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探寻真善美,深入生活不是浮光

掠影、走马观花,要在群众生活中体验和亲身感受,在和百姓的交流中,在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中去领悟、思考和创作 向生活探寻真善美 □敖蓉 “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不容易,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高境界,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服务对象问题。
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各有所长,雅俗共赏,为更多的人所喜爱更有利于艺术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庚辰曾创作出电影音乐《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风雨下钟山》,在谈到文艺创作时他把为了谁看作事关艺术生存发展的大事。
文艺如何能够获得人们的喜爱?艺术工作者们在长期的创作中得出了结论:紧贴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
2015年,中国文联始终把繁荣文艺创作作为中心环节,加大了重大主题创作实践的组织引导力度,用有历史厚重感和思想感染力的精品佳作表达当代文艺的情怀。
用精品讲述时代之声 2015年,文艺这边风景独好。
440亿票房的中国电影开始了国产电影元年;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金宇澄的《繁花》等5部作品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网络成为各门类文艺作品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渠道…… 百花盛开的花园,需要有园丁的辛苦劳作。
中国文联有主题有重点地扶持协调各门类文艺事业,带来了花团锦簇、硕果累累。
这一年,中国文联持续实施“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创作工程,遵循文艺规律,发挥各协会优势,在选题策划、资金投入、深入生活、专家指导、传播推介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成功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我们的价值观”曲艺新作、“时代领跑者”为全国劳模画像、“中国梦”影像公益广告等作品,用艺术的方式描绘当代中国人民追梦铸梦的感人故事和奋斗足迹。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文联通过组织召开“抗战中的中国文艺”座谈会,摄制播出电 影文献纪录片《抗战中的中国文艺》,举办抗战戏剧汇演、抗战电影展映、美术展、抗战歌曲音乐会、曲艺节目展演、舞蹈专场晚会、摄影展、歌谣与抗战研讨会、抗战传记文学评鉴等一系列文艺活动,着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颂扬了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历史贡献、光荣传统,形成了抗战纪念活动的一大亮点。
用温暖感受生活之善 无论是哪种艺术作品,都会借助表达人的情感,来传递作品和作者的审美追求。
因此,深入生活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还是要在群众生活中体验和亲身感受,在和百姓的交流中,在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中去领悟、思考和创作。
2016年1月,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等部门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来到了武警吉林边防总队珲春边检站。
强烈的阳光下白雪刺眼,战士的俱乐部里却温暖如春。
蒙古族舞蹈家李德戈景说:“走到哪儿演到哪儿,不受演出场地和观众人数限制,这是小分队的特色。
” “只有真正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切实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才能碰撞激发创作灵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蓬勃展开,让所有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达成了共识。
去年以来,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深入基层,组织各类主题活动100多场,参与活动文艺工作者1000多位,足迹遍布全国17个省区市66个基层活动点。
地方各级文联和志愿者协会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2000多场次,参与文艺工作者近7万人,直接受 益群众300多万。
不仅是艺术家们到基层演出,中国文 联还组织了395名文艺志愿者在11个贫困县的近100所乡镇中学开展文艺支教活动,开展“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支教项目”合计授课6万多课时,直接受益学生超过10万人。
这些以“到人民中去”为主题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用慰问演出、展览展示、书画笔会、交流座谈、辅导培训、采风创作等形式,把优质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了各地群众。
用自律维护文艺之誉 2015年,一些演艺界人士因涉毒等劣迹被曝光、被拘留的消息屡现报端。
加强行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界风气,成为中国文联2015年和2016年的重要工作。
“抓好行风建设,是切实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和切入点。
”年初召开的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发出了这样的要求。
此次会议从“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五个方面,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大力倡导良好风气,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精神和人格修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身行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风气和社会形象。
在屡有演艺界人士劣迹被曝光的同时,中国文联会同中宣部、人社部成功举办第4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活动,共54名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获得此荣誉称号,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正气新风。
与此同时,中国文联积极探索行业自律和管理的有效途径,组织召开文艺行业建设与社会治理研讨会,邀请学术界知名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联组织加强行业建设的新方式新政策新措施。
推动相关协会制定颁布了曲艺、音乐、摄影、书法等从业人员的行为守则和自律公约,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开出负面清单,进一步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引领和行为规范。
针对个别文艺工作者失德违法现象,汇聚70位文艺名家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阐明观点,批评不良风气、抵制歪风邪气。
一系列有关行风建设的举措出台,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很多文艺工作者认为,只有整个行业风气好了,每个文艺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才会提高,才能不断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
微信孤独征,防治靠自身 □杜浩 近日,看到微信之父张小龙说,如果你每天在微信里花太多时间,“我们很担心”。
与其说微信影响了人们现实生活的能力,不如说是网络社交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微信等现代即时通讯工具第一次引起类似的争论了。
2014年4月,一条关于社交狂人的视频在网络上被播放了近4500万次。
一位叫加里·特克的年轻人面对镜头,控诉手机加重了人的孤独,“我有422个联系人,但我很孤独……”彼时,这种真实发生的现象被冠以“微信孤独征”的名号,并且也曾在网络上大肆传播。
不管你承不承认,手机已经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大家的相处方式。
“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已经是常态了,这反映出在微信时代,我们出现孤独、精神产生孤独感似乎正 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人的存在,是由自我和我们与世界的 关系构成。
一旦我们产生孤独、孤独感,说明我们的自我的主体性,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孤独、孤独感,是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和精神和周围之间仿佛有一堵“墙”。
这体现的既是人的自我的分裂,也是失去了和人们共生欲望的感受,而最终使自己一直处于冷冰冰的孤独之中。
因为微信,无论是“人们在网上待的时间越长,在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少”,还是“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得疏离,也许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变了”,乃至“我微信在线的时候很热闹,不在线的时候很孤独”,实际上都是我们不仅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最重要是丧失了我们个体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失去外在指向,被限定和依附在微信世界的生活当中,这 正像一个网络段子所描述的那样:“每天早晨,人类从微信中醒来,不刷牙、不洗脸、不下床……第一件事,用各种各样的安卓、iOS、iPhone、iPad、三星、HTC、联想、OPPO……奔向同一个APP:微信。
每天早晨,每个普通人都突然找到了皇帝批奏折的感觉,要浏览比真皇帝的奏折还要多得多的微信留言。
”上个世纪末,弗雷德里克·姆逊出版《文化转向》一书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两个特征包括了现实转化为影像和时间断裂为一系列永恒的现在。
而这正与当下即时通讯工具所造成的现象一致。
有研究就认为,即时通讯工具正造成空间距离感的模糊或消失。
微信使时间化为破碎的、间断的“永恒的当下”,现实也在微信中化为影像。
这种生存(仅仅生存于微信世界)的限定和束缚(即“破碎的、间断的‘永恒的当下’”),让我们感觉到,似乎只有微信世界才有意义,才是一切,从而失去了外 在的世界、外在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微信孤独征。
有人说,“人的孤独感和对科技发展的担忧,都源于对确定性和秩序的失去的恐惧。
”其实,要避免这样的孤独的焦虑和技术的焦虑,主要还在于,我们不能从现实的客观世界逃避到微信世界,失去自我和主体性,放弃和世界的联系。
也就是说,我们就要重新确立我们的外在指向。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恢复与世界的直接联系,使自己对更广大的客观世界的感觉复活和苏醒,在实际生活中重新调整自己,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寻找到我们感兴趣的工作和生活,向他人敞开,寻求与自己的同胞有意识的沟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分享愉快和欢悦,我们需要他人给予的爱,也积极主动地关切他人的幸福。
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孤独、战胜焦虑。
创意就出现在我们周围,每
点改变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筷子的美学 □曹薇 食材和烹饪不断发展,餐具也在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基础上,在外形、样式、图案、功能上不断发展。
今天的餐具都是向卫生、简便和趣味性的方向上展开的。
筷子是中国饮食的标志物,影响了东亚文化,今天更有不少外国人为了品尝中国菜专门学习用筷子。
这件由人手概念伸延出来的餐具,在不同的饮食文化下出现了很多新奇的创意设计。
筷子就如手指,一切挑、扒、拨、撕技能,一双筷子均能办到。
虽然看似简单,筷子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今天这样的。
据说,古人称筷子为箸,是因为以前南方的水上人家众多,他们对一切妨碍行船的字眼亦特别显得忌讳,因“箸”音同“住”,水上人为免因一日三餐“箸”不离口,又怕船因此而停“住”,便把住称为(快),而古代的筷子又多为竹或木制,故“筷子”因此而名。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筷子的设计想法,大多是从材质上下功夫,以至于现在除了竹筷及木筷,还有象牙筷、胶筷或金筷、铜筷、银筷。
要数当今最矜贵兼具历史价值的筷子,便是慈禧太后曾使用过的翡翠镶金箸、金镶汉玉箸。
筷子也与东亚的餐饮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人喜欢使用方头圆身的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
韩国人很喜欢使用不锈钢的扁形筷子,这可能与其国家法律有关,皆因韩国一律严禁使用一次性餐具。
日本筷子则是尖头方尾,使用时方便刺食,日本人更会以“一咫半”作为筷子的长度标准,一咫是指拇指与食指张开时,两指之间的长度,恰巧这个长度正是人体身高的十分之
一,计算起来,相当有趣,日本人亦因此把易用筷子的长度定为一咫半。
今天的餐具创意设计,人们更愿意在功能、实用性等方面做文章。
去年华南理工大学获得设计界德国红点奖的作品“StableChopstick”,就是关注了筷子的使用问题。
在人们使用筷子时,习惯将筷子搭在碗边或者盘边,但是由于筷子大多是圆柱形且尖端细窄,很容易滑落到桌上或者地上。
“StableChopstick”在筷子的前端做了凹槽处理,使人们可以轻松地将筷子摆放而不用担心掉落,兼具美观性和可操作性。
外国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常常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这一款名为“拾”的筷子看起来像是一个圆规。
顶端的设计是为了拾取不费力。
大尺寸的可作为服务钳用于厨房做饭拾夹食材,小尺寸则可作为筷子使用。
人们对筷子的关注,还会涉及环保。
一棵20年的大树只能制成3000双一次性筷子,我国每年约消耗一次性筷子600亿双,需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
如果你手边常备一双独具特色、精心制造的筷子,会帮助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周末》执行主编姜范责任编辑敖蓉梁婧美术编辑高妍邮箱jjrbzmzk@

标签: #微博是什么时候有的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