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先学成镜鉴照后人更健行,10读书周刊·教师书房主编:王珺

模特 5
编辑:王珺设计:聂磊校对:赵阳电话:010-82296631邮箱:1365664999@ 2021年6月11日星期
集先学成镜鉴照后人更健行 ——评《河北师范大学早期学术报刊集成(1916—1948)》 储朝晖 自从编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之后,集成就成为中国人做学术工作的一种方式,也是学术文献积累、更替与延续的重要环节。
依据我几十年从事研究的体验,集成将成为未来在某些领域替代学科的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就如同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等那样超越学科的一种知识聚集模式。
我自己多年前就认识到并开始使用集成人学的方式研究教育,也就是说未来一些复杂、尖端领域将由集成替代学科以及交叉学科。
在有此认识的时候,看到河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河北师范大学早期学术报刊集成(1916—1948)》(以下简称《集成》),又添了一个新的案例,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不由得高兴。
就我的浅识,《集成》的价值在于—— 推进了集成方式学术研究集成方式的研究需要集成的文献研究作为基础。
《集成》将河北师范大学1916年至1948年所办报刊集成为一体,拓展了文献集成的新领域,开创了微观范围内个案文献集成研究的新境。
未来学术研究的集成趋势需要一个个具体的集成研究个案的积累,《集成》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开创了以一所学校范围内特定史料集成作为集成的基本单元,以特定方面的史料集成作为起点的方式,推进集成有历史根基又能实现当下可用,必将引发相关院校的响应。
在更多的学校文献资料集成基础上,就会形成一个个集成群,更多的集成群就会推动集成研究的模式生成,并构建出适合集成研究的规则、结构、逻辑,探寻集成研究的规律。
解决了文献留存、使用的难题由于本人1988年至1992年在《陶行知全集》(川教版)编辑工作中任负责资料收集的专职编辑,曾经把1911年至1949年的教育文献资料翻阅了一遍,当时就感到查找使用这段时期的文献有两大困难:一是很难收集齐全某一类期刊,在大多数图书资料馆都难做到收集齐全。
二是由于史料保存时间较长,很多纸质原件已难以阅读,难以为后人有效使用,也难以 长时间持续保存。
特别是受到抗战期间的条件限制,纸张、油墨质量不好,印刷设备与技术不够精良,字迹难以辨认。
重新编辑出版《集成》有效地解决了这两大难题,确保相应的文献尽可能保持原貌基础上的留存和使用。
从更长的时间看,《集成》通过新的刊印实现了历史文献保存和利用的接力传承,《集成》为河北师范大学宝贵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传播物质载体,为后人继续使用创造了更便捷的条件。
担当了一代学人的责任《集成》的编印体现了现代人对前人学术产品及其人格价值的尊重,以及对后代学人的负责。
从《集成》内文可以看出,自创立于1906年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天津),到后来的迁徙变迁过程中,河北师大百余年来始终坚守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办学原则。
学校在天津办学期间就办有品种繁多的报刊,刊载的学术论文、文艺作品以及各类体裁的文字忠实记载了那个年代师生们的学业成就、办学实践和情感世界。
特别是河北师范大学在战争年代的特殊处境,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飞机野蛮轰炸殃及学校,历年出版的报刊与教学设备、资料等损失、散佚,当时校方无法完整保存,多达几十种的报刊流失、湮没。
在此困难下,河北师范大学组织人力物力对散失的这批报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排并交出版社影印出版,让这批弥足珍贵的文献重现读者书桌,在抢救文献、服务读者上做了一件别人没有条件、难以尽责做好的难事、大事。
因为,这些事如果时隔过久,相关的报刊更难以收集,完成的难度更大,甚至完全不可能。
为后代铺就更加稳健的学术之路《集成》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承前启后,它不仅是对先辈学人办学理论与实践真实状况的文献维护,也是对他们的致敬与礼赞。
在当下学风仍存浮躁、学术仍不严谨,新一代学人为学的路径与方向不明的情况下,呈现前人 为学的真实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我自己正是由于系统查阅过1949年前的教育报刊,看到曾经很热的学术话题,后来被时间证实毫无价值,参与的人不少为了当时的功利鼓噪其中;另一些冷僻的论题后来反倒成为对社会与学术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的选题,此类的大量例证为我准确选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并立下“写到别人未写出;写到别人无处写”的选题原则,在学术研究中不简单重复。
由此可见,《集成》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学术资源,以个案呈现出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脉络、特征。
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前人走过的路,还可以看到经验、教训,捷径、曲折,深度、肤浅,大选题、小选题,厚重、浅薄,将它们与当下学术境况结合分析,就能为新一代学人从各个不同角度学习、成长提供真实的历史参考,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教训、曲折、肤浅、浅薄,更加稳健地走学术之路。
《集成》显示历史上河北师大的师生积极参与社会,热爱生活,绝非躲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埋头研究学问,不闻世事,不问苍生,而是以高昂的热情以天下为己任。
其中,《女师学院期刊》第一期创刊号开篇首文李时《四库全书之历史》一文起笔不谈专业,而是首先阐述对于国破家亡时局的认识, 倾诉黍离之悲,强调文人治学对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这对当下不少人钻进为了发表、引用、考核而写作的学术小圈子内卷是个有力的提醒。
矫正学术立足点《集成》显示,早期报刊编辑们视野就很开阔,不拘束不保守,立足本土,又有天下观,以世界眼光来办刊。
比如,《女师学院周刊》第八十二期刊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格博士演讲《中国教育的观察》,既肯定了中国教育的进步,又指出了不足。
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中外教育交流。
此外,研讨国际问题或中外比较的代表文章有:孔若君《杌陧危难之国际经济》,张锦光《最近列强互斗之新形势》,苏正静《满洲问题与远东之国际关系概观》,陆侃如《欧洲“支那学”家》,等等。
报刊还发表了大量译作,将国外优秀成果引入国内。
刊发的数量可观的研讨国际问题、中外比较的文章和译作等,有力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反观当下,一些所谓的学术期刊所载的文章显现出明显的形式化学术倾向,文章似乎结构完整、论证严谨、用词准确,却不包含真问题及其求解,那些包含真问题的文章常常被编审们以存在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为由拒绝发表。
还有一些期刊本土立场不稳,世界视野不开阔,自信不足,自主不足,盲目崇拜,盲目引用。
《集成》为矫正此类问题提供了难得的镜鉴。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非抽象的口号,《集成》提供了一面具体可用的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学人们服务社会,关注民生,揭示问题,力求解决,追求民主,倡导科学,治学平等,师生共同研讨学问,直抒胸臆,直面艰难,勇于探索,百折不挠。
《女师季刊》第二期封面印有“逐奔流而猛进”便是这些特征的表征。
《河北师范大学早期学术报刊集成(1916—1948)》的出版将不会是唯一的,更多的《集成》将会陆续出现,由此产生的整体效应必将发挥更大的存史、资政、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就是这样一位闪耀着诸多璀璨光环的伟人,却一直对“教师”情有独钟。
他一生对教师职业的念念不忘和孜孜向往,以及浓郁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和教育情怀,已成为其波澜壮阔的伟大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韩延明教授,正是从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在寻根探脉、广辑细核、深入考证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历时五年,精心撰著了《毛泽东的教师情愫》(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2月)一书。
笔者有幸先读为快。
读后总的感觉是,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选题新颖。
该书构思巧妙、视角独到,既高屋建瓴又紧接地气,既具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它将党史与教育、伟人与教师、社会与学校、历史与现实、点与线、线与面等有机结合,熔铸古今、贯通中外,追本溯源、抱朴守真,既深化了党史专题研究,又发挥了作者教育学者的优长,其中不乏切身体验和真知灼见,开辟了新时代毛泽东研究的新路径和新向度。
二是站位高远。
全书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史学眼光,充分体现了党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根本遵循,实际上是通过毛泽东同志的求学经历和教书岁月(学与教)这条基本线索,由点到面地展现了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以及后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敬老爱幼、尊师崇教、扶弱济困、感恩图报、积极进取、投身革命的优良品德和博大情怀,折射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艰辛历程,讴歌了毛泽东同志献身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丰功伟绩,令人刻骨铭心、回暖初心。
掩卷深思,总有一种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融会其中,总有一种风骨、神思、情采、悟性贯通其内,使读者在颔首莞尔之间心领神会。
同时,该书注重梳理、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三观”端正,使我们在阅读与感悟中深受启迪和教益。
三是史实准确。
本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广泛搜集史料、善于捕捉细节、探寻历史真实,而且坚持实事求是,用可靠、可信的史实和例证说话。
同时,在掌握确凿史料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史实分门别类地予以盘点核查、去芜存菁,慎重地对某些长期以来以讹传讹的不准确、不正确的“记载”“口述”,以及与“历史真实”有出入的“解说”“推演”甚或历史虚无主义论调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澄清、考证和纠 崇教伟人读 —— 韩 延 尊毛明 新 张树 著《 师泽军 毛泽 东 情东的 教 师 情 怀的愫》 正,其中不乏去伪存真、发人深省之处。
四是内容丰富。
本书历史跨度大、 延展时间长、涉及人物多,面广量大,犹如一部异彩纷呈的舞台大剧,内蕴丰厚,人物生动,情节细腻,事迹感人,而且条理清晰、梳之有序,既各具特色又融为一体。
一本书能够写成这样是很不容易的。
这既需要作者阅读大量有关毛泽东同志的历史文献,又要参阅许多相关的书籍、年谱、传记、文集、讲话、报告、信函、电报、题词、批注、指示等,还要注意参考吸纳最新的有关文献和新发现或查证的有关史实。
更可贵的是,作者态度严实、治学严谨、考据严格,注重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不仅采用的是正规的、权威的、新近的参考文献,而且还到韶山、长沙、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寻访伟人足迹,核查有关资料。
本书随文注释有近千处,参考书有几百本,时间跨越数十年,涉及主要人物几十个,可谓史料性强、参考书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五是语言流畅。
本书著者系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高校任教30余年,一直笔耕不辍、著述丰硕。
本书深入浅出,巧譬善喻,在谈笑风生中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引人入胜,既有哲理性又有趣味性,既有说理性又有可读性,使读者倍感亲切,如饮醇醪。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会委员) 扬子江畔,紫琅东麓,有一座历史悠久又极具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的学校——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学校创建于1904年,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距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百年来,学校秉持“培植儿童生命的动力源”的教育理念,长耕不辍、励精图治,在江海大地升起一颗教育之星。
尤其是近30年来,学校从开设艺术兴趣小组逐渐发展成艺术社团,以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实现从普惠艺术向普慧教育的飞跃发展,收获了辉煌成就与累累硕果。
做森林的事业显盆景的芳华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普慧艺术教育发展纪略 每一个探索,都蕴藏着未来 1992年,南通市小海小学为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尝试开办门类不多的兴趣小组,对艺术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但由于当时观念比较落后,许多老师也不理解,认为学习艺术影响成绩,因此兴趣班只有寥寥数人,导致学校领导曾一度想放弃艺术教育。
2004年,学校百年校庆之际,市政府部门和区党工委及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来校参加庆典,对学生的精彩演出赞不绝口,从而坚定了学校办好艺术教育的信念。
近年来,学校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校长曹立聪同志为组长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把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使艺术教育走向了渐愈明媚的春天。
如今,校园中琴声、歌声、欢笑声,声声入耳,书术、画术、舞蹈术,术术悦目,处处呈现出一派生命成长的蔚然风景。
每一份投入,都充满着执着 在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初期,南通市小海小学的教师们就以坚定执着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其中。
首先,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上足艺术课,教师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教好艺术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艺术教研组采用模拟上课、集中磨课、沙龙研讨等形式,实现教学设计的更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更大化。
同时,艺术教师积极深入教科研中,目前参与省级艺术课题研究一项,市级课题研究两项,另有多篇研究成果在省级、国家级别期刊上发表,4人获得南通市优课比赛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南通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艺术师资,并利用社会资源,由开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组织,外聘近20名校外指导教师充实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2019年5月,学校和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舞蹈学院牵手共建,学院资深的专业教师带领成绩优秀的学生定期来校指导。
每一次飞跃,都创造着英才 从“人人会”到“人人慧”这一理念的转变,南通市小海小学实现了从普惠艺术到普慧艺术教育的飞跃发展,培养了无数个艺术英才。
学校开设的艺术课程丰富多彩,确保在校每一名学生在小学阶段均学会两种乐器的演奏,为学生厚植一颗艺术素养的芯片。
由于艺术课程具备多元化、有活力的优势,因此率先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勾连起学科之间、学科与学习 者、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和学科的融合,提升了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学校开设30多个不同门类的校级艺术社团,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觉提升、自信展示。
近3年来,学生先后参加南通开发区新中国70周年文艺汇演、纪念更俗剧院创建百年“更俗之夏”民乐专场演出、省市两级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南通市星湖101杯陶艺、江苏省友城绘书画作品大赛……在一次次创作和表演中,学生呈现出春花烂漫、各美其美的景象。
目前,学校拥有近200人的民乐团、30人的管乐团、47人的弦乐团。
从个人到团队,从零散的社团到整建制的班级管理,形成了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每一种荣誉,都闪耀着光辉 “谁持彩练当空舞,开窗放入大江 来”,南通市小海小学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生们取得了众多成长进步的实绩,也为学校赢得了无数荣誉。
2017年至2019年3年间,学校美术社团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获得省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25人次,市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40人次;汪梓洋同学多次在国际青少年拉丁舞比赛和全国青少年拉丁舞比赛中获一等奖,于2019年3月被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国标舞专业录取。
在历届活动中,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被授予“江苏省少年书画辅导示范基地”“江苏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等多个荣誉称号,并成为“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艺术特色校”。
培植儿童核心素质,就必须要培植儿童的艺术素养。
南通市小海小学始终坚信这一点,并牢记立德树人,加倍努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艺术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全、更精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多、更好的展示平台,努力提升艺术教育的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就一条璀璨的道路。
(慧艺) 立党建根本促民族团结圆特色教育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特色教育发展概述 八桂大地,民族之花,美丽绽放。
沐浴着浓厚的多民族文化氛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矗立在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
学校创办于1984年,占地面积7870平方米,是一所充满活力的民族特色文化学校。
2021年春季学期,全校在校生2625名(壮族1546名,汉族741名,苗族227名,彝族50名,仡佬族47名,其他民族14名)。
2018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2020年,学校被命名为“百色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百色市党建示范学校”“百色市文明学校”。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以“抓特色党建、办特色学校、促内涵发展”为目标,创建“三磨三育”党建品牌,以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 合为抓手,以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为落脚点,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驱动载体,着力打造美丽校园、建设美丽班级、构建美丽课堂、培养美丽老师、培育美丽学生。
学校致力打造办学特色品牌,努力提高育人质量。
深谋远虑: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学校发展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高度重视在办学质量、办学特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加入党建引领工作,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
为了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将立德树人作为总目标,以活动为驱动载体,分学段制定不同 的德育目标。
学校实施三色德育工作法:“红色”为信念德育,“绿色”是行为德育,“蓝色”为励志德育。
用“红色”谱写生命之歌,用“绿色”净化学生心灵,用“蓝色”描绘美好未来。
树立学生爱党爱国意识、树立少年先锋榜样、树立新时代少年形象。
在党建与教学工作的高度融合下,学校找到了持之以恒的奋斗方向,教师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找到了始终如一的学习理念。
这所成熟而又富有朝气的学校,正在一步一步向特色名校迈进。
发愤图强:融合民族精神,开创多元教育模式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根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精神,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以“抓民族文化,办特色学校,促团结进步”为抓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建设“非遗文化与学科融合传承”特色课程,把民族文化融入课程教学。
将民族文化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学习研究民族文化营造氛围,为不同民族的师生学习研究民族文化搭建平台,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师生的文化尊重、文化欣赏、文化自信意识。
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各民族师生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尊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学校将民间音乐与语文课程融合传承、民间美术与数学课程融合传承、民间舞蹈与体育课程融合传承、 民间剪纸与美术课程融合传承、双语教学与音乐课程融合传承,将民族文化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建有民族民俗文化展示厅,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让学校的每一名学子都能感受到民族之光照耀在学校每一处角落。
硕果累累:三抓三融促发展,培育特色品牌教育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以打造学校特色为目标,以创建为驱动,通过抓教育教学质量促发展、抓民族优秀文化促传承、抓民族团结进步促和谐打造学校办学品牌,提升育人质量。
近年来,学校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小学教育发 展需要,创建“三磨三育”党建品牌,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将党建文化、民族文化、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相融合,工作颇有成效,助推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先后获得市级党建工作示范学校、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教学质量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部门授予学校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隆林壮族山歌传承基地和隆林壮族八音坐唱传承基地。
学校融合传承非遗项目教学成果显著,形成鲜明的特色和品牌,成就了充满活力的民族文化特色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砥砺奋进,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三小学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在党建引领和民族融合的特色模式下,这所学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第三小学将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在民族教育的大海上,扬帆远航,鹏程万里! (韦德华刘敏)

标签: #视频 #留言 #手机 #不能下载 #剪辑 #电脑 #下载链接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