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5,怎么查看英雄排名

英雄 3
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Tel:(010)62580723 主编:朱子峡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CULTURE文化
5 本报与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湖南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 院士忆高考44 跑好人生接力每一棒 赵文智 1958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二天,我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刘台庄镇小滩南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面有3个哥哥、两个姐姐。
我的童年既有不幸也有幸运。
说不幸是因为身处在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贫穷伴随了整个孩童时代。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就没有吃饱过。
逢天阴下雨,一天只吃一顿饭。
记得农村有一种农作物叫稗子,颗粒的样子很像谷子,灰黑色,外壳十分坚硬,要吃须先去壳。
而我家吃稗子从来不去壳,直接用石碾子把壳和米一起碾碎,然后做成饽饽,嚼在嘴里就像嚼碾碎的树叶,但又不得不吃,而吃后又很容易造成便秘,让人苦不堪言。
说幸运是因为,正是艰苦的生活教会了我如何自立,让我面对人生逆境时不沉沦,积极奋进,面对顺境时不忘乎所以,保持谦逊。
坦白地说,我不是家中最聪明的孩子,哥哥和姐姐都很优秀,但他们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放弃学业,过早地背负上养家的重任。
所以,我终生不忘时代赋予我的知识,更不会忘记亲情给予我的机会。
为数不多上夜自习的学生 小学期间,我的成绩平平,而且比较调皮,爱惹是生非。
等升入初中后,不知道哪根筋开了窍,我听课的注意力和把握关键知识的本事有了质变。
那时候的数学、物理、化学考试,我通常都是满分,以至于数学老师每次看到我的试卷,都是先给100分,然后再判卷子,如果有错再减掉相应的分数。
我的初中岁月,是一个学霸的岁月,成绩始终保持年级前
三。
1974年末,初中毕业后,我被分到工委办的荒佃庄中学读高中。
那时上大学都是靠推荐,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像我这样父母都是农民、没有背景的人,想被推荐比登天还难。
但我想,虽出身贫寒,也要努力学习,即使毕业后做名生产队的会计,也需要知识。
靠着这种朴素的信念,高中两年我坚持听课、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
而且我也是学校上夜自习为数不多的学生之
一,每天晚上10点半以前很少回宿舍。
从民兵连副连长到民办教师 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很快就担任了小滩南大队民兵连的副连长。
不久,我大哥当兵转业回家,他也很快担任了我们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
父亲担心村里闲言碎语,要求我们兄弟俩不要在一个单位做事,几次催我离开民兵连。
就在这时(1977年初),我的母校小滩中学招聘民办教师。
就这样,我便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担任初二(三)的班主任,同时担任语文和政治两门课程的主讲老师。
那时小滩中学有了高中班。
出于对我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的了解,很多不认识的同学都愿意找我请教问题,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
而我又不愿意在学生面前表现无能,所以我白天在学校负责班级管理和初中课程的备课,等晚上回家,还要点上油灯,趴在被窝里看高中的书。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是上苍让我提前准备了高考。
从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到步入考场,准备时间不足半年。
单位虽没有阻止我们这些符合条件的学子们报考,但因担心教学质量下滑,规定老师们不允许在校期间看教学以外的书。
所以,我每天都是等晚上回家后才开始复习考试课程。
农村的冬夜寒冷而寂静,偶尔几声鸡鸣狗叫都能响彻整个村庄。
不知多少次,我都是趴在课本上睡着了,然后又醒来,再看,再睡去…… 回忆我考大学之前走过的路,冥冥之中有一种必然,这种必然就是“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大脑”。
命运改变仿佛在一夜之间 1977年12月15日是河北省高考的第一天。
前一天夜里下了一场鹅毛大雪。
一早,我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提前到了考点———荒佃庄中学。
考试一共进行了两天,分别考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4个科目。
考试后要填报志愿。
因做了一年的民办教 师,我对教师这个职业非常热爱,感觉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们示范,是一件十分崇高的事情。
所以,我立志做一名老师。
虽然将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那更多的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最高学府的渴望。
随后的第
二、第三志愿,我分别报了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最后还填写了服从分配。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录取通知书到达的情景。
那是一天下午,大约三四点钟,我正在教室里看着学生们上自习,就听到一位老师在外面喊我的名字,然后大声说我被大学入取了。
听到喊声,我立马跑出教室,看到那位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的左下方有红色的西北大学字样。
那时,我的心情既高兴又不知所措,感觉就像做梦一般。
当我打开信封,拿出通知书,看到通知书上我的名字,才确定是被录取了。
怀揣录取通知书回到家的那天晚上,父母正在吃晚饭,当得知我被大学录取的消息后,他们的脸上都洋溢出说不出的高兴,不停地念叨:这回终于有出息了,这书没白念! 大学开启人生新旅程 1978年3月初,我穿着一件母亲用家织布做的棉袄,外面套着大姐夫送的一件藏蓝色的铁路工服,背着用麻绳打包好的铺盖卷,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学校报到的列车。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农村,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未来未知的生活,虽然生活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但此行我将独自面对一切,不管是机遇还是挑战,不管是困难、坎坷还是顺境与安然,也不管遇到的是尊重与呵护,还是碰到冷漠甚至贬损……我都需要自己独立思考、沉着应对,努力让自己走得沉稳与平安,一切都需要做好自己,少让父母操心。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对地质一无所知。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门学科的热爱。
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更多的是“干一行,爱一行”。
我们那一届西北大学地质系有3个专业,分别是找矿专业、石油天然气专业和岩矿分析专业,我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班内一共有32名同学。
我的大学生活比较单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4年大学生活从来没有去过舞场,没有看过电影。
每天早上6点多准时起床跑步,然后有课就去上课,没有课就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晚上11点半之前很少回宿舍。
我们这一届,地质系每个学期都要根据考试成绩排名,特别对所有考试课程成绩都在90分以上者要公布。
最后,等大学8个学期课程考完,所有必考课程成绩都在90分以上的,人数寥寥无几,而我位列其中。
我的大学完全靠助学金支撑走过来。
从每个月的18.5元涨到后来的23元。
而这些钱,不仅是我日常生活的全部,还要省下学期末回家的往返路费。
所以,每天早饭只喝玉米糊糊粥,中午主食加一份菜汤,晚上就是稀饭和主食,能吃肉菜的机会少得可怜。
感恩大学里遇到的每位老师,传授给我们无 赵文智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3月进入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年、2003年分别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与勘探工学硕士和矿产普查与勘探工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理论技术研究与勘探实践。
2001—2011担任两届国家“973”天然气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一五”以来一直担任国家油气重大专项05004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级和部级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十余项。
研究提出的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有机质“接力成气”、岩性油气藏大面积成藏和中低丰度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理论以及叠合含油气盆地“多勘探黄金带”等新理论新认识。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等多项荣誉奖励。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穷尽的知识。
还记得学习古生物时,一系列古生物的名字全是拉丁文,生物特征与主要生存年代都必须记下,要达到观其局部便可预知整体及地质意义的程度,那时候,每天我都要搬一把凳子,坐在大树下,不厌其烦地背,直至熟记不忘。
讲授《石油地质学》的陈荷立老师,每次授课完之后,她都要给我们出一些思考题,然后抽出晚上时间,到教室跟大家一起讨论,让每位学生充分发表看法,然后她再作综合评述。
这样的教学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获取知识,也启发我们学会了如何发现与思考问题。
赵重远教授是我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因为他的学识和在石油地质领域的影响力,同学们都想投在他的门下完成论文,我也不例外。
没想到,最后我被幸运地分在了赵老师的门下。
我的研究地区是现今的大港油田,内容是断层生长在坳陷演化中的作用。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问题不弄明白,心里不踏实。
对问题的答案心里没谱时,不轻易乱下结论,要么自我思考,要么求助老师,直至搞明白。
这样一来,容易给人造成心无主见、患得患失的印象。
毕业数年后,赵老师才告诉我,他那个时候很担心我的论文完不成。
不过,当我的论文写完交给他,他读后感觉到,我的实际研究能力、对问题的凝练、论证与归纳总结的能力都与他最初的印象判若两人。
毕业后几十年里,我待赵老师如同父亲一样亲密无间,他也对有我这样一位勤奋努力又学有所成的学生而自豪。
如今,赵老师虽已驾鹤西去,但他为我的成长给予的指导、鼓励和帮助,我终生难忘。
珍惜时光,有机会莫错失 大学临近毕业时,我因长期紧张的学习生 活,加之营养跟不上,感染了肺结核,心情十分低落。
那个时候,我正在复习功课,准备报考研究生。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几近迷失方向。
当时,我就决定不考研究生了,准备回家养病,至于能不能毕业,该去何方,都完全没有考虑。
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时,一天我和班上同学在校园散步,刚好遇到了我的沉积学辅导老师柳益群,她问我研究生考试准备得怎么样,我当时就低下了头,一股委屈涌上心头,强忍着泪水,把实情告诉了她。
柳老师语重心长,先安慰我不要有压力,说这种病都可以根治,控制好就没有问题。
然后提醒我说,还是要试试考研究生,没时间复习也没关系,凭自己日常的知识积累去争取,考上了,说明平常基础打得好,考不上也没有遗憾。
柳老师的一席话,如一股轻风吹去挡在我眼前的迷雾,顿时让我茅塞顿开。
我又重新把丢下几天的课本捡了起来。
考虑毕业后能离父母近一点儿,研究生考试我选择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现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报考的导师是徐怀大老师。
我的考试成绩在当年报考徐老师的考生中排名第
二,未被录取,后被调剂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张传淦老师,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从此便开启了我一生都未曾改变的事业。
研究生的生活依然单调,那时候我的结核病已控制住,学习的热情又回到了从前。
张老师经常带我出野外看地质剖面,看构造和沉积现象,也深入油田现场看岩心。
张老师一生都不求功名,心地善良,为人宽厚。
他的言行潜移默化,深深影响了我的一生。
从他的身上我感受了宽容,使面对荣辱时能有坦然心态、宽厚之襟;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实在,使面对虚伪时不同流合污,面对真诚时又能以心换心;从他身上我感悟了人生哲理,要努力做好自己,对结果不论好坏,都坦然接受。
一步步走过来,有太多的感慨:我是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也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享受党和政府好政策阳光的数代人中的一位普通者。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贫苦,更懂得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也练就了我们这一代人奋进向上与自强不息的性格。
然而,人生走过几十年,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做好自己,这是抓住人生机遇、取得人生成功的关键。
回忆走过的路,有很多东西是个人不能驾驭的,如果处理不好个人欲望与现实存在之间的关系,人很容易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这样情绪多了,不仅会影响工作态度与干劲,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做好自己,就是把自己可以驾驭的一切事情努力做到最好,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只有这样,机会来时,才不错失。
当然,我们做事更多的是展示自己能力,而不应该定位在索取的位置。
如果做事只为了回报,也会陷入有付出而无回报时的苦恼之中。
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场接力赛,只要你跑好每一棒,你的成绩才会好,人生的终点才会闪光。
(本报记者张思玮采访整理) ▲赵文智大学期间在西安钟楼留影 ▲赵文智大学时期的照片 ▲赵文智参加高考时的准考证照片 西洋镜 谷歌发布2018年搜索报告 近日,谷歌发布年度搜索报告,2018年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点一目了然。
根据这份搜索报告,讲述清朝宫廷故事的中国电视剧《延禧攻略》成为2018年全球最热播的电视剧。
与《碳变》《鬼入侵》等热门美剧相比,《延禧攻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搜索量更多。
从电影方面来看,搜索量排名前四位的电影都是超级英雄电影,依次是《黑豹》《死侍2》《毒液》和《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黑豹》的大获全胜被认为是好莱坞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它引发了关于种族、非洲文化等各种讨论。
2018年全球搜索量最高的词是“世界杯”。
世界杯赛事每4年举办一次,今年的东道主是俄罗斯。
法国队将冠军奖杯带回了家,但和往年一样,决赛前的争夺更能吸引全球观众的关注。
今年世界杯赛场上,克罗地亚队击败英格兰 队,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日本队创造了历史,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支打败南美球队的亚洲球队;法国队的非洲裔球员们则卷入了身份政治的旋涡中。
在谷歌年度搜索报告的新闻类搜索排行中,前十名除了“世界杯”以外,其他多与极端天气和政治有关。
今年9月登陆美国卡罗来纳州的飓风“佛罗伦萨”导致猪粪泛滥,登上了媒体头条,预示着更多极端天气的到来。
10月,飓风“迈克尔”袭击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威胁美洲山核桃在世界范围内的供应。
新闻类全球搜索排行榜中位居第五的热词是“选举结果”。
今年,津巴布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等国都举行了大选。
美国中期选举也吸引了全球关注,尤其是以女性代表的胜利结束而备受瞩目。
今年与英国哈里王子举行婚礼的梅根·马克尔,则登上了全球人物搜索榜第一名。
德国遭遇“圣诞老人荒” 圣诞节马上就要到来。
这个原本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节日,今年在德国可能要黯然失色了。
根据招聘机构的数据,今年德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圣诞老人严重不足的窘况。
德国柏林圣诞老人办公室的员工PetraHenkert告诉当地媒体《每日镜报》,他们以往每年都会接到约2500个圣诞老人订单,但今年登记的圣诞老人从500位降至不足200人。
“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圣诞老人荒’。
”Henkert说。
位于柏林的一家学生服务组织在网上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称由于报名人数太少,他们已经停止了圣诞老人的招募。
在德国,不少家庭会在圣诞节雇佣圣诞老人来朗诵节日诗歌、讲故事和演唱圣诞歌。
圣诞老人这个角色一直被学生们当作一个不错的收入 来源。
一位优秀的圣诞老人每到访一个家庭,通常可以赚100欧元(约合人民币783元),一天收入可以达到500欧元(约合人民币3913元)。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今年德国圣诞老人的短缺,“尤其是萨克森州、勃兰登堡等德国东部各州圣诞老人严重短缺,是由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生活忙碌及基督教信仰减弱等原因造成的”。
“多数大学生对扮演圣诞老人几乎没了兴趣。
”一家名为“柏林学生工作”的学生组织发言人告诉德国《明镜》周刊。
《泰晤士报》还报道称,由于圣诞老人严重紧缺,德国很多父母都在网上发出了极度渴望的恳求,希望能有一位圣诞老人来解救他们。
“如果你穿着红色的长袍、厚厚的靴子,戴上长长的胡须,有时间也愿意在平安夜到访我家,我们会很激动。
”一份网上请求写道。
(艾林整理) 看电影 现实往往比虚构更具有戏剧性,说的就是纪录片。
在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拿下美国纪录片单元最佳叙事奖的《孪生陌生人》,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让人震惊,令人唏嘘。
如果一夜之间,你知道世界的不同角落还存在着另外两个跟你流着几乎一样的血液,长着相似的样貌,甚至脾气秉性爱好都差不多样的“陌生人”,你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悬疑故事的开头。
1980年,一个名叫鲍比的大一新生,莫名其妙被他的新同学像老朋友一样对待。
原来他们把他当成了艾迪。
这不奇怪,因为鲍比和艾迪有着同样的笑容、同样的表情、同样的头发,就连生日和被领养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没错,鲍比和艾迪是亲 科学实验的伦理代价 兄弟,并且失散了19年。
媒体报道了分离19年 的双胞胎因为就读于同
所大学而相认的故事,这个 故事又被另一个男孩大卫看到了。
大卫 惊讶地发现,他和那两个男孩也像是复 制粘贴出来的。
无巧不成书。
经过大量核实,他们 仨就是如假包换的亲兄弟。
《纽约客》《纽约时报》《人物杂志》 《时代杂志》
媒体炸锅似的竞相报道这 个感人的故事,他们几乎成了那个年代 的“流量明星”。
神奇的是,三兄弟虽然在不同的家 庭长大,但他们拥有相同的个性,相同 的爱好,习惯相同的姿势。
他们甚至喜 欢抽一个品牌的香烟,喜欢同一种颜 色。
而且,在分别领养他们的家庭里,都 有一个比他们年长两岁,同样也是领养 的姐姐。
兄弟仨为他们奇迹般的相认幸福 不已,但
3个领养家庭的父母却感受到 了一场严重的欺瞒。
当初,3个家庭在领 养的时候,路易斯·怀斯领养机构没有 向他们透露任何关键的信息。
后来,领养机构的解释是:因为
胞胎很难安置,很难将3个孩子安置在 同一个家庭,为了利益最大化,所以才 选择将三胞胎分来领养。
但是,《纽约客》记者劳伦斯觉察出 了事件中不同寻常的一面。
他无意间发 现了一项“把同卵的兄弟姐妹分离开” 的秘密研究,旨在回答心理学的一个问 题:
“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有多少先 天因素,有多少后天因素,才把我们塑 造成我们?” 而这些不被告知的参与实验的孩 子正是来自路易斯·怀斯领养机构,
兄弟就是其中的被试者。
经过劳伦斯的调查,这项违背伦理 道德的秘密实验是由美国纽约非常杰 出的精神病医生彼得·纽鲍尔和他的儿 童发展中心策划主导的,并得到美国国 立精神卫生研究院的资金支持。
随后,劳伦斯也找到了彼得·纽鲍 尔,但已是高龄的彼得拒绝了采访,并 在不久后去世。
而彼得·纽鲍尔助理说: “回想起来,我认为在道德上这无疑是 错误的。
”当年,几个科学家精心策划了 那些双胞胎和三胞胎的生活。
比如,他 们特意选择了
3个不同的家庭来领养 三兄弟,一个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一个 中产家庭,还有一个是蓝领家庭。
从孩 童时期开始,研究人员就定期进行家 访,对孩子们进行心理测试,并记录他 们的生活,作为研究的素材。
调查一经公布,已经长大成人的孩 子们愤怒了,他们觉得自己“就像实验 室里的老鼠一样”。
随着生活的继续,

弟的情绪急转直下———鲍比退出了 他们合伙的生意;艾迪因为成长中的原 生家庭问题,患上了躁狂抑郁症,自杀 身亡。
一个本是美好团圆的故事,最终变 得支离破碎。
根据劳伦斯后续的调查,被卷入这 场实验而最终选择自杀的人,不在少 数。
当他希望正式申请公开这项黑暗实 验的更多细节和结果时,却被告知,所 有存放在耶鲁大学档案馆的相关研究 档案只有到
2066年才能解密。
尽管这一切是以“科学”的名义开 始的,却在最后严重干预了作为一个独 立个体的人的命运。
这是科学伦理最后 的底线———不该挑战“人性”。
(朱香) 纪录片《孪生陌生人》中的三兄弟

标签: #淘宝 #降序 #调研报告 #非农 #荣耀 #荣耀 #怎么做 #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