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产品升级市场升温,热水器哪个牌子好电热水器排名

热水器 6
82017年5月3日星期
产经 夏季来临,销售迎来小高峰—— 热水器:产品升级市场升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雷 在家电市场整体销售平稳 的大背景下,热水器市场却不断 升温。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产品 不断向高端化发展,销售市场向 三四级市场下沉,热水器的增长 势头有望继续保持。
与此同时, 主打舒适健康、绿色环保、人工 智能概念的新产品将继续推动 产品升级换代—— 在家电市场整体平稳的情况下,近
几个月热水器热销态势明显。
来自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热水器线上市场零售量规模达225.3万台,同比增长39.8%,零售额为28.2亿元,增幅达41.6%。
市场快速扩容 热水器市场火热,引发了家电业的普遍关注。
近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指导、中国家电网等主办的“2017中国健康热水器行业高峰论坛”,对热水器行业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研讨。
与会者认为,热水器产业出现高增长态势,得益于宏观环境、政策利好以及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等多方面积极因素的集中释放。
“2016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升温,对新增家电消费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蔡莹表示,各地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为市场提供了增量空间。
奥维云网副总裁郭梅德则认为,“煤改气”“煤改电”等政策红利的释放,对热水器市场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伴随热水器市场快速扩容,从产品到渠道的结构性变化也在凸显。
中高端产品销售比重持续上升。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2500元以上价格段电热水器销售占比从2015年的13.78%提升到2016年的17.00%;2500元以上价格段燃气热水器销售占比从2015年的42.05%提升到2016年的48.49%;60升以上电热水器销售占比从43.33%提升到47.74%;12升以上燃气热水器销售占比从46.10%提升到62.65%。
对于热水器热销势头能否持续,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蔡莹提醒,2016年热水器行业增势喜人,不过2017年一季度市场增幅开始趋缓。
近期,各地区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出台,将间接影响新增家电需求的放量。
此外,热水器品牌市场竞争加剧、节能环保门槛提高、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这些都考验着热水器企业驾驭与化解风险的能力。
技术不断升级 在京东家电厨卫采销部总经理孙志涛看来,社会新兴主力消费群体对品质的要求,推动着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随着线上产品的结构升级,加上电商对三四级市场甚至农村市场下沉力度的加大,热水器在线上的增长势头仍会保持。
来自龙头企业的代表对热水器行业发展多持乐观态度。
他们认为,近期的房地产调控和原材料涨价未必是坏事,这有利于提升产品档次,将假冒伪劣产品淘汰出局,进一步加快行业洗牌速度,形成健康良性的行业发展大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无论是整体家电市场还是热水器产品,消费升级带动产品结构升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
从发展趋势看,热水器产品正朝着健康化、舒适化、智能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中怡康数据显示,近3年来,13升及以上大出水量燃气热水器产品加速扩 容,60升及以上的大容积电热水器产品持续放量,超薄机身、钻石切割等艺术化外观崭露头角。
此外,随着远程控制、语音控制等模块功能的加入,热水器智能化产品不断渗透。
中怡康品牌中心总经理左延鹊表示,我国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未来热水器产品的发展应该聚焦于用户体验的完善,根据区域环境、消费需求、使用场景等特点开展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健康仍是卖点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洗浴体验的关注度不断攀升,更加重视洗浴用水是否存在铁锈、余氯、细菌、重金属等物质,一些传统热水器易生水垢等问题也引发吐槽。
在此情况下,健康家电消费商机凸显。
业内专家预计,2017年“健康”类热水器将继续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超过60%。
据中怡康统计,目前健康型电储水热水器品牌已达20个,在售机型236款。
围绕健康卖点,热水器龙头企业对产品不断优化升级。
“用户洗浴诉求已经发生变化,主打健康舒适正在成为热水器行业的新风口。
”中国家电网总编辑吕盛华表示,市场的扩容吸引了更多参与者,但行业的转型升级、市场的优胜劣汰也将加速。
为更好地引导热水器产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去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修订了热水器产业技术路线图,并在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家用热水器产业技术路线图(2016年版)》。
该路线图对热水器的安全可靠性、能源效率、绿色环保设计、舒适健康功能、产品结构升级、建筑一体化、智能化以及先进制造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指标。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希望,热水器企业能够在新版路线图的引导下,做好产品技术创新工作,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企业要真正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推动产品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提升生活品质的诉求。
生态系统薄弱核心技术欠缺 虚拟现实产业当去“虚火” 本报记者黄鑫实习生许菲 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度第一届中国虚拟现实商业价值发展论坛上,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胡春民表示,今年,随着产品促销、内容丰富等因素,虚拟现实市场销量将有更大的增长。
据赛迪顾问预测,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
“2016年是虚拟现实消费元年,因为行业出现了很多消费级产品。
201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出货量是30万台,销量处于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各市场调研机构都看好虚拟现实的产业前景。
高盛预测2025年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花旗集团预测2035年达万亿级市场。
”胡春民说。
赛迪顾问虚拟现实行业分析师侯云仙分析说,2016年是虚拟现实产业化元年,这一年市场上有三款明星产品上市,硬件的相对成熟带动了整个市场快速发展。
2017年到2020年,虚拟现实市场将处于快速发展期,会出现爆款应用,进而带动产业下一轮飞速发展。
如何占领产业制高点?“最主要就是标准,中国也正在制定相关标准。
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日前制定并发布了头盔的标准,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胡春民透露。
但多位专家坦言,中国目前的虚拟现实产业生态系统仍相对薄弱。
胡春民表示,虚拟现实产业生态体系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是产业本身,包括设备采集、显示输入硬件开发的工具、操作系统平台等等;第二是行业应用。
目前,中国在整个产业体系中更偏重于行业应用,但在硬件如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方面比较薄弱。
“硬件和软件方面我国比较薄弱。
国内应用面虽然广,但内容支撑力不够,服务也是各自为战。
虚拟现实产业生态系统薄弱,也意味着现在以及未来新厂商还有机会切入这块蛋糕,预计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将达到近千亿元规模。
”侯云仙说。
近年来,全球一些科技巨头都已切入虚拟现实产业,2016年全球投融资规模达23.2亿美元。
与2015年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硬件赶超别的门类,占比由19%提升到38%。
从国内看,201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融资额为49.8亿元,规模快速增长。
“资本的野蛮生长阶段已经过去了。
”侯云仙分析说,从产业链环节来看,应用开始赶超硬件,流向硬件端的资本明显减少,流向应用和内容制作的资本明显增加。
应用投资占比由2015年的28%上升到46%。
游戏仍是最大领域,其次是视频。
在企业级应用中教育融资最突出。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虚拟现实产业的投资重点仍是由硬件向内容演进。
目前国内虚拟现实技术专利比较少,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从业人数、标准和层次来说,国内并未落后太多。
但是,国内虚拟现实产业都争先恐后追逐变现价值,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将变成加工市场,丧失本身优势。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全国第三批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也随之正式启动建设,成为四川唯一坐拥国际空港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自贸核心承载区。
双流的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继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之后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优势突出双流受到资本青睐 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总面积34.01平方公里,涵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和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三大功能板块,是四川自贸试验区面积范围最广阔、区位优势最明显、产业基础最扎实、口岸功能最成熟的核心区域。
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拥有中西部较为发达的集航空、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和幅员广阔的物流经济腹地;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已实现与全省海关口岸一体化通关;坐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快件中心、5大指定口岸及3大货站等国际优势平台;享受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天府新区建设等叠加政策优势……双流已成为英才汇聚、名企云集的投资热土。
在今年4月1日“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设启动仪式”上,双流再次受到资本青睐,分别与四川航空、金石租赁等25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近180亿元,自贸区建设强势开局。
特色鲜明做强“自贸+空港”产业体系 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所包含的三大功能板块中,其中航空港板块 园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内初步形成了以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和以航空枢纽服务、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口岸贸易等为代表的临空服务业产业体系。
下一步,围绕临空自贸经济,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将以“自贸”+“空港”为特色,大力发展民用航空、金融服务、跨境电商、口岸贸易、供应链物流+金融、保税加工制造、国际旅游、保税文化等八大临空自贸高端产业。
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内陆自贸高地 双流区与四川航空等25家企业签约,总投资近180亿元 将主要依托双流机场国际空港优势,发展民用航空、供应链物流+金融、跨境电商、口岸贸易、国际旅游等临空产业,建设中西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国际交流的展示窗口;综保区板块将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制造、保税维修、保税文化、保税物流、融资租赁、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自贸产业;西开区板块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
目前,依托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 对自贸区建设的探索,双流早已迈出了创新的步伐。
2015年,双流区就通过开展“一报一审”模式改革,为企业节约成本30%;通过实施“三个一”通关、安检前置和政府购买口岸公共服务,使成都成为继北上广深后第5个实现机场“空侧”资源开放的航空枢纽城市,最大限度提升了口岸活力。
当前,围绕国际空港口岸和综保区通关机制创新,双流将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原则,重点做好空港集中查验区建设,实现口岸监管机构跨部门联合监管,促进通关货物“快验快放、优进优出”,推动区域口岸通关和监管服务机制改革。
同时,复制上海、天津等“1+3”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促进更多国际资本自由进出;组建完善“一带一路”法律联盟服务中心,营造透明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并积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塑造一支“熟悉政策、懂得规则、了解市场、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将坚持以创新为核心、以规划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致力打造营商环境优越、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创新创业活跃、产业实力雄厚的内陆自贸发展引领示范区和内陆自贸高地。
双流综保区第一家跨境电子商务O2O体验中心—EAF国际直采跨境购体验中心 双流综保区西卡口全景 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 成都双流创业中心·广告

标签: #房子 #好用 #哪个国家 #中国 #牛排 #主机名 #域名 #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