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让咱上飞机用手机?,中国民航大学排名为什么这么低

中国民航 0
4 2016年8月18日星期四Tel:(010)62580619 综合 LOCAL 主编:肖洁编辑:闫洁校对:王心怡E-mail押news@ 何时让咱上飞机用手机? 姻本报记者马卓敏 回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 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布。
意见稿规定,严禁在航空器内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
同时,对这些干扰行为的罚款金额可增加到5万元以内。
疑问: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对机载电子系 统及导航通信究竟影响几何?原理又是什么?和国外对于此类事件惩罚力度的降级相比,我国法律的升级是否显得格格不入?既然手机会产生隐患,未来民航通讯技术的发展是否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解答:中科院电子所研究员吕晓德认为,飞 机上天后很多手机基站信号会因此消失, 所以根本无法实现正常的手机通信。
这里主要讨论的还是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接打手机是否应被限制,因为这可能干扰飞机自身的导航。
他指出,从正常的飞机起落指令角度来讲,手机本身发射的信号可能会对飞机导航台和驾驶员之间的通讯产生干扰,出现错误信息,但这个概率是极小的。
“使用手机还远达不到影响飞机的起落飞行,但有时一个小问题的出现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可能会有附带或者次生问题出现。
” 对于此类问题产生的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阮存军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认为,由于民航通讯系统使用的是微波通信,而手机信号也是通过微波进行传输的,因此有些民航通讯系统的频段可能与手机频段接近。
如果使用这个非常接近的频段进行通信,飞机便可能受到某些手机信号的干扰。
阮存军还指出,另一个因素也不能被 忽视,这就是如何定性手机信号对飞机的干扰程度。
“由于手机性能各不相同,有些手机本身信号的接收或者发射性能相当好,所以手机的大部分信号就被屏蔽掉了;而对于一些仿制的山寨手机,由于信号发射或接收的功率较大,更可能干扰民航通讯。
” 为此,阮存军强调,接打手机对飞机的干扰不发生则已,一旦发生就是大事。
因此,即便“苗头”很小,也要扼杀在萌芽中。
他认为,之所以当前国外对此类法律进行了修改,并且降低惩罚力度,是因为其在很多环节都做了相似实验。
“他们已经先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认为这样的干扰或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对于我国惩罚力度的升级,阮存军认为,在我国,手机对飞机干扰的因素在技术上尚不能完全排除。
因此,在飞机飞行时,即便手机处于飞行模式也不能随便使用。
对于我国为何没能开展此类实验,阮 存军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人研究手机对飞行的干扰等课题,所以很难给出一个让学术界认可的结论。
“只有从法律角度明确表示必须搞清楚此类事情以帮助立法,才可能有人真正关注和做这件事。
” 对于如何从技术角度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吕晓德强调,手机使用的信号类型和飞机导航使用的信号类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在技术上解决是没有问题的。
他指出,解决的首要环节是从频段上将二者区分开来。
“比如电视有电视的信号,手机有手机的信号,飞机导航传输通讯指令也有自己的信号。
如果频段完全实现分开,就不会互相干扰了。
” 吕晓德同时坦言,由于一些历史因素的存在,在我国完全实现这两个频段上的分割目前还无法做到。
不过,即使在此前提下,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加密、编码等措施,解决该问题。
简讯 卫星天线展开动力机构成功用于天通一号01星 本报讯近日,由中国建材总院所属轻工业钟表研究所研制的卫星天线展开动力机构,被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01星。
据了解,该动力机构是大口径环形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线反射器的展开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并且具有驱动力矩大、运动平稳、体积小、质量轻以及可靠性高等特点。
作为我国钟表行业及计时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钟表所与中航工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在研制该动力机构的过程中,共同攻克了设计、材料、工艺、空间润滑、试验、检验等多个方面的难关。
(王超) 河南7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部通过考核 本报讯科技部日前公布2015年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评价结果,河南省7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部通过考核。
其中,河南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和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取得良好等次。
据了解,按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科技部会定期对示范机构进行考核,对连续两年不能达到标准的示范机构,将取消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资格。
(史俊庭) 青藏高原地表多圈层过程国际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近日,由“第三极环境(TPE)”国 际计划等联合主办的“青藏高原地表多圈层 过程国际研讨会”在西宁召开。
来自十多个国 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当前青藏 高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 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
TPE科学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姚檀 栋介绍了青藏高原的重要研究价值和研究意 义,以及TPE国际计划的发展与演化。
11位 科学家围绕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地 表水文过程模拟、东亚季风演化、地理生物多 样性等主题作大会主旨报告。
会议还围绕“青 藏高原地表多圈层过程”主题,在九个分会场 进行了深入探讨。
(萧杨) 河南开设首个免费
生命科学科研训练夏令营 本报讯近日,河南省首个生命科学科研 夏令营在新乡医学院正式开营。
该夏令营面 向河南省内高校招收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专 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共招收54人。
据了解,夏令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科研 体验营队,旨在帮助专科生和本科
一、四年级 的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科学学科的前景和相关 知识;另一个是科研实践营队,旨在培养本科
二、三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 力。
(史俊庭
崔静) 360搜索迎来上线4周年 本报讯近日,360搜索迎来上线4周年纪念日。
360搜索事业部总经理杨康表示,艾瑞数据显示,360搜索的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60%,和对手的距离正在不断缩小。
杨康还表示,未来360搜索将发力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在呼之即来的物联网时代扮演“大脑”角色,为公司各业务线提供最核心的语音/语义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彭科峰) 8月17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居睿(右)、陈淑娇(中)通过第二代“中医太空舱”的状态辨识仪为客户进行中医体检。
由福建中医药大学研发的第二代“中医太空舱”,于7月底在其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投入使用。
第二代“中医太空舱”分为信息采集、状态辨识、风险评估和中医调理四部分,为就诊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并进行动态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和包括饮食、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中国草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本报讯(记者刘晓倩)8月15日,中国草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在兰州大学成立。
据悉,该中心将承接草业及相关领域发展战略咨询研究项目,研究国家草业的总体设计、发展路线和阶段性规划,为国家草业重大工程项目和有关草业法规建设提供战略建议和决策依据。
该中心由中国工程院与兰州大学联合建立,是国家农业领域科技思想智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
其由孙鸿烈、任继周、南志标等多位院士专家领衔,致力于打造成我国草业战略咨询研究的核心平台。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草原、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7%。
但是,目前草业发展面临着科技支撑不足、战略研究薄弱的问题,急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战略支持。
他希望中国草业 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能为草业发展建言献策,促进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说,中心旨在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地汇聚各类科研力量,根据国家的重大科技需求在草业领域开展战略研究。
同时,建设稳定的草业战略研究平台,建成服务国家草业发展战略决策的工程科技思想库。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8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和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在京举行。
来自全球70多家相关机构和企业的百余位代表,就世界网络安全形势、网络空间战略、安全攻防实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钟忠介绍说,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出跨国犯罪趋 势,打击跨国犯罪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决定了国际合作成为打击网络犯罪的必由路径。
自去年以来,中国先后跟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在合作打击网络犯罪领域达成共识,积极推进网络安全国际执法合作。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当前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等问题此起彼伏,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开放合作成为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
一,亟待加强国际合作和行业协同联动。
大会主席、360公司总裁齐向东也表示, 在网络威胁越来越大的今天,从政府到企业都表现出了强烈联动的意愿,而大数据技术和威胁情报技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协同的技术条件。
因此,协同联动也是全行业的心声。
“协同分数据协同、智能协同和产业协同三个层面。
其中,数据的协同和共享是数据驱动安全体系里最关键性的基石。
” 2016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 本报讯(记者黄辛)8月15日,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最新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41所大学上榜。
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今年首次入围世界百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科技大学等9所大学首次跻身世界五百强。
据悉,“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于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 研究院(前身为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
从2009年开始,ARWU改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
在今年的排名中,哈佛大学仍稳坐头把交椅,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仅次于哈佛大学,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超越麻省理工学院,位列世界第三;剑桥大学从第5名升至第4名;牛津大学从去年的第10名跃升至第7名。
日 本东京大学今年重登世界第20名,成为亚洲唯一上榜世界二十强的大学。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率先取得历史性突破,挺进世界百强,分别排在第58名和71名。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比去年也有明显进步,处在世界第101~150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首次进入世界两百强,中山大学则成为世界两百强中唯一一所C9以外的中国内地大学。
发现·进展 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 利用超算提高海洋环境预报精度 本报讯(记者陆琦)近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全球空间分辨率约2公里的海浪数值模式研究,并依托“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进行了全机测试。
海浪数值模式是预报海浪等海洋环境的核心工具。
如同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像素一样,海浪数值模式分辨率越高,就会得到越精细、越准确的预报。
通常来说,数值模式分辨率每提高1倍,计算量便会增加10倍,因此需要借助协同大规模计算提升计算效率。
由海洋一所研究员乔方利率领的海洋与气候数值模式研究团队和清华大学合作,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ASNUM(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全球空间分辨率约2公里的海浪数值模式研究,并依托“神威·太湖之光”进行了全机测试。
此次测试共使用1000多万个CPU核,计算效率超过35%。
相关研究成为有“超算应用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戈登贝尔奖”今年6个候选获奖项目之
一。
乔方利表示,随着海浪模式高效并行技术的实现,我国海洋环境预报的空间分辨率有望从几十公里提高到公里量级,预报精度大大提高,海洋与气候减灾防灾能力将得到极大加强。
复旦大学 发现调控脑皮层中间神经元环路发育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黄辛)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禹永春课题组发现了调控脑皮层中间神经元环路发育的新机制,并且揭示了在脑皮层发育早期脑皮质Ⅰ层内中间神经元间电偶联对其化学性突触发育的重要作用。
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研究发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如癫痫、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等,与中间神经元环路发育异常有关。
然而,中间神经元间如何形成精确的突触联系目前并不清楚。
研究人员利用脑片多通道膜片钳记录技术发现,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几乎同时在脑皮质Ⅰ层内中间神经元间发育形成。
同时,具有双向性化学联系的中间神经元间更容易形成电突触联系。
值得关注的是,干扰中间神经元间电突触可显著抑制双向化学性突触的形成,而对单向化学突触联系没有影响。
研究还表明,电突触可显著促进中间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和同步化。
然而,干扰中间神经元间电突触形成,可显著压抑中间神经元间的同步化放电活动。
进一步研究发现,压抑中间神经元间电突触联系可显著降低兴奋性突触输入。
“研究表明,电偶联对中间神经元间化学性突触的形成具有精确调控作用。
”禹永春表示,此项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大脑皮层中间神经元环路发育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为脑神经环路发育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大连理工大学 利用化学镀方法研制镍硼合金薄膜电极 本报讯(通讯员张平媛)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孙立成团队基于前期开展的高效、稳定铜纳米柱电化学产氢催化剂研究,利用化学镀方法研制了NixBy合金薄膜电极。
研究发现,改变NixBy合金中硼原子的含量,可调变NixBy合金颗粒的直径,从而改变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纳米能源》杂志。
据了解,研发高效、稳定、低过电势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实现低成本电解水制氢的关键问题之
一。
同时,高效的电化学催化剂还可与半导体材料结合构建光敏电极,用于光解水产氢。
最新研究表明,随着硼原子含量的增加,NixBy合金颗粒表面逐渐由非晶态向部分晶态化转变。
NixBy薄膜电极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中都具有高的催化产氢活性,且催化活性随NixBy合金中硼原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硼镍原子比为0.54的NixBy薄膜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催化产氢活性略低于铂片,而在中性及碱性水溶液中NixBy的电催化产氢活性明显高于铂片。
NixBy薄膜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中稳定性好,产氢法拉第效率接近于100%。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西南地区固碳参量遥感监测课题通过验收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获悉,由该所承担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西南地区固碳参量遥感监测”子课题验收会在京召开。
来自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国际欧亚科学院、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国务院三峡办等单位的验收专家组对该课题进行了验收。
据介绍,科研人员通过5年研究,发展了适用于山地复杂环境的土地覆被自动制图与变化检测方法,实现了国产卫星影像和地学知识在山地土地覆被遥感监测中的大规模应用,为开展大区域尺度土地覆被遥感监测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支撑。
基于所提出的方法,项目生产完成了西南地区四期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经第三方独立验证,产品一级类和二级类精度为95%和87%,达到项目预设研究目标,并且已应用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和生态环境评估等国家重大专项研究。
此外,项目通过融合野外调查数据、多源遥感数据和生态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针对山区复杂地表的多种固碳参量遥感定量反演与同化算法,生产了10个典型样区具有生态学意义的高时空分辨率生态参量反演产品,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估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数据支撑。

标签: #数据 #什么意思 #友情链接 #最重要的是 #权重 #搜索引擎 #林业大学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