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电磁炉十大排名是哪些

十大 3
2015年12月21日星期
周 刊纵横思想前沿推进改革创新 主编:储召生编辑:李薇薇特约编辑:张运设计:王星舟电话:010—82296650QQ群:119117876邮箱:gaojiao6@ 09 高教观察 创新人才培养须加大文化多样性教育 ■王玲 当今,全球治理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变革点,过去世界贸易的规则标准由发达国家中几个甚至一个制定,但现在国际秩序、规则不能再由个别国家说了算。
所以金砖五国的大学校长讨论创新、变革和责任非常有意义。
在全球治理变革过程中,推进经济全球化状态下的文化多样性非常重要。
这不是挑战西方和发达国家,而是让世 界更公平,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共同的公平的机会,打造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其中,大学的重要责任就是推进文化的多样性。
首先,金砖五国大学及世界各国之间合作必须立足经济全球化的开放视野,并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谈包容、合作、共荣。
其次,创新需要多样性的文化。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国家创新体系。
新的创新体 系构成知识经济的基本存在方式,这种创新体系首先是行为者的不同,包括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生活方式的人。
然后是纵向的不同,包括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等等。
各种不同要素如大学的人才培养、科研以及工程实施、产品开发、市场需求等之间互相交流和碰撞,正是由于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市场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新的创新体系,所以金砖五国大学联盟应该包括科研机构、企业、市场、金融等要 素。
如此才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寻找到公平的各国都能够接受的方式。
再其次,金砖五国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推进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和五千多年的历史。
什么凝聚了中国?是文化。
我们有传承千年的文化、理念及语言,正是此种民族凝聚力,使中国克服了很多困难,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文化也广泛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产生了人类都能够接受的多元文化及新的价值观, 即公平、平等、包容、合作共赢。
对外经贸大学有三千多留学生,他们 来自一百多个国家。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每年暑期,学校从国外聘请近百名高水平外教给学生上课并计入学分,到国外学习和实践的本科生超过35%。
学生在美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国际赛事中摘金夺银。
学校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在学生中进行多样文化教育。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本文摘自其在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的讲话) 高端视点 “东方剑桥”的一流故事 特邀主持人:单泠特邀嘉宾:陈云敏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 随着全国“两院”院士增选名单的公布,“双一流”建设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然而,如何定位自身,着力特色建设,怎样的目标才算“一流”?国内外专家对此依旧众说纷纭。
本文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话题,问道“一流故事”里的共性内涵…… 围绕“一流的事”发展价值导向 思考:今年10月,《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浙大工程类专业名列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
有人说工学在浙大是“长兄”,具有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
实际上,浙大工科取得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广泛的包容并蓄中不断积攒着力量的。
主持人:最新一期世界大学排名刚刚出炉,浙大工程类专业榜上有名,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排名的? 陈运敏:我认为没有必要过于在意排行指标。
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浙大去年是第
八,今年是第
四,这说明浙大的工程学科发展很快。
但究竟是不是世界第四?不同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不一样,在其他排行榜上也许不是这样。
知道什么叫做一流,才有可能做到一流。
李约瑟曾说浙大是“东方剑桥”,但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能否拿出自己与“东方剑桥”相匹配的贡献?简而言之,浙大到底对科学与技术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为此,我们工学部的9个院系正在对学科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回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浙大对当时的工程技术科学的贡献是什么?”双水内冷发电机、单晶硅、石墨烯……每当我们提到这些,一流大学的伙伴马上就会认同。
也只有此时,我们谈“东方剑桥”才有意义。
主持人:在建设“一流工科”的过程中,有哪些共性理念值得借鉴? 陈运敏:在USNews的排行榜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排名第
二。
该校诺贝尔奖获奖者占据所有诺奖得主的十分之
一。
另外,该校工程科学在工业界有很强的影响力,全球有800多家一流企业都与该校有十分紧密的合作。
在师资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能把基础研究做得很好,又在工业界很有影响力,一定有一些重要的内涵存在,比如说,做“一流的事”。
事实上,麻省理工做了很多堪称“一流的事”。
如青霉素的首次化学合成、阿波罗空间计划惯性导航系统等。
浙大的工学发展到现在,也秉持同样的理念。
关于怎样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程学科,我觉得就是要做“一流的事”。
人类科技史上的“第一”往往都具有这样的共性:一是有非常强的社会需求,二是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
这可以理解为“一流的事”的两个属性。
寻找工程学科建设的“共性内涵” 思考: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去思考什么叫真正的一流。
如果在思考和讨论事情的时候,只着眼于争资源,那是土豪模式。
此外,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一流的事”形成自己的价值导向,既不能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也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主持人: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过程中,高校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趋势? 陈运敏:浙大的土木工程六个方向中,如果有两个能做到世界一流,浙大的土木工程就是世界一流。
学科发展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管理体制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
所以,高校的管理决策层应该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一流还要靠教授做出来,但什么样的教授去做,做什么东西,是要去 认真思考和引导的。
在师资建设方面,我觉得现在最大的 问题不是引进不来一流的教师。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能否创设一片小环境,让他们能安安静静地做学问。
人才引进要更多从学科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人才队伍的架构。
主持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您认为工科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运敏:在人才培养方面,清晰地梳理工程教育中课程体系的层次非常重要。
所谓一流大学,不光是教师研究的课题是前沿的,它的教学计划也必须是一流的。
我认为工科学生课程体系应该有三个层次:第
一,作为大学生的课程;第
二,作为工程学科学生的课程;第
三,工科具体专业的课程。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要考虑哪些是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通识”。
学生少学一门专业课关系不大,日后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补;但如果没学过电路设计这一类型的“工科通识课”,在知识结构上就缺了一块,这样的人才将来想成为大师也是很难的。
理论和应用“连成一条线” 思考:如果社会发展没有进入到城市化阶段,就不会需要高楼,那么去研究怎么造500米、1000米高楼就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在学科建设中,有强大的社会需求的事,却不一定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科“一流的事”确定一个价值标准。
既不能做完基础研究后发篇文章就完了,也不能只做纯粹的技术开发。
主持人:在工程研究领域,应该怎样实现发展科学理论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平衡? 陈云敏:在一些高校,评职称主要看申报材料中的论文,发了多少文章,有多少个发明专利,得过几个奖等。
论文体现的是基础研究,专利体现的是技术研发,获奖情况则能反映出工程应用的情况。
但是,这三个要素有可能错位。
我们现在所谓的评价,就是要将科学理论与工程应用连成一条线。
所以,浙大提出在递交教授评审材料时,除了这些指标性的素材之外,还建议老师把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等写成一个3000字以内的“科学故事”。
这样,评委就能可以判断研究状态是不是形成了一条线。
今年工学部一共有20多位教师申请正高职称,我们希望每人都能递交一篇这样的“述职”。
我相信“一流的事”一定是原创性的。
就像屠呦呦拿了诺贝尔奖,她做得非常漂亮的事就是巧妙地利用乙醚提炼青蒿素。
我们不能够拘泥于简单解决技术问题,更要知道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主持人:对于当前我国的工程教育,您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 陈云敏:工程学科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是设计能力。
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通过设计作用于产品,创新也是通过设计来实现的。
在工程教育中,要加强设计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本科一年级开始到四年级,设计的方式和对象可以不一样,有所递进。
一年级可以做通识的设计,四年级做更加专业化的设计。
我曾问过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英国学生好在哪里?其实我是想知道,中国学生弱在哪里?他说,英国学生在做需要探索的事情方面比较强,中国学生擅长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做有唯一解的事情。
课程体系需要增强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训练。
出题比解题难,因此,应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去解。
而我们很多课程还停留在给出标准答案的阶段。
中国 在立题和破题间攀登“一流高峰” 高 校 2050年高等教育强国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 ■通讯员孙宏志卢庆雷 12月7日,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先后公布,广东省新增的三位院士王迎军、吴清平、孟建民均来自同一所学校———华南理工大学。
在外人惊叹该校取得荣耀的同时,华南理工人自己看到的却是在高水平学科建设道路上执着的探 索与付出。
从参差不齐的学科发展瓶颈 到探索多学科协调并进的学科体系,从借力传统师资资源,到构建“大师+团队”的人才接力模式,从科学研究到人才培养……该校在攀登“一流”高峰的途中,不断立题和破题。
组建初期,学校以工科见长。
学科发展不平衡,缺少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撑,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重要瓶颈,工、理、文、法、医等一盘棋的大格局亟需整体盘活。
如何借力发力,发挥原有优势?怎样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学科,提升整体水平?成为摆在华南理工大学面前一道难以回避的坎儿。
以稳健步伐推动高水平学科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把完善学科体系和提升学科水平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组建初期的工科大学到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上的步伐厚重有力。
此次新晋的三位院士,正出自这些优势学科领域。
王迎军此次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她从事生物医学材料基础及应用研究30余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60余项,提出的“骨组织再生修复生物应答理论”“一体化骨与软骨仿生制备技术”等成果在国内外生物材料领域引起极大反响。
一系列成就折射的是材料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
发展初期,由于该学科主要服务于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建设,缺少国家级科研平台。
为此,该校加大力气培养 和引进了一批该学科高层次人才,并把为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成长环境作为目标,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该学科已拥有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力促进了学科水平再上台阶。
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的吴清平,除了在华南理工指导学生外,也带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与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起,强强联合,共同申报了微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充实了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如今,该校已有6个学科群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同时,7个学科位居全国高校前10位,尤其是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
一。
在王迎军看来,该校构建的高水平学科体系,以及围绕这些学科组建起来的一流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正是学校冲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源动力。
上世纪末,学校科研实力尚弱,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上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
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竞争,明显感到后力不足。
作为“建筑老八校”之
一,学校原有着厚重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但怎样才能发挥这种先天优势,带动整个科研力量和团队的薪火相传?这是留给老少两代华南理工人的艰难命题。
围绕大师搭建层次分明的“师资金字塔” “在华南理工这个平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让我感觉十分愉快。
”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的孟建民说:“老师和学生们身上那种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精神让我受益良多,特别是何镜堂院士等前辈,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都给予我很多帮助与支持。
” 孟建民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还担任该校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委员。
无论是作为指导学生的老师,还是学术委员会委员,孟建民都始终以他独到的专业理念、丰富的社会经验指导学生,促进产学研合作。
华南理工大学明确提出,要以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要素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切实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
作为“建筑老八校”之
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的人才队伍可谓是星光熠熠,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等大师级人物,也有长江学者孙一民等骨干力量,还有着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青年建筑师等大批青年新锐。
老、中、青三代共同组成了金 字塔式的师资队伍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实施“大师+团队” 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以高水平领军型人才为核心,构建起了一支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有效促进了团队成员的成长。
据倪阳回忆,刚毕业留校工作时,学校科研能力尚弱。
但从那时起,研究院每年都会留下两三位优秀的研究生。
除了鼓励已有人员不断进修深造,研究院还从社会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带动院内人员的成长。
对于重点和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有意让青年骨干挑重担,让他们在实践中勇于竞争,茁壮成长。
十几年过去了,当建筑行业招投标时代来临时,人们才发现,原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设计围绕着何镜堂院士,已经储备了一支如此兵强马壮的“梦之队”! “你可以给我失败的数据,但是不能给我虚假的数据。
”治学严谨的王迎军,也非常注重团队青年教师的培养。
在她的指导和带动下,该校集聚起了一支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团队。
目前。
该团队是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领域最知名的研究团队之
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但现实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很多高校不断上演着。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教师们忙着竞聘行政职务、搞课题、写文章、评职称,而忽视对学生应有的教育和培养。
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怪现象,让高校回归育人本位? 专注人才培养是大学底气所在 吴清平院士是华南理工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博士生,1996年,他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姚汝华教授。
姚教授是该校发酵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一贯重视学科建设,注重学术队伍素质,特别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
初见吴清平时,知道他属于跨学科领域攻读博士学位,姚汝华教授便特意叮嘱他要多补习工科领域常用的计算机应用和数理知识。
数年里,吴清平一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一方面在老师鼓励下面向产业开展应用研究。
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他的研究愈发深入,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取得了多项应用成果。
谈到自身的成就,吴清平一直认为,母校的教风和学风对他影响巨大。
王迎军院士更是“土生土长”的华南理工人———她的本硕博都在华南理工大学就读,并一直在校工作。
为了培养学生,王迎军几乎是“耗尽心血”。
刚接手生物材料实验 室时,实验室条件还很简陋,她就自己拿钱装备实验室。
后来,学校给了她第一笔5000元的科研经费。
王迎军反复盘算着怎么花这笔“巨款”,最后,她把5000元全部买了实验材料,用于指导教学和做实验。
2008年起受聘为华工建筑学院兼职教授的孟建民,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的不同,引导他们向适合的研究方向发展。
除了日常辅导、定期讲座外,他每个月都要举行例会听取学生的学习进程汇报,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论文进展进行点评,学生甚至常常在凌晨收到他的指导意见。
“孟老师研究方向横跨多个领域,但在每个领域的研究又深又精。
”2013级硕士生高瀚翔受益匪浅:“跟随孟老师学习两年多的时间里,感觉自己进入了建筑设计的‘奇妙世界’。
孟老师的想法大胆而新颖,总是能带给我们很多灵感。
” 如同三位新晋院士,得益于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在华南理工大学,大批中青年才俊正在崛起,他们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引领着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

标签: #搜索引擎优化 #十强 #职高 #床垫 #专科 #电动车 #十大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