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4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E-mail:zhoumoban@
7 气象万千 奇异的南海自然风云 姻林之光 【因此多数情况是“,眼看着一片乌云过来了,连忙脱光衣服,(蘸水)擦上肥皂,但是往往是云过天晴,不曾下雨,或只下了几滴。
大家光着屁股,面面相觑。
”】 本文说说我国南海地区的自然风云,奇特而新鲜,可称与祖国大陆大相径庭。
四季皆是夏,却无高温日 我国南海海区大体位于北纬4~22度之间,属于热带和赤道带气候。
即使最冷1月,北部西沙岛平均气温仍有22.8℃(22℃以上为夏);南部太平岛更高达26.1℃,与北京7月相同。
历史上出现的极端最低气温,西沙15.3℃,太平岛更高达23.1℃,全国最高。
但是历史上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例如太平岛35.0℃,西沙甚至只有34.9℃,不仅不是全国最高,甚至几乎还是高山高原以外最低的。
由此亦可见海洋对调节、降低最高气温能力之强。
有趣的是,南海最冷固然都在1月,但最热却并不在7月。
主要是因为南海中南部已近赤道,大体北纬15°以南海区,一年中春分、秋分太阳两次经过天顶,因而造成全年气温两高两低,4—5月最高,9—10月次高,7月反是次低。
雨量偏少,季风鲜明 热带、赤道纬度的南海,热量丰富,水汽充足,奇怪的是年平均雨量却并不多。
例如,西沙1506毫米,东沙1545毫米,即使较靠近赤道的南沙太平岛也只有1847毫米。
而对比南海北岸香港2208毫米,东侧马尼拉2027毫米,西侧越南顺化2904毫米,南侧靠近赤道的加里曼丹岛北岸更是高达3000毫米以上。
其实,这也是热带海洋的一般规律。
因为水汽充足只是降雨的一个必要条件,关键是要使这些水汽能发生凝结。
这就是要有空气上升运动。
因为气流在上升中会膨胀降温,降温使包含水汽的能力降低,多余的水汽才会凝结出来。
但是海洋上特别是白天(降雨量以高温的白天比夜间多),海水温度远 比陆面为低,因此白天海洋上热对流云系一般难以强烈发展,雨量自然就比陆地少得多了。
2013年初我曾见到《解放日报》登了一篇文章,说一位作家去南沙“守礁”体验生活。
实际上生活在邮政船上。
船上淡水珍贵,当然不能用来冼澡。
于是他们只好“天浴”,即用天然雨水冲淋。
问题是天上不常有云经过,即使有也不一定下雨。
因此多数情况是,“眼看着一片乌云过来了,连忙脱光衣服,(蘸水)擦上肥皂,但是往往是云过天晴,不曾下雨,或只下了几滴。
大家光着屁股,面面相觑。
” 南海雨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体5—10月是雨季,11月到来年4月为干季,雨季总雨量占年雨量高达85%左右以上。
造成南海雨量鲜明季节变化的原因,是这两个季节中的盛行气流完全不同:冬(干)季中盛行来自北方严寒干燥的亚洲内陆的东北季风,夏(雨)季中盛行来自暖热湿润的南方赤道海洋的西南季风。
季风风向的这种规律变化,给我国古代渔民南海捕鱼,带来了很大帮助。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中说,“船舶去以11月12月,就北风,来以5月6月,就南风。
”明代郑和也正是利用南海和北印度洋这种季风特点,曾7次大规模远航,最远到达东非沿岸。
其中除了第1次大概缺少经验外,其他都是九十月间从江苏浏河出发,乘东北季风南下,七八月就西南季风回国。
南部海区无台风 南海是我国台风总数最多的海区,东邻世界上台风最多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区。
因此多数台风(特别是强台风)是从东方西北太平洋西来的,称为“客台风”。
“土台风”一般直径小,强度弱,路径不规则。
南海台风的地区分布也大不相同。
北部(约北纬15度以北)主要盛在5—10月,以9月最盛;中部(8~15度)盛在9—12月,以11月最盛。
但奇怪的是,8度以南台风稀少,6度以南台风绝迹。
原来,台风生成除了要有初始的启动涡旋外,还要有地球自转造成的地转偏向力的帮助,以使得初始涡旋维持旋转,继续产生上升运动。
因为上升气流中水汽凝结产生的热量,是台风进一步发展的 主要动力。
同时,这也是使得形成期台风不致被四周空气直接快速进入而迅速填塞消失。
而赤道上地转偏向力恰恰为零。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盛夏尚能受到台风影响,而最南部赤道海域却反受不到台风影响的原因。
罕有海雾 南海广大热带洋面上水汽丰富,想必海雾很多,实际正好相反。
这又是南海一奇。
其原因与南海上雨少又有大不同。
原来,要在海面上大气中凝结出雾来,必须要有较强的南下冷空气降温,因为夜间降温幅度不大,一般成不了雾。
可是,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经过北部海面时早已升温变性,难以有较大降温。
这就是南海上只有最北部才有雾的主要原因。
例如南海北部的西沙年平均雾日0.4天,东沙岛年平均雾日0.6天,海南岛最南缘的榆林港甚至号称“无雾港”! 清洁能源丰富 最后,中国南海也是我国气象清洁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
一。
例如,由于海面平坦,摩擦力小,海上风速很大。
南海诸岛能用来发电的有效风速(3~20米/秒)年平均多达5500~7000小时,出现百分率在55~85%之间。
在我国海区中仅次于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地形性风能高值区。
太阳能是南海又一种丰富气象能源。
因为南海纬度低,太阳直射,阳光强烈,又相对较少云雨和污染大气的途中损耗,全年各月太阳辐射总量都在190-26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且因纬度低,季节变化很小。
太阳能之丰富可与因海拔最高、云雨少、太阳全国能最丰富的西藏高原中西部相比美。
南海还有一项特殊的全国最优的清洁能源,海水垂直温差能。
因为南海海表温度高达22~28℃,全国最高。
而数百米深处只有5℃上下。
由于海岛边缘坡陡,常直下数百米以上,所以是理想的温差能电站建设地。
此外,我国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也是像夏威夷、泰国芭提雅等一样的热带海滨旅游胜地。
麦比乌斯带 姻方子 独边形自带旋拧,自带旋拧曲面成。
曲面成环毋定向,环毋定向独边形。
(注:麦比乌斯带是一种单侧、独边、不可定向的曲面,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麦比乌斯(
A.F.Mbius,1790—1868)发现而得名。
将一个长方形纸条扭转180°后,再将头尾粘接在一起,得到的曲面就是麦比乌斯带。
) 碟碟不休 未来如何看电影 姻韩连庆 【对于像我这样长期在家看碟和下载电影的人来说,已经不习惯在电影院看电影,因为我总想按暂停。
】 小时候我很羡慕两种职业,一种是书店的员工,另一种是电影院的员工,因为这两种人可以随时随地看书或看电影,而且不用花钱还能挣钱。
后来有了电视,开始从电视上看电影。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购买了52部电影的版权,先是在每周日下午,后又改在每周日晚上播出一部,这成了我每周最好的娱乐。
《巴顿将军》《偷袭珍珠港》《音乐之声》这些电影都是那时候看的。
当时已经有了录像机,但价格昂贵,非一般家庭所能消费得起。
很多电影院都开设了录像厅,李小龙、成龙、周润发的电影都是通过这个渠道看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VCD,电影“飞入寻常百姓家”,看电影不再是种特权。
VCD的画质不清晰,碟片容量有限,超过两个小时的电影需要三张碟,于是出现了一种“三碟机”,可将三张碟片同时放入播放机中,省去来回换碟的麻烦。
VCD的碟片种类太少,很难买到,主要靠四处借。
后来有了DVD,画质提高,容量变大,碟片种类更多也更容易获取,我也开始大规模收藏各种DVD碟片。
21世纪有了比DVD更清晰的“蓝光”碟,但这时互联网发展迅速,解决了带宽问题,随后出现了在线视频和网络下载,“蓝光”还没普及,“碟 机+碟片”的观影方式就已终结。
我曾先后用过一台VCD、三台DVD和一台蓝光机。
如今下载的电影中有比较满意的版本,我也会自己刻盘,依然可以“碟碟不休”。
以前的电影在院线公映后要三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在电视或网上播放。
如今网络发达,新电影很快就成了“明日黄花”。
为了保持新鲜感和传播效应,现在的电影在院线公映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在网上观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投资电影,它们具有超前的互联网思维,开始试水挑战这一惯例。
2015年年底,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参与投资了电影《无境之兽》,讲述一名小男孩在非洲政治动乱中被迫从军的故事。
电影的投资是600万美元,奈飞以1200万美元收购了该片的发行权,在影院和网上同步上映,结果此举遭到美国四大电影院线的联合抵制,拒绝在影院放映该片,最终只能在一些小型的独立院线上映,但在线的点播率却非常高。
奈飞以租赁DVD起家,后经营在线视频,近年来又介入内容制造,他名气最大的作品《纸牌屋》不仅在制作上借力大数据算法,而且打破美剧每周播放一集的惯例,每季拍完后在网上全部推出。
奈飞还参与投资了袁和平执导的《卧虎藏龙:青冥宝剑》。
袁和平当武术指导是世界一流的,可当导演却不行,除了上世纪90年代执导的《铁猴子》和《咏春》可以作为武打片“教课书”,其他的都乏善 可陈。
导演的门槛看似很低,实际上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估计袁和平也没能掌控整部影片的制作,导致影片看起来完全是一帮华人出演的西方“邪典片”(cultfilm)。
《青冥宝剑》甫一开机,奈飞高调宣布电影将采取院线和线上同步上映的方式,结果公映时同样遭到美国各大院线的抵制,只能在少数几家影院上映。
2015年11月,乐视网参与投资的电影《消失的凶手》上映前夜,乐视宣布部分用户可以提前在线观看该片,这惹恼了众多院线,拒绝在影院放映该片,最终逼迫乐视取消了超前点映,并公开道歉。
互联网公司敢于尝试新的电影发行模式,主要是因为手头拥有大量用户资源,可以借此规避院线和影院的分成。
对于用户来说,电视或投影的尺寸和清晰度已经不次于电影院几十人的小影厅,院线和在线同步上映电影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此后要解决的只是利益分配和转变观念。
对于像我这样长期在家看碟和下载电影的人来说,已经不习惯在电影院看电影,因为我总想按暂停。
如果未来院线和在线同步公映新片成了常态,这反过来会对电影的制作和影院的技术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
李安的新片《半场无战事》将是第一部将每秒120帧放映、3D摄影、4K画质等最新技术融为一体的影片,据说目前地球上还没有一家电影院能满足这些放映要求。
当年《阿凡达》上映的时候,我没去影院凑热闹,后来在家看DVD,效果跟看动画片似的。
看这样的电影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
书话岁月 【有评论家说它是一部“探讨斗牛的形而上学的冗长研究”,“有时枯燥,有时引人入胜”。
】 有“文坛硬汉”之称的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一生写了不少塑造与命运抗争的人物形象,他的《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从不同侧面抒发了人的信念、意志、顽强的力量。
像《老人与海》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湾流中搏斗而展开的故事,展示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也形象地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的经历与爱好,充分体现了他不畏艰险、敢于挑战自我的阳刚之气。
他喜爱冒险,热衷狩猎、海上垂钓和斗牛,并将这些生活中获取的素材熔铸在他的作品中。
1932年出版的《午后之死》与他的许多作品不同,它不大像小说,没有着力描写的突出人物,也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有评论家说它是一部“探讨斗牛的形而上学的冗长研究”,“有时枯燥,有时引人入胜”。
说它是西班牙斗牛的新闻调查,也许更为贴切。
由于海明威当过新闻记者,他对西班牙斗牛文化的起源、斗牛场面的残忍血腥,特别是斗牛涉及方方面面的规则,都作了很内行的剖析与评介,足见他对斗牛的喜爱。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海明威十分关注它的现状与发展,对斗牛表演存在的价值和由此引申的有关生与死的哲学思考,都有独到见解(1959年海明威再次去西班牙,创作了另一部描写斗牛的纪实文学杰作《危险夏日》。
) “现代正式斗牛,用西班牙语叫corridadetoros,一般是每场由三个斗牛士来刺杀六头牛,依照法律规定,公牛必须是4至6岁,身体没有缺陷,有一对锋利的好牛角。
”“正式斗牛时一定会杀死公牛的,这不是一种运动,而是一场悲剧。
在规定的15分钟的准备刺杀和进行刺杀的时间用光时,如果斗牛士仍然杀不死公牛,公牛就会活着被引导者带领出去,这会使斗牛者蒙受羞辱。
根据法律,必须在外面的牛栏中把这头活着出来的牛杀死。
” 为何有这样不合情理的法律,海明威这样解释:如果这种获胜的公牛不被杀死,“而是允许它再次出场,允许它也像斗牛士一样增加经验,那所有的斗牛士都会被这些公牛干掉吧”。
这也道出了西班牙斗牛的一个行业的极大秘密,斗牛是建立在竞技双方很不公平的基础上的,海明威承认:“现代斗牛的基本前提是公牛先前从没进过斗牛场”,正是因为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没有经验,公牛才会被斗牛士手里的红披风弄得晕头转向,以致被狡黠的斗牛士杀死,这绝对不是公牛与人按公平法则徒手搏斗的必然结局。
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斗牛的虚伪性。
海明威把斗牛比作雕塑艺术,他说:“我认为如果把现代斗牛比作雕塑艺术的话,除 了勃朗库西(指罗马尼亚当 代著名雕塑家)的雕塑作品 听之外,哪件现代雕塑艺术都 不能与它相提并论。
”他又 说:“斗牛是关于死亡的艺 海术,同时它也被死亡抹杀。
” 他非常赞赏那些非凡的斗牛 士,他们以娴熟的技巧,沉着 明镇定的气势,优雅准确的动 作,出色地完成斗牛的规范 姻金 威动作,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涛 正如海明威说的“:真令人难 以置信,就凭一个人,一头牲 侃畜,还有挂在一根棍子上的 红布,能够导致情感和精神 上的剧烈波动,创造出一种 斗纯粹古典之美。
”这大概就是 斗牛的魅力所在吧!所以海 明威认为“:斗牛是一门独
一 牛无二的,能让艺术家存在生 命危险的艺术,也是一门由 斗牛士的自尊心决定表演的 精彩程度的艺术。
” 出于对以生命赌博的 这一特殊人群的尊敬,他在书中介绍了西 班牙多名著名斗牛士的业绩,也对他们中 的一些人的不幸夭亡表示深切同情。
比如 有
个名为曼努埃尔·格拉内罗的斗牛士, “他是个俊美的少年,14岁前拉小提琴,17 岁前学习斗牛,之后以斗牛表演为业,直到 20岁死去”。
1922年在马德里的斗牛场,
一 头贝拉瓜公牛杀死了他,“那头公牛先把他 挑起来,再把他摔到围柜底部的木档子上, 那头公牛还站着不离开,直到像摔碎一个 花盆那样用牛角把他的头颅刺破为止”。
这 个年轻人之前参加过
94场斗牛,死后除了 一堆债务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曼努埃尔·格拉内罗的结局是许多斗牛 士的人生缩影,那些留下一身伤残、侥幸死里 逃生的幸存者,就是福大命大的幸运儿了。
“一般是在下午五点或五点半开始举行 斗牛。
”这是海明威这本书书名的由来。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年轻时在秘鲁看 过一次斗牛。
秘鲁曾是西班牙殖民地,城市建 筑与布局酷似西班牙,盛行斗牛。
我是到达秘 鲁西部太平洋边的城市特鲁希略,在那里应 邀观看斗牛的。
斗牛是在阳光灿烂、溽热蒸人 的下午举行,圆形的阶梯状斗牛场,可容纳 5000
观众,气氛热烈,喇叭声、欢笑声不绝入 耳。
这场斗牛是我平生第一次所见,开始是马 术表演,然后才是正式斗牛,这天连看了4场 斗牛表演,两场是别开生面的滑稽斗牛,即斗 牛士等人化装成唐老鸭、米老鼠、小矮人等童 话中的人物。
这种斗牛比起骑手斗牛更为惊 险,但结局都是一样的,两小时的表演共击毙 了
4头活蹦乱跳的公斗。
我本想中途退场, 但因礼貌起见,不得不耐着性子坐到终场。
当我看到斗牛的血腥时,我的同情和怜悯开 始转向场上的公牛,开始对斗牛士表演的新 奇突然变得兴趣索然。
我不忍目睹这残酷的 厮杀,更无从领会这种格斗的乐趣—
——我对 斗牛的看法,至今未变。
山水人文 观铅山辛弃疾像有感 姻吴胜明 【江西铅山的碧水丹山(山是丹霞山,是红色的)孕育了辛弃疾,山水词有一股逼人的英雄气概。
】 2016年4月,由于《徐霞客在江西》的项目,我出差赴江西考察了半个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西铅山的山水。
我一到铅山,首先要求看水,看铅山的水,因为徐霞客说:河口(铅山就在河口镇)有水自东南分水关发源,经铅山县至此入大溪(即信江),市肆甚众,在大溪之左,盖两溪(两条河流)合而始胜重舟也。
徐霞客点明了,铅山县位于两河交汇处。
我在江岸眺望:好宽的信江,滚滚北上,成为江西省的大河,流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然后汇入中国的第一大江———长江。
我站在信江的南岸,向江的对岸望去,啊!有一个白色的巨大的雕像屹立在江北岸的山头上,十分醒目;虽说看不清雕像的面目,但其高大的身影,映入眼帘。
陪同的当地领导告诉笔者,这雕像是辛弃疾。
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辛弃疾。
走!赶紧到雕像处,我们要向这位民族英雄致敬!我们乘坐的小车,走到桥头时,一队队的小学生穿着古代服装,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北岸过桥,和我们相遇。
带队的老师告诉我们,那天是世界阅读日,他们带领学生在辛弃疾雕像下的公园———辛弃疾公园,朗读了辛弃疾的4首词,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在信江边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爱我们伟大的、英雄的祖国。
我们抵达雕像下,好高大啊!原来雕像高达32米,有10层楼之高,而且又是站在江岸制高点上。
我向辛弃疾行注目礼,仔细端详,辛弃疾目光坚定,一手握剑,一手握书,而且是面朝北方,他心中时时刻刻想着收复失土,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他是南宋继岳飞之后最伟大的抗金名将;他的影响和功绩大于同时代的爱国文人陆游。
辛弃疾青年时代就带领民众抗金,杀入敌营,活捉了叛徒,受到皇帝的接见。
但命运多舛,朝廷内主和派和主战 派的斗争十分激烈,使得他数度被贬,最后是在江西铅山的瓢泉村逝世,终年68岁。
但辛弃疾留给后人的是数百首慷慨纵横的诗词,直到今天还激励着我们。
江西铅山的碧水丹山(山是丹霞山,是红色的)孕育了辛弃疾,山水词有一股逼人的英雄气概。
他的许多词,许多中国人和我一样随口就能背诵许多。
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晚上醉里仍在看剑,梦中仍听到军号声,还想去沙场奋战,收复失地。
再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本人在38岁时,率领的军队就是“飞虎军”啊!现在不少人都用“千古江山“”金戈铁马”来表示一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但这8个字是辛弃疾唱出来的!这是他在今天镇江(长江流经之地)登北固亭写出来的。
他还在今天南京(也是长江流经之地)登赏心亭写出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你看,他的词,声如裂帛,声情并至!有人称辛为“宋代一代文豪”是不为过的。
“英雄”和“理想”是辛词、也是辛做人的“标准”!今天的信江上,除了辛的雕像外,在信江的岩壁上,刻有“千古江山”、“可怜白发生”等句子,看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们现在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即实现中国梦,而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有一种理想、一种力量;而铅山人民和政府赋江水以英雄的内涵是了不起的一个创举。
正如同浙江杭州西湖和岳飞联系在一起一样。
我走了中国不少的山山水水,但大张旗鼓地把山水和英雄联系起来并不多见,写此文也是借此呼吁一下吧! 最后要说一下,铅山的铅是个多音字,在念地名时,铅应念yán,音沿,念成沿山。
这是我这回到江西学到的新知识。
在江西金溪县时,旅游局胡局长问我,下一站何地?我说,铅(qi佟n)山,他说错了,应念为沿山,把金字旁改为三点水旁。
铅山人把山水看得比金子还珍贵些。
7 气象万千 奇异的南海自然风云 姻林之光 【因此多数情况是“,眼看着一片乌云过来了,连忙脱光衣服,(蘸水)擦上肥皂,但是往往是云过天晴,不曾下雨,或只下了几滴。
大家光着屁股,面面相觑。
”】 本文说说我国南海地区的自然风云,奇特而新鲜,可称与祖国大陆大相径庭。
四季皆是夏,却无高温日 我国南海海区大体位于北纬4~22度之间,属于热带和赤道带气候。
即使最冷1月,北部西沙岛平均气温仍有22.8℃(22℃以上为夏);南部太平岛更高达26.1℃,与北京7月相同。
历史上出现的极端最低气温,西沙15.3℃,太平岛更高达23.1℃,全国最高。
但是历史上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例如太平岛35.0℃,西沙甚至只有34.9℃,不仅不是全国最高,甚至几乎还是高山高原以外最低的。
由此亦可见海洋对调节、降低最高气温能力之强。
有趣的是,南海最冷固然都在1月,但最热却并不在7月。
主要是因为南海中南部已近赤道,大体北纬15°以南海区,一年中春分、秋分太阳两次经过天顶,因而造成全年气温两高两低,4—5月最高,9—10月次高,7月反是次低。
雨量偏少,季风鲜明 热带、赤道纬度的南海,热量丰富,水汽充足,奇怪的是年平均雨量却并不多。
例如,西沙1506毫米,东沙1545毫米,即使较靠近赤道的南沙太平岛也只有1847毫米。
而对比南海北岸香港2208毫米,东侧马尼拉2027毫米,西侧越南顺化2904毫米,南侧靠近赤道的加里曼丹岛北岸更是高达3000毫米以上。
其实,这也是热带海洋的一般规律。
因为水汽充足只是降雨的一个必要条件,关键是要使这些水汽能发生凝结。
这就是要有空气上升运动。
因为气流在上升中会膨胀降温,降温使包含水汽的能力降低,多余的水汽才会凝结出来。
但是海洋上特别是白天(降雨量以高温的白天比夜间多),海水温度远 比陆面为低,因此白天海洋上热对流云系一般难以强烈发展,雨量自然就比陆地少得多了。
2013年初我曾见到《解放日报》登了一篇文章,说一位作家去南沙“守礁”体验生活。
实际上生活在邮政船上。
船上淡水珍贵,当然不能用来冼澡。
于是他们只好“天浴”,即用天然雨水冲淋。
问题是天上不常有云经过,即使有也不一定下雨。
因此多数情况是,“眼看着一片乌云过来了,连忙脱光衣服,(蘸水)擦上肥皂,但是往往是云过天晴,不曾下雨,或只下了几滴。
大家光着屁股,面面相觑。
” 南海雨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体5—10月是雨季,11月到来年4月为干季,雨季总雨量占年雨量高达85%左右以上。
造成南海雨量鲜明季节变化的原因,是这两个季节中的盛行气流完全不同:冬(干)季中盛行来自北方严寒干燥的亚洲内陆的东北季风,夏(雨)季中盛行来自暖热湿润的南方赤道海洋的西南季风。
季风风向的这种规律变化,给我国古代渔民南海捕鱼,带来了很大帮助。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中说,“船舶去以11月12月,就北风,来以5月6月,就南风。
”明代郑和也正是利用南海和北印度洋这种季风特点,曾7次大规模远航,最远到达东非沿岸。
其中除了第1次大概缺少经验外,其他都是九十月间从江苏浏河出发,乘东北季风南下,七八月就西南季风回国。
南部海区无台风 南海是我国台风总数最多的海区,东邻世界上台风最多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区。
因此多数台风(特别是强台风)是从东方西北太平洋西来的,称为“客台风”。
“土台风”一般直径小,强度弱,路径不规则。
南海台风的地区分布也大不相同。
北部(约北纬15度以北)主要盛在5—10月,以9月最盛;中部(8~15度)盛在9—12月,以11月最盛。
但奇怪的是,8度以南台风稀少,6度以南台风绝迹。
原来,台风生成除了要有初始的启动涡旋外,还要有地球自转造成的地转偏向力的帮助,以使得初始涡旋维持旋转,继续产生上升运动。
因为上升气流中水汽凝结产生的热量,是台风进一步发展的 主要动力。
同时,这也是使得形成期台风不致被四周空气直接快速进入而迅速填塞消失。
而赤道上地转偏向力恰恰为零。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盛夏尚能受到台风影响,而最南部赤道海域却反受不到台风影响的原因。
罕有海雾 南海广大热带洋面上水汽丰富,想必海雾很多,实际正好相反。
这又是南海一奇。
其原因与南海上雨少又有大不同。
原来,要在海面上大气中凝结出雾来,必须要有较强的南下冷空气降温,因为夜间降温幅度不大,一般成不了雾。
可是,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经过北部海面时早已升温变性,难以有较大降温。
这就是南海上只有最北部才有雾的主要原因。
例如南海北部的西沙年平均雾日0.4天,东沙岛年平均雾日0.6天,海南岛最南缘的榆林港甚至号称“无雾港”! 清洁能源丰富 最后,中国南海也是我国气象清洁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
一。
例如,由于海面平坦,摩擦力小,海上风速很大。
南海诸岛能用来发电的有效风速(3~20米/秒)年平均多达5500~7000小时,出现百分率在55~85%之间。
在我国海区中仅次于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地形性风能高值区。
太阳能是南海又一种丰富气象能源。
因为南海纬度低,太阳直射,阳光强烈,又相对较少云雨和污染大气的途中损耗,全年各月太阳辐射总量都在190-26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且因纬度低,季节变化很小。
太阳能之丰富可与因海拔最高、云雨少、太阳全国能最丰富的西藏高原中西部相比美。
南海还有一项特殊的全国最优的清洁能源,海水垂直温差能。
因为南海海表温度高达22~28℃,全国最高。
而数百米深处只有5℃上下。
由于海岛边缘坡陡,常直下数百米以上,所以是理想的温差能电站建设地。
此外,我国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也是像夏威夷、泰国芭提雅等一样的热带海滨旅游胜地。
麦比乌斯带 姻方子 独边形自带旋拧,自带旋拧曲面成。
曲面成环毋定向,环毋定向独边形。
(注:麦比乌斯带是一种单侧、独边、不可定向的曲面,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麦比乌斯(
A.F.Mbius,1790—1868)发现而得名。
将一个长方形纸条扭转180°后,再将头尾粘接在一起,得到的曲面就是麦比乌斯带。
) 碟碟不休 未来如何看电影 姻韩连庆 【对于像我这样长期在家看碟和下载电影的人来说,已经不习惯在电影院看电影,因为我总想按暂停。
】 小时候我很羡慕两种职业,一种是书店的员工,另一种是电影院的员工,因为这两种人可以随时随地看书或看电影,而且不用花钱还能挣钱。
后来有了电视,开始从电视上看电影。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购买了52部电影的版权,先是在每周日下午,后又改在每周日晚上播出一部,这成了我每周最好的娱乐。
《巴顿将军》《偷袭珍珠港》《音乐之声》这些电影都是那时候看的。
当时已经有了录像机,但价格昂贵,非一般家庭所能消费得起。
很多电影院都开设了录像厅,李小龙、成龙、周润发的电影都是通过这个渠道看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VCD,电影“飞入寻常百姓家”,看电影不再是种特权。
VCD的画质不清晰,碟片容量有限,超过两个小时的电影需要三张碟,于是出现了一种“三碟机”,可将三张碟片同时放入播放机中,省去来回换碟的麻烦。
VCD的碟片种类太少,很难买到,主要靠四处借。
后来有了DVD,画质提高,容量变大,碟片种类更多也更容易获取,我也开始大规模收藏各种DVD碟片。
21世纪有了比DVD更清晰的“蓝光”碟,但这时互联网发展迅速,解决了带宽问题,随后出现了在线视频和网络下载,“蓝光”还没普及,“碟 机+碟片”的观影方式就已终结。
我曾先后用过一台VCD、三台DVD和一台蓝光机。
如今下载的电影中有比较满意的版本,我也会自己刻盘,依然可以“碟碟不休”。
以前的电影在院线公映后要三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在电视或网上播放。
如今网络发达,新电影很快就成了“明日黄花”。
为了保持新鲜感和传播效应,现在的电影在院线公映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在网上观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投资电影,它们具有超前的互联网思维,开始试水挑战这一惯例。
2015年年底,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参与投资了电影《无境之兽》,讲述一名小男孩在非洲政治动乱中被迫从军的故事。
电影的投资是600万美元,奈飞以1200万美元收购了该片的发行权,在影院和网上同步上映,结果此举遭到美国四大电影院线的联合抵制,拒绝在影院放映该片,最终只能在一些小型的独立院线上映,但在线的点播率却非常高。
奈飞以租赁DVD起家,后经营在线视频,近年来又介入内容制造,他名气最大的作品《纸牌屋》不仅在制作上借力大数据算法,而且打破美剧每周播放一集的惯例,每季拍完后在网上全部推出。
奈飞还参与投资了袁和平执导的《卧虎藏龙:青冥宝剑》。
袁和平当武术指导是世界一流的,可当导演却不行,除了上世纪90年代执导的《铁猴子》和《咏春》可以作为武打片“教课书”,其他的都乏善 可陈。
导演的门槛看似很低,实际上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估计袁和平也没能掌控整部影片的制作,导致影片看起来完全是一帮华人出演的西方“邪典片”(cultfilm)。
《青冥宝剑》甫一开机,奈飞高调宣布电影将采取院线和线上同步上映的方式,结果公映时同样遭到美国各大院线的抵制,只能在少数几家影院上映。
2015年11月,乐视网参与投资的电影《消失的凶手》上映前夜,乐视宣布部分用户可以提前在线观看该片,这惹恼了众多院线,拒绝在影院放映该片,最终逼迫乐视取消了超前点映,并公开道歉。
互联网公司敢于尝试新的电影发行模式,主要是因为手头拥有大量用户资源,可以借此规避院线和影院的分成。
对于用户来说,电视或投影的尺寸和清晰度已经不次于电影院几十人的小影厅,院线和在线同步上映电影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此后要解决的只是利益分配和转变观念。
对于像我这样长期在家看碟和下载电影的人来说,已经不习惯在电影院看电影,因为我总想按暂停。
如果未来院线和在线同步公映新片成了常态,这反过来会对电影的制作和影院的技术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
李安的新片《半场无战事》将是第一部将每秒120帧放映、3D摄影、4K画质等最新技术融为一体的影片,据说目前地球上还没有一家电影院能满足这些放映要求。
当年《阿凡达》上映的时候,我没去影院凑热闹,后来在家看DVD,效果跟看动画片似的。
看这样的电影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
书话岁月 【有评论家说它是一部“探讨斗牛的形而上学的冗长研究”,“有时枯燥,有时引人入胜”。
】 有“文坛硬汉”之称的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一生写了不少塑造与命运抗争的人物形象,他的《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从不同侧面抒发了人的信念、意志、顽强的力量。
像《老人与海》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湾流中搏斗而展开的故事,展示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也形象地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的经历与爱好,充分体现了他不畏艰险、敢于挑战自我的阳刚之气。
他喜爱冒险,热衷狩猎、海上垂钓和斗牛,并将这些生活中获取的素材熔铸在他的作品中。
1932年出版的《午后之死》与他的许多作品不同,它不大像小说,没有着力描写的突出人物,也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有评论家说它是一部“探讨斗牛的形而上学的冗长研究”,“有时枯燥,有时引人入胜”。
说它是西班牙斗牛的新闻调查,也许更为贴切。
由于海明威当过新闻记者,他对西班牙斗牛文化的起源、斗牛场面的残忍血腥,特别是斗牛涉及方方面面的规则,都作了很内行的剖析与评介,足见他对斗牛的喜爱。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海明威十分关注它的现状与发展,对斗牛表演存在的价值和由此引申的有关生与死的哲学思考,都有独到见解(1959年海明威再次去西班牙,创作了另一部描写斗牛的纪实文学杰作《危险夏日》。
) “现代正式斗牛,用西班牙语叫corridadetoros,一般是每场由三个斗牛士来刺杀六头牛,依照法律规定,公牛必须是4至6岁,身体没有缺陷,有一对锋利的好牛角。
”“正式斗牛时一定会杀死公牛的,这不是一种运动,而是一场悲剧。
在规定的15分钟的准备刺杀和进行刺杀的时间用光时,如果斗牛士仍然杀不死公牛,公牛就会活着被引导者带领出去,这会使斗牛者蒙受羞辱。
根据法律,必须在外面的牛栏中把这头活着出来的牛杀死。
” 为何有这样不合情理的法律,海明威这样解释:如果这种获胜的公牛不被杀死,“而是允许它再次出场,允许它也像斗牛士一样增加经验,那所有的斗牛士都会被这些公牛干掉吧”。
这也道出了西班牙斗牛的一个行业的极大秘密,斗牛是建立在竞技双方很不公平的基础上的,海明威承认:“现代斗牛的基本前提是公牛先前从没进过斗牛场”,正是因为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没有经验,公牛才会被斗牛士手里的红披风弄得晕头转向,以致被狡黠的斗牛士杀死,这绝对不是公牛与人按公平法则徒手搏斗的必然结局。
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斗牛的虚伪性。
海明威把斗牛比作雕塑艺术,他说:“我认为如果把现代斗牛比作雕塑艺术的话,除 了勃朗库西(指罗马尼亚当 代著名雕塑家)的雕塑作品 听之外,哪件现代雕塑艺术都 不能与它相提并论。
”他又 说:“斗牛是关于死亡的艺 海术,同时它也被死亡抹杀。
” 他非常赞赏那些非凡的斗牛 士,他们以娴熟的技巧,沉着 明镇定的气势,优雅准确的动 作,出色地完成斗牛的规范 姻金 威动作,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涛 正如海明威说的“:真令人难 以置信,就凭一个人,一头牲 侃畜,还有挂在一根棍子上的 红布,能够导致情感和精神 上的剧烈波动,创造出一种 斗纯粹古典之美。
”这大概就是 斗牛的魅力所在吧!所以海 明威认为“:斗牛是一门独
一 牛无二的,能让艺术家存在生 命危险的艺术,也是一门由 斗牛士的自尊心决定表演的 精彩程度的艺术。
” 出于对以生命赌博的 这一特殊人群的尊敬,他在书中介绍了西 班牙多名著名斗牛士的业绩,也对他们中 的一些人的不幸夭亡表示深切同情。
比如 有
个名为曼努埃尔·格拉内罗的斗牛士, “他是个俊美的少年,14岁前拉小提琴,17 岁前学习斗牛,之后以斗牛表演为业,直到 20岁死去”。
1922年在马德里的斗牛场,
一 头贝拉瓜公牛杀死了他,“那头公牛先把他 挑起来,再把他摔到围柜底部的木档子上, 那头公牛还站着不离开,直到像摔碎一个 花盆那样用牛角把他的头颅刺破为止”。
这 个年轻人之前参加过
94场斗牛,死后除了 一堆债务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曼努埃尔·格拉内罗的结局是许多斗牛 士的人生缩影,那些留下一身伤残、侥幸死里 逃生的幸存者,就是福大命大的幸运儿了。
“一般是在下午五点或五点半开始举行 斗牛。
”这是海明威这本书书名的由来。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年轻时在秘鲁看 过一次斗牛。
秘鲁曾是西班牙殖民地,城市建 筑与布局酷似西班牙,盛行斗牛。
我是到达秘 鲁西部太平洋边的城市特鲁希略,在那里应 邀观看斗牛的。
斗牛是在阳光灿烂、溽热蒸人 的下午举行,圆形的阶梯状斗牛场,可容纳 5000
观众,气氛热烈,喇叭声、欢笑声不绝入 耳。
这场斗牛是我平生第一次所见,开始是马 术表演,然后才是正式斗牛,这天连看了4场 斗牛表演,两场是别开生面的滑稽斗牛,即斗 牛士等人化装成唐老鸭、米老鼠、小矮人等童 话中的人物。
这种斗牛比起骑手斗牛更为惊 险,但结局都是一样的,两小时的表演共击毙 了
4头活蹦乱跳的公斗。
我本想中途退场, 但因礼貌起见,不得不耐着性子坐到终场。
当我看到斗牛的血腥时,我的同情和怜悯开 始转向场上的公牛,开始对斗牛士表演的新 奇突然变得兴趣索然。
我不忍目睹这残酷的 厮杀,更无从领会这种格斗的乐趣—
——我对 斗牛的看法,至今未变。
山水人文 观铅山辛弃疾像有感 姻吴胜明 【江西铅山的碧水丹山(山是丹霞山,是红色的)孕育了辛弃疾,山水词有一股逼人的英雄气概。
】 2016年4月,由于《徐霞客在江西》的项目,我出差赴江西考察了半个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西铅山的山水。
我一到铅山,首先要求看水,看铅山的水,因为徐霞客说:河口(铅山就在河口镇)有水自东南分水关发源,经铅山县至此入大溪(即信江),市肆甚众,在大溪之左,盖两溪(两条河流)合而始胜重舟也。
徐霞客点明了,铅山县位于两河交汇处。
我在江岸眺望:好宽的信江,滚滚北上,成为江西省的大河,流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然后汇入中国的第一大江———长江。
我站在信江的南岸,向江的对岸望去,啊!有一个白色的巨大的雕像屹立在江北岸的山头上,十分醒目;虽说看不清雕像的面目,但其高大的身影,映入眼帘。
陪同的当地领导告诉笔者,这雕像是辛弃疾。
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辛弃疾。
走!赶紧到雕像处,我们要向这位民族英雄致敬!我们乘坐的小车,走到桥头时,一队队的小学生穿着古代服装,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北岸过桥,和我们相遇。
带队的老师告诉我们,那天是世界阅读日,他们带领学生在辛弃疾雕像下的公园———辛弃疾公园,朗读了辛弃疾的4首词,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在信江边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爱我们伟大的、英雄的祖国。
我们抵达雕像下,好高大啊!原来雕像高达32米,有10层楼之高,而且又是站在江岸制高点上。
我向辛弃疾行注目礼,仔细端详,辛弃疾目光坚定,一手握剑,一手握书,而且是面朝北方,他心中时时刻刻想着收复失土,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他是南宋继岳飞之后最伟大的抗金名将;他的影响和功绩大于同时代的爱国文人陆游。
辛弃疾青年时代就带领民众抗金,杀入敌营,活捉了叛徒,受到皇帝的接见。
但命运多舛,朝廷内主和派和主战 派的斗争十分激烈,使得他数度被贬,最后是在江西铅山的瓢泉村逝世,终年68岁。
但辛弃疾留给后人的是数百首慷慨纵横的诗词,直到今天还激励着我们。
江西铅山的碧水丹山(山是丹霞山,是红色的)孕育了辛弃疾,山水词有一股逼人的英雄气概。
他的许多词,许多中国人和我一样随口就能背诵许多。
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晚上醉里仍在看剑,梦中仍听到军号声,还想去沙场奋战,收复失地。
再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本人在38岁时,率领的军队就是“飞虎军”啊!现在不少人都用“千古江山“”金戈铁马”来表示一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但这8个字是辛弃疾唱出来的!这是他在今天镇江(长江流经之地)登北固亭写出来的。
他还在今天南京(也是长江流经之地)登赏心亭写出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你看,他的词,声如裂帛,声情并至!有人称辛为“宋代一代文豪”是不为过的。
“英雄”和“理想”是辛词、也是辛做人的“标准”!今天的信江上,除了辛的雕像外,在信江的岩壁上,刻有“千古江山”、“可怜白发生”等句子,看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们现在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即实现中国梦,而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有一种理想、一种力量;而铅山人民和政府赋江水以英雄的内涵是了不起的一个创举。
正如同浙江杭州西湖和岳飞联系在一起一样。
我走了中国不少的山山水水,但大张旗鼓地把山水和英雄联系起来并不多见,写此文也是借此呼吁一下吧! 最后要说一下,铅山的铅是个多音字,在念地名时,铅应念yán,音沿,念成沿山。
这是我这回到江西学到的新知识。
在江西金溪县时,旅游局胡局长问我,下一站何地?我说,铅(qi佟n)山,他说错了,应念为沿山,把金字旁改为三点水旁。
铅山人把山水看得比金子还珍贵些。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