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导航,网站开发是干什么的

网站开发 1
信息导航 INFORMATIONGUIDANCE 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经济研究导航......................................................................................................10 理论经济学
..................................................................................................................10 批判实在论增进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之我见
.................................................10马克思自然力危机思想研究.........................................................................................10
马克思经济学及发现经济危机的社会哲学观和研究方法论——兼论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认知和差异.................................................................................10

收入范畴的演化:从斯密到马克思.............................................................................

11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与当代资本主义.....................................................................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当代价值.........................................................................................

11凯恩斯革命中的创新与继承.........................................................................................12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腐败对经济影响研究:基于1995-2008年实证分析..................12 区域与城市经济

......................................................................................................

13 中国被分割的区域经济运行空间——基于区际增长溢出效应差异性的研究.........13煤炭资源开发对中国煤炭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学说的经验研究.........................................................................................................................................13
中国省级公共投资的区域效应: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14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14
影响城市人口规模的机制及实证.................................................................................14 三农经济........................................................................................................................15 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15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15农地保护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6农民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与农村土地制度选择——来自苏鲁豫辽津四省市的实地调查.....................................................................................................................................16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16新格局下两岸现代农业合作机制探讨.........................................................................17惠农政策“自上而下”执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7我国农地制度系统及其演化研究.................................................................................17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民认知与现实操作的悖论及解释.............................................18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失灵与制度障碍.........................................................18
2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企业管理........................................................................................................................18 公司伦理的治理效用探析.............................................................................................18
家族管理、终极控制与审计师选择.............................................................................19基于国有跨国公司公司治理改善的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研究.....................................19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对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思考——以五粮液集团为例.19中小企业生命模型及其实证意义.................................................................................20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与政府行为模式研究.................................................................20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现状研究.........................................................................................20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1 国民经济管理............................................................................................................21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21
中国城乡有效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22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率?——基于中国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22
对中国当前支柱产业的再考察——基于RWBC指数方法........................................22通胀和通缩的现实交替转换对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启示.........................................23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实证分析:1978-2006........................................................23我国通货膨胀和股市周期波动共变性和非一致性再检验.........................................23能源要素价格改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CGE分析.......................................................24中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研究.............24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强度与效率损失研究.............................................................24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25 人民币汇率问题

......................................................................................................

25 美元和人民币:何去何从?.........................................................................................25
人民币“汇改”、汇率风险与利率关系实证研究.......................................................26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国内价格传导效应研究.................................................................26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以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界.........................................................................................................................................26
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与经济双重视角.........................................................................27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题..27
3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27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
.................................................................................27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学术方向.................................................................27从灌输型到情感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28走向交往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9 理论武装工作状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学的构建
.....................................29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9论“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存在论之维.................................................30从辩证思维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30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30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实际”的解读.................................................3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31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文本解读与现实思考
....................................................31“生命线”论断新发展.................................................................................................32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研究.........................................................................................3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释义.............................................................................................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33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精神需要的意义探究.............................................................33 马克思主义研究

......................................................................................................

34 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思想.................................................................................34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34
马克思超越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史研究.........................................................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5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35
理性看待资本主义——兼论中国为什么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35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经验研究.............................................................35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6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36
4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大众视野.....................................................................36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意识变迁的特征分析.................................................................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与优势.........................................................................37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37 文学研究.......................................................................................................................38 古代文学
........................................................................................................................38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38
试论古代文学史料学的对象与任务.............................................................................38“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39唐代精怪小说的趣味性研究.........................................................................................39 现当代文学
..................................................................................................................40 回顾与反思:渴望重生的启蒙.....................................................................................40
论“革命话语”对情爱伦理的重构及其本质.............................................................40“五四”时期翻译活动与反殖民意识.........................................................................40鲁迅文学的起源与文学鲁迅的发生——对“弃医从文”内部原理的再认知.........41鲁迅与王元化第一次“反思”.....................................................................................41
一种新文艺典范的建构——对1949年前后文艺作品的考察...................................41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42新时期文学魔幻写作的两大本土化策略.....................................................................42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43当代文学史的结构问题.................................................................................................43
中国现代文学与东亚人文地理.....................................................................................43
缺乏机械化的现代性:鸦片战争前夕小说形态的改变.............................................44 文艺理论........................................................................................................................44 在形式主义路尽处发生的新历史主义
.........................................................................44中国空间的符号学意义.................................................................................................44
全球化语境中文艺学建构的西论中化.........................................................................45女性主义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45中国现代文论的重估与民族话语重建.........................................................................46“论”体文与中国思想的阐述形式.............................................................................46
5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诗学旨趣新论.................................................................46汉宋之争与曾国藩对桐城古文理论的重建.................................................................47文学批评中的“老”与“嫩”——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理论札记.............................47 比较文学........................................................................................................................48 传统文学观念与外国小说的近代接受
.........................................................................48汉学与汉学主义:中国研究之批判.............................................................................48“似”与“不似”:中印艺术形神论.........................................................................48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49 外国文学
........................................................................................................................49 莎士比亚剧作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49诗歌的终结与见证的不可能性——论阿冈本的诗学思想.........................................50生态批评视域中的美国华裔文学.................................................................................50 语言学..............................................................................................................................50 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
.....................................................................50关于“汉语难学”问题的思考.....................................................................................51
社会心理因素与美国华人社团的语言维护和变迁.....................................................51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词缀与派生词自动识别问题初探.........................................51 新闻与传播学............................................................................................................52 新闻框架的倾向性研究.................................................................................................52
网络媒介生态的跨文化冲突与伦理规范.....................................................................52论中国媒介转型中的“潜规则”及其制度根源.........................................................52网络传播的后现代伦理审思.........................................................................................53
收视率调研的中国景观:技术、市场与意识形态——对电视从业者四次调查结果的纵向梳理与思考.............................................................................................................53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54 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文化圈内传说为中心
.........................................................................................................................................54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54钟敬文先生歌谣研究中的文艺观.................................................................................54
6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纲.............................................................................55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55 教育研究导航......................................................................................................56 教育理论与课程论................................................................................................56 策略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0
年实证研究进展....................................................56文化的特点与教育学方法论的创新.............................................................................57现代性背景下当代教育价值批判.................................................................................58“无立场”的教育认识与人的全面发展.....................................................................59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测量:框架与途径.....................................................................60 学术动态........................................................................................................................63 教育与人性——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综述
.........................63 国外教育时事聚焦................................................................................................66 芬兰研究发现:学生学校倦怠源自家庭
.....................................................................66比利时政府开发网站推动环境教育.........................................................................67法国将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促进大学体制改革.........................................................67提升教学绩效澳大利亚推动数字教育革命.............................................................68德国举办“大学试读日”活动.....................................................................................69 历史研究导航
......................................................................................................69 古代史研究
..................................................................................................................69 汉代开国之君神话的建构与语境
.................................................................................69再论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真相.................................................................................70唐淮西节度使相关问题考论.........................................................................................70
论唐代官吏休假制度.....................................................................................................71
试论唐西州下层女性的婚姻生活.................................................................................71辽代荫补制度考.............................................................................................................71
金代契丹人赐姓略议.....................................................................................................72 近代史研究
..................................................................................................................72 清末十年北京治安管理述论.........................................................................................72
7 信息导航
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清末民初广州城市的环卫制度与环境整治.............................................................72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73张元济与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组织文化.....................................................................73近代豫北加拿大传教士借医传教与妇幼卫生观念变革研究.....................................73“疗灵”与“疗身”:近代加拿大传教士在卫辉的借医传教..........................................74 文化史研究..................................................................................................................74 关中唐代药师佛造像图像研究.....................................................................................74
从人间到冥世:宋代冥契文化述论.............................................................................74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探论.........................................................................................75
清末新式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及现代启示.................................................................75 社会经济史研究

......................................................................................................

75 宋代妇女经济活动探析.................................................................................................75
明末清初中日私人海外贸易的间接渠道初探.............................................................76《古今图书集成》土地数据的价值及存在问题.........................................................76康熙朝后期的铜政改革与内务府官商.........................................................................76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扫烟囱儿童的命运.........................................................................77 史学理论........................................................................................................................77 论“孔子未作《春秋》”说的生成逻辑
.........................................................................77论王符的史学思想.........................................................................................................77
历史事实与法律事实: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的方法、地位及其镜鉴.............78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及其借鉴意义.........................................................................78 研究综述........................................................................................................................79 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79
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79改革开放以来晚清人物研究述评.................................................................................79 体育研究导航......................................................................................................80 研究报告
........................................................................................................................80 体育强国:未来
1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的需求...................................80珠江三角洲农民工身体健康与体育行为调查研究.....................................................80
8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城镇居民体育休闲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探索——以浙江省居民为例.....................81中国城市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影响.................................81城市体育用品销售中心空间分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82 体育人文社会学

......................................................................................................

82 新型职业体育产业模式——中国武术职业联赛.........................................................82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83
论中国足球改革中的“体用”辩证关系.....................................................................8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84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研究.........................................................................84体育赛事品牌的法律保护研究.....................................................................................85 运动心理学
..................................................................................................................85 主观估计错误活动、结果反馈时机与运动技能的学习
.............................................85全民健身.........................................................................................................................86
青海藏区农牧民参与全民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86太极拳传播现象的文化解读.........................................................................................86
陕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87 学校体育........................................................................................................................87 球类领会教学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87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88技术健身教学论本义续解.............................................................................................89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与结构.........................................................89体育院校教师的知识转化过程研究.............................................................................89中学特殊体育课程标准研制依据及特点研究.............................................................90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困境思辨与对策研究.................................................90上海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研究.................................................................................91 运动竞赛........................................................................................................................92 欧洲男子篮球运动崛起及影响因素研究
.....................................................................92体育竞赛观众越轨行为的特征及对策研究.................................................................92WCBA优秀中锋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研究................................................................93广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93
9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经济研究导航 理论经济学 批判实在论增进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之我见 作者:马国旺来源:《经济学家》2010年第4期22-30批判实在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创新的贡献是外部援助式的,本体论援助是前者推动候着创新的关键切入点,也是我们把握二者关系的基本理论视角。
这个切入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它阐述了社会经济“实在”的分层性、超验性、突现性和转化性本质特征,这些内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另辟蹊径,用“一般科学试验方法”解析了马克思解释经济规律的研究方法;为有机整体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辩证方法提供了新视角;剖析了在流行的定量、定性分析中的方法论误区,化解了它们之间的张力并使之成为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自然力危机思想研究 作者:刘静暖,纪玉山来源:《经济学家》2010年第4期31-38马克思在解释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论证中,蕴含着资本对自然力疯狂役使导致自然力危机的思想。
资本的贪婪引发自然力递减规律发挥作用,导致自然力短缺性危机的发生;该危机通过削弱生产力的能动作用、减少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耗竭财富的根本源泉从而将触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危机;马克思抑制自然力危机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自然力天然成本补偿的可持续利用思想、自然力跨期优化配置的计划控制思想和自然力复活性解放的制度变革思想。
马克思经济学及发现经济危机的社会哲学观和研究方法论——兼论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认知和差异 作者:朱富强 10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108-117马克思经济学比现代经济学更容易发现经济危机,主要源于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哲学观上坚持矛盾冲突论,从而发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不一致性;二是在研究方法论上采用平均主义分析,从而更适合使用统计材料和历史材料来考察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正因如此,马克思经济学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由市场经济内含的冲突性,并从收入分配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相应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措施就是,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范畴的演化:从斯密到马克思 作者:陈俊明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1-5斯密根据他的“外在观察法”提出了收入范畴,但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收入,并将收入与“内在观察法”的研究混为一谈,以致于给自己带来灾难。
对于斯密的双重观察法,马克思既肯定了他的合理之处,又批判了他的肤浅性。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社会表面上的收入现象是资本运动内在规定的颠倒反映。
据此,对收入进行切近的规定之后,开始研究资本运动,最后又回到收入上,既再现了具体总体,形成了《资本论》的第五大范畴,又批判了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的错误。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与当代资本主义 作者:杨戈,杨玉生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6-13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对于正确分析价值自我扩张、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变量、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区分一般生产劳动和资本生产劳动。
只有在生产中所从事的劳动才是一般生产劳动;资本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剩余价值生产标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的绝对标准。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当代价值 作者:孙飞 11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14-17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科学的产权经济学奠定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框架。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当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依据。
只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以共有财产所哟权关系为主体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凯恩斯革命中的创新与继承 作者:崔建军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118-123凯恩斯革命理论是从理论、政策、方法三个层面展开的。
货币非中性论、货币供给外生论、对萨伊定理的彻底否定构成凯恩斯革命的理论基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凯恩斯革命赖以实现的政策工具;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纠偏、破除传统的“两分法”和首创货币经济学是凯恩斯革命赖以完成的方法论。
与此同时,《通论》内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与经典学派崇尚经济自由传统的趋同,决定了凯恩斯革命中的继承。
由于经济运行的常态是非充分就业均衡,《通论》必然具有永恒价值。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腐败对经济影响研究:基于1995-2008年实证分析 作者:杜晓燕等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78-82当学术界观点一致强调腐败将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不良后果的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却以经济快速增长且腐败较为严重的情况展现于世人。
文章透过实证分析,以人均GDP增长率作为变量,探讨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如世纪国内固定资产增长率、就业人口增长率、中学入学率、政治稳定程度、腐败程度等,探究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这些因素,特别是腐败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12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区域与城市经济 中国被分割的区域经济运行空间——基于区际增长溢出效应差异性的研究 作者:薄文广,安虎森来源:《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77-89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市1979-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邻省发展水平及其细分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区际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以及区域经济运行空间的分割问题。
结果发现:全国及分区域的样本范围内都存在溢出效应;相邻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溢出效应,即东部与相邻的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溢出效应而不是相反;相邻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格局;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运行形成了以东部地区外向型和中西部地区内向型为主要类型的两种经济运行系统,且这两种经济运行系统之间缺乏互动性,形成了相互分割的两种经济运行空间,这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
煤炭资源开发对中国煤炭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学说的经验研究 作者:邵帅来源:《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90-101文章针对我国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输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并存的反差现象,运用资源诅咒学说,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讨论了煤炭资源开发对煤炭城市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四种不同效应,并利用我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炭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
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的开发确实束缚了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投入对煤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外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均不显著,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利用效率偏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表现明显;煤炭资源开发主要通过削弱制造业投入、外资投入、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这四种传导途径来制约经济增长,其中制造业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
文章最后为我国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3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中国省级公共投资的区域效应: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作者:韩仁月,常世旺来源:《财经研究》2010年第4期36-45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考察了省级公共投资对就业和产出的动态效应。
实证结果表明:区域间公共投资的就业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以邻为壑;而产出效应则主要体现为互利共赢。
在就业效应方面,本地区公共投资对超过半数地区(16/26)的就业产生挤入效应;而区域外公共投资则对多数地区(18/26)的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从公共投资总就业效应看,公共投资促进了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的三大就业地带的形成。
在产出效应方面,本地区公共投资对17/26的地区产出产生挤入效应;而区域外公共投资仅对3/26的地区的产出产生挤出效应。
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 作者:崔亚飞,刘小川来源:《财经研究》2010年第4期46-55文章利用1998-2006年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
(1)地方政府在税收竞争中对污染治理采取了“骑跷跷板”策略,并存在“趋劣竞争”现象;
(2)增加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有利于外部性不大的污染物的治理;
(3)排污费制度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强度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并未起到应有的缩减功能;
(4)中央政府颁布的环境标准对促进地方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甚微。
影响城市人口规模的机制及实证 作者:韩本毅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83-89城市人口规模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机制。
在次基础上,构建了数理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
由数理模型可得:城市化的技术积聚效应、城市地租、农村人口规模、城市与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农村迁移的冲击等影响着城市人口规模。
由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可得,城市土地和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有利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
为了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使用城市土地等建议。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14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作者:简新华,黄锟来源:《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28-39根据对中国城镇化情况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文章发现,从总体上讲,中国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或非农业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中国城镇化目前的速度基本合适,不慢也不太快。
通过定性分析和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
估计中国城镇化还将保持较快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率仍将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在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
三农经济 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健宇,徐会奇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54-60不确定性一直是限制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测算不确定性对我国农民消费的影响对于解决农民消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调整离差率对收入不确定性进行测算,并采取“构造消费函数”和进行“分段比较”两种方法对收入不确定性与农民消费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收入不确定性的数值大小及其方向问题都对农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
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民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
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 作者:蔡昉来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40-53近年来以及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
以这个转折点作为发展阶段的里程碑,从理论上认识中国二元经济的终结并揭示其相应的政策含义,有助于我们抓住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和保持社会和谐的关键领域,以应对一系列重大转变带来的挑战,挖掘人口红利的潜力,并未雨绸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增长可持续性。
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因而农民工进程的不可逆转性愈发确定。
目前农民工“有来有去”的模式,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已经没有合理性,从社会发展方面看更存在风险。
因此,恰当的政策选择应该是按照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推进城市化进程。
15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农地保护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徐建炜来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124-136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农地数量出现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论述土地市场的外部性和收入分配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一定程度的农地保护是必要的,不能对农地数量的减少听之任之。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农地保护政策分为管制性政策、激励性政策、直接参与性政策与混合性政策,以市场模式实现农地保护目标是未来的政策方向。
针对中国的土地政策改革,建议: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弱化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之间的区别;继续实施农用地问题控制;建立“农地保护权”的交易市场;对于公益性建设和特定的农业保护区域,由地方政府财政参考土地市场价格,有限制地向集体土地原拥有者进行征用;通过优惠性税收政策实现农地保护职能。
农民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与农村土地制度选择——来自苏鲁豫辽津四省市的实地调查 作者:陈会广,单丁洁来源:《经济学家》2010年第4期85-92通过调查描述我国农民分化的现状及农民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从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两个层面研究农民分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承、抵押等权能需求的差异分析,总结出农民分化对农村土地制度选择与改革的政策意义。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 作者:张全红来源:《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42-50文章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
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
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 16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题具有重大意义。
新格局下两岸现代农业合作机制探讨 作者:卢凌霄,周应恒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96-100近30年来两岸日趋缓和的政治关系促进两岸贸易合作不断扩大,目前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两岸在农业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加工、营销、金融、农业发展阶段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现阶段两岸农业合作主要仍是政府行为主导,尤其内地对台单方面开放市场、土地、劳动力、资源,台湾则在宏观政策保护下呈现出诸多短期化倾向。
面对三通、直飞等宏观政治环境变化,要推动两岸农业持久深入合作,双方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新定位,真正按照商业合作规则,发挥双方比较优势,共同应对世界市场。
惠农政策“自上而下”执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谢来位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74-79政策资源的非均衡性、执行机构的科层性、目标群体的低组织化等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惠农政策“自上而下”执行及其机构性冲突,而执行环境的复杂性、目标群体的异质性又对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且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将加剧这种模式的结构性损耗。
须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目标群体功能;重配政府功能和职责,减少政策执行层级;晚上政策运行机制,降低结构性损耗等优化路径来提升我国惠农政策的执行能力。
我国农地制度系统及其演化研究 作者:徐美银,潘树国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80-84我国农地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农地制度环境、正式农地制度和非正式农地制度三个子系统,农地制度系统演化的动力来源于:农地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正式农地制度与非正式农地制度之间的持续互动。
演化动力的特征决定了农地制度系统的演化主要有渐进式、跳跃式和复合式三种形式。
推进农地制度系统演化,需要坚持系统论观点、重视制度环境的作用、保证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适应性。
17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民认知与现实操作的悖论及解释 作者:李伟伟等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85-88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在学界几乎已经成共识,存在争议的主要是在具体的“细节”,如农民集体的主体、性质等。
但是,农民的认知却与此大相径庭,而以“国家所有”为主流。
不过在现实操作中,农民以村民小组(原生产队)为默认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
这与农民的认知形成了悖论,究其原因,主要从悖论本身、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三个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失灵与制度障碍 作者:赵亚莉,吴群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89-9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
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自发、隐性流转早已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与政府管理的缺陷。
为了建立一个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政府应出台法律规范土地转让的范围、形式、程序、管理,并有效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及其土地流转主体地位。
企业管理 公司伦理的治理效用探析 作者:马力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100-107基于对公司治理本质的认识将公司治理应解决的问题划分为社会层、组织层和个体层三大层次,文章探讨了公司伦理在解决各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中的效用,分析了公司伦理在公司治理中从约束性效用到工具性效用再到价值性效用的演化攀升过程,建议通过就爱你舍公司治理的伦理机制提升公司道德水平,改善公司治理。
18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家族管理、终极控制与审计师选择 作者:陈德球,叶陈刚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90-99基于家族控制的竞争优势与控制权私人收益两种理论基础,文章以2003-2008年的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家族公司家族管理、控制机制与外部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相对于以间接方式上市的家族公司,直接上市更有可能选择审计质量较高的“四大”;家族管理即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家族指定管理层与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动机选择高质量审计,而家族控制机制即金字塔结构、控制权与现金分离程度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管理对高质量审计师需求的正向作用在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中更为显著;家族控制对审计师需求的负向作用仅在控制权比例大于30%的子样本中显著;当家族管理控制人参与家族管理时,会降低两权分离所带来的外部审计师需求的负效应。
文章的贡献在于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管理与控制特征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并从家族偏好、家族管理与控制机制三方面考察了其外部审计师选择行为。
文章的研究增进了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认识,对理解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手段与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于国有跨国公司公司治理改善的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作者:宋光辉,王晓晖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40-44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直接决定了母公司全球化战略是否得以实现。
文章从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角度出发,阐述了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的内涵、特点和与母公司治理的关系,并提出在首先改善国有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和提升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和策略。
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对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思考——以五粮液集团为例 作者:吴思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45-51近年来,五粮液机关开展了一系列多多元化实践和探索,先后涉足现代制造业、现代 19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工业包装、光电玻璃、现代物流、橡胶制品、现代制药六大产业门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付出了代价,暴露了问题。
文章通过对五粮液集团的多元化战略进行案例研究,剖析其成败得失的深层次,力求对我国企业制订有效的发展战略有所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小企业生命模型及其实证意义 作者:周晖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52-56既有的各种企业成长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完整性,企业生命模型是一种新的企业成长理论,在模型中,企业“基因”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双链是资本链与人力资本链,链接双链的四要素是公司治理、核心技术、企业家与文化,其经济学逻辑是四因素决定或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效率与代理效率。
文章以中小板上市企业对企业生命模型做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与政府行为模式研究 作者:陈勇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51-54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技术范式,其实施有利于真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与政府、企业的行为有关。
企业作为社会化分工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期行为既决定于对企业利益的追求,也决定于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管制和约束;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决策部门,在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中起着引导和管制作用,其目的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质量和进程决定于政府与企业两者之间的互动模式。
了解和掌握企业、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行为动机和具体的行为模式是整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
为规范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行为,促使企业自觉地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宏观政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激励,引导、激励、控制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
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现状研究 作者:余澳,李昀桦 20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55-59截止2009年7月底,我国共有633家民营上市公司。
其主要特征为:在上市方式上以直接上市为主,但近年来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大量出现;在上市地点的分布上,深市多于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上市公司的数量;民营上市公司在证监会划分的所有行业中都有所分布;在上市的民营企业中,资产规模总体偏小且经营业绩差异性较大。
民营上市公司面临着生存环境、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黄雷等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64-67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我国股市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类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对中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标志性作用。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的类型和数量问题对公司治理有很大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对投资者关系和盈余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中上市公司股改后的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建设,今后应加强的工作:一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二是进一步开发金融产品,同时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三是政府对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策略应该改变;四是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市场,加强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诚信建设,强化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国民经济管理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 作者:陈诗一来源:《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129-143节能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
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动态行为模型来对中国工业从现在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节能减排的损失和收益进行模拟分析,找到了通向中国未来双赢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路径。
在此路径下,节能减排一开始确实会造成较大潜在生产损失,但这种损失会逐年降低,最终将低于潜在产出增长,双赢可期; 21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节能减排虽然在前期对技术进步有负面影响,但由于前期较高的技术效率以及后期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未来4年将会保持逐年平稳小幅增长的态势。
文章的预测支持了环境治理可导致环境和经济双赢发展的环境波特假说。
中国城乡有效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李月来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61-68文章提出了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
在此基础上分别测算我国城镇部门与农村部门有效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部门有效经济增长无论从绝对量上还是增长度上都明显高于、快于农村部门;城镇部门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量大于农村部门;而农村部门对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强度却大于城镇部门。
因此,推动城市化且合理控制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是降低我国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强度,实现有效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有力途径。
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率?——基于中国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作者:李春项来源:《财经研究》2010年第4期14-24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了2007年我国3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样本,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方面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存在负面效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较多、出口企业的“惰性”以及我国国内市场进入成本较高引起的。
因此,我国企业应该重视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加快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对中国当前支柱产业的再考察——基于RWBC指数方法 作者:张伯伟,陈旭来源:《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55-65文章运用网络经济学中的随机游走的居中居间指数(RWBC指数)分析方法,将我国 22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整体经济视为一个经济网络,依据中国最新的投入产出计算了我国各产业部门及最终使用的RWBC指数数值,据此确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听过对中美两国不同产业的RWBC指数的比较分析,分析了我国产期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对策。
通胀和通缩的现实交替转换对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启示 作者:杨继波来源:《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3期104-107文章通过我国及世界经济通胀与通缩交替转换的实证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采取一系列“下猛药”政策对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提出了因货币投放量较大以及政策时滞等原因,可能带来另一极端——通胀的隐患,进一步提出了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ongoing思想、手段及调控方式上进行转变等。
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实证分析:1978-2006 作者:刘书祥,曾国彪来源:《经济学家》2010年第4期93-100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一定时期内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并不明确。
文章将TFP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运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分析了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文章的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比较显著的负效应,当期技术效率的改善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而滞后技术效率的改善却对就业量的增加具有负效应;经济的告诉增长对我国就业总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因此,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通货膨胀和股市周期波动共变性和非一致性再检验 作者:董直庆,夏小迪来源:《经济学家》2010年第3期73-80文章从时域和频域角度结合MS-VAR区制转移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通货膨胀和股票市场周期波动共变性和非一致性特征。
基于小波变换的频域检验结果显示,通货膨胀和股市波动周期分别集中于50-120个月和30-70个月,其扩张期和收缩期部队称且短中长期波动不同步。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二者短周期分量无因果关系,但中长周期波 23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动分量双向因果关系显著。
对通过膨胀与股票市场时域MS-VAR模型检验结果发现,通过膨胀与股票市场阶段性明显且易形成非一致性均衡,持续时间约为2年,时域结果直接印证了频域上中长周期通货膨胀和股票市场波动特性。
能源要素价格改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CGE分析 作者:胡宗义,刘亦文来源:《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5-15当前国内要素价格改革呼声很高,其中能源价格改革更为迫切。
文章利用MCHUGE模型,研究提高能源价格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提高能源价格在短期和长期句能显著降低中国能源强度,其原因在于能源价格的提高优化了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减少了总体的能源消费。
但是能源价格提高对宏观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导致的出口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分别是短期和长期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中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研究 作者:张东辉,孙华臣来源:《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16-23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传统的研究课题。
文章在测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基础上,利用TARCH模型研究了物价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非对称影响,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视角分析了物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物价波动使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变化越来越小;物价波动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当物价变动1%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反向变动0.579%;物价波动对经济增长有着负的直接影响;物价波动通过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间接影响。
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强度与效率损失研究 作者:于良春,张伟来源:《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16-27文章构建了对转轨经济条件下行业性行政垄断问题进行分析的ISCP框架,考察了行业 24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性行政垄断的维持及传导机制,并形成了对行业内行政垄断强度及其效率影响进行测算的指标体系。
使用统计年鉴及实际调查采集的数据,文章对电力、电信、石油及铁路等四个典型的行政垄断行业中行政垄断的强度进行了实际的测算,对行政垄断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程度进行了估算。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行业性行政垄断在各个层面上均造成了较大的效率损失。
文章的研究充分说明,消除行政垄断,促进产业内竞争,对于提高产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 作者:王成勇,艾春荣来源:《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78-90文章运用STAR模型理论,对我国1979年第1季度——2009年第3季度的季度GDP增长率数据,分别建立两机制、三机制和四机制LSTAR模型,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以及经济在各个波动阶段之间转换的内在演化机理。
实证研究表明,把经济周期阶段划分为紧缩、恢复和扩张三个机制已经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结构,但是划分为紧缩、恢复、扩张和衰退四个机制,在整体拟合效果和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解释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经济在各机制之间的平滑转换速度和机制状态是否平稳,阐释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较强的非对称性及其内在演化机理;模型对样本数据在各机制之间的划分结果表明,扩张阶段的持续性最强,紧缩阶段次之,恢复或衰退阶段为过渡性阶段,持续期短。
最后,文章简要说明了文章结果所蕴含的政策涵义。
人民币汇率问题 美元和人民币:何去何从? 作者:黄海洲来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7-15危机后全球失衡的调节将会体现在经济各层面,包括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增长率下降、国际资本流入的速度下滑,发达国家经常帐户下赤字减少、储蓄增加。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投资货币,美元不会轻易退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和适度升值,可以增加中国货币政策灵活性,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金融市场、扩大内需。
中美两国经济周期不同,危机后,美国要通胀,中国要防通胀。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改善汇率机制,正当其 25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时。
人民币“汇改”、汇率风险与利率关系实证研究 作者:郭树华等来源:《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3期182-186文章以GARCH方法和2002-2009年的数据,对人民币利率与人民币汇率风险、通货膨胀、中美利差的关系进行分析。
发现2005年7月“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风险开始对人民币利率的变化起正向作用,尽管人民币汇率风险对人民币利率的变化仍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同时发现,无论是在“汇改”前还是在“汇改”后,中美利差对于人民币利率的变化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国内价格传导效应研究 作者:吴丽华来源:《中国经济问题》2010年第2期3-9文章采用2001-2009年的相关月度数据,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口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价格的传导是不完全的,其中进口价格对于汇率的波动反映较为敏感,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与消费价格对于汇率的波动反应则相对缓慢,特别是无论从长短期的传导效果看,汇率波动对于消费价格的影响都较为微弱。
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以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界 作者:吴志明,郭予锴来源:《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120-127汇率传递效应不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而且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文章以2005年7月为界,对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均较低,而且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明显变小,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略有增大。
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传递效应明显变小的原因在于传递路径中成本机制的效应被弱化,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传递 26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效应略有增大的原因是传递路径中预期机制的效应明显。
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与经济双重视角 作者:曹勇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2期20-24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但经济实力并不必然转换为货币实力,国际货币具有天然的政治经济学命题含义,对美元地位的分析可以证明这一点。
次贷危机后国际格局的变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国应根据国情制定清晰、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使之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速度与目标边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人民币区域化与亚洲货币合作;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 作者:孙其昂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21-25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系统内涵,通过系统建构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正确处理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代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
确立系统意识、加强科学研究、进行整体规划、点面结合推进、实施过程检验,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学术方向 作者:钱广荣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26-28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学术方向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 27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要求相一致,在此前提下建设既有别于革命战争时期又有别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年代、更不同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思想政治文明,又与它们存有某种逻辑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这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理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建设要明确和端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学术方向,首先要认真贯彻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当代中国化气派和风格;其次,要与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优良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相融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再次,要吸收当代资本主义思想政治和伦理道德文明中对我有益的因素,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与当今世界的世情之间应有的逻辑关系。
从灌输型到情感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 作者:韩迎春,邹小华来源: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第3期23-27页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思想政治教育型态转变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根据,从灌输型到情感型转向就是对这种现实诉求的理论理解。
伴随着这一历史嬗变,其价值偏向一方面表现为构成灌输型与情感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各要素含量及位序发生变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序列发生位移即由“以社会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通过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目标培育等基本路径,可以有效实现这一转向以适应其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走向交往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忠桥,于成学来源: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第3期19-22页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
思想政治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 28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武装工作状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学的构建 作者:叶宗波,李宪伦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4期20-22页哲学视野下的理论武装工作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行推进载体,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状态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整合,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背景,并孕育催生意识形态学的形成。
本文在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学及其学科定义进行了立论分析和探讨。
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者:刘昀献来源:《求是》2010年06期25-26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这是我们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着眼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重要理论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中去,而不是把它当作抽象的教条到处套用;二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民族化。
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形式,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三是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推动世界格局变化、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时代风云变幻,不断从世界历史的最新发展中汲取新的营养,始终引领时代发展方向;二是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修正错误的东西、剔除过时的东西,与时俱进地形成新的结论、补充新的内容;三是在指导社会实践 29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把亿万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性到具体化、由学理性到通俗化、由少数领袖人物的理念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过程。
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理论要面向大众,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群众化。
另一方面指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知识为广大群众所认同、理解并转化为行动的指南。
论“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存在论之维 作者:梁建新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115-120页发展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发展观有不同的存在论之根。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存在论前提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世界范围内发展观价值本位的时代转移是其现实之维;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要求是其制度之维;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科学提升是其历史之维;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相适应的功利观念是其价值之维;贯穿科学发展观内在要素的逻辑主线是其理论之维。
现实、制度、历史、价值、理论构成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存在论之根。
从辩证思维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 作者:王学俭,朱大鹏来源:《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3期11-15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它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
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
一,针对性与全面性的辩证统
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
一,先进性与大众性的辩证统
一。
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作者:刘同舫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106-114页 30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当代社会思潮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同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其最具代表性者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保守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其实质皆为企图修正和解构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重新诠释中国的现代性、以学术策略吸纳民间力量、宣扬知识精英的理性统治以及用唯心史观置换唯物史观的共同特性。
面对当代社会思潮竞相展示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必须转换态度,变“被动回应”为“主动挑战”,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实际”的解读 作者:陈自才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39-43页毛泽东积极倡导和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这一语境中,毛泽东所说的“实际”有着深刻的内涵:“实际”是包含着实践的双关语,是以中国的现在为中心、涵盖古今中外的大视野,是同理论密不可分的连体物,是包含复杂关联内容并不断发展变化的长过程,是隐含着人这个最为关键因素的有机体。
正确解读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实际”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文本解读与现实思考 作者:张斌来源:《求实》,2010年03期61-65页“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在不同文本视阈下透视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有不同的内涵,厘清其内在的演进逻辑,考量当前的“生命线”工作,对寻求"生命线"的生命长青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本视阈下的“生命线”及其演进逻辑:(一)“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二)“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丰富和发展。

二、把握“生命线”的现实思考:(一)凸显“生命线”的时代性。
“生命线”的时代性首先突出在其发展性。
(二)推动“生命线”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效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
(三)彰显“生命线”的价值性。
彰显“生命线”的价值性要关注价值 31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的实现与评价(四)促进“生命线”的创新性。
首先是观念的创新。
其次是理论的创新。
再次是体制的创新。
“生命线”论断新发展 作者:韩迎春,皮艳清来源:《求实》2010年03期58-60页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一方面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新时期“生命线”论断有了新的发展:一是面向世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与竞争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抗风险的自觉性与能力。
伴随这一嬗变,一方面表现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各要素涵量及位序发生变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序列发生位移即由"以社会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研究 作者:徐艳国,徐建军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37-39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研究,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丰富完善的需要,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合理决策的需要,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进一步有效执行的需要。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及其执行所进行的综合性研究、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自成体系的研究领域。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既要寻求相关理论的支持,也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及执行的工作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释义 作者:张家亮,张桦楠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3期24-25页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呈现出一种意义关系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 32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关系、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经济价值: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方向保证和环境营造价值;管理价值: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法则、提高管理效率;文化价值:文化选择、传承、变异、渗透、创造功能的阐述,充分说明了从个人到社会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充分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作者:黄蓉生,白显良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138-146页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即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渗透到大学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其核心要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在准确理解其本质要求的基础上,深刻领域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要义,把握住教育主体应具备过硬的大众化实践自觉素质、教育载体选择应符合大学生大众化接受的实践特点、教育语言材料运用应观照大学生的大众化生活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凸显贴近实际的大众化实践特性等实践要点。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精神需要的意义探究 作者:薛海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3期63-64页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的基础和出发点,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
精神需要作为人的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程度和效果,精神需要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切入点。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倡导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并对人的精神需要进行满足、引导和调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迎合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主流,更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内容,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效果。
33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思想 作者:周太山来源:《求实》2010年03期10-14页列宁明确提出并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原则。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根本方法。
列宁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倾向。
列宁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思想的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善于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易于和乐于接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时,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 作者:吕世荣,周宏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18-24页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最为根本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精神实质的指导。
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我们积极应对国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攻击和国内社会思潮多样化、吸取苏联解体教训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成功的思想政治保证。
只有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自觉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
马克思超越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史研究 作者:王代月来源:《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32-37页我国学界通常认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
但实际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探索过程。
它比我们所想像的要复杂。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有着深厚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背景。
要超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不仅需要从哲学上破除黑格尔的神秘唯心主义,而且还需要深入到经济学领域清理他的市民社会理论地基。
以《巴黎手稿》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34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为两个转折点,马克思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才最终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实现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 作者:吴忠民来源:《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5-11页同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中国是在一种比较特殊的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特殊的时代背景条件,使得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诉求方式相对温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两难境地;社会矛盾的生长空间很大。
理性看待资本主义——兼论中国为什么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秦宣来源:《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3期40-44页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不能只看其现在,更要看其历史;不能只看发达的国家,也要看落后的国家;不能只看发达国家风光的一面,也要看这些国家阴暗的一面。
对于社会主义,也不能只看其曲折的历程,更要看其历史性成就。
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我们才能从深厚的历史事实中获得正确的信念。
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经验研究 作者:周耀宏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3期21-23页思想理论创新是党的建设之根本。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其基本经验主要是:理论体系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动力源泉,教育模式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机制保障,理论研究与宣传实践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理论学习和培训制度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路径选择。
35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作者:李士绅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79-84页“中国模式”提出比较早,但以往不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笔者是不主张“中国模式”这一提法的,而主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提法。
原因有三:第
一,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些模式,没有一个是成功的;第
二,国外学者提“中国模式”实质是对中国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我们可以关注和参考,但不必追风;第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国的根本道路,这个道路仍处于探索过程中,远没有成熟为一种模式,所以,不必冠以“中国模式”。
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 作者:王炳林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26-31页研究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环节。
学习型党组织应具有先进的学习理念,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学习机制,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引导功能。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坚持学习与推进工作密切结合,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建立健全学习保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大众视野 作者:王必胜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18-21页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观念体现,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一定社会中人们的利益要求和价值观念,对整个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社会物质利益是一切社会价值的基础。
6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利益需要展开,所以重视能够准确把握住时代发展脉搏,将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36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意识变迁的特征分析 作者:牟成文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89-93页转型时期,我国农民的市场化改革引致了农村社会的诸多变革,从而也引致了农民政治意识的变迁。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农民政治意识的变迁至少体现出如下三大特点来:一是在主体的呈现上由依附性向自主性过渡;二是在自我的表达上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过渡;三是在利益的追求上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过渡。
把握这些特点对于目前在农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房宁,周少来来源:《求是》2010年06期14-17页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密切相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团结全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广泛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反映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更好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特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动员、团结和组织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使社会充满创新活力的基本保障;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 作者:吴学琴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75-83页 37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流行语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客观记录,也是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的表征。
新中国60年来流行语基本经历了从以政治话语为主,到以经济话语为主,再到经济和文化双重话语之下的多元话语时代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的流行话语一方面感性地记录了人民生活不断富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表征了我国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一波三折的发展之路,经历了从“泛意识形态”到淡化意识形态再到“去意识形态”的明显变化。
面对当下“去意识形态”的状况,借鉴过往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对国家政策的敏感度、影视收视率和媒体文化的分析,扫描当今日常生活意识形态走向,并作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 作者:吴承学,沙红兵来源:《文史哲》2010年02期经典与反经典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对共生现象。
经典的形成和长期发生影响,离不开经典的自身价值品质、时代的审美风尚、主要作家与批评家的阐释,乃至于政治要求、类书和选本的塑造等。
这些因素的不断组合、变化,也导致了反经典的出现。
反经典使经典的地位动摇,也可能对经典起到必要的补充和激发作用。
经典与反经典还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辩证统
一。
反经典之“反”通常不是激烈的颠覆,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极端反经典形成对照。
今天,对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的反思,需要同时考虑到古代与现代两个不同的“传统”,借助于经典以及经典的阐释,我们才能真正将“传统”与“现代”贯通起来,这也使得经典与反经典成为一个当代文化的问题。
试论古代文学史料学的对象与任务 作者:张可礼来源:《文学遗产》2010年01期文学史料是人类有关文学思想和行事的遗迹。
文学史料学研究的是文学史料的本体、古今文学史料的实践以及方法理论等问题。
文学史料学既是一门具有自己理论特点的学科,又 38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最终的目的是为古代文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服务。
我国的文学史料学现在处于初创时期。
为了推进文学研究,加速研究文学史料学,在当前仍是十分必要的。
“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作者:王齐洲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尚书·尧典》所载“诗言志”作为原始乐教的一部分,表现为巫史占卜祭祀过程的祷辞告语,“指向神明昭告”,其源甚古。
尽管它只是宗教观念的一部分,却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自周公“制礼作乐”后,“诗”与世俗政教和文化制度紧密结合。
“献诗”和“采诗”制度使“诗”成为表达宗族情绪和沟通政治情感的工具,完成了从“神明昭告”向“天子听政”的转变。
而进入体制内的“诗”与乐配合,制度规范和仪式规则赋予诗乐以意义和价值。
不过,此时“诗”并未脱离礼乐而独立,单纯的文学观念也未能产生;“诗”所陈之“志”虽指向世俗政治伦理秩序,却仍然受制于乐而服务于礼。
春秋时期,诗逐渐摆脱礼乐束缚而获得独立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通过“赋诗言志”以摆脱乐教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独立言志功能;一是通过“礼”、“仪”之辨以摆脱典礼仪式的束缚,从而凸显诗的内在意义价值。
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春秋诗教传统,为诗的观念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也使诗进入表达个体情感和培养独立人格的发展新阶段。
唐代精怪小说的趣味性研究 作者:李贞来源:《理论界》2010年02期精怪是古代文学中一个常见的母题,而唐代的精怪小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精怪在唐人笔下逐步摆脱了神秘、诡异的形象,呈现出文人化、风雅化的趋势,通过对唐代精怪小说趣味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析、了解唐代的文学、文化风尚。
39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现当代文学 回顾与反思:渴望重生的启蒙 作者:许明,方卫来源:《文学评论》2010年02期20世纪的“五四”时代和80年代是中国思想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段。
在这两个时段里,发生了两场未竟的启蒙。
飞快到来的物质时代及消费文化的覆盖,很快使激情飞扬的80年代成为一种博物馆式的记忆,启蒙激情很快在同一代知识分子身上消退。
这个思潮变化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在接受现代性过程中命定的悖论,预示着在东方超稳定社会结构中生存的现代性是苍白而又无法生根的。
因此,“五四”、80年代冲击式的“植入的启蒙”现在应当被唤醒和反思,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重生。
论“革命话语”对情爱伦理的重构及其本质 作者:李跃力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2期对男女关系的冲击、改造与重塑,是现代中国革命最显著也最持久的成效之
一。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革命话语既反映了革命与情爱伦理之间的动力关系,也为这一关系的形成推波助澜。
在男女关系的处理上,革命话语将男性符号化为“革命”,女性则在“革命”(男性)的光环下彻底失去自我,主动献身于男性(革命)。
革命话语将作为两性关系纽带的“情爱”置换成“阶级”与“革命”,带来了男女双方自我的沦丧,使情爱关系沦为“革命”的空洞的隐喻。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情爱伦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现代性目标的一部分,被托付给未来,它的最终实现却要经历一个十分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
“五四”时期翻译活动与反殖民意识 作者:王巨川来源:《文学评论》2010年02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是在西方文化的现代性冲击和压力中发展形成的,翻译活动是现代文学发生的先声,这已是学界的共识。
然而,在西方“霸权文化”浸入的殖民文化背景中,我们常常忽略“五四”一代学人在翻译活动中蕴含着强烈的反殖民意识。
这种意识在他们对 40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西方文化的选择性译介、文本翻译的策略中或显或隐地曲折地表达着。
翻译者的意识和潜意识——本质和系统得到了统
一,翻译活动在语言的转换空间中形成了一种自由的可发挥的场域,给翻译者提供了一个言说的话语权,译者根据本民族语言文化特有的习惯,利用这种“权力”形成了一种集体性的“抵抗力”,抵抗西方霸权文化对中国的殖民化。
鲁迅文学的起源与文学鲁迅的发生——对“弃医从文”内部原理的再认知 作者:符杰祥来源:《文学评论》2010年02期相对于被人们广泛关注的S会馆与十年沉默,鲁迅在弃医从文之前的中止写作其实更具有一种“原点”意义。
“弃医从文”的经典说法忽视主体因素,将鲁迅从事文学的决定视为一种理念先行的启蒙规划,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理解的“颠倒”。
从弃矿学医,再到弃医从文,在看似不合常理的选择过程中,鲁迅逐渐走出了他人的影子,而不断走进了他自己。
决定鲁迅取舍的根本之处不在于何种学科更为重要,而在于何种学科更能满足自我的内心需要。
竹内好觉察到鲁迅文学存在着一种“生命原理”而没有说明的东西,是“诚与爱”的文学态度,它构成了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鲁迅与王元化第一次“反思” 作者:夏中义来源:《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1期125-131通过比较王元化在第一次“反思”前后“鲁迅观”的微妙差别,呈示青年元化当年的心灵真实:1940年前,青年元化用阶级论暨“日丹诺夫主义”将鲁迅和尼采决绝地分开,把鲁迅想象成“高、大、全”的英雄造型;1943年前后的“反思”调整了他对鲁迅的体认,到共和国初年,他又把鲁迅的价值落实到“人格”尊严这一根基。
然王元化对鲁迅人格的确认,又与他感应时势的内在惶恐相纠结。
由此可鉴青年元化独立思考与体制语境之关系的复杂意味。
一种新文艺典范的建构——对1949年前后文艺作品的考察 作者:杜英 41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来源:《文学评论》2010年02期该文由文艺作品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所遭遇的文化“转折”,将文艺形态的基础追寻到创作所受社会现实和政治生活影响的根源,这种追寻并非要沿袭社会政治经济决定文艺发展的传统阐释框架,而是要说明国家社会生活如何在文艺中找到对于自身的表达。
并从中抽象出当时文化人参与其中的基本的文艺理念,发掘他们不同以往的时代感受和表达方式,进而综合出文艺新变的整体趋向。
将文艺纳入到同影响虚构与表达的历史的互动关系中思考文艺,而在这一总体的历史视野下,种种看似分歧的文艺现象在历史叙述中具有某种可通约性。
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 作者:冒建华来源:《文学评论》2010年02期中国现代文学由新旧文学之争,讲求个人发现,到文学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服务,再到坚持工农兵方向的人民性、政党性,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发展趋向是步步推进的。
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由注重个性认同到阶级认同,由批判个人,强调反抗斗争,再到人民认同、政党认同,知识分子由启蒙者转化为被启蒙者,知识分子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书写的渐次递进在现代主流文学上的反映,是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逐步“正名”。
新时期文学魔幻写作的两大本土化策略 作者:曾利君来源:《文学评论》2010年02期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促使中国作家走入“魔幻”实验场,带动中国文学“魔幻写作”现象的繁盛,甚至到新世纪初期,魔幻写作仍然不绝如缕。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魔幻写作如何摆脱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潮流化模仿,凸显自己的原创性和独特性?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以贾平凹、莫言、扎西达娃、阎连科等人为代表的中国作家采用本土化的表达方式,按照中国的审美情趣和本民族的文化积淀等来呈现魔幻,主要通过魔幻意象的使用和本土文化观念的演绎两大本土化策略,彰显了中国文学魔幻写作的独特性,实现了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超越和创造性转化,让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生命在异域中国得到延展。
42 信息导航2010年第2期总第13期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 作者:李怡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1期118-124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加强对地方性文学报刊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这是克服和跨越中国独特的区域分割特征的基本方式,也是搜寻现代战争造成的知识分子凌乱痕迹的要求,是抢救濒临消失的民国文献的需要,更有利于从一些新的角度和立场上拓宽现代中国文化的研究空间,这就是“地方性知识系统”的建构。
中国的现代文学知识,在全球化——发达城市现代化——后发达地区逐渐开化这样一个叙述逻辑之外,还存在另外一条逻辑系统:地方性知识如何面临重新建构,如何自我调整和融合。
当代文学史的结构问题 作者:许子东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在文学史的体例布局上,各种古代或现代文学史通常以代表作家和经典作品为结构主线,但近二十年的七十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在重读历史语境时,却主要突出题材、思潮、论争和现象,而不是以作家、作品为章节题目。
这或者是因为价值观念系统混乱和文学史书写距离太近导致当代文学正典化的困难,又或者是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特殊生产环境的主要创造物,首先是现象思潮而非作家作品。
该文试图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文学体制、80年代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合作与冲突之互动关系,以及近二十年来文学史写作者及当代文学评论者的学术背景变化等三个方面,来讨论当代文学史的这种重现象思潮轻作家文本的结构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与东亚人文地理 作者:杨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2期近年来,包括

标签: #网络推广 #能干 #网络 #网络 #设计师 #机顶盒 #金融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