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后妈妈成“专家”,孩子责任编辑:叶

怎么弄 15
丹版式设计:陈胜嘉 专刊部电话:27509669 11 2017年11月26日星期日 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在未成年人家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尽可能地为子女提供物质保障,而且主动学习相关育儿知识、教育理论,努力“自学成才”。
有娃后妈妈成“专家” 叶丹麻维维 文科生看懂医学检查报告 张小淼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努力地“学医”:她文科出身,看见数字就犯迷糊,高中生物、化学会考都是补考才通过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与理科、实验报告完全不来电的人,自从当妈后,张小淼书架上的书就以育儿类为主了。
在孩子半岁第一次生病后,她意识到必须恶补医学知识,不然孩子一病,自己就得慌神儿。
她网购n本儿科医学科普读物抱着啃,不仅如此,还主动搜索著名儿科医生和药师的文章,遇到不明白的,就求教自己当医生的同学或是从ki上查找相关论文。
张小淼说:“这些文章很多,医生也愿意通过媒体科普,省得孩子真生病,去医院都不知道应该挂哪个科室。
” 本来以为自己是单兵作战,可自从加入了几个微信群,发现自己“找到组织”了,群里的妈妈们各有所长,但有着相同的爱好——“研究”。
这些妈妈们有的信奉中医推拿理论——自己报名参加小儿推拿培训;有的妈妈信赖“食疗”,对药膳等情有独钟,每当自家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她们就能根据症状判断出属于风寒还 是风热,然后对症“食疗”。
而像张小淼这样的妈妈,笃信西医 理论,每次孩子发烧她都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
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医生也没有时间给患儿家长解释太多的医学内容,所以每次就是开单子——做检查出结果——找大夫开药这些流程。
有时候大夫开抗生素、有时候不开,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出现两种家长,要么就是追着大夫问“不吃消炎药行不行”,要么就是求着大夫“给我们开点消炎药吧”。
一般这个时候,医生或是说“不用”,或是说“不行”,更多的话,医生没精力说,后面等待的患儿家属早已不耐烦了,所以被否定的家长会一脸茫然地离开诊室。
张小淼说:“我努力学习,并不是为了诊病、给药,只是为了拿到血项单子后,看着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细胞数旁边那一堆上下箭头时心里不慌,还能快速判断出这次疾病属于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这样,待医生开药时,我断不会问出‘外行话’,既节省了自己的时间,也节省了医生和后面患儿的时间。
” 依靠专业知识“组团”带娃 今年40岁的李晶晶是一位宝妈,四年前女儿添添的出生,使原本一直从事教学行业的她更加重视对女儿的教导和培养。
因从事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她接触的孩子从幼儿到高中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女儿添添的出生使她又多了一重身份——母亲。
后来,女儿两岁,已经可以同她进行简单的语言和情感的互动,李晶晶意识到不同年龄孩子的成长都极其珍贵且是转瞬即逝,需要家长耐心、细心地引导和教育,于是从2015年10月11日开始,她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从“问题儿童到正能量宝宝——我所用的几招”到“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我们来聊聊职业规划”;从“妈妈们,这些行为会成为孩子的情绪牢笼”到“被母亲无意赶走的父亲”,李晶晶在和添添相处的过程中和教 授学生们知识的过程中,只要发现了问题,她马上记录下来,在网上买相关书籍,从书本中找到原因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最后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分享给关注公众号的家长们。
除了在微信公众号上,李晶晶会定期分享教育心得和感悟外,她还建了一个宝爸宝妈微信群,如果因为工作繁忙来不及整理成心得在公号上分享的话题,她便选择在群里和家长们畅所欲言。
这个微信群不单单是教育的讨论园地,更是分享睡前读物、英语启蒙以及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听说读写手机App的快乐空间。
其实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带动着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群友组团育儿,互相切磋。
焦虑之下各显神通 随着社会进步,传播途径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
在这个人人都能借助网络平台发声的时代,“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便会焦虑,而发现人家都在干的事儿而自己没参与时,妈妈们更焦虑。
于是,人人争当“专家妈”,你追我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教学相长等一系列正能量行动就在家长们的比学赶超中发生。
此时,人人自学成“专家”,互相研讨、储备的知识“升级”更新,是这些家长们自愿且努力完成的“功课”,仿佛解决 掉孩子遇到的一个困难,比自己攻读下一个学位还有成就感,这也推动着各位家长在“自成专家”之路上越走越远,且广受伙伴们的欢迎。
有一位宝妈这样说:“焦虑,可能是我们当妈妈的特质,加了几个群之后,仿佛找到了组织,大家颇有抱团取暖的阵势。
甭管是心烦意乱,还是情绪失控,在群里,听听大家的‘抱怨’,知道自己不是个例,舒坦多了;再听听大家群策群力地支招,暖心,也‘对症’。
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尤其是那么多‘专家’妈妈,真能解决问题啊。
” 杨丽莉绘 居家过日子,勺子哪有不碰锅沿的?吵架了,彼此埋怨,气头上丧失了理智,都忽略了家里还有个“第三者”——孩子在旁听。
孩子多半是恐惧的,他不知该怎么办?很无辜,很可怜,父亲和母亲,哪个都是最爱?向着谁,不向着谁,他们的内心无法做出选择! 可是,生活里就有这样的妈妈非要当着孩子的面评理,发起对另一半的讨伐,结果可想而知。
公交车上,两个女人在闲聊,其中一个越说越兴奋,声音很大,让周围人不得不侧目。
本版投稿邮箱:jwbhaizi@ 不当“蠢妈” 刘洪静 “我老公在外地上班,回家后总喜欢找茬儿,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女人讲着老公的不是,“我和孩子都烦他,孩子说最好爸爸永远不要回家!我和孩子结成了联盟,共同抵制他,孤立他,不和他讲话……”女人为独享孩子的爱与支持而雀跃,脸上满是得意的笑。
邻座的老者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把头转向了别处。
无独有偶,朋友也是双城生活。
每次老公回家,总是战火不断,不是她和老公开战,就是儿子和老爸“战斗”。
一次,儿子居然问:“爸爸什么时候走?”还 气哼哼地说:“赶紧买新房,赶快和讨厌的爸爸分开。
”她夸赞儿子的办法好。
一年后,朋友买了新房,带着儿子搬过去,老公回家后住在老房里,只是来新房打一晃就走,一家人倒是不争吵了,亲情却变得日渐冷淡。
夫妻吵闹本是小事,过后就应该复合。
然而,朋友个性强,又急躁,与老公一言不合就高声指责,当着儿子面就燃起了战火。
老公离家后,朋友还不解气,跟儿子说三道
四。
作为朋友,我提出忠告: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不尊重自己的老公也 就罢了,怎么能允许孩子一起指责他?父母的婚姻幸福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生活在一个母亲强势的家庭,孩子将来可能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他如你一样强势,也指责他的配偶;二是他也会做如他父亲一样的男人,不受家人尊重与爱,生活得很不幸福。
两种情况应该都不是朋友所期待的。
朋友沉默了良久,最后说会改变。
庆幸的是,我又听到她搬家的消息,一家人又团聚了。
周末,接到她的邀请,一同出游。
我欣喜地看到朋友的儿子和她老公站在一起,有说有笑。
这样的改变真好,我为朋友点赞。
其实,不当“蠢妈”的第一条戒律:夫妻闹了矛盾,也坚决不当孩子面指责另一半! 了解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 米雪 日前,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关怀自闭症儿童的系列节目《星星点灯》《星星在路上》《魔力的歌声》等,引起家长、社会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反响。
笔者近期由于工作关系,接触到不少自闭症孩子,学习了与自闭症相关的一些知识,明确地感受到,这个特殊儿童群体,急需全社会的关注关心。
据全国残联人口普查统计,我国自闭症儿童数量快速增长,已占中国精神残疾人数首位,这个事实,令人震撼。
中国残联的统计显示,早在2012年,我国仅在各类机构中学习的自闭症儿童就有1.1万人。
为什么把自闭症儿童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呢?是因为这些孩子们“拥有一套不属于地球人的思维方式,于是无法正常与地球人沟通,就像来自于遥远的星球一样”。
许多人认为自闭症是心理问题,这完全是误区。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它并不是单纯的性格内向、孤僻、不擅交流,而是由于大脑异常导致的发育障碍,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先天性的生理疾病。
医学界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和胎儿在大脑发育期间所受的环境影响,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医学专家和教育专家指出,让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的特征和表现,早期发现和关注关怀,对治疗自闭症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被诊断出自闭症后,都会出现高度的自责,认为是自己在孩子的教育方针上犯了错误,才导致孩子自闭、不爱理人、脾气暴躁。
社会上大多数人对自闭症认识的误区,也影响了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怀、帮助和治愈进程。
据医学专家介绍,儿童自闭症的突出表现有以下几个:
1.孤独离群、沉迷自我、交际困难。
比如从小与父母不亲,也不喜欢让大人抱,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从不注视别人 的眼神等。

2.语言障碍突出,难以正常交流。
大多数患儿语言很少,严重的几乎不说话。
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低很小,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句子而不会与人交流,还常常出现代词运用的混乱,如用“你”“他”来代替自己。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反对环境变化。
自闭症儿童常常在很长时间里专注于几种游戏和活动,对正常儿童普遍关注的游戏、电视节目毫无兴趣,有些患儿甚至要求每天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走同样的路线,如有变动就大哭大闹。
多数患儿还经常无目的活动过度,单调重复蹦跳、拍手、奔跑旋转等,有的甚至出现自伤,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等。

4.大多数发育落后及发育不均衡,有人某些方面发育超长。
多数患儿智力发育比同龄人迟钝,少数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有些孩子在某一方面出奇的好,令人不可思议。
比如,有不少患儿机械记忆力突出,教过的字一次就能记住,能流利地阅读儿童读物,但当他要用词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又出现明显的困难。
医学专家和教育专家还提醒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倾向,不要过度恐慌,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许多患儿是可以显著改善的。
周围的人,也不要误解和歧视这些孩子,他们心理没有问题,他们只是患了一种特殊的病,大家都应该关爱这个特殊人群。
对于患病的孩子,家长要多带他们去亲近大自然,尽量创造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吸引他与别人交流、互动。
平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对音乐、绘画的兴趣,这些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想象力。

2.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发现孩子反复重复一种机械动作时,家长要用新的东西吸引孩子注意力,达到促进孩子康复的目的。

3.家长要随时不断地奖励孩子哪怕是微小的努力,保持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孩子的自信。
让我们呼吁全社会有爱心的人,都来关心“来自星星的孩子们”。
亲子小事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听话 姜冰 每当孩子爸跟孩子生气的时候,总会说:“白对你这么好了,没用!一点都不听话!”这句话反映了很多人的想法——我对你好,你就该听话;你越听话,我会越对你好;你不听话,就是不懂事…… 孩子确实不听话,常有的事。
比如去外面玩,他会用脚不停地踢着什么东西,能踢的各种垃圾,还踢土,一踢一“冒烟”,越踢越来劲儿。
他爸就会在旁边阻止着:“别踢,多脏啊……”孩子会跟没听到一样,继续踢着,这是无声反抗。
有声反抗,就更具有冲击力。
冬天在家时,孩子喜欢穿塑料拖鞋在地上走,他爸总会提醒他:“穿棉拖鞋!”孩子不言语,好像没听到一样。
他爸加重了语气,说:“某某某,听到没有,穿棉的。
”孩子说:“不!”很干脆的一个字。
他爸有点下不来台,气急败坏:“滚一边去,好赖不分。
”没想到孩子又说:“不!”这是较上劲儿了。
他爸软了下来,因为穿什么拖鞋来场冲突犯不上,他放缓语气说:“为你好!”孩子爸感慨:“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明明是为他好!” 我们为什么希望孩子听话?因为自己的话是对的,孩子小,要做对的事,比如不能踢土。
可是在孩子看来,乐趣才是对的。
因为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让孩子学美术,他就学美术,以后当个画家。
这是在塑造一个想要的自己。
因为这样会省心,大人不会累。
说到底,我们希望孩子听话,是为了自己。
如果我们站在孩子角度,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呢?喜欢踢东西,是脏一些,可是好玩;不穿棉拖鞋,因为不够冷;不学兴趣班,因为没有兴趣不爱学…… 如果爱孩子,就接受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把你的感受强加在他身上,让他听话。
ഔ๚ཚኪ 

标签: #的人 #的人 #自己的 #好友 #信上 #打印出来 #联系人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