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还是招“财”?,海内外·国内

好不好 0
52013年7月22日星期
编辑:陈明/校对:陈明/版式:周科 ANSHUNDAILY 禁令下“点招”潜行 招“才”还是招“财”?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婷玉凌军辉娄辰 不得出台涉及“点招”录取及收费办法,深入开展以防止“点招”为重点的招生专项治理……2013年,教育部有关通知严令禁止“点招”。
所谓“点招”,也称选择性招生,是对一些分数达到最低控制线而又上不了学校投档线的考生点名录取,享受普招学生的待遇。
这个从未被认可的招生形式,却从未绝迹。
眼下正值各地高招如火如荼,记者调查发现,严令之下“点招”不但没有禁行,反而潜行得更加隐蔽,且收费更高。
分不够钱来凑一个“点招”一百万 “江苏点招网”“求校教育”……网上热闹的“点招”网站,让今年江苏省的招生新规有些尴尬,因为根据《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江苏取消了选择性招生。
“见面谈好→身份信息验证→签订协议→交订金→落实名额→学校交费→考试院录取查询→没录取三天内全额退费”→这是“求校教育”在网上“勾画”的“点招”基本流程图。
这一网页上同时有一份“2013年江苏省高考点招高校目录”,列明各高校录取批次和“点招”名额,并且留下一段意味深长的说明“:点招名额一般为学校本年度招生计划的5%,今年只有 1%的计划,所以你懂的。
” 记者通过网页上的联系方式与一位陈老师联系获知,“点招”学校须是考生志愿填报的学校,收费因校而异。
就记者提出的南京某高校,他开出了100万元。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中介”中有一部分是纯骗钱的,但有一部分是确实能起作用的,他们一般都与高校或多或少有些关系,或是在学校工作过,或是认识学校有关负责人等。
“点招”中介开出的价格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得到了证实。
南京某本科院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点招”指标大大下降,只有去年的五分之
一,但价格也上涨了5倍,去年一个“点招”指标二三十万,今年起码要100万元。
记者调查还发现,在一些地方,“点招”名义上已关上大门,却打开了另一窗。
“‘点招’的说法已经过时,现在艺术类招生和自主招生是比较通行的做法。
”山东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山东某高校以前对本校的子弟有一些优惠政策,这两年都转移到自主招生和艺术类招生了。
艺术类招生的“空子”较大,一是“校考”时有关系的家长会跟考官联系,保证孩子的分数不会太低;二是艺术类招生是招生学校单独划线,“基本是学校想要谁就是谁了,不过费用不低,光打通关系就得10万元以上。
” 这位家长说。
某高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学校每年“点招”收费都在1000万以上,已经成为教师福利和学校发展经费的重要来源。
“点招”涉多方利益严令难挡权与钱 点招涉及多方利益,已经形成学校、家长、中介等一条利益链条。
“点招指标是个烫手山芋,僧多粥少,学校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南京某高校副校长说,“干扰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权,二是钱。
” 点招名额少了,不仅价格“水涨船高”,更是成为少数领导 的特权。
一所211高校的招生老师说,以前院系招生老师就能申请到“点招”指标,如今全部在校领导手里。
“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领导。
” 山东某高校负责人说:“如果主管学校的领导给校领导来个条子,你说办不办?
学校不得不办,这就只能从自主招生的路子走。
” 除领导外,“点招”指标还可以分配给“校董”或者“关系户”。
近年来,为了筹措办学资金,全国有100多所高校成立了董事会。
在一些高校,捐赠数十或数百万元给高校便可成为校董,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点招指标。
此外,“点招”的另一获益者是高校教职工子女。
普通高校教 职工子女报考父母所在学校,且上了该校所在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录取。
这样的“内部优惠”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存在。
江苏一所理工类高校的在职教师告诉记者,只要是学校正式职工,其第一代直系亲属高考考本校都可以享受“点招”政策,待遇和普通招生学生一样。
按照相应分数,本校子弟考生还可以选择相关专业。
北京某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学校子弟享受加分就比普通自主招生考生要高一二十分,且不受专业限制。
“暴晒”招考信息消除高招“污点”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可以在预留1%计划的同时,为自主招生、保送生、特长生以及部分高校的艺术类招生预留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这些计划在录取时可以根据生源情况调剂使用。
教育部今年5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对于违规降分录取的“点招”行为一律立案查处,对于违规录取的学生,责成主管部门不得注册学籍。
山东某高校负责人表示,“点招”现在打得严,这个口子基 本上关闭了,但是那些有能量但孩子学习不好的人,总要上大学,自主招生就成了新的通道。
“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主招生政策把点招合法化了。
”“各种预留计划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少数考分不够但某一方面拔尖的专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如江苏今年的招生意见中明确高校可预留1%招生计划,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或者用于招收少量有学科特长的考生。
但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中,这些往往成为权力和金钱交易的对象,成为一小部分特权群体共享的“蛋糕”。
殷飞认为,变味的“点招”其实质就会让少数人用金钱和权力换取分数,它不仅严重侵害了大多数考生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了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而且是教育领域滋生腐败的温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一定要坚守这条底线,这是教育的职责和意义所在。
”江苏省教科院张扬生研究员认为,“点招”如同毒瘤,需要猛药医治,而首要的医方就是信息公开,比如对预留计划招入的学生情况应全部予以公示,并且阐述招生的依据和理由。
这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法规中加以明确,更需要各地进一步加强高招的透明度和网络化,把高招的公平之网织得更紧一些,更密一些,让这一交易没有操作的空间和时间。
7月21日,三峡枢纽开启排漂孔泄洪。
当日,受上游四川、云南等地强降水影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峰。
8时,三峡入库洪峰流量达4.9万立方米每秒。
为缓解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同时减少自身泥沙淤积,三峡枢纽在发电机组最大出力的基础上,增开排沙孔和排漂孔,将流量控制在3.5万立方米每秒左右。
□据新华社 2013年6月28日,江西省南昌市朝阳水厂门前,公交车掀起的水花让行人避之不及。
6月 28日上午,江西南昌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当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达到50毫米以 上,造成城内部分低洼地区严重内涝。
记者近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 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据新华社 时值盛夏,湖北、江苏等多地政府部门施行弹性工时制,有的单位将工作时间减至五六个小时。
按照相关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
那么,这种每日工作低于8小时的做法,究竟是合理调整还是隐形福利?
工作时间“缩短”,公共服务质量如何保证?
高温之下,谁更应该被关怀?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深入多地进行了追踪。
工时“缩短”,公共服务也“缩水”?
7月中旬,湖北、江苏等地机关开始执行“新”的工作时间表。
记者17日在南京华侨路上的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门口看到一份《关于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接上级通知,自7月15日起,作息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4点半至17点半。
13点半,虽然还有1个小时才办公,但这个中心门口已聚集了上百位市民。
14点,中心打开大门,市民蜂拥而入,纷纷抢占各个窗口,有的窗口排队超过20米,场面一度混乱。
记者粗略估算,现场等候的市民超过200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些窗口陆续有工作人员到位,但一直等到快14点半才正式办公。
正在 隐形福利还是合理调整? ———多地机关夏季工作时间“缩短”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凌军辉姜刚 排队的孙先生说,他已经是“三进宫”了,等了一个多小时,“有些工作人员早就到位了,为什么不能提前开工!
” 虽然北京没有卷入此次工时“缩短”风波,但弹性工时制现象仍时有发生。
记者17日从北京市科委、住建委等部门了解到,大都执行“朝九晚六”时间表,午休时间约2小时,每天实际工作时间7小时左右。
13点40分,记者来到北京一街道派出所,看到户籍室门前10多位市民正坐在台阶上等候,身后玻璃墙上贴着户籍室办公时间: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4点至17点半。
“我来了半个多小时了,这里没开门,大家伙只好在烈日下干等着。
”前来办户口的陈大爷说。
工作时间缩短了,公务员是不是更忙了?
答案是:“不一定”,忙闲主要看“岗位”。
南京市秦淮区政府一位科长说,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其调整工作时间,不如合理调整人员和岗位设置。
如今工时减少一小时,有的岗位依然“闲死”,有的则“忙死”。
高温之下,谁更应该被关怀?
47岁的高大立是北京一名 环卫工人,17日中午,记者见到烈日炎炎下他正忙着捡垃圾,额头上浸满了汗珠,衣服也湿了。
“我每天在大街上干八九个小时,保持街道卫生不容易,加班是常有的事。
” 其实,我国对缩短劳动者工作时间也有相关规定。
2012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单位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劳动者高温津贴等作出规定,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在执行中打了折扣。
“大多数公务员都在有空调的室内办公,何来防暑?
”接受采访的市民纷纷表示,各级政府不应只顾着给自己缩短工时,而应该多关注真正需要关怀的人。
公务员的工作时间能随意减少吗?
记者查阅公务员法看到: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
而1995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明确,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该规定适用于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职工。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一些地方“缩短”工 作时间的做法是不符合上述相关法规的。
一些单位违反上级规定,但由于缺乏监督,长期以来被忽视。
18日,记者在北京、南京等地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市民。
对于工作时间“缩短”,大多数市民表示不满。
“时间缩短了,以后办事要提前,人多那不是更不方便了吗?
”南京市民黄峰说,夏天这么热,政府关心公务员,就把老百姓“晒”在一边?
“由于职能定位不同,一些部门工作人员忙闲不均。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等认为,不从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上下功夫,而从缩短工时上实施“一刀切”政策,显然不妥。
公务员在岗的工作时间,应满足所在部门服务公众的需要、职责的履行。
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政府部门。
在听到有无公示、是否征求民意问题后,有的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有的干脆避而不答。
转变作风,群众路线不能停在嘴上 中央近期要求各地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
一些专家和群众质疑,政府机关率先缩短工时,是否欠妥?
记者就此向南京市房产管理部门了解情况,一位工作人员坦承,这并不是一个部门搞特殊,而是上级部门的统一规定,这也不是今年的特例,往年都是如此。
“我们肯定会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全力为群众服务。
” “出台工时调整政策,走马观花下基层,也是工作作风不实的体现。
”专家表示,一些单位和领导存在特权思维,遇事多考虑部门利益,往往忽视了大多数群众利益。
缩短工时已成为一项隐形福利。
北京市民王小华等人说,走群众路线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老百姓的评价标准很简单,就看是否帮老百姓办实事,如果真心便民利民,老百姓自然满意了。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表示,公务员办公时间的增减虽然“事”小,但关乎公众利益,这样的决策应该把群众诉求放在首位,充分回应社会关切。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少一些领导‘拍脑袋’。
” 名校游学 是“学有所获”还是“到此一游” 7月20日,几名游客在清华校园内的草坪上拍照。
随着暑期来临,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国内诸多知名 高校又迎来了“游学”高峰。
记者连日在北大、清华采访 看到,早上8点多,北大东门就有几百名参观者等候入校 参观;而离此不远的清华大学,热闹程度也是毫不逊色,在 二校门、水木清华、近春园等地,到处是参观的游客,一度 堵塞了交通。
这些游客中既有家长带着孩子“亲自上阵”, 更多的是各种名目的“夏令营”“游学团”。
说起“游学”初 衷,家长们如出一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提前感受名 校氛围,对他们考学有所帮助”。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很多孩子表示这类“游学”多数 都是走马观花,就如同到普通的旅游景点参观游玩。
而大 量参观者的涌入,也使得北大、清华游客爆满,打破了校 园应有的宁静。
一些高校学生表示,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 大学精神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们不应该破坏学校秩序。
例如,旅行团里的小朋友到处乱跑,大声喧哗;有的游客在 教室外吹口哨,对着学生拍照;甚至是在校园内的一些古 迹上乱涂乱画、踩踏草坪。
教育学家也指出,家长要理性对待游学活动,树立正 确的教育理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简单的参观 游览,要让孩子“游有所获”。

此外,我国大学距离没有围 墙的全开放、全融入社区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 需要教育管理和社会管理改革共同推进。
特别是一些学 校,要提升管理方式和水平,处理好校园开放可能产生的 矛盾。
□据新华社 今年以来暴雨 已致各地受灾严重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遭受暴雨袭击,一些江河部分河段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部分城市内涝严重,还有一些地方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有30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4770万人,因灾死亡337人,失踪213人,倒塌房屋15万间。
按灾害致人员死亡原因分析,滑坡、泥石流掩埋致死202人,约占死亡总人数的六成;山洪冲淹死亡78人;降雨倒房死亡23人;溺水等其他原因死亡34人。
较严重的灾情主要有: 5月上旬,持续强降雨导致湖南42万人受灾、7人死亡。
14日起新一轮强降雨再次席卷湖南。
长沙、湘潭市区部分低洼地段再度出现内涝,27万多人受灾,其中1人因灾死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德、怀化、益阳等部分县市受灾。
同期在江西,强降雨造成全省5个设区市22个县(市、区)172个乡镇25.9万人受灾,转移群众4149人,倒塌房屋172间。
6月3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达拉特旗南部、准格尔旗西部、杭锦旗东部出现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灾情最重的东胜区发生内涝,因城区部分建筑墙体倒塌、低洼处平房浸水而造成8人死亡。
同时暴雨导致东胜区与伊金霍洛旗交界处的铜匠川河槽暴发山洪,导致11人死亡。
进入7月,暴雨所致灾害陡增。
自7日以来陕西延安连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此次降雨是自2002年以来当地出现的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过程,目前已导致13人死亡、4人失踪、15人受伤。
在四川,截至11日,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全省15个市州的75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209.4万人,死亡30多人,失踪160多人,紧急转移安置22.3万人。
这一轮的强降雨还导致成都市中心城区积水严重,中心城区8座下穿隧道积水、40处路面积水,成华区方家河、凤凰河、南支三渠3条河道8处漫堤,出现16处内涝积水点;武侯区倒塌房屋12间,紧急转移1826人,疏散群众400人。
在广东,受台风“苏力”外围云系影响,大部分地区15日起普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造成梅州、河源、潮州等3市100个镇受灾,受灾人口达45.69万,3人死亡,2人失踪,2072间房屋倒塌。
广州市从14日晚上开始遭遇两轮暴雨,导致城区出现内涝。
临武瓜农身亡事件 城管局长等两名责任官员被免 新华社湖南临武7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20日晚间从临武县获悉,20日下午临武县委召开常委会,决定免去临武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胡郴、党组副书记邹红卫职务。
据了解,20日被免职的胡郴系临武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还兼县政府党组成员;邹红卫系分管城管执法三大队的党组副书记。
目前,二人正在接受调查。
记者获悉,18日15时许,在征得家属同意并有两名亲属(一名学医,一名在县检察院工作)在场的情况下,郴州市公安局法医对瓜农邓正加的遗体进行了法医鉴定,并连夜将提取的生物检材送往省外权威司法鉴定机构做病理检验。
法医介绍,整个病理检验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是15天到20天。
待病理检验报告出来后,法医将根据病理检验报告结合尸检情况出具最终的尸体检验结论。
19日下午,临武县与死者家属达成协议,已支付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89.7万元。
19日19时许,邓正加遗体由家属按当地风俗自行安葬。
20日上午,当地警方对邓正加死亡事件6名涉事城管人员实施刑事拘留。

标签: #不好 #好学 #好不好 #武汉 #好不好 #不好 #好不好 #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