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中国出版社排名前十都有哪些

中国 6
A6主编:麻晓东编辑:杨新美校对:王心怡2011年9月13日星期二 2010年科学文化与科学普及佳作推介 READING 读书 Tel(押010)82614599E-mail押dszk317@ 规避科学家式的“宿命” 阴尹传红 何谓“专家”?有一种说法,就是在越来越窄的领域懂得越来越多的人;还有人调侃说,就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弄明白,就千方百计把别人整不明白的人。
玩笑归玩笑,我以为,就科学领域来说,这至少反映出大家的一个共识:科学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并且越来越远离非科学家;甚至,成为众人所惧怕而不是倾慕的对象,让许多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但是,当今科学的发展,又呈现出另外一个重要的、同样引人注目的特征,即既专门化又综合化,各门学科之间互相交错和渗透的趋势更为明显,而且出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合与交叉。
概而言之,不同的科学知识是互相关联的,科学知识的基本进展通常是来自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
置身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全面概括、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适于大众阅览的综合性科普读物,就大有生存价值和用武之地了。
遗憾的是,这种“科学大纲”式的佳作极少。
前不久入选“2010科学文化与科学普及优秀图书”的《大众科学指南》,是我心仪的一个“模本”。
此书作者约翰·格里宾系英国著名的专业科学作家,著有50多部科普和科幻作品。
他从小就因受到阿西莫夫和伽莫夫科普作品的影响而对科学产生兴趣,其科普创作经历颇值得玩味。
在剑桥大学拿到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格里宾曾短暂地作过天文学方面的 研究。
其间他意识到,天文学家或宇宙学家不是谁都能做的,自己根本没有指望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成就。
此话怎讲?在格里宾看来,任何一名科学领域的专家都有相同的宿命:他们专注于越分越细的研究领域,对越来越少的问题探究得越来越深,直至最终没有一样东西能完全弄清楚。
正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宿命“,许多年前,我就选择做一名科学作家,而不是科研工作者”。
就在格里宾为自己的职业作出规划时,他幸运地逮住了一个机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参加1983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一个有关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国际研讨会。
从那次会上,他得以了解宇宙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最新进展,接触到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并向他们请教,同时也心生一念:自己完全可以写出一本科普书,表达自己对暴胀这一大爆炸宇宙学现代版本之关键性新思想的理解。
格里宾创作《大爆炸探秘》之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对科学似乎已经获得了一个(至少是在概貌上)完整的理解,知道我们所知的宇宙如何产生,以及它如何通过大爆炸从一粒小种子成长为我们所见的如此广漠。
在书中前言,格里宾不禁感叹“:能够生活在科学奥秘被揭开的时代,能够了解它们如何被揭开,是我所能想象的一种最大的幸运。
”而有关科学发现的“故事本身是如此迷人,只有一个拙劣的讲述者才会令它毫无生气”。
与《大爆炸探秘》的相对专深不同,1997年问世的《大众科学指南》,以精湛的技巧和细腻的文笔,化繁为简,将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结合在一起,对科学 千百年来的发展作了令人叹服的概述,构成了一幅关于宇宙及其万物的宏伟画卷。
其中,既有某种内在联系,又无严格的连贯性。
作者期望能够清楚地阐明这样一点,即按现代的科学世界观:一切事物都是相关联的。
这种科学的世界观是人类智慧的伟大成就,而广阔的视野较之于对细枝末节的过分关注,更能体现这一成就的力量。
科学世界观有两个显著的相互关联的特征,但常常被忽视,值得在此强调:整个科学的发展只用了大约400年(从伽利略时代算起),而且人类的头脑完全能够理解它。
人类的头脑之所以能够理解宇宙,是因为宇宙受一套非常简单的法则支配。
比如,物理学是科学中最基本的,既因为它最直接地研究支配宇宙的简单法则和组成宇宙万物的简单粒子,也因为它的方法可被其他学科参照,使自身与整个世界相关的部分得到发展。
在这些方法中,最重要的是使用物理学家所称的模型…… 在书的导言中,格里宾很不谦虚地写道“:尽管我感觉到阿西莫夫的灵魂正在我的身旁,关注着这项知识面广泛的工作(我希望他是以赞许的目光),但这本书并不是服务于我个人的指南,而是几乎适合于每一个人的科学指南。
”这里不妨就展开说几句。
美国科普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上世纪60年代曾写过一本影响广泛的《最新科学指南》。
这部“科学大纲”式的作品问世40年多来,历经数次修订,至今畅销不衰。
它从“科学是什么”谈起,按科学自身的逻 《大众科学指南》,[英]格里宾著,戴吾
三、戴晓宁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辑结构,依次阐述了宇宙、太阳系、地球、大气、元素、粒子、波、机器、反应堆、分子、蛋白质、细胞、微生物,直至人体、物种、大脑、人工智能而结束全书。
尽管《大众科学指南》和《最新科学指南》在编排结构与叙述方式上大不相同,但从内容和概貌上讲,都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物质科学到生命科学,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领域;同时还以流畅的文笔,阐述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关系。
这当中有历史,有人物;有知识,有启示;有发展,有挫折,也不乏精妙的见解,充分展现了作者驾驭语言和科学概念的高超艺术。
这种清晰而富有逻辑的格式安排,堪称科学史类作品的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
格里宾也是好样的!他没有吹牛。
催眠术运动:短暂的伪科学时尚 阴申浩 《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美]达恩顿著,周小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1778年2月,一个名叫弗朗茨·安东·梅斯梅尔(FranzAntonMesmer)的人来到了法国首都巴黎,宣布自己发现了一种极细微的液体,在一切动物躯体中穿行、环绕,称“动物磁力学”。
梅斯梅尔宣称,这种液体作为原初的“自然之力”充斥着整个宇宙,而他可以将其带到地球上,从而为当时的巴黎人提供热、光、电、磁。
他同时大肆宣扬这种液体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称人体类似于一块磁铁,人之所以得病,就是因为这种液体在人体内的流动受到了“阻碍”;而人们通过他所发明的所谓“梅斯梅尔术”(在《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中译称为“催眠术”,源自始创者梅斯梅尔的名字)可以控制和强化这种液体的流动,也就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磁极”,克服阻碍,达到某种“危象”,最终恢复身体健康,也就是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具体的操作来看,他通过催眠术让病人进入癫痫似的痉挛状态,或者像梦游者一样神情恍惚,来治愈他们的各种疾病。
由此,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十年,引发 了一场催眠术运动,风行一时。
在今天看来,梅斯梅尔的这种催眠术 相当荒唐无稽,缺乏科学的依据,但在当时、在18世纪80年代充满科学激情的法国,催眠术却通过其完美的展示,吸引了众多受过教育的法国人的眼球并拥有了大批的追随者。
而这样种催眠术运动,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短暂的伪科学时尚,自18世纪末以来从未被历史学家们所关注过。
但是,作为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法国史专家之一的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RobertDarnton),也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文化史的领军人物,却独辟蹊径,注意到了催眠术这种医学观念对于当时法国人所具有的诱惑力,进而注意到这种催眠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前的激进心态或观点发展的关系,并撰著出这部《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达恩顿在研究中发现,这种催眠术虽然一开始和政治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经过了像尼古拉·贝尔加斯(NicolasBergasse)和雅克—皮埃尔·布里(Jacques-PierreBrissot)这样的激进催眠师的发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伪装的政 治理论,这和当时卢梭作品的流行非常相似。
可以说,这是观察法国大革命前社会集体心态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
于是,达恩顿详尽地分析了弗朗茨·安东·梅斯梅尔的理论与当时其他社会风尚的关系,生动地描述和追踪了催眠运动发展的全过程,严肃地思考了当时兴起的各催眠团体的性质。
这也为我们说明了在18世纪后期的法国,政治是如何在低俗的层面上与流行的时尚缠结在一起,从而成为激进者们的一项事业,既能引起大众的注意,又能避开当局的审查。
在研究催眠术的过程中,达恩顿主要是通过大量书信、手稿、手册、报刊等史料,去追寻催眠术运动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变迁轨迹,探讨催眠术与激进思想、政治运动、民众心态、启蒙运动的终结之间的关联。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透过吵吵嚷嚷的宣传手册、回忆录以及无人问津的科学论文,拨开重重遮蔽,从中发掘出新的观点。
由此,达恩顿为我们揭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起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一种研究历史的全新视角和研究方法。
生命的重建与创新 阴李良旭 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露易丝·海所著的《生命的重建》,被誉为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
露易丝·海提示的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
她的这一理论和观念,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
这位伟大的女性被世界各地的媒体亲切地称为“最接近圣人”的人。
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露易丝·海将深刻的人生哲理、科学精神与博大的爱,结合自己的坎坷经历,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如一汪潺潺流动的清泉滋润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田,沁人心脾,给人带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在评论中指出,这本书是上帝送给这个烦恼世界最好的礼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本书都具有无法想象的价值。
生命是一种不断重建与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完美、丰沛。
作者在书中写道“:我们真的会变成我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我们认为自己好,自己就会更好,认为自己坏,自己就会更坏,所有我们生命中的痛苦和愉快,都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对自己制造的一切,我们不能将责任推给别人,我们应该知道一切如果有错,错在我们自己,没有人,没有地方,也没有任何事物具有超出我们自己的力量,因为‘我’是自己唯一的思考。
当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出宁静、和谐与平衡时,我们将发现它们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 露易丝·海的个人思想是在她痛苦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她的童年在飘摇与贫困中度过。
她自幼父母离异,5岁时遭强暴,少年时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
她后来逃到纽约,历经坎坷,成为一名时装模特,并和一个富商结婚。
原本以为从此就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14年后,她又被丈夫抛弃了,身心遭到严重创伤。
痛定思痛,她振作精神,想重新开始一种生活。
造物弄人。
命运有时真的很无奈、也很无常。
就在这时,她又被确诊患了癌症,使她又一次地走向了生命的绝境。
人生中一系列严重变故和创伤,排山倒海似的向她袭来,仿佛要把她碾成齑粉。
但是,这些伤痛和悲哀,并没有击垮她,反而激发起潜伏在她内心里的激情和活力,她开始在自己身上实践整体康复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与自己身体上的疾病和精神上的颓废作顽强的较量。
半年后,她摆脱了癌症,奇迹般地康复了。
经历了浴火重生的兴奋和惊喜,使她有了太多的感悟和思考。
她感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一种王道。
从此,她静下心来,专心写作,她决心把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生命重建所带来的完美与丰沛,以此改变人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一年后,她创作的《生命的重建》一书出版了。
这本书一面市,立刻轰动美国,销售火爆,创下了美国出版界的最高纪录。
人们阅读这本书后,惊喜地发现,原来生命是可以这样重建,只要思想还在,就可以创造出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的质量。
人们从这本书中得到了许多的收获和启发,特别是对那些人生中遇到不幸和坎坷的人,更是重新焕发出对生命的热切和渴望。
这本书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生命的重建》是名副其实的心理励志世界畅销书,被世界读者誉为人类身心健康的福音书,她在书中为我们揭示了追求和谐的心理模式,开辟了重建和谐全生命的完美道路。
著名作家史铁生生前十分喜爱阅读这本书,他说过:“假如我不幸被困在一个荒岛上,而又命定只能存有一本可读的书,是无法保有其他书籍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露易丝·海所著的这本伟大巨著:《生命的重建》,它会使我找到生命的重建与和谐,变得更加强大和无畏。
” 如果还有什么自怨自艾;如果还有什么痛苦与不幸;如果还有什么疾病与折磨,那么请读一读《生命的重建》,它会帮助你走出禁锢你生命的枷锁,开启一个崭新的人生,重新绽放出新的生命。
《生命的重建》(冥想篇),[美]露易丝·海著,方颖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科学般的诗意 阴徐彦良卡尔维诺是20世纪最具想象力的作 家之
一,其想象力富有诗意,而不像某些过于先锋的作家那样把文学变成索然无味的实验。
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成长环境,各类书籍和电影给他的少年时光点缀上丰富的色彩,让他对文学萌生强烈的爱欲。
他自幼就生活在与大自然亲近的环境中,让他与各种鸟兽虫鱼结下不解之缘。
这一切给予卡尔维诺的作品以童话般的诗意。
卡尔维诺别具一格的原因并不仅限于此,还有他作品中渗透着的科学和理性的色彩。
这与他的植物学家双亲不无关 《宇宙奇趣全集》,[意]卡尔维诺著,张密等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系,而且在入读文学系之前,卡尔维诺曾经在都灵大学的农学系就读,由此在他的作品中萌生出科学的元素,在《宇宙奇趣全集》这部科幻色彩浓厚的作品中,尤其能体现这一特点。
《宇宙奇趣》的主人公的设定颇有寓意,他的名字qfwfq是一个轴对称的回文结构,主人公本身又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人,既是处于世界起始的最初之人,又是目睹宇宙终结的最后之人。
这本书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本由若干篇故事组合而成的书,对于这些故事的选择、取舍和排列,正是体现卡尔维诺匠心独具之处。
卡尔维诺对于排列组合的迷恋还见于其他重要的作品,例如其后出版的更为成熟的《看不见的城市》和《寒冬夜行人》。
卡尔维诺深明这些排列组合的重要性。
意义并不只蕴涵在事物之中,相反,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它们的意义。
因此,即便是同一篇故事,放在不同的集子的不同位置,它所产生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卡尔维诺正是精通其中奥妙的能手,一如他在《命运交叉的城堡》中演示如何通过塔罗牌的不同组合讲述不同的故事。
所以,在欣赏书中那些故事各自的趣味之余,我们还应该用心去解读,卡尔维诺费尽心思编排出来的独特结构,去揭开卡尔维诺用心准备的谜题,真正读懂这位排列组合的炼金术士的神奇魔法。
而且,幸运地,书中的附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线索,如写作年表和目录。
最后,本文以卡尔维诺的名言作结,“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
正是卡尔维诺给予我们这科学般的诗意,让我们可以在这个文学遭遇挑战的时代,对文学始终保持信念。
阴秦力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固乃汤一介先生祖训,然近来幸得苏叔阳《中国读本》一阅,方知苏先生亦具如此儒家风范。
当下世界文化交流日紧。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言简意赅地向外国、特别是外国青少年朋友介绍中国,已迫在眉睫。
然五千年历史怎可用一本书道尽?然苏叔阳精当的材料取舍,专题式编年式兼取的编排体例,叙述抒情兼顾的语言,却给外国朋友搭建起一个认识中国的“通道”。
首先,本书选材精当。
浓缩五千年文明于寥寥12万字,非厚积不能薄发。
选材既重材料又重历史意义,既中外互鉴又文图并举。
第一章第1节标题为“创世神话”,然作者并未紧随其后介绍英雄神话和氏族神话。
作者将“神话”这个“类”概念解构:介绍创世神话,意在介绍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勾勒华夏民族群体思维轮廓;第二章嵌入逐鹿之战,意在说明华夏民族雏形的形成过程;第三章植入大禹治水,意在导出“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按内容组织材料,摆脱形式机械,妙不可言。
又如介绍商朝时,本书重点叙述了伊尹之“调和鼎鼐”。
此笔力透五千年: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介绍了申时行的为官之道:“要影响全体文官,申时行必须首先提供自己的诚意。
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济折衷的原则。
”“调和鼎鼐”是“阴阳”本体在政治哲学中的方法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若非熟悉全部中国史,实难如此驾驭详略。
本书材料亦中西互鉴。
第二章第2节概述中国早期五个文化带:“她不是以一个文化带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而是烂漫群星一般的文化,组成中华文明美 第二届中国大学生书评大赛获奖作品推介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丽的星空。
”此句暗把中国文明和以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作对比,亦以世界眼光审视中国,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之“全球”眼界交相辉映,中国史乃世界之中国史。
本书图片选取亦殚精竭虑。
第四页伏羲、女娲图甚妙:粗犷的皮肤、宽大的手掌,暗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创业之艰。
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阐述:“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苏叔阳言简意赅,善于暗示,铺展外延,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简约美。
然文中有一处图片的运用令我疑惑:第一章第2节讨论我国地理:“‘神舟’载人飞船呼啸着 从古老的丝绸之路的上空飞入天宇……”次页便配以神舟飞船发射图。
然于整体考察,本段介绍我国地域物产,“飞船”一句落脚点当为“丝绸之路”而非“飞船”,该图似偏题。

二,本书采用专题为主、兼顾编年的编排体例。
朱光潜《诗论》云:“中国人的心理偏向综合而不喜分析。
”中国人偏综合,西方人偏分析。
编年体可全景综合时代风貌、历史演进,但往往失之繁杂,政治、经济、文艺、科技等杂糅难析;专题式可对历史“模块化”分析,各个击破,却无奈缺乏全景综合。
本书将二者有机统
一,既合乎西方人认知习惯,又保留中国特征,实“阴阳”之大智慧。
该书第
二、第三章事实上属编年范畴。
第二章溯文明诞生之“源”,第三章顺文明发展之“流”。
荀子断言“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斯多亚学派重视 《中国读本———青少年版》,苏叔阳著,海豚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远因”,现代宇宙论认为宇宙初始状态规定了宇宙演进的大体方向,故苏叔阳尤其强调“溯源”,正是当今与历史接轨、中华与国际接轨、人文与科学接轨。

三,本书语言文质兼具,叙述、抒情相得益彰。
作者既是史学研究者,又是作家;既长于“零度”叙述,又工于 “非零度”抒情,这一点弥足珍贵。
黄芙蓉、贾瑞雪的《影像的压力》一文认为美国电影文化恶意建构华裔形象:或反复塑造华裔形象,直接固定华裔“劣等种族”概念;或间接宣扬白人牛仔、 金发美女之审美标准,迫使华裔接受 “劣等种族定位”。
面对如此挑衅,苏叔 阳展示了“以德报怨”的大国风度,不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搞“宣传”。
本书 语言以客观叙述为主,治史态度严谨; 不失时机的一两笔抒情洋溢着对自然 人文的关怀,张力无穷。
苏叔阳平和冲 淡的语言把中国富于人情的形象凝固 在外国朋友心中。
不过阅读时我有两处问题不解:
是第三章第2节中分期问题。
作者在 “明清时期”后又给出“辛亥革命———中 华民国时期”、“近现代中国时期”、“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个时间上交叉的 标题,而且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 ……的斗争”。
窃以为这是基于作者“历 史没有断裂和跳跃”的观点,不知作者 本意如何。
二是第五章第2节关于孔子 “礼”的阐释。
本书既说“礼”本于周礼, 又说“礼”是“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秩 序,似相矛盾。
《中国读本》可说是应时而生。
去 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举世 瞩目。
此时世界除学习中国经济模式, 更要了解她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当代, 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都负有 向世界介绍祖国的责任。
《中国读本》 在直接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的同时更 在帮助国人更好履行新时期之重责。
《读本》的诞生,不仅仅是“盛世修史” 的传统,更是文化大交流背景下的时 代呼唤。
吾辈沐先生之风,当肩扬我文 化之责,续儒家“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之荣光。
(本文获三等奖)

标签: #顶级域名 #十大 #书法 #卫生巾 #固始 #奶粉 #十大 #韩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