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云南大学编
I 目录 学校概况............................................................................................................I 报告说明

..........................................................................................................


V 总体结论

...........................................................................................................


1 一、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去向...................................................................................1二、就业分布

...............................................................................................................

2三、就业质量

...............................................................................................................

3四、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

5五、对就业服务的评价

...............................................................................................

5六、对创业服务的评价

...............................................................................................


6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7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

7(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7(二)学院结构

...................................................................................................

7(三)性别结构

.................................................................................................

10(四)生源结构

.................................................................................................

11
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

12(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12(二)各学院的就业率.....................................................................................15(三)各专业的就业率.....................................................................................17(四)未就业分析

.............................................................................................

28
三、就业流向

.............................................................................................................

29(一)就业地区分布.........................................................................................29(二)就业行业分布.........................................................................................32(三)就业职业分布.........................................................................................33
I (四)就业单位分布.........................................................................................34四、继续深造

.............................................................................................................

35 (一)国内升学

.................................................................................................

35(二)出国(境)

.............................................................................................

36 第二篇:就业创业工作举措.........................................................................37
一、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37二、大力开展个性化服务.........................................................................................37三、大力推进国际化探索.........................................................................................39四、大力做好常规性工作.........................................................................................39 第三篇:就业质量相关分析.........................................................................41
一、本科毕业生

.........................................................................................................

41(一)薪酬水平

.................................................................................................

41(二)专业相关度

.............................................................................................

42(三)就业满意度

.............................................................................................

45(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46
二、硕士研究生

.........................................................................................................

46(一)薪酬水平

.................................................................................................

46(二)专业相关度

.............................................................................................

48(三)就业满意度

.............................................................................................

51(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51
三、博士研究生

.........................................................................................................

52(一)薪酬水平

.................................................................................................

52(二)专业相关度

.............................................................................................

52(三)就业满意度

.............................................................................................

54(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54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55 II 第四篇: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56
一、近三年毕业生规模和就业率变化趋势.............................................................56二、近三年继续深造变化趋势.................................................................................56三、近三年就业地区变化趋势.................................................................................57四、近三年就业行业变化趋势.................................................................................57四、近三年就业单位变化趋势.................................................................................58五、近三年薪酬水平变化趋势.................................................................................59 第五篇: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61
一、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

61(一)母校综合评价.........................................................................................61(二)母校教育教学评价.................................................................................62(三)毕业生能力评价.....................................................................................64(四)人才培养改进措施.................................................................................66
二、对招生和专业设置的影响.................................................................................67三、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影响.............................................................................68 (一)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评价.................................................................68(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改进措施.................................................................70 III 学校概况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
一。
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
一。
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
一。
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
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
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
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
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一省一校”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新的历史时期,云南大学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开放合作、集成创新、协调共进、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按照“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进“树木树人计划”“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I 云南大学下设27个学院、14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及2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
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2971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497人。
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1930人,具有正高职称的4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23.1%,具有副高职称的8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43.8%。
目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136人,占教师队伍58.9%,硕士614人,占教师队伍的31.8%。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976人,硕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
学校占地面积4363.6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9.3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70余万册。
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云南大学有本科专业76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6个专业“菁英班”,10个专业“卓越班”,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其中,A类学科2个(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B类学科14个。
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学校形成了以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快速增加。
现有院士10人(含双聘、特聘),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9人,“云岭学者”27人,“云岭教学名师”8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 II 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12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3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7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5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8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60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级教学团队1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科技厅创新团队19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18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2个。
学校以学术兴校为核心,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果斐然。
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4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4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Award”奖等多项大奖。
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3项、特等奖3项。
有15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
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
一。
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省级5个),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省级众创空间2个,16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有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个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综合性机构,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 III 点研究基地,7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研究院、研究中心,8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6个云南省重点培训新型智库,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
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校为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科技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2个。
学校立足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英国剑桥大学工程院共建光电子材料联合实验室,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和四川山地研究所共建科技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尼地理资源联合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在伊朗、孟加拉和缅甸共建有4所海外孔子学院,设有国家汉办“一带一路南亚东南亚国家汉语推广基地”,发起成立“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
学校积极主动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承担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一、二卷)缅甸、老挝等五国语言的翻译、出版、推广工作;“中缅油气管道与中国能源安全”报告、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大走廊等成果上升为国家重大决策,“南海古地图研究”为我国南海主权争端提供实物依据;“阳宗海砷污染治理”、“跨境生态安全和国际河流研究”、“数字云南”研究、滇池流域“湖泊——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核心技术体系”等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面向未来,云南大学将继续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早日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
IV 报告说明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8号)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制和正式发布《云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
1.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
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2.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新锦成)调研数据。
调研面向全校2019届毕业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4.04%;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面向本校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使用数据涉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及能力评价、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评价等部分。

V 总体结论
一、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去向 截止到2019年8月31日,学校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5.08%。
毕业去向分布详见下图。
待就业24.92%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8.80% 其他录用形势就业19.42% 应征义务兵0.07% 升学14.23% 科研助理0.10%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0.06% 地方基层项目0.20% 自主创业0.20% 国家基层项目0.33% 出国(境)1.66% 图12019届总体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初次)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学校2019届已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90.32%,除暂不就业(没有就业意愿或因继续考研、出国等暂不就业)毕业生外,就业率为94.88%。
毕业去向分布详见下图。

1 未就业4.88% 暂不就业4.80% 非国有企业33.28% 升学14.51% 国有企业16.20% 科研助理0.13% 事业单位14.35% 自主创业0.22% 党政机关5.04% 地方项目0.35% 出国出境2.01% 国家项目0.39% 部队1.80% 自由职业2.04% 图22019届总体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年终)
二、就业分布 学校2019届毕业生中超六成毕业生选择在云南省内就业,服务本地经济发展;就业行业以“教育”为主;就业职业多元化分布;就业单位以“其他企业”为主。

2 超六成毕业生在云南省内就 业 就业行业分布以“教育”为 主 就业职业多元化分布 “其他企业”为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主要选 择
三、就业质量 图32019届毕业生就业分布 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5279.44元,工作满意度为89.08%,专业相关度为69.71%,职业期待吻合度为83.78%。
薪酬5279.44元 工作满意度89.08% 职业期待吻合度83.78% 专业相关度69.71% 图4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
3 学校2019届硕士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7177.34元,工作满意度为93.16%,专业相关度为81.84%,职业期待吻合度为90.54%。
薪酬7177.34元 工作满意度93.16% 职业期待吻合度90.54% 专业相关度81.84% 图52019届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 学校2019届博士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9482.87元,工作满意度为98.23%,专业相关度为96.43%,职业期待吻合度为97.32%。
薪酬9482.87元 工作满意度98.23% 职业期待吻合度97.32% 专业相关度96.43% 图62019届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
4 四、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学校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推荐度分别为98.00%、81.04%;对实践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91.78%;对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为97.88%;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96.83%。
母校满意度98.00% 母校推荐度81.04% 教育教学96.83% 实践教学91.78% 任课教师97.88% 图72019届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五、对就业服务的评价 学校2019届毕业生对学校各项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6.00%以上。
职业咨询与辅导,98.48% 就业帮扶与推荐,96.40% 校园招聘会/宣讲会,97.97% 就业手续办理,97.00% 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97.35% 母校发布的招聘信息,97.70% 图82019届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评价
5 六、对创业服务的评价 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2.00%以上。
创新创业大赛,96.25% 创业社团,92.46% 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座,96.23% 创业孵化项目,92.47% 创业实训与模拟,94.54% 图92019届毕业生对创业服务的评价
6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云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共698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12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9.08%;硕士研究生258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6.96%;博士研究生27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97%。
6986 硕士研究生,36.96% 博士研究生,3.97% 4127 2582 277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总体 图1-12019届毕业生总体规模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二)学院结构 本科毕业生,59.08% 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23个学院,其中经济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人数最 多,占比为10.10%。
表1-1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学院分布 序号123456 学院经济学院软件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信息学院 法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人数417303275260251245 比例10.10%7.34%6.66%6.30%6.08%5.94%
7 序号 学院
7 外国语学院
8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9 数学与统计学院 10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 11 建筑与规划学院 12 物理与天文学院 13 公共管理学院 14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15 生命科学学院 16 新闻学院 17 历史与档案学院 18 文学院 19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2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2 体育学院 23 农学院 注:因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各分项占比之和可能存在±0.01%的误差。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人数
2412361881871791691691481331311161109588878019 比例5.84%5.72%4.56%4.53%4.34%4.09%4.09%3.59%3.22%3.17%2.81%2.67%2.30%2.13%2.11%1.94%0.46% 学校2019届硕士研究生分布在31个学院,其中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和信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11.70%、9.72%。
序号123456789101112 表1-22019届硕士研究生的学院分布 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信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法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发展研究院历史与档案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文学院 人数30225122219316112511610899959285 比例11.70%9.72%8.60%7.47%6.24%4.84%4.49%4.18%3.83%3.68%3.56%3.29%
8 序号 学院 13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14 新闻学院 15 外国语学院 16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17 艺术与设计学院 18 建筑与规划学院 1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物理与天文学院 22 高等教育研究院 23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24 软件学院 25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26 国际关系研究院 27 农学院 28 文化发展研究院 29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30 国际学院 31 医学院 注:因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各分项占比之和可能存在±0.01%的误差。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人数
696764575445434241403937363127161087 比例2.67%2.59%2.48%2.21%2.09%1.74%1.67%1.63%1.59%1.55%1.51%1.43%1.39%1.20%1.05%0.62%0.39%0.31%0.27% 学校2019届博士研究生分布在23个学院,其中历史与档案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人数较多,占比分别为10.47%、9.75%和9.75%。
序号123456789 表1-32019届博士研究生的学院分布 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发展研究院信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法学院 人数292727212119191815 比例10.47%9.75%9.75%7.58%7.58%6.86%6.86%6.50%5.42%
9 序号 学院 10 文学院 11 物理与天文学院 12 经济学院 13 公共管理学院 14 文化发展研究院 15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16 软件学院 17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18 国际关系研究院 19 医学院 20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21 马克思主义学院 22 新闻学院 23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注:因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各分项占比之和可能存在±0.01%的误差。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人数
1513996544443311 (三)性别结构 比例5.42%4.69%3.25%3.25%2.17%1.81%1.44%1.44%1.44%1.44%1.08%1.08%0.36%0.36% 学校2019届毕业生中,男生2971人,女生4015人,女生人数较多,男女性别比为0.74:1;各学历层次均是女生人数多于男生。
男生:女生 0.75:
1 男生:女生 0.72:
1 男生:女生 0.82:
1 图1-22019届本科毕业生(左)、硕士研究生(中)、博士研究生(右)性别比 学历 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 表1-
4 人数17631083 2019届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男 比例 人数 42.72% 2364 41.94% 1499 女比例 57.28%58.06% 10 男学历 人数 博士研究生 125 总体 2971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比例45.13%42.53% (四)生源结构 人数1524015 女比例 54.87%57.47% 学校2019届毕业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以云南省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50.16%;省外生源主要来自山东(4.81%)、河南(4.72%)等省份(市/自治区)。
生源地 云南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重庆市安徽省陕西省山西省浙江省贵州省甘肃省江苏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天津市 表1-52019届毕业生生源地结构 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225754.69% 硕士研究生人数比例110642.84% 博士研究生人比例1数4150.90% 1774.29%1395.38%207.22% 741.79%2308.91%269.39% 1132.74%1335.15%113.97% 1172.83%1134.38%72.53% 1483.59%732.83%113.97% 1222.96%682.63%31.08% 1082.62%481.86%20.72% 571.38%953.68%41.44% 952.30%582.25%20.72% 591.43%803.10%51.81% 1172.83%240.93%20.72% 651.57%582.25%62.17% 481.16%582.25%31.08% 410.99%592.29%51.81% 591.43%301.16%31.08% 561.36%220.85%31.08% 561.36%190.74%10.36% 561.36%190.74%00.00% 320.78%361.39%72.53% 481.16%210.81%31.08% 501.21%190.74%10.36% 531.28%140.54%00.00% 11 总体人数比例350450.16%3364.81%3304.72%2573.68%2373.39%2323.32%1932.76%1582.26%1562.23%1552.22%1442.06%1432.05%1291.85%1091.56%1051.50% 921.32%811.16%761.09%751.07%751.07%721.03%701.00%670.96% 生源地 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 海南省 451.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41.07% 青海省 300.73% 广东省
0 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0 0.00% 北京市
0 0.00% 上海市
0 0.00% 西藏自治区
0 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硕士研究生
人数比例 70.27%50.19%00.00%291.12%80.31%50.19%50.19%10.04% 博士研究生人比例数31.08%10.36%20.72%31.08%10.36%10.36%00.00%00.00% 总体人数比例 550.79%500.72%320.46%320.46%90.13%60.09%50.07%10.01%
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截止到2019年8月31日,学校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5.08%,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4.58%,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75.95%,博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74.37%。
74.58% 75.95% 74.37% 75.08% 本科毕业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总体 图1-3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布 注:已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基层项目、升学、出国(境)、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自主创业;就业率=(已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12 截止到2019年8月31日,学校2019届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 (28.80%),“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9.42%)次之。
分学历层次来看,“签就业协 议形式就业”(27.07%)、“升学”(19.17%)、“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9.05%) 为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33.46%)、“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21.30%)为硕士研究生主要去向;“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53.07%)为博士研究 生主要去向,“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1.19%)次之。

1-62019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分布 毕业去向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升学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出国(境)国家基层项目自主创业地方基层项目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待就业 本科毕业生 人数比例 111727.07% 78619.05% 79119.17% 2375.74% 982.37% 200.48% 100.24% 140.34%
1 0.02%
4 0.10% 104925.42% 硕士研究生 人数比例 86433.46% 55021.30% 2037.86% 31912.35% 160.62%
3 0.12%
3 0.12%
0 0.00%
2 0.08%
1 0.04% 62124.05% 博士研究生 人数比例 3111.19% 217.58%
0 0.00% 14753.07%
2 0.72%
0 0.00%
1 0.36%
0 0.00%
4 1.44%
0 0.00% 7125.63% 总体人数比例201228.80%135719.42%99414.23%70310.06%1161.66% 230.33%140.20%140.20%70.10%50.07%174124.92%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学校2019届已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90.32%。
除暂不就业毕业生外,就业率为94.88%,如下图。
13 95.22% 94.39% 94.88% 本科毕业生 研究生 总体 图1-42019届除暂不就业毕业生外的就业率分布 注:
1.已就业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升学、出国(境)、自由职业、部队、国家项目、地方项目、自主创业、科研助理;
2.暂不就业包括不就业拟升学、拟出国出境、暂不就业(无就业意愿);
3.除暂不就业毕业生外的就业率=已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暂不就业人数)*10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学校2019届毕业生以“非国有企业”为主(33.28%), “升学”(14.51%)次之。
具体去向如下表所示。
表1-72019届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分布 毕业去向非国有企业 升学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出国(境)自由职业 部队国家项目地方项目自主创业科研助理 待就业暂不就业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本科毕业生39.14%19.28%14.17%4.98%3.10%2.86%2.47%1.29%0.59%0.51%0.24%0.02%4.45%6.89% 研究生24.63%7.49%19.19%28.16%7.89%0.76%1.40%2.56%0.11%0.11%0.18%0.29%5.51%1.73% 总体33.28%14.51%16.20%14.35%5.04%2.01%2.04%1.80%0.39%0.35%0.22%0.13%4.88%4.80% 14 (二)各学院的就业率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23个学院,其中农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相对较高,均处于80.00%及以上。
农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物理与天文学院体育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学院 历史与档案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新闻学院文学院经济学院 84.21%80.41%80.00%79.55%79.54%78.91%78.77%77.89%77.51%77.50%77.44%76.76%76.54%75.86%75.74%75.70%75.00%74.33%72.88%70.11%67.18%61.82%59.71% 图1-52019届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15 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学校2019届硕士研究生分布在31个学院,其中农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相对较高,均处于87.00%以上。
农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信息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 发展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国际学院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生态学与环境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 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 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法学院 88.89%87.50%87.04%84.46%82.78%82.50%82.22%82.11%81.90%81.40%81.08%80.60%78.83%78.24%76.81%76.80%76.19%75.93%75.44%75.00%75.00%74.75%74.36%73.17%71.43%70.97%68.75%64.71%55.43%50.00%44.72% 图1-62019届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16 博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学校2019届博士研究生分布在23个学院,其中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等5个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均达到100.00%。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医学院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国际关系研究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信息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文化发展研究院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 历史与档案学院法学院 物理与天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 发展研究院文学院 软件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学院 11.11%0.00% 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4.44%85.71%85.19%83.33%80.00%78.95%77.78%77.78%75.86%73.33%69.23%66.67%63.16%61.90%53.33%50.00% 图1-72019届各学院博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三)各专业的就业率 本科毕业生: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95个专业,有14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均处于90.00%及以上;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专业的初次就业率达到了100.00%,实现了完全就业。
17 表1-82019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初次就业率分布 专业 毕业生人数已就业人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9 19 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35 35 地球物理学 35 34 财务会计教育 34 33 音乐学 19 18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27 25 服装与服饰设计 26 24 政治学与行政学 35 32 缅甸语 23 21 美术学 22 20 电子科学与技术 40 36 市场营销教育 20 18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20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20 18 通信工程 88 78 财务管理 65 57 大气科学 76 66 软件工程 109 93 公共事业管理 34 29 档案学 33 28 城乡规划 33 28 园艺 19 16 数理基础科学(国家数理基地班数学方向) 19 16 哲学 24 20 工商管理 52 43 工程管理 38 31 法语 27 22 土木工程 48 39 视觉传达设计 67 54 生态学 36 29 生物科学(国家生物学基地班) 29 23 泰语 24 19 物流管理 38 30 物理学 28 22 数字媒体技术 65 51 18 初次就业率
100.00%100.00%97.14%97.06%94.74%92.59%92.31%91.43%91.30%90.91%90.00%90.00%90.00%90.00%88.64%87.69%86.84%85.32%85.29%84.85%84.85%84.21%84.21%83.33%82.69%81.58%81.48%81.25%80.60%80.56%79.31%79.17%78.95%78.57%78.46% 专业环境科学体育教育 绘画禁毒学信息安全统计学天文学 英语越南语电子商务风景园林制药工程 法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历史学(国家历史学基地班) 材料物理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应用化学人力资源管理材料化学 民族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学院)国际商务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网络与新媒体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城市管理数理基础科学(国家数理基地班物理方向) 毕业生人数27803539698617126214225532123248283238386041413329328738274376264245353519 已就业人数2162273053661396163219401602436212428284430302421236227193053182931242413 初次就业率77.78%77.50%77.14%76.92%76.81%76.74%76.47%76.19%76.19%76.19%76.00%75.47%75.47%75.00%75.00%75.00%75.00%73.68%73.68%73.33%73.17%73.17%72.73%72.41%71.88%71.26%71.05%70.37%69.77%69.74%69.23%69.05%68.89%68.57%68.57%68.42% 19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生物科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文学院) 社会工作会计学 行政管理生物技术 财政学化学 金融学地质学汉语言文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保险学旅游管理(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日语汉语国际教育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经济学总计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毕业生人数41253760457326136454449426531334131352120373221534127 已就业人数281725403048178829283126401920241820121120169193078 初次就业率68.29%68.00%67.57%66.67%66.67%65.75%65.38%64.71%64.44%63.64%63.27%61.90%61.54%61.29%60.61%58.54%58.06%57.14%57.14%55.00%54.05%50.00%42.86%35.85%74.58% 硕士研究生:学校2019届硕士研究生涉及211个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45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均达到100.00%。
表1-92019届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初次就业率分布 专业物联网工程服务科学与工程 系统工程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 保护生物学 毕业生人数43354 已就业人数43354 20 初次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专业情报学图书馆学中国边疆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发展研究院)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院)能源经济学项目管理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研究院)生态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法语笔译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市政工程结构工程运筹学与控制论数量经济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社会经济统计中国古典文献学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律史系统分析与集成(物理与天文学院)细胞生物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教育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空间物理学 毕业生人数43227433214135126226223422163222337431 已就业人数43227433214135126226223422163222337431 初次就业率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21 专业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比较教育学行政管理 资产评估(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金融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园艺 制药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公共管理控制工程教育管理民族文化产业领域软件工程教育学原理金融(发展研究院) 美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无机化学城市管理(建筑与规划学院) 艺术学理论软件工程技术 工商管理信号与信息处理 基础数学传播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社会保障 历史地理学汉语言文字学 毕业生人数1222215151312232120209997010317171688303777714724413131325666 已就业人数122211414121121191818888629115151477263266612620711111121555 初次就业率100.00%100.00%100.00%95.45%93.33%93.33%92.31%91.67%91.30%90.48%90.00%90.00%88.89%88.89%88.89%88.57%88.35%88.24%88.24%87.50%87.50%87.50%86.67%86.49%85.71%85.71%85.71%85.71%85.71%84.84%84.62%84.62%84.62%84.00%83.33%83.33%83.33% 22 专业物理电子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分析化学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新闻与传播 审计马克思主义哲学 伦理学应用化学自然地理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企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 光学植物学动物学国际商务职业技术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工程管理微生物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资产评估(发展研究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应用数学系统分析与集成(软件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中国哲学国际政治图书情报中国近现代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劳动经济学 毕业生人数6186235727164646105551010525101525534381413131717214444281284 已就业人数51551947221337378444884208122042730111010131316333321963 初次就业率83.33%83.33%83.33%82.61%82.46%81.48%81.25%80.43%80.43%80.0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79.41%78.95%78.57%76.92%76.92%76.47%76.47%76.19%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 23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学院)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学文化传播新闻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凝聚态物理气象学 生态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应用统计环境工程会计药物化学物理化学医学遗传学专门史法语语言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教育技术学金融(经济学院) 材料学高等教育学中外政治制度植物育种与种质资源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人口学世界史(国际关系研究院)人文地理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 研英究语院笔)译岩土工程统计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社会学 毕业生人数84128448412839152622572177217147172013136333633273315 已就业人数6396336396291119164115551551051214994222422182210 初次就业率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4.36%73.33%73.08%72.73%71.93%71.43%71.43%71.43%71.43%71.43%71.43%71.43%70.59%70.00%69.23%69.23%66.67%66.67%66.67%66.67%66.67%66.67%66.67%66.67%66.67%66.67%66.67% 24 专业法学理论数量经济学(经济学院)环境地质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际关系生物工程政治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遗传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 学民院俗)学社会工作城市管理(公共管理学院)世界史(历史与档案学院)计算数学理论物理民商法学自然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旅游管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文艺学宗教学刑法学民族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经济学院)成人教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法律(非法学)诉讼法学 毕业生人数3333320221688813335101510147301022644268222264469 已就业人数2222213141055582036968417511322134111132214 初次就业率66.67%66.67%66.67%66.67%66.67%65.00%63.64%62.50%62.50%62.50%62.50%61.54%60.61%60.00%60.00%60.00%60.00%57.14%57.14%56.67%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45.65%44.44% 25 专业人文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法律(法学)外国哲学档案学 生物医学工程公共政策 科学技术哲学国民经济学中国古代文学 民族学人类学知识产权法学财政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民族生态学经济法学中共党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院)系统理论国际法学总计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毕业生人数747553633615933841247125 2582 已就业人数3202212112531121311000 1961 初次就业率42.86%42.55%40.00%40.00%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25.00%25.00%25.00%25.00%14.29%0.00%0.00%0.00%75.95% 博士研究生:学校2019届博士研究生涉及62个专业;其中,进化生物学、有机化学、医学遗传学等19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均达到100.00%。
表1-102019届博士研究生各专业初次就业率分布 专业进化生物学 有机化学医学遗传学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史国际关系跨境生态安全技术经济及管理 毕业生人数18421442 已就业人数18421442 初次就业100率.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26 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民族文化产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史民族社会学 动物学经济思想史 气象学旅游管理 民族学植物学(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世界史 凝聚态物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生态学档案学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社会经济统计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艺学微生物学世界经济(经济学院)民族法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系统分析与集成(物理与天文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边疆学应用统计 27 毕业生人数4211216132313111021765544124448415733333357 已就业人数42112161323121091865443393336311522222234 初次就业100率.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2.31%90.91%90.00%85.71%85.71%83.33%80.00%80.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3.33%71.43%66.67%66.67%66.67%66.67%66.67%66.67%60.00%57.14% 专业分析化学植物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物理化学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院)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院)能源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现当代文学系统分析与集成(软件学院) 遗传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 国际政治无机化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传播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总计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四)未就业分析 毕业生人数42282244434323211277 已就业人数21141122211000000 206 初次就业50.率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33.33%25.00%0.00%0.00%0.00%0.00%0.00%0.00%74.37%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进一步调研显示:本科毕业生目前主要在“准备升学考试”(52.05%),其次为“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27.88%);硕士研究生主要在“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35.48%),其次为“准备升学考试”(25.81%);博士研究生主要在“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45.45%)。
28 准备升学考试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 位等公开招录考试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 其他 准备出国出境学习或工作 暂时不想就业已确定就业意向,近期准 备签订协议或合同准备应征入伍 25.81% 52.05% 9.09%6.43% 16.94% 4.68%8.06% 3.90%3.23% 3.51%7.26% 27.88%35.48% 45.45% 36.36% 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0.97%3.23%9.09% 0.58% 图1-8未就业毕业生去向分布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三、就业流向
1 (一)就业地区分布 就业区域分布:云南省为学校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核心区,占比为60.05%;其中,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62.64%,硕士研究生省内就业占比为54.57%,博士研究生省内就业占比为79.21%。
此外,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广东省、北京市,占比分别为4.78%、4.25%。
1针对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基层项目、科研助理和应征义务兵的毕业生进一步统计分析其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就业行业及就业职业分布。
29 62.64%37.36% 省内(云南省)省外79.21% 54.57%45.43% 20.79% 60.05%39.95% 本科毕业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就业区域省内(云南省)就业 省外就业广东省北京市四川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贵州省湖北省重庆市湖南省河南省江苏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福建省陕西省安徽省海南省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图1-92019届毕业生省内、省外就业占比 表1-11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本科毕业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62.64% 54.57% 79.21% 37.36% 45.43% 20.79% 5.55% 4.26% 0.99% 4.27% 4.54% 1.49% 3.35% 5.00% 1.49% 3.35% 2.99% 0.50% 3.03% 2.70% 0.50% 2.62% 2.19% 0.50% 1.06% 3.16% 4.95% 1.61% 2.24% 0.00% 1.38% 2.30% 1.49% 1.56% 1.55% 1.49% 0.55% 2.65% 1.49% 1.19% 1.90% 0.50% 1.19% 1.32% 0.99% 0.78% 1.67% 0.00% 1.19% 0.81% 0.00% 0.41% 1.50% 0.99% 0.46% 0.92% 0.00% 0.92% 0.12% 1.49% 0.69% 0.29% 0.00% 0.09% 0.98% 0.50% 0.55% 0.12% 0.00% 0.28% 0.40% 0.00% 30 总体 总体
60.05%39.95%4.78%4.25%3.96%3.06%2.77%2.33%2.14%1.80%1.77%1.55%1.48%1.46%1.24%1.12%0.97%0.90%0.63%0.61%0.49%0.49%0.34%0.32% 就业区域 本科毕业生 甘肃省 0.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23% 江西省 0.09% 吉林省 0.23% 青海省 0.28% 黑龙江省 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 0.00% 西藏自治区 0.00%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硕士研究生
0.40%0.46%0.40%0.12%0.06%0.06%0.17%0.17% 博士研究生0.00%0.00%0.00%0.00%0.00%0.50%0.99%0.00% 总体0.32%0.32%0.22%0.17%0.17%0.15%0.12%0.07% 省内就业城市:云南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昆明市(77.53%);分学历层次看,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流向昆明市的占比均较高,分别为75.16%、79.03%和88.75%。
表1-122019届毕业生省内就业城市分布 就业市 本科毕业生 昆明市 75.1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3.88% 大理白族自治州 3.44% 曲靖市 2.86% 玉溪市 1.83% 保山市 3.00% 昭通市 1.68% 临沧市 1.83% 楚雄彝族自治州 1.47% 丽江市 1.03% 普洱市 0.66%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10%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0.8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0.73% 迪庆藏族自治州 0.37%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0.15%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硕士研究生
79.03%2.42%1.90%2.21%3.16%1.26%1.58%1.05%1.16%1.58%1.79%1.05%0.95%0.74%0.11%0.00% 博士研究生88.75%1.25%1.88%0.00%3.12%0.62%0.00%0.00%1.88%0.62%0.62%0.00%0.62%0.62%0.00%0.00% 总体77.53%3.15%2.75%2.43%2.43%2.18%1.54%1.41%1.37%1.21%1.09%1.01%0.85%0.73%0.24%0.08% 生源地与就业地域交叉分析:省内生源中,84.00%选择留在本省(云南省)工作;32.25%的省外生源也优先考虑在云南省就业,32.62%的省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
31 省外就业,16.00% 其他省份就业,35.13% 省内就业,32.25% 省内生源 省外生源 省内就业,84.00% 回生源地就业,32.62% 图1-10省内、省外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二)就业行业分布 学校2019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主要流向了“教育”(20.80%)、“金融业”(11.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27%)和“制造业”(7.99%)。
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次是“教育”和“制造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流向了“教育”,其次是“金融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博士研究生主要流向了“教育”,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0.00% 20.00%20.80% 10.00% 11.14%10.27%7.99% 7.62% 5.97% 5.49% 5.12% 3.83% 3.59% 0.00%占比 教育20.80% 金融业11.1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27% 制造业7.9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 组织 7.62% 建筑业5.9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业 5.4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12% 批发和零售业 3.83% 房地产业 3.59% 图1-112019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个行业分布32 表1-132019届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就业量占比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布 本科毕业生 硕士研究生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 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49%12.25%10.05%9.87%8.58%6.38%5.83%5.00%4.64%4.27% 教育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军队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表1-142019届博士研究生就业量占比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布 博士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制造业金融业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75.25%10.40%3.96%2.48%2.48%1.49%0.99%0.99%0.99%0.50% 25.19%13.97%11.33%7.13%6.44%6.21%3.97%3.57%3.39%3.28% (三)就业职业分布 2019届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其他人员”,占比为16.36%;其次为“教 学人员”(15.6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5.00%)、“工程技术人员”(10.53%)。
职业名称其他人员教学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金融业务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表1-152019届毕业生就业职业分布 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21.25% 12.02% 0.99% 9.09% 19.44% 53.96% 17.76% 13.17% 0.99% 12.57% 8.86% 2.97% 7.71% 10.47% 0.50% 8.90% 8.11% 3.47% 总体
16.36%15.66%15.00%10.53%8.52%8.30% 33 职业名称 本科毕业生 公务员 2.39% 科学研究人员 1.06% 法律专业人员 5.87%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4.64% 经济业务人员 3.35% 军人 1.93% 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 0.60%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1.10% 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 0.73%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0.32% 体育工作人员 0.41% 文学艺术工作人员 0.32%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四)就业单位分布 硕士研究生
8.17%5.12%1.96%3.39%2.82%3.57%1.44%0.81%0.17%0.35%0.06%0.12% 博士研究生4.46%29.70%0.50%0.00%1.98%0.00%0.50%0.00%0.00%0.00%0.00%0.00% 总体4.93%4.17%3.96%3.88%3.06%2.52%0.95%0.92%0.46%0.32%0.24%0.22% 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单位主要流向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占比为52.87%,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26.62%。
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流向较为多元,以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为主,占比分别为29.33%和24.27%。
相较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单位布局较为集中,主要签约高等教育单位,比例达74.26%。
表1-16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性质 本科毕业生 硕士研究生 其他企业 52.87% 24.27% 国有企业 26.62% 29.33% 高等教育单位 0.50% 11.79% 机关 3.99% 10.06% 中初教育单位 4.36% 7.48% 三资企业 5.55% 4.60% 其他事业单位 2.43% 6.21% 部队 1.97% 3.57% 科研设计单位 0.32% 1.04% 其他 0.92% 0.69% 医疗卫生单位 0.46% 0.86% 城镇社区 0.00% 0.12% 注:其他企业指除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博士研究生
2.48%2.97%74.26%4.95%0.50%0.50%6.44%0.50%5.94%0.50%0.99%0.00% 34 总体38.33%26.60%8.88%6.60%5.49%4.90%4.22%2.57%0.90%0.80%0.66%0.05%
四、继续深造 (一)国内升学 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791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9.17%;硕士研究生中,共有203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7.86%。
进一步统计分析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升学原因、专业一致性及升学录取结果满意度,结果如下所示。
升学原因:本科毕业生升学的原因主要是“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起点”,其次是“对专业感兴趣、深入学习”;硕士研究生升学的原因主要是“对专业感兴趣、深入学习”。
而因“延缓面对就业的困难”选择升学的毕业生占比相对较低,可见谋求个人事业发展的更大空间为毕业的升学动力。
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点对专业感兴趣、深入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延缓面对就业的困难其他 7.08%1.75% 1.59%0.88% 37.52%23.68% 27.26% 50.00% 26.55%23.68% 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 图1-122019届毕业生升学原因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升学专业一致性及录取结果满意度:本科毕业生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或相关的比例为93.27%,其跨专业继续深造的原因主要为“出于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好”。
选择国内升学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对其录取结果满意度较高,其中“很满意”占比为27.69%,“比较满意”占比为49.03%。
35 不相关,6.73% 相关,39.29% 一致,53.98%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 0.00% 49.03% 27.69% 20.99% 很满意比较满意 1.59%0.71% 一般比较不满意很不满意 图1-132019届本科毕业生升学专业一致性(左图)及录取结果的满意度(右图)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升学专业一致性及录取结果满意度:硕士研究生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或相关的比例为98.25%,其跨专业继续深造的原因为“出于个人兴趣”和“志愿外被调剂”。
选择国内升学深造的硕士研究生对其录取结果的满意程度分别为:“很满意”占比为38.60%,“比较满意”占比为44.74%。
不相关,1.75% 一致,59.65% 相关,38.60% 50.00%40.00%30.00%20.00%10.00% 0.00% 38.60%44.74% 13.16%1.75%1.75% 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很不满意 图1-142019届硕士研究生升学专业一致性(左图)及录取结果的满意度(右图)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二)出国(境) 学校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116人选择出国(境)(1.66%),本科毕业生98人,硕士研究生16人,博士研究生2人。
进一步调查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专业一致性,其中留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或相关的比例为87.75%,不相关的比例为12.25%。
36 第二篇:就业创业工作举措 在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学校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
召开2019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认真制定年度就业创业工作计划,把具体工作目标分解为66项工作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时间可控、成果可显。

一、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从2019年2月开始,学校全面梳理了就业创业工作的业务逻辑,并结合信息化建设实际,选择优质的信息系统研发企业,联合定制开发“云南大学就业创业管理系统”和微信平台。
研发过程中坚持信息即资源的理念,注重用户体验,坚持“标准化、服务化、智能化”的建设思路,以数据“信息化”破解需求“个性化”,实现服务“精准化”,大幅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新系统自当年5月上线运行以来,实现了毕业生信息确认、就业协议签订与解除、问卷表格填报、帮扶申请提交等事项的网上办理。
毕业生到现场咨询和办理手续的累计人次较上年度下降约50%,签约学生现场就业手续办理平均时长较上年度缩短约70%,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办事成本。
该系统还得到全省大中专毕业生服务中心、用人单位、毕业学生、学院教师和部分省内外高校的好评。
此外,学校通过改版就业信息网、高效运用智能信息发布终端等手段,将就业信息推送给每一位毕业生。
同时,继续加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关注人数突破3万人,出台《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全年发布包括就业创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技巧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共118期,352条,单条信息最高点击量达1.6万多次。
通过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毕业生的相关信息管理业务“跑一次”即可办结。

二、大力开展个性化服务
1.加强师资培养,为提供个性化服务打牢基础 2019年,学校共选派40余名相关教师外出参加创新创业及就业专题学习和培训,均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组织开展校内集中培训1次,选拔6名教师参加训练营活动, 37 汇编教师培训交流成果2辑,新增校外创新创业校外导师15人。
新建10个院级“生涯工作室”,制定出台《生涯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组织相关培训教师入住生涯工作室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明确目标责任,不断理顺工作机制。

2.加强能力训练,为促进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及相关诉求,学校优化实施“云南大学雪松林培育成长计划”,开设“价值塑造、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实践训练”四个类别的讲座、论坛、沙龙、公开课、创业校友进校园等就业创业教育活动60余场;组织就业创业训练营3期,职场礼仪培训4期,微信小程序培训1期,就业技能培训8期,创业培训4期,各类因“雪松林”计划受益的学生近2万人。
2019年,在完成首批28个培养单位“一院一赛”验收工作的基础上,再次支持21家培养单位举办赛事,不断加强学生实践,积累相关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一院一赛”直接参赛学生突破2000人,间接参与赛事相关活动的学生约8000人。
此外,学校还举办了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第三届模拟招聘大赛、第四届生涯体验周等活动。
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厚植竞赛土壤,积极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学生在第五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并捧得大赛“优胜杯”,在第三届全省模拟求职大赛的7个省级奖项中,获得2金1银。
同时,学校利用全新的就业系统,针对学生就业期望,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服务,学生求职意愿和求职成功率不断提高。

3.加强平台建设,为开展个性化实践打牢基础 2019年,学校新增校外“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15个,支持新建院级创新创业培育平台3个,使全校培育平台总数达到9个,其中软件学院、化学学院的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优化改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明远众创空间”等创业场地的办公环境,新增一批办公设备。
全年各类平台出站的创业团队6个,新增创业团队12个,其中新入站的9个团队获得0.5-1.5万元不等的创业补贴共计7万元,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途径进一步丰富。
进一步加强与云大启迪K栈众创空间的合作,为创业 38 学生提供“政产学研经介贸媒”方面的一站式服务,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创业孵化体系,形成“院级培育+校级孵化+校外加速”的创业孵化培育机制。
相关团队的文创作品分别选送2019年云南省文博会和云南省爱心书市参展。

三、大力推进国际化探索 为帮助毕业生拥有就业创业的国际视野,切实推动毕业生投身“一带一路”建设,获得就业机会,学校2019年加大了在国际化方面的探索。
一是承办了国家公派资助到国际组织实习校园巡讲活动,使我校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在西南地区选择开展此活动的2所高校之一,4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开拓了相关视野。
二是首家与昆明市人力资源协会共建“南亚东南亚跨境人才服务中心”,搭建起向国际企业输送人才与扩大交流的桥梁;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大学生国外求职意愿的调研和外国就业导师的资料整理,至今接待省、市各类新闻机构采访多达10余次。
三是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澳大利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开展学生短期就业创业教育达成一致,为开辟大学生短期访学和境外就业途径做好准备。
四是作为主展单位参加了“2019跨境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论坛”,向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商会和我省重点的对外投资企业展示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四、大力做好常规性工作
1.就业数据管理方面。
完成2020届毕业生的生源信息确认报送工作和2019届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确保所有数据详实准确。
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近七千份,邮寄本科毕业生档案四千余份。
统计发放2019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93.7万元,补贴人数较2018届增长16.54%。
对建档立卡户通过信息系统落实“一生一策”,实现就业帮扶“一人一台账”。

2.就业目标考核方面。
认真开展学校2018年度就业创业考核工作,表彰优秀个人15名,先进个人15名;优秀奖单位10个,合格奖单位20个,单项奖单位7个。
重点调整优化了2019年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分值标准,变规定动作为达标要求下的 39 自选动作,突出了各培养单位自身特点。
通过优化考核指标和兑现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各培养单位的工作自主性。

3.就业市场拓展方面。
按照“大型高质量、中型行业性、小型精品化”的思路,学校全年组织大型招聘会、行业招聘会、周四校园招聘会、校园专场宣讲会、网络招聘会等共计477场,为毕业生提供10万余个就业岗位,人岗比达到1:14,较2018年提高50%。
在全省高校中首次举办实习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各类实习岗位300余个,有效推动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匹配对接,提高了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和用人单位到校选才的积极性。
首次组织56名毕业生成团出省参加“2019杭州高层次人才招聘大会暨长三角城市人才招聘会”。

4.就业创业典型宣传方面。
遴选组织5名校友申报第八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最终2名校友获省长奖、1名校友获提名奖。
组织开展了“第一届云南大学校友总会郭氏创新创业奖助金”评选及项目颁奖路演活动,表彰优秀师生及校友40余人。
为各培养单位进行《云南大学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综合报告》解读和宣传培训,有效提升了就业创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5.就业团队建设方面。
加强对就业创业学生组织的指导,推动“就业创业促进会”与“就业与创业协会”合并,招募了来自不同年级的新社团成员54人。
将社团新成员补充到就业创业服务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中,通过参与就业创业实践,进行赛事活动服务等途径,为团队成员提供与用人单位及创业团队交流沟通的平台,锻炼提升团队成员相关技能水平,打造优秀团队。
40 第三篇: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从“学生”和“用人单位”视角综合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较全面的了解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其竞争优劣势。
其中,毕业生对自身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薪酬情况、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情况、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和目前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指标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优势能力。
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一、本科毕业生 (一)薪酬水平 薪酬区间: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5279.44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3501-5000元(42.19%),其次为2001-3500元(15.90%)。
50.00%40.00% 42.19% 月均收入为5279.44元 30.00% 20.00%10.00% 0.00% 15.90%4.61%2000元及以下2001-3500元 3501-5000元 15.36%14.00% 7.95% 5001-6500元6501-8000元8000元以上 图3-12019届本科毕业生薪酬区间分布 注:薪酬包括能折算为现金的工资、福利等。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主要就业地区及单位月均收入:在上海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当前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为8255.00元;而在贵州省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当前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4675.00元。
在“三资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6611.76元;而在“其他”就业单位的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4671.08元。
41 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平均水平四川省云南省浙江省贵州省 8255.008240.106637.395279.445100.005002.664823.684675.00 三资企业党政机关民营企业/个体其他事业单位平均水平国有企业中初教育单位 其他 6611.765582.605404.515327.905279.445150.894963.384671.08 图3-22019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左图)及单位(右图)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 注:主要就业地区指样本人数≥20人的就业地区;主要就业单位是指样本人数≥30人的就业单位。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主要就业行业领域月薪:在“房地产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最高,月均收入为6580.79元,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330.28元/月)。
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 平均水平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580.796330.285380.655280.495279.445219.805086.205076.974975.534971.884968.354795.454480.65 图3-32019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 注:主要就业行业指样本人数≥30人的就业行业。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二)专业相关度 总体专业相关度:69.71%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
42 很不相关,15.05% 比较不相关,15.24% 很相关,21.44% 一般,21.44% 比较相关,26.82% 图3-4201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分布 注:专业相关度为选择“很相关”、“比较相关”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各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分布如下所示。
城乡规划和财政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相对较高,均达到100.00%。
表3-
1 专业城乡规划 财政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制药工程体育教育 禁毒学土木工程 法学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会计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工商管理环境科学 新闻学金融学 2019届各专业本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情况分布 很相关比较相关一般比较不相关很不相关 43.75%8.33%51.85%50.00%16.67%39.13%27.27%36.36%58.54%39.47%13.33%29.63%30.43%17.39%47.06%10.71%30.00%21.43%31.25% 37.50%8.33%29.63%41.67%66.67%30.43%63.64%27.27%19.51%31.58%46.67%40.74%39.13%34.78%17.65%28.57%30.00%32.14%31.25% 18.75%83.33%11.11%0.00%8.33%21.74%0.00%27.27%12.20%18.42%26.67%14.81%13.04%30.43%17.65%42.86%20.00%25.00%12.50% 0.00%0.00%7.41%0.00%8.33%4.35%0.00%0.00%2.44%7.89%13.33%7.41%8.70%13.04%5.88%14.29%10.00%7.14%12.50% 0.00%0.00%0.00%8.33%0.00%4.35%9.09%9.09%7.32%2.63%0.00%7.41%8.70%4.35%11.76%3.57%10.00%14.29%12.50% 相关度100.00%100.00%92.59%91.67%91.67%91.30%90.91%90.91%90.24%89.47%86.67%85.19%82.61%82.61%82.35%82.14%80.00%78.57%75.00% 43 专业 很相关比较相关一般比较不相关 汉语言文学(文学院) 35.00%15.00%25.00%15.00% 电子信息工程 12.50%31.25%31.25%12.50% 数学与应用数学 28.57%28.57%14.29%21.43% 网络工程 21.43%42.86%7.14% 21.4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学院) 23.33% 26.67% 20.00% 20.00% 广播电视学 5.00%30.00%35.00%20.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0.00%40.00%30.00%10.00% 材料化学 10.00%10.00%50.00%10.00% 英语 24.14%31.03%13.79% 6.90% 通信工程 20.59%26.47%20.59%14.7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0.00%41.67%25.00%33.3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4.29%28.57%21.43%21.43% 行政管理 0.00%18.18%45.45%18.18% 统计学 12.50%33.33%16.67%33.3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10.00%20.00%30.00%20.00% 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25.00% 10.00% 25.00% 3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00%30.00%30.00%20.00% 网络与新媒体 25.00%16.67%16.67% 8.33% 物流管理 7.14%14.29%35.71%28.57% 信息与计算科学 9.09%27.27%18.18%36.36% 人力资源管理 4.17%25.00%25.00%20.8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25.00% 25.00% 0.00% 37.50% 国际商务 0.00%20.00%30.00%40.00% 电子商务 0.00%21.05%21.05%26.32% 城市管理 0.00%25.00%16.67%16.67%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0%0.00%20.00%50.00% 园艺 10.00%20.00%0.00% 0.00% 民族学 9.09% 9.09% 0.00% 27.27% 注: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样本量较小,不纳入到报告的分析范围。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
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很不相关10.00%12.50%7.14%7.14% 10.00% 10.00%20.00%20.00%24.14%17.65%0.00%14.29%18.18%4.17%20.00% 10.00% 20.00%33.33%14.29%9.09%25.00% 12.50% 10.00%31.58%41.67%10.00%70.00%54.55% 相关度75.00%75.00%71.43%71.43% 70.00% 70.00%70.00%70.00%68.97%67.65%66.67%64.29%63.64%62.50%60.00% 60.00% 60.00%58.33%57.14%54.55%54.17% 50.00% 50.00%42.11%41.67%40.00%30.00%18.18% 44 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主要为“想找相关工作,但是就业机会太少”(37.35%)和“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个人兴趣”(25.00%)。
想找相关工作,但是就业机会太少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个人兴趣想找相关工作,但是不符合要求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收入待遇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工作环境其他 37.35%25.00%14.76%9.34%7.23%6.33% 图3-52019届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三)就业满意度 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的满意度为89.08%,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对工作内容的满意度最高,为89.16%。
可见本科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岗位和工作内容等方面较认同。
100.00% 3.80 3.60 90.00% 3.40 3.20 80.00% 3.00 70.00% 2.80 2.60 60.00% 2.40 2.20 50.00%
工作总满意度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薪酬2.00 满意度 89.08% 89.16% 88.83% 81.03% 均值 3.42 3.40 3.41 3.20 图3-62019届本科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注:评价维度包括“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其中,满意度为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
另外针对毕业生的反馈分别赋予1-5分(“很满意”=5分,“很不满意”=1分),计算其均值。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45 (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 2019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83.78%,其中“很符合”所占比为9.53%,“比较符合”所占比例为33.36%;可见目前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的就业期望。
比较不符合,12.28% 很不符合,3.94% 很符合,9.53% 比较符合,33.36% 一般,40.88% 图3-72019届本科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情况 注:职业期待吻合度为选择“很符合”、“比较符合”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二、硕士研究生 (一)薪酬水平 薪酬区间:学校2019届硕士研究生月均收入相对较高,为7177.34元;其中37.41%的硕士研究生月均收入在4001-6000元区间内,26.37%的硕士研究生月均收入在6001-8000元之间。
46 40.00% 37.41% 月均收入为7177.34元 30.00%20.00%10.00% 0.00% 11.04%0.86%2000元及以下2001-4000元 4001-6000元 26.37% 15.01% 9.32% 6001-8000元8001-10000元10000元以上 图3-82019届硕士研究生月均收入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主要就业地区及单位月均收入:在上海市和北京市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当前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分别为10175.65元和9559.52元;而在山东省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当前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5733.33元。
在“三资企业”、“部队”、“民营企业/个体”就业的硕士研究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均处于8400.00元以上;而在“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5751.92元。
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云南省平均水平江苏省湖北省四川省贵州省河南省山东省 10175.659559.529094.127573.917207.477177.346838.106776.926411.546068.576008.705733.33 三资企业部队 民营企业/个体国有企业平均水平党政机关 科研设计单位其他 中初教育单位高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 9531.199004.768456.258116.927177.346827.346750.006601.616330.865775.325751.92 图3-92019届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地区(左图)及单位(右图)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 注:主要就业地区指样本人数≥20人的就业地区;主要就业单位是指样本人数≥20人的就业单位。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主要就业行业领域月薪: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就业的硕士研究生薪酬较具优势,月均收入处于9700.00元以上;而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领域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6097.44元。
4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军队金融业 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平均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911.549734.129311.598985.008037.637962.687348.157177.347134.417056.526907.416520.906114.626097.44 图3-102019届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行业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 注:主要就业行业指样本人数≥20人的就业行业。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二)专业相关度 总体专业相关度:81.84%的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其中“很相关”占比24.00%,“比较相关”占比38.59%。
比较不相关,11.14% 很不相关,7.03% 很相关,24.00% 一般,19.24% 比较相关,38.59% 图3-112019届硕士研究生专业相关度分布 注:专业相关度为选择“很相关”、“比较相关”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48 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相关度如下所示。
法语语言文学、计算数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15个专业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较高,均达到100.00%。
表3-22019届各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相关度情况分布 专业法语语言文学 计算数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动物学遗传学 领域软件工程民商法学图书馆学项目管理会计学 细胞生物学植物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发展研究院) 英语笔译法律(法学) 教育管理系统分析与集成(软件学院) 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学 审计生态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会计法律(非法学) 旅游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技术技术经济及管理(工商管理与 旅游管理学院)企业管理 很相关100.00%66.67%50.00%25.00%25.00%16.67%16.67%50.00%50.00%33.33%0.00%25.00%0.00%9.52%16.67%27.78%31.25%60.00%53.85%45.45%6.90%22.22%25.00%20.00%14.29%4.76%35.00%46.15%33.33%33.33%25.00%26.09% 0.00% 0.00% 比较相关0.00%33.33%50.00%75.00%68.75%83.33%83.33%16.67%12.50%33.33% 100.00%50.00%100.00%66.67%66.67%61.11%50.00%20.00%38.46%18.18%68.97%33.33%43.75%46.67%44.64%57.14%40.00%23.08%41.67%33.33%25.00%30.43% 80.00% 60.00% 一般0.00%0.00%0.00%0.00%6.25%0.00%0.00%33.33%37.50%33.33%0.00%25.00%0.00%23.81%16.67%5.56%12.50%13.33%0.00%27.27%13.79%33.33%18.75%20.00%26.79%23.81%10.00%15.38%8.33%16.67%33.33%26.09% 0.00% 20.00% 比较不相关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25%6.67%7.69%9.09%6.90%11.11%6.25%13.33%8.93%14.29%15.00%7.69%8.33%16.67%8.33%4.35% 20.00% 20.00% 49 很不相关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56%0.00%0.00%0.00%0.00%3.45%0.00%6.25%0.00%5.36%0.00%0.00%7.69%8.33%0.00%8.33%13.04% 0.00% 0.00% 相关度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4.44%93.75%93.33%92.31%90.91%89.66%88.89%87.50%86.67%85.71%85.71%85.00%84.62%83.33%83.33%83.33%82.61% 80.00% 80.00% 专业 很相关比较相关一般比较不相关 行政管理 22.22%44.44%11.11%22.22% 资产评估(发展研究院) 11.11%33.33%33.33% 0.00% 工程管理 14.81%37.04%22.22%22.22% 民族文化产业 27.27%36.36%9.09% 18.18% 控制工程 0.00%42.86%28.57% 0.00% 民族学 0.00%28.57%42.86%14.29% 新闻与传播 17.65%41.18%11.76%17.65% 电子与通信工程 8.00%44.00%16.00%24.00% 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院) 0.00%66.67%0.00% 0.00% 社会工作 23.53%11.76%29.41%29.41% 职业技术教育 27.27%27.27%9.09% 27.27% 日语语言文学 40.00%20.00%0.00% 40.00% 教育学原理 40.00%0.00%20.00%20.00% 城市管理(建筑与规划学院)60.00%0.00% 0.00% 20.00% 园艺 31.58%10.53%15.79%26.3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00%50.00%0.00% 50.00%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50.00%0.00%0.00% 0.00% 世界史(国际关系研究院) 0.00%16.67%33.33%33.33% 空间物理学 0.00%0.00%0.00% 0.00% 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 0.00%0.00%0.00% 0.00% 注: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专业样本量较小,不纳入到报告的分析范围。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很不相关0.00%22.22%3.70%9.09%28.57%14.29%11.76%8.00%33.33%5.88%9.09%0.00%20.00%20.00%15.79%0.00%50.00%16.67%100.00%100.00% 相关度77.78%77.78%74.07%72.73%71.43%71.43%70.59%68.00%66.67%64.71%63.64%60.00%60.00%60.00%57.89%50.00%50.00%50.00%0.00%0.00% 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主要为“想找相关工作,但是就业机会太少”(42.51%)。
想找相关工作,但是就业机会太少其他 想找相关工作,但是不符合要求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个人兴趣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收入待遇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工作环境 20.36%16.17%8.98%7.19%4.79% 42.51% 图3-122019届硕士研究生从事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9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50 (三)就业满意度 学校2019届硕士研究生对目前工作总的满意度为93.16%,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对工作内容的满意度最高,为93.74%。
从均值来看,均处于3.32分及以上(5分制),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水

标签: #考研怎么知道排名 #表格 #备案号 #域名解析 #公务员考试 #怎么看 #怎么看 #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