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浩:站在讲台,就是我的高光时刻,10周末人物2021年2月5日

自己的 4
星期五责任编辑吕晗热线电话:(0531)85193307Email:gaf@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山财大数学教授义务上传教学视频,B站拥有百万粉丝 宋浩:站在讲台,就是我的高光时刻 □本报记者李梦馨耿俊逸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数学老师。
”这是宋浩在接受采访时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自2004年从山东大学数学学院硕士毕业,今年已经是宋浩在山东财经大学任教的第17个年头;与教师这个身份相比而言,“UP主”的标签伴随宋浩仅有三年半。
一面是兢兢业业的大学教授,一面是拥有130多万粉丝的UP主,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生活,却都指向同一种身份———脚不离讲台、手不离粉笔的老师。
让数学变得有趣 每逢大学期末复习周,去各个学校的图书馆、自习室里逛一圈,总能发现不少人的电脑正播放着宋浩的讲课视频。
这些遍布全国各地、分布海内外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宋浩老师的“云学生”。
《微积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宋浩在B站上开设的四门经典课程。
如果要评选出大学里最让人头疼的一门课,数学恐怕是许多人的共同选择。
大学课时安排比较紧张,短短一节课里往往充斥着过于饱和的知识点,课上吃不消的学生只能被迫寻找其他途径补课。
越来越多的同学,正是抱着这样的诉求循着网线找到了宋浩。
在认识宋浩之前,恐怕没有太多人能把数学跟有趣二字扯上关系。
但点进他的视频,深入浅出的讲解、妙趣横生的段子,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就被吸引进一个充满想象和可能性的数学世界。
为了证明“1=0.9999…”,宋浩用了四种方法:分数、方程、等比级数和极限,利用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知识,将一个看似荒诞的结论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解释,让同学们在瞠目结舌之余窥见了数学魅力。
在课堂上跟手机抢占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么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这是宋浩刚开始工作时就一直在思考的。
每一个衔接自然、浑然天成的段子,背后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设计和打磨。
从一开始讲笑话会冷场,到后来能把段子融入知识本身,宋浩通过各种故事,不断地赋予抽象的公式和概念以生命力。
让宋浩没想到的是,在B站上,自己的课堂竟然跟弹幕文化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弹幕是一个由文字组成的、时空交错的、能在时间中沉淀下来的年轻人的阵地,这个东西很神奇。
”宋浩感慨道。
在《线性代数》课上,宋浩的一次寻常提问,竟然无意间造就了自己视频里最火的一个梗。
“当时上课时让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那个同学名叫‘田莎莎’。
”自此,“田莎莎”三个字就在宋浩的视频里无处不在,成为所有弹幕中 宋浩在讲课 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Z世代”的脑回路经常让宋浩困惑不已, “233”“yyds”“耗子尾汁”……在这些年轻人之间流行的“黑话”面前,他感受到了一层不小的文化隔膜。
于是,宋浩跟同学们的身份又掉了个个儿,他变成了虚心请教的学生,像攻克一道道数学难题一样去搞懂这些网络流行词汇的意思。
“只有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才能跟他们有共同语言。
”渐渐地,vlog、《线性代数》超级催眠曲、小科普……这些年轻人喜欢的视频形式,也被他玩出了新花样。
一节视频课背后 在成为一名B站UP主之前,宋浩已经义务上传了四年的教学视频。
8年前,宋浩碰见了两个学生,他们一见面就向宋浩倾诉最近学数学遇到了困难。
后来,几乎每碰见一个学生,都能听到类似的话。
原来,换了新的数学老师后,同学们普遍不太适应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
考量再
三,宋浩决定录制自己的讲课内容,分享给这些学生。
最开始的时候,宋浩花了一两百元买了一支录音笔,想要录制讲课音频。
但课堂并不是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原本正常的课堂互动却成了干扰听课的噪声,最终效果可想而知,这支录音笔没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被淘汰了。
录制讲课属于个人义务,一切都得自掏腰包,宋浩当时工资也不高,只能在网上买一个二手的索尼DV,虽然能呈现出板书效果,但麦 克风效果仍然很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质量粗糙、制作也不太精良的视频,在学生中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宋浩当时用网盘分享视频链接,后台记录的下载次数已经有几千次之多。
现在宋浩在B站上开设的四门课程中,播放量最高的《高等数学》已经达到1480多万次。
上传平台从网盘,到优酷,再到B站,设备也经历了几轮的更新换代,前前后后总共投入了十几万元。
提起用过的设备,宋浩如数家珍:索尼DV后来被高清录像机取代,几次迭代之后,现在使用的录像机画质已经达到4K水平;电脑也从台式机一步步升级;1T到4T不等的存储硬盘已经购入了十来个。
但要加上已经废弃不用的设备,到底经手过多少台,宋浩自己也数不清了。
“我录制视频课的时间已经持续了八年,但前四年的视频在现在看来是根本不能用的。
”不光设备落后、画质不清晰,连拍摄的方式也有问题。
最初用老式台式机剪辑时,时长1小时的视频,处理起来要花上10个小时,后期压缩还要四五个小时,家里的电脑常常是24小时不停运转。
但就是这些日夜不停赶制出来的视频,现在也只能默默躺在尘封的硬盘里不见天日。
在经过了许多次设备升级、风格摸索和拍摄模式的探索后,我们终于见到宋浩如今视频的样子:背景总是固定的一块黑板,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同一门课的视频,镜头与黑板的位置往往也要保持一致;唯一显著的变化,恐怕就是宋浩的装束,从第一讲的短袖衬衫到最后一讲的长袖衬衫,提醒着同学们一个 学期已经过去。
视频背后的投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当镜 头摆在前面时,一切细节都被放大,黑板是不是干净、板书是不是整齐、甚至有没有换衣服,都可能成为屏幕后学生注意的。
即使现在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宋浩仍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板书教学。
拍摄视频课后,宋浩每次上课时都要带四块干湿度适中的抹布,经他擦过的黑板,往往是一丁点粉笔灰都不沾;为了达到最好的呈现效果,黑板哪一块空间怎么使用也都经过了细致的计量。
“舞台”上的唯一舞者 过去一年,宋浩在B站上的粉丝实现了从十万到百万量级的增长。
观看视频、互动评论的人越来越多,刚开始很惊喜,但惊喜过后,宋浩感到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其实讲台就是个舞台,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是讲台上唯一的舞者。
”宋浩认为,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是每一位老师的高光时刻。
站在“舞台”上,一言一行都可能对“观众”产生不小的影响,只不过原来的影响可能只局限在课堂上的几十几百人,但现在已经辐射到几百万人。
对宋浩而言,这意味着他要更多地修行为人师的功夫。
“换位思考很重要,要理解每个人的专业背景、数学功底都不一样,所以讲课要特别细致,每一步都不能跳跃。
”在数学领域耕耘二十余载的宋浩,更能理解不同人对数学这门学科消化能力的差异。
宋浩曾经遇到过一个特别的学生。
数学是他一直无法摆脱的噩梦,大学四年,他每一学期都在重修数学科目。
一次次打击让他陷入习得性无助,还因此患上中度抑郁症。
最后一个学期结束后,仍然有一门微积分没有通过考试。
拿着结业证书离开校园后,他才无意间了解到宋浩的数学课视频,在宋浩的课上看到数学的另一种表达,对数学的恐惧情绪也在一点点地消失。
他终于敢直面第八次重修考试,在考场里放下笔的那一刹那,他感觉自己“找回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宋浩在山大读研期间曾经做过两年的辅导员,学生的苦恼、压力,他再清楚不过。
有时候,看着迷茫困惑的学生们,就像隔着时空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回忆起9年前的一堂课,宋浩仍觉历历在目。
那是他给大一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聊了很多自己学生时代经历的挫折。
下午一点钟,有一名学生给宋浩发来短信,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高中时作为清北预备役的他,高考意外遭遇滑铁卢,大一一整年都没有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整日待在宿舍里以泪洗面,课也不怎么上,这一天刚好来听宋浩的最后一节 课,没想到竟迎来生活的转机。
“您的一番话就像一把利剑,把乌云密布 的天空撕开了一个口子,让太阳终于能够照到了我的心里。
”事情已经过去了9年,宋浩没能再联系到那个学生,但短信里的这句话仍被他原原本本地复述了出来。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教学就像一段段旅程,只有宋浩守在原地,送走一批,又迎来一批。
在一次结课时,理科出身的宋浩,也在课堂上动情地说,“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童话的世界,如果我没有柴米油盐的压力,如果你们就一直在大
二、不用长大的话,我就可以永远地给你们讲课,一直讲下去。
” 流量中的坚守 随便打开一个宋浩的B站讲课视频,开头就是满屏的弹幕,简直是大型还愿现场。
宋浩的B站、微博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私信,其中请教问题、感谢的居多,他总是一条不落地看完。
“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的,就截图保存下来,作为一个‘备忘录’。
”但从去年开始,私信里有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他学校举办活动时,有很多同学都让我来录祝福视频。
” 四年前,全校学生就已经无人不晓宋浩的名字,现在又多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外校同学。
走在校园里,只听见“咔”的一声,宋浩就知道自己又被同学们的镜头捕捉到了。
去年在明水校区结课的时候,最后光签名就签了半个小时。
有时候外出吃饭,戴着口罩也能被学生认出来。
“很有意思,事情误打误撞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他追溯这些变化的源头,好像就在于自己录制了视频,而讲课风格又比其他老师活泼了那么一点点。
宋浩提到,很多事情其实他在三年前就已经做完了,只是这三年里这些“成果”被大家更多地看到,从而“火”了起来。
在流量浪潮的裹挟下,宋浩一直很理性。
他上课爱讲段子,前不久就有学生建议他可以模仿一些网络红人的风格。
他想了想,觉得跟自己的形象不大符合,“我是一名老师,还是要做好教书这个本职工作,有基本的大方向在。
幽默可以,但不能越线,不能哗众取宠。
” 眼下,大学数学的视频已基本录制完成,他还在设计新的教材和讲义,计划在B站开设不同阶段的数学课程。
“我只是山财大一名普通的老师,但并不妨碍我能做一些事情,改变大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困难的状况。
”此外,他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就是打造中国的可汗学院,让所有华人学生都来看自己的数学视频。
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传统技艺融入当下的生活,才能重新焕发夺目光彩 刘德联:一颗匠心打磨泥土 □文/图本报记者纪伟本报通讯员刘艳徐俐莉 了。
后来,山东和北京的博物馆来找我,让我给做几个黑陶蛋壳杯展览用。
” “和把泥,捏碗碗,尧王缸,舜王盘”,在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薛家窑村,娃娃们一直传唱着这样一句童谣。
薛家窑村制陶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
本地人代代烧陶,上千年从未停火。
如今,这个曾经的“制陶专业村”只剩下十几户还在坚持,能熟练掌握拉坯技术的不超过五个人,刘德联就是仅有的几个坚守“祖业”的黑陶手艺人之
一。
65岁的刘德联,须发皆白,穿着纯白的对襟大褂,一派“仙风道骨”。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传承人,薛家窑泥陶浇制技艺传习所的“掌门人”,自十几岁开始,他就跟随家人学习制陶技艺,已有50多个年头。
让式微的老手艺“淬火重生” 薛家窑村烧制的陶器主要有白、红、黑三种,缸、盆、瓮、罐、壶等精美实用,尤以工艺精湛的“蛋壳陶”(宫廷御用器皿)而著称。
其中,黑陶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黑陶以红胶泥为原料,运用20余道手工工艺,采用独特的渗碳技术烧制而成,其陶器造型丰富、器型规整、厚薄均匀,达到了中国古代制陶业的巅峰。
考古出土的著名薄胎蛋壳陶“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令人叹为观止。
可以说,黑陶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农耕文化的巅峰之作。
一直以来,瓦陶制品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至盛粮食的陶瓮、陶缸,小至生活常用的陶盆、花盆。
20世纪90年代,薛家窑村的制陶业曾步入繁荣的春天,家家户户做泥陶,全村从事制陶的有500多人,年产几百万件陶器。
但是,薛家窑村的绝大部分农户没有守住制陶这份“祖业”,一是因为泥陶的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拉坯技术全凭手感操作,再加上泥陶制品利润薄,年轻人不愿意出力学;二是随着合金器具、瓷器大行其道,制陶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陶器渐渐卖不动了。
“庄里祖上都是靠着烧泥瓦罐谋生计,俺家里也是辈辈烧窑,这门老手艺,不能到俺这儿断 了!”面对着黑陶制作技艺传承难以为继的窘境,刘德联暗下决心在工艺与产品创新上再辟新路,让黑陶“淬火重生”。
生活是最好的传承。
以器为用,是黑陶的本源,这也是刘德联手工黑陶茶器的设想缘起。
但这不仅仅是器型的改变,更是工艺上的一次飞跃。
做茶具,必须解决黑陶渗水的问题。
这对制陶人的技术和耐心都是一次考验。
50多年的技艺打磨和匠心设计,让刘德联制作的黑陶茶器不仅形美耐用,更不渗水不裂纹。
因薛家窑黑陶特含的6种微量元素和烧制后自然形成气孔透气的特质,即使多日水蒸茶干,茶叶也不会长毛腐烂。
黑陶茶具因以纯天然陶土为基材,经柴烧自然窑变而成,无论泡茶还是盛放生熟冷热食物,均原汁原味,正如古人之“聚香含淑、香不涣散”。
比起其他材质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
所以,上市后迅速得到喜茶老饕们的喜爱,因为这不仅仅是几个杯子或一把壶,更是一份厚重的文化。
“用黑陶泡茶,茶味更香;用黑陶炖汤对胃也好,有保健功能。
”刘德联说。
如今每天,他都要做上70套-80套茶具,一套黑陶茶具卖100元-200元不等,一年下来,最少卖六百来套。
在他的茶桌上,我们见到了刘德联最新研制 专注的刘德联 的一套新式茶具。
将茶泡于黑陶碗里,随喝随用陶勺取水倒于陶杯。
这套茶具妙就妙在陶勺,陶勺一侧扣6方小孔,舀水时,茶水自孔中流出,茶叶自行留滞勺内,方便且儒雅。
把黑陶的传承和现代人的生活相融合,让濒临灭绝的匠心手艺融入到当下的生活之中,黑陶才得以重新焕发夺目光彩。
数年来,刘德联专注于研究黑陶制作工艺,并把现代艺术和生活理念融入到产品中,形成了集观赏、收藏和实用于一身的黑陶制作工艺。
“蛋壳陶”更是让远古的璀璨文明通过刘德联的双手,再绽惊世芳华。
黑陶,按质地可分为“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
刘德联成功还原研制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便属于细泥黑陶的巅峰之作。
黑陶蛋壳高柄杯的制作技艺要求很高,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有0.2毫米至0.3毫米,但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
如今,能完美还原“蛋壳陶”的匠人,除刘德联外,全国寥寥无几。
还原这一失传数百年的技艺并不容易。
刘德联说:“这个蛋壳陶可是黑陶的顶尖之作,离这不远还曾考古出土过呢。
我就琢磨,做做试试,试了一遍又一遍,败了一回又一回,终于,让我试成 制陶是心与泥土的深度沟通 每一件黑陶制品都是泥土在千锤百炼下的“浴火重生”,都倾注了制陶者的心血和热情。

件黑陶从制作到最终完成,要经过选土、晒土、浸泡过滤、制泥、制坯、晾坯、修坯、压光、刻花、干坯、烧制、出窑雕刻等多个工序。
制陶的工艺流程中,最费力的是盘泥,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拉坯和烧窑。
拉出好坯,关键要有“好料”。
这料在当地,俗称“蒜瓣子土”,因土干了形状一瓣一瓣的,而得此名。
这得天独厚的土质,也是薛家窑成为泥陶产地的原因。
在村西约三百亩地的范围内,有一种细腻、无沙、黏性大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陶土层,这土色泽油润,历经浸泡过滤沉淀后,细如膏腻。
刘德联说:“咱这儿的土细,油性大,立度好,拉胚的时候不容易塌。
” 选好了土,浸泡,调浆、过滤、晾晒、醒土。
然后,就是盘泥,要经过人工反复踩、揉、搓后,弹柔似面团,捏胎时要求的纯度极高,大到如玉米粒的沙石,小到发丝都会使陶坯的质量受损。
以前都是全靠人工,一个人得干上一天才成,现在直接用机器“踩揉”,省了人力又省了气力。
接下来,就是拉坯了。
在工作室内,刘德联截下一坨圆柱形泥坯,掷于旋转着的拉坯机转盘的中央,双手蘸蘸水,先是把双手拇指摁在泥料中间位置,其余手指环在泥料四周,扶起一个像小桶一样的“泥头”。
然后,泥随手变,手随泥舞,“泥头”乖巧、顺从地随着旋转慢慢升高、延展、合拢、弯曲。
短短几分钟,一件造型考究、线条流畅、精巧细致的器物便呈现在面前,方才那坨再寻常不过的泥坯,瞬间便有了生命的灵性,一件陶坯瓶就这样诞生了。
从一团泥巴到成品,绝不是简单的程序化公式运转,而是需要心与泥土的深度沟通。
而他的手就是自然的量尺,每条掌纹和手力都标着看不见的刻度。
刘德联笑着说:“这个拉胚可讲究了,需要不停地练。
”器物有灵,必须在时间的打磨里,锤炼生息。
晾坯之后,就要装窑进窑了。
装窑既要使一窑之中装的件尽量多,又要不至于损坏,还要容 易平均受热。
这样,陶坯的大小、形状、重量、位置分布就要合乎科学要求。
否则,有的地方烧过了火变了形,有的地方烧不熟,一窑制品就报废了。
刘德联告诉我们:“制坯只是陶器成形的最初阶段。
仅这一道工序,没有五至八年很难出师。
烧窑是全部工艺成功的关键,薛家窑泥陶烧制很讲究,采用的是窑内熏烧渗碳工艺,一般烧窑要40多个小时,中间不能停火,不能离人。
” 刘德联家的窑口传承了数百年,而烧窑沿用的依旧是古法:柴火。
窑内温度在900度前后才能出黑陶,超了1000度,就变色了。
而测温,全凭他多年练就的眼力与感觉,“看看物件的颜色,就能知道烧到了多少度。
这就跟烙饼一样,温度高了,容易胡皮夹生,慢火才能出精品。
”他说,“当窑内温度到一定高度后,就要撤火,让密闭的窑内空间自然冷却,同时炭黑就会附着在陶罐上,纯天然的黑陶色彩就这样形成了。
这就是黑陶的渗碳工艺。
” 传统技艺花开全国 黑陶技艺是老祖宗心手相传的手艺,更是中国的艺术,为了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熠熠生辉,每年,刘德联都要到各地参加展会,并时常到外地传授黑陶技艺,指导建窑烧窑。
说起这些徒弟,刘德联眼里直放光:“你看,这个是泰国的,这个是澳洲的,到这儿来学制陶,并拿俺的陶回国去卖,生意都好着呢!”同时,胶州、济南、北京的一些博物馆和学校纷纷慕名而来,请刘德联复制仿古器皿,用于展览和教学用途。
江苏就有一地市,特地定购了300套黑陶仿古器具,准备分发给各个学校。
匠心守护,只为一方传承。
作为家里第六代传人,家族的技艺传承一直都是刘德联的心头大事,他说:“老祖宗留下来的,得一直让它‘活下去’,我得让这门手艺更好地传下去,发扬光大!” 刘德联有两个儿子,都会制陶。
刘德联说,二儿子的性格内向沉稳,传给他最适合。
为传播黑陶文化,刘德联还和他的家人积极组织陶艺进校园活动,目前,村里的黑陶博物馆已经成为多所中小学校校外实验基地,每年都有成批孩子在这里体验制陶乐趣,感受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文化艺术相融合的血脉联系。

标签: #水印 #手机 #草稿箱 #包被 #怎么做 #是怎么 #你知道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