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的自我会更好吗,飞亚达手表怎么样排名

手表 4
102020年6月22日责任编辑:刘颖刘强张译丹 星期一副刊专刊部电话:23602884 文化新闻和特稿部电话:23602877 家春秋·调查 三代诗人的笔墨浓情77岁的乡土文学作家李克山带领女儿、外孙一起在文坛幸福耕耘艾青青 今年77岁的李克山是从田埂上走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家。
他种过地,教过书,编辑过文学刊物,阅读和写作就是他的人生享受。
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和外孙也踏着他的足迹登上了文坛。
七旬老翁手不释卷一生书香为伴 生于天津武清区农村的李克山,从小就爱看小人书。
除了积攒父母给的零花钱,他还和小伙伴们打草卖钱买小人书看。
他十来岁时开始看课外书,有的是自己花钱买,有的是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不到半年时间就读了十几本。
上中学之后,李克山开始读“大部头”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渐渐地爱上了写作,一心想当作家。
高中毕业,李克山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县文化馆文艺创作组的老师鼓励他写稿,他先后参加了北京地质出版社、天津文学院等举办的文学函授班,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文学水平。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先后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及外地报刊发表。
散文《妻子和土地》在《散文》月刊发表后,被《读者》选载;小说《探亲》在《天津文艺》发表后,被天津师范学院选为辅助教材;他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三月桃花水》、散文集《翠园》,李克山被天津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如今,步入晚年的李克山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儿女为他购买了智能手机,帮他下载了微信,他却拒绝添加好友。
他说:“我更喜欢安静地阅读和写作,我从中得到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 家春秋 责编:刘颖电话:23602884 其他事情所无法给予的。
让陋室书香慰藉我的余生,这样很好!
” 引领女儿走上文学道路父女亦文友 李桂杰是李克山唯一的女儿,也是他最用心、最疼爱的孩子,到现在,女儿文学启蒙的点点滴滴在他的脑海中还记忆犹新。
记得小学六年级课文《少年闰土》中有一句话:“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当时女儿提出来:一般描写月亮都是皎洁的月亮,为什么这里是金黄的圆月呢?“我问了物理老师,这是因为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去,在阳光的照射下,月亮白中有黄,等月亮升高了以后就是皎洁的了。
于是,我领她一起仔细观察天上的月亮,使她认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 李桂杰初中的时候开始迷恋上了写诗,家里诗稿随处可见。
女儿高中毕业时,李克山将她中学阶段创作的全部诗作工工整整地抄录在一个笔记本上,作为礼物送给她,并对她说:“怕你不记得自己写的这些诗作了。
写得很好,很有天分,写作没有速成的,需要继续坚持,终生与之为伴。
”其间,李克山还找到杨村一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帮助女儿修改诗作,后来其中一些诗作发表在报刊上,这使李桂杰受到很大鼓舞。
大学三年级,在李克山的帮助下,李桂杰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流星的冬》,被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
大学毕业那年,李桂杰加入了天津市作家协会,这令父亲李克山非常开心。
“今年五一劳动节,我从北京到天津看望父母,一进门老爸就拿出一份《天津日报》,副刊头条是他新发表的文章。
”女儿李桂杰难掩兴奋,当时就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图文:“老父年近80,去年在国内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共129篇,老爷子太有战斗力了。
他是那么爱阅读,爱写作,每五年就把发表的文章装订成一本合集,转眼,又五年了!” 在女儿眼中,李克山很少讲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言行默默感染和教育 子女。
有一次回家,李桂杰发现家里的大衣柜被藏书占去了近一半,床头也多了几本大部头著作,一问,李克山说:“这是我新买的《静静的顿河》,一共有四册150万字,我年轻的时候读过,老了想再回味一下。
” 李克山非常享受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时光,还经常把写好的文章发给女儿,请她提意见,有时候也帮忙修改女儿写的散文。
李桂杰说:“父亲和我是父女,更是文友,也是知心朋友。
”在李克山的督促下,身为记者的李桂杰,在繁忙的工作及家务之余,出版了三本诗集,还出版了《好宝宝妈妈自己教》《我要生二胎》《不会尘封的记忆——百姓生活三十年》(此书获得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专著。
铁头和妈妈李桂杰 启蒙第三代诗意童年家书传亲情 李桂杰说:“父亲珍爱我所有的文字,今天,我珍惜着儿子铁头所有的文字,就像当年的父亲那样。
” 铁头,学名梁胜杰,上小学时,他的诗歌作品《今天妈妈不在家》就入选语文出版社一年级语文教材同步读本。
铁头今年上初
二,已经出版了四本诗集。
铁头这个名字是因为小时候头撞上了门框他没哭,所以姥姥就给他起了这个乳名。
铁头说:“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写诗对我来说就是我的生活,跟亲人一样,我会把我喜欢的东西写进诗里。
”最近铁头爱上了观鸟,他觉得鸟儿是自由的,于是拍照把它们记录下来, 为它们写诗。
在铁头两三岁时,李桂 杰就每天给儿子娓娓道来地读儿歌、童诗;四五岁时,开始鼓励他自己读;六七岁时,听了他偶尔说出富有诗意的话,就记录下来,并耐心地给他修改,告诉他诗是什么。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李桂杰开始让儿子带着拼音学习写话,把自己想说的写在本子上。
“小学阶段,儿子一笔一画写了十本诗集,目前我都为他保存着,这是他努力勤奋的结果,当然也是我捉住他的灵感,及时督促他的过程。
”李桂杰说,现在的铁头已经把写诗读诗当成一种享受。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李克山常说,教育孩子不能急,要和风细雨,要懂得孩子的心。
于是,李桂杰和铁头爸爸 选择用家书的方式,与孩子认真交流。
“我们家有一个本子就叫《家书》。
小学时候是每逢他生日都要写一封,还有孩子遇到一些成长的困惑、苦恼的时候也会用书信与他沟通,铁头偶有回复。
上了初中之后,铁头住校了,面临的问题更多,我们写了十来万字的家书,很多话落到笔头上,就会显得比较正式。
”李桂杰说:“上次回家,父亲也给了我一个惊喜,他拿出厚厚的一个大本子,原来是他装订好的我大学时代的家书。
没想到父亲这样用心、用情,家书的传统也找到了一个传承的根。
”这些家书,有长有短,有提醒、有鼓励,更多的是讲道理和思想的交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初中学习紧张,但铁头还是能够坚持写作,今年6月,他又出版了童话作品集《我爱小鸭子笨笨》。
放下手机打开书本诗中祖孙乐 对于铁头写诗,李克山是很欣赏的。
有一年5月底的一个周末,正是快麦收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六级大风,别人都往家赶,李克山却饶有兴致地带着铁头到野外转悠。
一路上祖孙俩看到 柳树摇头晃脑,柳条 垂到地上了,小河里 的水漫到坡上了,绿 色的麦浪随风翻动, 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 一样。
铁头第一次看 到这些自然景观,忽 然间心里有很多感 受,一下子激发出创作热情,回家后写了很多关于风、垂柳、麦浪的诗篇,写出来的 上图:李克山和他发表的作品剪报下图:家里第三代小诗人铁头写给姥爷的贺卡 东西真切自然,与众 不同。
子,他小小年纪表现出来的“早慧”特 暑假,铁头常常会在天津的姥爷家质,并没有让李克山乱了阵脚。
他认 小住,读书,学习。
李克山自然当起了为,“神童教育”是靠不住的,“神奇学 家庭教师,给外孙讲起了古诗。
如何教法”是不可信的,一步登天更是一种梦 外孙学古诗呢?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想。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要有一颗平常 老师,必须设法引导外孙对古诗产生兴心,鼓励孩子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趣。
“因此我选择了一些有插图的古诗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有远大目标和 书教他。
我一次不多讲,只讲20分钟,高尚情操的人。
” 但这20分钟,要求他必须放下手机集 中精神听我讲课。
我的家里不欢迎只 玩手机不翻书本的孩子。
”李克山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在他的教育下,铁头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木兰辞》《石壕吏》《岳阳楼记》就能倒背如流。
“记得《岳阳楼记》讲了一周,开始是读,后来是讲意思,然后是让铁头抄写,再后来是让女儿朗读,最后是我、女儿、铁头一起背诵。
铁头主背,背诵不下去的时候,女儿接茬背,或者我接着背。
”李克山笑着说,“这些名篇,小时候给女儿讲过,如今又给铁头讲。
我的教课方法就是,学习需要浸泡。
” 环境的熏陶感染,家长的循循善 《原谅》铁头诗歌选登铁头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真正原谅了我 诱,给铁头幼小的心灵种下了诗的种 你接触过“量化自我”吗?直接面对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犹豫片刻,思考这个学术味儿浓郁的词语背后是否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内涵或者难以把握的玄机。
而只要打开手机,我们就能很轻松地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朋友圈里实时更新的微信步数排行,网购爱好者的支付宝年度、月度对账单,慢性病人用手机监控健康数据、用智能药盒提醒和管理用药,健身运动时用智能手表、智能血压计、智能体重秤捕捉个人数据并由软件统计、绘图、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被“量化”的是人们的生活状态、行为、活动,而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的数据(如行走步数、卡路里摄入量),让人们有机会进行反思和干预,完善自我管理,优化自我状态。
本期“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等多种渠道发起关于量化自我的主题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92份。
此次调查,我们提出了六个关于量化自我与自我管理的问题,受访者通过数据作答,展示出面对量化潮流时各自不同的态度。
问题一:几成人规律作息 在全部受访者中,19岁至40岁占44.86%,41岁至59岁占35.27%,60岁以上占14.38%,18岁以下占5.49%;在学历构成方面,大专及本科学历占56.85%,高中以下占21.23%,硕士占13.70%,博士占8.22%。
问卷通过网络渠道推送,受访者群体对与高科技相关的概念和一些应用App有着较强的接受力。
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受访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此次调查也对受访者生活作息是否规律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从无规律9.58%说不好14.73% 工作日较好32.88% 常常做不到17.81% 非常规律25.00% 四分之一(25.00%)的受访者能非常规律地安排生活;三成多(32.88%)受访者会在工作日规律作息,休息日则不太规律。
由此可见,多数人希望规律作息,但常常因为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或是生活中的意外情况而打破规律。
“量化”的自我会更好吗本报记者张译丹 问题二:小目标实现了吗 小中见大。
受访者对于自己设定的小目标,能够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吗?只有14.04%的受访者表示全部都能完成,而足有26.72%的受访者绝大多数时间无法完成或者几乎都不能完成。
其余约六成(59.24%)受访者只能部分达成目标,并且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在网友讨论较多的“时代病症”中,受访者们纷纷“对症诊断”,指出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强迫症49.66%拖延症48.63%选择困难症40.41%作业狂躁症36.64%手机幻听症33.90%社交恐惧症32.88%网络依赖症32.88% 仅有一成多(12.33%)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症状”,对自我管理的成效较为满意。
有受访者表示:正因为对自我管理的期待永远高于现实,才总是让人感觉有落差、难做到、很挫败。
人们需要一些方法和工具进行辅助,才能更快地接近“小目标”。
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使用工具小静至今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小账本”。
在母亲的培养下,她从拿到第一笔零花钱开始就练习记账,随着收入、开支的增多,每个月还要像模像样地对账。
这个好习惯陪伴她已近二十年时间,直到今年过年后才渐渐淡出了她的生活。
其实小静早就有用电子账单代替账本的想法了,但母亲总觉得电子交易信息不可靠,手里有账,心里才不慌。
过年盘账时,她注意到:“我钱包里一共有122.50元,从去年夏天到现在,一直是那3张纸币3枚硬币,连银行卡我都没动过。
”因此,她整理了自己日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渠道,只保 留同一张银行卡进行绑定。
这样,她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账单功能统计日常开支细则,浏览月度账单了解各项开支比例,同时还可以查看银行卡的资金流向记录,了解一定时间内整体收支情况。
母亲不理解她这种“不记账只看账”的做法,她则辩解说:“人与动物的差别,是人会使用工具。
姥爷算账用的还是算盘,您算账就用计算器了,我用手机又有什么错?” 问题三:还用手写笔记吗 调查显示,27.74%的受访者在过去有手写日记、手账或工作日志的习惯,而现在已经“用不到”了。
24.66%的受访者一直都有记事笔记的习惯;21.23%的受访者没有良好的笔记习惯;13.70%的受访者过去没有笔记习惯,但现在考虑开始使用笔记或电子计事;12.67%的受访者不做书面文字笔记,但会通过视频或其他形式做电子记录。
“电子笔记”实际上正在用程序、运算和绘图报告,陆续接手传统的笔记事项,此外还创造出更多的“量化需求”。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者们表示每周都会通过网络平台服务记录和管理自我数据,其中账目开支、理财投资等金融类数据占48.29%,步数里程、运动轨迹等运动类数据45.21%,身高体重、生理周期等生理类数据占39.38%,血压心率、血氧血糖等健康类数据占35.62%,计划清单、事件提醒等日程类数据占 33.90%,用电用水、燃油煤气等居家类数据占32.88%,情绪起伏、心理健康等心理类数据占32.19%。
此外,出行类(29.11%)、环境类(28.77%)、食品类(28.42%)数据也得到一部分受访者的关注。
问题四:工具符合需要吗 随身智能设备、家居智能设备已经成为人们量化自我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丰富多样的网络平台服务也能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对使用率较高的量化自我智能设备和量化自我网络平台进行了总结,前五位分别是: 设备服务 血压血脂计1微信运动导航记录2蚂蚁森林智能音箱3薄荷健康空气监测4支付宝账单智能手表5华为健康 在智能设备中,血氧记录是在疫情期间比较受关注的“新量化指标”。
31.16%的受访者使用过家用血氧仪,还有一部分受访者通过智能随身设备即时监测自己和家人的血氧数值。
总体来看,现有的量化自我工具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呢?38.01%的受访者认为比较符合,但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25.00%的受访者认为一般符合,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5.07%的受访者认为不太符合,需要更多的改进和创新;11.64%的受访者认为完全符合,不需要更多其它的产品了;10.96%的受访者认为全不符合,对此感到失望。
好排名让人特有成就感魏先生已有五年多的健身经历。
在很多朋友心目中,他始终是朋友圈里的“步数第一”。
但在他自己的朋友圈里,他却很难拿到靠前的排名,原因在于他还有很多同样热爱运动的好友,无论是日常的训练记录还是朋友圈步数,都为他提供了需要努力赶超的好成绩。
“健身房停业时,教练让我在家训练,我发现没人指导、没人同行还挺难坚持的。
但我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已经很久了,像步数排行这样提供对比参考标准的App还有很多,有的时候自我训练成绩特别好,或者创造了新的排名,就特别有成就感。
”魏先生自觉不担心个人数据公开问题,同时他也表示支持保护孩子们的个人数据,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早使用社交网络或者其他形式的网络数据分享工具。
问题五:隐私权要让渡吗 人们使用网络量化工具进行自我管理,仅仅是出于快捷、便利、专业等方面的需求吗?调查显示,超八成(82.19%)的受访者希望平台、程序所提供的数据分析,能够与他人数据进行关联和对比,比如同龄人(50.00%)、有相似健康问题的人群(45.21%)、家庭成员(43.15%)、亲朋好友(40.75%)、有相似生活目标或周期进度的人群(36.30%)、有相同的学业或职业目标的潜在竞争人群(33.22%)等。
就像朋友圈的微信步数排行一样,人们希望“量化”后能得到“排名”,督促和鼓励自己达到更好的自我管理水平。
为此,受访者甚至愿意公开、共享一部分个人数据,而无意于去分辨是亲人(47.26%)还是好友(37.67%),是关系一般的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33.56%) 还是没有现实联系的网友(30.14%),是商业机构(39.73%)还是社交媒体平台(25.34%)看到这些数据。
如果说对特定人群开放数据权限是用户斟酌后同意的,那么对于运营商可能收集、利用、交易用户的个人数据,用户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调查显示,在知情方面,47.26%的受访者表示并不知情;在态度方面,49.66%的受访者表达了反对意见。
比较复杂的情况在于,29.11%的受访者知情但反对运营商获取个人数据,12.33%的受访者过去不知情但对运营商获取个人数据不太在乎。
在用户使用量化工具帮助自我管理后,隐私权是否要让渡、如何让渡以及怎样进行管理和申诉,都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客观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终将迎来法律政策的严格监管,平台方也应构筑相应的信任体系,不应默认用户以隐私权置换使用权。
问题六:量化将走向何方 在以5分为满分,邀请受访者对“量化自我”的沉迷程度进行自我评估 时,均值达3.95。
这说明绝大多数人很难抗拒无处不在的量化工具与服务。
近半数(45.55%)受访者认为量化服务确实方便快捷,提供的数据分析也一目了然。
也有三成(30.82%)受访者提出,记录了数据,不等于完成了自我管理或实现了目标;29.45%的受访者认为无用和冗繁的数据、分析太多了,扰乱了个人判断;28.77%的受访者认为完全依赖智能设备和后台运算,最终会弱化自我管理的实际意义。
江西师范大学张宇东博士指出:量化自我带来的积极效益颇多,但很多人存在短期(放弃)参与量化自我的问题,一些企业引导消费者参与量化自我的努力也并未达到预期成效。
曾有消费者表示“如果医生告诉我每天只能摄入50克糖,为了保险起见,我可能一克都不会吃”,而“如果知道自己每时每刻的糖分摄入量,会有侥幸心理吃些糖,只要不超过医生规定的糖分摄入量就行”。
认清量化自我的效应边界,合理看待和参与量化自我活动、应用量化自我技术,才能发挥量化自我的积极效应,避免适得其反的结果。
“量化”只是手段,“优化”才是目标。
现有的量化工具在金融理财、记事打卡、健康管理、运动分析等领域都有突出表现,用户可以利用科技化的手段来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进步,最终目标仍然是加强自我管理、改善健康状态、提升生活品质。
每个人都期待明天更美好,量化行为可以提升“未来 雷蕾王欣蕊将至”的确定性。
本版制图

标签: #权重 #深圳 #襄阳 #自己的 #东莞 #海尔 #摄像头 #域名