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写字板,微信什么时候可以借钱

什么时候 7
08写字板 你好哇。
我还记得20岁的你哦,你在为情所苦。
快20岁的时候,你写了一篇《快二十了》,很感动自我,打电话读给单箭头的男同学听,他也是好性子,居然听完了。
文章充满了各种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比喻,每句都有小心思,像个开屏的孔雀,“看我啊,看我啊,我多有才华,我多聪明,我是值得爱的啊。
”后来你会知道,你觉得重要的东西,他人没有义务配合你也觉得重要。
后来你会明白,要这么求的,就是不会成的。
你会痛苦一段时间,但别着急,过几年,你会理解这一点,再过几年,你会真正接受这一点。
等你40岁的时候,面对爱情,就会彻底躺平了。
你会发现一切都不再新鲜,但不新鲜也没有什么,只要是真实的,就还值得享用。
而最重要的变化,是你会彻底明白,爱情只是依附于你自我之上的一小部分而已,它的成功或失败,并不能定义你人生的成功或失败。
你和父母的关系总处不太好。
你会着急逃离家庭,想要自由的同时又发现自己也依赖父母给予的现实保护。
你为自己的怯懦羞愧。
你为人生中所有错误的选择寻找责任人,非常方便地,总是甩锅给你的父母。
大概要到快30岁,你这个过于漫长的青春期才会终于结束。
你会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任何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你会学会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你认识到他们是你人生的起点,是你无法摆脱也不必摆脱的背景,而你孝顺他们的方式由你自己选择,正如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选择一样。
终于,你承认你爱他们,他们也无疑爱着你,可能比你爱他们要深得多。
你学会了强硬地划一条线,线内的一切不可商量,线外的,都由得他们。
你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因此非常财迷。
二十来岁的时候,你订阅各种时尚杂志,沉迷于买衫、买包、买鞋,渴望自己成为《欲望都市》里的Carrie。
25岁的时候你还做过一次傻事,在某个化妆品柜台被柜姐冷眼了,气不过,买了一大堆并不想要的东西,只为了报仇一样地欣赏她脸色的变化。
这事情做得太傻了,傻得我记到现在,偶尔仍然会拿出来提醒自己:一个不自信的人可以愚蠢到什么地步,妄想用钱来买到她并不需要的虚假尊重。
你是个努力工作的人,运气也不差,你没有过穷日子,你会拥有自己的车、自己的房,会有一柜子包、两柜子鞋和满出来的走入式衣柜。
但你会知道,拥有这一切并不会让你变得快乐多少。
你会有好几年不开车,走路、公交、共享单车、滴 ◎静岛 今天是我39岁的最后一天,下午和朋友聊天,忽然感慨,20岁的我见到如今的我,不知道会怎么想。
如果可以穿越时间,真想给20岁的自己写封信。
那就写吧 滴,你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开车,你喜欢一个人走很长的路,只为了享受漫长的走神。
你最终明白,安全感不是钱带来的。
钱的确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但那些最核心的问题,恰好是钱无法彻底解决的。
你会想通,能够让你定义“你是谁”的,永远都不可能是外在的标签,不是开什么车住什么楼盘用什么品牌的护肤品挎什么包。
20岁的你总想讨好所有人,想和所有人成为朋友。
忙着和一些人成为知己,忙着和另一些人割席,忙来忙去,只为了在人群中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
你在大学毕业那年生了一场病,你以为自己会瘫,甚至会死。
有那么一段时间,身边的几乎所有人都继续着他们的生活,而你在父母的陪同下辗转于医院, 2021年7月3日星期
等待检查结果,等待治疗方案,时间对你来说暂停了。
你应该感谢那场病,它没有要你的命,它好像什 么都没要,它只是让你比同龄人更早地知道了,你随时可能离开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离开你,不会有任何不同。
这之后,你决定活得自我一点,哪怕那个“自我”不让人喜欢,人生苦短,先喜欢自己。
你不再轻易失去好朋友。
对于交际圈中经过多年时间仍然能够保留那几个人,你变得宽厚大度,大家都是人,每天一堆破事追着,彼此能给个好脸色,不容易了。
你相信如果遇到什么事情,有那么几个朋友,随时可以借钱给你,你心中也有那么几个人,如果遇到生死攸关的事情,你甚至愿意卖房子借钱给他们。
你会发现,你最爱的运动,慢慢变成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慢跑、游泳、踩椭圆机、散步、拉伸(你甚至在39岁的最后一个月解锁了劈叉)。
人生滋味,无法确切描述,大概像是台风天躲在家里喝热汤吧,窗外是青灰色的天空,风起云涌,呼啸而过,但你相信房子不会塌,日子总会继续,此刻不妨当是一场奇遇一般的风景看着。
据说人老的一大征兆是开始回忆过去,开始给出忠告,那么你是老了。
但好消息是,此刻的你仍然认为人生还有很多好事情会发生,你对未来保留无限好奇和斗志。
你不相信“四十不惑”,你对人生仍然有很多疑惑,其中一些可能让你未来摔跟斗,另外一些可能让你得到新的进步,天知道呢。
在39岁的最后一天,你收到的月季叫“探险者”,你觉得这花太适合你了。
你不怕这样的老了。
谢谢你20年来的努力,让你成为了现在的我,接下里的日子,我也会努力的。
在猪肉忒便宜的六月吃了“一头猪” 按当时行情,一头猪能抵她搬十次家,她不做赔 ◎蔚新敏 钱买卖 去年春节前胖燕搬的新家,挪窝的礼金我早就奉上,她没请客,说猪肉太贵,等便宜了请我吃一头猪。
我在小本上给她记着这一笔账。
胖燕不傻,按当时行情,一头猪能抵她搬十次家,她不做赔钱买卖。
最近,胖燕请吃饭的次数多,态度豪横,“来不来,猪肉大葱的饺子,不吃白不吃啊”“,卤猪蹄,不啃白不啃呀”。
还都在她家,一般人没这待遇,做得好吃不好吃搁一边,热情可嘉。
有天她做了冰糖排骨,色泽不红亮,有点黑。
糖炒煳了,有点苦,我吃着硬,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也不敢问,因为我也不会做。
她又做了糖醋小排骨,酸甜可口没腥味,傻瓜做法,网上买的糖醋汁,价格比猪肉不便宜。
我告诉她放点柠檬汁更香。
她夸我穷讲究,我一高兴,给她做了个清水排骨,过程啥都不放,熟了放个葱段,点一丁点香油,她说我做的月子汤,没灵魂,猪肉这么便宜,她要折腾点有灵魂的。
胖燕有个朋友是成都的,小成都朋友圈发的,“猪肉便宜了,家乡人都在反季节做腊肠”。
胖燕来了灵感,如果做了腊肠,基本就吃了一头整猪了。
择日胖燕开始做腊肠,那天五花肉十二块钱一斤。
小成都把步骤教给胖燕,胖燕打印在纸上,来我家做,因为需要大冰箱,她家的冰箱被十二块钱一斤的猪肉塞满,没地儿。
尽管我对腊肠不感冒,我还是把胖燕和猪肉请进了家。
猪肉比胖燕早到三天,先进入冰箱冷冻,拿出来化冻的时候,胖燕感慨“:好多年没这么便宜了,吃个 够。
”不知道是恨物价还是恨猪,肯定是恨物价,搁以前,但凡说到吃,胖燕的口头禅就是“:我是不会做腊肠吗?我是买不起五花肉。
” 胖燕把腊肠的调料跟肉在一起搅和了半个小时,跟小时候和泥似的豪横,连抓带捏,然后用漏斗灌,太慢,她竟然让我去店里拿了个结构胶枪,愣打进去的,省事多了。
我第一次看到人造肠衣,真结实。
灌完了后她像模像样捆扎,把肠子分几个段,牙签扎小孔排气,晾晒。
我特意把我家背阴的书房腾出来,把小时候给儿子晾褯子的铁架子找出来,腊肠一条条挂上,借了一厂家的大功率的工业电扇,吹了两天。
胖燕交代必须吹两天,好吧,一分钟都不会少,到点了摘下来放冰箱冷冻。
冷冻后又晾一天,然后再冷冻。
我完全照着小成都写的步骤做的。
冰箱冻了一周后,拿出来,上锅蒸,揭开锅盖见证神奇的一刻到了,我和胖燕都挺满意,色是腊肠的色,味是那股味。
可是,吃着,老觉得酸。
我和胖燕第一感觉因为地域不对。
小成都说成都那儿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腊肠,俺们说北方夏天热。
小成都说一定是某个环节没弄好,她微信视频胖燕,一条条排查。
最后问“有没有见太阳?”胖燕问我,我问家里人,真相大明,岔子出在我家儿子身上,他想用铁架子当单杠,就把肉放阳台上晒了一个小 时,发现架子扛不住他,换回来了,结果,酸了。
那一大疙瘩肉,可惜了的。
我们不敢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吃出好歹来都 是事。
夜黑风不高的晚上裹严严实实扔到垃圾处理站,不敢放垃圾桶,怕被人扒拉出来骂浪费粮食。
我跟胖燕像做坏事似的特忐忑,墨镜帽子都戴上了,自己觉得隐蔽,其实都在现代设备的监控之下。
发誓就这一次。
胖燕是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的主儿。
胖燕觉得岸上看游泳的跟下水游是两码事,不听小成都的,这次,胖燕自己网上搜的视频,研究做肠。
自己配调料,广式的,甜的。
肠子卖相还可以,就是肠衣和肉是分开的,蒸熟切开肉不成型,碎碎的。
不用专家评论,我俩眼神一对,“肉太少”。
我嘟囔她“这么便宜还舍不得放肉”,她说“:便宜就是贵了,两次加起来,已经跟猪肉三十一斤做出的成本差不多了。
”碎就碎吧,我们两家吃了好几顿饺子馅、炸酱,剩下的炸了几颗丸子。
丸子几颗,油半锅。
物以稀为贵,我真觉得糖醋丸子好吃。
转天,胖燕请我在一家小饭店吃了一盘熘肥肠。
我在小本上给胖燕勾掉那笔账,写了句:“无论如何,我们在猪肉忒便宜的六月吃了‘一头猪’。
” 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成为我的朋友 要交朋友,世间自有和你同频的人出现,如果一直没有那么一个人,那是你自己人生的荒芜 ◎青羽 暑假将至,用微信和读大学的女儿闲聊,商量这个假期去哪儿玩。
女儿说,我计划和同学去西安。
我们要好好在西安住几天,静心感受一下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错愕。
女儿对古城的向往我是知道的,她高中时有一阵子想报的大学就是西电,后来阴差阳错没去成“,去西安好好住几天”就成了我们顺理成章的预期。
可我没想到的是,现在女儿这个预期里没有我,确切地说,没有家人。
和男同学?我第一反应脱口而出。
小妮子谈恋爱了?没听她说起过啊。
不是,是女同学。
女儿嗔怪。
我暗暗舒了一口气。
那我们呢,我们不一起去吗?我问。
“你不是一直喜欢自然风景吗?西安主要是人文古迹,你要去吗?”女儿也表达出她的疑惑“,还有,小小董会喜欢去西安吗,那么热!这个季节去可是挺热的。
你们应该带着他去个凉快有趣的地方。
”小小董是我家老
二,姐弟两个年龄差得多,实话说,女儿考虑得有道理。
可是我莫名有点沮丧。
养育女儿这将近二十年,我一直以“我和女儿是朋友”而自得骄傲。
我时 时事事注意听取她的意见,我蹲下身来和她沟通,我提醒自己站在她的角度想问题,我向大家宣布“我和女儿是闺蜜”。
我曾经以为,我会和女儿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但现在女儿告诉我:妈,你喜欢的是自然风景,人文古迹是我喜欢的。
我不需要你为了成为我的朋友,迁就自己的喜好。
你应该是你自己。
是的,她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之前看过许多育儿书,都在情真意切教导我:作为一个现代家长,不要总是端着“家长架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
作家池莉写过一本书,《和女儿一起长大》。
她说,我们之间不仅仅是母女情,更多的是朋友情,只有站在平等的角度下,彼此才能做到公平正视对方给予自己的一切。
作家龙应台也写过一本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她说,后悔在母亲还认得她的时候,没将她当成一个女朋友看待。
但现在我女儿告诉我,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成为我的朋友。
我很沮丧。
我和女儿的这番话,是在家庭微信群里聊的,所以当天晚上,老董同志很容易就捕捉到我情绪低落的源头。
吃过晚饭,他打发小小董去写作业,然后笑眯眯看着我:只有夫妻之间,才应该首先是朋 友。
父母和孩子第一维系靠的是亲情。
“和孩子做朋友”指的是要平等对待孩子,父母不顾实际情况,一厢情愿想和孩子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才真正是强人所难。
我冷静想了一下他这几句话。
好吧,醍醐灌顶。
父母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和儿女成为一生的朋友。
要交朋友,世间自有和你同频的人出现,如果一直没有那么一个人,那是你自己人生的荒芜。
不要为了交朋友难为无辜的儿女,也不要难为自己,为了儿女强行改变。
每个父母和儿女之间,相差了至少二十多年的历程。
人生机遇、生活环境大不相同,假如能成为真正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朋友,自然是幸中之幸;如果不能,也没有必要打着爱的名义强拗知心造型,那是难为自己更是难为孩子。
古来就说,忘年之交最难交,就是因为此。
如果一定要拿来比较,没有惺惺相惜的朋友情,用亲情维系的亲子关系,难道不是更可贵? 挂在树上的夏天 ◎鲍安顺 为什么在晚上,知了就不唱 了呢? 老家院子里,有棵高大的皂荚树,枝叶繁茂,在盛夏像撑开的华荫绿伞,遮出了半个院子的阴凉。
我的父母,在树荫下纳凉,我却爬上树去,在树枝上躺下来。
那树上,五根粗枝,生长得恰似一张小床,稳固平坦,床身高过了我家的房顶。
第一次上树时,我有些恐慌,后来习惯了,可以在床上跳跃、读书、午睡,像在平地上行走,自如惬意。
有位朋友说,他读了徐霞客的文字后,专程去青藏高原,翻越了高黎贡山,在那儿他爬上树梢,看夏天美丽的星星。
我听了,心驰神往,想象高黎贡山,曾经阻断了徐霞客探秘长江之源的步伐。
而如今,那里已经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约2300米,而且在枝繁叶茂的森林边缘,建有高空栈道,将15顶自然探险风格的客房帐篷,还有5个公共空间,抬升到了树梢之上。
我想,那真是人间奇迹,可以在夏天树梢上,欣赏藤木盘桓,观看雾气缭绕。
那探索自然的惬意,是当年的徐霞客所望尘莫及。
朋友还说,在每一个公共空间里,视角不同,感受截然不同。
在高空俯视,可以看见所有的绿树,像千万双手掌,朝向星空,哗哗地鼓起掌来,掌声雷动。
我听了想,有首歌唱道,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唱得真好,可是我曾疑问,为什么在晚上,就不唱了呢?后来我知道了,在气温和光度下降后,蝉的活动性会降低,所以晚上,不能听见蝉鸣。
另外,蝉也有睡眠,只喜欢在阳光强烈中,越发激烈地歌唱。
为此我想,树梢一只蝉,唱了一夏天,就像我的一生写照。
是的,生命就像夏天的短暂,清风花前,过往云雨,一只蝉的鸣叫,不过几天。
而我,喜欢在短暂时光里,坐拥半盏清茶,吟一册古诗。
心有闲暇,可以看看树梢,目光在小蜻蜓扇动的影子里,看树上的一架吊瓜,看树隙间的远山水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另外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是个旅行家,曾经去芬兰的夏天森林里度假,他住木屋、洗桑拿、划皮筏,而且在桑拿房里,用白桦树的枝叶,拍打自己的身体,像野蛮人在发动战争前的热身运动。
那些白桦树枝,被捆成一束束的,把它浸湿,用来拍打身体,这是芬兰人传统的蒸桑拿方式,像是自虐,却对身体非常有益,能促进血液循环,并且在毛孔打开时,起到清洁身体的作用。
在氤氲的桑拿房里,白桦树叶挥发出的气味,很独特,清新怡人。
洗过桑拿后,可以到屋外,睡于挂在树上的床上,享受最酷爽的夏日。
那些床,是户外吊床,可以随意平躺,仰望天空,晃晃悠悠,仿佛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我听了,想象自己曾经在海边,躺在椰子树上,或者在高大榕树上的吊床里,静静地看着树梢,那些视野里,有天幕、飞鸟、绿色,还有无边的空荡与迷茫。
我把这种想法告诉朋友时,他笑着说,在夏天的森林里行走,可以漂流、烧烤、探险,如果休息了,睡在普通的充气垫上,会比较燥热,不舒服。
可是,睡在吊床上,仿佛置身在时光流逝的大河里,灵魂飘荡,身体酷爽,生命显得平静而安然。
夏天,是挂在树上的。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主编/陈新编辑/陈品美编/陈波责校/成岗强

标签: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互联网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