获取信息可能存在的困难,在镇、村等基层设立农业信息服务站,配备各级农业信息员,多进行培训,随时给农民提供上网指导。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市建立了服务站。
互联网对农村的另一个重要应用体现在网络教育方面,网络教育可以成为农村网民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和技能的便捷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农村教材和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弥补。
网络教育对于各方面条件比较缺乏的农村来说,甚至比对城镇更为重要。
但目前中国的网络教育使用率不高,尤其是农村,仅有13.6%的使用率,比城镇还低了3.2个百分点。
要改善这一点,需要重视农村学校的互联网普及推广。
将互联网的使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使得当前一代或下一代农村人都会使用互联网。
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一面,抑制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网民的娱乐情况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较为单一化,娱乐是多数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
网络音乐和网络影视的在线收听观看率超过城镇,分别有86.4%和76%的农村网民使用这两项网络应用,很多农村网民仅将互联网当成聊天工具和玩乐工具。
在农村,网民使用即时通信的比例高出城镇1.6个百分点,玩网络游戏的比例也高达58.2%。
农村网吧的盛行给互联网娱乐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村家庭上网基础设施,如电脑等拥有量较小,众多有需求的农村网民涌入网吧上网。
网吧为尽可能地吸引网民上网和延长网民上网时间,会大力挖掘互联网的娱乐功能。
而农村网民进入收费网吧上网,注意力大多仅集中在比较容易上手的互联网娱乐服务上,对其他互联网应用甚少加以关注。
促进农村网民更多地关注互联网的其他有益方面,需要多方面齐抓共管。
一方面,宣传到位,使广大农村网民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除了娱乐功能外,还可以帮助发家致富,引导农 15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村网民的注意力转移到互联网的其他有用面;另一方面,从硬件和接入方式等方面改善农村网民上网的实际困难;再者,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使网吧做到规范经营,可考虑适当限制网吧内娱乐功能的发展。
(四)农村网民与互联网的互动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已经成为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匿名性,使得网民在网上对社会事务踊跃发表意见。
农村群体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属于弱势群体。
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农村在法制意识和执行等各个环节都比较薄弱,在社会上的声音比较小。
在互联网上,农村网民的声音也略逊一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农村网民在网上发帖(回帖)的比例是21.5%,比城镇网民的36.8%低了15.3个百分点。
农村网民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影响了农村网民在互联网上的声音。
根据研究,网民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参与互联网互动的踊跃性密切相关,学历越高,越倾向于在网上发帖(回帖)。
恰当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对于上传下达农村民意民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
16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四、农村网吧发展状况 (一)农村网吧现状 在上网地点上,农村网民与城镇网民存在较大的差异。
农村网民在上网地点选择上,网吧与家庭几乎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家上网的比例略超过半数(53%),在网吧上网的比例已经接近半数(48.5%)。
即5262万农村网民中,网吧网民已经达到2552万人。
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不高,家庭上网设备和上网接入设施相对较少,网吧不仅是作为一个产业,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更是在信息渠道上,给众多网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渠道,农村网吧规模应势而起。
100% 80% 76.9% 60% 53.0% 40% 20% 城镇网民上网地点农村网民上网地点 48.5% 29.8%15.0% 28.6% 0% 家里 单位 网吧 图7城镇与农村网民上网地点 在农村网吧上网的人群以男性网民为主,占到近3/4(73.3%),这些网民的学历主要是初中和高中,这两者的比例都超过了4成,初中学历占到41.3%,高中学历占到46.4%。
这些网民的收入水平要低于网民平均水平,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达到58.1%,比农村网民平均水平低了近4个百分点。
网吧经营过程中,在给农村网民提供方便的同时,违规现象也屡禁不止。
如大量黑网吧的存在、超时经营、未成年人的涌入及暴力黄色信息浏览等。
在监管相对松懈的农村,这一 17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现象更加突出。
目前网吧的管理主要由工商、公安、文化、电信四个部门管理网吧的经营,网吧需要有公安机关安全审核文件、文化行政部门的《文化经营许可证》、电信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及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才可以营业。
四个部门需要通力配合和协调,才能够对网吧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
(二)农村未成年人网吧上网情况 农村5262万网民中,18岁以下网民比例占到26.1%,即有1373万人均为未成年网民。
2007年6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早在2002年,国家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且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
但网吧违规经营及农村中小学生网民出入网吧的情况仍比较严重。
农村未成年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非常高,达到45.4%。
这一现象要比城镇普遍的多,同期城镇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仅有26.1%,比农村低了近20个百分点。
农村这些未成年网民中,87.6%都是学生,学生大量进入网吧上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
加强对未成年人规范上网的引导,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18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五、农村手机上网发展状况 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农村与城镇在涉及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但在手机上网方面,农村与城镇手机上网比例差异不大。
5262万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已经达到23%,农村手机网民已经达到1210万人。
同期1.57亿城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22.6%。
在农村某些地区,手机成为很多居民的通讯工具,手机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农村手机上网的发展。
农村上网设备的相对匮乏,使得手机上网成为农村网民上网设备的有益补充,各大运营商也在为农村手机上网作出各种努力。
2007年9月份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领导在互联网大会上讲话时提到,为了解决农村手机上网难的问题,中国移动已经开发了专门的技术。
观察农村手机上网网民的特征,主要以30岁以下的男性为主,用户包括学生、当地乡镇工作人员、农业种植或养殖户、农民工等各种阶层。
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利用手机上网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温州早在2006年即开通了WAP信息电话和手机上网等服务。
手机上网可以在农产品生产需求、农资供应需求、农产品销售需求、国家农业政策法规发布等各个方面及时准确地给农村提供有益信息。
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5月公布的《中国W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目前WAP在我国进入快速增长期,农村是互联网高速增长的地区,又处在WAP快速增长的时期,农村手机上网潜力巨大。
19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六、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 (一)结合农村网民不上网原因,在农村进一步推广互联网 对推广农村互联网影响最大的是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
调查非网民不上网原因,不懂电脑或网络是最主要的因素,没有上网设备是农村居民不上网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工程建设,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改变,这些工程建设主要是保证了互联网接入方面的基础设施,是推广农村居民上网的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高度重视农村居民上网问题,增加财政补贴,设立上网点,满足农村网民的获取信息等基本上网需求。
针对农村受教育水平不高的情况,当地政府网站应力求简单易懂,并开展对农村居民的上网培训工作,缓解农村居民对上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二)在农村地区加强对互联网的宣传 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许多农村居民并没有切实感觉到互联网的用途。
增强居
民主观上网意识是推广互联网的重要手段。
可以让农村居民认识到通过互联网交流的便捷。
即时通信、电子邮件和网络电话等都是简单易行的沟通手段,再者,可以通过获取信息是互联网最突出的优点,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政府配套整合农民切实相关的信息与建设网站,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
(三)推动中小学校互联网普及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力推广,已经保证了99.3%3的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学校是培养和提高下一代农村居民素质的最重要的地方。
学校是一个规范和可以长期进行培训的渠道,在中小学校开设网络课程,提高农村居民的上网技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目前农村中小学生存在涌入网吧上网和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各种问题,这是农村互联网自由发展的结果。
中国互联网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互联网总体上是一个利大于弊的新生事物,对于居民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禁止上网不符合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农村也是如此,在中小学校开设网络课程并不会加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在于管理措施的得当与否。
在学校开设网络课程,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一面,比让中小学生自由接触互联网,受互联网 32006年底数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20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负面影响较多要好得多。
遏制这些问题的手段应该是齐抓共管,从网吧管理、互联网内容治理、家长学生教育等多方面加强控制。
(四)加大网吧管理力度 大量的农村网民没有上网设施,选择在网吧上网,农村网吧的盛行和疏于监管,已经使农村网吧成为众多重要社会问题的滋生地。
农村网吧对农村网民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城镇网吧对城镇网民的影响力。
大量中小学生网吧上网问题、网吧暴力黄色问题的存在,使得网吧的治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黑网吧的存在,使得这些问题屡禁不止。
这些黑网吧为了追求较高利润,违规超时经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且上网环境恶劣,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目前网吧的管理主要由工商、公安、文化、电信四个部门负责,四个部门需要通力配合和协调,并加大惩罚力度,才能够对网吧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
(五)大力推广的农村手机上网,使之成为上网有效补充手段 农村上网设备的相对匮乏,使得手机上网成为农村网民上网设备的有益补充。
在农村,依托运营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促进手机用户数的发展,手机上网也应该凭借可以随时查看的优点,成为农村上网的一种新渠道。
而上网对农村网民帮助最大的方面是信息获取,手机上网可以在农产品生产需求、农资供应需求、农产品销售需求、国家农业政策法规发布等各个方面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可以及时准确地给农村提供有益信息。
对于政府来说,还可以选择对当地农村居民有益的信息,通过手机上网,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获取。
21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附录图表目录 图1

中国手机号码使用数.........................................................................................................

7图2城镇与农村非网民不上网情况........................................................................................10图3

城镇与农村网民性别结构................................................................................................

11图4

城镇与农村网民年龄结构................................................................................................

12图5

城镇与农村网民学历结构................................................................................................

13图6

城镇与农村网民收入结构................................................................................................

13图7

城镇与农村网民上网地点................................................................................................

17表1

城镇与农村收入增长情况....................................................................................................

6表2城镇与农村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拥有情况..........................................................................7表3城镇与农村网民数量增长情况

............................................................................................

8表4网民在东中西部的分布

.......................................................................................................

9表5东中西部的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对比.....................................................................................9表6

按城乡差距大小排序的网络应用使用率............................................................................

14 22 本报告版权归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有。
如引用或转载,请注明来源。
23

标签: #互联网 #朋友圈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