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代码:2008DP173394,.me是哪里的域名

域名 8
实验室代码:2008DP173394 2019年度报告 实验室名称: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归口领域:生命依托单位: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实验室主任:杨其恩联系人:吉文鹤联系电话:填报时间:2020年02月17日 目录第一部分实验室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年度总结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
1.承担任务
2.代表性研究工作进展
3.合作研究的组织情况与实施效果
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1.队伍结构与团队建设
2.实验室研究骨干简介
3.国际学术机构和国际学术期刊任职情况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对外开放
2.科学传播
四、依托单位的支持
1.依托单位在人、财、物条件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2.依托单位给予的其它支持 第三部分人员情况
1.固定人员名单
2.流动人员名单
3.实验室研究单元
4.重要人才情况
5.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6.研究生培养情况 第四部分承担任务及经费
1.承担任务一览表
2.国际合作项目一览表 第五部分研究成果
1.获奖情况
2.发表论文一览表
3.其它成果一览表
4.出版专著一览表 第六部分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举办的学术会议一览表
2.参加的学术会议一览表
3.开放课题一览表4.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第七部分学委会会议情况
1.学术委员会名单
2.学术委员会会议 第八部分审核意见 第一部分实验室基本情况 实验室中文名称 实验室英文名称 实验室代码实验室类型依托单位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实验室网址研究性质归口领域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KeyLaboratoryofAdaptationandEvolutionofPlateauBiota,NorthwestInstituteofPlateauBi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2008DP173394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杨其恩 魏辅文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23号 810008吉文鹤 0971-6143282 yangqien@ 基础研究 生命 学科
1 学科
2 学科
3 硕士点 植物学071001 动物学071002 生态学071300 博士点 生物学0710 生态学071300 博士后流动站 生物学0710 生态学0713 实验室类型: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研究性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高技术研发。
归口领域:化学、数理、地学、生命(生物、医学)、信息、材料、工程。
定位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总体定位于青藏高原生物及生 态系统相关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针对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特点,瞄准生物对 极端环境适应机制与进化过程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结合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 大需求,紧密结合研究所“123”规划,立足高原,开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生 物适应与进化理论及脆弱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创新研究。
通过对极 端生境下生物物种的进化过程,适应性与抗逆性的遗传及繁殖、生理生态特征, 生物与极端环境耦合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阐明高原生物的起源模式、种 群分布式样与生存适应机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 素,发现对人类有用的新生物学性状及其基因资源。
序号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利用野外观察和室内 三个重大突破名称五个培育重点名称 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 展:
(1)极端环境下动植物的繁殖对策和生 存机制,如:植物生殖 分配、传粉机制、繁育 系统和繁殖保障;动物 极端环境下的物 觅食行为、动植物协同 种形成及其功能 极端生境下进化、栖息地选择、婚 适应的分子机 基于生态过程的 生物适应机配制度、种群调节;
(2) 制,高原特色作 1制与基因资生物对极端环境的生高寒草地生态系物与牧草新品种 统适应性管理 源利用理生化应答及其化学 培育与应用,高 成分特征,如:动物对 原特有动物资源 低氧的生理应答;植物 发掘与管理 代谢、光合作用和次生 产物在极端环境下的 变化趋势以及对高强 度
UV-B辐射的响应机制;
(3)高原习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4)功 能基因的进化、表达与调控,如:利用青藏高原的特殊材料,研究其与环境耐性形成相关基因的进化、表达与调控;在研究清楚物种进化、适应和与高原环境耦合规律基础之上,筛选与抗逆性相关的新基因资源,通过常规和分子育种手段将这些基因资源应用于高原地区的经济动植物改良,如春小麦、牧草、药材、家畜等,提高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增加高原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推动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 续发展。
运用最新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
(1)高原物种起源和物种多样高原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
(2)动基于生态过程的极端环境下的物2化与多样性植物种群的遗传结构高寒草地生态系种形成及其功能形成机制及基因流的规律;
(3)统适应性管理适应的分子机制关键物种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
(4)典型生态系统的 进化历史。
生物与极端环境的耦 合关系是青藏高原独 特生态系统稳定性维 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 键因子。
重点研究:
(1)高寒草地物种对全球 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 制,生物地球化学循 基于生态过程的 环,气候变化背景下高 高寒草地生态系 高原生态系寒草地的演变过程及 极端环境下的物 统适应性管理, 3统功能与管稳定性维持机制,为保高原特色生物资种形成及其功能 理 障青藏高原的生态安 适应的分子机制 源高值利用及产 全提供理论依据;
(2) 业化推进 生态系统的退化原因 和主要驱动力;
(3)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相 关途径和模式;
(4)提高生态系统转化效率 和生产力的新途径;
(5)典型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
参与四类机构情况1特色所群23研究内容:为各研究方向的详细说明。
参与四类机构情况:填写参与研究所的四类机构建设情况。
如果有参与,请填写研究所的四类机构类型;如果未参与,填写否。
第二部分年度总结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
1.承担任务 (全面概述实验室一年来承担科研任务的总体情况,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奖励、论文、专著、授权发明专利等,以及实验室在本学科领域1区发表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等。
) 2019年度,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共争取并获准国家、中科院和地方等各类项目(课题)71项,其中包括基金委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1项。
各类项目到位经费4647.12万元。
结题40项,执行中课题98项。
2019年度,实验室人员共发表研究论文185篇,其中SCI刊物论文116篇(独立完成15篇,第一作者而非独立完成39篇,通讯58篇),其中1区论文31篇,占SCI论文数的26.8%。
出版专著8部,发明专利3项,授权专利5项,农业新品种2个,技术标准规范3项。
列举不超过5项当年新增的重要科研任务。
序 项目(课负责人 总经费(万本年度实 号 课题名称 题)编号及单位起止时间 元) 到经费经费来源类型类别 (万元) 研究方向 科技基 1草地生态系统与生2019QZ赵新全2019-09-24,901.5 态畜牧业 KK1602 024-09
0 科技部础资源主要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 调查项负责 理 目 三江源区代表性动 2物基因资源保护与Y939761杨其恩2019-01-
2 应用 021-12 1,000 1,000 其它 其它主要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 负责 形成机制
3 青海高原植物多样 2019QZKK05020 陈世龙 2019-01-
2 429 性的变化102 022-12 国家科主要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
0 科技部技重大负责 形成机制 专项 4农田植被科考研究2019QZ沈裕虎2019-01-2520 KK0303 022-12 国家科主要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
0 科技部技重大负责制与基因资源利用 专项 三江源国家公园草 5地及生生物态多系样统性功保能育提X6D0A602230张同作2001293--0112-2升技术 268.2 68.93 中科院 A类先主要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 导专项负责 理 经费来源: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企业合作、其它 类型:指计划名称,请填写具体的项目类别。
当项目来源为科技部时可选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际科技合作,其它。
当项目来源为基金委时可选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 际合作,联合基金,数学天元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其它。
当项目来源为中科院时可选项:A
类先导专项,B类先导专项,C类先导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其它。
当项目来源为企业合作时可选项:横向项目。
当项目来源为其它时可选项:国际合作项目,部委课题,其它。
类别:主要负责、参与研究方向:与第一部分实验室基本情况列表中的研究方向对应。

2.代表性研究工作进展 代表性工作
1 名称 麦类作物重要性状分子机理解析与分子育种 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参加名单 沈裕虎,刘宝龙,张怀刚,张波,陈文杰,王蕾,王寒冬,曹东 所属研究方向 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 资源利用 编码bHLH转录因子TaMYC1基因已从普通小麦中分离出来,与PP3 基因定位相同且决定小麦紫色果皮性状。
在有色果皮中TaMYC1转录 水平比无色果皮中更高,成为为TaMYC1和PP3功能相同的证据。
在 本研究中,我们提出的证据证明了TaMYC1和PP3就是同一基因,显 性和隐性PP3(TaMYC1)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表达差异。
紫色籽粒中,光 照增强时,TaMYC1的转录水平和花青素含量都增加;共表达TaMYC1 和玉米MYB转录因子ZMC1时,能够诱导白色胚芽鞘中花青素的积累。
抑制TaMYC1的表达能够降低紫色籽粒中花青素的含量。
从紫色籽粒 和白色籽粒中分离出两个不同的TaMYC1等位基因TaMYC1p和 TaMYC1w。
在TaMYC1p的启动子中存在一个独特的顺势作用元件并有
6 简要介绍 个拷贝,但在TaMYC1w中只有1个拷贝。
重组自交系分析表明,TaMYC1p对于果皮中花青素的积累必要但不充分。
大量种质资源检测表明,
倍体小麦的紫色果皮的演变伴随着TaMYC1p的存在。
相关研究结果发 表在Frontiersinplantscience、G3:Genes,Genomes,ics 等杂志上。
同时经过鉴定筛选获得小麦千粒重控制模块Tgw.nwipb-6DLq、锈 病抗性模块Yr5、Ug99、糯性模块Waxy等10余个;建立了高分子量 谷蛋白的CRISPR/Cas9基因组技术体系,获得了HordinD基因编辑株 系6株,发现HordinD的4种新型等位变异。
通过杂交回交,结合 分子标记选择,把多个抗Ug99基因聚合在青海小麦高原448背景中, 筛选到125份农艺性状较好,携带多个(3-4)抗Ug99基因的高代材 料。
在青稞自然群体中的EAM8单体型(haplotype)检测结果表明, 11 eam8.l存在于青藏高原野生大麦和青稞地方品种中且具有相同的早熟特性,推测该等位变异可能来自于西藏野生大麦。
本研究发现的eam8.l等位基因是植物中第一个发现的可变剪接导致早熟的自然突变基因。
本项研究结果不仅提示我们可变剪接可能是青稞生物钟基因进化和短生育期适应性形成的重要遗传机制之
一,同时在青藏高原其它一年生植物中也可能存在相似的适应性形成机制。
代表性工作
2 名称 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参加名单 高寒草甸对气候变化 和放牧的响应机制及赵新全,赵亮,赵娜其适应性管理 所属研究方向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气候变暖对早期物候的影响已经开展了较多研究,许多模拟全球变化的实 验表明这种趋势在未来还会持续。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一些稳定或延迟的早期 物候,这可能是受温度升高、光周期或营养限制引起的水分不足的影响,也可 能受到春季昼夜不对称变暖的影响。
昼夜不对称变暖的相反效应可能会改变早 期物候响应的方向,对这些效应的充分理解将会提高高寒草地物候学的预测, 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未来昼夜变暖的不对称性质背景下。
然而目前的研究很少 阐明昼夜不对称温度变化对早期物候的影响。
因此,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简要介绍 定位研究站进行了三年的移栽原位升温和降温实验,研究了高寒草甸
6种典型植物早期物候对昼夜温度变化的响应。
结果表明:6个常见的植物种在冬季最低温度下变暖显著推迟了物候期,平均延长8.60d℃-
1,而冬季最高温度下变暖则平均提前了12.06d℃-
1。
冬季平均气温的升高导致植物的早期物候净提前了3.46d℃-
1。
相比之下,冬季最低温度下降显著提前了物候期(5.12d℃-1),而冬季最高温度下降可延迟早期物候(7.40d℃-1),冬季平均气温的降低导致早期物候净延迟2.28d℃-
1。
最低温度 和最高温度在升温下对早期物候表现出的相反影响,主要是由最低温度下升温 引起的蓄冷(CAC)减少以及最高温度下升温引起的蓄热(HAC)增加共同作 用导致的。
最低和最高温度下降也存在相似的作用过程。
该研究揭示了高寒草 12 地植物物候期响应气候变化的一种新机制,对高寒草地生态和功能稳定性维持
的深入理解意义重大。
该研究结果于2019年5月以Oppositeeffectsofwinterdayandnighttemperaturechangesonearlyphenophases为题在线发表在SCI一区经典期刊《Ecology》上。
名称 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参加名单 代表性工作
3 全球变化导致中国麝属物种向高海拔、高张同作,蔡振媛纬度地区迁移分布 所属研究方向 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 物种的空间分布、相互作用与气候密切相关,而全球气候变化是 人类和生物群落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影响物种的生存及空间分布。
随 着未来气候变化,物种面临灭绝风险。
全球麝属共
7个种,在中国分 布的麝属有6个种,原麝列为IUCN易危(VU),其他五种麝均列为 濒危(EN)等级。
在未来情景中,了解和准确预测我国麝的适宜生 境在时空尺度上的具体变化趋势、适宜生境波动幅度及适宜生境迁移 方向,对保护我国麝资源至关重要。
利用最大熵生态位(MaxEnt)模型,结合重心迁移分析,采用
简要介绍 种全球气候模型和四种典型浓度路径下的气候数据,模拟分析
2050年和2070年中国六种麝的空间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林麝、原麝和 马麝的适宜分布区域在纬度上比其他三种麝的分布更广;全球气候变 化背景下,中国麝属六个种的气候适宜生境将面临重分布,在未来 30~50
年内,麝的适宜生境面积将逐渐减少,其中原麝适宜生境减少 的幅度最大(4.98%)。
在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2.6),麝适宜气 候生境面积减少幅度低于高排放情景下(RCP4.5、RCP6.0
和RCP8.5)。
重心迁移分析表明,为应对全球变暖,原麝和林麝未来气候适宜区将 向高海拔地区迁移,马麝、黑麝、安徽麝、喜马拉雅麝则将向高纬度 地区迁移。
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麝属物种资源应对全球变暖的就地保 13 护、迁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廊道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该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ScienceofThe TotalEnvironment》。
图1中国麝属物种气候适宜生境分布图 14 图2中国麝属物种气候适宜生境变化波动图 代表性工作
4 名称 青海湖裸鲤季节性繁殖调控机制 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参加名单 田菲,赵凯 所属研究方向 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 季节性繁殖现象在鱼类中普遍存在,受到温度、光周期、和激素 水平等内外因素的共同调节。
青海湖裸鲤在维持青海湖“水-鸟-鱼” 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每年5-8月,大量青海湖裸鲤洄游至相连 简要介绍 河流中进行产卵繁殖活动,充分理解和认识青海湖裸鲤的繁殖调控机
制将为其人工繁殖和种群恢复提供新的思路。
利用转录组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相结合的方 法,对繁殖季节鱼(RS)和非繁殖季节鱼(NRS)青海湖裸鲤脑和性腺 组织,我们推断青海湖裸鲤繁殖启动是长日照通过DIO2介导性激素和 性腺发育的结果。
同时,研究发现视黄醇代谢相关基因在繁殖季节的 15 雄性个体的脑部和性腺中被激活,在脑部视黄醇代谢受光周期影响,
而代谢生成的维甲酸可以促进精子发生。
因此,我们认为长日照通过激活雄性个体的视黄醇代谢,促进维甲酸合成,进而影响青海湖裸鲤的季节性精子发生。
除此以外,富集分析显示,GnRH信号通路基因和性激素合成基因也在繁殖季节的个体中普遍高表达。
WGCNA构建网络图发现,鱼类外激素受体基因,即前列腺素受体基因与多种内分泌受体基因,包括GnRHR2基因表达相关联,暗示外激素可能与青海湖裸鲤繁殖洄游的群体行为有关。
通过比较青海湖裸鲤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个体的转录表达,我们认为夏季长日照诱导神经活性配体-受体基因和视黄醇代谢分别在雌性和雄性大脑中表达,通过激活GnRH信号通路、性激素和外激素合成相关基因促进了青海湖裸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洄游行为,研究结果为解决青海湖裸鲤人工繁殖提供新的线索。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BMCGenomics。
16 图1长日照激活视黄醇代谢通路 17 图2青海湖裸鲤季节性繁殖调控网络 代表性工 名称 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参加名单 所属研究方向 作
5 简要介绍 列出本年度3-5项代表性研究工作。

3.合作研究的组织情况与实施效果 (简要介绍实验室一年来开展合作研究的情况和标志性成果,组织和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情况(指正式签订协议书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及成效。
(字数不超过1500字)) 实验室积极邀请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交流访问,确立项目合作。
具体措施有:1)吸引国际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在国际刊物上共同发表学术成果,提高本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知名度,2019年与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发表SCI文章70余篇;2)加强实验室人员与国际国内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目前已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贝加尔自然管理研究所、加拿大农业部东部谷物油料作物研究中心、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新西兰梅西大学、英国莱彻斯特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3)围绕领域内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国际性学术研究的合作,积极争取国际性合作项目。
2019年,实验室在严国际合租交流项目 18 共3项,其中新增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项,分别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市皮尔梅 尔阿里沙阿干旱农业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开展合作研究。

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1.队伍结构与团队建设 (简要介绍实验室队伍的总体情况,包括学术带头人(课题组长)人数,队伍结构,特
别是40岁以下研究骨干比例及作用。
评估期内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包括青年人才、研究生培养)与引进情况,特别是团队组织和凝聚、吸引、培养国内外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各主要方向40岁以下研究骨干承担科研任务情况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情况等。
)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2人,其中学术带头人(课题组长)13人。
从职称分布上看,包括正高级24人,副高级32人,中级21人,其它5人,各研究方向科研人员搭配合理。
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上36人,40岁以下46人,青年研究骨干正成为各主要研究方向的中坚科研力量。
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本年度固定人员中,4人晋升正高级职称,3人晋升副高级职称,2人晋升中级职称,人才的有序晋升保证了实验室的健康发展。
同时,本年度吸引客座研究员等流动人员15人,较好地促进了实验室与国内重要科研团体间的交流互动。
本年度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43人、硕士研究生53人,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15人,毕业生走向国内各个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科研岗位。
主要方向40岁以下研究骨干承担科研任务情况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情况如下:杨其恩,男,38岁,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动物繁殖生理学研究,近年来,在高原动物繁殖生理方面,发现睾酮和维甲酸信号调控高原鼠兔精原细胞分化和季节性精子发生;在生殖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方面,利用单细胞测序等多组学技术和功能试验,发现了一批在未分化精原细胞特异表达并发挥重要功能的内源性因子和调控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维持的关键基因;在动物杂交雄性不育方面,发现牦牛远缘杂交后代生殖细胞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减数分裂DSB修复障碍引起的减数分裂阻断和细胞凋亡。
以上结果为我们理解高原动物繁殖策略和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高庆波,男,38岁,博士。
主要从事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对红景天属植物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发现,西川红景天在第四纪冰期时存在三个相互隔离的避难所: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避难所,唐古拉山北部避难所和唐古拉山南部避难所。
菊叶红景天第四纪冰期时在青藏高原台面存在多个卫星避难所。
对虎耳草属进行分类学研究,发现虎耳草属植物一新种,命名为绿瓣虎耳草(SaxifragaviridipetalaZ-
X.Zhang&Gornall)。
此外,对小伞虎耳草符合群进行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篦齿虎耳草应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处理,而不应该作为小伞虎耳草的变种;班玛虎耳草应作为篦齿虎耳草的异名处理;篦齿虎耳草的种内分化受到横断山脉隆升的影响,而小伞虎耳草的种内分化更多的受到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的影响。
对虎耳草属最大的一个组—山羊臭组进行系统发育学研究发现,山羊臭组为一个单系类群,组下聚成三个大的分支,山羊臭组的分歧时间为18.5Ma,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吻合;山羊臭组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唐古拉亚组,其110个物种是在最近的2.12Ma分化而来。
曲家鹏,男,37岁,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中心副主任。
长 19 期以高原鼠类和濒危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和濒危物种保护研究。
研究高原鼠类生活史对策、种群波动规律及制约因素,构建了种群动态模型;探讨了鼠类行为与生理特征的地理变异,科学评价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探索出了适宜高原鼠类的绿色可持续防控模式;开展了林麝等野生动物保育学研究,为濒危物种保护与特色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
杜岩功,男,39岁,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副站长。
主要从事高寒草地氮素循环对人类活动响应和适应过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子项目一项,与中科院山地所院重点实验室合作开放课题“氮沉降和增水对高寒草地氧化亚氮排放影响”一项。
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文章15篇。

2.实验室研究骨干简介 (依次简要介绍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的情况,在实验室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国家科技计划担任咨询专家的情况。
) 杨其恩;张同作;周华坤;徐世晓;赵新全;曹广民;高庆波;曲家鹏;杜岩功;沈裕虎;陈世龙 姓名 杨其恩 身份类型 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 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学习及工作经 历 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男 年龄 38 博士获得所在最后院校学位佛罗里达大学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副所长、副院长 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佛罗里达大学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生殖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5月任该校研究助理教授。
2015年组建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动物生殖生物学科组。
主要使用动物分子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手段,利用生殖 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移植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以高原动物和基因编辑 小鼠为模型,系统研究哺乳动物繁殖的生理基础和雄性生殖干细胞命运决 定及减数分裂的分子调控途径。
长期从事动物繁殖生理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以下成果:1)在高原动物
繁殖生理方面,发现睾酮和维甲酸信号调控高原鼠兔精原细胞分化和季节 性精子发生;2)在生殖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方面,利用单细胞测序等多组学技术和功能试验,发现了一批在未分化精原细胞特异表达并发挥 重要功能的内源性因子和调控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维持的关键基因;3)在动物杂交雄性不育方面,发现牦牛远缘杂交后代生殖细胞发育缺陷的主要 原因是减数分裂DSB修复障碍引起的减数分裂阻断和细胞凋亡。
以上结果为我们理解高原动物繁殖策略和生殖细胞发育的调控提供了重要的信 息。
个人荣誉 2012年获Lalor基金会博士后基金 2012年获生殖生物学会研究优秀奖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 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 学习及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 2016年入选青海省“千人计划”领军人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繁殖学分会理事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EndocrineConnections编委,《兽类学报》编委 沈裕虎 身份类型 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带头人 男 年龄 博士获得所最在后院学校位 45兰州大学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中心主任 学习经历: 2003.09-2008.06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8.09-2001.07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09-1996.06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本科学生,获农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01-今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2007.08-2017.1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2011.03-2011.09英国国立农业植物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2006.12-2007.07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6.07-2006.1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资源利用
一、青稞种质资源分子评价 完成了1000余份青稞(大麦)种质资源的表型和基因型鉴定,构建了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库。
在进行种质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基因组 LD和分子生态学等基础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青稞在青藏高原至少存在二次驯化过程的观点,推测了青稞在青藏高原的扩散路径并发掘了大量同 驯化相关的基因位点,初步揭示了青稞对于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

二、青稞分子育种体系的构建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结果,整合了大量
SSR、DArT、SNP和QTL数据,构建了目前世界上密度最高的青稞90K和1400KSNP一致性图谱;利用GWAS和QTL方法,发掘并定义了大量产量、品质和抗逆等性状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组区段,开展了若干重要品质或抗逆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研 究;利用分子设计和基因组选择理念,初步构建了青稞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三、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针对高寒区农牧业发展需求,开展春小麦、青稞和燕麦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工作,育成作物新品种
3个,累计推广面积200余万亩。

四、科研成绩 在Theor、CropSci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6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出版专著1部(副主编),授权专利4项,育成作物新品种3个,获得省级成果6项,培养研究生6人。
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010年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 21 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 学习及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 学术兼职 究所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中科院兰州分院优秀党员;2016年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通讯作者)。
青海省农学会理事、青海省生态学会理事、青海省麦类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平台青稞育种功能室岗位专家。
张同作 身份类型 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带头人 男 年龄 48 博士 获得最后学位所在院校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无 学习经历: 1994.09-1998.07中国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士2001.09-2004.06中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大学生态学硕士2005.09-2008.06中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大学生态学博士2010.09-2013.12中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后工作经历: 1998.7-2002.5中国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2002.6-2009.7中国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9.8-2013.5中国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2012.9-2013.3英国卡迪夫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13.6-至今中国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以青藏高原代表性野生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瞄准动物生态和保护生物学 发展的学科前沿,开展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 等研究,阐明高原动物对极端环境的进化适应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 制,揭示物种濒危和灭绝的机制,为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 护和演化趋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国家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
主持完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本底调查项目”,整合近十年来园区

内所有野生动物调查研究成果,并进行多次野外实地调查,建立三江源国 家公园野生动物本底数据库,为今后园区内野生动物的长期监测提供可靠 路线和方案,同时为园区内观测点及监测设施的布设点和布设方案提供科 学建议,该成果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重要的科技支撑。

1.

2013年荣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称号2.2016年荣获青海省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3.2017年获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4.2019年获获青海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称号
1.中国动物学会,理事,
2.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
3.青海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4.青海省科协,委员
5.西宁市科协,副主席 22 学术期刊兼职姓名性别 最后学位任职时间学习及工作经 历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
6.青海省动物学会,理事长 《兽类学报》编委 周华坤 身份类型 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带头人 男 年龄 46 获得最后学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 博士 所在院校 究所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无 1992年9月-1996年7月,青海大学,农学学士;1996年7月-1999年7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草地生态学硕士; 2000年9月-2004年9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恢复生态学博士。
1999年7月-2002年6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2002年7月-2007年7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7年7月-2011年9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2011年10月-至今,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高寒草地退化机理、退化草地恢复治理与草地生态 系统管理方面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批国审牧草品种二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5/10)、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10,5/10,6/10)。
获得省级科研成果20余项,编制地方标准15项,授权专利2项;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6部,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
撰写规划和咨询报告7部,其中2部规划获科技部批准(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海南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 划,排名第一),3部规划(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青海省“十三五”基础研究规划和青海省“十三五”资环领域创新规划,后两个规划排名第一)为青海省科技厅采纳应用。
其中参与撰写秦大河院士的1份咨询报告(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咨询建议)已获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总理批示,1份咨询报告获时任青海省省长郝鹏的批示。
发表论文入选“2015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和“2017领跑者5000优秀论文”。
作为赵新全研究员三江源生态恢复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近年来主要进 行三江源区高寒草地退化机理、退化草地恢复治理与草地生态系统管理方 面的研究。
目前已建立人工草地实验研究平台和退化草地治理示范基地
3个,开展了一批草地生态学野外控制性实验,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成果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10)。
2000年获青海省省委科技兴农突出贡献团队(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1.青海省第五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生态学方向学术带头人(2009)
2.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计划(2016年)
3.青海省科技进步奖(高寒草地健康定量评价及生产-生态功能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青海省人民政府一等奖10人/第2(2017年) 23 学术兼职 学术期刊兼职姓名性别 最后学位任职时间 学习及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4.国家科技进步奖(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2016-J-231-2-05-R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等奖10人/第5(2016年)
5.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技术及应用),2011JB-1-01-R06青海省人民政府一等奖10人/第6(2011年)
6.青海省科技进步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2009JB-1-02-R05青海省人民政府一等奖10人/第5(2009年)
7.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学位 委员会委员(2014年6月至今),中国草学会理事(2011年9月至今),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委员会常务理事 (2015年8月至今),中国草学会青年委员 会常务理事(2012年8月至今),青海省草原学会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2015年10月至今),青海省植物学会理 事((2017年8月-2020年8月)),青海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2017年10 月-2020年10月),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世界生态学》编委(2013年11月至今),青海省植物学会理事(2017年8月-2020年8月),青海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澳大利亚杂志GlobalJournalofAgriculturalInnovation,Research&Development编委(2017年11月-2020年11月),《青海草业》第3届编委会编委(2016年10月至今),《草学通报》第1届编委会编委(2017年10月至今)。
陈世龙 身份类型 学术带头人 男 年龄 52 博士获得所最在后院学校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所长、院长 1985.09-1989.07内蒙古师范大学,理学学士 1989.09-1992.07内蒙古师范大学,理学硕士 1993.09-1997.07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理学博士 1997.08—1999.02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工作 (其间:1997.08助理研究员,1998.05副研究员) 1999.03—2002.05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高原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 (其间:1999.09—2001.03美国密苏里植物园高级访问学者) 2002.06—2008.09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高原生态研究中心主任 (其间:2003.07研究员) 2008.10—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副所长、所长 (其间:2012.08起任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馆长) 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 24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 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学习及工作经 历 1)在青藏高原艰苦地区开展连续多年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收集大量植物标本、种子和DNA材料等,并发表多个新的物种或新分布,如龙胆科Gentianaceae的SwertiasubunifloraB.H.Chen&
S.L.Chen;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的SaxifraganystroemiiH.Sm.和SaxifragaviridifloraR.J.Gornall;通泉草科Mazaceae的LanceahirsutaBonati新分布,该种自然分布区扩大(西藏和青海等),海拔分布增加至4300m。
2)青藏高原隆升和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对该地区高山植物的分布范围和遗传分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高山绣线菊、蒙古绣线菊、窄叶鲜卑花、西川红景天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第四纪冰期进化历史:耐寒物种(S.alpina、S.mongolica和R.alsia)始始终生活在高原台面,但冰期气候发育的冰盖或极端气候分割、隔离了连续种群,导致较深的种内分化;气候敏感物种(S.angustata)在冰期退缩到高原边缘,在间冰期或冰期结束后回迁到高原。
第一种冰期进化历史明确否定了“高原存在统一大冰盖”等假说。
虎耳草属山羊臭组进行系统发育学研究表明,该组三个主要分支的分歧时间为9.48Mya,与青藏高原在15-6.5Mya的大规模隆升相吻合。
S.sect.Ciliataesubsect.Hirculoideae约110个物种是在最近的2Mya分化形成的,平均进化速率约为每2万年1个新种,与夏威夷果蝇的物种形成速率相似。
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泉奖学金 1995年获中科院地奥奖学金一等奖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4年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获第五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2006年获青海省优秀专家 2014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6年获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理事 青海植物学会理事长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第六届国家委员会委员 JournalofSystematicsandEvolution编委FloraofChina编委《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副主编 赵新全 身份类型 学术带头人 男 年龄 62 获得最后学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 博士 所在院校 究所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 1959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1982年8月毕业于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系。
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 25 研究方向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 究室主任、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
中国青藏研究会会理事、兽类学会常务理事等,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委员,《兽类学报》副主编,国家新世纪千百万工程首批人选。
草地生态、动物营养、动物生态自参加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刊物论文40余篇,获科研成果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科技成果3项,其中1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制定退化草地恢复、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放牧家畜补饲己育肥技术规程7项。
近几年来,在全球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的实验生态学方面研究已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其中高寒草甸对全球变暖响应的控制实验、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的进化与适应、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JGR,AFM,SBB,GCB,ELE等刊物发表数篇高水平论文。
全球变暖将使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迅速下降,同时可导致牧草质量下降;温度增加可导致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固定能力降低,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与生态系统对环境温度的响应呈显著的正相关;首次证实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对野牦牛的驯化最早发生在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鱼类的演变则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发生了特定阶段生态环境的变迁,这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基于高原鼠兔HIF-1α、leptin基因的克隆、cDNA序列及蛋白序列的结构分析及其mRNA、蛋白质水平的组织不同海拔及不同组织的特异性表达研究分析,发现高原鼠兔此类基因发生了适应性进化,有区别于人、鼠等其它动物的特殊功能为合理开发青藏高原特殊基因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其成果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首次在系统和整体层次上构建了生态上健全可靠、经济和生产上合理可行的一系列高寒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和集成技术,包括青藏高原草地合理利用、人工草地种植、天然草地改良、鼠虫害防治到家庭牧场优化经营和高寒草地集约化畜牧业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的整个系统的综合治理模式,为三江源区及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

1.获2008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贡献者;
2.获1989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主要贡献者之一;
3.获1993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行二等奖,为参加者之一;
4.青海省科技成果4项;
5.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5篇;6.1985年被团中央授予边陲优秀儿女称号,获银质奖;7.1991年被团省委授予科技教育先锋称号;8.1994年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授予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9.1998年被兰州分院授予优秀党员称号;10.2001年被青海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党员称号;11.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2004年荣获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2019年分别为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9年推选院士候选人和青海省科协拟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26 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 学习及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国 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 委员 《兽类学报》副主编 徐世晓 身份类型 学术带头人 男 年龄 47 博士
获得所最在后院学校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中心主任 学习经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青海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1998年9月—2001年6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硕士2002年9月—2006年6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工作经历: 1996年7月—1998年7月青海省乐都县第五中学教师2001年7月—2007年9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7年9月—2011年9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2011年10月—至今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草地生态学 主要从事青藏高原草地生态学和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 相关研究与试验示范工作。
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的 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对青藏 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为青藏高原草地生 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季节动态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近年来,针对高寒牧区畜牧业生产系统的草-畜供需季节性失衡的瓶
颈,研发、集成创新了放牧家畜营养均衡饲养技术体系,构建三江源区生 态-生产-生活相协调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范式,为解决青藏高原草-畜季节

性失衡提供技术支撑和实现途径,也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合理利用和可 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先进技术和优化模式;同时,依据不同区域天然 草地自然禀赋和资源特征,集成区域适宜的畜牧业生产模式,科技促进高 寒牧区传统畜牧业经营向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三江源生态保护 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应用推广范式。

1.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6年,第6完成人);
2.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第3完成人);
3.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第8完成人)。
青海省生态学会秘书长 曹广民男 博士2008年12月 身份类型 年龄获得最后学位 所在院校依托单位职务 27 学术带头人58 甘肃农业大学站长 学习及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学习及工作经历研究方向 1963年出生于陕西,1986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2010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86年7月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一直从事高寒草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草地生态学与草地管理,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草地生物地球化学 提出了高寒草地被动-主动退化过程理论,发现高寒嵩草草甸退化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阶段、两种动力”;小嵩草群落的高地下/地上光合产物分配比的特殊生物学特性造成的草毡表层的极度发育,致使土壤-牧草间营养供求的失调和生理干旱,是造成系统稳定性丧失的终极原因。
植物功能群、草毡表层厚度、土壤容重和根土体积比等可作为表征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状态的量化参数。
草毡表层厚度在2.8±0.49cm时,草地生产-生态功能最佳。
气候变化不能改变高寒草地的ANPP及演替方向,但可影响高寒草地的优势植物种群及光合产物地上/地下光合产物分配比的改变。
如今青藏高原面上广泛高寒草地退化的发生,是人类过度干扰驱动的结果,而非气候变化所致。
然而剔除人类干扰,对草地进行长期封育,亦会由于凋落物的过度累积而对以种子繁殖的牧草生长造成影响,也可造成草地生物多样性、土壤性状的改变,而导致草地退化。
由于人类活动对高寒草地干扰的强度与方式不同,不同区域高寒草地所处的演替阶段具有较大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适应性管理对策,其恢复时效亦有很大的差异。
处于“黑土型”退化阶段的高寒草地,依靠自然恢复,大约需要80-100年,而通过人工重建,人工植被演替到地带性植被大约需要18-20年。
高寒草甸土壤碳贮容量与草地所处的演替阶段有关,处于小嵩草群落草毡表层极度加厚期的草地其土壤碳贮最大,而草地稳定性处于崩溃的边缘,即高寒草甸生产与碳生态服务功能最佳状态是不同步的,探索协调高寒草地生产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平衡点,是进行高寒草地管理的关键。
高庆波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男 年龄 38 获得最后学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 博士 所在院校 究所 2018年7月 依托单位职务 无 2000.9-2005.7鲁东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5.9-2009.6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生态学博士学位 2009.7-2011.1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1.12-2019.9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9.10至今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2013.4-2014.4,英国莱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 28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姓名性别最后学位任职时间学习及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
1.对红景天属植物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发现,西川红景天在第四纪冰期时存在三个相互隔离的避难所: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避难所,唐古拉山北部避难所和唐古拉山南部避难所。
菊叶红景天第四纪冰期时在青藏高原台面存在多个卫星避难所。

2.对虎耳草属进行分类学研究,发现虎耳草属植物一新种,命名为绿瓣虎耳草(SaxifragaviridipetalaZ-
X.Zhang&Gornall)。
此外,对小伞虎耳草符合群进行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篦齿虎耳草应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处理,而不应该作为小伞虎耳草的变种;班玛虎耳草应作为篦齿虎耳草的异名处理;篦齿虎耳草的种内分化受到横断山脉隆升的影响,而小伞虎耳草的种内分化更多的受到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的影响。

3.对虎耳草属最大的一个组—山羊臭组进行系统发育学研究发现,山羊臭组为一个单系类群,组下聚成三个大的分支,山羊臭组的分歧时间为18.5Ma,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吻合;山羊臭组中最年轻的一个分支—唐古拉亚组,其110个物种是在最近的2.12Ma分化而来。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青海省 “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
曲家鹏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男博士2019年8月 年龄 获得最后学位所在院校 依托单位职务 37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中心副主任 1983年2月出生于山东长清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2005年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011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2015年至2016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做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国际著名动物行为学家DenisRéale教授,博士后出站后,返回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2019年晋级研究员。
曲家鹏立足青藏高原,以高原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整合生物学思想,开展种群生态学、动物行为学、有害生物防治与濒危珍稀物种保护等研究。
始终坚持将野外监测与实验室工作结合起来,探讨动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与进化机制、有害生物绿色可持续防治策略与濒危物种保育技术研发工作,为高原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曲家鹏长期奋战在青藏高原,在海拔四千米以上野外工作1000余天,以高原鼠类和濒危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和濒危物种保护研究。
主要成果有:1)研究高原鼠类生活史对策、种群波动规律及制约因素,构建了种群动态模型;2)探讨了鼠类行为与生理特征的地理变异,科学评价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探索出了适宜高原鼠类的绿色可持续防控模式;3)开展了林麝等野生动物保育学研究,为濒危物种保护与特色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
2017年获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称号。
29 学术兼职 学术期刊兼职姓名性别 最后学位任职时间 学习及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代表性工作 个人荣誉学术兼职学术期刊兼职 2017年获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
2018年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
201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2019年,获科技部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2019年入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中心副主任,兼任国际动 物学会啮齿动物生物学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 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理事、青海省动物学会秘书长/理
事。
兼任JournalofAnimalEcology、Ecology、Oecologica、IntegrativeZoology、AnimalBehaviour、BehavioralEcology、BiologicalInvasion、兽类学报、草业科学等十余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杜岩功 身份类型 优秀青年骨干 男 年龄 39 博士获得所最在后院学校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年8月 依托单位职务 副站长 2005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农学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进入西高所参加工作,主要从事高寒草地氮素循环对人类活动响应和适应过程、全球变化研究; 201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15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基础产业部工作一年; 2019年11月,晋升为研究员。
高寒草甸氮素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主要从事高寒草地氮素循环对人类活动响应和适应过程。
主持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两项,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中科院“西部 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子项
目一项,与中科院山地所院重点实验室合作开放课题“氮沉降和增水对高寒草地氧化亚氮排放影响”一项。
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文章15篇。

3.国内/外学术机构和期刊任职情况 序姓名号 学术组织/期刊名称 30 职务 任职开任职结 始时间束时间 1边疆晖中国动物生理生态学会 副主任委员2018-102022-09 2边疆晖 中国兽类学会 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 3边疆晖 委员会 中国生理学会比较生理学专 4边疆晖 业委员会 5边疆晖 青海省动物学会 副主任委员2018-082022-07 委员 2017-102021-09 委员 2016-092020-08 副理事长2019-012023-12 6张堰铭 青海省动物学会 理事 2019-012023-12 7张良志 青海省动物学会 副秘书长2019-012023-12 8张同作 青海省动物学会 理事长 2019-012023-12 9蔡振媛 青海省动物学会 10曲家鹏 国际动物学会 11曲家鹏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副秘书长2019-012023-12 啮齿动物生物学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会员 2017-012019-122019-012023-12 12曲家鹏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 理事 2019-012023-12 13曲家鹏 青海省动物学会 秘书长 2019-012023-12 14曲家鹏 青海省动物学会 15张同作16边疆晖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 31 理事 2019-012023-12 委员 2018-122022-12 委员 2018-122022-12 17张堰铭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 委员 2018-122022-12 18张堰铭 国际动物学会 19曲家鹏20杨其恩 国际动物学会 JournalofSystematicsandEvolution 理事 2016-012020-12 啮齿动物生物学与管理专家 组成员编委 2016-012020-122019-012020-12 21杨其恩 EndocrineConnection 编委 2019-012020-12 22杨其恩 兽类学报 编委 2019-012022-12 23张同作 兽类学报 编委 2019-012022-12 24边疆晖 兽类学报 副主编 2019-012022-12 25张堰铭26陈世龙27陈世龙 兽类学报 JournalofSystematicsandEvolution FloraofChina 副主编编委编委 2019-012022-122012-01至今2003-01至今 28张怀刚 青海省农学会 副会长 2014-01至今 29陈世龙 青海省植物学会 理事长 2017-09至今 30窦全文 青海省植物学会 理事 2017-09至今 31沈裕虎 青海省农学会 理事 2019-01至今 32张波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2018-01至今 32 33周华坤34周华坤 青海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ArabianJournalofGeosciences编委 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展规划办 公室ArabianJournalofGeosciences 2019-092019-11 2023-12至今 35周华坤 中国草学会理事 中国草学会2015-01至今 36周华坤37周华坤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青海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专家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青重海点省实科验学室技 术协会 2019-112022-112019-06至今 青海省工程咨询(投资项目评青海省工程咨38周华坤审)中心第四届专家委员会委询(投资项目评2019-04 至今 39周华坤 中国生物多样员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审国)生中物心多样性保护与绿色 2019-072022-07 40周华坤 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发展基金会中国草学会2019-08至今 41赵新全42赵新全43赵新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 44赵新全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中学国委科员学会院生物多样性委员国际生会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青藏员高会原研究 会 2012-012010-012016-012008-10 至今至今至今至今 45周华坤 中国生态学会高寒生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态学会高寒生态委员 会 2019-10 至今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对外开放 (访问学者制度建设情况,吸引国际同领域实验室人员到本实验室开展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和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到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情况,设置开放课题的情况,以及开放课题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等。
) 33 实验室以我所牦牛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良好的科研氛围营造。
重视开放合作,实验室作为一个开放平台接纳了室外及所外的科研人员来实验室工作。
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实验室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交流,组织青年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2019年派出青年人员林丽出国深造交流。
承办了双边会议——“2019年中德麦类作物基因组与分子育种双边研讨会”,来自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德国莱布尼茨协会植物遗传和栽培作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藏农牧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和华大基因等14家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植物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开展工作,在MolecularicsandEvolution、AsianHerpetologicalResearch等上发表研究论文;积极邀请新西兰梅西大学DianneBrunton教授等来访、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吴东东研究员等来室开展学术交流;3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累计会议报告13人次。
实验室目前有在站博士后2人。

2.科学传播 (实验室开展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实验室文化的传播情况,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科学传播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 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是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重要的 对外宣传和交流窗口,现馆藏动物标本16.25万号,其中昆虫11万 号,兽类7000多号,鸟类10000号,两栖爬行类约8500尾,鱼类 2.7万尾。
2018年入选青海省认定的首批科研科普基地,为了全面贯 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及党在“科技三会”上提出的“科技创新、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 重要位置”的精神,科普基地整合野外台站、重点实验室的资源,结 合科研进展,发挥科研科普相结合的优势,积极组织科普教育宣传, 34 通过开展系列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向公众传播新发展理念,弘扬科
学精神,为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出力。

一、对公众免费开放科普展厅与科研实验室,激发科学兴趣.组织实施科学院、科技部“公众科学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有大中院校、中小学及社会各界人士来标本馆展厅及研究所实验室参观,共计3200人次,招募培训志愿者讲解青藏高原特有动植物的知识,宣传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为民众解答生活中的生物学疑惑。
另外,不定期接待“大学生考察团”、“大学生夏令营”、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各界参观900多人次。
通过开放活动,向社会全面展示我所、我室近年来做出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现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塑造科研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激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
35
二、开展科普讲座,宣传科学知识在科普工作中不断尝试新的思路,组织我室、我所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走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有趣的科普讲座。
在科普受众群体上,从中小学生,逐步面向幼儿的启蒙科普,2019年在西宁市第一中学、第四中学、朝阳学校、行知小学、昆仑路小学、新宁路小学、军花幼儿园等开展科普讲座14场,参与3100人次。
36
三、研发举办参与性强、趣味性高的自然实践体验活动针对在校学生缺乏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实验室和科普基地重点 37 研发以中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小学生为主体的自然体验和自然笔记活动和青少年的野外生态调查等活动,通过活动,中小学生走出校门,带领学生实地体会生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了解自然魅力,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对环境教育和科学传播起到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我们科研科普基地研发了实践课“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在实践课上,首先讲授植物标本采集目的及意义,标本采集、压制、装订的方法等内容,接下来,带领同学们动手完成了植物标本的制作,并互相进行手绘展示。
2019年,以“走进校园、走进大自然“为主题,在湟中县茶汉素小学、西宁市行知小学、昆仑路小学、新宁路小学开展“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实践课4场;参与世界湿地日自然教育、青海湖自然课堂 38 生态研学、西宁湟水湿地公园自然体验、西宁植物园识别身边的植物及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等科学实践活动8场。
与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合作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青少年自然教育,面向国家公园内7所试点生态学校和省内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区,共开展科普讲座、自然故事分享、“我爱祁连山祁连山是我家”手绘自然活动、野生动物填色卡手绘、食物链“生命之网”小剧场、观鸟识鸟爱鸟自然体验等活动近40余场次,累计青少年受众人数6000人次。
利用暑期,创新开展自然体验实操培训并培育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讲师队伍100名,开展管护员环境解说理论与实践培训80名。

四、发挥科技作用,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积极参加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青海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
宣传实验室成果,介绍青麦10号品种、宣传农业转基因科普小知识、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发挥实验室科技宣传作用。

四、依托单位的支持
1.依托单位在人、财、物条件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类别 上一年度 本年度 专职管理人员(个)专职技术人员(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个)博士研究生招生(个)单位配套运行费(万元)
1 1 13 13 18 16 14 10 30 30 39 增长数 00-2-40 增长比率 0%0%-11.11%-28.57%0% 单位配套设备费(万元)实验室总面积(平米)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2.依托单位给予的其它支持 2060002900 20
0 0% 7100 1100 18.33% 3300 400 13.79%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作为研究所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最初举全所之力积极推动实验室建设。
研究所在经费、人才和仪器设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支持,并将实验室作为研究所独立的实体单元管理。
除上述支持外,研究所还大力支持实验室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去国内外知名实验室进行访问交流,2019年有1位青年出国深造。
仪器设备等硬件支持:根据实验室实际科研需要,不仅支持实验室优先申报申报“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还提供20万专项经费用于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
40 第三部分人员情况
1.固定人员名单 职职序号姓名性别出日生期称名称等 称级 研正1杨其恩男1982-究高 10员级 研正2赵新全男1959-究高 11员级 研正3张堰铭男1963-究高 12员级 工实验室所学作 职务专业性质 动物 研 分子 实验室 究 与细 主任 人 胞生 员 物学 研 动物究其它 学人 员 研 动物究其它 学人 员 最 进入 后学学得位时取间授予单位实室验时研究方向国籍 位 间 博2012-
1
2 佛罗里达大学 2014-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12 资源利用 国 博1997-
0 博士 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士
7 12 国 博2003-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12 资源利用 国 41 研正4曲家鹏男1983-究高 02员级 研正5徐世晓男1973-究高 05员级 研正6赵亮男1974-究高 10员级 研正7张同作男1972-究高 12员级 副 副 8连新明男1980-研高 09 究级 员 正 9罗晓燕女1965-编高 03 审级 研生态究其它 学人员研 动物究其它 学人员研 生态究其它 学人员研 实验室动物究副主任学人 员研生态究其它学人员技生物术其它学人员 博2011-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1-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资源利用 国 博2006-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12 国 学1997-0青海师范大学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士
6 12 国 博2008-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12 国 博2008-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5-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10 国 学1989-
0
7 陕西师范大学 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12 资源利用 国 42 副 副 10姚步青男1977-研高 08 究级 员 副 副 11陈立同男1979-研高 12 究级 员 副 副 12田菲女1981-研高 11 究级 员 副 副 13罗彩云女1977-研高 12 究级 员 副 副 14张良志女1981-研高 10 究级 员 研正15曹广民男1963-究高 09员级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1-
0 兰州大学 2011-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6 07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0-
0 兰州大学 2010-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7 07 国 员 研 其它动物究博2012-1马里兰大学2015-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2 07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0-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2-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研 其它遗传究博2014-0西北农林科技大2014-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 学 07 国 员 研 其它草地究博2000-1甘肃农业大学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生态人士
2 12 国 员 43 副 研副16余建青男1962-究高 04馆级 员 副 副 17张发起男1983-研高 12 究级 员 副 副 18曹伊凡男1965-研高 01 究级 员 副 副 19陈文杰男1983-研高 04 究级 员 助 理 20刘瑞娟女1981-研中 11 级究 员 技 其它新闻术学2004-
0 学人士
7 员 武汉大学 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12 资源利用 国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2-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2-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研 其它兽医究学1986-0青海畜牧兽医学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人士
7 院 12 资源利用 国 员 研 其它农学究博2002-0四川农业大学2012-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人士
7 07 资源利用 国 员 植物研 其它遗传究硕2007-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与育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12 资源利用 国 种员 44 高 级副21林丽女1980-工高 01程级 师 副 副 22张波男1979-研高 10 究级 员 高 级副23陈懂懂女1982-工高 12程级 师 高 级副24郭小伟男1985-工高 12程级 师 副 副 25王永翠女1982-研高 06 究级 员 研 其它农学究博2016-0甘肃农业大学2016-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人士
7 07 国 员 研 作物 其它遗传究博2010-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0-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人士育种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资源利用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0-
0 兰州大学 2010-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6 07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4-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7-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6高原生物研究所06 国 员 研 其它生物究博2010-0中国农业大学2010-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信息人士
6 07 国 员 45 副 副 26李来兴男1958-研高 10 究级 员 副 副 27李春喜男1959-研高 12 究级 员 助 理副28李文靖男1983-研高 01究级 员 副 副 29刘伟男1965-研高 04 究级 员 高 级副30陈晓澄女1963-工高 09程级 师 研正31杜岩功男1981-究高 06员级 研 其它生物究学1985-0陕西师范大学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 12 国 员 研 其它植物究学1982-
0 学人士
7 员 青海大学 2012-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07 国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7-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7-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研 其它动物究博2001-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8高原生物研究所12 国 员 技 其它动物术其2001-0青海省委党校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它
6 12 国 员 研 土壤 其它生态究博2011-0中国科学院研究2011-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人士学
7 生院 07 国 员 46 副 副 32张振华女1982-研高 12 究级 员 副 副 33赵娜女1980-研高 12 究级 员 副 副 34周党卫男1973-研高 09 究级 员 助 理 35徐金青女1989-研中 02 级究 员 研正36边疆晖男1964-究高 11员级 37刘明男1975-馆中01员级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2-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2-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研 其它草业究博2011-0中国农业大学2011-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科学人士
7 07 国 员 研 进化 中国科学院遗传 其它植物究博2008-0与发育生物学研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人士学
7 究所 12 国 员 研 其它植物究博2018-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9-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学人士 6高原生物研究所11 资源利用 国 员 研 其它动物究博2001-1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学人士 2高原生物研究所12 资源利用 国 员 技 其它图书术学1998-
0 馆学人士
7 员 兰州大学 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12 国 47 助 理 38曹东男1990-研中 06 级究 员 研正39高庆波男1982-究高 02员级 40焦秀洁女1981-编中10辑级 高 级副41蔡振媛女1981-工高 03程级 师 助 理 42李茜女1986-研中 06 级究 员 研 其它植物究博2018-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6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研 其它植物究博2009-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9-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技 其它植物术硕2009-0南京林业大学2012-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6 07 国 员 研 其它动物究硕2006-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12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3-1西北农林科技大2013-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2 学 07 国 员 48 工 43肖洒男1985-程中 05 级师 副 副 44李以康男1973-研高 05 究级 员 研正45师生波男1963-究高 09员级 助 理 46邹小艳女1983-研中 08 级究 员 47李洪强男1971-技中11师级 助 理 48徐田伟男1988-研中 09 级究 员 技 其它植物术硕2015-0北京林业大学2015-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 07 国 员 研 生理 其它生态究博2016-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人士学 7高原生物研究所12 国 员 研 其它植物究博2011-0甘肃农业大学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学人士
7 12 资源利用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硕2013-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3-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技 术 其它 \人 员 \ 2009-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12 国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7-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7-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49 研正49印象初男1934-究高 07员级 副 副 50马真女1982-研高 02 究级 员 助 理 51贾功雪男1989-研中 11 级究 员 研正52刘宝龙男1980-究高 12员级 研正53周华坤男1974-究高 07员级 研正54李英年男1962-究高 09员级 研昆虫究其它 学人员研 生态究其它 学人员 动物研 遗传究 其它育种人 与繁员 殖学研 植物究其它 学人员研 实验室生态究副主任学人 员研气象究其它学人员 学1956-
0
7 山东农学院 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12 国 博2014-
0 兰州大学 2014-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士
6 07 国 博2016-
0
6 中国农业大学 201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07 资源利用 国 博2009-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9-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士 3高原生物研究所03 资源利用 国 博2004-0中国科学院西北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士 1高原生物研究所12 国 学1987-0北京气象学院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士
7 12 国 50 研正55陈志国男1963-究高 04员级 副 副 56邢睿男1985-研高 02 究级 员 工 57李奇男1983-程中 05 级师 助 理 58迟晓峰男1985-研中 06 级究 员 助 理 59黄小涛男1983-研中 04 级究 员 研正60王海庆男1971-究高 05员级 研 其它农学究硕2002-0西北农林科技大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人士
7 学 12 资源利用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4-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4-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研 其它生态究博2011-
0 兰州大学 2011-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6 07 国 员 研 其它植物究硕2011-0中国科学院研究2015-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 生院 09 国 员 地图 研 学与 中国科学院新疆 其它地理究博2016-0生态与地理研究201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人士信息
6 所 07 国 员 系统 生化研 其它与分究博2003-0中国农业大学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子生人士
4 12 资源利用 国 物学员 51 助 理 61王蕾女1985-研中 09 级究 员 研正62张怀刚男1962-究高 07员级 63宋文珠男1976-其中05他级 助 理 64刘德梅女1983-研中 07 级究 员 工 65王寒冬男1990-程中 12 级师 研正66沈裕虎男1974-究高 10员级 研植物究其它 学人员 研遗传究其它 学人员技术 其它艺术人员 研植物究其它 学人员 研 植物究其它 学人 员 研 细胞 实验室 究 生物 副主任 人 学 员 博2014-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4-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资源利用 国 中国科学院遗传 博1995-1与发育生物学研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士
2 究所. 12 资源利用 国 学1999-
0
7 石河子大学 1999-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07 国 博2013-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3-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资源利用 国 硕2015-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5-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资源利用 国 博2008-
1
2 兰州大学 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12 资源利用 国 52 研正67赵凯男1968-究高 08员级 助 理 68胡林勇男1982-研中 03 级究 员 副 副 69杨永胜男1987-研高 11 究级 员 助 理 70曹俊虎男1972-研中 04 级究 员 研正71窦全文男1970-究高 03员级 研正72陈世龙男1967-究高 12员级 动物研 其它育种究博2005-0西北农林科技大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与遗人士
7 学 12 国 传员 研 其它动物究博2012-1西北农林科技大2012-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科学人士
0 学 12 国 员 研 中国科学院水利 其它土壤究博2015-0部水土保持研究2015-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学人士
7 所 07 资源利用 国 员 研 其它动物究博2013-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3-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学人士 7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植物研 其它遗传究博2002-1南京农业大学2008-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中 与育人士
0 12 资源利用 国 种员 研 其它植物究博1997-0中国科学院植物2008-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中 学人士
7 研究所 12 国 员 53 助 研 理 自然 73钱大文男1990-研中其它地理究博2018-0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01 级究 人士学
6 07 国 员 员 技 74冀银发男1959-技其其它08师它 术\人 员 \ 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12 国 技 75王林男1966-技其其它01师它 术\人 员 \ 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12 国 技 76刘亚青男1963-技其其它03师它 术\人 员 \ 200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12 国 助 技 理 77樊博男1987-工其其它土壤术硕2014-
0 贵州大学 201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12 它程 学人士
6 07 国 员 师 54 助 技 理 78席杏媛女1992-工其其它植物术硕2018-0中国科学院西北2018-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中 01 它程 学人士 6高原生物研究所07 国 员 师 固定人员:指经过核定的属于实验室编制的人员。
不包括在读研究生。
证件类型:只能是身份证、军官证、护照。
出生日期:格式为“年-月” 职称等级: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其它。
实验室职务: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秘书、其它。
工作性质: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研究人员:指承担研究课题并在实验室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的固定人员;
技术人员:指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固定人员;管理人员:指专职负责管理工作的固定人员,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应计入研究人员范围。
最后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它。
学位取得时间:填写格式为:“年-月”。
研究方向:选择或填写该人员对应研究方向。

2.流动人员名单 是否为
序号姓名性别职等称级职称名称工作单位本室实博验士 后 正高 中国科学 1崔骁勇男级教授院大学否 55 正高 中国科学 2何舜平男级研究员院水生所否 正高 华中农业 3兰彩霞女级教授大学否 正高 青海师范 4苏旭男级教授大学否 正高 曲靖师范 5唐利洲男级教授学院否 交通运输正高6王云男级研究员部科学研否 究院 正高 杭州师范 7吴雁女级教授大学否 中国科学正高8杨元合男级研究员院植物研否 究所 正高 四川农业 9张连全女级教授大学否 正高 四川农业 10周光斌男级教授大学否 56 副高 洛阳师范 11付鹏程男级副教授学院否 副高 北京农学 12韩俊男级副教授院否 副高 中国农业 13邵新庆男级副教授大学否 中国科学 副高 院地理科 14宋明华女级副研究员学与资源否 研究所 中国农科 副高 院北京畜 15张路培男级副研究员牧兽医研否 究所 流动人员:指在本实验室做博士后以及编制不在实验室、到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或进行开放课题研究的人员,不包括临时聘请的仪器设备维修人员、来室使用仪器但不参加实验室研究的人员及在读研究生等。
57
3.实验室研究单元 序号研究方向学术人带头其它固定单人员名 林恭华,张存芳, 张瑞娜,杨其恩, 张堰铭,曲家鹏, 罗晓燕,余建青, 曹伊凡,陈文杰, 杨其恩,刘瑞娟,张波,边 极端生境下生物适应机制与基因资源
1 曲家鹏,疆晖,师生波,贾 利用 沈裕虎功雪,刘宝龙,陈 志国,王海庆,王 蕾,张怀刚,刘德 梅,王寒冬,沈裕 虎,杨永胜,窦全 文 张同作,连新明,田菲,张良志,张发起,王永翠,李来兴,李春喜,李张同作,文靖,陈晓澄,周2高原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机制赵凯,陈党卫,刘明,曹东,世龙高庆波,蔡振媛,肖洒,印象初,邢睿,迟晓峰,宋文珠,赵凯,陈世龙 58 张法伟,赵新全, 徐世晓,赵亮,姚 步青,陈立同,罗 彩云,曹广民,李 红琴,林丽,陈懂 懂,郭小伟,刘伟, 杜岩功,张振华, 赵新全, 赵娜,焦秀洁,李
3 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 杜岩功, 茜,李以康,邹小 周华坤 艳,李洪强,徐田 伟,马真,周华坤, 李英年,李奇,黄 小涛,胡林勇,曹 俊虎,钱大文,冀 银发,王林,刘亚 青,樊博,席杏媛
4.重要人才情况 中国
科学院 院士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长江学者 姓印象初 名 数 量
1 0
0 0
0 请依次列出相应的固定人员姓名,合计处列出合计的人数。
万人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尖年人拔才
0 0
0 5.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序号 研究方向 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要求是本实验室固定人员。
59 参加人员 获批年份
6.研究生培养情况 在读硕士一览表 序号
姓名导师姓名入学时间获奖 获奖 获奖 1王英芳王海庆2016-09
2 舒楷杜岩功2017-08 3朋措吉李以康2017-08 三好学4张光茹李英年2017-08生 三好学5张晓玲徐世晓2017-08生
6 陈昕 赵亮2017-08
7 张骞周华坤2017-08 三好学8张雨陈世龙2017-09生 9权有娟陈志国2017-09 10刘博窦全文2017-09 11王智华高庆波2017-09 12李响刘宝龙2017-09 三好学13余义博曲家鹏2017-09生 14孔豆豆沈裕虎2017-09 15贺珍杨其恩2017-09 16安晓宇杨其恩2017-09 17李晓慧赵凯2017-09 18辛莹杜岩功2018-08 19周春丽李以康2018-08 20康生萍徐世晓2018-08 21陈白洁张振华2018-08 22杨晓渊周华坤2018-08 23李想陈志国2018-09 24陈佳萍连新明2018-09 三好学25赵硕刘宝龙2018-09生 26钟亮曲家鹏2018-09 60 27雷雨晴王海庆2018-09 28袁锐王永翠2018-09 29陶海萍杨其恩2018-09 30周让让张波2018-09 31余静雅张发起2018-09 32叶发慧张怀刚2018-09 33宋鹏飞张同作2018-09 34 张宇 赵凯2018-09 35程庭峰周党卫2018-09 36王云英曹广民2019-08 37罗方林李英年2019-08 38王春雨李英年2019-08 39耿远月徐世晓2019-08 40魏瑶张振华2019-08 41霍莉莉赵亮2019-08 42佘延娣周华坤2019-08 43陈慧青边疆晖2019-09 44李强陈世龙2019-09 45陶小燕窦全文2019-09 46马小磊高庆波2019-09 47王东连新明2019-09 48朱红娟曲家鹏2019-09 49李晓兰沈裕虎2019-09 50周晓楠王海庆2019-09 51刘菲王永翠2019-09 52王菲晨杨其恩2019-09 53 陈红 张波2019-09 入学时间:格式:年-月。
获奖:院百篇优博、院长特别奖、院长优秀奖。
在读博士一览表 序号姓名导师姓名入学时间获奖 获奖 获奖 1马晓东陈世龙2014-09
2 马力徐世晓2015-08
3 柯浔曹广民2016-08 4刘宏金徐世晓2016-08 5尚国珍边疆晖2016-09 61 6闫荣格杨其恩2016-09 7李双杨其恩2016-09 8王国文杨其恩2016-09 9孙雪梅张怀刚2016-09 10覃雯张同作2016-09 11付海波张堰铭2016-09 12祝景彬李英年2017-08 13杨元罡边疆晖2017-09 地奥二三好学14李彦陈世龙2017-09生等奖学 金 15张晓娜杨其恩2017-09 16李云张怀刚2017-09 17高红梅张同作2017-09 18吴彤张同作2017-09 19范超张堰铭2017-09 20丁宁赵凯2017-09 地奥
三好学国家奖 21戴黎聪曹广民2018-08生 等奖学学金 金 22王循刚徐世晓2018-08 23马丽周华坤2018-08 24郭婧周华坤2018-08 25吴学琴边疆晖2018-09 26曹倩陈世龙2018-09 27高雪杨其恩2018-09 28王玉军杨其恩2018-09 29刘韬张怀刚2018-09 30刘道鑫张同作2018-09 31江峰张同作2018-09 32汪海静张同作2018-09 33周秉正赵凯2018-09 34李雪赵凯2018-09 35林丽曹广民2019-08 36张中华周华坤2019-08 62 三好学37夏铭泽陈世龙2019-09生38伍仕鑫杨其恩2019-0939甘晓龙张怀刚2019-09 三好学40张婧捷张同作2019-09生41程琪张堰铭2019-0942唐显江张堰铭2019-0943张志超赵凯2019-09 序号 姓名 1李超峰 2刘瑞娟 3乔鹏海 4蔡振媛 5汤永涛 6刘思嘉 7田得红
8 候楚 9夏铭泽 10 吴锦 11路兴旺 12贾留坤 13 罗谨 14苗紫燕 15谭春桃 16毛成志 17李永昌 18甘晓龙 19迟翔文 20马德昭 21贺福全 22张中华 学历 博士博士博士博士博士博士博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硕士 当年毕业研究生一览表导师姓名 陈世龙窦全文张同作张同作赵凯赵凯赵凯边疆晖陈世龙陈世龙窦全文高庆波李英年连新明曲家鹏沈裕虎杨其恩张怀刚张同作赵凯赵亮周华坤 获奖 三好学生 63 第四部分承担任务及经费
1.承担任务一览表 序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号 食物蛋白质含量 1.1对高原鼠兔种群基金委暴发的效应激励 青藏高原隆起对 高原北部周边
2.2种特有鱼类种群基金委演化和分布格局 的影响 封育对三江源退 化草甸关键生态 3.3功能恢复的影响基金委及封育年限的优 化 高原鼠兔生活史
4. 对策与个性特征
4 基金委 对气候变化的响 应 单个型精原细胞 特异性转录因子 5.5Tbr2调控小鼠精基金委原干细胞命运决 定的分子机制 药物基因组学数
6. 据的整合和深度
6 基金委 学习模型与算法 研究 基于EST-SSR变异的青藏扁蓿豆 7.7(Medicago基金委archiducis-nicolai)环境适应机制解析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面上项目面上项目面上项目面上项目面上项目面上项目 开始结束总经费时间时间(万元) 2019-2022-600112 2019-2022-600112 2019-2022-610112 2018-2021-560112 2018-2021-600112 2017-2020-480112 2017-2020-600112 本年度 实到经负责人 参与 负责人 费(万类别 类型 元) 33固定员人边疆晖主负要责 33固定员人赵凯主负要责 3.05固定员人李英年主负要责25.2固定员人曲家鹏主负要责27固定员人杨其恩主负要责19.8固定员人王永翠主负要责 27固定员人王海庆主负要责 64 高原鼠兔生活史
8. 对策与个性特
8 基金委 面上项目2017-2020- 56 征对气候变化的 0112 响应 高寒草甸氧化亚
9. 氮排放特征对
9 基金委 面上项目2017-2020- 59 不同种类硝化抑 0112 制剂响应 增温降水实验的 10.10统运水行分及过生程态的系测基金委面上项目200116-201220-60定 高原鼠兔肠道菌 11.11群苦组马成豆及素功化能合对物基金委面上项目200116-201220-62的响应 寄生物与捕食对 12.1根田鼠种群死亡基金委面上项目2016-2019-63 2率的协同作用 0112 高原极端环境下 13.1鱼类的趋同进化基金委面上项目2016-2019-65 3研究 0112 实验增温下高寒 草甸植物功能 14.1多样性与功能冗基金委面上项目2016-2020-62 4余对群落稳定 0112 性的影响 15.1牧草谱系多样性基金委面上项目2015-2019-64
5 0112 维甲酸代谢调控 16.16高胞原分鼠化兔的精作原用细机基金委青年科金学基200118-201220-26 制 裂腹鱼类心血管17.1 青年科学基2018-2020- 7系型统的低分氧子适基应础表基金委金 011221 基于系统发育和 18.18功草能甸性空状斑的植高被寒恢基金委青年科金学基200118-201220-22复过程研究 22.4固定员人曲家鹏主负要责23.6固定员人杜岩功主负要责4.25固定员人张振华主负要责15.5固定员人张堰铭主负要责2.54固定员人边疆晖主负要责3.25固定员人赵凯主负要责12.4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3.02固定员人姚步青主负要责12.11固定员人贾功雪主负要责9.78固定员人田菲主负要责8.8固定员人马真主负要责 65 典型土地利用类 型高寒草地植 19.1物功能多样性演9变与对生态系统碳储量效应研 究 基于同位素示踪 的高寒草甸碳20.2氮分配格局对草 0毡表层加厚的 响应 构件属性演变对 21.2高寒草地水源1涵养功能的影响及发生机制 22.2农田植被科考研
2 究 23.2青海高原植物多3样性的变化 24.2牦牛饲养设施化4技术应用与示范 三江源国家公园 体制试点区社会25.2经济和生态功能 5协同提升技术与 管理体系示范 26.2科技基础资源调
6 查 全球变化对生态 27.2脆弱区资源环7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三江源区退化高28.2寒草地恢复的 8关键过程 退化高寒草甸生 29.2态系统恢复技9术体系的和专家决策系统构建 三江源区适宜草 30.3畜均衡生产模
0 式 31.3典型区域牧草营1养时空变化 基金委 基金委 基金委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 青年科学基2018-2020- 金 0112 青年科学基2018-2020- 金 0112 重点项目2017-2020011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901 201901 201807 202212 202212 202112 国家重点研2017-2020发计划0706 国家重点研2017-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66 22 25 3305204292515029078.85505050131 8.8固定员人李奇主负要责 10固定员人郭小伟主负要责 110.04固定员人曹广民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沈裕虎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陈世龙主负要责8.3固定员人张瑞娜参与 61.5固定员人张同作主负要责58固定员人曹广民主负要责25.1固定员人李英年主负要责6.8固定员人李英年主负要责10固定员人马真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胡林勇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李奇主负要责 增温和放牧对高32.3寒矮嵩草草甸 2生态系统的影响 退化高寒湿地近 33.3自然恢复及生3态功能提升技术与示范 轻\中度退化草甸近自然恢复 技术、重度退化34.3草甸人工干预 4引导、群落配置 技术研发和示 范 35.3生态衍生产业整5合及评价 农牧交错带生态36.3产业技术与新兴 6产业培育 牦牛繁殖调控机37.3制和高效繁育技 7术体系构建 三江源区退化高 38.3寒草地恢复的8约束机制及恢复潜力 39.3草地生态系统与9生态畜牧业 动物标本标准化 40.4整理与数字化表
0 达 41.4小麦增产培优品1种的精准设计 42.4小麦增产培优品2种的精准设计 引领型作物的重 43.4新设计与快速驯
3 化 三江源国家公园 44.4草地生物多样性4保育及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技术 科技部科技部 科技部 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科技部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19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19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国家重点研2016-2020发计划0112 科技基础资2019-2024源调查项目0909 其它2019-20190112 A类先导专2019-2024- 项 1110 A类先导专2019-2024- 项 1110 A类先导专2019-2024- 项 1110 A类先导专2019-2023- 项 0112 62.556.25 145 145290183554901.510452452452268.2 0固定员人罗彩云主负要责7.88固定员人姚步青主负要责 35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56.39固定员人赵亮主负要责40.8固定员人赵凯主负要责78.5固定员人杨其恩主负要责7.5固定员人张振华主负要责 0固定员人赵新全主负要责10固定员人陈晓澄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王海庆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刘宝龙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窦全文主负要责68.93固定员人张同作主负要责 67 三江源国家公园 45.4草地-食草动物5管理的调节技术及区域耦合模式 三江源国家公园 自然-社会-经济46.4系统可持续管理 6模式与绿色发展 路径 高寒草地恢复的47.4资源配置模式及 7适应性管理 甘青地区主要家48.4养动物背景数据 8采集和样本收集 三江源国家公园 49.4生态系统评估与9可持续管理集成示范 青藏高原“种草50.5制草养畜”关键 0技术研发与示范 基于硝化抑制剂51.5提升高寒草甸生 1产功能 三江源国家公园52.5典型草地稳定性 2及承载力 结合遥感和地面 53.5监测的祁连山南3坡高寒草地演变过程及特征分异 青海湖裸鲤盐度 54.5适应的遗传学机
4 制 青藏高原小哺乳55.5动物适应性进化 5(种群微进化) 祁连长毛牦牛繁 56.5育技术集成与示
6 范 不同区域草牧业57.5发展的关键技术 7研发 中科院 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中科院 A类先导专2019-2023- 项 0112 A类先导专2019-2023- 项 0112 A类先导专2018-2023- 项 0312 A类先导专2018-2023- 项 0312 A类先导专2018-2023- 项 0312 其它2019-20200106 其它2019-20210512 其它2019-20210312 其它2019-20210212 其它其它其它其它 2019-20220112 2019-20210112 2019-20200112 2019-20200106 68 310.75 389.85576135523.31005050155220015035 70固定员人徐世晓主负要责 88固定员人赵亮主负要责 90.75固定员人杨其恩主负要责25.99固定员人田菲参与68.53固定员人张同作参与 60固定员人张怀刚主负要责15固定员人杜岩功主负要责20固定员人陈懂懂主负要责5固定员人钱大文主负要责20固定员人田菲主负要责75固定员人张堰铭主负要责60固定员人杨其恩主负要责21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放牧对青海湖流58.5域草地生产力影中科院 8响的定量研究 其它2019-2021-150112 敦煌洪水资源化59.5利用与生态治中科院 9理试验示范 其它2018-2019-400112 青藏高寒区退化60.6草地恢复技术中科院 0集成与应用 其它2018-2019-2400112 基于个性特征筛 61.6选藏羊优良个中科院
1 体 其它2017-2020-150112 三江源退化高寒 62.6草甸恢复过程中科院2中的水分效应研究 其它2017-2020-50112 基于核质互换技63.6术探索牦牛低中科院 3氧适应机制 其它2017-2020-50112 64.6藏羊优良个体的中科院4筛选 其它2016-2019-521012 RNA甲基化调65.6控精原干细胞微 5环境建立和维持的机制 中科院 其它2017-2020-150112 基于核质互换技66.6术探索牦牛低中科院 6氧适应机制 其它2017-2020-150112 67.6小黑麦结实率性中科院7状遗传位点分析 其它2019-2021-150112 基于叶绿体基因 68.6组肉果草属及其中科院8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研究 其它2019-2021-150112 69.6武威农业站西北中科院9院补贴 其它2019-2019-300112 70.7海东农业站西北中科院0院补贴 其它2019-2019-300112 青海省长江源样 71.7区哺乳动物红外其它部委课题2019-2019-25 1相机观测 0112 5固定员人黄小涛主负要责12固定员人李以康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15固定员人曲家鹏主负要责 5固定员人杨永胜主负要责 5固定员人张瑞娜主负要责15固定员人曲家鹏主负要责5固定员人贾功雪主负要责 5固定员人张瑞娜主负要责15固定员人曹东主负要责15固定员人迟晓峰主负要责30固定员人沈裕虎主负要责30固定员人李春喜主负要责23固定员人连新明主负要责 69 青海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问题前 72.7期研究—青海省其它2“十四五”时期建设国家公园示范 省重大问题研究 青海省2018年草原生态保护补 助奖励政策和 73. 72019 年农牧民补 其它 3助奖励政策委托 第三方开展绩效 评价项目 青海湖裸鲤盐度74.7耐受表型及其遗其它 4传基础 苦马豆素调控高 75.7原鼠兔肠道菌群其它5促进白色脂肪褐色化的研究 三江源国家公园 76.7野生动物保护与其它6管理技术集成研究 基于组学数据的 77.7鼢鼠亚科系统发其它7育及优异基因挖掘 三江源区代表性78.7动物基因资源保其它 8护与应用 青海省祁连山区 山水林田湖生态 79.7保护修复试点—9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与调查项目 其它 (鸟类) 青海省祁连山区 山水林田湖生态 80.8保护修复试点—0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与调查项目 其它 (鱼类) 其它2019-2019-250305 17.5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0-651101 65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1-450112 其它2019-2021-350112 45固定员人田菲主负要责35固定员人张良志主负要责 其它200119-201221-200150固定员人张同作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0-350112 35固定员人蔡振媛主负要责 其它200119-201221-10001000固定员人杨其恩主负要责 其它200119-201220-99.699.6固定员人张同作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0-950112 38固定员人赵凯主负要责 70 81.8珍稀濒危野生动其它1物雪豹保护项目青海曲麻莱德曲 82.8源国家湿地公园其它2建设项目 现代生物技术支83.8撑下的高原农牧其它 3业综合发展潜力评估 青藏高原高寒牧84.8区牦牛的畜产品其它 4碳足迹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苦马豆素调控高85.8原鼠兔肠道菌群其它 5促进白色脂肪褐色化的研究 桃儿七鬼臼毒素86.8合成途径解析和其它 6关键酶基因转化植物研究 以废旧毛纤维为原料的可降解无87.8纺布在人工重建其它7恢复草地中的应 用研究 模拟增温下高寒88.8草甸植物群落组其它 8成与物候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多稳态高寒草甸89.8关键水文过程其它 9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机制 青海省海南州优质饲草高产栽90.9培和适宜性人工其它0草地优化建植关键技术研究 海南州三江源建91.9设三期工程前其它 1期调研 其它2019-2020-750112 其它2019-2020-580112 其它2019-2020-500112 70固定员人连新明主负要责46.4固定员人连新明主负要责 30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1-200112 20固定员人徐田伟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1-350112 35固定员人张良志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1-350112 35固定员人李以康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1-350112 35固定员人张振华主负要责 其它2019-2021-500112 50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其它2018-2020-350112 0固定员人杜岩功主负要责 其它2018-2020-2000112 0固定员人姚步青主负要责 其它2018-2019-160112 0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71 青海省海南州林 92.9木种质资源普其它
2 查 三江源区高海拔 93.9城镇造林绿化其它3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青海省海南州生 态环境保护和94.9对策建议、生态其它 4畜牧业发展模 式研究 碳氮模式元素分95.9析仪的改造与其它 5功能提升 饲养方式对藏系 羔羊生长性能, 96.9肉品质和瘤胃微其它6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西部之光 盘羊与绵羊间杂 97.9种优势的形成其它7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三江源典型区域 98.9高寒草地主要其它8可食牧草营养时空动态 99.9藏羚集群产羔与其它9其传播、感染寄 基于个性特征与 100. 1RNA-seq 技 术 0的藏羊生长发育其它 0关键基因筛选 省千人计划-藏 101.羊个1性特征与 0繁殖的关联性研其它
1 究 102.省千1人计划-退0化高寒湿地植2被恢复研究 其它 其它2018-2019-84.960112 其它2018-2021-2900112 0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 其它2018-2020-460112 其它2018-2020-300112 0固定员人周华坤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林丽主负要责 其它2018-2020-150112 5固定员人徐田伟主负要责 其它2017-2019-200112 其它2017-2019-200112 其它2017-2019-400112 其它2017-2019-400112 其它2017-2019-200112 其它2017-2019-200112 0固定员人贾功雪主负要责 0固定员人陈懂懂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曹伊凡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曲家鹏主负要责 0固定员人曲家鹏主负要责0固定员人姚步青主负要责 72 三江源生态保护103.和建1设二期工 0程退化草地恢复其它

标签: #seo #seo #比较好 #培训班 #网站建设 #关键词 #关键词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