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电话:010-82296,电子商务学了出来干嘛

学了 3
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电话:010-82296888博客:/u/1147820920 教育展台 AD16 创新拼博腾飞 ———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纪实 漳州,福建省最南端的城市,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一首“爱拼才会赢”的闽南语歌曲,将漳州人的坚韧乐观、崇尚拼博的精神,从海峡两岸,唱遍了世界各地。
2012年6月,在这曲激昂的旋律中,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经历了四十年艰辛探索与能量积聚,经过二年明晰方向和目标的奋斗拼博,漳州一职校迎来又一次的腾飞。
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是首批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全校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81100平方米,在校生4002人,全校教职员工总数234人。
学校拥有八大类18个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市级重点专业。
学校以“建设美丽校园,造就幸福教师,培养阳光学生”为办学理想,建设融“德育、闽南文化、企业 台湾黄博士讲学 国家课题组(电子)会议 学生在国家机械制造与控制实训基地实训 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通过“三课三化”的教学改革,创新“四个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严格依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建设,完成“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和“秉承‘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文化精神,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德育阵地”、“以公共课为载体的中职特色教育工程”两个特色项目的523个任务点。
爱拼,脚踏实地;会赢,壮志凌云。
漳州一职校人,将“拼博”和“创新”写进国家示范校建设的每一个日子。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除了法定节日之外,漳州一职校的学生还有他们喜爱的“四节”,即“技能节、创业节、体育节、文艺节”。
独特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学生们的“家园和乐园”。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秉承“爱拼才会赢”精神,弘扬闽南文化正能量,通过构建“讲台+基地+活动+队伍”德育教育新模式,与社区、企业共建,开展融“德育教育、闽南文化、企业文化”为一体化校园文化建设。
在万利达实训基地,在龙佳拓展营地,在东南花都闽南文化馆……校园文化基地向外拓展和扩张,闽南文化正能量内化为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
校内,“勤学善行,乐学成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高度的责任心、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校外,从生产第一线到高级管理岗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的“五特”品质,是社会和企业对漳州一职校毕业生的高度评价。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以学校为发起人及主体的校企合作,开展集团化办学,订单培养,创新“实训课程校企标准一体化”、“实训基地教学实训一体化”、“师资教学服务一体化”、“学生就学就业一体化”的“四个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三年 学习生涯与企业全程接轨。
形成“学业考评+双证书考评+技能竞赛考评+德育考评+用人单位考评”的综合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走向深度,实现共育人才、共享人才的良好局面。
创新教学模式 “专业课项目化,实训课现场化,公共课活动化”,三课三化是漳州一职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
学校建立“工学合
一、岗位能力为主线”一体化课程体系,推行项目教学法,开发项目式教材,实训课引入虚拟仿真,逐步完善专业课资源库。
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教学、虚拟仿真等等,教师轻松准备高质量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自由搭建教学任务,学生实验真实场景演绎,动态效果展示,课堂因此变得更加迷人。
漳州一职校的学生特别爱上公共课,公共课融合活动设计方案与多媒体资源,以“社会化、生活化、训练化”为要求,创新公共课学科特色教育活动课程内容。
在完成国规教材教学基础上辅以特色活动课程改革,实现“尊重个性发展,提升整体素质,推动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公共课教学目标。
创新队伍建设 “有声有色地工作、有度有识地教学、有情有义地交往、有滋有味地生活”是漳州一职校教师们的共同体会。
学校从提供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合理的任务分配和专业培训等方面入手,将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教师激发工作热情,体验职业幸福。
校企合作是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建立教师的校企轮岗制度,培养专业课教师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学能力;公共课教师、德育工作者及管理人员具有学校与企业的教学管理意识,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不仅能做而且会教的实训教学能力。
推动“讲师、技师、培训师、导师”的角色兼容。
能教、善教、乐教,一支充满幸福感的“复合型”教师团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创新专业建设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拥有国家机械制造与控制实训基地。
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车 间里机床边度过的。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按模块划分教学内容,以三学年三个阶段递进,推行模块认证;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每一模块的认证,都有效推进学生的职业化进程。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专业点之
一。
这个创办三十多年的老专业,更加追崇新资源。
通过严格的申报和遴选,漳州一职校被确定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课题组组长单位。
全国优秀教师林鹤担任课题组长,来自全国各地高校、职校、企业、行业近120名专家参研。
2013年4月26日,国家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课题,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门专家技术验收,并被评为精品网络课程。
八个子课题1500多个积件,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数字化资源体系,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资源的研发和实施,对推进漳州一职校的国家示范校建设,推进全国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漳州一职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专业是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之
一。
来自宝岛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黄议正博士,正和冠名班的同学们讲得开心,他带来了台湾动漫教育发展的最前沿资讯,这群动漫迷们迅速成为他的铁杆粉丝。
发挥学校的地域优势,引台湾动漫企业入校,重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与台资厦门大硕联合成立动漫企业冠名班,以打造“准职业人”为目标、企业项目工作流程为过程,通过小制作培养大项目,完成实际场景设计,实现创作力提升。
此举将学校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置于高起点,海峡两岸校企两种资源、两种优势,通过“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建设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育人才,共享人才的合作局面。
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的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漳州一职校人拼搏的艰辛汗水;见证了汗水化成了累累的成果。
二年的示范校建设,促进学生层面的四大“创优”。
招生创优。
2012至2013年,全校共招收全日制学生数2573人。
重点建设专业招生分数线超过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竞赛创优。
参加2014年福建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学校积分在全省136所中职校中位列第4名。
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7个。
建设期间,学生获技能大赛国家奖牌数4个,省级奖牌数115个,市级奖牌数249个。
就业创优。
对企业准入采取“一调二评三审”制度(调研、评议、审核),大中型企业就业人数增加,学生双证率100%,一次性就业率达98.4%。
11级电子专业吴晓聪同学,进入万利达集团后第二年就提拔为技术研发部副主任。
升学创优。
两年间学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有641人进入本、专科院校学习。
二年的示范校建设,促进学校层面的六大“提升”。
提升办学基础 学校建成8个专业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增至1705台(套),设备总值达到2306万元,校内实训室51间,信息化平台6个。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数22个,签订26家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建三大德育中心,对应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6%。
培养校级以上骨干教师近80人。
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职教名师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师德标兵1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4人,近两年教师获各级表彰110人次。
省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项目22个,其中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
教师教研能力显著提高,两年来共编写校本教材42本,出版教材6本;发表CN级论文48篇;汇编论文、优秀教案共7集。
牵头开发国家课题2个,参与9个国家课题,2门省级特色课程。
提升专业水平 两个专业承担国家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课题组组长单位。
电子电器、动漫两个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专业精品课程资源课题组组长单位,共组织全国(含台湾)近120名专家开展课题研发,多次在北京、福州、三亚等地开展业务培训,为全国10多个省市区中职电子专 业提供大量的优质资源。
提升信息化水平 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信息化改革试点学校及漳州市中职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总平台。
有线及无线网络覆盖校园。
其中应用系统6个,31个数字化专业课程,11个数字化文化课程,82间多媒体教室,重点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0.8TB,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课程比例达到77%。
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制定21个规章制度,在学部设立党支部。
采用二级管理,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和德育工作团队。
实现分部门数字化考勤,设立物业部,校园安全24小时无死角监控。
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学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输送毕业生4486人。
目前,学校共有14个职业鉴定工种数,2012~2014年,为社会职业培训及鉴定32818人次。
学校与万利达集团、漳州宇杰电子创立“电子产品研发基地”,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现场教学,并与企业合作产品研发。
建设期间,取得《迷你智能控制小车》软件著作知识产权1个和《带有水位控制功能的多功能插座》专利1个。
学校的大门,就是漳州市芗城区腾飞路。
沿着这条大路,会聚了多少八闽学子,又走出了多少服务区域建设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文化精神,激励我们一路前行。
“建设美丽校园,造就幸福教师,培养阳光学生”凝聚了我们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
建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三课三化的教学改革,打造复合型的教师团队,培养乐观向上的“五特”学生……漳州一职校经历了创新与拼搏,今天,又站在了新起点,这次,她的平台更高,视野更宽,目标更远大,步子更坚定。
爱拼才会赢,她将一如既往,大幅度提高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校办学方向,培养更多更好、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注重自身的内涵建设的同时,带动区域中职学校共同改革发展,在中国现代职教的广阔天地之间一起腾飞。
山东协和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财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
下设10个二级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17个,高等教育自考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39个,形成工教医管文学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
[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山东协和学院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校园面积1480亩,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教学用计算机3858台;图书馆纸质图书162万余册,电子图书27.5TB。
学校下设10个二级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17个,高等教育自考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39个,形成工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
学校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诚信建设先进院校”、“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之
一,获得中国职业教育最高荣誉之一“黄炎培优秀学校奖”,是山东省财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
[教学管理队伍人才济济]学校81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86人,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
现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有6人曾担任知名高校的校级领导。
院长盛振文教授是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山东省“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
[教学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特色专业4个。
主持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0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 奖2项,三等奖7项。
主持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109项,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52项,其中一等奖4项。
被省教育部门评为“山东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实验实训条件先进完善]学校建有8个实验实训中心,258个实验室。
工程训练中心为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有单件价值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73台(件),其中,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激光切割机等每台设备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
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拥有价值110余万元的千吨级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
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建有高仿真的会计、旅游、物流等实验实训室。
医护实验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山东省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山东协和学院———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形成独具特色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
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与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澳柯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直通车”。
与美英澳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学生在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16项,其中一等奖2项;省级奖57项,其中一等奖11项。
[学生发展空间广阔]学校是山东省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基地、OSTA考试中心、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指定助学单位、 中国人文医师协会山东省授权考试站,开设5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
对鉴定合格的学生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时,至少可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通过率在99%。
[校园文化环境敦厚]校园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建有多功能体育场馆,文化体育设施完善。
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成立了文学社、艺术团、英语俱乐部等72个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和娱乐活动。
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安全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学校建立了涵盖就业研究、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创业培训、跟踪服务等“五大模块”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每年举办大型供需洽谈会,组织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广阔平台。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8%以上。
[帮扶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建立健全了“奖、贷、助、补、减”以及社会资助并举的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先注册报到,再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
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自由申请;设有贫困学生资助基金,为11000多名贫困生减免了学费;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学校免费提供开水和洗澡。
[回报社会理念真诚]学校自2005年起连续10年举办培训班100多期,免费培训乡村医生20000多人,得到国家和山东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学校连续8年举办“助考生一‘笔’之力”大型公益活动,为全省高考学子免费提供放心文具300多万套。
学生获第五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工程训练中心护理操作技能实训课 山东协和学院2014年招生类别及专业
一、统招本科 英语、自动化、学前教育(师范类)、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旅游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网络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程造价、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
二、自考本科试点专业: 旅游管理、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英语、机电一体化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及应用、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护理学、建筑工程
三、双证书自考本科专业: 物流管理、销售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
四、统招专科专业: 学前教育、护理、助产、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临床医学、中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园林技术、旅游英语、广告设计与制作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 邮编:250109网址:(网通)(教育网) 邮箱:E-mail:sdxhu@ zhaosheng@免费咨询热线:4000-158-969招生热线:0531-8879566688795777 社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政编码:100082电话中继线:82296688电报挂号:81108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海工商广字第0128号(1-1)印刷:解放军报印刷厂定价:每月24.00元零售每份:1郾00元

标签: #传媒大学 #主要是 #前任 #传媒 #零钱 #加我 #零钱 #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