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风情何处寻,杭州的美食排名前十的是哪些

的是 3
04旅游·印象776269147@ 责编:陈荣浩电话:23529502016年5月10日星期
西湖:诗情画意姿态万千 筵余冬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水乡是心中一份难舍的情缘,其风物人情又是一份难以言明的眷恋。
江南是一个梦,是一抹淡淡的思念,是一处最温柔缱绻的归属。
我爱上江南,爱上杭州这座千年古城,至今仍没有缘由地爱着。
追忆江南,心湖掠起层层涟漪,荡涤着江南温软的气息。
犹记徙步江南时,正值春暖花开时节,西湖边“暖风熏得游人醉”。
暖暖的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拂过杨柳,轻抚脸面,吹皱一湖春水。
烟花烂漫的西湖长堤上游人如织,“人面桃花相映红”,芳草碧连“堤”,“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碧波荡漾的西湖饱满丰润,色彩斑斓的西湖画舫雍容华贵,古韵盎然,雕梁画柱,浓彩重墨,浑厚典雅。
堤边杨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在温暖的春风中舒展着曼妙身姿,仪态万千,风情万种。
那依依杨柳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或“聪慧灵秀”,千娇百媚般地在金色的阳光里展现灵性,流露诗情画意。
绿杨树里桃花斑驳陆离“,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风里夹杂着暖暖的阳光的味道,让人只想在这明媚的春光中放飞自由的心灵。
于是,思绪飘过一千年…… 一千年前,那个令人惊羡、受人景仰的不世之才———苏大学士,便曾涉足于此。
因为是放任贬谪,故而意兴阑珊,心头苦涩。
然而,湖光山色的温润灵秀,让他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难以自遣的烦恼和郁闷不知不觉消融在这山明水秀之中,不留一丝痕迹。
西湖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湖畔峰峦秀拔,林深树茂,亭台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湖水清澈明净,倒映着绿杨依 依,桃花点点,仿佛蓬莱仙境,美丽迷离。
这里让苏学士流连忘返,屡屡携友而至。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常让他由衷挥毫泼墨,写下一首首赞誉西湖的千古绝唱。
西湖像一位晚妆初成的二八佳人,款款而至。
深碧莹洁的夜幕里,新月优雅地徜徉在西湖之上。
微风拂过,波光粼粼,涟漪阵阵,美不胜收。
西湖又像一位善变的仙女,春天妩媚温柔,夏天明快清爽,秋天绚丽可爱,冬天缥缈迷离,真可谓是“湖上四时看不足”! 朗日晴空是游西湖最佳的日子,风雨交加的时节也别有一番情韵“: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而西湖夜景更是迷人“: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西湖的无限画意,在苏学士的笔下化成了至美至善的诗情。
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更将西子湖的旖旎风光描绘得浅显易懂,准确传神。
满腹经纶的苏学士用他的诗词歌咏西湖,描摹西湖;更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山水增色,为民众造福。
他亲自率领民众兴修水利,疏通六井,连接西湖。
因西湖淤塞严重,他召集民工开掘葑滩,疏浚湖底。
用挖掘出来的淤泥和无处安置的湖草在湖中筑起了一道长堤———南起南屏山,北至栖霞岭,上建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桥,沟通里湖与外湖。
并命人在长堤两岸遍植芙蓉、杨柳,修建亭台楼阁,使西湖美景增色不少。
为纪念苏东坡,杭州人民将这道新筑的长堤称为“苏公堤”。
虽已历千年,但今日的苏公堤上依旧游人接踵摩肩,项背相望。
“苏堤春晓”依然引人入胜,名闻天下。
足下踏着这道千年长堤,手扶着纤纤弱柳,目观着西湖万顷碧波,我的心里对苏公这位“德泽雅韵满余杭”的旷世奇才充满了无限钦羡和由衷敬佩…… 灵隐寺:建筑宏伟遗产珍贵 筵徐永鹏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
一。
它坐落在千峰争秀的灵、竺山间。
背倚高山,飞来峰为其天然屏障,寺前一泓清泉潺潺流过,令灵山、灵峰、灵水、灵鹫、灵隐等景点浑然天成,仿佛置身于“仙灵所隐”的佛国世界。
相传一千六百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灵隐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已蔚然成为文化大观。
苏东坡《留题灵隐寺方丈》一诗,描绘了当时灵隐寺晨钟暮鼓、香火鼎盛的寺庙盛况: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跨进寺门,迎面便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天王殿。
据导游小姐介绍,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
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只见其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据说坐像已有两百年的历史。
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该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
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
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
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出天王殿,拾级而上,就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高33.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重檐寺院建筑之
一。
殿内正中有贴金释加牟尼像,净高9.1米,加上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高达19.69米,坐像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细而庄严。
大殿两侧分列“二十诸天”和“十二圆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后侧有海岛立体群塑,共有浮雕一百五十多尊。
大雄宝殿后是近年重建的药师殿,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
两旁还颇有特色地立着十二生肖。
殿左,有重建的“五百罗汉宫”。
我仔细欣赏着每一尊栩栩如生的泥塑,五百罗汉看上去一个个肥头大耳,器宇轩昂,仔细看却是姿势神态各异。
有的慈眉善面,有的凶煞吓人,有的庄重威严,有的洒脱自在。
药师殿后则是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馆,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此外,寺内还存有不少年代久远的佛像、法器、经幢、石塔、御碑、字画等历史文物,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各有五代时所建的石塔和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所建经幢多座,距今已有1000余年。
灵隐寺这些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和宏伟壮丽的殿宇建筑,以及秀美幽雅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广大游客,灵隐寺也因此成为久游不衰之地。
出灵隐寺时,天色已近黄昏,晚霞越过起伏的山峦,将金色的余晖撒过来,整个灵隐寺如同镀了一层金一般,奕奕赫赫。
面对如此美景,我真想留驻不走,无奈归程已到,我们不得不在暮色中告别了灵隐寺。
初夏游杭州,又有一番味道。
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西湖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风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秀色点缀杭城。
取“仙灵所隐”之意得名的灵隐寺环境清幽,其中的飞来峰更是因济公而名扬天下。
瑶琳仙境幽深奇秀,姿态各异的钟乳石叫人赞叹不已。
到岳庙缅怀民族英雄岳飞,豪情壮志油然而生……苏堤白堤、朦胧烟雨、龙井茶香,更将温婉的江南展现在你我面前。
温婉风情何处寻人间天堂在杭州 天柱一峰 擎日月 筵陈少芳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部,因主峰如柱擎天而得名,系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
其自然景观雄奇灵秀,人文景观纷呈荟萃。
2011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我们慕名游览了天柱山。
纵观天柱山,奇峰凌云,巍峨峥嵘;断崖绝壁,雄浑厚重。
天柱峰又称皖伯尖、万山尖、朝阳峰,道家称其为司命真君发祥地,海拔1488.4米。
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炬、如剑、如锏、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这才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的白居易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宋代的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
据导游介绍,地方志上记载,作为游客,登上极顶的只有三个人。
天柱山的奇景多多。
山道上怪石林立,状人状物;奇洞异景,妙趣横生。
千丈崖斧劈刀削,险峻无比;天柱松、鹰松、探海松、五妹松、虬龙松等奇松仪态万千;混元霹雳、八戒念经、皖公神像、神猫逼鼠、双狮戏球、太白观海等石,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巧工天成的神秘谷堪称神秘莫测,它全长450多米,由洞穴和山谷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谷相联。
人行其间,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另开洞天。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而“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
这叫做:山岳呈风骨,天地弘正气! 岳庙:缅怀英雄敬仰岳飞 筵卢南秋 岳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我国汤阴、开封、泰安等地都有。
前阵子到浙江出差,归来时经过杭州,我们几个同事顺道参观了当地的岳庙。
该岳庙位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初称“褒忠衍福禅寺”,后改称“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
进庙参观,头门是一座二层重檐建筑,正中悬挂“岳王庙”三字竖匾,整体看上去很是巍峨庄严。
继而是一个天井院落,中间是一条青石铺成的甬道,两旁古木参天,环境颇为幽雅。
正殿忠烈祠重檐中间悬着一块“心昭天日”横匾,此为叶剑英手笔。
大殿正中那高4.5米的彩色塑像正是岳飞,只见其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显示了武将的英雄气概。
驻足凝神,我们由衷对这位民族英雄心生敬仰。
殿两面壁上是明代莆田人洪珠写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坐像上方悬着一块“还我河山”的横匾,乃岳飞手迹;左右两边各悬一块“碧血丹心”与“浩气长存”横匾,是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已故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所书。
不得不说,这些题字真的有巨大的震撼力,把我们的豪情壮志都点燃起来。
正殿后面两旁是岳母刺字等巨幅壁画,展示了岳飞保卫国 家的英雄业绩。
大殿天花板上则绘有“百鹤图”,200多只鹤形态各异,生动自然,可谓岳飞浩然气节和坚贞性格的象征。
正殿西面有一组庭园,入口处有精忠柏亭,亭北侧墙上为冯玉祥书写的石刻题词“民族英雄”。
亭内有枯柏8段,传说这棵柏树原在大理寺风波亭边上,岳飞遇害后,树就枯死了;后来被移放在 岳坟边上,称为精忠柏。
经鉴定,此枯柏并非南宋古柏,而是属于松柏科的植物化石,其历史有一亿二千万年以上了。
仔细端详着这枯柏,我们相信,它一定跟世人一样,对岳飞将军抱着深深的缅怀之情。
步入庭园,可见南北各有一条碑廊,陈列历代石碑100多块。
北廊陈列的是岳飞的诗词、奏札等手迹,南廊是历代名人凭吊岳飞的诗词以及岳庙几次重建的碑记。
庭园中间有一石桥,名精忠桥。
过精忠桥便是造型古朴的墓阙,它是20世纪70年代重修时按南宋的建筑风格造的。
墓阙边上有一口井,名忠泉。
走走,看看,听听,我们感慨地问彼此:这儿还有哪处景点与“忠”无关? 进墓阙重门就是岳飞墓园,墓道两侧陈列的石马、石虎、石羊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遗物。
正中的岳飞墓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左边是岳云墓,墓碑上刻着“宋继忠侯岳云墓”,两墓保持宋代的式样。
墓前一对望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道出了正义与邪恶犹如水火一样不相容,对岳飞的诋毁与赞誉,是真是伪,到今天愈来愈明白。
墓阙下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供人唾骂,遗臭万年。
他们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
跪像背后墓阙上有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忠与奸再次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景仰与愤怒之情亦被激发到了极点。
墓园一侧另有一组庭园,现已辟成岳飞纪念馆,供游人瞻仰。
配殿为启忠祠,原祀岳飞父母,今改作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
在此两处参观,我们同样收获不少。
瑶琳仙境:幽深奇秀瑰丽无比 筵陈心申 这些年来,我到过的喀斯特洞穴个数不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少,瑶琳仙境算得上最使我念念不忘的一处。
它又名瑶琳洞,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境内,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其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和瑰丽多姿的钟乳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吸引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的目光。
画家叶浅予更夸它为“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据清朝乾隆《桐庐县志》载:“瑶琳洞,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阔二丈许,梯级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多鼓琴笙;人语犬声,可惊可怪。
盖神仙游集之所也……”面对如此神妙的描述,唯有实地参观一番,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
抵达目的地,可以看到,离现洞口20米左右的老洞口上镌有“瑶琳仙境”四个大字;右边石崖上还留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桐庐知县杨葆彝的题刻。
在我驻足品读之际,一股不知来踪去影的地下水潺潺有声、穿行迂回,似在引领游者步入这扑朔迷离的神奇世界。
进入第一洞厅,“狮象迎宾”如一扇屏风门闯入眼帘。
左边一头蓬发雄狮,右边一群长鼻大象,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让我们心生欢喜。
过迎宾门,眼前是一座璀璨的“宫殿”———30米高的穹顶上气象万千,五彩缤纷的钟乳石犹如繁星闪烁,又似彩云飘浮,令人大呼美妙! 放眼洞厅中央,一条巨大的“鲤鱼”正从瑶池上欢腾跃起,给人奋发向上之感。
仔细听听看看,高高在上的“广寒舞 台”仿佛有仙乐悠扬,仙女舞袖,让人陶醉万分!“蓬莱宫阙”烟岚缭绕,影影绰绰,变幻莫测,让人浮想联翩。
“银河飞瀑”无论从地质构造上看,还是从景观欣赏上说,均属罕见。
这溶岩石瀑高7米,宽13米,如同冰山雪融,虽无声响,却仿佛有雷鸣之声萦回于耳,堪称天下奇观。
毗邻石瀑有根历时几十年形成的7米高的水秋石柱,酷似天安门前九龙盘绕的华表,分外秀丽挺拔。
沿途山坡上遍布细巧景石,一丝丝、一层层,相叠而上,形似灵芝,故名“灵芝仙山”。
山中有一小巧玲珑的石蛙藏身在岩洞里,质如美玉,栩栩如生。
其对面有一伏地石狮,状如闭目养神,与那石蛙共同守卫着灵芝仙山。
还有气势壮观的“石幔垂台”、形象逼真的“石竹丛林”、绰约多姿的“玉兰幽香”、憨态可掬的“熊猫戏球”……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来到地形跌宕起伏的第二洞厅,但见峡谷幽深,清泉缓缓流过。
水边有一石笋,宛若白胡子老翁在垂钓。
是姜太公还是严子陵,全凭各人所想。
生龙活虎的“群狮厅”最为诱人———在一片白色的石笋中,有大小几十处状若雄狮。
它们或蹲或跃,或抖鬣长吼,或奋蹄腾越,或相互戏耍,姿态各异,惹人喜爱。
另有一根顶天立地的石柱屹立在第二洞厅尾部的悬崖上,其高约14米,直径约4米,称“擎天玉柱”,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势,让人震惊! 第三洞厅最值得一提的是西南隅的“三十三重天”,那儿石笋漫天,层层叠叠。
有人把它比作唐代敦煌大壁画,那是彩霞东升,瑞气氤氲;亦是仙鹤舞步,孔雀开屏;又是花团锦簇,神女曳裙……这大千世界难以用语言描绘,全凭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巨笔难写 笔架山 筵何亮荣 在湖北省蕲春县城西北30公里处,有一座三峰耸翠的山岭,因其形若笔架,故名笔架山,又名三角山。
全国各地称“笔架山”者甚多,但很多没有巨大的体量。
蕲春的此山方圆达60平方公里,大小山峰近30座。
主峰海拔1200米,是鄂东地区名山之
一,以其古、奇、特、丽名闻遐迩。
山中的“笔架飞瀑”胜景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
三角山高峻秀美,怪石荦确,佳林繁茂。
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揽胜观光佳境。
导游如数家珍,这般介绍说: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一尖、二尖、三尖、老龙洞、三角寺、笔架飞瀑;还有舍身崖、龙船石、拨火棍等景观景点120多处。
笔架飞瀑是一处瀑布,位于山腰下两陡壁间,宽5米余。
中有数埂,高270米左右,如削似劈。
从上俯视,头晕目眩;由下仰望,突兀惊人。
底一巨潭,渊深难测,急流直注,终年不断。
水大时,激涛翻滚,雾腾雷震;水小时,碎浪四溅,珠洒琴鸣。
历代名人多到此游览,现崖壁上仍保存不少诗词、题刻。
其中,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赵不迹手书“观颐视履”四字,每字高70余厘米,宽60余厘米,苍劲雄健,尤为珍贵。
山中的三角寺旁有一棵苍古的千年茶花树,相传为建寺之初僧人从南国引进种植的,树与庙相依相伴已有千余年历史。
据专家考证,它是湖北省境内最“年长”的茶花树。
此树一年开三次花,一次花红如火,一次花黄如金,一次花白如雪,谓为华夏奇观。
山中崖壁上还保存有不少诗、词、题刻,“三角山摩崖题刻”已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有名的“猎场”,珍禽异鸟,种类繁多,断板龟、红毛狗举世罕见。
这里是天然的植物园,林果花草,季季纷芳;红茶花树,极其珍贵。
明代的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就是经常来此山搜集实物标本的。
他书中所载的1892种药材,三角山就有400余种,堪称药物库。
笔架山,虽然架得起如橼巨笔,却写不尽它丰富的文化资源啊!

标签: #十大 #十大 #大学 #十大 #十大 #培训学校 #前十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