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编辑:,家常寿司怎么卷的视频

寿司 0
主编:李芸编辑:王俊宁校对:王心怡E-mail押dushu@ 作品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19Tel(押010)62580723 气象万千 中国的南北自然分界线 姻林之光 【我国的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实际上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带。
】 2014年6月在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大运河”顺利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具体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地域涉及8省市,共58处遗产,“入遗”河道总长1011千米。
其实,大运河不仅长和古老,而且在功能上也和其他已“入遗”7条运河完全不同。
因为那7条运河都是“工业近现代遗产”,大运河则主要是运输功能。
而这种功能的诞生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因为它从北纬30度流到了40度,地区气候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是温度气候带的变化,大运河南部是亚热带,生长阔叶常绿树,水果主要是柑橘等;北部是温带,生长阔叶落叶树,水果主要是苹果、梨等。

二,南部多雨湿润,年雨量都在1000~1200毫米以上,河流纵横,水运发达,属湿润气候区,而北部年雨量600~800毫米以下,属偏旱的亚湿润区。

三,雨旱季节类型相反,南方不仅雨量多而且雨季长,梅雨接着春雨,十分适合水稻生长,北方只在夏季后半有个短促雨季,只能生长耐旱的小麦。
温暖多雨的气候特点,使得南方成为富饶的绸缎、鱼米之乡,比北方富庶得多。
特别是古代,北方很难满 足京畿地区庞大人口(包括军队)的粮食等各种生活需要。
古代陆路运输力很小,主要靠水路运输。
而我国的 大江大河又都是东西向的。
于是,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应运而生,古代专门称为“漕运”,列为国家大事。
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肯定了大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之外,也说它“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意思是说,人都说隋亡是因为挖了此河,如果不提这个,那么它交通南北,运输货物的功用却是极其巨大的,其功甚至可与大禹相比。
新华社发的报道中也说,“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的物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理,体现了高超的水利技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
” 下面的一件事也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大运河在我国国民心目中的重要性。
大运河从南向北,中段要经过江苏省一个叫淮安市的地方。
它是南北向大运河与东西向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的交点。
而淮河、秦岭又是我国民间和地学界约定俗成的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
2008年媒体上纷纷报道,淮安市开建我国南北方分界线标志园。
园内有座横跨淮河的曲桥,桥中央巨大的中空涂彩的圆球,便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标志物。
消息传出,特别是在网上,引起热议。
新浪网曾对4.5万网民进行调查,竟有88%人反对。
原因主要有
二。
一是许多人把自然分界线误会成了政治分界线,怕发生类 似历史上东晋等朝代南北分治的分裂局面,这个问题倒比较容易解释清楚。
二是拔得头筹的抢建思想(对地方有好处),因为当时淮河沿岸还有蚌埠、信阳等城市也在抢建分界线标志物。
所以,尽管当时已有人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说淮河南北自然分界线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沿河城市都有权建设。
但是争论并未因此停息。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实际上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带。
北方的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的春雨、梅雨、伏旱气候;北方的干燥暖温带气候和南方的湿润亚热带气候,都是在这个带内逐渐完成这个过渡的。
所以,淮河南北即使相差十几、几十公里,其气候、农业和自然景观也是难以看出差别的。
更重要的是,气候是会变化的。
例如,建国初期进行我国气候区划时,淮河一线1月平均气温0℃,年平均雨量750毫米(当时主要区划指标),到现在分别升高到了2℃和约1000毫米;将来,由于全球继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还可能要北推到黄河两岸。
可是,气候带的南北移动,最终会引起南北自然分界线的南北移动。
因为在决定自然景观的诸多地理因素(例如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貌等)中,气候条件是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这样一来,在曾是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上建标志物,其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自然也就不大了。
贝壳, 大海的纪念 姻郑千里 我自重洋凯旋,如何表达内心的欢惬?我从大海归来,带什么做纪念妥帖? 带一丛海底珊瑚吧,怕它太绰约,离开蔚蓝的天国,灵气恍然枯竭。
带几颗岛上卵石吧,嫌它太陋劣,离开了眷守的故土,赏玩也成憾缺。
贝壳是大海的麻鞋,波涛穿它行万里路:天涯浪迹,历经涨跌。
贝壳是大海的笑靥,浪花凭它投风流瞥:千秋史话,六分勋业! 贝壳是大海的耳穴,凑近它听鱼群唼喋:海天辽阔,蛟腾龙跃! 贝壳是大海的眉睫:睁大它窥龙宫机谲:沧桑巨变,几多豪杰! 贝壳是大海的书帖,记载着祖传真诀:终身磨砺,永不怠懈! 贝壳是大海的度牒,镌刻下血泪箴诫:勇者奋舸,孱者湮灭! 呵,玉晶露莹的贝壳———大海馈赠的袖珍图解,嵌在我记忆的金字塔,沐风栉雨,永不泯灭…… 小红庙随笔 悠闲徐州姻潘小松 图片来源:昵图网 【有都市的方便,有乡村的宁静,是现代人的宜居理念。
徐州云龙山云龙湖符合这个条件。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十五岁时歌《大风歌》的句子,跟五十岁时在宾馆玩味镜框里的抄件感觉很不同,何况是在刘邦的老家沛县。
沛县在徐州西北。
这里号称汉源,建有汉城和“世界刘氏总会”。
沛县人很以出了个刘邦而自豪。
再往西是今天的丰县,当年的丰邑。
刘邦生在丰邑。
秦室追杀尚在娘胎里的刘邦的故事很像耶稣在襁褓里被追杀的故事。
沛县人悠闲,徐州城里人也悠闲。
“徐州比较适合懒人,”是徐州人自己的表白,“往云龙湖边上一坐,什么烦人的事情都没有了。
”一位因孙子要去寄宿“贵族”学校而烦恼的“摩的”司机这样说。
云龙湖在徐州南,因云龙山得名。
徐州人喜欢强调云龙湖比杭州西湖大。
可惜苏东坡官任徐州时没有把云龙湖给抬高,否则现在云龙湖也会成“文化遗产”。
在我看来,云龙湖比苏杭更宜居。
云龙山是徐州人自己的“圣山”,闲了登云龙山是徐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云龙山望湖望四野,有不虚此 行之叹。
云龙山有座兴化古寺,是毛泽东七次到过的地方,至少导游说明里是这样写的。
这里有北魏石雕佛像,有卧佛,有古槐,有古意。
假如在徐州城里,你可以去户部山古玩市场转转。
这里也保留了徐州旧时的“豪宅”,庭院深深深几许。
围着户部山跑步锻炼的依然是徐州当地居民。
一座城市有这么多的古玩字画店并且并不针对外来人,这在我属于少见。
同样少见的是云龙湖边“问天阁”的地锅萝卜烧排骨:好吃而价格不贵。
穿过韩山隧道就能到汉代石像博物馆。
徐州尤其是丰、沛两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地,所以方言含了四地的语言因子。
徐州人更觉得自己是北人,是山东的“北”,而不是苏北的“北”,所以他们说话更像山东话,而不是扬州腔的苏北话。
徐州人吃面食,菜偏咸,不怎么吃甜糯的东西,这一点也似北方人。
徐州人有北人的大度和南人的温和,属于较容易相处的人群。
在徐州,游人印象较深者恐怕是服务业消费不太有冲突发生。
徐州的出租车司机很有爱乡主义情怀,也善导游。
这是我愿意再去的理由之
一。
有都市的方便,有乡村的宁静,是现代人的宜居理念。
徐州云龙山云龙湖符合这个条件。
在湖边居住,你总觉得自己在庐山或者厦门。
依山傍水是这里的环境。
从十八岁起就途经徐州,迄今不知多少次,但从未想过下车看看徐州,更不知道这里也有一盆宜人的湖水。
都说徐州四面环山;只有在云龙湖,你会体会到徐州环山。
云龙湖是有条件修苏堤和白堤的,可惜诗人到这里来都低调,可能因为有刘邦的《大风歌》在先吧;也可能诗人有意留个低调的云龙湖吧。
谁知道呢? 【造物主创造奇楠的目的绝不是希望其成为昂贵的珍宝被束之高阁。
】 安徽芜湖南陵县地处皖南丘陵,地方虽小,却人杰地灵。
2009年11月,这个小城因为一块木头炸开了锅———一位当地人竟然花了十几万元人民币,从越南买回了一小块“木头”。
买下这块天价“木头”的人叫郑有才,45岁,买下的这块“木头”,其实是一块沉香。
沉香,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
简单来说,沉香木在受到自然界的伤害,如雷击、风折、虫蛀等,或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到真菌的感染所凝结成的分泌物就是沉香。
极品沉香“沉”得惊世,“香”得骇俗,其价值远超黄金。
结缘沉香,要从2009年的一场变故说起。
2009年一天,郑有才突发胰腺炎,一个铁铮铮的汉子被腹痛折磨得死去活来。
无数次跑医院,试过很多药,效果都不甚理想。
郑有才想到了沉香。
之前他对于木材玉石有过不少研究,也做过这方面的生意,囤积过不少名贵木材,他开始使用奇楠。
奇楠,是沉香得中的一种,是极品沉香中的极品,古代称作琼脂,比之沉香更加温软。
奇楠是一种极佳的天然抗菌性药材,可促进改善人体内脏功能 沉香奇缘 姻刘果 及循环功能,理气、止痛、通窍、提升免疫力、对心脏功能尤佳,“救心”就是含奇楠的心脏病良药。
郑有才开始用奇楠熏香、泡酒、咀嚼吞服,尝试各种方式,效果竟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种种症状大为缓解,所有并发症也逐渐消失。
2014年,郑有才最后一次来到江苏人民医院进行体检时,结果显示胰腺已完全治愈。
从那之后,郑有才开始迷恋上了沉香。
而他与木头的缘分,则开始得更早。
多年前,他也曾做过木材生意,囤积了几十吨的金丝楠木。
郑有才喜欢楠木,除了因为它资源稀少、价值不菲外,也因为它的养生功效,对肝脏脾肾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
2011年夏天,郑有才出资在北京特地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金丝楠木珠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木友”来参赛。
郑有才对金丝楠木钻研越来越深,同时他也在不断寻找其他具有养生功效的珍贵木头。
在研究古代帝王的养生方法时,郑有才发现,许多皇帝都有熏香的习惯。
常见的有龙涎香与沉香。
而沉香不单单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在很多中医典籍中,沉香作为一种 很重要的药引被记录下来。
“《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里都有记载,而奇楠更 是效用绝佳。
”郑有才说“,一件事物之所以珍贵一定有它的原因所在,事物的存在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好友常常把郑有才比作沉香,因为他们“出身相似”———都历经坎坷,才出人头地。
出身于工人家庭的郑有才从十五六岁就开始自食其力,虽条件艰苦但他的成绩却优异。
1989年,郑有才考上了大学,但家里负担不起学费,始终未能踏进大学的门槛。
那时的他选择独自一人来到北京打拼,为了圆自己一个求学梦,他应聘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钴源室,边工作边自学,跟中国科技大学汪高斌老师恶补科研知识。
此后的二三十年,他做过许多生意,路越走越顺,钱越赚越多。
在功成名就之后,因为沉香奇缘,他起心动念,开始做他的慈善。
“奇楠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造物主创造了奇楠的目的绝不是希望其成为昂贵的珍宝被束之高阁。
而我要做的,只是将自然所赠的礼物,送给需要它的人,这才是它的最大价值。
”这也是郑有才最大的期盼。
科学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 化学篇 科学出版社从传播的角度记录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化学逐步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重要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期,《高分子化合物化学、《矿物及岩石的点滴分析》《自由基聚合反应理论》等一大批译自苏联的化学著作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普及化学基础知识。
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中国化学家们把几十年来积累的学术经验总结出来,完成了多本很有价值的著作。
例如,王葆仁和冯新德撰写了有机和高分子化学著作《有机合成反应》《高分子合成化学》。
科学出版社还策划并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系列化学丛 书,如由张青莲院士担任主编的中国第一套百科全书式的丛书“无机化学丛书”等。
进入21世纪,科学出版社在反映当代化学重要的基础研究方向上组织出版了“现代化学基础丛书”,其中不乏以往经典著作的再版、新版;在新的交叉前沿方向,及时总结新兴前沿领域方面,组织出版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纳米科学与技术》。
此外,还出版了一系列反映我国化学研究与进展的总结性著作,如:《十年来的中国科学:化学》《中国化学五十年(1932—1982)》以及《高速发展的中国化学(1982—2012)》。
———编者 第一部无机化学“百科全书” 姻柯吉 “无机化学丛书”是中国第一部无机化学百科全书性质的巨著,全书18卷41个专题,总计700余万字,历经十余载艰辛岁月,终由我国近百位无机化学工作者通力完成。
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缺少与无机化学有关的工业基础,因此培养的无机化学人才较少,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比 较薄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无机化学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77年中国化学会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开始组织“无机化学丛书”的编撰工作。
1977年冬,戴安邦、顾翼东、张青莲等教授共同协商,成立了“无机化学丛书”编委会,公推戴安邦、顾翼东为顾问,张青莲为主编,申泮文为副主编,遴选的编委为尹敬执、曹锡章、吕云阳。
1978年,“无机化学丛书”编委员会拟订了丛书编辑计划和写作大纲。
前10卷按元素周期表将各元素分别列成专题,后8卷则按无机化学的重要领域分卷,把各族元素视为一体,就其在某一领域中的重要性进行综合论述。
这种编排方式颇具特色,使得读者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或由元素或由无机化学分支入手进行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自1982年起,丛书各分册陆续出版。
不过,编委会最初过于乐观,原计划于
5 年内完成整套丛书的出版,却不曾想意料之外的困难和问题接踵而来,一段时间内甚至举步维艰。
其中一种情况是有的作者拖延很久不能交稿,甚至一拖10多年,或 者不能承担编写任务了。
出现这种情况时,主编和副主编只好及时商量对策,将救火、打补丁的任务交给副主编、南开大学的申泮文院士来完成。
2003年,编委会和各位作者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让丛书全部付梓出版。
丛书出版后,读者反响强烈,很快就销售一空。
2011年,在读者的不断呼吁下,丛书以十卷本形式再次出版。
在此过程中,主编张青莲院士在领导此项艰巨的工作中,坚持不懈,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在组织、协调、指挥、督促,直至对作者的具体帮助方面,都竭尽全力,为 我国的这项重大科技出版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副主编申泮文院士以及各位编委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功不可没。
早在编委会组织编写作者班子之时, 张青莲院士就把遴选作者的工作与我国科研方向布点的理念结合起来,借各高校原有的科研基础和条件,一箭双雕,毕其功于一役。
例如,复旦大学的丰产元素化 学,南京大学的配位化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稀土元素化学,北京大学的稳定同位素化学与放射化学,南开大学的氢与氢化物化学等研究据点的建成,几乎都是与“无机化学丛书”的编撰同步的。
丛书的出版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我国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一部丰富的近现代化 的原始资料资源库,对推动我国无机化学人才的培养和无机化学学科队伍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促成了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无机化学各领域研究方向的合理布局。
失衡的南朝(34) “蚁族”刘勰的五彩梦 姻蒋家平 【曾经贫贱不堕青云之志、信仰奋斗哲学的刘勰就此离我们远去,只剩下一个遁入佛门的名叫慧地的躯壳。
不满一年后,慧地溘然长逝。
】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南朝齐梁时期的刘勰(约公元465~523年)是个典型的“蚁族”。
据史书记载,刘勰出身寒族,父亲刘尚曾官至越骑校尉,不过英年早逝,自幼孤贫的刘勰沉沦于社会最底层,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因为贫困,他不得不投入定林寺长达十多年,直到过了而立之年也娶不起媳妇。
不过,刘勰自小就“笃志好学”,据他自述,七岁的时候曾“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的梦。
为了这一梦想,在定林寺的十多年里,他在高僧僧佑的指导下发奋读书,“遂博通经论”,还将定林寺里的各类经书“区别部类,录而序之”。
(《梁书·刘勰传》,下同)搁现在,拿一张宗教学或者哲学博士学位文凭是根本不在话下的。
但是,拿到大学文凭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光辉的前程。
刘勰所拥有的唯一资源就是自己的满腹经纶,但要想“学而优则仕”显然是异想天开。
于是,刘勰做了人生中的第二个重要的梦,梦见自己手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醒来后“怡然而喜”,认为这是孔老夫子托梦给他,要他担起著书立说的大任。
自此以后刘勰便“搦笔和墨,乃始论 文”,用了四五年的时间著成了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着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在后人眼里,这是一部奠定刘勰在中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鸿篇巨制,但在当时,《文心雕龙》的价值认定并非易事。
那时候还没有公开出版制度,学术著作的价值无法通过学术界的公论共识来实现,而只能靠个体的权威学者的品评。
为此,他将眼光瞄向了沈约。
沈约是齐梁间名满天下的文坛巨擘,被梁武帝擢为尚书仆射,身居宰相之位。
于是刘勰自负其书,装扮成卖书人的样子,守在沈约的府门前,苦等沈约出门时趋步上前。
沈约停下来“,便命取读,大重之”,不仅认为“深得文理”,还“常陈诸几案”,有空就 读上一读。
得到沈约欣赏的刘勰终于名声大噪,并从此走上仕宦之途。
进入仕途以后,刘勰才发现身为“蚁族”,自己的命运依然得不到真正的改变。
从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起家奉朝请”(即朝会时奉诏出席),到天监十七年(公元518年)升任步兵校尉,刘勰历经数职,从最低层的文职官员做到六品官阶,竟然耗费了漫长的15年时间。
尤为郁闷的是,六品官刚做了一年,又被崇佛受戒的梁武帝一道诏令解除了步兵校尉之职,与慧震和尚一起回定林寺编纂经藏。
苦苦奋斗数十年才打开的仕宦之门,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对刘勰无情关闭。
在仕途上打拼十数年后,竟然又回到定林寺,回到人生的原点。
那一刻,刘勰有着怎样沮丧、落寞的心境,现代人已经很难揣度,不过显然这种心境的落差是客观存在的,甚至于让他产生看破红尘的彻悟和“觉今是而昨非”的悔痛。
刘勰很快便完成了整理经藏的任务,遂上表“启求出家”,为表决绝之信念,他甚至用火烧掉了两鬓之发。
曾经贫贱不堕青云之志、信仰奋斗哲学的刘勰就此离我 们远去,只剩下一个遁入佛门的名叫慧地的躯壳。
不满一年后,慧地溘然长逝。
可以说,刘勰的求学、仕宦之路是古代“蚁族”命运的一个缩影。
刘勰所处的时代,士族门阀制度正在逐步瓦解,但社会阶层的固化现象远非一日之功,士庶之别依然犹如天壤。
像他这样虽然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出身庶族寒门的人,由于无力“拼爹”“拼财”“拼人脉”,只能在苦闷彷徨中蹉跎大好年华,即便偶然抓住机遇进入仕途,也只能无奈地在官场底层徘徊,找寻不到正常上升的公平通道。
其实,处于社会底层、在社会资源分配中获利最少的人总是占绝大多数。
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但我们要判断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并不需要看底层民众有多少,而要看社会能否向底层民众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蚁族”现象的存在,不仅表明社会的阶层固化现象根深 蒂固,凸显了社会对于底层民众的冷漠与忽视,而且更表明机会平等、权利平等的现代文明法则正在遭受无情的嘲弄与毁弃。
或许,这正是1500年前的“蚁族”刘勰在冥冥之中给我们的一点启示吧。

标签: #视频 #声音 #水印 #看点 #版权 #朋友圈 #发财树 #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