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外买流量变贵了,2018.7.18

套餐 2
星期三编辑魏应钦校对王尊 综合B7 套餐外买流量变贵了取消漫游费后流量花费不降反升? “流量漫游费”终于在7月1日终结了。
6月22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7月1日之后,并不是本地流量套餐都可以免费升级为全国流量,某些运营商的校园流量等区域定向流量不在升级范围。
同时,各地均有用户反映,手机流量漫游费取消之后,原来便宜的本地流量包没有了,用户要买只能选择价格更高的全国流量包。
通信业内的专家表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督促基础电信企业,全面彻底地落实提速降费相关要求,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
“本地流量包没了,只有更贵的全国流量包” 对于使用省内流量套餐,且不经常出差去外地的用户而言,随着流量漫游费的取消,本地流量包也一并取消,这部分用户不得不去购买价格更高的全国流量包。
重庆的陈小姐是中国电信的用户,她最近发现流量漫游费取消的同时,原来30元/3G的本地流量包消失了。
现在如果想购买3G的流量包,需要购买一个30元/2G的全国流量包,再加一个20元/G的全国流量包。
算下来,现在要想用3个G的流量要比之前多花20元钱。
对此,中国电信内部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因为公司不同时期会推出不同的优惠。
北京的冯女士2017年安装中国联通宽带时,附赠了一个省内不限流量(上限40G)的手机号。
今年初,冯女士去外地游玩购买了全国流量包,当时的价格为30元/G。
流量漫游费取消后,冯女士原套餐里的不限量省内流量自动转为全国流量。
不过,冯女士发现单独购买的流量包略微提价,由原来的30元/G的提升为50元/G。
湖南一位高校在校生王昊(化名)6月下旬接到了移动客服的电话,对方向他推荐了一个优惠活动,学生可以享受半价99元/月的无限全国流量套餐,合约期3年。
王昊 原来使用的是省内流量套餐,当时他并不知道7月1日起省内流量会升级为全国流量,就订购了客服推荐的套餐。
他告诉记者,原套餐的省内流量升级为全国流量后也够用,价格也比运营商推荐的新套餐便宜不少,感觉换亏了。
记者日前致电北京移动客服,对方表示,目前本地流量均升级为全国流量,在外地也可使用,所有套餐均可升级,资费为30元1G、50元3G、70元6G。
流量包一直是全国标准,资费没变。
有北京移动用户告诉记者,其今年2月份购买过1G的本地流量加油包,并出示了购买记录。
该用户称,以前流量加油包分本地和全国,本地10元/G,全国30元/G。
7月10日,记者以更换套餐为由联系河北移动的人工客服,对方称原来月费48元,包含150分钟主叫通话,2.5G省内流量和500MB全国流量的套餐已在5月29日停止办理。
在中国移动网站上,与已经 停办的48元套餐比较接近的是4G飞享套餐58元档,包含150分钟主叫通话,但流量只有1G。
对于不常去外地的用户来说,显然停办的48元套餐更加实惠。
校园流量等定向流量不能免费升级 中国联通方面介绍,7月1日统一全国和本地手机流量计费方式,完成了近15万个资费产品调整和160多个系统支撑改造工作,共惠及约1.8亿用户,让用户切实享受到了“提速降费”带来的政策红利,消除了用户使用流量的后顾之忧。
不过,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能在7月1日后享受用户本地流量免费升级全国流量的利好。
7月11日,记者致电三大运营商客服,中国移动客服称,校园流量、小区等区域流量不在此次免费升级的范围内,指定地区仍为指定流量,不进行升级。
青岛的在校生李小林(化名)告诉记者,他使用的是校园套餐,原基 于基站定位区域(范围小于本地网)的优惠套餐并未进行升级。
校园内部小范围的通用流量并未转为全国流量,即离开校园区域后不能使用,只能用全国流量。
李小林曾在微博上咨询中国移动客服,对方称校园流量是定向流量,本身就是针对在校学生使用,所以不能升级为全国流量。
中国电信客服称,校园流量只定位在指定区域内,无法转为国内流量。
现除校园以外,北京本地流量扩大为全国流量。
若先前流量可在北京范围内通用,现在即可扩大至全国范围内使用,先前只在小区内使用的流量就无法扩大,只能在特定区域使用。
中国联通客服称,一般套餐均已升级,4G与3G校园流量均可转为全国流量,小区需要视具体套餐而定。
专家:提速降费落实不能“打折扣” 对于个别用户流量套餐“变贵” 的情况,电信专家付亮认为,这种“涨价”不可能长久。
目前流量资费 处于下降通道中,运营商会逐步调低套餐价格、流量包的价格或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其中包含的流量,即使出现局部的涨价,也是暂时的。
工信部数据显示,1-5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10亿GB,同比增长196.3%;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06亿GB,同比增长212.3%,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8.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3月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确保手机流量“漫游费”于7月1日前取消。
随后,三大运营商表态,确保提速降费相关举措全面尽快落地实施。
除了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至少降低30%也是今年的目标。
有用户认为,国内流量资费与其他国家相比偏高。
对此,有运营商人士称,我国的流量资费在国际上属于中等以及偏下水平。
付亮告诉记者,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用户平均使用流量偏少,这是导致计算出来国内流量资费偏贵的最主要原因。
通信专家刘启诚称,提速降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督促基础电信企业,全面彻底地落实提速降费相关要求,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
7月11日,工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针对手机不明扣费、垃圾短信等问题,已组织相关通信管理局、各基础电信企业着手开展相关工作,包括督促电信企业立即纠正错收费行为,并要求基础电信企业从下月起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户主动推送通信账单信息;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堵塞管理漏洞,全面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通信环境。
(马婧) 又到车市“中考”放榜时 谁是车市优等生? 本报讯又到车市“期中考”放榜的时候。
通常,主动且抢先公布成绩的会是学霸,今年也不例外。
在上半年整体车市增速略有放缓的大环境下,上汽、广汽、吉利、长安等大集团纷纷公布成绩。
“优等生”包括了上汽、广汽和吉利。
上汽集团上半年以352万辆的成绩名列汽车集团销量“状元”;广汽集团今年1至6月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达到了101.68万辆,同比增长5.5%。
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广汽三菱和广汽新能源都实现正增长,成为“榜眼”;“黑马”属于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达到76.7万辆,同比增速高达44%。
这些“优等生”只靠运气吗?或许有一点,汽车行业正在经历131年以来面临的最大一次转型, 这个转型是人工驾驶向自动驾驶切换、物联网向车联网进化、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变更等多重推力带来的巨大机遇。
全部是运气?那也不尽然,只有在制造、生产、渠道、技术和服务上提前积累与布局,才能把握住那一瞬即逝的机会。
举个例子,按照广汽集团2020年240万辆的总销量目标,新能源汽车届时的销量应为24万辆左右。
压力不全在广汽新能源身上,广汽集团同时会在旗下合资企业的渠道里销售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型。
但毫无疑问,主要任务还是由广汽新能源来承担。
广汽新能源做到了吗?现在还没有答案,但从GE3以及GS4PHEV的推出,到智联新能源产业园的兴建,再到25hours渠道与营销体系的搭建……可以看到 他的努力。
企业从受市场欢迎,再到消费者信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还有车市“黑马”吉利汽车,作为吉利旗下高端个性品牌的首款车型,领克01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表现就让人耳目一新,全新的车型和品牌定位,让它吸引了一大波新粉丝,市场也给予了肯定:今年6月,领克01销量再创新高达到9247辆,与此同时,其上半年累计销量已达46252辆。
现在,90后已经成了买车新力量,也因此,对于年轻企业,大开大合的拼搏精神和从源头开始打造体系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源”的重要性,用再华丽的辞藻来描述,都不为过:直接决定着大江大河的水质,决定着人的层次,决定着企业的格局。
(周伟力) 调查显示: 德系车最受二手车消费者青睐 美系车和日系车紧随其后 本报讯近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优信研究院发布《2018二手车人群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优信二手车平台数据、阿里数据,描摹中国二手车用户基本画像,深度剖析二手车用户线上消费特征。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二手车交易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手车电商行业渗透率持续增加,2017年二手车电商交易量增速超50%;二手车市场带动线上汽车相关消费的蓬勃发展,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内饰、汽车影音类产品是目前线上最主要购买的汽车类产品;80后是二手车主要购买者,但2017年90后二手车用户占比提升6%,90后线上汽车类产品购买人数及消费金额同比增速均领先;女性中高端车型购买需求上涨,线上汽车类消费 金额快速增长。
爱车是男人的天性,但女性购 车的需求正在稳步增长。
优信二手 车数据显示,对比2016年,2017年 女性购车用户占比提升0.7%。
从汽车后市场消费偏好来看, 男女也有较明显不同。
从2017年 不同性别二手车用户偏爱购买的汽 车相关商品来看,男性更爱买汽车 保养、维修类实用物件;女性更注重 车内细节,喜欢添置摆件、脚垫等小 产品提升车的“颜值”及舒适度。
《报告》还发现了一些“最”厉害 的数据,比如德系车最受二手车消 费者的青睐,美系车和日系车紧随 其后,其中德国大众的销量最高。

二手车重在一个“实惠”, 2017年价格为5万至10万元的二手 车销量最高,白色为最受欢迎的颜 色。
(人民)

标签: #收藏 #怎么看 #好友 #视频 #的人 #互联网 #自己的 #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