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NEWS,全国电瓶车十大排名是哪些

十大 5
2022年1月1日星期
综合NEWS 2022年A股市场前瞻系列报道③ 券商力推2022年金股:成色几何谁人知? 本报记者赵子强姚尧徐一鸣见习记者任世碧楚丽君 每到岁末,各大券商纷纷上演重磅“传统节目”,根据自己的综合研判,推出来年“十大金股”或数量不等的金股。
那么,券商所推2022年金股数量怎样,成色几何?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对50家券商金股进行梳理,并采访业界专家,一探究竟。
券商2022年金股纷纷出炉 翻阅50家券商323份2022年行业策略报告,记者发现券商共对1247家公司股票推荐了3959次,推荐个股涉及申万全部31类一级行业。
进一步按照算法,得出2022年券商策略报告热度前十大行业十大金股。
具体统计方式为:通过被券商推荐个股占行业个股比例选出前10个行业和各行业被推荐次数最多的个股,行业中推荐次数第一位出现并列则同时被选入,最终再按推荐次数与股票动态市盈率依次排出前10位确定为十大金股。
据此统计,2022年被券商推荐个股数行业占比居前十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银行、美容护理、石油石化、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国防军工、钢铁、农林牧渔、煤炭,行业荐股率均超32%。
显然,券商金股“网”撒得较宽。
而按上述算法统计出的2022年券商十大金股分别是:五粮液、招商银行、华熙生物、东方盛虹、中材科技、宁德时代、中航重机、航天电器、抚顺特钢、温氏股份。
其中,煤炭行业中国神华因未达到算法要求无缘十大金股。
详解2022年十大行业十大金股 2022年券商十大行业十大金股基本面究竟如何?《证券日报》记者对此逐一进行梳理,众券商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具体来说,食品饮料排名第
一,行业内117家公司中有55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248次,荐股率达47.01%。
国金证券表示,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回归合理区间,基本面有望加速改善,且优质龙头在经济波动中持续证明其护城河。
2022年上半程推荐护城河深、生意模式较好、估值性价比较高的白酒板块,下半程重点关注基本面改善、景气度恢复的大众品板块。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股票是五粮液,券商共推荐16次。
众券商给出的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240亿元、285.20亿元、335.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也被推荐了14次。
众券商给出的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527.40亿元、613.70亿元、705.10亿元。
银行排名第
二,行业内41家公司中有19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74次,荐股率达46.34%。
国信证券预计,2022年银行业基本面将保持稳定,维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预计资产规模对净利润增长影响不大、净息差企稳后拉动收入增速小幅回升、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拨备反哺利润力度降低,预计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在5%左右。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招商银行,券商共推荐12次。
众券商给出的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1186亿元、1384亿元、1610亿元。
美容护理排名第
三,行业29家公司中有13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32次,荐股率达44.83%。
东莞证券表示,行业监管趋严、品牌打造力度增强、电商红利带动线上销售高增、功效性护肤赛道崛起与国货替代等趋势下,我国化妆品行业内的细分龙头将享有高增长。
优质赛道的优质公司将往多品牌多品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营销模式、重研发与创新等趋势发展。
2022年上半年,化妆品行业的小复苏有望被行业内细分龙头公司带动。
该行业中华熙生物和爱美客均被推荐5次,并列行业内被推荐次数首位。
具体来看,众券商给出华熙生物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8.17亿元、11.42亿元、15.36亿元;给出爱美 客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9.20亿元、13.85亿元、19.67亿元。
石油石化排名第
四,行业46家公司中有19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62次,荐股率达41.30%。
信达证券表示,2021年大炼化龙头业绩亮眼,但在“双碳”等政策下市场担心成长性受限,估值普遍回到10倍以下,处于历史估值底部。
在“十四五”和“碳中和”的推动下,石化产业将经历供给侧改革,“降油增化”“进口替代”和“新能源新材料”是三大主要路线,包括精细化工、高端化烯烃和轻烃裂解等是未来石化格局演进的重要方向,看好低估值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新机遇,打开成长空间。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东方盛虹,券商共推荐10次。
众券商给出的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27.21亿元、86.83亿元、120亿元。
建筑材料排名第
五,行业76家公司中有30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137次,荐股率达39.47%。
平安证券表示,房企流动性改善将带来建筑材料行业估值修复机会,包括水泥、防水、玻璃等。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中材科技,券商共推荐14次。
众券商给出的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36.06亿元、40.71亿元、47.10亿元。
电力设备排名第
六,行业287家公司中有113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469次,荐股率达39.37%。
国信证券表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行业进入景气全面共振期,新能源发电方面国内新增装机有望超过50%,海外保持较高增速;电动车销量继续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在上游资源相对紧缺的前提下,关键材料和部件、设备龙头企业保持强者恒强的趋势。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宁德时代,券商共推荐13次。
众券商给出的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105.61亿元、170.18亿元、245.26亿元。
国防军工排名第
七,行业116家公司中有44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113次,荐股率达37.93%。
太平洋证券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成为我国武器装备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军工整体需求增长将延续,未来5年到10年国防军工都将处于景气周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处于需求集中释放初期,延续了2020年的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 部分领域“十四五”订单将开始释放。
根据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和订单情况可以发现,“十四五”期间行业需求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5%左右,利润增速将高于收入增速,处于景气细分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增速将高于行业增速。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中航重机和航天电器,券商均推荐6次。
众券商给出中航重机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7.47亿元、10.41亿元、13.70亿元;给出航天电器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6.02亿元、7.98亿元、10.31亿元。
钢铁排名第
八,行业44家公司中有16家被券商在2022年策略报告中推荐35次,荐股率达36.36%。
华宝证券预计,2022年消费链条的用钢需求预期好于投资建筑链条,预计全年呈现“板强长弱”的盈利格局,特钢类公司盈利中枢高于普钢公司。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抚顺特钢,券商共推荐6次。
众多机构给出的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测平均值分别为8.55亿元、11.41亿元、14.28亿元。
农林牧渔排名第
九,行业内100家公司中有33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110次,荐股率达33.00%。
东莞证券表示,农林牧渔板块今年上半年可重点关注周期拐点与政策支持,把握养殖与种业两大投资主线,寻找板块中高景气的投资机会。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温氏股份,券商共推荐9次。
众券商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平均值分别为76.78亿元、8.51亿元、85.96亿元。
煤炭排名第
十,行业内38家公司中有12家被券商在2021年策略报告中推荐23次,荐股率达31.58%。
兴业证券表示,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建议持续关注煤企向新能源转型进展。
该行业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中国神华,券商共推荐4次。
众券商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平均值分别为531.50亿元、556亿元、569.80亿元。
金股市场表现究竟怎样? 券商所推金股涉及行业众多,数 量往往上千,市场表现究竟怎样?仅从上述口径统计的2021年券 商推荐十大行业十大金股(五粮液、贵州茅台、迈瑞医疗、用友网络、宝信软件、完美世界、招商银行、福莱特、立讯精密、春秋航空)来看,这些金股在2021年均有盈利机会,年内最高收盘涨幅福莱特居首,达50.29%。
宝信软件、招商银行、贵州茅台等年内收盘最高涨幅均超30%,排名最低的完美世界年内最高收盘涨幅也达到4.54%。
同时,从年度涨幅看,2021年的金股的表现也并不算完美,年度整体下跌的金股也达到五成,完美世界与五粮液年内累计跌幅均超20%。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就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一般会依据其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确定十大行业和十大金股,是券商为客服服务的形式之
一。
但十大行业、十大金股也不一定会涨,也存在表现不好的可能,只能作为投资参考。
”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上述十大行业中,比较看好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农林牧渔、银行等四类行业,金股成色方面,预计10只金股中或许能有4只至5只表现出色。
” 郑磊进一步表示,要警惕2021年已经过热的标的,要选择具有确定性机会行业。
宝新金融更看好包括军工科技、新能源电力(风光伏发电、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医药与生物技术、新基建、农业、数字人民币、VR、非银金融、保险等科技、消费以及新经济领域。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石油石化以及钢铁煤炭等领域投资机会较多。
他同时提醒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规避跟风和饥不择时的风险。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这类机构普遍看好的十大金股,往往是具备一定体量(市值较大)、在所属行业中具备龙头地位的标的,股价走势往往较好。
但对这类个股也不能简单“买入持有”,价格永远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在合适的价格“买入”才是正确选择。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反垄断预计仍将是今年的主旋律,对于行业中具备垄断地位、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个股,并不能给予过高的估值。
2022年已经到来。
这些被券商“金手指”点到的行业及金股,究竟能否在2022年金光灿烂,让我们拭目以待。
B1 各地陆续出台收费指导价校外培训机构迎来全新挑战 本报记者许洁 2021年初开始酝酿的“双减”风暴,终在7月份落地,并席卷整个校外教培行业,引发剧震。
教育部2021年12月21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
2021年12月31日,坚守在北京一家头部在线教育机构的王红(化名)趴在电脑前等了一天,还是没有等到他们一直想要的“线上办学许可证”的公示,却等到了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教委、市场监管局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与《管理办法》同步出台的还有北京市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
《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将于2022年2月21日(2022年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实施,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的管理,也参照此执行。
教培机构的生死时刻 2021年11月份,“监管机构预备发放教培许可证”的消息传出,一度被市场视为“重大利好”,新东方、高途等教培龙头股随之大涨。
“但其实这只是教培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业务转制为非营利性实体的正常过程。
但相关许可证的发放仍被市场视为机构们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生存指向标。
”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现有登记为营利法人的线上线下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且办学规范的,可以申请登记成为非营利性机构。
办学规范主要包括证照齐全、培训条件达标、培训内容时间和方式合规、从业人员资质合规、预收资金已纳入监管、疫情防控工作规范等各项符合“双减”政策的规范要求。
达到这些规范条件的机构,才可申请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同时,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工作应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
超过时限,仍未申请登记非营利法人的营利性机构,将依法终止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办学资格。
换言之,在2021年12月31日,能否完成“营转非”,并且拿到“线上办学许可证”对于教培机构而言是生死时刻。
按照“双减”文件的要求,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批统一落在省一级教育部门。
虽然王红所在的机构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没有等到“线上办学许可证”的公示,但王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北京市本次有10家在线教育机构获批,并已先期发放办学许可证的电子牌。
” 2021年12月3日,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显示,北京市已审批5家中小学学科培训非营利机构,分别为北京希望在线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学而思)、北京猿辅导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北京志道线上学科培训学校(网易有道)、北京作业帮线上学科培训学校、北京乐学东方线上学科培训学校(新东方)。
据财新报道称,此番获批的有学大、高途、清北网校(字节跳动旗下)、高思教育与小盒课堂。
同时,上海近日也在民政局社会组织公示平台低调上线了五家机构,包括英孚、学小思(原好未来)、梯方在线、锦书在线与小马爱学。
其中,学小思为好未来在上海另行申请的非营利性机构,品牌名为“乐读”已于2021年12月29日中午正式开始收费售课。
“退费难、乱收费”可以休矣 一直以来,校外培训机构“退费难、乱收费”屡禁不止。
虽然早有“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的规定,但大多数培训机构依然采用按年收费或者更长周期的收费模式。
这主要是因为预付费周期长,对校外培训机构可带来多种好处,比如能长时间“绑定”学生,避免学生流失;能从预付费中获得利息、理财等额外收入;更能利用预付费去实现扩张。
除了收费周期违反规定外,乱收费还体现在没有明码标价上:校外培训机构价格多不公开,甚至有个别机构现场手写价格。
此前,还有在线教育机构随意涨价的现象。
对价格的规范也是“双减”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北京市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管理办法》,按照国家“要区分线上和线下以及不同班型,分类制定标准课程时长的基准收费标准”的要求,根据国家规定的主要定价班型,确定了北京市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
同时规定,培训机构可以在上述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基础上,在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拿不到许可证的机构2022年春季将无法招生,所以我们都一直在盯着。
”王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时,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成员分配利润,肯定还是要严格按照政府指导价来收费。
” 记者发现,在北京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中没有对资金监管的相关细则。
除了北京外,包括浙江、山东、广东、安徽等地均在2021年的12月份陆续发布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指导价。
在杭州出台的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实施办法中就对资金监管和退费有明确的规定:“机构自主在我市范围内选择一家银行开设唯一的预收费专用托管账户,专门用于收缴学员预付费用,机构向学员预收的费用须全部缴入本机构向机构注册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专户中。
机构预收费资金须由授权的托管银行进行托管,预收费资金采取计次销课和次日拨付方式进行监管。
当学员向机构申请退费或部分退费时,机构应当按培训合同的退费约定立即启动退费程序。
” “如果说教培机构拿到办学许可证是活下去的第一步,那转型一定是迫在眉睫的第二步,在教育产业链上下找生机成了各家最重要的事,未来,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课后辅导都将成为必争之地。
”上述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明确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本报记者包兴安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以来,财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产销规模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
2020年4月份,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明确“原则上2020年至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公共交通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年至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全球疫情蔓延、芯片短缺等不利影响,仍实现了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2022年,补贴政策将按既定安排继续有序退坡。
按照文件规定,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
按此,《通知》明确了不同类型、不同领域车辆产品的补贴标准,且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同时,继续加大审核力度,做好以前年度推广车辆的清算收尾工作。
本版主编袁元责编刘斯会制作张玉萍E-mail:zmzx@电话010-83251785

标签: #台灯 #净水器 #十大 #十大 #净水器 #前十 #十大 #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