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工

中山大学 0
作简报 中心秘书处编 (第201516号,总第31期)2015年11月30日 目录 工作与进展 ●中心《成果专报》报送成果喜人…………………………………………………2●“一带一路”图书营销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2●“犍陀罗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班在敦煌莫高窟开班……………………4●2015“汉语桥—柬埔寨中小学校长团”访华活动在中山大学举行……………5●海洋二所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在华学习受好评……………………………
7 项目与成果 ●2015年“南海问题法律战应对”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8●第十四届APRU博士生论坛在浙江大学开幕…………………………………9●浙江大学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召开“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合作座谈会……………………………………………………………………………………10●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受邀参加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峰会……………………11 ~1~ 中心《成果专报》报送成果喜人 截至11月25日,“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果专报》共编发13期,内容涵盖“一带一路”建设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研究成果。
《成果专报》经多渠道报送,已有多项成果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有关部委采用,为中心和浙江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经济学院教授黄英根据《成果专报》第2期《积极防范“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修改凝练的报告,通过中央统战部《零讯(专报)》138期上报,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批示。
光华法学院教授叶良芳的《关于我国刑法增设海盗罪的建议》(《成果专报》第6期)被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第56期采用。
国务院侨办文化司陈水胜的《以侨为桥,助力“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生根》(《成果专报》第9期)被国务院侨办《侨情》2015年第12期采用。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西部院院长周谷平,西部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共建“网上丝绸之路”》(《成果专报》第12期)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简报》第33期和教育部《智库专刊》2015年第35期采用。
“一带一路”图书营销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带一路”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和《“一带一路”一百问》(以下简称“《一百问》”)出版至今已有三个月。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浙大出版社协调发行中心、营销中心、国际合作与发展联络部和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共同进行了两部图书的营 ~2~ 销宣传及对外推广,探索图书营销宣传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出版社举办了“一带一路” 主题出版活动并首发式,《浙江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新浪、搜狐、网易、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媒体对此作了跟踪和报导。
《浙江大学学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等媒体已发布新书推荐及名人推荐。
另外,还将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发表“一带一路”图书序言;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上策划主题出版专栏,从编者和出版社的角度细谈“一带一路”图书;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发表题为《浙江大学出版社:在“一带一路”上书写出版梦》的专题稿。
同时,还将在《中国出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上推送两书的硬广告。
在手机报移动图书馆,还发布了《一百问》的书摘。
西部院负责向国家和全国各省市发改委寄送样书;出版社则携书拜访了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省政府外办、宁波社科院等单位和部门,进行营销推广。
同时,向“丝路文明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代表提供样书。
为配合2016年三四月份的“丝路文明”大型印尼展,浙大出版社将向印度尼西亚出版社推介《读本》和《一百问》两书,以期在印尼展上举办项目签约仪式,成为展览的组成部分。
出版社在浙江、北京、上海、广州及“一带一路”主要沿线省份进行定点图书码堆宣传,截止目前,共销售两种图书13444册,其中《读本》7102册,《一百问》6342册。
在当当网上,也通过主编推荐和新书推荐的形式进行一系列的营销宣传,铺货总量超过4000册;而在当当、京东、亚马逊三大网络书店,《读本》进入新书热卖榜第二名,《一百问》进入第七名。
~3~ 浙大出版社已陆续将“一带一路”系列图书《读本》和《一百问》向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印度、土耳其、埃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地的展开宣传推介。
目前,已有意向的出版社包括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俄罗斯东方图书出版社、吉尔吉斯新闻出版集团、哈萨克斯坦泰玛斯出版社、土耳其新生出版社、埃及撒玛出版社等,涉及英语、俄罗斯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的输出。
其中,已与土耳其新生出版社、埃及撒玛出版社签署合同完成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的版权输出;与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当前正在洽谈合作模式和首印量,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正在评审我方发送的相关图书内容及介绍材料;与俄罗斯东方图书出版社、吉尔吉斯新闻出版集团和哈萨克斯坦出版社达成合同签署意向。
“犍陀罗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班在敦煌莫高窟开班 11月11日,在中西文明的交汇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重启了探索丝绸之路文明和犍陀罗佛教艺术的研究之路。
本次“‘犍陀罗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班”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和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承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
“‘犍陀罗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班”自9月份公布招生通知以来,吸引了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
经过遴选,来自美国、新加坡和国内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的高等院校、文博界、出版界、宗教界、艺术界的老师和硕、博士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86人以及敦煌研究院39位年轻学者共145人齐聚莫高窟,共同探讨丝绸之路的 ~4~ 历史、地理、人文、考古发现,分享犍陀罗艺术中的视觉文化、叙事艺术、艺术流变与传播等前沿研究。
11日上午,“犍陀罗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班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张先堂主持,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致欢迎辞,他提到,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举办“‘犍陀罗佛教艺术与丝绸之路’研究班”,意义非凡。
希望通过此次研究班使古代犍陀罗与敦煌的交流,以学术交流的方式得以再次链接与延续,为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之间的交流提供学术支持。
未来的敦煌研究院,会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为国际化的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与平台,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届研究班为期三天,采取专家授课与石窟考察交叉进行的研习方式。
出任此次授课的演讲人分别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魏正中教授、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系卡列宁(
P.Callieri)教授、拿波利东方大学安娜·菲利真齐(Anna·Filigenzi)讲师、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研究馆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静杰教授、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系奥利威利(
L.M.Olivieri)讲师。
2015“汉语桥—柬埔寨中小学校长团”访华活动在中山大学举行 11月19日至25日,2015“汉语桥—柬埔寨中小学校长团”访华活动在中山大学举行。
活动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国际汉语学院承办。
来自柬埔寨 ~5~ 中小学的10名校长和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的一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于20日上午开幕。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孔子学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古文力向校长团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以及与海外高校合作共建的4所孔子学院的情况;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副主任、国际汉语学院副院长张世涛介绍了基地、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柬埔寨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学院与柬埔寨院校的交流、基地收藏的柬埔寨汉语教材等情况,表示基地和学院希望与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柬埔寨大中小学进一步加深合作关系。
柬埔寨PreahSisowat高中副校长NOPKUCH代表校长团,对国家汉办、中山大学举办这次活动表示感谢,并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中国与柬埔寨的连接通途,加深中柬合作交流,增进中柬友谊。
活动期间,校长团聆听了关于中国教育体系的讲座,系统地了解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体系。
校长团还考察了广州第六中学、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等4所学校,参观校园文化建设,观摩第二语言课堂,与校长和教师代表交流办学教学经验。
校长团还在书法、太极、中国扇等课程中,体验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才艺;通过喝早茶、参观陈家祠等活动,领略了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
在24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张世涛希望本次活动能进一步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双方在教材编写、学生联合培养、汉语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柬埔寨校长团表示,他们会将所收获的关于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体验带回柬埔寨,与同事们分享;将继续推进中国语言和文化在柬埔寨的传播,增进柬埔寨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6~ 据悉,自2011年以来,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国际汉语学院共承办了9次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访华活动,共有来自加拿大、澳洲、泰国等148位大中小学校长及教育官员在这里进行汉语语言学习及中国文化体验并开展交流活动。
2013年8月,20名柬埔寨中小学校长来中大访问,始建双方友好交流的桥梁。
本次校长团访华活动,有效增进了柬埔寨校长团对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教育的了解,有力夯实了双方在开展汉语教学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海洋二所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在华学习受好评 近日,国家海洋局举办了“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游学活动,海洋二所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厦门大学共同培养的多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包括尼日利亚、马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留学生参加了此次游学活动,并受到了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的亲切接见。
海洋二所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共同培养的尼日利亚博士研究生ADELEYE,AdedayoOluwaseun(中文名“迪大勇”)作为留学生代表,对其在华留学期间的学习和研究进展作了口头报告,受到陈连增副局长和教育部国际司、局国际司等领导的高度赞扬。
迪大勇目前已在国际知名的SCI刊物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4年影响因子IF=4.1)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篇,其在尼日利亚西部陆架沉积柱状样有机地球化学古环境记录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良好进展,该研究材料在2012年由海洋二所组织的“中 ~7~ 国尼日利亚西部大陆边缘联合航次”期间获取,目前有多位海洋二所留学生以该航次获取的资料和样品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今年,在教育部对中国政府各奖学金资助的留学生表现进行的评估中,“海洋奖学金”资助的留学生综合表现排名第
一。
海洋二所是海洋奖学金留学生培养的主要依托单位,目前有近十位来自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留学生在所学习。
2015年“南海问题法律战应对”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10月14日,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海洋法律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南海问题法律战应对”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会议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大学海洋法律与治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邹克渊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华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海南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和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就所设议题进行专题发言与讨论。
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海洋法学的研究与交流,促进国内相关学术单位及学者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我国海洋权益相关领域具体问题的研究,会议主要就以下五个议题展开讨论:“南海问题解决的法律途径”“联合国海洋法争端解决制度”“中菲南海仲裁案:经验与教训”“现存案例及其启示”和圆桌讨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重中之重。
当下在海洋主权面临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正不断地探索如何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的战略。
维护南海权益是一个长期并 ~8~ 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
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国内海洋法专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为未来海洋法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也为中国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南海争端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第十四届APRU博士生论坛在浙江大学隆重开幕 11月24日至25日,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博士生论坛(DSC)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等不同国家的博士生们相聚在一起。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代表浙江大学致欢迎辞,并向来宾介绍了浙大的发展历史、办学规模、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概况;因故不能亲临现场的APRU秘书长herTremewan通过MV致辞,并强调了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
11月24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长徐立之院士、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分别作了精彩演讲。
次日,来自15所高校的60余名第14届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博士生论坛参会者分成五组,在浙江大学、大阪大学知名教授的指导下,围绕“改革攻坚、全球(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新兴科学与技术与其在世界议题上的运用”“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下的社会、政治、法律之思”“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互识与思想碰撞”和“生命科学与健康、人口质量基础之改善”等五个分论坛主题,开展了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之旅。
参会者就亚投行、企业转型、通信、传媒、物流运输、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移民劳工、城市化与农村发展、全球性与地区性贫困、语言习得、现代人与宗教、教育、生命科学与 ~9~ 健康等话题,展开了视角独到、文化多元的考察,尤其在“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等话题中,参会者就现代丝绸之路的准确路线展开了深入探讨,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思想火花不断。
每场分论坛导师点评精彩、建议中肯,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受益匪浅。
浙江大学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召开“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合作座谈会 11月25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检出版社副社长戴群、分社社长刘东旭莅临浙江大学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调研考察,介绍国家“一带一路”重点资助项目《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的出版及英译质检工作,并与研究中心老师进行了合作座谈。
座谈会由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陆建平老师主持,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外语教学期刊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简庆闽教授向戴群一行介绍并展示检测中心协同原浙大外语传媒研究所(现浙江大学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自1993年以来为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国家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期刊英语语言与编校质量检查的成果。
研究中心乐明、寿似琛、赵宏琴、潘珣祎等老师参加了座谈会,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马博森教授到会表示支持。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共59本图书,由3000余人历时4年编撰,收录了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1000多个地理标志产品及1万余幅产品图片,内容包括每个地理标志产品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品牌建设、知识链接等,充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历史悠久的中国地理标志文化。
中 ~10~ 国质检出版社已与新加坡时代出版集团签署协议,将在“十三五”期间把《大典》翻译成英文,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迈开实质性步伐。
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双方就《大典》英文版质量检查达成了合作意向。
浙江大学外语传媒出版质量研究中心将做好一切准备,为《大典》的“走出去”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受邀参加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峰会 10月31日至11月1日,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董雪兵受邀参加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峰会暨第8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与来自各部委的相关领导、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国外著名智库代表进行交流探讨。
本次智库峰会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合作举办。
会议围绕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宏观政策选择、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全球增长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董雪兵受邀参加本次智库峰会,在会上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魏礼群,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改院名誉院长高尚全等进行了探讨交流,进一步强化了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的联系与交流,有助于深化智库的交流合作机制,拓展智库合作渠道。
下一步,西部院将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及其交流合作机制,利用好与国内重点智库的交流合作网络,有效整合多方面的智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
~11~ 带一路”建设。
另外,11月6-7日,作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员,浙 大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还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丝路论坛:一带一路与共同体建设”。
该论坛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经济研究院主办。
董雪兵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在分论坛与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互动交流、深入探讨,分享了精彩观点。
报送:中宣部,外交部,发改委,教育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海洋局中心各协同单位,中心理事会,中心学术委员会,中心管理委员会 ~12~

标签: #设计网站 #五矿 #电视 #等级 #制作网站 #排名怎么排 #学历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