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的少年,此间的歌,美国普渡大学排名怎么样

普渡 0
82013年5月23日星期四Tel(押010)51949400 校园 主编:钟华编辑:温才妃校对:王心怡E-mail押daxue@ 青春话题 每个时代的校园里,都有听歌的人和听歌的故事。
虽然歌曲不同,但少年心境,大抵是一样的。
此间的少年,此间的歌 姻本报见习记者韩琨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热映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女主角郑微在学院联欢会上即兴演唱了李克勤的《红日》。
全场气氛迅速被点燃,学生们纷纷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和着音乐的节奏挥手。
《红日》是上世纪90年代校园里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符合电影的年代设定。
有观众表示,该场景是整部电影里最打动他的地方,让他想到了自己大学时听过的歌和当时的心情。
当然,不仅是90年代,确切地说,每个时代的校园里,都有听歌的人和听歌的故事。
虽然歌曲不同,但少年心境,大抵是一样的。
可以讨论的话题是:当我们听歌时我们在听些什么。
爱情,他和她 流行歌曲里,情歌占据半壁江山,情歌中又多数是苦情歌。
尽管有人调侃这些歌不过是爱不爱的翻来覆去,但对于青春少年们来说,恰是心事。
于是,在歌曲里代入自己,成了学生们对某一首歌念念不忘的最大缘由。
周杰伦的《开不了口》大概是处于暗恋状态的人都会喜欢的歌,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易达。
用他的话来说,这首歌把自己还是“小年轻”时暗恋女生的状态完全表达出来了,“那会儿就特别爱听”。
“整颗心悬在半空,我只能远远看着”,易达觉得,这完全就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心态,特别纠结,自己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表白,但又生怕喜欢的姑娘跟别人在一起。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歌词还都记得特别清楚。
”易达笑着说。
对于北京某财经类高校财政学专业的青薇来说,孙燕姿的《我也很想他》是自己每次听都有触动的歌。
“那时我们总有好多话,什么事都可以讲。
我的爱情比你早,却一直放在心上。
后来你们之间的变化,我不想再多说话……”这是一首两个女孩子先后喜欢上同一个男生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我”,还没来得及表白,好友就和 “他”在一起了。
直到很久之后,才慢慢放下。
“这个故事的所有情节都刚好发生在我身上。
简直是一模一样。
”青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于是再不能说什么,这段心事青薇没有告诉任何朋友,只是那段时间会翻来覆去地听这首歌。
而现在,她好友和那个男生并没有在一起,心事也已经过去。
青薇说,这就好像歌里唱的那样,这是一课“成长必修的学分”。
不诉离伤 眼下又到毕业季,触动即将离校的少年们心弦的,除了爱情之外,更多的是友情。
周华健的《朋友》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传唱至今,是每年毕业季的必唱歌曲。
臧天朔的同名歌曲也是毕业K歌热门。
此外,还有张震岳的《再见》、张学友的《祝福》,诸如此类。
青薇一口气就列出了好多。
易达告诉记者,本科毕业季他们那群男生最爱听的一首歌叫做《今生缘》,川子演唱。
特约绘图:焦佳文 他说,那是一种积极向上但又互相牵挂的感觉,不断地说要一起牢牢铭记之前的那些岁月,那一些忧伤不是未来前行的负担,只是一种青春的经历,一起经历过就不必一直牵挂和不舍。
歌词里有一句他记得特别清楚,原词是:“我们今生就像梦一场,有你陪喝醉了又何 妨”,易达觉得“在当时太有共鸣了”。
往事如梦,而前路又充满未知。
而且吃散伙饭时男生们确实醉倒了好多,哭得一塌糊涂。
易达还提到一首歌,叫做《转身之间》,这是北京大学出品的电影《此间的少年》的主题曲。
电影改编于江南原著同名小说,本就是一本大家耳熟能详的描写大学生活的小说。
电影的导演和演员都是北大的学生,主题曲的演唱者也是学生。
在易达看来,《转身之间》的歌词虽然很质朴,但是特别打动人。
歌里唱道:“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在那转身之间,就是那过往的少年。
”原著作者江南的原话则是:“一转身,就是过往的少年。
” 于是本科毕业的那个夏天里,易达反而不 太敢听这些歌,因为他说,毕业时的人泪点很低,一戳即中。
陪伴青春的名字 前段时间周杰伦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讲,与学生们交流互动。
对于台下的很多人来说,他就是青春的代名词。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林南在得知活动的消息后,便尽一切努力打听票务信息,希望一睹偶像风采。
林南自认不属于“粉丝”,因为“粉丝”名称背后的标签往往是“非理性、狂热”。
但她承认,周杰伦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知名的流行歌手那么简单。
林南从初中起就一直听周杰伦的歌,直到今天MP3里还存了好多周杰伦早期的歌曲,时不时就会听一听。
“其实读大学后,周杰伦新出的一些专辑我就不怎么听了,喜欢的歌也没有以前多。
但是听他的歌似乎已经成了习惯。
”林南说,中学时几乎全班同学都在听周杰伦的歌,写作业时还会偷偷戴上耳机,用复读机播卡带听歌。
林南打了个比方:“如果把整个青春比成一部电影的话,周杰伦那咬字都含混不清的歌就是整部电影的背景乐。
”她说,听到某一首歌,脑海里几乎会立即浮现出某个特定的场景,比如午后明亮的阳光、吹过教室的微风,以及同学们写练习题时的沙沙声。
对于这一代人来说,陪伴青春的名字不只有周杰伦,还有孙燕姿、梁静茹、戴佩妮……如此回忆起来,林南觉得很恍惚,“他们都三十多了啊。
你看孙燕姿都嫁人生子了。
仿佛突然间,我们就走到了当年听歌时偶像的年龄,时间飞快”。
北大演讲现场,一个女生提问时说,当年疯狂喜欢周杰伦的人终将老去,再也不听他的新歌,但坐在办公室里耳边依然会播放《简单爱》。
这也正是林南内心的想法。
“我们总要走入社会,有自己的生活和烦恼,就好像周杰伦也开公司、拍电影、签新人,孙燕姿当一个快乐的妈妈,同时懒洋洋地几年才发一张专辑。
这都很正常。
我依然会时不时地听听他们的歌,并且庆幸有他们的歌陪伴了我的青春。
”林南感慨道。
学子情怀 记忆倒退到2010年6月那个灼 热的午后,刚刚结束的高考遗留下 致来的紧张气氛还未消散,剩下的是 漫长的等待和对未知的迷茫恐惧。
在这样复杂的情绪下,我第一次读 我了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 春》,还记得合上读本的那一刻,我 们止不住地嚎啕大哭,不仅仅是释放 和宣泄,而是真切地被书中的故事 打动。
那时候我以为,自己的青春也 将在高考后一去不复返。
而事实上,属 于我的青春大幕才刚刚拉起。
青春是五彩斑斓的泡泡,可以清姻 逝亮透彻,也可以绚烂多彩。
你以为是 殷斯 怎么样的,它就是怎么样的。
像所有麒 未即将上大学的学生一样,我也想象着 未来的学校里的教学楼、食堂、图书 馆的样子,甚至路边的一草一木都曾 逝在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来。
也许我的 学长中也有一个像陈孝正一样,优 秀、低调,永远起着榜样的力量。
也许 的我的室友里也有像郑微那样,乖巧讨 喜,大大咧咧又天真可爱;或者像是 青阮莞一样,永远知性温柔,像位大姐 姐一样指点迷津。
还有可能会遇上像 是许开阳的“男闺密”型的朋友,或许 春也有一段和青春一样肆意张扬、轰轰 烈烈的爱情。
可是,我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 猜中结尾,太多的精彩总是猝不及防。
不必考虑,跟随心灵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常 有的事。
一把吉他,三五好友,外加零食小点,在晚风 徐徐的操场,我们曾经聊到深夜,唱着歌儿说着那些 遥不可及的未来。
后来我邂逅了那个他,也结识了
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曾为了一个目标齐心协力, 也有大声争吵得面红耳赤转过头又可以说说笑笑的 时候。
这个年纪的友谊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只要你需 要就可以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身边。
听偶像的演唱会可 以疯狂喊叫,也可以激动地泪流满面。
仿佛总有使不 完的力气,即使今天熬夜爆肝,明天依旧可以原地
满 血去上课。
20岁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20岁之后每过一个生 日,都要矫情地说一句“我老了,奔三了”。
人生越往 前,就越是怀旧,当你开始念念叨叨着青春那些美好 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彻彻底底失去了它。
青春和中年、 老年一样都是只可追忆不能重复,但是又与这些人生 阶段不一样,仿佛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无所顾忌所 向披靡。
花这么多的笔墨来赞美青春,为的就是提醒自 己,不能有一颗“初老”的心。
趁着青春将逝未逝的时候, 尽情喧哗,恣意盛开,不可辜负这大好时光。
在很久很 久的未来,追忆起这段青葱岁月,能像永不熄灭的火苗 一样,带来温暖和力量。

(作者系华侨大学学生) 坚姻守本 报通 信讯员吕 念超吴亚 如轩李 磐石治 5月上旬,国防科技大学陆续收到来自英国、德国等8个海外党支部开展“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汇报的电子邮件。
“身在国门外、常感党关怀、志向强国梦。
”邮件中对广大留学生整体思想面貌的述说,是该校把教育活动向海外留学人员延伸、向基层末端拓展结出的丰硕成果。
回味国内科研精神 “五一”前夕,该校政委王建伟通过视频连线,与远在欧洲的廖毅等3名出国留学人员进行交 流,勉励他们牢记“听党 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为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参与连线的
3 名党员学员一致表示,珍惜海外学习机会, 争取早日学成回国,投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建设。
身在海外,心系祖国。
该校200多名留 学人员在海外党支部统一组织下,参观马克 思墓地、恩格斯故居,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的发源地感悟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党发展 的轨迹。
两会期间,他们通过互联网收听收 看大会盛况,运用电子邮件、QQ
群交流学习 体会,不断强化知党信党、强党性跟党走的 信念。
“亲历中外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亲身感 受两种不同价值观,让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更 深了。
”该校中青年科研骨干、出国访问学者 彭小强博士说。
在与当地科研人员联合攻关时,彭小强 发现对方的科研机制类似于企业运作的商 业模式,形式虽然灵活,但科研项目的结束 就意味着团队合作的终结,科研目的往往以 私人盈利为动机。
而对比自己在国内的科研 经历,他对“老教授甘为人梯,年轻人勇挑大 梁,团队精诚协作,成果服务国家”赞不绝 口。
怀着这份自信,年初回国的彭小强所在 团队创造了光学零件加工亚纳米精度新的 世界纪录。
“三字经”筑牢思想“防火墙” “出国门、更牢记,讲政治、是第
一,反渗
透、要警惕,错言论、定驳批……”这首严守 政治纪律“三字经”,在留学德国的该校20多名党员中,人人皆知,人人牢记。
一次,任德国留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牛轶峰博士在查阅互联网邮件时,发现其中有一份“邮说”留学生脱党退党的信件。
“危险就在身边,教育必须跟上。
”他敏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连夜编写了这首“三字经”,通过手机群发给支部的全部留学人员,并要求大家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被拉拢腐蚀。
其他支部也频频出招筑牢思想“防火墙”。
有的集中组织观看学校传送的教育视频;有的把政治纪律“十不准”制作成电脑桌面安装到每名留学生的电脑上;有的通过互联网建立“QQ群”,定期组织留学生就执行政治纪律的情况进行汇报…… “政治纪律记心中,胸怀梦想业才成,待到学成归国时,强军路上勇攀登。
”留法博士钟文丽的思想汇报,道出了海外留学生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该校出国(境)留学人员没有出现任何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100%按时或提前回国。
雄辩“中国威胁论” “在国外,赞扬与丑化我国的论调时有交错。
站稳立场、明辨是非,与不良言论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是检验我们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留学瑞典的党支部书记于江飞在假期回校作报告时说,“扎实有效的教育举措,让我们进行辩论时更有底气,开展斗争时更有勇气。
” 据该校海外党支部管理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利用互联网定期把经过脱密处理的主题教育讲课提纲传给各海外党支部,还通过组织“专家在线”、“专家热线”、“专家连线”等方式,使教育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
张博就是教育活动的受益者之
一。
一次海外的研讨会上,一些国家的学者抛出所谓“中国威胁论”,对我大政方针恶意评论、妄加指责。
在提问环节,张博以大量数据和事实论证“中国是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这一立场,并对主办方没有安排中国学者进行发言提出质疑,赢得与会媒体的舆论支持,主办方也因会议安排的不周向中方道歉。
张博的突出表现受到我驻该国大使馆的高度赞扬。
事实上,会上唇枪舌剑的张博,早在会议的前几天,就我国外交政策、我军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学习研究,并围绕“中国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所作的贡献”,多次与学校在线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因为在他看来,走出国门,一个人就代表一个国家,必须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哈佛周记 普渡偶遇邓稼先博士论文 姻郭英剑 由于原定上午9点飞往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的飞机晚点,导致我到普渡大学会议宾馆时,已是当天晚上的11点了。
此次到普渡大学,是为了参加“第六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
会议由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美国普渡大学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主办,主题为“比较文学、宗教与社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会议期间,承办方普渡大学在该校图书馆举行了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普渡大学档案资料与特殊展品展览”,使参会者对于该校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该校与中国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普渡大学实际有六大校区,主校区位于(芝加哥南部的)西拉法叶特,也就是我们这次参会的所在地。
该校成立于1869年,从1874年第一届只有6位指导教师和39位学生,已经发展到今天40000人的规模,其中本科生约占四分之
三。
该校在2012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榜上,位列公立大学第26位,在全美大学中排名第65名。
该校的航空学历史悠久,为美国首个授予四年制本科航空学历的大学,也是第一个有自己机场的大学。
普渡有美国“宇航员的摇篮”之称,曾经培养出了23位宇航员,其中就包括首位登上月球者———阿姆斯特朗,而最近登上月球的赛尔南也是这里的毕业生。
展览时,该校有关人员介绍说,普渡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国际学生人数之多位居全美高校中第四位,而仅来自中国的学生就占了全体学生人数的10%!换句话说,中国学生应该有4000人之多。
面对来自中国的学者,介绍人自豪地说,普渡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接收来自中国留学生是在1909年。
这类信息固然吸引人,但我在现场的一个“小小的发现”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看到展览桌上摆放着邓稼先的博士论文。
确认无疑之后,我即招呼大家过来一起观看。
见此,介绍人骄傲地向我们说到,他是我们普渡的毕业生。
我询问:这论文是原版吗?答复为是。
虽然与会者都是文科学者,但大家对邓稼先的名字都不陌生。
邓稼先作为我国“两弹元勋”和中国核武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为新中国的核武研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6年因病去世。
能够在普渡看到邓稼先的博士论文,令所有在场的中国学者感到意外、惊奇和欣喜,纷纷拍照留念。
这篇博士论文只有薄薄的一本。
外面的封面是一层牛皮纸,里面是普通的白纸,系全英文撰写的打印本,但显然使用的是旧式打字机打印而成。
论文有几个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邓稼先的英文名字使用的是威妥玛式拼音法:ChiaHsienTeng。
其导师的名字,因为写的是花体而看不清楚。
但从作者的“鸣谢”中的第一人为Dr看,与有关资料所说相符———杨振宁先生说,邓稼先的导师是荷兰人,叫德尔哈尔。

二,该博士论文上只写了“哲学博士”,未写明具体的专业或者方向。
但若与其所学的物理学相连,应该是“物理学博士学位”。

三,博士论文上的签字日期为1950年8月15日。
我后来在普渡的e-Archives上查到,邓稼先获准被授予博士学位的时间为:1950年8月20日。
当天同被普渡授予博士学位者不过54人。

四,论文不长,除了前言和参考文献两章外,只有三章,第二章为详细讨论,第三章是数值结果与图表算法,第四章为数学附录。
若不算第五章参考文献部分,内文仅38页。
有趣的是,可能是由于那个时候的打字机比较落后,很多公式打不出来,因此,论文当中有很多应该是作者亲手添加的内容。
其中,也有地方是因为打错而作者用水笔改正的地方。

五,博士论文的题目,内行人译为《氘核的光致蜕变》。
对物理学我是外行,对这样的题目自然一窍不通,但我看有关报道称,杨振宁先生早就认为这个题目属于理论核物理的范畴,在当时是很时髦的研究,并称由于其导师是搞核物理研究的,所以邓稼先很自然地也作了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我感到好奇的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研究核物理,哪怕是理论核物理应该算得上是敏感学科了,但在这篇博士论文上写的是:呈图书管理普渡大学 员:本论文不涉密。
为此,导师还签了字。
不知详情究竟如何。
说到邓稼先的留美经历,据一般文字资料介绍,他于1947年通过了留美考试,1948年10月到普渡大学读研究生。
令人惊奇的是,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也就是说,从他入学的1948年10月算起,到他获得博士学位的1950年8月,他在普渡大学的学习和研究时间只有22个月。
虽然我注意到那个时候的人们读博士的时间好像都比较短(比如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也不过是用了两年多的时间,1946年到1948年),但还是感到有点惋惜,对邓稼先这样一位聪慧而优秀的学生在普渡的学习情况,无论是现场的资料还是现在的文字介绍,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大都语焉不详。
普渡对他的介绍文字,只是说“邓稼先1950年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我后来看到有网上资料介绍时,也只是说由于邓稼先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就读满了学分并通过了博士答辩,且因为他当时年仅26岁,被人称作是“娃娃博士”。
对于这样一位为了祖国事业曾经隐姓埋名长达28年之久,为中国的核武事业作出如此卓越贡献的英雄,其早年的事迹还是应该为更多的人所知道。
我想,如果有传记作家能够挖掘出更多的资料,那该是多么励志的文章啊。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5194939251949387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5194941182614588传真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4609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字第8037号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元解放军报印刷厂印刷

标签: #数据 #怎么做 #数据 #域名 #怎么做 #财务报表 #餐饮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