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B082020

香花 7
年10月22日星期四责编:海鹰美编:郑芸如投稿邮箱:yy1220@ ·身边人身边事· 再回首♠在水一方 牧童归去横牛背 小时候,闽南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牛,有的是老实敦厚的黄牛,有的是勇猛有力的水牛。
牛,是农家重要的劳动力,担负着耕田犁地的任务,放牛就成了孩子们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清晨和黄昏是放牛的好时候。
天才蒙蒙亮,孩子们就在母亲的呼唤声中起床了,睡眼惺忪地走进牛栏,牵着牛绳走向田野。
田野里浮动着薄薄的雾气,一切安静极了,偶尔传来虫子悠长的叫声,鸟儿也开始了一天的活动,微风送来青草的味道,清新,让人愉悦。
田埂里的草长得很鲜嫩,是放牛的好去处。
放牛娃常把牛带到稻田中的田埂去吃草,这样牛能快点吃饱。
上学时间快到了,放牛娃把牛拴好,匆匆回家,喝碗稀饭就赶忙上学去了。
得等到下午放学以后再来找他(她)的牛,继续完成他(她)的“课外作业”。
傍晚,天色渐暗,风也凉快了许多,放牛的时光变得轻松畅快。
夜色弥漫开来,牛也吃饱了,该回家了。
牵着牛绳,牛走前头人在后面,牛也怕黑,会加快脚步赶回家。
耳边常常响起一首熟悉的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村里的小伙伴们就会成群结队去放牛。
十来个小伙伴,带上干粮,一人牵着一头牛浩浩荡荡地往山上去。
到了山上,找到一处阴凉的、水草茂盛的地方,就把牛绳缠在牛角上,让它们自由地吃草。
然后,一群小伙伴就开始了无拘无束的时光:男孩们掏鸟窝,或者在草地上玩耍、翻筋斗;女孩们忙着采果子或者捡柴火,有时也会跑到河里摸鱼,或者砍一小段竹子,做成竹笛吹起来,清亮悦耳的竹笛声整个山谷都可以听到……小伙伴们饿了就啃带来的干粮,喝清冽的山泉。
那时候,没有课外作业,也没有补习班,除了帮家里干活,孩子们就知道疯玩。
直至今日,我仍十分感恩那些在乡间成长的无拘无束的时光,是这样的时光让我更亲近自然,更热爱生活。
回家喽!牛绳依然缠绕在牛角上,老牛识途,我们轻轻地拍一拍牛背,牛群便浩浩荡荡地往家走。
调皮的放牛娃走累了便骑在牛背上,吹着自己做的竹笛,暮色四起,笛声悠远,是我记忆中难忘的惬意时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短笛,暮色中放牧归来的画面,历经千年依然历久弥新。
闽南话本♠新民 秋水较毒鬼 闽南俗语“秋水较毒鬼”,讲的是季节养生,很直白。
秋天来了,天气转凉,水温也随之降低,特别是池塘的水,更加寒凉了,体质较差的人就不要再下池塘洗澡了,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即使是在家洗澡,也最好用热水,防止着凉生病。
老照片之旧证书 ♠李鹏选 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如图,以下简称土地证),得来纯属偶然。
妹妹家住前埔,一次在和邻居闲聊时,向邻居说起了父亲母亲,邻居闻言很是兴奋,把妹妹带到自己家,拿出一个精心收藏的精致小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张用缎子包裹的土地证,妹妹看后着实惊喜,因为这张土地证上有父亲的签名!得到邻居许可后,妹妹认真地将这张土地证拍下,将图片转给了我。
这张土地证,长不盈尺,可把可卷,看似无斤两,却黄金般珍贵。
它历经风霜雨雪,来之不易,标志着劳苦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当家做主人,正如毛主席诗词所写,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建设新中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这张土地证以大号繁体字直排印制,具体内容用毛笔填写,记录了当时的土地所有者、土地种类、地基四至、土地大小 父亲签名的土地证 数据等内容,并注明该户主的土地作为本户全家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予等完全自由,是对农民取得土地所有权的最有力保证。
这张土地证被妹妹的邻居一家当成了传家宝,精心收藏,时至今日,仍可清楚地辨认出印有“诏安县人民政府印”八个大字的四方红色印章,还有时任诏安县县长的父亲李振经的清晰签名印章,签发时间为一九五一年六月。
我们这代人很幸福,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但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上那段苦难深重的日子,不忘历史,才能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信念,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历史变迁,时光飞逝。
这张土地证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最早颁发的一批土地证之
一,因有熟悉的父亲笔迹签名印章,在家国情怀之外,于我又多了一层情感意义。
秋日里和友人相约海沧一农庄。
大人们品茗叙旧,轻松惬意,孩子们一见满院蔬菜瓜果、鸡鸭,更是撒开了欢。
而农庄里几株挂果成熟的杨桃树,更让这几个城里娃体验了一把采摘的乐趣。
许是果实味道欠佳,农庄主人并未采摘,任由杨桃挂在枝头供鸟兽食用,或是熟透后自然掉落、回归大地。
那一树树或黄或绿、在阳光下闪着玉石般光芒的果子,着实让孩子们两眼放光。
大孩子挥舞着竹竿蹦跳着打果子,小屁孩跟班似的,拎个袋子紧盯枝头,一有果子掉下,便一溜烟跑去拾起装进袋中。
好半天,孩子们拎着“劳动成果”凯旋。
我们一看,不禁哑然失笑,满满一袋杨桃,青黄各半,大小不
一,甚至连拇指般大小的青果都给打了下来。
孩子们却不以为然,一脸“劳动最光荣”的傲娇表情,临回家,还坚持要把“劳动成果”带回去。
瞅着一袋杨桃,直接丢弃实在浪费,我挑出几颗成熟的果子,洗净切成一片片的五角星状端上餐桌。
怎 尘世♠亦言 杨桃 奈,女儿只尝了一口,就拒绝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老公表情丰富地吃了两片,不再继续,只余我一人,一口一口细细咀嚼着这熟悉的味道。
没错,就是这个味道,未经改良的本地杨桃的味道。
入口果皮发涩、果肉偏酸,远不及台湾杨桃汁多味甜,但酸涩过后,却是回甘悠长、满口生津。
熟悉的味道又把我带回记忆中的那间小房子。
那是老杨桃树下的一间小房子,也是大宅院的耳房,矮小潮湿,却是父母从乡下进城在镇上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我的出生地。
这房子是找房东老太太租的,年轻的父母一穷二白,不要说什么值钱的家当,就连添碗加筷也得合计着买。
所幸,老太太和蔼善良,体谅年轻人初闯社会不易,租金拖个一两天从不催促,家里偶尔炒个肉菜,还会 用小碟分一点给父母。
而我年幼的岁月中,最不缺的水果就是杨桃。
院里有棵丰产的杨桃树,繁密的枝叶撑开大大的树荫,一颗颗美丽的、半透明果实,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足以让大人小孩垂涎。
遇有邻人来摘,老太太从不阻拦,有时成熟的果子多了,老太太还会安排子女摘下,分送到邻居家。
黄杨桃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青杨桃就着糖或盐,也能当一道下饭的菜。
后来,父亲单位分配了一间带阳台的宿舍,我们搬离了那间耳房。
我至今记得母亲见到一屋阳光时,眼里闪烁的光。
再后来,父母攒钱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家当也慢慢添置齐了。
但我还是常见到杨桃。
每当这时,我就知道,是老太太来看我们了。
直到老太太年岁高了,腿脚不便不再出门,父母便常去看望她。
女儿出生后,我们带着女儿也去看了一回老太太。
阳光透过杨桃枝叶洒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看着新生的小家伙,笑得像个孩子。
一夜间,办公楼的天台热闹起来了。
同事们三三两两地出现在天台上,他们围着果实累累的朝天椒“不客气”地挽起了袖子,大拇指和食指默契地配合,只听“嗒”一声轻响,一个个身材娇小的朝天椒就落入掌心,而后落入袋中。
朝天椒成熟啦!仿佛施了魔法般神奇,原本苍翠繁茂的叶子突然就布满了星星点点的朝天椒。
“你可是白操心了哦!”清洁工阿姨一见到我就迫不及待地说:“你还一直担心它是‘公’的,这下结了那么多果了!” 刚开学那会儿,书记弯腰在天台的大花盆前捣鼓着什么,我打招呼“:书记又打算种什么?”书记双手飞快地整理盆里的枯枝,还不忘抬头对我笑“:我准备种棵大家都可以分享的朝天椒,嘿嘿!这不,正积肥呢!”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麻利一摁,火苗点燃了枯枝,火借着风势呼呼作响。
书记一边翻转着枯枝,一边说“:积肥很重要,根儿要往下跑全靠积肥呢!” 脸谱♠陈素 天台椒香 又过了好几天,我几乎都要忘了书记种朝天椒的事了。
有一天,清洁工阿姨微笑着对我说“:那苗长得可真好!”我跑过去,才发现书记已经把朝天椒的苗种下去了。
两株嫩苗在花盆里安了家,它们弱小的身躯与硕大的花盆“格格不入”。
每天下午离开办公楼前,我总要不自觉地检查它是否已“吃饱喝足”,一发现它们“饥渴”着,总要顺手给它们浇水。
很快,苗儿开始粗壮起来,开始长出许多枝杈,嫩绿的叶儿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枝杈。
两棵朝天椒好像在比赛一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着长大,越长越繁盛,很快地,那片墨绿占领了人们的眼球。
我心里暗想“:这朝天椒怎么不开花啊?难道它是‘公’的?”可它们丝毫不理解 我的焦急,不急不恼、心安理得地立在那儿,光顾着长叶子。
有一天,我到天台闲逛,突然发现,叶间出现了很多小白点,我凑近一看——呀!朝天椒开花啦!星星点点的小白花衬在墨绿的叶片间,好似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她们的小脑袋一个个向上翘着……不多久,花儿开始凋谢,朝天椒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一颗颗细小的果儿向上竖着,先是白色的,然后慢慢变成了淡青色、鹅黄色、红色。
果实一颗颗、一簇簇紧紧地挨着,等着人们采摘。
书记招呼同事们去天台采摘朝天椒,我也不甘示弱,摘了些放入口袋,蒸鱼的时候放三两个上去,蒸出来的鱼鲜美无腥味;炒菜的时候放上两三个,炒出来的青菜色彩鲜明,勾人味蕾。
天台热闹起来了,我们的味蕾也得到了满足。
书记乐呵呵地招呼同事们“:不用客气啊,多吃点辣可以补充维生素C!”此时的天台,有沁人心脾的椒香,更有暖人心的人情香。
食尚♠黄勤 煲汤 小时候,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其中的《白秋练》记忆深刻。
故事讲河北一慕姓书生随经商的父亲至洞庭湖,邂逅洞庭湖美貌鱼精,芳名白秋练。
两人互生情愫,喜结连理。
白秋练随书生回到河北,夫妻恩爱,生了个大胖小子,很是幸福美满。
只是白秋练每日三餐必喝一点洞庭湖水,从此慕父每年到南方经商,回家都要带几大坛洞庭湖水。
一年偶遇意外,慕父船只搁浅,耽误行程数月,家中储存的湖水早已一滴不剩,白秋练身体一日差过一日,奄奄一息之时,幸亏公爹带洞庭湖水赶回,急忙喂下湖水,才慢慢好起来。
我不是鱼精白秋练,我是人间女子,不过我知道,若无汤水滋养,我的精气神大概也会像白姑娘那样日益干涸枯萎。
我爱汤,无汤的餐食,任是珍馐美味也觉干涩难咽,有汤相佐,方能滋口润喉畅快进食。
于我,菜可素简将就,汤却不能,紫菜蛋花汤、榨菜肉丝汤之流不能算作是汤。
煲汤的食材须得有肉,汤味才够鲜美;配料亦不可小视,它决定每道汤的风格、味道。
萝卜搭牛腩、墨鱼干配瘦肉、干贝和土鸡、红菇与番鸭……它们彼此交融渗透,熬煮成风味各异的靓汤,很难说是谁成就了谁。
年轻时操持婆家的年节聚餐。
婆家兄弟姐妹众多,三代同堂近二十人,做一顿大餐自是费神耗力,十分辛劳。
在厨房忙碌的我,总是悄悄给予自己小小特权——干蒸鸡蒸出的一小碗鸡汤,醇香浓郁,撇去鸡油,我美美地一饮而尽,算作是对自己辛劳的犒赏。
婆家餐桌本无汤,初嫁时,掌勺的公公顾及我的习惯,每餐煮一小盆鲜菇肉汤,自然不止我一人喝汤,我只能分得小半碗,哪够呢?待执掌厨房,我便尽情做汤:田螺煲排骨、文蛤炖水鸭、当归炖猪舌、香草煮小 肠……家乡连城的白鸭,白羽乌嘴黑爪,民间传其有清热解毒、宁心安神之功效,价格昂贵。
那年哥哥动大手术,我特意托人从农家买来两只老白鸭,煲锅慢炖数小时,弃肉留汤,小心去除油脂肉末,装进矿泉水瓶随同我一起搭乘长途客车,送到哥哥病床前。
他说,自己不喜鸭汤,可我煲的这白鸭汤好喝。
哥哥受尽病痛折磨,当妹妹的不能替他受罪,可以为他做的,只能是为他精心煲一碗汤而已。
没有时间文火慢炖,花蛤豆腐汤、牛肉羹、酸辣鱼片汤之类的汤品,只能算是退而求其次。
最恼食堂免费大锅汤,清汤寡水,我宁可以茶水代之也不愿多喝一口。
汤是非常能抚慰人心的,在病痛缠身的时候,在身心俱疲的时候,在寒冬雨夜晚归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鲜美可口的汤,具有神奇的治愈力,让人觉得生活依然美好,人间值得。
是谁按下生活的快进键?我们被裹挟着不由自主朝前奔走,行色匆匆慌里慌张,人生诸多不易,在忙碌间隙为自己和家人煲一碗汤,便是善待。
汤是养生良方,亦是安慰神剂。
煲一碗汤,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耐心的等待。
洗净食材,次第下锅,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不知不觉,汤的香味开始一点点升腾,若有若无渐渐弥漫开来,轻悠悠钻进鼻孔……在诱人的香气里,做细细碎碎的家务活,或是躺沙发刷微信,或是在电脑前勤奋码字,那心情一定是愉悦的、充满期待的。
曾到异国旅游,时日虽不长,我却心心念念着回家。
异国风情美是美矣,却没有我习惯的那碗汤。
面对异国美食,我所念想的只有那碗汤——这种时候,我便忍不住想:难道,我的前世也是一只离不开故乡山水的鱼精吗? 闽南习俗锦上添花好彩头♠亚勉 搬家前,收拾行李,各种忙碌,母亲来电话反复交代,要准备相关物品,搬家乔迁是大事,需要讨个好彩头。
记得16年前,从单位宿舍搬到自己的新家时,外婆交代我要在口袋里装点硬币,母亲则吩咐我和先生要戴上金银首饰,闽南话有句俗语叫“戴宝才会好”。
娘家人则必须买对大红灯笼送来,挂在新房,闽南话“灯”和“丁”同音,娘家人希望女儿嫁入夫家后人丁兴旺、添丁进财,大红灯笼由男孩提着率先进家门,亮灯一整天,寓意新生活幸福美满,红红火火。
按照闽南习俗,搬家时要准备犁头、大麦和春谷“。
春”的闽南话意思是剩余,有年年有余之意。
搬家当天要煮汤圆,寓意阖家团圆。
搬家要择良辰吉日,备好发糕、汤圆、炸枣,菠 萝(闽南话“旺来”)、红枣、桂圆等水果和茶叶,祭拜天公。
搬家当天,我特意穿了件大红色的连衣裙,先生和两个孩子也分别穿上了红色T恤,整理好的包裹让搬家公司代劳,先生开着车,我们一路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向新家驶去…… 生活需要仪式感,而好彩头就像平凡日子里的一束光。
中国人对红色情有独钟,从婚庆典礼上新娘子的红嫁衣、过年家家户户贴的红对联、元宵节满街挂着的红灯笼,到孩子们中考、高考时,父母亲身上的红T恤、红旗袍,象征大吉大利的红色成了人们最看重的好彩头,在重要的人生节点演绎出隆重的仪式感。
生活酸甜苦辣,日子若顺遂,好彩头就是锦上添花;日子若不顺,好彩头则是雪中送炭。
chengshijiebao微信二维码 广告热线5581538新闻热线 厦门惟一地铁报《城市捷报》每周五与你相约

标签: #关系 #什么是软科排名 #比较好 #床垫 #高考成绩 #玛丽 #域名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