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YONGKANGDAILY
2022年5月26日星期四融媒编辑:徐敏
时政·专版
聚焦基层需求贯通数据“高铁”
市大数据局创新应用助力高效防控
A“.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性并存的特点,地区间交叉输入的风险较高,涉及大量需要排查管控的重点人员,给基层防疫人员核查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种种现实问题,市大数据局创新开发了4个小程序,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出了新型防控利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高效化、安全化、精准化。
开发研判“好助手”实现数据加速跑 5月24日,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网格员小王一上班就打开电脑,查看上级最新下发的涉疫人员核查任务。
然而,拿到手的信息中,有些人员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齐全,有些则缺失了身份证号码,甚至连姓名都没有,需要拨打电话联系到人后,再补全并核实。
但小王在进行核实工作时,发现有几个人的手机号码无法打通或者不是本人的。
于是,他打开了“浙政钉”App上的“疫情数据研判申请”小程序,将无法核实的人员信息填报上传,很快就收到了市公安局技术部门发回的反馈,拿到涉疫人员的研判信息,通过另一个手机号码,联系到了本人,并填报了缺失信息。
“在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核查时会发现不少人员联系不上或不肯配合的情况,他们若随意处理,将存在重大隐患。
”市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科相关负责人说。
遇到这种信息错漏、无法核实的情况时,工作人员需上报到所属村居,由村居上报到所属镇(街道、区),再由镇(街道、区)向市公安局提交研判申请,得到结果后将信息层层下达,整个流程繁琐、耗时,工作效率低、成效滞后。
为打通基层和市公安局之间的工作壁垒,市大数据局利用“浙政钉”App“宜搭”平台的低代码优势,快速搭建“疫情数据研判申请”小程序。
同时,我市从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各镇(街道、区)等部门单位抽调28名精干力量,组成数据研判专班,将疫情数据研判申请工作进行流程分解,明确工作群内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各镇(街道、区)的权限内容,形成“申请—审批—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并确保数据安全,做到“申请一键直达、反馈及时准确”。
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填报“待研判人员信息”、上传填报截图,提交研判申请,待市公安局审批通过后,该局技侦部门将根据待研判人员的风险等级,分次序将待研判人员位置信息通过小程序直接反馈至各镇(街道、区)。
“为了确保信息安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提交权限申请,再通过后台审批后才能使用。
”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小程序上线后,还能为研判工作留底存档,有效助力疫情数据核查工作减负提效。
截至目前,该小程序累计收到16个镇(街道、区)的研判申请5598次,审批通过并反馈研判结果5318次。
除了“疫情数据研判申请”,“疫情数据查询应用”小程序也深受各镇(街道、区)工作人员的喜爱。
据介绍,市大数据局通过省市县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获取全省疫情相关数据,完成“疫情数据查询应用”开发上线,实现健康码、核酸记录、疫苗接种信息“一键三查”。
通过“疫情数据查询应用”小程序,基层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号码查询到研判人员的姓名、健康码、疫苗接种情况和核酸检测结果,同时还能看到该人员被赋码、管控的原因以及恢复绿码的方式,便于开展涉疫人员核验以及接受咨询求助。
同时,该小程序还能助力疫苗接种、健康码转码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通过省市县三级技术专家合作,我市相关数据已实时回流,成为全省首个数据“高铁”县级贯通的区域,赋能疫情数据查询应用更及时更准确。
截至目前,我市已通过该应用查询健康码70497次,疫苗接种29383次,核酸检测5627次。
B. 开通自查线上渠道提供贴心便民服务 目前,市大数据局开发的“红黄码自查”和“防疫承诺书”两个小程序也已在“永康人”微信公众号上线。
市民可以通过“永康人”微信公众号的“数智防疫”板块进入这两个应用。
与前面两个小程序不同,“红黄码自查”和“防疫承诺书”是专门提供给群众的小程序,为群众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因为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涉疫人员难以从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处获知最权威、最新的消息,拨打电话咨询也总是不得其路,问不到准确信息,难免产生误解并出现焦虑心理。
“‘红黄码自查’小程序是给涉疫人员一个自查的通道,让他们了解自己被赋码、管控的原因,提供他们解决办法。
”市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科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该局依照本省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打造了一些数据模型,并将数据模型植入程序中,让群众能够 直接了解权威信息。
由于“红黄码自查”小程序仅支持 查询本人及代办人健康码信息,进入该小程序前需进行手机号码和身份证验证,代办人信息需在“浙里办”App或支付宝健康码查询小程序中进行绑定。
需注意的是,该页面仅作为个人健康码查询,不能作为重点场所亮码展示。
“防疫承诺书”小程序的服务对象是未经过中高风险地区,但被上级列入核查对象名单的人员。
以往,如果核查对象为无需管控人员,需前往所在村社办公党群服务中心填写“告知书”或由工作人员送达。
许多人并不在原村社居住,填写不便,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很大。
而“防疫承诺书”小程序上线后,按防疫安全需要签署的人员可以线上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最近14天的行程,同时可以在手机上签字并提交,各镇(街道、区)可从后台看到签署情况,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防疫压力。
c. 市大数据局4个小程序的功能示意图 梳理原有数据库按需设置机器人 每天16时,在“浙政钉”App的疫情防控专班工作群里,都会有个“人”按时发布一条核查对象在永地址、纳入管控人员问题统计的消息,各镇(街道、区)相关负责人也每天在工作群里“蹲点”,在该消息的链接中查看问题清单,并认领核查及问题解决任务。
这个“人”并不是哪个具体的工作人员,而是市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科依托省市县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梳理数据库里的信息后,设置在群里的“小数A机器人”。
“小数A机器人”每天会按照设置好的程序抓取相关信息并自动梳理整合,形成详细清单,为各镇(街道、区)管控人员提供帮助。
目前,“小数A机器人”还有4个同伴,分别负责每天红黄码统计、数据核查报告、各镇(街道、区)待查情况提醒 以及问题清单等内容的整理播报工作,防止相关信息漏报、误报,确保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代替人工节省了人力资源。
“机器人可以按照自己需要设置提醒信息和频次,这是‘浙政钉’App里本来就有的内容,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把省里数据处理后搭建与机器人联系的接口,让机器人成为一支真真切切派上用场的防疫小分队。
”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市大数据局将继续深挖数据价值,开发完善适合基层使用的应用软件,配合做好问题排摸、数据对接、服务保障等工作,助力各防疫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动态、分析研判、科学决策、指挥调度、快速处置,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的数据支撑。
融媒记者何悦
面对种种现实问题,市大数据局创新开发了4个小程序,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出了新型防控利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高效化、安全化、精准化。
开发研判“好助手”实现数据加速跑 5月24日,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网格员小王一上班就打开电脑,查看上级最新下发的涉疫人员核查任务。
然而,拿到手的信息中,有些人员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齐全,有些则缺失了身份证号码,甚至连姓名都没有,需要拨打电话联系到人后,再补全并核实。
但小王在进行核实工作时,发现有几个人的手机号码无法打通或者不是本人的。
于是,他打开了“浙政钉”App上的“疫情数据研判申请”小程序,将无法核实的人员信息填报上传,很快就收到了市公安局技术部门发回的反馈,拿到涉疫人员的研判信息,通过另一个手机号码,联系到了本人,并填报了缺失信息。
“在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核查时会发现不少人员联系不上或不肯配合的情况,他们若随意处理,将存在重大隐患。
”市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科相关负责人说。
遇到这种信息错漏、无法核实的情况时,工作人员需上报到所属村居,由村居上报到所属镇(街道、区),再由镇(街道、区)向市公安局提交研判申请,得到结果后将信息层层下达,整个流程繁琐、耗时,工作效率低、成效滞后。
为打通基层和市公安局之间的工作壁垒,市大数据局利用“浙政钉”App“宜搭”平台的低代码优势,快速搭建“疫情数据研判申请”小程序。
同时,我市从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各镇(街道、区)等部门单位抽调28名精干力量,组成数据研判专班,将疫情数据研判申请工作进行流程分解,明确工作群内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各镇(街道、区)的权限内容,形成“申请—审批—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并确保数据安全,做到“申请一键直达、反馈及时准确”。
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填报“待研判人员信息”、上传填报截图,提交研判申请,待市公安局审批通过后,该局技侦部门将根据待研判人员的风险等级,分次序将待研判人员位置信息通过小程序直接反馈至各镇(街道、区)。
“为了确保信息安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提交权限申请,再通过后台审批后才能使用。
”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小程序上线后,还能为研判工作留底存档,有效助力疫情数据核查工作减负提效。
截至目前,该小程序累计收到16个镇(街道、区)的研判申请5598次,审批通过并反馈研判结果5318次。
除了“疫情数据研判申请”,“疫情数据查询应用”小程序也深受各镇(街道、区)工作人员的喜爱。
据介绍,市大数据局通过省市县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获取全省疫情相关数据,完成“疫情数据查询应用”开发上线,实现健康码、核酸记录、疫苗接种信息“一键三查”。
通过“疫情数据查询应用”小程序,基层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号码查询到研判人员的姓名、健康码、疫苗接种情况和核酸检测结果,同时还能看到该人员被赋码、管控的原因以及恢复绿码的方式,便于开展涉疫人员核验以及接受咨询求助。
同时,该小程序还能助力疫苗接种、健康码转码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通过省市县三级技术专家合作,我市相关数据已实时回流,成为全省首个数据“高铁”县级贯通的区域,赋能疫情数据查询应用更及时更准确。
截至目前,我市已通过该应用查询健康码70497次,疫苗接种29383次,核酸检测5627次。
B. 开通自查线上渠道提供贴心便民服务 目前,市大数据局开发的“红黄码自查”和“防疫承诺书”两个小程序也已在“永康人”微信公众号上线。
市民可以通过“永康人”微信公众号的“数智防疫”板块进入这两个应用。
与前面两个小程序不同,“红黄码自查”和“防疫承诺书”是专门提供给群众的小程序,为群众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因为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涉疫人员难以从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处获知最权威、最新的消息,拨打电话咨询也总是不得其路,问不到准确信息,难免产生误解并出现焦虑心理。
“‘红黄码自查’小程序是给涉疫人员一个自查的通道,让他们了解自己被赋码、管控的原因,提供他们解决办法。
”市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科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该局依照本省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打造了一些数据模型,并将数据模型植入程序中,让群众能够 直接了解权威信息。
由于“红黄码自查”小程序仅支持 查询本人及代办人健康码信息,进入该小程序前需进行手机号码和身份证验证,代办人信息需在“浙里办”App或支付宝健康码查询小程序中进行绑定。
需注意的是,该页面仅作为个人健康码查询,不能作为重点场所亮码展示。
“防疫承诺书”小程序的服务对象是未经过中高风险地区,但被上级列入核查对象名单的人员。
以往,如果核查对象为无需管控人员,需前往所在村社办公党群服务中心填写“告知书”或由工作人员送达。
许多人并不在原村社居住,填写不便,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很大。
而“防疫承诺书”小程序上线后,按防疫安全需要签署的人员可以线上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最近14天的行程,同时可以在手机上签字并提交,各镇(街道、区)可从后台看到签署情况,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防疫压力。
c. 市大数据局4个小程序的功能示意图 梳理原有数据库按需设置机器人 每天16时,在“浙政钉”App的疫情防控专班工作群里,都会有个“人”按时发布一条核查对象在永地址、纳入管控人员问题统计的消息,各镇(街道、区)相关负责人也每天在工作群里“蹲点”,在该消息的链接中查看问题清单,并认领核查及问题解决任务。
这个“人”并不是哪个具体的工作人员,而是市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科依托省市县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梳理数据库里的信息后,设置在群里的“小数A机器人”。
“小数A机器人”每天会按照设置好的程序抓取相关信息并自动梳理整合,形成详细清单,为各镇(街道、区)管控人员提供帮助。
目前,“小数A机器人”还有4个同伴,分别负责每天红黄码统计、数据核查报告、各镇(街道、区)待查情况提醒 以及问题清单等内容的整理播报工作,防止相关信息漏报、误报,确保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代替人工节省了人力资源。
“机器人可以按照自己需要设置提醒信息和频次,这是‘浙政钉’App里本来就有的内容,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把省里数据处理后搭建与机器人联系的接口,让机器人成为一支真真切切派上用场的防疫小分队。
”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市大数据局将继续深挖数据价值,开发完善适合基层使用的应用软件,配合做好问题排摸、数据对接、服务保障等工作,助力各防疫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动态、分析研判、科学决策、指挥调度、快速处置,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的数据支撑。
融媒记者何悦
声明:
该资讯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发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